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项目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餐饮专业委员会 编辑组成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王洪涛 常务副秘书长 孙工贺 主任 王汭妲 主任 普华永道: 马玉婷 交易战略与运营咨询合伙人 黄笑临 交易咨询估值服务合伙人 陈如奕 审计部合伙人 鸣谢 特别感谢参与此次报告调研和分享的餐饮企业与投资机构。 前言 1. 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2. 餐饮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表现 3. 一级市场餐饮行业投资趋势与热点 4. 对餐饮企业资本市场之路的建议 5. 附录 联系我们 3 4 12 24 33 39 42 目录 3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达到 4.7万亿元 , 增速超过 9%, 然而 2020年的疫情造成线下餐饮停摆数月 , 行业整体跌幅超过 15%。 在这样一个转折时点 , 我们观察到领先连锁餐饮企业以 各种方式积极面对外部挑战 , 思考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 , 并更 为坚定地加大投资 , 扩展业务版图 。 与此同时 , 2020年也是证券市场欣欣向荣的一年 。 全年首次 公开发行 A股近 400只 , 筹资约 4,700亿元;港股约 150只 , 筹 资约 4,000亿港元 。 餐饮企业中 , 九毛九 、 百胜中国 ( 港股 ) 、 同庆楼 、 巴比食品等纷纷登录资本市场 , 餐饮企业的上市节奏 进一步提速 。 同时 , 有更多餐饮企业计划或正在准备首次公开 发行或融资 , 与资本的合作日趋紧密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致力于服务国内连锁餐饮企业 , 伴随企业成 长 。 普华永道深耕餐饮 、 大消费行业多年 , 为众多行业内企业 提供上市服务 , 同时深度参与该领域投资并购市场多起标志性 交易 , 对企业上市和投融资有深刻洞见 。 本次普华永道消费品 团队联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 旨在剖析餐饮行业一二级资本市 场现状和动向 , 为广大行业参与者提供重要参考 。 本次报告通过提炼行业发展趋势 , 揭示餐饮企业增强 “ 内功 ” 的主要方向;通过分析 22家餐饮上市公司的现状和资本市场 表现 , 帮助企业理解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和上市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梳理过去三年餐饮行业投融资趋势 , 探讨一级市场热点和 看法 。 最终 , 我们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够帮助餐饮企业在做强 业务的基础上 , 更好地规划融资和上市 , 与资本共赢 , 共享行 业盛宴 。 2021年 4月 前言 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1 4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近年来 , 家庭小型化和年轻消费者的快节奏生活推动了 外卖和方便食品的快速发展 , 城市化进程也带动低线城 市餐饮市场潜力的持续释放 。 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提升 , 对食材和原料有更高的关注度 。 同时 , 年轻群体对 “ 网 红餐厅 ” 与 “ 爆款产品 ” 的追求 , 吸引了大量新入局者 , 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品牌 、 新业态 , 促进餐饮行业的多 元发展 。 总体来说 , 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程度有所提升 , 在顺应市 场趋势和提高自身运营效益的共同推动下 , 餐饮企业采 取了相应的举措: 持续推进全国化布局 , 深化规模化经营 加强消费者触达和管理 推动餐饮零售化 , 寻求店铺外的多元化收入 发展 “ 扁平化 ” 、 “ 工业化 ” 供应链 “ 全链智能化 ” 升级 概况 5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民以食为天 , 餐饮行业一直是消费板块中重 要的组成部分 , 形成数万亿的市场规模 。 受不同地区饮食文化差异和相对较低的进入 门槛影响 , 餐饮行业呈现较为分散的行业格 局 , 国内共有几万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 , 连 锁化率低于其他国家 。 但相比过去 , 国内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程度逐 年提升 , 不少地区特色餐饮企业走向跨地区 经营 。 2020年的疫情对单体小型餐饮企业的 冲击更大 , 加速了连锁化的进程 。 餐饮行业连锁化比例进一步上升1 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 2015-2020,万亿人民币) 3.6 4.7 2015 11.7% 10.7% 9.5% 2016 10.8% 3.2 4.0 2017 4.3 2018 9.4% 2019 -16.6% 4.0 2020 市场规模年增长速度 市场规模 中国餐饮行业连锁 企业 收入贡献比例 ( 2015-2020) 12% 17% 2015 2020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 , Euromonitor 主要国家餐饮行业连锁 企业 *收入贡献比例 ( 2020) 61% 53% 46% 41% 30% 29% 17% 德国美国 中国澳大 利亚 英国日本 法国 *注:拥有 10家及 10家以上门店的被定义为连锁企业 6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 全国化 、 规模化 ” 是餐饮企业发展过程中 面临的重要问题 。 整体来看 , 当前连锁餐饮 企业的全国化 、 规模化之路尚处于早期阶段 , 根据 Euromonitor统计 , 2020年中国餐饮门店 领先企业持续推进全国化布局,深化规模化经营2 总数约 1,000多万家 , 但连锁企业的门店总数 仅约 43万家;而从每万人拥有的连锁餐饮门 店数量来看 , 中国还远低于美国 、 日本 、 新 加坡等发达国家 。 因此 , 对于餐饮连锁企业而言 , 存在大量的 市场空间可以开拓 。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 , 领 先的餐饮企业都在持续推进全国化布局 , 谋 求自身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 如加速向三线及 以下市场开拓的海底捞 , 一二线和三线及以 下区域开拓相对均衡的肯德基 , 加快走出安 徽区域 , 并向一线城市拓展的老乡鸡 。 但无论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 对餐饮品牌的 认知度 、 消费习惯来看 , 还是从租金 、 人力 成本 、 供应链等运营角度来看 , 不同区域和 层级市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 这要求企业在 全国化进程中综合权衡 。 信息来源:公司财报,公司公告, Euromonitor,公开信息 中国餐饮企业门店数量分布 (万家) 2020主要国家每万人拥有连锁餐饮门店 数量 (家) 1,074 970 25 871 2015 40 1,035 2019 43 2020 896 1,013 连锁企业 非连锁企业 12.2 8.6 7.6 6.8 5.7 3.1 日本 英国新加坡 美国 澳大 利亚 中国 部分餐饮企业新开门店数量分布 (家) 2019 544 25%-30% 70%-75% 45%-55% 45%-55% 308 2020 2020 840 742 42% 42% 58% 2019 58% 一、二线城市 三线及以下城市 海底捞火锅 肯德基 7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消费零售行业的 DTC( Direct to consumer) 理念 , 在餐饮行业同样适用 。 餐饮企业最大 的挑战 , 是顾客的 “ 喜新厌旧 ” 。 过往主要 依托菜品更新和店铺升级换代来吸引客户和 维持客户粘性 , 并不获取个体消费者的信息 和行为;而今 , 领先连锁餐饮企业更加注重 CRM的投入 , 私域 APP和小程序的推广 、 会 员群的限时特供 /优惠 、 会员购买行为数据分 析都给予了连锁餐饮企业更多了解和接触顾 客的途径 , 并定制营销活动促进复购 。 一方面 , 微信 、 公众号 、 私域 APP及小程序 等产品自身已有相当高的用户渗透率 。 据腾 对消费者触达和管理的重视度提升3 讯披露 , 2020年小程序的日活用户已过 4亿 , 而在小程序上完成的商品交易 GMV同比增长 超过 100%, 通过以上产品途径进行营销宣传 , 餐饮企业可以有效 、 高频地触达和激活更多 潜在客群 , 推广品牌 。 另一方面 , 消费者自身也开始习惯使用这些 私域 APP、 小程序等渠道搜索 “ 网红餐厅 ” , “ 种草 ” 产品等 。 餐饮企业通过这些途径发 布新品信息 、 优惠信息 、 与 KOL联名活动等 , 可以增加与客户的互动 、 提升客户体验与满 意度 , 转化更多有粘性的粉丝客群 。 方式列举 会员群限时特供 /优惠 公众号运营 小程序 /APP推广 VIP会员体系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吃货 KOL深度绑定 微博红人推广 信息来源:公开信息 8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整体来看 , 餐饮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 会结合外部技术手段和自身能力的升级 , 不 断拓展自身经营模式 , 从早期基于纯线下门 店的流量经营 , 到借助团购网站 /电子券等方 式从线上向线下门店导流 , 再到借助移动互 联网下的外卖平台 、 私域流量实现 O2O经营 , 不断做大单店的餐饮业务收入规模 。 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多元化 , 以及餐饮 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的提升 , 越来越多的餐饮 企业在拓展更多品类的零售业务 。 从需求端 后疫情时代,餐饮零售化趋势加强,餐饮企业寻求 店铺外收入多元化 4 来看 , 消费者对健康 、 安全 、 环保 、 体验等 方面的需求不断涌现 , 从而催生出购买预制 菜 、 复合调味品 、 半成品在家烹饪的场景 。 从供应端来看 , 餐饮企业 ( 尤其是头部餐饮 ) 面临着单店经营时间 、 辐射空间的双重限制 , 单店增长压力不断提升;而其自身多年经营 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和忠实用户 , 因此考 虑布局零售业务谋求第二增长曲线 。 此外 , 供应链的不断完善 , 以及新兴加工 /存储技术 的不断成熟 ( 如冻干技术等 ) , 也支撑着餐 饮企业零售业务的布局 。 实践中 , 我们看到多个头部餐饮企业持续拓 展零售业务 。 中式正餐品牌全聚德不断升级 真空烤鸭 、 卤味食品 、 特色糕点等零售品类; 颐海国际通过海底捞门店 、 经销商和电商销 售火锅底料 、 调味料和方便食品等;星巴克 的零售品类除了传统的咖啡豆 、 罐装咖啡等 与咖啡相关的品类之外 , 已经向杯子 、 包等 家居领域拓展 , 并不断打造网红品类 ( 如 “ 猫爪杯 ” ) 。 对餐饮企业而言 , 在推进新品类零售业务进 一步增长时 , 需要关注: 1) 优化产品的供应 模式选择 , 充分优化自有中央厨房和外部代 工厂的协作分工; 2) 持续推动产品的创新 , 除了口味之外 , 还包括产品的外观 、 颜色 、 包装等其他维度的创新 , 并探索与其他品牌 的跨界合作 , 打造网红产品; 3) 构建全渠道 的营销模式 , 包括自有线下门店 、 私域流量 、 电商平台 、 社交媒介等 。 多元化经营模式 餐饮服务 + 其他品类零售(如:预制菜 /调味品 /半成品等围绕吃的品类, 也包括杯具、餐具等生活用品品类) 纯线下经营模式 线上向线下导流模式(如团购 /电子券等) O2O模式(外卖 +到店)聚焦餐饮 服务 突破餐饮 服务 9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信息来源:公开信息 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 、 连锁化经营的标准化 需求以及外卖业务对快速出餐的要求 , 都催 生了食材供应的标准化 、 规模化预处理 , 从 而控制后厨人员成本 , 统一出品品质 , 这一 趋势驱动供应链半成品的发展 , 而餐饮零售 化的趋势加速了中央厨房的建设 。 供应链“扁平化”、“工业化”发展5 当然 , 如何平衡口感和效率一直是中央厨房 需要面临的课题 , 此外中央厨房对餐饮企业 门店规模 、 资金和管理流程调整也有额外的 要求 。 作为近年来投资热点 “ 大生鲜 ” 领域的一部 分 , 餐饮企业也开始致力于供应链转型 , 无 论是 C端还是 B端 , 都致力于在打通上游供应 、 减少销售层级 、 加强数字化管理 、 全程安全 监控和追溯等方面重塑供应链 , 有针对餐饮 端的创业企业 , 也有具备领先供应链能力的 龙头餐饮企业寻求向外赋能 。 建立中央厨房的餐饮品牌举例 2008年进入净菜领域 , 2014年重新设计中央厨房功能 。 目前在北京 、 上海 、 深圳设有三大中央厨房 。 2020年 , 西贝计划在内蒙古和林格尔 新区建设超级中央厨房 , 项目一期投资 6亿元 , 占地 193亩 , 是上述三 大中央厨房总面积的 6倍 。 同时西贝重仓零售化 , 加快布局到家零售 菜品和半成品服务 在 1972年 , 味千拉面总部就设立中央厨房 , 起步较早 。 截止目前在上 海 、 成都 、 东莞 、 天津建有四大中央厨房生产基地 , 覆盖范围辐射华 东 、 华北 、 华南和华中区域开设的门店 。 餐饮供应链举例 速冻半成品 B端发力 餐饮企业向外赋能 餐饮供应链创业企业 蜀海三全食品 信良记 速冻半成品的保质期长 , 克 服食材季节性限制 , 店内操 作方便 , 是半加工食材的主 要形态之一 。 零售端领先企 业三全食品 , 大力发展 2B餐 饮渠道业务 , 2019年三全餐 饮渠道收入增速超 40%, 与 百胜 、 海底捞 、 巴奴 、 呷哺 呷哺 、 永和大王等知名餐饮 连锁品牌形成深度合作 。 海底捞关联企业蜀海供应链 , 拥有遍布全国的现代化冷链 物流中心 、 食品加工工厂等 基地 , 是集销售 、 研发 、 采 购 、 生产 、 品保 、 仓储 、 运 输 、 信息 、 金融为一体的餐 饮供应链服务企业 。 部分客 户包括麻省理功 、 一麻一辣 、 韩时烤肉 、 九毛九 、 金鼎轩 、 新百鹿 、 7-11等 。 信良记成立于 2016年 , 专注 于餐饮供应链管理服务 , 为 合作的餐饮品牌提供标准化 预制品的供应 。 信良记建立 了亚洲美食研究中心 、 9家现 代化食品加工厂及完善的物 流网络 , 形成稳定的餐饮供 应链闭环 。 信息来源:企业官网,公开信息 10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西贝 味千拉面 总体来说 , 大部分餐饮企业的智能化主要集 中在下游门店及消费者终端 , 其中外卖 、 扫 码点餐 、 自助收银等是主要的应用形式 。 餐 饮企业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也开始重视自身 的供应链管理 ,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尝 试供应链智能化转型 , 将智能化重心延伸至 上游采购 、 加工等环节 , “ 全链智能化 ” 向上游供应链延伸“全链智能化”升级趋势6 也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随着 “ 全链智能化 ” 数据触点的增加 , 餐饮 企业可以通过对大量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分析 , 有针对性地提升内部管理能力 , 包括供应链 精细化管理 、 辅助经营决策 、 营销管理等 。 信息来源:公开信息 提升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能力: 通过对采购 、 加工过程 、 仓储 、 配送轨迹 等信息进行全程追溯 , 餐饮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集约采购 、 优化仓储配 送结构 , 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 提高整体供应链管理效率;与消费终端数 据打通后 , 也有利于企业进行新品研发及其测试与推广 。 辅助经营决策 , 加强企业运营能力: 通过门店终端智能设备 、 私域 APP/ 小程序等途径 , 餐饮企业能够有效掌握门店日常运营情况 、 快速捕捉消 费者行为特征及市场趋势 , 更有针对性地辅助门店选址 、 选品决策 、 客 流预测等 , 更好地为门店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 持续引流 , 增加消费者粘性: 通过精准营销 、 品牌在线营销 , 持续吸引 新消费者;而会员的精细化管理及一些其它的增值服务 , 可助力企业维 护现有消费客群 , 增强其粘性 。 原材料采购 预制品加工 及配送 门店运营 消费者服务 在线批发采购平台 智能供应商协同系统 智能采购计划管理、 智能订货预估 内部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中央厨房信息管理 平台 精细化库存管理 智能物流网络、智 能调度排线 前厅: 自助点单、自主结算、 外卖订单一键处理、自助排 队叫号等 后厨: 在线预定信息同步、 线上进货、自动炒菜、机器 人传菜、自动消洗、厨余处 理、食品安全监控、留样信 息化、烹饪标准化等 新业态: 无人餐厅、 24小时 无人取餐柜、智能售饭机等 智能化渗透率较低 较高 APP/小程序在线查询 门店、在线预定座位 在线 /扫码点单、拼团 移动支付、在线点评、 在线开电子发票 实时查询配送位置 11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餐饮上市公司 二级市场表现 2 12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本次调研样本为 22家在大陆有门店的上市连锁餐饮企业 1, 本研究数据来 源为上市公司年报 、 官网及其他公开信息渠道 。 样本企业的上市时间多在过去 5年内 。 2016-2020年间有十家企业在资本 市场公开发行 , 是上一个五年的两倍 。 样本企业的上市地主要集中在香港 。 样本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式正餐和中西式快餐领域 , 其中中式正餐企业中 有约 1/3是粤菜 , 其余为西北菜 、 徽菜等其他地方菜系 。 研究范围及样本概览 注: 1. 样本企业名录详见附录; 2. 涉及多类餐饮业态的上市公司,其细分市场按上市 公司主营餐厅划分 信息来源: WIND,公司官网 样本企业上市时间分布 样本企业按上市地分布 样本企业细分市场分布 2 13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 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4 3 5 10 2000年及之前 2016-2020年2001-2005年 2006-2010年 2011-2015年 4 3 14 1 上交所 港交所 深交所 纽交所 +港交所 8 2 8 4 中式正餐 中西式快餐 风味小吃 火锅 上市餐饮企业中 , 多品牌经营的企业占了 70%以上 , 其发展多品 牌战略的方式有所不同 。 自有品牌创立:公司内部孵化和创立品牌 , 从一开始就对品牌有 完全的掌控能力 绝味 、 周黑鸭 、 煌上煌 、 巴比馒头等以单一品牌起家 , 长期耕 耘自有品牌; 九毛九 、 海底捞等企业在初始品牌之外 , 通过内部孵化的方式 对新品牌进行打磨 , 借力公司整体供应链体系的中央厨房 、 配 送中心和信息化系统 。 通过品牌授权 , 获得品牌的区域经营权:引入知名度高的国际品 牌 , 发挥地域市场的优势 味千 ( 中国 ) 获得日本重光产业的味千拉面在中国特许经营权; 合兴集团拥有中国北方地区的吉野家 、 冰雪皇后等品牌的特许 经营权; 百胜中国在中国拥有肯德基 、 必胜客等品牌的特许经营权 。 通过投资获取品牌:合资或控股的方式获得新的品牌 , 与公司其 他品牌产生协同效应 国际天食自有品牌上海小南国 , 而后内部孵化南小馆 、 慧公馆 等品牌 , 同时也通过收购米芝莲等品牌进行多元布局; 百福控股控股品牌有和合谷 、 新辣道 , 参股品牌包括遇见小面 、 西少爷等 。 约七成上市餐饮企业采取 多品牌战略 样本企业品牌数量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年报,公司官网 14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6 9 7 2-9个1个 大于 10个 从门店数量看 , 样本公司都体现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 约 30%的企业门店数量大于 1,000家 , 超过 70%的企业门店 数大于 100家 产品标准化 、 门店拓展可复制性强的品类具备扩张优势 火锅 、 中西式快餐 、 风味小吃等品类应用标准化作业 , 原料多经过中央厨房或供应商处理后成为半成品配送 至餐厅 , 门店可复制性强 引入加盟加速门店数量增长 通过加盟模式 , 品牌以轻模式快速占领市场 , 扩大客 户群覆盖 在该模式下 , 企业对加盟商的管理尤为重要 , 越标准 化的产品越容易进行终端管理 大部分上市餐饮企业拥有 百家以上门店 样本企业门店数量 *分布 *注: 门店数量为公司所有品牌的门店数量加和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年报,公司官网 15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 之路 6 2 9 5 小于 100家 1,000-10,000家 100-1,000家 10,000家以上 样本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差距较大 , 2019财年 , 约 80%的企业营业收入处于十亿至百亿之间; 约 70%的企业在 2017-2019财年间取得正向增 长 , 约 35%的企业在此期间年均增速超 10%。 中西式快餐企业具有精简 SKU、 高度标准 化等特征 , 餐厅可以做到客户下单点餐快 、 后厨出餐速度快 , 保持较高翻台率 , 同时 具有较多门店数和较大用户基数 , 其平均 营收规模在样本企业中处于中上游 , 而龙 头企业的收入规模远超其他细分市场企业; 若剔除收购因素 , 其营收增长相对稳健 中式正餐由于菜品服务各具特色 , 口味更 加适合特定区域消费者 , 门店主要集中在 大部分餐饮上市企业的收入在 10-100亿区 间,增速两级分化明显 特定区域或消费能力强的一二线城市 , 营 收规模低于全国性餐饮企业 , 不同企业的 增长表现差异较大 风味小吃也具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特征 , 但由于客单价较低 、 门店较小 , 整体营收 水平位于行业中位 。 借助品牌加盟模式 , 其营业收入增速居中 以火锅为主营的企业 , 由于口味受众广 、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 客单价较高等特征 , 平均营收规模在样本企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两家火锅上市企业过去几年快速扩张 , 加 速下沉 , 取得了超过餐饮行业平均水平的 营收增长 *注: 1. 营业收入使用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9年年底汇率数据进行折算; 2. 部分上市公司 FY19财报截止日为 3月 31日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各细分市场营业收入范围与平均值 * ( FY19,人民币十亿元) 各细分市场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范围与平均值 * ( FY17-FY19) 16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0 40 20 60 80 中西式快餐 1610 2 中式正餐 3 风味小吃 火锅 范围 平均数 范围 平均数 -20 0 20 40 60 中式正餐 10% 11% 中西式快餐 5% 风味小吃 43% 火锅 (%) 中西式快餐出餐量大 、 SKU少 , 公司对上 游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 毛利率水 平行业领先 中式正餐企业间餐厅运营 、 供应链管理能 力差别大 , 组内盈利水平范围区间较大 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因细分市场不同和经营 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风味小吃类加盟门店比例高 , 原材料批量 加工下价格加成比例相对较低 , 因而呈现 低毛利率高净利率的特征 火锅上市企业的利润水平总体较好 *注: 1. 部分上市公司 FY19财报截止日为 3月 31日; 2. 计算毛利率时,由于各企业销售成本披露口径有所不同,为统一 口径,成本以原材料、易耗品及相应成本为主。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各细分市场毛利率范围与平均值 *( FY19) 各细分市场净利率范围与平均值 *( FY19) 17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范围 平均数 0 20 40 60 80 70% 火锅风味小吃中西式快餐 61% 中式正餐 60% 42% (%) 范围 平均数 -20 -10 0 10 20 中式正餐 3% 3% 7% 中西式快餐 火锅 13% 风味小吃 (%) 2020年年初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 , 给国内餐饮行业带来较大影响 , 面临门店暂 时停业 、 延迟开工 、 门店就餐需求下降等诸 多困难 , 样本企业的收入同比普遍下降 , 盈 利能力受到较大负面冲击 。 在此特别时期 , 餐饮行业领军企业也进行了多种探索 。 部分门店精简淘汰 , 仍有品牌逆势增长 行业整合加剧 , 部分区位不佳 、 盈利能力 较差的门店在疫情期间关闭 受疫情影响, 2020年上半年上市餐饮企业 收入普遍下滑,盈利承压 疫情期间部分小门店 、 手工作坊不堪重压 , 而优质餐饮企业有机会逆势获得优质线下 销售渠道资源 , 加快扩店速度 , 如煌上煌 和绝味食品 2020年上半年分别净增门店 400多家和 1,100多家 外卖 、 网店等线上业务快速发展 疫情期间 , 各餐饮品牌针对性地加速线上 业务推广 , 加上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外卖 习惯进一步提升 , 有助于疫情后业务的发 展 , 增加外卖收入贡献 已有线上业务的品牌对服务形式和产品更 新升级 , 无接触外卖服务 、 半成品菜品快 速推出 *注:部分上市公司财报截止日为 3月 31日, FY20上半年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不纳入统计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各细分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变化 *( FY20上半年 vs FY19上半年) 各细分市场净利率水平 * ( FY20上半年) 18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范围 平均数 -80 -60 -40 -20 0 20 -33% -40% 中西式快餐 中式正餐 -14% -23% 风味小吃 火锅 (%) 范围 平均数 -60 -40 -20 0 20 9% -21% -13% 中西式快餐 风味小吃中式正餐 -11% 火锅 (%) 总的来说 , 超过一半的样本企业走势弱于大 盘 , 但 2020年九毛九 、 百胜中国和巴比食品 上市后股价涨幅显著 。 市值权重企业的强势 股价走势带动餐饮板块总体表现 。 但疫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并未对其股 价形成太大影响 分细分市场看 , 风味小吃 , 火锅类上市餐饮 企业的股价表现与大盘相比维持一定的优势 , 中式正餐和中西式快餐的股价表现与大盘相 比优势不明显 。 注: 1. 我们将餐饮企业划分不同细分领域,根据每个领域内各企业市值的大小对每日股价进行加权平均,以 2019/09/30当日股价为基数 100,来展示各细分领域及大盘指数在疫情前后的股价波动;我们通过计算各餐饮企业 于疫情前后期的股价复合增长率与大盘指数进行比较。对于在沪深上市的餐饮企业,我们以沪深 300指数作为基准; 对于在香港上市的餐饮企业,则以恒生指数作为基准。 信息来源: Capital IQ, 公开信息 5 9 13 13 2019/9/30-2020/6/30 2020/07/01-2021/03/31 跑赢市场 跑输市场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9/2019 31/12/2019 31/03/2020 30/06/2020 30/09/2020 31/12/2020 31/03/2021 过去 18个月餐饮企业分 细分领域 股价表现 1 风味小吃 火锅 中式正餐 中西式快餐 沪深 300 恒生 19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过去 18个月餐饮上市公司股价表现 1 2021年 3月底 , 海底捞和百胜中国两家上市企 业市值超过千亿 , 占 22家样本上市企业总市 值的 70%以上 。 绝味食品和九毛九的市值 从市值来看,两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占据 了七成份额,头部效应明显 超过 400亿 , 也与其它上市公司拉开差距 。 有 超过一半的样本企业市值小于 50亿 , 再融资 能力相对较弱 。 2021年 3月 31日上市餐饮企业市值情况 2 2 6 12 50-200亿 1000亿以上 500-1000亿 200-500亿 小于 50亿 71% 3% 14% 12% 市值区间 上市餐饮企业数量分布 (家 ) 上市餐饮企业市值份额 信息来源: Capital IQ 20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中西式快餐 中式正餐 风味小吃 火锅及新兴餐饮 2020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 疫情导致消费需求下滑 , 客流量减少 , 全 国翻台率下降; 受疫情影响 , 中小餐饮企业在刚性成本压 力下遭遇危机 , 但大型上市连锁餐饮企业 市值变化并不明显 , 虽然盈利情况受到冲 击 , 市场仍保持了一定的估值水平 疫情前后餐饮企业估值水平变化 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表现 疫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包括人们对餐 饮品牌的安全意识的提高 , 外卖在中国餐 饮市场的渗透率的提升等因素使得具备品 牌和管理运营优势的连锁餐饮企业获得了 新的发展机会 部分细分板块的估值水平较高 , 且在疫情 后出现了市销率进一步上升的态势 信息来源: Capital IQ, 行研报告及其他公开信息 21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2019.12.31市值 2020.06.30市值 2021.03.31市值 公司名称 细分赛道 市值(人民币 百万元) 平均过去 12个月 P/S 2019.12.31 2020.06.30 2021.03.31 2019.12.31 2020.06.30 2021.03.31 味千拉面 中西式快餐 3,024 1,168 1,397 1.3x 1.5x 1.8x百福控股 * 中西式快餐 1,658 1,342 1,231 百胜中国 中西式快餐 126,210 128,105 163,575 全聚德 中式正餐 3,180 3,375 3,192 1.0 x 1.3x 1.6x唐宫 中式正餐 1,267 775 947 稻香 中式正餐 1,166 929 816 周黑鸭 风味小吃 12,887 15,320 18,866 4.4x 6.6x 6.8x绝味食品 风味小吃 28,271 43,055 46,865 煌上煌 风味小吃 8,419 12,947 10,168 九毛九 中式正餐 -新兴 - 18,510 45,201 3.6x 5.0 x 8.3x海底捞 火锅 165,890 173,310 281,695 呷哺呷哺 火锅 10,900 8,227 17,037 1.3x 1.5x 1.8x 0.5 2.5 4.5 6.5 8.5 2019.12.312020.06.302021.03.31 4.4x 6.6x 6.8x 2019.12.31 2020.06.30 2021.03.31 1.0 x 1.3x 1.6x 2019.12.31 2020.06.30 2021.03.31 3.6x 5.0 x 8.3x 2019.12.31 2020.06.30 2021.03.31 * 根据公开信息 , 集团于 2019年出售了手袋业务 , 从而推进并完成了对餐饮业务的进一步聚焦 。 平均过去 12个月 P/S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味千拉面 百福控股 百胜中国 全聚德 唐宫 稻香 周黑鸭 绝味食品 煌上煌 九毛九 海底捞 呷哺呷哺 市值(人民币百万元) 150,000 250,000 餐饮企业的估值方法和所处发展阶段有密切关联 。 对标国际餐饮巨头的发展历程 , 处于不同发 展阶段的餐饮企业的估值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餐饮企业估值方法 所处阶段 阶段描述 估值方法 第一阶段 -迅速扩 张期 处于门店扩张期,带动收入增幅 较快,估值溢价 +业绩增长往往 双击带动市值攀升 该阶段企业仍处于门店数量的迅速扩张期,市场一般会 基于成长性给予一定估值溢价,估值可能受到关键管理 团队、开店速度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而频繁波动。该阶段 餐饮企业的估值方法可考虑 1.单店估值水平 x 开店空间 / 增长潜力; 2.P/S; 3. 收益法 第二阶段 -发展转 稳期 门店数量增长水平趋稳,进入调 整期,逐渐成长为成长 +盈利复 合型企业 该阶段企业收入增速放缓,同时可能出现收入增幅落后 于门店增幅的情况。此阶段同店收入以及整体盈利情况 开始发挥更大的估值作用 , 估值也可能出现频繁波动调整。 各企业应对调整方式不同,估值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阶段 -规模期 门店布局已成规模,进入稳定现 金流期,估值水平稳定,业绩驱 动股价 由于该阶段企业规模经营及现金流情况趋向稳定,一般 市场会给予稳定的估值水平,此类餐饮企业的估值方法 可选择 1.EV/EBITDA, P/E; 2.收益法 信息来源: Capital IQ, 行研报告及其他公开信息 0 x 10 x 20 x 30 x 40 x 50 x 60 x 70 x 80 x -20% -10% 0% 10% 20% 30% 40% 50% 230 x 2019 过去 12个月 P/E 2017-2020 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第一阶段 第二 /第三阶段 处于第一阶段的企业的 估值水平与市场预期 最终可以达到的商业化价值挂钩, 估值反映 了一定的前瞻视角。 同时,高估值也反映了市场对于新兴餐饮企 业所蕴含的服务理念、管理水平、供应链体 系、口碑等一系列商业特色的认可,这些因 素也往往是高增长的发展基石。 高估值蕴含着高波动性,第一阶段企业的每 一步发展都将驱动其估值水平变动。 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 /第三阶段是重要的发 展里程碑。伴随着估值回归至以盈利为主要 支撑点的传统模式,企业也有机会跃居为具 有一定规模的长青基业。 九毛九 海底捞 绝味食品 煌上煌 周黑鸭 呷哺呷哺 味千拉面 唐宫稻香 星巴克 百胜中国 22细节之下,方有盛宴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注: 1.由于新冠疫情对餐饮行业有所冲击,此处我们采用 2019年过去 12个月的市盈率( P/E)倍数作为展示; 2.九 毛九于 2020年上市,故上图所示数据为 2020年过去 12个月的 P/E倍数; 3.门店数为截至 2020年 6月底各企业半年报 披露数,其中星巴克因财年不同,采用截至 2020年 9月披露的门店数作为展示 市值 ( 人民币 百万元 ) 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过去 12 个月 P/ E 披露门店数 2 0 2 1 . 0 3 . 3 1 2 0 1 7 -2 0 2 0 2019* 2 0 2 0 . 0 6 . 3 0 * 九毛九 1 4 5 , 2 0 1 23% 2 3 2 . 8 x 321 海底捞 1 2 8 1 , 6 9 5 39% 6 3 . 2 x 935 味千拉面 2 1 , 3 9 7 -8 % 1 7 . 3 x 734 唐宫 2 947 -7 % 1 2 . 4 x 70 稻香 2 816 -1 6 % 1 0 . 4 x 130 呷哺呷哺 2 1 7 , 0 3 7 14% 3 3 . 8 x 1 , 0 1 0 周黑鸭 2 1 8 , 8 6 6 -1 2 % 2 8 . 3 x 1 , 3 6 7 绝味食品 2 4 6 , 8 6 5 11% 3 5 . 3 x 1 2 , 0 5 8 煌上煌 2 1 0 , 1 6 8 18% 3 8 . 2 x 4 , 1 5 2 百胜中国 3 1 6 3 , 5 7 5 2% 2 5 . 4 x 9 , 9 0 0 星巴克 3 8 4 5 , 3 4 8 2% 2 7 . 9 x 4 , 7 0 4 公司名称 所处阶段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 , 上市的优势比较显而易 见: 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上市餐饮公司数量并不多 , 上市对提升企 业在消费者中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有 直接效果 同时由于监管相对严格 , 企业的经营管理 更为规范 , 消费者信任程度有所提升 获取扩大经营的资金支持 , 拓宽融资渠道 餐饮企业使用上市募集资金提升供应链 、 开拓门店 、 进行投资收购 , 支持企业收入 规模进一步增长 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再融资等渠道获取相对 低成本的发展资金 , 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股票流通性强 , 员工股权激励效果更佳 上市后企业知名度提升 , 有利于吸引人才 。 同时 , 部分餐饮企业授予团队长期股权激 励 , 上市流通后 , 股权部分的激励更直接 , 做强企业业绩后股价的正向回馈效应也更 透明 上市对餐饮企业的影响 另一方面 , 上市也对餐饮企业带来挑战: 公众对短期效益较为关注 , 放大负面事件对 公司的影响 企业行为需要兼顾短期收益 , 公众期待企 业持续展现较强的经营业绩 负面的报道 ( 如食品安全等 ) 更容易吸引 社会关注 , 并可能直接反应在股价的表现 上 持续市值管理的要求 上市后 , 公众对企业的持续高质发展有所 期待 , 希望企业可以兑付业绩预期 , 因此 是一个持续的 、 长期的市值管理过程 相关成本费用的增加 合规运营的成本和费用 筹备上市过程中的相关费用支出 财务报表编写 、 审计 、 披露的成本 后续与投资者沟通的成本 *注:海底捞 2018年 9月上市,上市后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