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公开版) 项目名称: 2017 年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单位: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管部门: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委托单位: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评价机构:上海泰乙税务师事务所 2017 年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摘要 概述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称“市社联”),是中共上海市委 领导下的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 群众团体,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联合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上海广大 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市社联成立于 1958 年 3 月 9 日,文革 期间停止活动, 1978 年重新恢复。主要职能是:授权对上海市社会 科学的学术社团和民间研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组织协调学术 研究活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决策咨询工作,促进社会科学 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编辑出版学术书刊;评选、表彰社会科学的优秀 成果;宣传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反映社会科学界的愿望与 要求,维护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正当权益。 市社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中发 2004 3 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 2010 2020 年)(国发 2005 4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 技术普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1 号)等文件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精 神文化需求、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确立了 2017 年的“社会科学普及 活动”预算项目。 市社联负责项目的预算编制和申报, 2017 年的“社会科学普及 活动”项目申报预算资金为 2,880,000 元,并经上海市财政局批准同 意项目预算额为 2,880,000.00 元,预算实际执行金额为 2,880,000.00 元 ,预算执行率 100%。 2017 年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主要包含第 16 届上海市社 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和社科普及产品开发三大主 题活 动。 一、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对 2017 年度市社联“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进 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项目总得分值为 92 分。根据上海市财政局 关 于印发 的通知(沪财绩 2014 年 22 号 文) 的精神 ,结合本次评价得分结果,项目本次绩效评级为“优”。 表 1 2017 年“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绩效评价 指标 得分统计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及以上)指标 权重 权重 结果 绩效 分值 A 项目 决策 13 A1 项目 立项 7 A11 项目与预算部门职能目标要求的适应 性 100% 4 A12 立项依据的充分性 3 100% 3 A2 项目 目标 6 A21 项目绩效目标的科学性 6 66.67% 4 B 项目 管理 23 B1 投入 管理 3 B11 预算执行率 3 100% 3 B2 财务 管理 11 B21 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5 100% 5 B22 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6 100% 6 B3 项目 实施 9 B31 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性 5 100% 5 B32 项目现有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100% 4 C 项目 绩效 64 C1 项目 产出 24 C11 社会科学 普及活动计划 完成情况 C111第 16届上海市社会科 学普及活动周计划完成率 5 100% 5 C112 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 计划完成率 4 100% 4 C113 社科普及产品开发计 划完成率 5 100% 5 C12 社会科学 普及活动完成 及时性情况 C121 科普活动开展及时性 5 100% 5 C13 社会科学 普及活动成果 质量情况 C131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成 果及其评奖情况 5 100% 5 C2 项目 效益 40 C21 项目社会 效益 C211 市民参与人数情况 8 81.25% 6.5 C212 媒体宣传情况 8 81.25% 6.5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及以上)指标 权重 权重 结果 绩效 分值 C22 项目可持 续发展情况 C221 科普活动可持续开展 的必要性情况 6 100% 6 C23 项目满意 度 C231 项目组织管理者满意 度 8 87.5% 7 C232 项目参与者满意度 10 80% 8 合计 100 - 92 (二) 实施情况 1、项目立项情况: 2017 年度 “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根据 评价的最终结果,项目决策的战略目标和国家的有关要求相符。且项 目的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的战略发展目标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 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1 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 划纲要( 2006 2010 2020 年)(国发 2005 44 号)、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 2004 3 号)、上 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章程、学会学术活动管理规定以及 2017 年“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工作计划 等文件要求相符。 2、项目实施内容: 2017 年度 “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 共实 施了以下三项内容: ( 1)完成了第 16 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 ( 5 月 17 日至 23 日)全部年度工 作 。 ( 2)完成了经常性社科普及 活动全部年度工作 ,包括: 与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地铁 13 号线和 1 号线内推出“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诗意生活”、“普及 社科成果,推进上海新作为”等多趟地铁“科普专列” 制作 了 明 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河期等四部“思想 60 秒”系列短视频,以及 人活在自己的理解中等三部“哲一个学”系列短视频 。 做好对 口贵州遵义的文化帮扶工作,遴选 教授进行专题 演讲。 推出 “法学 与法治国家的建构 法学演讲季”等 多类别多主题系列讲座 及 主题 论坛 。 ( 3)完成了社科普及产品开发全部年度工作,组织编撰并出 版了科普读物思想点亮未来(第一辑)和思想点亮未来(第二 辑)。 3、项目实施情况: 2017 年度 “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 项目的实 施情况较好。 项目单位按照 年度计划及各活动时间要求,完成了第 16 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社科普及 产品开发三大主题活动,并且当年各项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得到了各省 市区社科联同行的肯定,并获得了多项市级、国家级评奖评优,项目 的及时性和质量情况有较好的保证 4、 其他 工作: 在财务管理方面, 市社联制定了财务管理的规 定、预算管理制度、会计工作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等文件,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并且在项目实际施行过程中,项目 管理者严格按照制度文件要求落实工作,预算执行及资金使用的合规 性情况也较好。在项目的实施管理上, 市 社联 制定了上海市社会科 学普及基地创建与管理实施办法、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工 作规范等对社科普及工作的运作流程、科普项目的评审立项及相关 经费使用作制度规范的文件,项目实施细则的管理规范文件较健全完 善,项目的实施管理能够依据文件要求落实工作,执行有效性也较好。 经过上述努力, 2017 年度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的工作计 划已顺利完成,同时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工作质量也得到了较大保障。 (三) 项目绩效 1、 完成了第 16 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 5 月 17 日至 23 日)全部年度工作,吸引了 200 余家单位的积极参与,开展了科普讲 座、义务咨询服务、主题展览、主题论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诵读 会、专题科普活动、社科普及进地铁和新媒体科普等 300 项社科普及 活动,直接受众超过 10 万人次。 2、 完成了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全部年度工作。市社联继续与 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地铁 13 号线和 1 号线内相继推出“二 十四节气与我们的诗意生活”、“普及社科成果,推进上海新作为” 等多趟地铁“科普专列”,以生动活泼、具有动感、“接地气”的方 式向市民乘客宣传普及人文社科知识。制作了明朝灭亡,是因为 小冰河期、从 里的“ BUG”说起、红楼梦“牛” 在哪里、读诗的意义等四部“思想 60 秒”系列短视频,以及 人活在自己的理解中、从“一把钥匙”看认识论和存在论、 问都不该问等三部“哲一个学”系列短视频。 做好对口贵州遵 义的文化帮扶工作,分别遴选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 平教授围 绕“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形势”主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崧总工程师围绕“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与 城市规划”主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郭学堂教授围绕“当 代中美关系”主题在“黔北讲坛”做演讲。 推出多类别多主题系列 讲座,除形势热点、文化人生、健康与养生、文学与艺术、职业创业 生涯等板块外,还推出了“法学与法治国家的建构 法学演讲季”、 “文化中国”系列主题讲座之“回首向来处 历史上的民众生活”、 “文化上海”系列主题讲座之“风从海上来 近代上海经济的崛起 之路”、“思想点亮未来 带你走进 高深可测的社会科学世界”、 “读懂世界”等专题宣讲活动等系列讲座,举办了“科技与人文的对 话”主题论坛。 3、 完成了社科普及产品开发全部年度工作,组织编撰并出版了 科普读物思想点亮未来(第一辑)和思想点亮未来(第二辑), 分别收录了“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内容精选, 并附送由中学生听众读后感编辑而成的小册子,交上海辞书出版社出 版。 4、 项目完成及时性情况:根据项目实施进程, 结合 2017 年度“社 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 中所要求的 活动 计划和相关要求, 项目单位 按 计划要求 于 5 月的最后一周举办 了 第 16 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周 , 每月按计划节点开展 了 经常性科普活动 , 于年底前完成 了 所有科 普产品的开发。项目所有工作内容均按计划时间落实开展, 所以及时 性情况较好。 5、 项目完成质量情况: 2017 年度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项目各 子活动完成质量情况如下: 第 16 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 吸 引了来自市社联所属学会、沪上高校及科研院所、区县宣传部、公共 文化场馆、企事业单位等 200 家单位热情参与,直接受众超过 10 万 人次,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2017 年推出了一系列高端讲座, 每场均达到近 300 人的会场规模,且场场爆满,讲座质量上乘。 2017 年市社联积极做好对口贵州遵义的文化帮扶工作,因地制宜策划文化 讲座选题,讲座在遵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并安排三次重播, 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7 年市社联 “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项目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肯 定与认可, 光明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网、解放日报、 新民晚报、东方早报、劳动报、青年报等媒体围绕“走进历史 读懂 中国”系列讲座、“望道讲读会”、社科普及活动周、“科技与人文 对话”及社科调查成果发布等内容展开报道, 共计 80 余篇(不包括 转载数),其中整版报道 18 篇。 项目完成质量情况良好。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社会便于参与的平台。 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中的“社科普及进地铁”活动打造了全国首 趟“社科普及”地铁专列,开通了“上海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主 题列车( 1301 号),推出了“沪上社科名家” 上海市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学术贡献奖系列人物专列,启动了“思想的天空 照亮人类文明的先哲”主题专列( 1303 号)。借助地铁人流量大、 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通过车厢的墙壁、车窗、拉手等载体,在列 车的拉手、壁贴和门贴上布置海报,图文简介等形式更好地向市民乘 客宣传普及人文社科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2、凝聚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 推出多类别多主题系列讲座,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宣讲社科知识, 内容覆盖面广泛,除形势热点、文化人生、健康与养生、文学与艺术、 职业创业生涯等板块外,还推出了“法学与法治国家的建构 法学 演讲季”、“文化中国”系列主题讲座之“回首向来处 历史上的 民众生活”、“文化上海”系列主题讲座之“风从 海上来 近代上 海经济的崛起之路”、“思想点亮未来 带你走进高深可测的社会 科学世界”、“读懂世界”等专题宣讲活动等系列讲座,举办了“科 技与人文的对话”主题论坛,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多元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1、项目绩效目标的设立不够科学合理。 “社科普及活动”项目 绩效总体目标符合项目立项依据要求,但 对于部分细化的绩效目标存在设置的目标与实际情况不够契合的现 象,造成项目实际产出效果不足预期,主要表现为 2017 年项目活动 实际参与人数未达到较上年增长的预期目标,表现出项目绩效目标设 置不够科学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 2、项目单位对活动传播及宣传数据的后续收集分析不够到位, 项目的效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项目单位未对各项社科普及活动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电视媒体、 新闻报刊等平台二次传播后的浏览量、收视率等数据信息做明确统计, 不利于项目单位全面了解活动实际传播效果,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并 对传播途径和宣传方式做出相应调整,对提升项目效益造成一定的局 限性。 (三)建议 1、建议项目单位加强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科 学设置项目绩效目标。 建议项目单位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通过比对往年“社会科学普及 活动”的实施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不高估或低估项目实际执行能力, 根据项目的立项依据、规章制度、实施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制定科 学合理的具体绩效目标。尽可能确保这些绩效目标内容能如实、全面 地反映项目实施后的真实情况,使得 项目在实际执行中与设立的具体 绩效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 2、建议项目单位加强各项目二次传播反馈数据的后续收集统计, 争取进一步提升项目社会效益。 建议项目单位增加各项科普活动二次传播的受众量收集统计工 作,如:网络视频点击量、电视节目收视率、报刊购 买量等市民二次 反馈数据,并开展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后续工作,优化调整宣传手 法及传播方式,确保活动二次传播的高效性,争取进一步扩大项目覆 盖面,进而提升项目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