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2022“ 元宇宙 ” 互联网 发展研究报告 1 目录 1 2 3 4 5 6 7 、摘要 、 “ 元宇宙 ” 是什么:起源、定义及基本特征 、 资本驱动 +巨头效应引爆 “ 元宇宙 ” 概念 、 “ 元宇宙 ” 的价值链与技术基础 、 “ 元宇宙 ” 的应用前景及市场空间 、我们距 “ 元宇宙 ” 还有多远? 、 “ 元宇宙 ” 的投资逻辑及产业布局 摘要 “ 元宇宙 ” 是一个平行且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一个映射现实世界并越来越真实的在线虚拟世界。尽管行业 内对于 “ 元宇宙 ” 的最终形态没有细致的描述,但一般认为,同步和拟真、开源和创造、永续、闭环的经济系统是其 基本属性。 “ 元宇宙 ” 是继 PC 时代、移动时代之后的全息平台时代,需要以坚实的技术做基础,这些技术基础包括 网络及运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 元宇宙 ” 正加速演化为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现实中的人可以使用数字身份在 “ 元宇 宙 ” 中娱乐、社交、学习和工作等,打破了生活和游戏的边界。 “ 元宇宙 ” 在游戏、社交、教育、内容、消费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带来系列行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升级,支撑 “ 元宇宙 ” 的技术演化也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 元宇宙 ” 现时仍是一个尚在探索阶段的互联网概念。 长期来看, “ 元宇宙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可能从根本上 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但 “ 元宇宙 ” 需要的高度沉浸感、低延时,以及接近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效果,都需要极为 苛刻的显示技术、网络技术、 VR渲染技术和计算处理能力等作支撑,而从当前生态各领域的发展来看,当下的 “ 元 宇宙 ” 还未真正出现颠覆性产品和商业模式, “ 元宇宙 ” 距其理想状态或还有相当的距离。此外,元宇宙 ” 去中心 化的经济系统设计,客观上加大了 “ 元宇宙 ” 面临的政策风险。 “ 元宇宙 ” 概念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被打破, 如何监管虚拟世界及相关产业尚属法律空白,这些均构成了 “ 元宇宙 ” 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人类在向数字世界的道路上狂奔的趋势不改, “ 元宇宙 ” 概念背后的技术潜力才是 “ 元宇宙 ” 概念火爆的根本原因。 “ 元宇宙 ” 概念下的投资可以沿其价值链进行布局,追随各价值环节中的领先者进行投资。依据 “ 元宇宙 ” 概念最 可能的应用场景次序及各相关产业链的成熟度,建议重点关注属交互技术领域的 VR产业链以及在社交游戏深度布局 的投资标的。 VR是 “ 元宇宙 ” 的重要入口,近年芯片、显示、传输、通信等技术模块的高速发展,已可让用户在 “ 元宇 宙 ” 中获得更加自然的交互与应用体验。 游戏因其产品形态与 “ 元宇宙 ” 相似,最有可能在为构建 “ 元宇宙 ” 雏形的 赛道。 1 .“ 元宇宙 ” 的起源、定义及特征 “ Metaverse” 一词由前缀 “ meta” (意为超越 “ 元 ” )和词根 “ verse” (源于 universe-宇宙)组成,直译而来 便是 “ 元宇宙 ” 。 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尼尔 斯蒂芬森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 (Snow Crash),指在一个脱 离于物理世界,却始终在线的平行数字世界中,人们能够在其中以虚拟人物角色自由生活。 “ 维基百科 ” 对 “ 元宇宙 ” 的定义: 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的,具有连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 3D 虚拟空间。 比较有代表性的 “ 元宇宙 ” 定义: 元宇宙 ” 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 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 “ 科幻电影头号玩家,被认为是目前最符合雪崩中描 述的 “ 元宇宙 ” 形态。在科幻感十足的虚拟世界里,有着现 实世界中的所有东西,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主角与他们 一起战斗、闯关、夺宝等。类似一些具有 “ 元宇宙 ” 元素的 影视剧作品还有阿凡达、失控玩家、西部世界 等。 4 1 .“ 元宇宙 ” 的起源、定义及特征 根据 “ 元宇宙第一股 ” Roblox招股说明书中的阐述, “ 元宇宙 ” 是一个具备一系列要素的虚拟世界,这些基本 要素包括:身份( Identity)、朋友( Friends)、沉浸感( Immersive)、低延迟( Low Friction)、多样性 ( Variety)、随地性( Anywhere)、经济( Economy)和文明( Civility)。 “ 身份 ” 指的是当人们进入 “ 元宇宙 ” 之后,会获得一个虚拟的身份,而这 个身份是和真实世界中的身份一一对应的。 “ 朋友 ” 指的是人们在 “ 元宇宙 ” 中的朋友。一般来说, “ 元宇宙 ” 也会有 自己的社交网络系统,采用这个系统,人们就可以在 ” 元宇宙 “ 中结交朋友。 “ 沉浸感 ” 指的是人们对于 “ 元宇宙 ” 中的身份有很好的代入感。在很多的 “ 元宇宙 ” 产品中,都使用了 AR和 VR等技术。为了保证沉浸感的良好,这些 技术的性能应该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状况。 “ 低延时 ” 指的是 “ 元宇宙 ” 中的一切都是同步发生的,没有时差或时延, 能达到比较完美的体验,这对网络和服务器的性能具有很高的要求。 “ 多样性 ” 指的是 “ 元宇宙 ” 可以提供丰富、差异化的内容。 “ 随地性 ” 指的是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 “ 元宇宙 ” ,不受空间限制。 “ 经济 ” 指的是内置于 “ 元宇宙 ” 的经济系统。一般来说,一个 “ 元宇宙 ” 系统需要拥有一套内部的经济系统,用来调节用户在 “ 元宇宙 ” 内部的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现在,不少 “ 元宇宙 ” 类产品都选择在区块链和加密货 币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经济系统。 “ 文明 ” 则是人们在 “ 元宇宙 ” 内建立的文明体系。在 “ 元宇宙 ” 当中,人 们通过不断的交互、交流,可以逐步生成各种规则、秩序,形成各种各式的 群体、部落。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之后,就可能形成与现实世界相互独立 的文明系统。 图片来源:虎嗅网 5 1 .“ 元宇宙 ” 的起源、定义及特征 尽管行业内对于 “ 元宇宙 ” 的最终形态没有细致的描述,但一般认为, “ 元宇宙 ” 应具备以下几个核心属性: 同步和拟真 同步和拟真的虚拟世界是 “ 元宇宙 ” 构成的基础条件,用户在虚拟的 “ 元宇宙 ” 中进行交互时能得到接近真实世 界的反馈信息。 开源和创造 通过制定 “ 标准 ” 和 “ 协议 ” 将代码开源,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以在 “ 元宇宙 ” 内进行创造,不断扩展 “ 元 宇宙 ” 边际。如 Roblox, 通过提供强大的编辑工具和素材,让用户能够尽情创作内容,并在虚拟社区中与伙伴一同体 验交流、共同成长。 永续 以开源的方式运行并无限期地持续。 闭环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驱动 “ 元宇宙 ” 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引擎。 6 2 . 资本驱动 +巨头效应引爆 “ 元宇宙 ” 概念 第一个将 “ 元宇宙 ” 概念写入招股书的游戏公司 Roblox的成功上市及市场表现彻底引爆了 “ 元宇宙 ” 这一概念, “ 元宇宙 ” 成为 2021 年贯穿区块链、互联网、数字娱乐等多个行业的爆点。 7 3 .“ 元宇宙 ” 的价值链及技术基础 依据 Beamable 公司创始人 Jon Radoff 的理论, “ 元宇宙 ” 价值链括七个层面:体验( Experience);发现 Discovery);创作者经济( Creator economy);空间计算( 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 Decentralizition); ( 人机交互( Human Interface);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第 1层: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包括 5G、 WiFi等通信技术,云计算、新材料、芯片设计等软硬件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将各种设备接入网络并提供必要的支撑。 第 2层:人机交互层 人机交互更加顺畅和无缝。 3D打印可穿戴设备,可以贴合于皮肤之上的微型生物 传感器,各种 AR智能眼镜,甚至脑机接口,将承载 “ 元宇宙 ” 里越来越多的应用 和体验。 第 3层:去中心化层 区块链技术解决了金融资产集中控制和管理的问题。边缘智能使得计算能力不再 集中于云端,而是像电力一样,输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工业现场。 第 4层:空间计算层 空间计算提出了真实与虚拟的混合计算,它模糊了物理世界和理想世界之间的界 限。空间计算使我们能够进入并操纵 3D空间,并以更多的信息和体验来增强现实 世界。 第 5层:创造者经济层 不仅 “ 元宇宙 ” 里的体验会变的更有沉浸感、社交性和实时性,打造这些体验的 创作者数量也会爆发式增长。消费者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和 “ 放大器 ” 。各种低门槛代码方案和社交工具,让用户可以随时输出内容,实时参 与创造。 第 6层:探索与发现层 探索与发现层中的信息流,可以分为提取流和推送流。提取流中,用户积极主动 寻找相关体验的信息,开设商店或者购买商品。推送流中,用户被动收到各种信 息,参与好友的邀请,或者接受全新角色。 第 7层:体验层 元宇宙不必须是 3D空间,它更多的是由内容、时间和社交互动构建的,虚拟与现 实相结合的飞轮,覆盖各种生活场景。 图片来源:山证国际整理 8 3 .“ 元宇宙 ” 的价值链及技术基础 “ 元宇宙 ” 是继 PC 时代、移动时代之后的全息平 “ 元宇宙 ” 技术基础,也可以用 BIGANT来概括: 台时代,需要以坚实的技术做基础。 B 指区块链技术( Blockchain), I 指交互技术 ( Interactivity), G 指电子游戏技术( Game), A 指 人工智能技术( AI), N 指网络及运算技术 技术视角下,支持 “ 元宇宙 ” 的技术集群包括: 网络和算力技术:包括空间定位算法、虚拟场景拟 合、实时网络传输、 GPU 服务器、边缘计算,降低 成本和网络拥堵; ( Network), T 指物联网技术( Internet of Things)。 人工智能; 电子游戏技术:如支持游戏的程序代码和资源(图 像、声音、动画)的游戏引擎; 交互 /显示技术: VR、 AR、 MR,特别是 XR,持续 迭代升级,虚拟沉浸现实体验阶梯,不断深化的感 知交互; 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 台和价值传递机制,保障价值归属与流转,实现经 济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透明和确定性。 图片来源:中译出版社元宇宙通行证 9 4 .“ 元宇宙 ” 的应用前景及市场空间 随着 5G、云计算、 VR/AR等技术快速发展 ,“ 元宇宙 ” 正加速演化为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 拟空间 ,现实中的人可以使用数字身份在 “ 元宇宙 ” 中娱乐、社交、学习和工作等 ,完全打破了生活和游戏的边界。 “ 元宇宙 ” 将对游戏、社交、内容、消费等一系列行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升级,支撑 “ 元宇宙 ” 的技术演化也意味着 巨大的投资机会。 根据 ARK 基金的研究, “ 元宇宙 ” 的收入将以每年 17 的复合增长率从今天的约 1,800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3 ,900 亿美元;彭博的预测则称 “ 元宇宙 ” 的市场规模将在 2024年达到 8,000亿美元,到 2030年或将达到 2.5万亿美元。 游戏 游戏作为 “ 元宇宙 ” 的初级形态,是 “ 元宇宙 ” 在消费领域的第一大应用。事实上,很多游戏已具备的 “ 元宇宙 ” 的特征。 “ 社交 元宇宙 ” 可以让远程交流变得更为自然、顺畅,尤其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人们的社交边界可得到极大地拓宽。 教育 所谓 “ 言传身教 ” , “ 元宇宙 ” 可以完美克服线上教育的不足,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衡的问题。不仅如此,依靠 “ 元宇宙 ” 技术, 教师还可以展示很多在现实中难以展示的教学材料,例如复杂的实验等。 零售 房地产 旅游 建筑、工程和设计 沉浸式物理世界 10 5 .“ 元宇宙 ” 距我们还有多远? 长期来看, “ 元宇宙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但是从当前生态各领域的 发展来看,当下的 “ 元宇宙 ” 还未真正出现颠覆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相关技术仍处于常规的发展轨道, “ 元宇宙 ” 距理想状态还有相当的距离。 关键支撑技术瓶颈 “ 带上头盔就能进入到一个超级逼真的虚拟世界 ” 的 “ 元宇宙 ” ,所需要的沉浸感、低延时,以及接近于现实世界 的虚拟世界效果,都需要极为苛刻的显示技术、网络技术、 VR渲染技术和计算处理能力,而现时的技术距支撑理想 中的 “ 元宇宙 ” 仍有较大的距离,如: “ 元宇宙 ” 对于低延时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它要求强大的算力和传输能力。支撑 “ 元宇宙 ” 这么巨大的运算量, 云计算是必需的设施。而应对 “ 元宇宙 ” 所产生的巨大数据进行迅速的传输,网络传输速率及质量仍有待进一步 提升; VR/AR是进入 “ 元宇宙 ” 世界的钥匙,而现时使用 VR一般都需要佩戴 VR头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会严重 影响对于 “ 元宇宙 ” 的体验, VR硬件需要解决小型化、轻薄化、以及防晕炫等方面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 AI)有待进一步成熟,降低内容创作门框。 还有数字孪生技术(通俗地说就是制造物品在虚拟世界中的镜像的技术)等。 监管风险 从 “ 元宇宙 ” 的概念看,去中心化的经济系统设计,尤其是要把 NFT等新概念应用到系统里等,固然是寄托了人们 对于 “ 元宇宙 ” 的美好愿望,但客观上看,也加大了 “ 元宇宙 ” 面临的政策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互联网的监管态 度是逐步趋严的,对区块链、加密货币、 NFT等的态度更是很不明朗;以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等问题,均构 成了 “ 元宇宙 ” 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11 6 .“ 元宇宙 ” 投资逻辑与产业布局 沿 “ 元宇宙 ” 的价值链进行投资,追随各价值环节中的领先者 “ 元宇宙 ” 产业链图谱 Creator economy Spatial Computing Human Interface Experience Discovery Decentralizition Infrastructure 图片来源: Medium,山证国际整理 12 6 .“ 元宇宙 ” 投资逻辑与产业布局 基于技术及硬件端的投资,重点关注交互技术领域的 VR产业链 虚拟现实技术:重点关注 VR产业链 VR是 “ 元宇宙 ” 的重要入口, VR/AR设备是 “ 元宇宙 ” 概念最主要的硬件承载。近几年在芯片、显示、传输、通信 等各个模块高速发展,技术和内容快速更新迭代,已可以让用户在 “ 元宇宙 ” 中获得更加自然的交互与应用体验。 根据 IDC的数据,随在 2021-2025年间,全球 VR虚拟现实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约 41.4%的年均增速, AR增强现实 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约 138%的年均增速。中国 VR产业的市场规模在 2020年达到 413.5亿元人民币, 2023年预计达到 1 国家政策的加持, VR产业在 “ 元宇宙 ” 概念的加持下有望实现高速发展。重点关注已经是全球中高端 VR产品的主要 代工厂商的歌尔股份,其占据 Facebook Oculus产品以及 PSVR等主流 VR头显的绝大部分代工份额。 ,051.6亿元。 VR终端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后最为重要的终端产品之一。随着应用端、内容端、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和 VR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概览 图片来源: Wind,山证国际整理 13 6 .“ 元宇宙 ” 投资逻辑与产业布局 基于重点支撑技术进行投资布局 游戏引擎: 目前游戏最接近 “ 元宇宙 ” 的概念,尽管相对初级很多。游戏技术包含了游戏引擎、游戏代码以及多 媒体资源等内容,主要投资标的有 Epic Games和 Unity等。 AI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元宇宙这样庞大的体系来说,内容的丰富度将会远超想象,并且内容将会是以实时生成、 实时体验、实时反馈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对于供给效率的要求将远超人力所及,需要更加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 赋能内容生产,实现所想即所得,降低用户内容创作门槛。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对世界进 行模拟仿真,抽象总结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而基于算力的提升, AI智能技术也会在 “ 元宇宙 ” 中得以深度应用。 主要标的包括商汤科技、寒武纪等; 网络通信技术: “ 元宇宙 ” 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随着 5G、 6G技术的发展,在 “ 元宇宙 ” 虚拟空间的感知实时 性体验也会大幅提升,相关标的主要是一些通信运营商及其上游供应商等。 区块链技术: “ 元宇宙 ” 是数字宇宙,需要一个完备的闭环金融体系和虚拟货币。而虚拟货币的背后,就是去中 心化的区块链技术。 14 6 .“ 元宇宙 ” 投资逻辑与产业布局 基于商业端的投资:重点关注社交游戏类深度布局的标的 游戏作为人们基于现实的模拟、延伸、 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构建的虚拟世界,其产品形态与 “ 元宇宙 ” 相似, “ 元宇 宙 ” 的几大基本需求融入在游戏中,使游戏成为最有可能构建 “ 元宇宙 ” 雏形的赛道。尽管现时的游戏相比 “ 元宇 宙 ” 仍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沉浸感、低延迟、随地、自有经济系统等。 “ 元宇宙 ” 将对游戏、社交、内容、消费等一系列行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升级,从商业模式角度,建议关注商业模式 卡位 “ 元宇宙 ” 发展路径的标的,如深耕游戏社交平台的 Roblox、 Facebook等以及深耕次世代游戏内容的腾讯、网 易及泛文娱产业链 IP运营的阅文集团等。其中,重点推荐腾讯,主要基于泛娱乐领域优势,并通过产业互联网和 Epic Games、 Roblox等投资布局全真互联网。 图片来源: not boring 15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