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15年城镇化建设资金(宜居小镇村庄示范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政策背景。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增强村镇功能、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3月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40号),决定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一安排,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 山东省住建厅于2014年7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乡镇、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鲁建村字201411号),确定在全省开展“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工作,在17市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和网上公示选定宜居小镇45个,宜居村庄103个。(二)项目内容。2015年宜居小镇、宜居村庄项目主管部门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监管部门,负责项目的统筹组织、调度协调及相关政策精神的有效传达;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预算的审核,对项目实施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查监管及监督指导。由148 个村镇建设了181个项目,其中项目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87个、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类项目16个、环境综合整治类项目 2 66个、规划编制类项目10个。(三)项目资金投入情况。项目计划总投资25,671.57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补助2,970.00万元,市、县级安排配套资金3,107.02万元,自筹资金19,594.55万元。(四)绩效目标(总体目标)。突出体现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要求,对外展示村镇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貌、村镇人居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传承了传统文化和地区特色,凝聚符合村镇实际的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和优秀技术,代表村镇建设的新方向。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努力把宜居小镇、宜居村庄培育 成为生态风貌的新亮点,传统文化的新平台,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从而更好地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一)评价依据。按照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11285 号);中注协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的通知(会协201610号);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鲁财预201167号)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机 构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财绩20144号);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山 3 东省省级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建201517号)等制度与政策规定,评价机构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1353号)和山东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鲁财预201167号),对宜居小镇、宜居村庄项目设置了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4个一级指标,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6个二级指标,结合项目特点,细化了指标体系,并适当增加了一些个性指标,下设若干三、四级指标,指标分值满分为100分。 (三)评价方法。采取第三方评价模式,由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绩效评价。评价机构主要采取书面文件审查、座谈会及实地调研等方式,现场评价与非现场评价相结合,使用对比法、专家评判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宜居小镇、宜居村庄项目开展以来,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人居环境上都有了一定提高,宜居小镇、宜居村庄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相关度高,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良好,较好地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效用,村镇布局趋于合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乡镇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传统特色文化得到有序传承,当地居民的生活条 件明显提高,区域环境不断优化,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经综合评价,2015年省级宜 4 居村镇项目评价得分为90.05分,绩效级别定为优秀。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投入方面。分值20分,得分18.09分。从项目立项情况看,项目立项较为规范。立项文件形式、内容合理。项目未出现越级申报、延时申报的情况。绩效目标合理,符合相关政策,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单位职能、规模与绩效目标基本相符,绩效目标预期产出效益符合正常业绩水平。从资金落实情况看,资金经省级财政拨付后,各级财政审批环节较多,中间过程时间较长,各地市、县级财政存在不同程度的拨付迟缓的情况。(二)过程方面。分值30分,得分19.44分。从业务管理方 面看,各项目实施单位基本均制定了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中对项目实施的质量及标准基本健全,制度执行基本规范,较为有效,经营管理也比较规范有序。但也存在部分项目制度执行不到位,项目进度整体拖后,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从财务管理方面看,各项目实施单位基本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及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方案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招投标程序基本合规,但受记账模式、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较大。(三)产出方面。分值20分,得分18.75分。从实际完成率看,截至评价日除个别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外,整体实施进度基本符合计划。从完工项目质量达标情况看,项目质量基本达标。从 成本节约率看,已完成项目的产出成本控制措施基本有效,成本节约率较好。 5 (四)效果方面。分值30分,得分29.80分。宜居小镇、宜居村庄专项资金的投入推动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进一步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带动了整个城镇的经济发展,同时方便了当地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完善了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养老水平,居民幸福指数提高,提升了小城镇承载力和吸引力,城镇形象得到逐步提升。绿化面积和道路面积增加,也带动了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污水、垃圾处理率,美化、净化了镇区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使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四、下一步建议 (一)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及住建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以统筹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二)建议各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优化施工单位的选取流程,确保工程质量。(三)项目长时间持续运行需要专门的管护机构及固定的维护经费,建议各示范镇制定健全的项目建后管护、监管制度,切实改变重建轻管现象,确保项目发挥长久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