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行业信用风险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燃气行业信用风险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信用风险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信用风险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信用风险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信用风险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对外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 2017年上半年,天然气用气量增速明显提高,“煤改气”等政策初见成效。天然气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下调,有利于下游用气企业成本的降低;预计2017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以较快增速增长。 债市 2016 年以来燃气供应企业发债规模增长幅度较大,融资方式以公司债券为主;债券发行企业 大部分 为 省或地方政府控制 ,具有较强的财富创造能力和稳定的偿债来源,主体信用级别相对较高; 2017年上半年燃气供应企业发债规模较小,融资方式全部为超短融。 关注 企业 信阳市弘昌 管道燃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体级别由 AA-持续下调至 C。 展望 预计 2017年下半年,“煤改气”政策将加速推进,天然气价格逐步市场化,消费量将继续以较快增速增长。行业收入水平将相对保持平稳,需加强关注燃气供应企业现金流管理、或有负债、关联方交易等因素。大公对燃气行业的信用风险展望为稳定。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稳定 行业 债市表现 2017H1 2016 发债规模(亿元) 36 244 级别下调数量 1 1 行业 指标 2017H1 2016 天然气销量(亿立方米) 1,146 2,058 天然气销量增速 ( %) 15.2 6.6 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 743 1,369 天然气进口量(亿立方米) 419 721 长输管道长度 (万千米) - 6.8 营业收入 3,383 6,017 销售利润率 8.08 8.09 燃气 行业信用风险报告 大公国际 公用部 戚 旺 联系电话: 010-51087768 客服电话: 4008-84-4008 传 真: 010-84583355 Email : ratingdagongcredit 行业展望 2 / 13 一、行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016年以来 我国 天然气消费量 平稳 增长 ,对外进口依存度仍较高 ; 2017年上半年,天然气用气量增速明显提高,“煤改气”等政策初见成效 2016年,天然气消费量为 20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6.6%。 同期,年能源消费总量 43.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 1.4%,其中煤炭消费量下降 4.7%,原油消费量增长 5.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8.0%,电力消费量增长 5.0%,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62.0%,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19.7%,上升 1.7个百分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前仍以煤炭为主,低碳、清洁的天然气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2016年,天然气能源消耗仅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 6.4%,远低于国际平均天然气消耗量占比 24.1%,我国天然气消费还有 巨大的提升空间。 图 1 2006 2016年 天然气消费量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 Wind,大公国际 从需求结构来 看, 2015年 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包括交通用气)、发电、化工分别占 38.2%、 32.5%、 14.7%、 14.6%。根据 天然气“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8.3 10%,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明确指出到 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 360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将达行业展望 3 / 13 到 15%。 201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 136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7%,而消费量为 2058 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近 700 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 达到 34%。 进口天然气中,进口管道气为 349亿立方米,进口 LNG为 355亿立方米。在进口气中,管道气进口量稳步上升, LNG进口量的增速较快。到 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 4000亿立方米左右,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则将为 2200 2300亿立方米,预计进口依存度将提升到 44%。 据此, 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矿区、物流集中区、旅游区、公路客 运中心等,鼓励发展 CNG 加气站、 LNG 加气站、 CNG/LNG 两用站、油气合建站、油气电合建站等 。 该政策的提出,将有利于加快 LNG接收站建设的步伐 ,进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图 2 2006 2016年天然气产量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 2006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公国际 2017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 7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0.1%;天然气进口量 419 亿立方米,增长 17.9%;天然气消费量 1146 亿立方米,增长 15.2%,增速较去年同期的增速 9.8%上升 5.4 个百分点,增速创下近几年来新高。天然气用气增速的回升体现了实体经济回暖,以及“煤改气”等政策的成效有所显现。 行业展望 4 / 13 环保压力迫使加速“煤改气”项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成为“煤改气”推动最快区域,“煤改气”工程将助推天然气用量增长 2017 年 1 月, 国家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步伐,替代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燃煤设施用煤和散煤。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农村地区燃气管网覆盖的地区推动天然气替代民用散煤,其他农村地区推动建设小型 LNG 储罐,替代民用散煤。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城镇居民气化率。 2017年 3月,环保部公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将“ 2+26”城市 1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 10 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并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实现冬季清洁取暖。 2017年 5月 19日,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标准根据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 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 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 5亿元,将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 2+26”城市,试点示范期 3年。 2017年 7月 4日,国家发改委引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 ,提出 建立对各省(区、市)环保措施落实的考核问责机制,切实落实党委政府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民用和工业燃料“煤改气”等纳入考核内容,确保实施效果。 “ 煤改气 ” 纳入政 府考核 保证了 “ 煤改气 ” 能够获得足够 的 政府支持 进而推动天然气行业的 稳定发展。 1 “ 2+26”城市是指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行业展望 5 / 13 2016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出台相关气价改革政策,天然气产业链价格改革加速,降低下游企业用气成本,促进天然气消费,但天然气价格尚未实现市场化,地方监管有待加强 我国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由天然气出厂价格、长输管道的管输价格以及城市输配价格三部分组成。其中,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厂基准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下 10%的范围内协商确定;跨省长输管道的管输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省内的长输管道的管输价格和城市输配价格由各省级物价部门制定。长线管道运输企业从上游天然气开采企业中购入天然气,通过自身建设及经营的输气管道输送到省内管道沿线各城市或大型直供用户处,向下游城市燃气公司和直供用户销售天然气,并从中收取管输费。 2015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非居民用天然气的存量气、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增量气降0.44元 /立方米,存量气涨 0.04元 /立方米。 2015年 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 700元,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 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 2017年 8月 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 革委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通知,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 100 元。门站价格再次下调,将使天然气更具经济性。 长输管道管输费方面, 2016 年 8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提出降低过高的省内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减少供气中间环节,整顿规范收费行为。 2016年 10月,发改委发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 (试行 )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规定长输管道运输价格采取“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制定,即准许收益率按行业展望 6 / 13 管道负荷率不低 于 75%取得税后全投资收益率 8%的原则确定。 配气价格方面, 2017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出配气价格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准许成本根据政府成本监审核定,其中供销差率不超过 5%;管网折旧不少于 30年。准许收益为有效资产回报率不超过7%,其中有效资产包括城燃企业投入的市政管网、储气设施及其他与配气业务相关的资产。此外,文件明确居民燃气工程安装费(接驳费)涵盖范围严格限于建筑区划红线内产权属于用户的资产,不包括在公司有效资产内,故接驳费并不包括在本次 7%的限制内。 此外, 2017 年 4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 13%降至 11%,减税措施将推动天然气用气企业的成本降低。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17)白皮书指出,目前天然气销售门站价格为政府基准定价,竞争性环节尚未实现市场化定价,同时监管工作机制尚未理顺、职责不清。据此提出加快培育上海、重庆等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天然气现货市场,推动“气气”竞争和价格发现,规范管理、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行业盈利方面, 2016年以来燃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销售利润率有所上升,整体盈利相对稳定 截至 2016年底,我国燃气 生产和供应 企业 数量 达到 1426家,较上年增加 103家。 2016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017亿元 , 同比增长 2.4%,与上年相比下降 5.5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工业增速( 4.9%) 2.5个百分点;城市燃气行业实现利润总额 486.7亿元,同比增长 7.7%,与上年相比提升 6.2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工业利润增速( 8.5%) 0.8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燃气行业盈利能力趋于稳定 , 2016 年,城市燃气 行业毛利率 为 13.2%, 同比上升 0.4个百分点,行业销售利润率达到 8.1%,同比上升 0.6个百分点。 2016年燃气行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 5225.5亿元,同比增长 2.2%;行业展望 7 / 13 财务费用 73.8亿元,同比增长 5.9%,增速下降较大 ;资产负债率为55.23%,同比略有增长,整体行业负债率不高。 我国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根据十三五规划,天然气管道 及 LNG接收站 、储气库 的建设将加速推进, 为天然气大规模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天然气长线管道运输相对垄断程度 仍 较高 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17)白皮书,截至 2016年末,我国已建成并投产天然气长输管道 6.8万千米,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 64亿立方米。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形成“西气东输、陕京线、川气东送、中缅天然气管道、永唐秦”为主干的管道线,“冀宁线、兰银线、忠武线、中贵线”等管线为主联络线,实现内陆气源川渝、长庆、西北三大产气区与东部市场衔接,完成西北、西南及东部沿海三大进口通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供气格局。 管网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 我国 规划建设陕京四线、西气东输四线、中俄 东线、新疆和内蒙古煤制气外输管道等多条干线管道,沿海建成青岛、天津、粤东、海南、深圳、钦州等多座 LNG 接收站,在环渤海、东北、长三角、西南和中南五大区域建设储气库群, 2020年形成有效工作气量超过 200亿立方米。届时,连接引进资源和国内主要天然气产区、资源多元、调度灵活、供应稳定的全国性管网输送体系将基本形成,从而为天然气大规模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天然气生产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大型天然气勘探企业进行,行业壁垒非常高。 2016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 1370 亿立方米,其中,中石油全年生产 天然气 850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 62%;中石化全年生产天然气 216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 15.7%;中海油全年生产天然气 115亿立方米,其中国内生产天然气 67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 4.8%。 由于中游管道输送企业与上游天然气供应商的紧密性,通常天然气生产企业直接参与中游输送,全国约 80%的长输管道为中石油所有。行业展望 8 / 13 少数拥有区域天然气长输管网的公司对地方政府和资源拥有一定的依赖性,地方优势明显。天然气运输的下游分销主要是由各城市燃气公司运营,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 二、债市表现 2016年以来燃气供应企业发债规模增长幅度较大,融资方式以公司债券为主 从 2016 年以来, 14 家燃气供应企业共发行债券数量 29 只,发行金额总计 244 亿元,相比 2015年,发债企业数量增加 6个,发债规模增长 118 亿元,增长幅度较大。从存量债券来看,截至 2016 年末共有 48只存续债券,涉及 19家燃气供应企业,存量债券规模总计406亿元,其中将于 1年内到期的债券规模有 132.5亿元 。 图 3 2015年及 2016年燃气供应企业发行债券种类 数据来源: Wind,大公国际 从债券发行种类上来看, 2015 年燃气供应企业以发行超短融居多,而 2016 年燃气供应企业以发行公司债券为主,其次超短融、短融的发行量也较大。从截至 2016 年末存续债券的发行种类上来看,公司债 、 超短融、 中票、短融、企业债 占存量债券规模比重分别为43.10%、 14.29%、 12.68%、 10.34%和 10.34%,存续债券以长期债券公司债为 主 , 其次短期债券超短融、短融的规模占比也较大。总体来看,燃气供应企业发债类型呈现多元化平衡发展。 行业展望 9 / 13 图 4 截至 2016年末燃气供应企业发行债券种类 数据来源: Wind,大公国际 从债券发行人上来看,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新奥 (中国 )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中燃投资有限公司 是 2016年 债券发行的主力。从存量债券来看,发行规模排名靠前的分别是 新奥 (中国 )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燃投资有限公司 、 山东奥德燃气有限公司 、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 , 以上企业存量债券规模合计 264亿元,占总存量债券规模的 65.02%。 发债 燃气供应企业 大部分为省或地方政府控制, 收入平稳 增加,偿债来源相对稳定,主体信用级别相对较高, 2016年债务偿还情况良好; 1家燃气供应企业发生了信用级别下调 从 燃气供应 企业主体信用级别分布情况来看, 除少数大型 全国范围 燃气 供应 企业如 新奥 (中国 )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中燃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 大部分为省级或地方 国资委控制的企业 , 且燃气属于国家倡导的清洁能源,企业收入保持相对平稳增长, 自身的现金流获取能力比较稳定,融资能力很强,并且能够获得较多的外部支持,主体信用级别相对较高。目前, 燃气供应 行业整体债务偿还情况良好。 从信用级别迁移情况来看,除去没有存续债券 和未有主体信用级别 的企业, 2016年 燃气供应 企业整体信用级别变动不大 , AA、 AA+及AAA信用级别 的企业 分别为 5家、 6家和 5家 , 另外 1家燃气供应企行业展望 10 / 13 业(信阳弘昌)主体级别由 AA-下调至 BBB+,展望调整为负面。 表 1 截至 2016年末具有存续债券的发债燃气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燃气供应范围 企业级别 评级机构 中燃投资有限公司 全国 AAA 中诚信 新奥 (中国 )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全国 AAA 联合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全国 AAA 中诚信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及其他省 29个城市 AAA 中诚信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AAA 中诚信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AA+ 大公 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AA+ 大公 上海大众公用事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南通 AA+ 中诚信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AA+ 中诚信 山东奥德燃气有限公司 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市县 AA+ 中诚信 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 山西 AA+ 中诚信 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青岛 AA 中诚信 江西省天然气 (赣投气通 )控股有限公司 江西 AA 大公 金鸿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省约 28个城市 AA 联合 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 及吉林省其他城区 AA 中诚信 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南京 AA 新世纪 信阳市弘昌管道燃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信阳 - 鹏元 四川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 - - - 重庆潜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 - - 数据来源: Wind,大公国际 2017年上半年,燃气供应企业新发债券规模较小,全部为超短期融资券;信阳弘昌主体信用级别继续下调 2017 年上半年,共 4 家燃气供应企业发行债券,发行金额总计36 亿元,从发债类型上看,全部是超短融。同期, 信阳弘昌主体级别下调至 C,展望调整为稳定 。 表 2 2017年上半年燃气供应企业发债情况(亿元、 %) 发债企业 发行面额 债券利率 债券类型 发行日期 企业级别 评级 机构 中油金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0 6.8 超短融 2017.06.07 AA 联合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 12 3.65 超短融 2017.03.02 AAA 中诚信 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 4.43 超短融 2017.02.23 AA+ 中诚信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 3.80 超短融 2017.01.05 AAA 中诚信 数据来源: Wind,大公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