药品GSP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药品GSP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药品GSP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药品GSP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药品GSP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药品GSP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药品 GSP 仓储物流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完整版 编制机构: XX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八月 2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 5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5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 . 5 1.3 项目概况 . 5 1.4 项目建设的背景 . 6 1.5 项目建设的意义 . 9 第二章 市 场 分 析 . 11 2.1 项目建设的前景分析 . 11 2.2 *物流业的发展情况 . 15 2.3 项目建设的市场前景 . 18 2.4 项 目辐射能力分析 . 19 2.5 市场拓展方案 . 19 第三章 建设方案及规模 . 21 3.1 项目的市场定位 . 21 3.2 项 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 21 3.3 功能分区 . 21 3.4 建设规模 . 23 第四章 建材、维修配件及动力供应 . 26 4.1 主要建筑 材料消耗 . 26 4.2 建材来源 . 26 4.3 水、电供应 . 26 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 28 5.1 建设条件 . 28 5.2 场址选择 . 30 第六章 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 31 6.1 总平面布置 . 31 3 6.2 建筑工程 . 33 6.3 给排水与消防 . 33 6.4 电气工程 . 34 6.5 项目软件系统建设 . 35 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 39 7.1 组织机构 . 39 7.2 劳动定员 . 39 7.3 人员培训 . 39 第八章 环境保护及卫生 . 40 8.1 发展绿色物流 . 40 8.2 污染情况分析 . 40 8.3 环保措施 . 40 8.4 卫生 . 41 第九章 节 约 能 源 . 42 9.1 节能原则和依据 . 42 9.2 节能措施 . 42 9.3 节能管理和综合利用 . 43 10.1 项目建设管理 . 44 10.2 项目实施进度 . 44 10.3 土建施工 . 44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46 11.1 投资估算 . 46 11.2 资金筹措 . 46 第十二章 经 济 评 价 . 50 12.1 收入和成本估算 . 50 12.2 财务评价 . 50 12.3 不确定性分析 . 53 4 12.4 财务结论 . 54 5 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药品 GSP 仓储配送物流设施建设 1.1.2 承办单位: *省 *市 *医药有 限公司 1.1.3 法定代表人: *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 (1) *统计年鉴 -2015 年; (2)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5)市场调研资料; (6)*省 *市 *医药有限公司给我司关于编制 *省 *市 *医药有限公司现代 药品 GSP 仓储配送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备案报告的委托书。 1.3 项目概况 1.3.1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一建设可辐射 *及周边涡阳、太和等地县级以下医院、民营药房、社区药房及公司下属连锁药 房,具有一定地区影响力,能够提供医疗耗材、饮片、中成药、西药、化学抗生素制品、保健食品、生物制品配送、代运等多种服务要求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物流企业为目标。项目总占地 20 亩(合 1.33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项目严格按照 GSP 规范建设,其中建设医药物流仓库 2520 平方米,办公楼 480 平方米,室外停车场 3800 平 6 方米,并购置物流设备及配送车辆,配套道路、绿化和变配电等设施。 1.3.2 场址选择 项目选址于 *工业园区,占地 20 亩,此处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1.3.3 环保 本项目建成后没有工业污染产 生,可通过隔音降噪和绿化环境等措施,使环境美化、净化。 1.3.4 实施计划 从项目备案报告编制到竣工验收约需 1 年时间。 1.3.5 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合同制员工 50 人,临时性工人 20 人。 1.3.6 资金来源 项目总资金 186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360 万元,流动资金 500 万元。所需资金全部自筹。 1.3.7 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投资利润率 11.96%,投资利税率 19.37%,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 7.46 年,税前净现值 1314.85 万元,内部收益率 21.96%,税后净现值 524.36万元,内部收益率 14.94%,盈亏平衡点 21.33%,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1.4 项目建设的背景 1.4.1*市的经济地理环境 *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 *西北部,东与淮北、宿州两市接壤,西北与河南省相邻,南与阜阳相望。国土面积 8374 平方公 7 里,总人口 534.38 万人, 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 224.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 ,是 *省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市。 1.4.2*市交通状况 *市地处淮北平原,交通通讯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105、311 国道和 604 省道贯串全境,南距阜阳机场 100 公里,北距商丘机场 60 公里,地理 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G105、 G311、界 -阜 -蚌、亳 -阜高速公路勾勒出了 *对外交通的公路主干线,境内的县级和乡级道路与之纵横交错。全市现已形成一个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脉络,辐射全市城市、沟通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网的建成已成为促进 *经济发展推力器和促进 *对外交流的主要纽带。 *境内的涡河、茨淮新河等多条通航水道和其它交通形式一起形成了 *“水、陆、铁”相互衔接和补充的交通网络。 1.4.3 项目政策背景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 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发展药品现代物流,是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重要措施。对促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结构调整,提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严格控制药品经营企业准入标准和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等工作,淘汰了一部分条件差、水平低的药品经营 8 企业,促进了一批药品经营企业扩大发展。但是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药品大流通体系 还未真正形成。造成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地域性强、经营水平低等情况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药品流通体制问题。推行药品现代流通模式,促进医药商业现代化,是改变我国药品流通现状、规范我国药品流通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先进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医药现代物流的发展, 2004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提高对加 强和发展药品现代物流的认识,推行药品现代流通模式,促进医药商业现代化。尤其是对于申请新开办药品批发的企业,更是要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坚持药品批发企业的现代物流准入条件,坚持药品批发企业要具有适合药品储存和实现药品入库、传送、分检、上架、出库等现代物流系统的装置和设备,具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覆盖企业药品的购进、储存、销售各环节管理以及经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4.4 项目提出过程 *省 *市 *医药有限公司通过对 *药品、药材物流市场的调查发现目前 *及周边地区尚无专业从事药品、药材物流运输的企业,药品、药材物流运输的效率低、仓储等配套服务质量缺乏,因此决定筹建一个集集医疗耗材、饮片、中成药、西药、化学抗生素制品、保健食品、生物制品配送、代运等服务内容为一体的 9 现代 药品 GSP 仓储配送物流设施。该项目按照“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医药物流服务为抓手,以产业化建设为核心”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展 *及周边太和、阜阳等中医药种植和市场资源优势,正确处理医药产业与仓储、物流的关系,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按照 GSP 规范建立医药物流标准化体系,促进物流新技术开 发,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力争把该项目的建设成为:可辐射 *及周边涡阳、太和等地县级医院,同时面向浙江、江苏省等东部沿海地区大型医药集团,发展跨地区医药物流。 1.5 项目建设的意义 1.5.1 推动 *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神医华佗的故乡,具有中药材种植、加工、运销的悠久传统,中药材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全市种植中药材面积达 100万亩。 *市的中药材市场产销量居全国四大中药材市场之首,已成为中外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 *市内不同经营规模的中药材专业公司有 100 多家,中药材经营户 3 万多户,每天到 *购销中药材的药商 就有 3 万多人。目前 *市日上市的中药材 250 多万公斤,2000 多个品种,年成交额达 100 多亿元。 *市直接从事中药种植、生产、加工、营销的人员达 60 多万人。随着 *中药种植、生产、加工、营销的发展,药品、药材的流通量剧增,而目前 *尚无专业从事药品、药材物流运输的企业,其运输只是由一些散户经营,药品、药材物流运输的效率低、仓储等配套服务质量缺乏,难以满足 *药品、药材物流运输的新需求,在 *发展专业的药品、药材物流设施势在必行。 1.5.2 发展 *市物流的需要 10 *市是农业大市和药材之都,公路连接着农村与城 市,衔接着铁路、水路,是 *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是农资和药材与工业生产互动的桥梁,是 *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纽带,它在 *交通体系中占具着主导性的基础地位,物流设施建设是 *市内外物流运输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物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该项目建成后将集药品、药材配送、代运等服务内容为一体,使更多的药品、药材经销商可以用上质优价廉的交通运输工具,可为 *市的物流运输建设作出贡献。 11 第二章 市 场 分 析 2.1 项目建设的前景分析 2.1.1 物流的性质、功能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 的物理性 (实物性 )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物流自始至终构成流通的物质内容,没有物流,也就不存在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物流具有生产性质、社会性质、服务性质。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和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到重要作用。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 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1.2 我国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01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7595 亿元,同比增长 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 1000 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 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 流市场总值达 1000 亿元人 12 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 1 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 3000 亿元的市场。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 2001 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 46304 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 24 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 2700万标准箱,近 10 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 GDP 比重的 20%至 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 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 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成正比。 2004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 13.65 万亿元,商品零售总额为 53950 亿人民币,进出口总额超过 11547 亿美元。这必然形成庞大的物流需求量。以我国物流成本占 GDP20%计算,国内物流市场规模即有近 2.6 万亿元人民币。 2.1.3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 一、我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13 (一 )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调查表明: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期平均为 20 天、生产企业成品平均库存期为 5l 天,商业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 34 天。基本说明了我国商品在库时间长、周转慢的现状。 (二 )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非常成本有所上升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货损率都高于 2%,不良品 成本已经成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商企业要注意“冰山下的成本”。配送的及时性和一致性是客户创造服务价值中的主要因素,目前工商企业的配送及时率低于 90%,有待提高。 二、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企业物流进行统计表明,生产企业的原料物流量和成品物流量约增长 14%,商业企业物流量增长约为 15%。 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总体来看,物流量的增长率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说明物流业的成长性较好。 三、物流市场需 求结构分析 (一 )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总体构成 调查表明: 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71%;第三方占 21%。 2.成品销售物流中, 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21%是第三方, 36%是采用两种形式。与协会第二次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方全部代理的比例上升 5 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 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 74%为供货方, 13%的企业由第三 14 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 13%,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二 )目前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集中于传统项目。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高增值、综合性服务未出水面。 四、企业对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调查表明: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 67%的生产企业和 54%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有 23%的生产企业和 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五、需求市场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内容 从企业对物 流需求的服务内容来看,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在物流服务内容上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别。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主要集中在物流总代理、市内配送、干线运输和仓储保管等方面。 2.1.4 国内医药物流发展概况 日益繁荣的医药市场,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吸引了众多商家投入到医药物流市场这块“风水宝地”。 据统计,美国医药商业市场经过自由竞争,目前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医药分销的前三位占到整个医药市场的95以上,日本最大的 75 家药品批发企业也占了业务量的 95以上。而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 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 15 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主要问题。医药领域的流通症结由来已久。据统计,我国医药商业的费用率高达 12%以上, 利润 率却不到1%;而国外一般费用率在 3%左右, 利润 率却在 1.5%以上。在如此的差距下,现代医药 物流 体系的建设自然是当务之急。 2.2 *物流业的发展情况 2.2.1*物流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位居南北两大文化结合部,承东接西,呼南应北,既是 *省的西北门户,又是豫、皖、苏及南北交通的枢纽。这里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的生产。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使 *市尽享东西之便,坐拥南北之利, 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牢固。其发展前景,吸引了八方志士投入到物流运输、仓储、保管、装卸、包装等行业中去。 2002 年完成铁路货物周转量 18305万吨公里,货运量总计 35 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近 119996 万吨公里,货运量总计 1381 万吨。 表 2-1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 指 标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运输线路长度 (公里 ) 5107 5195 5314 5442 5208 境内铁路里程 131 131 131 131 131 公路 4678 4856 4943 4949 5015 #等级公路 3740 3875 4579 3968 4069 内河 298 208 240 362 362 客运量总计 (万人 ) 2138 2345 2432 2385 2607 16 铁路 56 66 80 72 81 公路 2082 2279 2352 2313 2526 水运 旅客周转量总计 (万人公里 ) 111125 125596 144671 181710 210949 铁路 33120 37050 44850 43060 46653 公路 78005 88546 99821 138650 164296 水运 货运量总计 (万吨 ) 1291 1600 1550 1519 1758 铁路 27 31 35 57 77 公路 1120 1353 1381 1322 1515 水运 144 96 134 140 166 货物周转量总计 (万吨公里 ) 179419 188209 138947 218872 267864 铁路 13605 14880 18305 28650 39546 公路 90306 122982 119996 120782 144354 水运 75508 50347 676 69440 83964 民用汽车拥有量 (辆 ) 17079 17484 20205 24725 32272 #载客汽车 5572 6135 10816 8735 10009 私人汽车拥有量 12527 11655 12103 17200 19819 运输船舶拥有量 (艘 ) 1207 1351 1372 1287 1637 运输船舶载重量 (万吨 ) 16.28 22.49 27.5 27.70 37.47 表 2-2 *市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 (2004 年 ) 项 目 公路 等外 17 里 程总计 等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公路 上年年底到达数 4949 3968 48 10 484 1203 2222 981 其中 :国道 98 98 98 省道 494 494 48 10 335 101 县道 1488 1473 51 894 527 15 乡道 2869 1903 208 1695 966 本年新建数 42 42 42 其中 :国道 省道 42 42 42 县道 乡道 本年改建变更数 23 59 21 20 19 -36 其中 :国道 省道 1 1 23 -22 县道 38 38 -3 42 -1 乡道 -16 20 20 -36 今年年底到达数 5015 4069 90 10 505 1223 2241 946 其中 :国道 98 98 98 省道 537 537 90 10 358 79 18 县道 1526 1511 49 936 526 15 乡道 2854 1923 208 1715 931 2.2.2*市医药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据一项对 *市医药商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 50%以上的国内 7家医药销售企业的调查显示: *市医药商业行业平均净利润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自 2000 年以来,医药商业销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连年上升, 2004 年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 66%。分析认为,产生这种全行业增收不增 利局面的首要根源是医药不分家,加上降价、招标等政策性因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完善物流系统、降低运营成本是这些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增加利润的必经之路。 2.3 项目建设的市场前景 *传统的医药物流模式是药厂和药商每个单位都要针对各个地区的医院、药店、诊所做配送,业务关系交叉重复是比较混乱的模式;而项目采用现代医药物流的模式是药厂药商的产品汇集到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对各地的下游客户做配送。与 *传统的医药物流模式相比,项目采用的现代医药物流模式能够降低大商业的管理成本、降低医药零售终端的进货成本、提高企业信用度、解决医药长期拖欠的款项、市场的集中度提高、订单集中、销售成本降低、管理更严格、风险降低、公共交通恢复畅通、物流设施形成共享,透过物流和金融体系结合形成网络化运作,促使有关企业高效率成长,提高市场份额。医药物流能够资源共享的利益基础在于:资源共享可以体现在仓库空间、操作人力、行政人力(报关、客户服务)和运输车辆(中国目前平均空载率高于世界水准)等方面。项目采用的现代物流模式相当于在药 19 品物流的通路结构中的中游增加了物流商这个角色,可以进行药品流量调节、各种药品的淡旺季节调节、运输能量的平均化,通过这些措 施可以降低地区医药企业总运输成本,同时提升效率。可以看出,项目建设依托 *市繁荣的医药经济建设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现代 药品 GSP 仓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