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8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 绩效评价报告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根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和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18 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京财绩效 2018 799号) , 北京市财政局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组, 于 2018 年4 月-5月, 对 2017 年度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 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绿色建筑” 奖励政策开展了绩效评价。 该政策主要是对达到二星级以上的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示 范区给予奖励,通过项目单位网上申报,组织专家评审、公 示后按一定标准发放奖励资金的方式运作,达到推动绿色建 筑快速发展的目标。该政策评价结果为 84.31分,有关情况 如下: 一、政策基本情况 (一)政策背景 1.政策立项依据 为加快我市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提高城乡生态宜居水 平,鼓励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和绿色建筑生态示范区建设,根39 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的实施意见 (财建2012167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印发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 知 (京政办发201325 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 通知 (京政办发 201332号)的要求, 北京市财政局、 (原)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现为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 会)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发展绿 色建筑推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京财经二2014665号) ,明确提出了对我市的绿色建筑 标识项目和绿色生态示范区给予财政奖励。 2.政策实施主体 根据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财 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此项政策的实施主体为市住房 城乡建设委和市规划国土委,其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主要 负责与绿色建筑标识奖励项目有关的工作;市规划国土委主 要负责与绿色生态示范区奖励项目有关的工作。 (二)政策主要内容及目标 1.政策主要内容 对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建设单位 或业主单位和绿色生态示范区的园区管委会给予资金奖励。 绿色建筑标识奖励项目,是对取得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公共建筑项目和住宅建筑项目按照“二星级 标识项目22.5元/平方米、三星级标识项目40 元/平方米” 的标准予以奖励,在中央奖励资金下达前,先行拨付 50%的 奖励资金。 绿色生态示范区,是按照“基准奖励 500 万元,首次奖 励 300 万元,待项目开工建设规模达到 30%后再奖励 200 万 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2.政策年度目标 对当年申请奖励资金的绿色建筑项目和绿色生态示范 区项目完成现场审核、专家评审、项目公示、协议签订等工 作,及时拨付奖励资金并进行运行数据追踪。 (三)政策资金情况 该政策自 2014年-2017年底, 共申请财政资金 9,825.96 万元,实际拨付 9,825.96 万元,支出率为 100%,其中: 绿色建筑标识奖励项目申请财政资金 5,625.96 万元,实际 拨付 5,625.96 万元;绿色生态示范区项目申请财政资金 4,200.00万元,实际拨付4,200.00 万元。 二、绩效评价情况 (一)绩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政策目标相关性、政策执行效率性、政策实施 有效性、 政策公平性、 政策效果可持续性 5个方面,满分 100 40分。一是政策目标相关性指标(20 分) ,主要评价目标与需 求相符性、政策任务分解的合理性、政策目标与效果相关性 等内容;二是政策执行效率性指标(20 分) ,主要评价政策 规划科学性、政策过程控制有效性、政策执行的及时性等内 容;三是政策实施有效性指标(35 分) ,主要评价政策实施 效果、 政策执行满意度等内容; 四是政策公平性指标 (15 分) , 主要评价政策资金分配公平性、政策效果普惠性等内容;五 是政策效果可持续性指标(10 分) ,主要评价政策效果的积 极因素、政策示范性及可持续性等内容。 2.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案卷研究法、专家评议 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开展评价工作。 (二)政策执行效益 在该政策的支持和其他绿色建筑政策的协同推动下,截 至 2017 年底,北京市累计通过设计标识 238 项,建筑面积 2,695.10万平方米,运行标识 36项,建筑面积 506.18 万平 方米,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市住房城乡 建设委对其中 23 个符合奖励政策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进行 了奖励,奖励面积 389.82 万平方米。市规划国土委评选出 10 个符合标准的绿色生态示范区,已全部发放首款,截止 2017年底,有 6个项目发放了尾款。 41(三)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政策实际情况,经专家综合评价, “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综合得分84.31分,绩效级 别为“较有效”。其中,政策目标相关性得分 16.59 分,政 策执行效率性得分 16.96分, 政策实施有效性得分28.17分, 政策公平性得分14.09分,政策效果可持续性得分 8.50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绿色建筑标识奖励政策的奖励标准较低。 该政策奖励应该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绿色建筑 的鼓励,但目前实际的奖励标准为“二星级标识项目 11.25 元/平方米、三星级标识项目 20元/平方米” ,奖励资金相对 于建设成本来说占比较低,弱化了政策的激励作用。 2.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有待提高。 一是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 题,例如: 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奖励资金项目 2017年实施方 案中未明确评审和奖励资金拨付等重要程序的时间节点, 而绿色生态示范区奖励项目 2017年未制定实施方案 ;二 是市规划国土委在奖励绿色生态示范区过程中,未与被奖励 单位签订项目奖励资金使用及后期管理协议 ,缺少对奖 励对象的监管,增加了财政资金投入的风险。 3.未明确政策的年度目标和中期规划。 42政策实施单位未明确每年的任务目标或近一段时期内 奖励的项目数量和面积。此外,在政策执行中也缺少对政策 调整方向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相关建议 1.科学确定奖励标准,加强该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建议政策实施单位对该政策展开全面梳理,对北京市符 合奖励标准的绿色建筑标识奖励项目和绿色生态示范区项 目进行摸底调研,对被奖励单位的投入成本增加情况、运行 效益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的科学性,同 时加强该政策的引导性作用,提高项目单位的积极性。 2.注重项目实施的精细化管理,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建议政策实施单位制定更加完善的实施方案 ,并及 时与被奖励单位签订后期监管协议 ,以保障政策的有效 落地。 3.进一步对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保障政策的公平性和持 续性。 一是建议开展对不同类型奖励主体的调查研究,制定不 同的奖励标准,在保障政策公平性的同时激励不同主体对绿 色建筑投入的积极性;二是对以前年度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 总结分析,为以后的政策调整提供相关数据。 43附件:“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 表 44附件 指标体系及打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得分 政策目标相关 性(20 分) 目标与需求相符性(6 分) 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现实需求(2分) 1.44 政策目标与需求主体的需求具有一致性(2 分) 1.89 政策目标满足需求的比例达 90%以上(2分) 1.39 政策任务分解的合理性(4 分) 政策任务分解结果的合理(2 分) 1.97 预期分解结果与实际分解结果的一致(2分) 1.97 政策目标与效果相关性 (10分) 政策实际效果与目标规划效果的匹配程度达 90%以上(5分) 3.79 政策目标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的一致(5分) 4.14 政策执行效率 性(20 分) 政策规划科学性(6分) 政策规划的覆盖程度达 80%以上(3分) 2.31 政策规划覆盖面所占的比例达 70%以上(3 分) 2.24 政策过程控制有效性(7 分) 预算控制有效(2 分) 1.94 政策分解任务的实施按照各阶段规定流程执 行(2分) 1.94 政策任务调整合规(3分) 2.96 政策执行的及时性(7 分) 预算执行及时(2 分) 1.66 政策落实及时(3分) 2.53 业务进度及时(2分) 1.37 政策实施有效 性(35 分) 政策实施效果(25分) 政策预期产出与实际产出相符情况(10 分) 7.83 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10 分) 7.69 政策产生的社会效益较高(5分) 4.17 政策执行满意度(10 分) 政府部门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满意程度达 80% 以上(5 分) 4.32 政策服务对象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满意程度达 80%以上(5分) 4.17 45政策公平性 (15分) 政策资金分配公平性(8 分) 资金分配在不同群体间公平性较高(4分) 3.69 政策资金在各分解任务之间分配公平合理 (4 分) 3.80 政策效果普惠性(7分) 政策实际受益群体广泛(1 分) 0.80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公共性、无差异性、 非排他性(2 分) 1.97 公共性考虑政策实施能够满足社会绝大多数 人享受政策效益(1分) 0.94 政策受益群体所享受到的效益不存在明显差 异(2分) 1.90 政策实施不存在损害特定群体利益或将其排 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情况(1 分) 0.99 政策效果可持 续性(10分) 政策效果的积极因素(5 分) 环境效益较好(3 分) 2.96 具有较大的成本效益(2 分) 1.33 政策示范性及可持续性(5 分) 政策对后续类似政策的借鉴高(3分) 2.31 政策后期发展规划方向一致(2 分) 1.90 合计 84.31 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