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040 CCS X 83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82 2022 大球盖菇 栽培技术 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Wine Red Stropharia Wine Cap Mushroom 2022-06-13 发布 2022-06-13 实施 厦门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502/T 082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栽培 场地 要求.2 5 菇棚 搭建 要求 2 6 生产 投入 品要 求 3 7 栽培 技术 要求.3 8 采收、加 工、包装、贮 存、运输 7 9 转潮 管理.7 10 病 虫害 防控 8 11 生 产档 案管 理.8 附录A(资料 性)消毒 剂 施用方 法.10 附录B(资料 性)培养 料质 量要求.11 附录C(资 料性)培养 料配 方.12附录D(资 料性)主要 病 虫害防 治方 法.13 附录E(资 料性)生 产档 案管理 记录.18 DB3502/T 082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农业 标准 化领导 小组 办公 室提 出。本文件 由厦 门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厦门 市 菌春现 代农 业有 限公 司、厦门市 翔安 区莲 塘宏 路茶 树菇专 业合 作社、厦门南泰食 品有 限公 司、厦门 高原山 食品 有限 公司、厦 门市同 安区 菌秀 食用 菌专 业合作 社。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阮 时 珍、邱小 蓝、林 文化、林 一帆、江 旺坤、阮以 恒、阮召校、阮诗 权、郭 宝珠、阮 召渠、何 华、阮诗 明、曾 淑玲。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DB3502/T 082 2022 1 大球盖菇 栽培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大 球盖 菇的 术语和 定义、栽 培场 地要 求、菇 棚搭 建要 求、生产 投入品 要求、栽 培技 术要求、采收、加 工、包装、贮存、运 输、转潮 管理、病虫 害防 控、生产 档案 管理等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自 然条 件下 季节栽 培大 球盖 菇。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886.214 食品 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添 加剂 碳酸 钙(包 括轻 质和 重质 碳酸 钙)GB 4806.7 食 品安 全国 家 标准 食品 接触 用塑 料材 料及制 品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 GB/T 12728 食 用菌 术语 GB/T 24616 冷 藏、冷冻 食品物 流包 装、标志、运 输和储 存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用准 则 NY/T 528 食用 菌菌 种生 产技术 规范 NY/T 658 绿色 食品 包 装 通用准 则 NY/T 1935 食 用菌 栽培 基 质质量 安全 要求 NY/T 2375 食 用菌 生产 技 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 害农 产 品 生 产质 量安 全控 制技 术 规范 第5部 分:食用 菌 NY/T 5010 无 公害 农产 品 种植 业产 地环 境条 件 NY 5099 无公 害食 品 食 用菌栽 培基 质安 全技 术要 求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 界定 的以 及下 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大 球盖 菇 Wine Red Stropharia Wine Cap Mushroom 拉丁学 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ex Murr,又 名皱 环球 盖菇、皱 球 盖菇、酒红 色球 盖菇、斐 氏球 盖菇、斐 氏假 黑伞。属担 子菌 亚门、层 菌纲、伞菌 目、球盖 菇科、球盖 菇属。3.2 设 施栽 培 protected cultivation DB3502/T 082 2022 2 在人工 保护 设施 所形 成的 自然气 候条 件下 进行 的栽 培,如 塑料 大棚、拱 棚、荫棚栽 培等。4 栽培场 地要 求 4.1 灌溉水 可采用 井水、山 泉水,应 符合 NY/T 5010、GB 5749 的规 定。4.2 林下栽 培 4.2.1 场地选 择 应选择 土壤 腐殖 质含 质高、排 灌方 便、疏 松肥 沃,3 年内未 栽培 过大 球盖 菇的(闲)块、竹、林 地,根据地 势选 择不 同地 块栽 培,山 地、林地、坡 度小 于25。4.2.2 土壤要 求 林下的 遮阳 度达 到60%70%,株行 距200 cm 以 上,土质 以沙 壤土 为宜;不 宜选择 低洼 和过 于阴湿的林 下地 块、竹林,应 符合 GB 15618 的规 定。4.3 大田栽 培 4.3.1 场地选 择 宜选择 排灌 方便、土 质疏 松、含 腐殖 质的 水稻 田、旱地;大田 栽培 不得 连作,可经 过水 旱轮 作。4.3.2 土壤要 求 土壤应 选择 疏松 肥沃、无 白蚁的 壤土 或粘 壤土,不 宜用沙 土、粘土、pH 值 6.0 7.5;土 壤质 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 定、NY/T 2798.5 的 规定。5 菇棚搭 建要 求 5.1 林下搭 荫棚 5.1.1 林木郁 闭度 小 于0.5 时应 遮阳避 光,采用 钢管 材料 搭成,荫棚 高度 宜180 cm 200 cm,棚 顶用遮阳网 或用 树枝、茅 草遮 盖。5.1.2 林木遮 光率 达65%70%的遮荫 效果 前提 下,可以 不需搭 荫棚。5.2 大田搭 荫棚 5.2.1 采用钢 管材 料搭 建而 成,棚架高 宜 200 cm 220 cm,荫棚 宽度、长 度不 限。5.2.2 棚顶及 四周 用遮 阳 率 70%80%的遮 阳网 或其 它遮 荫物覆 盖,并固 定牢 固,避免阳 光直 射。5.2.3 光线强 度保 持“散射 光”的遮荫 效果。5.3 畦床拱 小棚 DB3502/T 082 2022 3 5.3.1 根据生 产的 实际,子 实体 生长期 需保 持适 当的 荫蔽 度,揭 去地 膜时,畦 床栽 培地面 上需 要拱 小拱棚覆 盖膜,以 避免 雨淋。5.3.2 采用直 径4 cm 5 cm 的PVC 管,再 用直 径2 cm 3 cm 的 PVC 管,将水 分流 到 畦床;每个 畦床应铺设 微喷 水带。6 生产投 入品 要求 6.1 栽培基 质 6.1.1 以各种 农作 物为 主要 原料,如 稻 草、豆秆、花 生秆、茄秆、玉 米秆、蔗 渣、玉米芯、棉 籽壳 等,应新鲜、洁 净、干燥、无 虫、无 霉、无异 味,并符 合 NY/T 1935、NY 5099 及 附录 B 的 规定。6.1.2 以石灰 粉、石膏 粉、轻质 碳酸钙 等为 辅料,其 中 尿 素应符 合GB/T 2440 的要求,其 他辅 料应 符合国家 标准 的相 关规 定。6.1.3 严禁使 用植 物生 长调 节剂 及禁限 用农 药。6.2 菌种要 求 6.2.1 菌种选 择原 则:应选 用抗 病虫、优质 高产、抗 逆性 强、商 品性 好的 菌种。6.2.2 菌种来 源:宜来 自经 地方 农业行 政主 管部 门批 准的 具有资 质的 菌种 生产 经营 者。6.2.3 菌种质 量:应 无 杂菌、无 病虫,菌丝 浓密 粗壮、白 色、菌 龄适 中,生 活力 强,并符 合 NY/T 1742 的规定。6.3 消毒用 剂 常用消 毒剂 施用 方法 应符 合 NY/T 2798.5 和 NY/T 2375 的规 定。参见 附录A。6.4 农药 应符 合NY/T 393 的 规定。7 栽培技 术要 求 7.1 栽培季 节 7.1.1 林下栽 培 厦门地 区 依 据当 地自 然温 度,合 理安 排栽 培季 节,一般选 择10 月上 旬11月 上旬播 种。7.1.2 大田栽 培 在自然 条件 下,当地 最高 温度稳 定 在 26 以 下时 即可上 料播 种;一般 选 择 10 月中 旬11 月 播种。7.2 培养料 配制 7.2.1 配料 按配方 准备 好主 料、辅 料,培养料 配方 参见 附录C。大 田栽培 用料 量,林 下栽 培 用干料 量(4000 kg 5000kg)/667 m2(以林 下空地 面积 计算);大田 栽培用 干料 量(6000 kg 7000 kg)/667 m2。DB3502/T 082 2022 4 7.2.2 预湿 杂木屑 应提 前3 d 4 d 充 分预湿 堆制;稻 草、玉米 秆、棉 籽壳、玉 米芯 等需 预湿 2 d 3 d,可 直接用清 洁无 污染 的水 喷淋,每天 喷 水3 次,每 次20 min 30 min;预湿 后,第2d 在 料面 撒一 层石 灰粉用量0.5%1%;在预 湿 期间需 翻 堆 2 次,使 原料 均匀吸 足水 分。7.2.3 建堆发 酵 7.2.3.1 建堆发 酵时,料 底层 先铺20 cm 25 cm 厚的 稻草,再将稻 草与 其它 原辅 料混 合均匀 堆积;将石灰粉 撒于 料堆 表面。料 堆宽 200 cm,高 160 cm 以上,呈长 方体 形,长度 不限。7.2.3.2 料堆顶 部堆 成龟 背形,水 分掌握 在建 堆后 四周 有少 量水流 出为 准。7.2.3.3 在料堆 背脊 上打 一排 通气 孔,料 堆中 间每 隔 50 cm 70 cm 设 排气 孔,在料 面从上 到下 打通气孔,孔直 径 6 cm 8 cm,料内 插入 温度 计进 行测 量。7.2.4 翻堆 7.2.4.1 当料温 达 到62 65 时,保 持3 d 4 d,开始 翻堆。7.2.4.2 将料翻 开抖 散抖 松,内外 料、上 下层 料相 互交 换,翻堆时 根据 料的 含水 量调 节水分,将 碳酸钙、石 膏粉 等辅 料撒 在每 层料上,石 灰粉 撒于 料堆 表面,再次 建堆 后3 d 4 d 翻 堆。7.2.4.3 翻堆后 当料 温再 次达 到 62 65 时,保 持 2 d 3 d 翻堆。7.2.4.4 在发酵 过程 中一 般翻 堆 3 次4 次,应根 据料 的腐 熟程度 而定 翻堆 次数。7.2.5 培养料 质量 要求 7.2.5.1 发酵好 的培 养料 色泽 呈深 咖啡色 或褐 棕色,可 观察 到白色 的放 线菌 呈现、料 柔软、腐熟 均匀、无臭味、酸 味、无异 味、有弹性、有 香味。7.2.5.2 手握栽 培基 质应 疏松、轻 轻一拉 即断、疏 松、无粘 滑感、含水 量 60%63%、pH 值 7.5 8.0。7.3 场地消 毒 整地 前2 d 3 d 清 洁场 地,进行 消毒、杀 虫处 理;先用漂 白粉 溶液 喷雾 后,间隔 1d,再林 下地 面撒一层 石灰 粉进 行消 毒。7.4 整地作 畦 7.4.1 林下作 畦 7.4.1.1 根据林 下地 面条 件而 定,提前 5 d 7 d 先沿 等高 线 挖沟整 沟,一般 在两 行树 的中间 造畦 床;在地面 挖 深7 cm 8 cm 取 土,供 覆土 备用。7.4.1.2 畦床宽 宜 50 cm 70 cm,畦 深宜 15 cm 20 cm,畦 间宜40 cm 50 cm 的作 业 道,长 度不 限。7.4.1.3 畦床面 修整 呈中 间稍 高的 龟背型;铺 料前 在畦 床面 及四周 撒一 层石 灰粉,在 畦床和 四周 喷施杀虫药 剂,杀灭 地下 虫害。7.4.2 大田作 畦 DB3502/T 082 2022 5 7.4.2.1 选好旱 地、山地 等场 地,提前 10 d 15 d 翻 晒、消毒。7.4.2.2 畦田的 四周 宜挖 深 40 cm 50 cm 的 排水 沟。7.4.2.3 畦床 宜20 cm 25 cm,畦 床宽 宜70 cm 90 cm,人 行道 宜50 cm 60 cm,长 度不限。7.4.2.4 沿畦床 边或 过道 处安 装一 根微喷 系统 设施。7.4.3 应提前 5 d 7 d,先用0.2 克 霉灵500 倍水 溶液 喷 雾后,间隔 1 d 2 d 再 在畦床 地面 撒一层石灰 粉,以防 土壤 中的 杂菌感 染。7.5 上料前 消毒 上料前 应在畦床表层 及作业道表 面撒一层生石 灰,生石灰 用量宜为40 kg 60 kg/667 m2。上料前清洁菇 棚,做好 消毒、杀 虫处理。7.6 上畦铺 料 7.6.1 林下铺 料 在畦床 上铺 培养 料,铺成 龟背式 菌床,铺 料厚 度 宜20 cm 25 cm。7.6.2 大田铺料 将培养 料调 至含 水量 适中,在畦 床上 铺料,铺 成龟 背式菌 床,料厚 宜25 cm 35 cm,不宜 雨天 铺料。7.7 播种 7.7.1 菌种处 理 经严格 挑选 的菌 种,用酒 精棉球 消毒 瓶(袋),或 用来苏 儿清 洗菌 种瓶(袋)表面,然后 除去 菌种表面老 菌皮,将 菌种 掰成 3 cm 大 小的 块状,挖 到消 毒过的 容器 中。7.7.2 播种量 7.7.2.1 播种量 根据 菌种 或栽 培袋(瓶)不同 规格 而定。7.7.2.2 麦粒、谷粒、棉 籽壳 菌种,菌瓶(750mL)菌种 的播 种量(3 瓶4 瓶)/m2。7.7.2.3 菌袋规 格(17 cm 18 cm)X(34 cm 36 cm)菌种 的 播种量(2 袋3 袋)/m2。7.7.3 播种方 法 7.7.3.1 采用2 层播 种,共 铺 3 层 培养料 方法:第 1 层 铺料 厚度宜 为8 cm 10 cm,播一层 菌种;2层铺料 厚度 宜 为12 cm 15 cm,播一 层菌 种;3 层 覆盖料 厚度 宜 为 5 cm 左右。7.7.3.2 播种采 用梅 花形 依次 点播,播种 菌块 行 距7 cm 10 cm;料面 平整,厚 度均 匀,用木 板轻 拍平。7.8 发菌管 理 7.8.1 播种后 应适 时观 察培 养料 的温度,料 层的 温度 超过26 时,应 及时 打孔 通风 透 气降温。7.8.2 播种 后10 d,如 遇雨 水天 气,及 时覆 盖膜 以防 雨淋。DB3502/T 082 2022 6 7.8.3 播种后 料温 最高 不超 过 28,适宜 温度20 25,空气 相对 湿度 控制 在 65%70%。7.8.4 黑暗或 弱光 条件 下发 菌培 养,注 意通 风换 气,保持 发菌期 的空 气流 通。7.8.5 调控培 养料、土 层的 水分、应保 持培 养料、土 层湿 润状态。7.8.6 如培养 料过 于偏 干,可采 取在畦 床上 面喷 雾状 水增 湿,或 者采 取在 畦沟 中灌 水方式,让 沟内 的水渗入 到培 养料 内部 增湿。7.8.7 发现培 养料 水分 偏多,及 时排出 沟内 积水,甚 至从 畦床上 面或 者两 侧及 时打 孔洞排 湿。7.9 播种后 检查 播种10 d 左右 应检 查菌 丝 发育状 况,发 现问 题应及 时采取 补救措 施;如发现 菌种不 萌发、发黑,应及时 补播 种。7.10 覆土 7.10.1 覆土材 料处 理 覆土材 料可 掺 入50%草 炭 土作覆 土材 料,提 前5 d 7 d 前备 好土,并 用石 灰粉进 行消 杀处 理;覆土时 的含 水 量25%左右,pH 值 7.5 8.0。7.10.2 覆土管 理 在适宜 温度 下,播种 后 35 d 40 d,培 养料 菌丝 长至 料层 2/3 以 上时 进行 覆土;覆土 厚 度 3 cm 4 cm,然 后微 喷水 至覆 土层 湿润。7.10.3 覆盖稻 草 覆土后 覆盖 一 层2 cm 3 cm 的 稻草、茅 草、玉米 秆 皮,待 草料 吸湿 变软 后再 覆盖膜。7.11 出菇管 理 7.11.1 催蕾 当菌丝 长满 土面 后,喷水 至土层 湿透,喷 水后应 加 大通风 量;空气 湿度 控 制85%95%,待 菌丝倒伏,扭结 形成 大量 白色 原基,逐渐 发育 成菇 蕾,保持畦 面土 层湿 润。7.11.2 生长环 境条 件调 控 7.11.2.1 温度 子实体 形成 发育 温 度 5 30,出菇 适宜 温度 控 制 13 25;气温 低 于 5 时,采 取增设拱棚、增 厚覆 盖物、减 少通风 等措 施,提高 温度。7.11.2.2 湿度 床面出 现子 实体 时,每天 早晚喷 雾增 湿,保持 土层 湿润;床面 有大 量子 实体 发生时,晴 天早 晚喷 水1 次、除阴 天、雨天 不喷。7.11.2.3 通风 当出现 子实 体时,毎 天通 风换气,保 持新 鲜空 气;子实体 生长 发育 阶段 保持 有充足 的氧 气。DB3502/T 082 2022 7 7.11.2.4 光照 应保 持200 lx 500 lx 的 光照强 度,避免 光照 直射。8 采收、加工、包 装、贮存、运输 8.1 采收标 准 根据成 熟程 度和 市场 要求;子实 体菌 盖呈 钟形,菌 幕尚未 破裂 时,及时 采收。8.2 采收 采收时 用拇 指、食指 和中 指捏住 菌柄 下部 旋转 采下;采收 时,采大 留小,切 勿带动 周围 小菇。8.3 加工 8.3.1 鲜菇处 理 采下的 鲜菇 用刀 削去 带培 养基根 部的 杂质,放 入干 净的容 器中,鲜 菇待 销售、烘干。产 品应 符合GB 7096 的规 定。8.3.2 烘干 8.3.2.1 鲜菇加 工为 干品 时,干制 采用脱 水机 烘干。8.3.2.2 鲜菇按 长短 粗细 分类,摆 放在竹 筛片 或钢 丝网 上进 行烘干。8.3.2.3 烘干开 始温 度 为 35,待菇体 水分 蒸发 到 40%时,可逐 渐升 温55,保 持2h3h,再升 温至60 70。8.4 包装 8.4.1 包装的 塑料 袋应 符合 NY/T 658、GB4806.7 的 规定。8.4.2 鲜菇包 装袋 应选 用聚 丙烯 折角塑 料袋 分装,小 包装 采用塑 料盒 或托 盘装,每 盒分装、装 盒,应符合NY/T 658 的 规定。8.5 贮存 8.5.1 鲜菇应 贮藏 在 0 3 的冷库 中。8.5.2 干品贮 藏应 在避 光、清洁、阴凉、干 燥、无异 味的 仓库贮 存,严禁 与有 毒、有害、有异 味和 易于传播 虫害 的物 品混 合存 放,入 库后 应注 意防 霉、防止害 虫、鼠类 危害。8.6 运输 在运输 过程 中不 应与 有毒 或有异 味物 混装,轻 装轻 卸,防 止碰 撞和 积压,应 有防晒、防 热、防雨 淋措施;干品 不得 与有 毒、有害、有异 味、易 挥发 的 物品贮 藏;产品 物流 包装、标志、运输 和贮 藏应 符 合GB/T 24616 的 规定。9 转潮管 理 DB3502/T 082 2022 8 采完第 一潮 菇,应清 除留 在菇床 上的 残菇,补 上新 土,补 足水 分,保 持菌 床 面平整,停 水养 菌,适当加强 通风;经 过7 d 10 d,再喷 水调 湿,当有菇 蕾 产生 时,逐渐 加大 喷水 量,按 前述 第 7 章中 的 出菇管理 方法 进行 管理。10 病虫害 防控 10.1 防控原 则 本着“预防 为主,综 合防 治”的 方针,坚 持“农业 防 治、物 理防 治和 生物 防治 为主,化学 防治 为辅”的防治 原则。农 药使 用应 符合NY/T 393、NY/T 2375 的规 定执 行,禁止 使用 国 家规定 的禁 限用 农药。10.2 农业防 治 10.2.1 严格检 查种 源,选用 抗病 力强的 菌种。10.2.2 创造有 利大 球盖 菇生 长发 育而不 利于 病虫 及杂 菌繁 殖的环 境条 件,包括 但不 限于以 下措 施;a)菇棚保 持良 好的 通风;b)菇棚环 境保 持清 洁卫 生;c)合理调 控菇 棚温 度、湿度;d)发现病 害及时 清 除病 菇,进行掩 埋处 理。10.3 物理防 治 物理防 治包 括但 不限 于以 下措施:a)距地面 高度 为100 cm 120 cm,每隔 10m2 挂 一黄 色 粘虫板,每 隔 5d 7d 进 行 更换;b)在畦床 上100 cm 130 cm,每 隔200 cm 300 cm 处挂 1 盏 6 w 杀 虫灯;c)安放捕 鼠器;d)安装黑 光灯;e)菇床周 围定 期撒 施石 灰粉;f)菇棚周 围挖 深40cm 50cm,宽 40 cm 的环 形水 沟;g)利用防 虫网 隔绝 虫源;h)安装电 子杀 虫灯(15 W)。10.4 化学防 治 使用农 药必 须符 合NY/T 393 和NY/T 2798.5 的要求。加强 病虫 害的 预测 预报,及时 掌握 病虫 害 发生规律 和动 态,有 针对 性 地适时 用药。选用 高效 低 毒低残 留的 农药 和生 物农 药,严格 按照 规定 的浓 度 和安全间 隔期 要求 进行。大 球盖菇 主要 病虫 害及 部分 推荐农 药。10.5 主要病 虫害 及防 治方 法 10.5.1 主要病 害有 鬼伞 菌、胡桃 肉状菌、疣 孢霉、青 霉菌、黄曲 霉菌、毛 霉菌、红 霉菌、链孢 霉菌、石膏霉 等。主要 虫害 有菇 蝇、菇 蚊、螨虫、跳 虫、线虫、蛞蝓、红 蜘蛛、蚂 蚁、蚯 蚓等。10.5.2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参见 附录 D。11 生产档 案管 理 DB3502/T 082 2022 9 各环节 生产 管理 过程 应详 细记录,生 产管 理档 案记 录的要 求,参见 附 录E,表 E.1 E.6 的 要求。生产档 案记 录保 存5 年以 上。DB3502/T 082 2022 10 附录 A(资 料性)消毒剂 施用 方法 A.1 消 毒剂 施用 方法 应符合 表A.1 的规 定。表A.1 消 毒剂 施用 方法 名称 使用浓 度 施用对 象 使用方 法 乙醇 75%手、播 种用 具,栽 培种 瓶表 面等。浸泡或 涂擦 高锰酸 钾 0.1%0.2%播种用 具,栽培 种瓶 表面 等。涂擦 酚皂液(来 苏儿)0.5%2%栽培房(棚)及棚 架。喷雾 1%2%皮肤。涂擦 3%播种用 具。浸泡 新洁尔 灭 0.25%0.5%皮 肤,用 于 播 种 用 具、栽 培 房(棚)和 棚架。涂擦、浸泡、喷 雾,现用现 配 漂白粉 1%播种工 具、栽培 种瓶 表面 等。现用现 配,浸泡 200g 加水 10kg 地面、沟、栽培 房(棚)和 棚架。现用现 配,喷 雾,洒地面 硫酸铜/石 灰粉 硫酸 铜 1g+石灰 粉 2g+水100g 栽培前、地面、沟、房(棚)和棚架。现用现 配,喷 雾、涂擦 新洁尔 灭 500g 加水 10 kg 地面、沟、栽培 房(棚)和 棚架。现用现 配,喷雾 DB3502/T 082 2022 11 附录B(资料 性附 录)培养料 质量 要求 B.1 培 养料 质量 要求 应符合 表B.1 的 规定。表B.1 培 养料 质量 要求 原料名 称 质 量 要 求 杂木屑 宜采用 水青 冈、抱栎、杨、柳等 阔叶 树种,针 叶树 种杂木 屑,应符 合NY 5099 的规定。稻草 应新鲜、干燥,色 泽正 常,无 霉烂,无 结团,无异 味,无混 杂物,应 符合NY 5099 的规定。玉米芯 应新鲜、干 燥,色泽 正常,无霉烂,无 结团,无 异味,无混杂 物,应符 合 NY/T 1935的规定、NY/T 5099 的规 定。食用菌 菌渣 应新鲜、干燥,色泽 正常,无霉烂,无结 团,无 异味,无混杂 物,应 符合NY 5099 的规定。玉米秸 秆 应新鲜、干 燥,色泽 正常,无霉 烂,无结 团,无异 味,无 混杂 物,应 符 NY 5099 的规定。石膏粉 应符合 国家 相关 产品 标准 的要求。稻壳 应新鲜、干燥,色 泽正 常,无 霉烂,无 结团,无异 味,无混 杂物,应 符合NY 5099 的规定。石灰粉 采用农 用石 灰粉,应 符合NY/T 2375 中第4.2.2 条 的 规定。轻质碳 酸钙 应符 合 GB 1886.214 的 规 定。DB3502/T 082 2022 12 附录 C(资料 性)培养料 配方 C.1 培养 料配 方 培 养料 配方 参见 表 C.1 所示。表C.1 培 养料 配方 配方 配料及 质量 比例(%)稻草 杂木屑 玉米秸秆 食用菌 菌渣 玉米芯 石灰粉 石膏粉 轻质碳 酸钙 稻壳 A1 50 18 10-20 1-1-A2 30 23 30-15 1 1-A3 15 20-30 20 0.5 1 0.5 13 A4 40 28 30-0.5 0.5 1-A5 40 23 10-25 1 1-A6 45 20 23-0.5 0.5 1 10 A7 20 33 15-15 1-1 15 DB3502/T 082 2022 13 附录 D(资料 性)主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D.1 主要 病虫 害防 治方 法 应符合 表D.1 的规 定。表 D.1 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病虫害 名称 化学试 剂 使用方 法 鬼伞菌 甲醛溶 液 用2%3%,15mL/m320 mL/m3 喷洒 2 次3 次。-鬼伞菌 发生 时,及时 拔除 进行深 埋;喷洒 石灰 水、防控杂 菌再 次污染。氯化钠(食盐)用7%10%氯 化钠(食盐)加水 溶液,在污 染处 喷 洒 1 次2 次。漂白粉 用3%5%漂 白粉 水溶 液 喷洒 1 次2 次。植物源 杀菌 剂 用植物 源杀 菌剂 防控 杂菌 再次污 染,按 使用 说明 书 的浓度、计量 和方法使 用。胡桃肉状菌 百菌清 用30%百 菌清1000 1500 倍液喷 1 次2 次。克霉灵 用0.2%克 霉灵 水剂1000 倍液 喷2 次 3 次。扑霉灵 用20%WP 扑霉 灵 400 倍 液喷 雾1 次 3 次。-发生危 害时,应 立即 停止 喷水;待料 面干 燥后,再 除去胡 桃肉 状菌的子囊 果,更换 新土。疣孢霉 多菌灵 用50%WP 多菌 灵 5001000 倍 喷雾1 次3 次。甲基托 布津 用70%WP 甲基 托布 津 1000 倍 喷雾1 次2 次。青霉菌、黄 曲霉菌 百菌清 用30%百 菌清1000 1500 倍液 喷1 次2 次。硫酸链 霉素 用50%EC 硫酸 链霉 素 750 mL 1500 mL 喷雾1 次 2 次。克霉灵 用0.2%克 霉灵 水剂1000 倍液 喷1 次 3 次。30%克 霉灵 用30%克 霉灵 二氯 异氰 可 湿性粉 剂),按 使用 说明 书 的浓度、计 量和方法 使用。克霉灵 用0.3%克 霉灵 水剂1000 倍液 喷2 次 3 次。DB3502/T 082 2022 14 青霉菌、毛霉菌 30%咪鲜 胺锰 盐可湿性 粉剂(施保功)用30%咪 鲜胺 锰盐 可湿 性 粉剂(施保 功),按 使用 说 明书的 浓度、计量和 方法 使用。40%噻 菌灵 用40%噻 菌灵 可湿 性粉 剂,按使 用说 明书 的浓 度、计量和 方法 使用。青霉菌、黄 曲霉 菌、毛 霉菌 40%优氯 克霉 灵 用优氯 克霉 灵(40%二氯 异氰尿 酸纳 可湿 粉剂),按 使用说 明书 的浓度、计量 和方 法使 用。50%噻 菌灵 用50%噻 菌灵 悬浮 剂,按 使用说 明书 的浓 度、计量 和方法 使用。黄曲霉菌、毛霉菌 氯氟 甲维 盐 用氯氟 甲 维盐,按 使用 说 明书的 浓度、计 量和 方法 使用。50%咪鲜 胺锰 盐可湿性 粉剂(施保功)用50%咪 鲜胺 锰盐 可湿 性 粉剂(施保 功),按 使用 说 明书的 浓度、计量和 方法 使用。30%菇丰(福 百可湿性 粉剂)用30%菇 丰(福百 可湿 性 粉剂),按 使用 说明 书的 浓 度、计 量和 方法使用。毛霉菌、红霉菌 柴油 用柴油 应间 隔1 h 2 h,喷 1 次3 次;或局 部用 柴 油涂刷 感染 处。红霉菌、链孢霉菌 百菌清 用75%百菌 清800 1500 倍喷施 消毒 局部 感染 处 2 次3 次。50%咪鲜 胺锰 盐可湿性 粉剂(施保功)用50%咪 鲜胺 锰盐 可湿 性 粉剂(施保 功),按 使用 说 明书的 浓度、计量和 方法 使用。柴油 用柴油 应间 隔1 h 2 h,喷 2 次3 次;或局 部用 柴 油涂刷 感染 处。疣孢霉、红 霉菌、链 孢霉 菌-发生污 染时,及 时将 培养 料和覆 盖土 取出 深埋,抑 制病害 蔓延。疣孢霉、青 霉菌、黄曲 霉菌、毛霉菌、红 霉菌、链 孢霉 菌-栽培场 要加 大通 风,调节 控制菇 棚的 温度、湿 度。石膏霉 多菌灵 用50%WP 多菌 灵 5001000 倍 喷雾1 次3 次。-清理排 水沟,减 少覆盖 物 厚度,加强 菇场 通风,降 低空气 湿度,并撒生石 灰,以抑 制病 菌生 长;截 断发 病部 位两 端防 止漫延;同 时使用石灰 水喷 洒受 害部 位,每天 1 次,连喷 3d。菇蝇、菇蚊 锐劲特 用锐劲 特1500 倍液 喷 1 次 3 次。千虫克 用50 WP 千虫克 1000 倍 1500 倍喷1 次 2 次。DB3502/T 082 2022 15 氯氰菊 脂乳 油 用5%氯氰 菊脂 乳油1000 1500 倍 液喷1 次 3 次。溴氰菊 脂乳 油 用2.5%的 溴氰 菊脂 乳油 10001500 倍 液喷1 次 3 次。菇蝇、菌蚊、螨虫 氯氟 甲维 盐 按使用 说明 书的 浓度、计 量和方 法使 用。4.3%菇 净(高 氟氯氰,甲 阿维 乳油)用4.3%菇 净(高氟 氯氰,甲阿 维乳 油),按 使用 说 明书的 浓度、计量和 方法 使用。73%克 螨特 用73%克 螨特2000 倍液 喷1 次 2 次。螨死净 胶悬 剂 用20%螨 死净 胶悬 剂 2000 3000 倍液 喷1 次 2 次。哒螨灵 乳油 用15%哒 螨灵 乳油 2000 3000 倍液 喷1 次3 次。阿维菌 素乳 油 用1.8%阿 维菌 素乳 油 1000 1500 倍液喷 1 次 2 次。甲氰菊 脂乳 油 用20%甲 氰菊 脂乳 油 1000 1500 倍液 喷1 次 3 次。氟氯氰 菊酯 乳油 用2.5%高 效氟 氯氰 菊酯 乳油 1000 2000 倍液 喷1 次2 次。螨虫 三氯杀 螨砜 用0.5%三 氯杀 螨砜1000 倍 1500 倍水 溶液 喷 1 次3 次。5%唑螨 酯 SC 用5%唑 螨酯 SC,1500 2 000 倍喷2 次2 次,安 全 间隔 期15 天。1.8%虫螨净 EC 用1.8%虫 螨净 EC,1000 1200 倍喷 1 次2 次,间隔 期7 天。5%唑 螨酯SC 用5%唑 螨酯 SC,1500 2000 倍喷 2 次 2 次,安 全 间隔期15 天。菊乐合脂 用菊乐合脂溶液 2000 倍 喷 洒 2 次 2 次。跳虫 抑太保 乳油 用3%5%抑 太保 乳油2000 倍 液喷 1 次2 次。抑太保 乳油 用20%杀 灭菊 酯1000 1500 倍 液喷 1 次2 次。马拉硫 磷乳 油 用50%马 拉硫 磷乳 油 1000 1500 倍 液喷 1 次2 次。线虫 三氯杀 螨砜 用0.5%三 氯杀 螨砜1000 倍 1500 倍水 溶液 喷 1 次3 次。氟氯氰 菊酯 乳油 用2.5%高 效氟 氯氰 菊酯 乳油 2000 倍液 喷 1 次2 次。跳虫、线虫 35%赛 丹乳 油 用35%赛 丹乳 油1000 倍 液喷1 次2 次。DB3502/T 082 2022 16 赛丹乳 油 用35%赛 丹乳 油1000 1500 倍 液喷 1 次2 次。二嗪农 乳油 用50%二 嗪农 乳油1000 1500 倍 液喷 2 次3 次。5%氯氰 菊酯 EC 用5%氯氰 菊酯 EC,1000 2 000 倍喷 1 次2 次,间隔 期7 天。氯化钠(食盐)用5%10%氯 化钠(食盐)水,在菌 床喷 洒2 次3 次。蛞蝓 辛硫磷 用3%辛硫 磷颗 粒剂 液喷700 倍 液喷1 次 2 次。氯化钠 用5%10%氯 化钠 的加 水 溶液 喷 2 次 3 次。氯化钠 用10%氯 化钠(食盐)加 水溶液,在 场地 四周 和菌 床喷 洒 1 次2 次。-在傍晚 时,将石 灰粉 撒在 蛞蝓活 动处,每 间 隔 3 d 4 d 撒一 次;可采取 人工 捕杀 蛞蝓。-在场地 四周 撒施 茶籽 饼粉,每间 隔3 d 4 d 撒一 次。红蜘蛛 石硫合 剂 用1:2:10 倍的 石硫 合剂,喷 2 次3 次。阿维菌 素 用0.2%阿维 菌素 可湿 性 粉剂,按使 用说 明书 的浓 度、计 量和 方法使用。阿维菌 素 用0.9%阿 维菌 素乳 油,按使用 说明 书的 浓度、计 量和方 法使 用。四螨嗪 用小盆 装麦 麸拌 四螨 嗪,放在菇 棚内 红蜘 蛛活 动处 诱杀。杀螨特 用小盆 装麦 麸拌 杀螨 特,放在菇 棚内 红蜘 蛛活 动处 诱杀。蚂蚁 明矾粉 用明矾 粉调 水洒 于蚂 蚁喜 食芒萁 上诱 杀,可采 用人 工捕杀。灭蚂灵 用灭蚂 灵放 入蚁 巢、蚁路 上、活 动处 进行 灭杀。白蚁灵 用白蚁 灵放 入蚁 巢、蚁路 上、活 动处 进行 灭杀。红蚁净 药粉 用红蚁 净药 粉放 入蚁 巢、蚁路上、活 动处 进行 灭杀。灭蚁粉 用灭蚁 粉放 入蚁 巢、蚁路 上、活 动处 进行 灭杀。杀蚁饵 剂 用杀蚁 饵 剂 放入 蚁巢、蚁 路上、活动 处进 行灭 杀。氯化钠(食盐)用7%10%氯 化钠(食盐)水,在四 周围 喷洒 来驱 赶。DB3502/T 082 2022 17 蚯蚓 敌杀死 用2000 倍 敌杀 死溶 液喷 洒 进行灭 杀。敌百虫 粉剂 用敌百 虫粉 药剂 洒在 土壤 的表面 并和 土搅 拌匀,然 后浇水 即可。其它杂 菌-发生部 位及 时挖 除,并撒 生石灰 消毒、盖 薄膜,发 病部位 两端 截断防蔓延。鼠 害-应安放 捕鼠 器进 行灭 鼠。DB3502/T 082 2022 18 附录 E(资料 性附 录)生产档 案管 理记 录 E.1 培 养料 发酵 记录 表 培养料 发酵 记录 表见 表 E.1。表 E.1 培养 料发 酵 记 录表 建堆发酵 翻堆发 酵 播种 记录人(签名)备注 日期 数量 日期 温度()发酵时间(h)日期 品种 名称 数量 瓶/袋m2 E.2 发菌 培 养记 录表 发菌培 养记 录表 见 表 E.2。表E.2 发菌 培养 记录 表 E.3 出 菇管 理记 录表 出菇管 理 记 录表 见 表 E.3。表 E.3 出 菇管 理记 录表 日期 出菇管 理 产量 单位(kg)记录人签名 备注 温度()相对湿度()光照(Lx)通 风 出菇时间 总日产 单产 平均单产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日期 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时 间 查菌 管理员 备注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查菌日期 数量(袋)污染总数(袋)污染率(%)记录人 签名 DB3502/T 082 2022 19 E.4 消毒、接种 记录 表 消毒、接种 记录 表见 表 E.4。表 E.4 消毒、播种 记录 表 E.5 农药 使用 记 录表 农药使 用记 录表 见 表 E.5。表E.5 农 药使 用记 录表 用药时、病 虫害名称 农药名 称、使用 量 使用次 数、间隔时间 农药 管理员 备注 日期 病虫害名称 农药名 称(g)浓度(%)(g)(倍)使用量(倍)喷施(次)喷雾间隔时间(h)停止用药时间日期 记录人签名 E.6 采收、冷藏 记录 表 采收、冷藏 记录 表见 表 E.6。时间及 消毒 品名称 开始播 种时 间 操作时 间 播种班(组)记录人签名 备 注 日期 消毒剂名称用量(g)消毒时(min)开始播种时(h)菌种代号 品种菌龄(h)播种结束时间(h)播种时温度()DB3502/T 082 2022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