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许可证、配额等逐步被削弱甚至取消,一些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出现,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包装、企业社会责任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年来,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技术性强、隐蔽性高、透明度低、不易监督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一些发达国家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 诈行为和保证产品质量为由,凭借他们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势,通过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方式对商品提出苛刻的市场准入要求,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从而有效地达到了保护本国商品的目的。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逐步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2004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 1 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尽管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阻碍我们相当数 量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他们的“大门看似敞开了,实际上门槛提高了”。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涉及我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企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 200 亿美元。企业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不了解国外的信息、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案、没有足够提升技术水平的资金。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科技兴贸”战略,建立服务型的政府,指导企业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从 2003 年开始,商务部与 14 个部委、 40 个行业协会、 6 个进出口商会、 50 个科研院所、10 个地方政府部门等单位和专家合作,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了出口商品技术指南项目。指南主要包括出口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与我国的差异,跨越技术壁垒需要注意的问题,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建议等。到 2006 年底,我们将陆续为社会无偿提供 100 个指南。 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国内外众多领域,技术性很强,难度很大,加上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更新很快,希望各单位、企业、专家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不断完善和更新指南,为企业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为企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服务。 二 OO 五年十一月八日 2 出口食品标签、添加剂限量技术指南 摘 要 本指南适用于海关税则中的第一、二、三、四类商品,包括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物油脂产品、食品、饮料等商品。 本指南收集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日本、韩国、香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际组织和我国主要食品进口国(地区)在食品标签、添加剂限量方面的技术法规、标准 50 个,口岸检验程序38 个,其他技术准入条件 4 个。 本指南编制过程中对上述相关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进行了全文翻译,并与我国的食品标签、添加剂限量法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包括食品标签通用要求、营养标签要求,以及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等类别食品添加剂的限量规定等。同时还收集、翻译、分析了目标市场的进口程序及相关要求。 本指南首先介绍了我国食品出口的基本情况,围绕促进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主要市场及潜在市场在食品标签、添加剂限量方面的技术法规、标准,熟悉有关食品进口程序及相关要求,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技术措施建议。指南共分七章,第一章 技术指南适用范围;第二章 我国食品出口的基本情况;第三章 国际标准概况以及与我国的差异;第四章 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与我国的差异;第五章 目标市场食品进口程序及相关要求;第六章 出口食品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第七章 达到目标市场相关技术要求的建议 本指南的技术资料来源的截止日期为 2004 年 12 月。 3 目 录 第一章 技术指南适用范围 -1 第二章 我国食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2 2.1 节我国食品出口的总体情况 2.2 我国食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和潜在市场简介 2.3 近年来我国食品出口的结构变化及今后我国食品出口的发展 第三章 国际标准概况以及与我国的差异 -13 3.1 食品标签 3.2 食品添加剂 第四章 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与我国的差异 -26 4.1 食品标签 4.2 食品添加剂 第五章 目标市场食品进口程序及相关要求 -57 5.1 日 本 5.2 韩 国 5.3 香港 5.4 欧盟 5.5 美 国 5.6 俄罗斯 5.7 澳大利亚 第六章 出口食品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71 6.1 饮食文化 6.2 宗教问题 6.3 绿色消费 6.4 出口食品选择商标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达到目标市场相关技术要求的建议 -82 7.1 食品标签 7.2 食品添加剂1 第一章 技术指南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旨在提供我国的主要食品进口国(地区)在食品标签、添加剂限量方面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要求,目标市场的相关要求与我国的差异,提出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和指南。适用于所有出口或者准备出口的食品企业。 2 第二章 我国食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食品出口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 90%以上,扩大食品出口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食品出口的发展问题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一。入世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克服了国内外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本章将概要介绍我国食品出口的基本情况。本文对食品范围的界定,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分类方法,即食品包括食品和活动物,饮料和烟草,动植物油、脂、蜡,油籽和油质的果实 (SITC 第 0、 1、 4 章及第 22 节 )。这也是 WTO 贸易统计年鉴所采用的分类方法。 2.1 节我国食品出口的总体情况 1、我国食品出口规模 近 3 年来,我国食品出口稳步增长。据我国海关统计, 2012 年我国食品出口 512.0 亿美元, 2013年出口 550.9 亿美元,2014 年出口 581.1 亿美元,3 年增长了 13.5,增长速度平稳。 2012 年 -2014 年我国食品出口总额(亿美元) 2、我国食品出口的国际排名 海关数据显示, 2013 年我国进出口食品总额 153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1%,比上年降低 4.4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579.5 亿美元,增长 6.8%;进口 952.1 亿美元,增长 8.9%。美国、东盟和巴西为我国食品进出口三大贸易伙伴。其中美国全年进出口总值 262.7 亿美元,占同期我国食品进出口总值的 17.1%;东盟进出口额 247.8 亿美元,占 16.1%;巴西进出口额 228.8 亿美元,占 14.9%。 ( 来源:中商情报网 askci/news/201403/17/17235951608.shtml) 3、我国食品出口的省市分布 由下表可见, 2014 年,我国食品出口前 5 位的省市分别是山东、福建、广东、辽宁和浙江,上述 5 省占我国食品出口的 65.9。其中,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 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蔬菜、禽肉、水产品、水果、花生等出口创汇拳头商品。自 2012 年以来山东省稳居我国食品出口第一位, 3 年来,山东省食品出口增长平稳,从 130 亿美元增长到 135.73 亿美元。 2013/2014 年分地区食品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4、我国食品出口市场分布 2014 年,中国对亚洲出口食品金额为 3,717,512.9 万美元,同比增长 7.0%;对非洲出口食品金额为 253,167.5 万美元,同比增长 3.7%;对欧洲出口食品金额为 851,358.5 万美元,同比增长 5.4%;对南美洲出口食品金额为 177,809.9 万美元,同比下降 11.0%;对北美洲出口食品金额为 692,950.5 万美元,同比增长 3.2%;对大洋洲出口食品金额为 118,878.5 万美元,同比增长 4.5%。 2014年,自中国进口食品的国家和地区中,按金额排名第一位是日本,金额为 914,837.3万美元,同比下降4.3% ;第二位是香港,金额为770,081.5 万美元,同比增长14.1% ;第三位是美国,金额为4 605,071.7万美元,同比增长3.1% 。 2014年分大 洲 食品出口金额 单位:万美元 2013 年分大洲食品出口金额 单位:万美元 5 2013/2014 年分大洲、国家(地区)食品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6 5、我国食品出口贸易方式及企业性质情况 2013/2014 年分贸易方式食品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2013/2014 年分企业性质食品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贸易方式 企业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