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和 免责条款 。 主要观点: 6 月份 宏观 数据预测: CPI 1.5, PPI4.4, 出口 10.9,进口 24.4, 顺差 250( USD)亿, M2 8.4, M1 5.8,新增 信贷 15000 亿 , 信贷余额12.4,工业 7.0,消费 10.0,投资 6.2。 市场看法: 经济 预期趋冷,分歧加大 经济平稳中改善仍是市场主流看法:投资、工业、消费、外贸、货币的预测中值和均值均呈现平稳,价格、货币运行平稳,但市场间分歧略有扩大。 对于货币增长,稳中偏升是市场共识。市场仍和先前一样预期经济潜在增长会下降,但对当期增速的预测略有提高 。 我们看法: 经济稳中向好不变 经济延续稳中偏升、流动性稳中趋松、价格分化态势更突出:作为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增长延续触底回升态势,消费在经历季节性扰动后回升至稳定水平,工业增长平稳,贸易争端不改变进出口增长平稳态势。基于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环境,我们认为央行将维持货币增长缓升态势, 未来 6-12 月再降准的概率也是较高的。 食用农产品价格 延续季节性下行, 生产资料价格 走稳 对决定消费品价格走势的猪肉价格, 6 月份在前期下降的基础上,自低点回升,其它消费品则在需求平稳作用下,受季节性规律影响,整体呈现稳中偏降态势,从而 CPI 环比呈现为略微下降,我们预计 6 月份 CPI 环比变动加大为 -0.4。 总体上看, 消费和工业 价格 都变动 平稳;消费品大类中生活用品价格延续季节性回落。 经济刚走出持续低迷初期,通缩仍是主要风险;虽然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延续了稳中偏降态势,油价回落较多,但工业品价格受基数影响,延续高位。 用电 显著回升预示经济平稳可期 1-5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再创历史新 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当月负增长 。 经济平稳中市场筑大底 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形成,债市逐步回升态势将得到延续!虽然经过了 2 次降准,但为维持货币平稳,未来 6-12 月再降准的概率还是较高的。随着经济平稳态势日渐明显,以及企业效益的显著回升,信心恢复的机构显著增多。经济平稳 +效益改善,将带来未来股市的持续向上行情, 伴随流动性的边际改善,资本市场筑底态势也将逐渐明了。 日期: 2018 年 6 月 28 日 分析师:胡月晓 胡月晓 Tel: 021-53686171 53686170 E-mail: huyuexiaoshzq huyuexiaoshzq SAC 证书编号: S0870510120021 经济平稳中 市场筑 大 底 2018 年 6 月份 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 数据预测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2 2018 年 6 月 28 日 当前市场对 宏观 经济形势的认识 市场看法 : 经济 预期 趋冷,分歧加大 根据证券市场周刊的最新“远见杯”中国经济数据 POLL, 经济平稳中改善仍是市场主流看法:投资、工业、消费、外贸、货币的预测中值和均值均呈现平稳,价格、货币运行平稳,但市场间分歧略有扩大。 6 月份 CPI 提前预测的中值和均值分别为 2.0 和 1.9,预测分布区间( 1.3, 2.5),分布差距略有扩大,表明市场间分歧上升; PPI提前预测的中值和均值都为 4.0,预测分布区间( 3.6, 4.5),分歧大幅缩小,表明市场对工业价格维持平稳预期比较一致。 6 月份工业增加值提前预测的中值和均值分别为 6.6 和 6.5,预测分布区间( 5.8,7.5),表明机构整体对经济短期运行特征的认识还是平稳 ,但分歧较大。消费、外贸的看法也体现了“走平”趋势。对于货币增长,稳中偏升是市场共识。 按照彭博最新的宏观长期前景 POLL, 2018 年、 2019 年和 2020 年 GDP年度增长的预测中位数分别为 6.5、 6.3和 6.2,上个月预测数为 6.5、6.3 和 6.2,保持不变。市场仍和先前一样预期经济潜在增长会下降,但对当期增速的预测略有提高, 2018 年 2Q 的 GDP 增速由 6.6 提高到6.7,和 1Q 实际值接近。 我们看法: 经济稳中向好不变 我们对 宏观格局的看法是 经济延续稳中偏升、流动性稳中趋松、价格分化态势更突出:作为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增长延续触底回升态势,消费在经历季节性扰动后回升至稳定水平,工业增长平稳,贸易争端不改变进出口增长平稳态势。外贸尽管有“贸易争端”预期扰动,但在全球经济稳固复苏背景下,增长未受实质冲击;消费价格环比延续季节性下降、同比降低,我们坚持认为在经济刚走出持续低迷初期,通缩仍是主要风险;虽然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延续了稳中偏降态势,油价回落较多,但工业品价格受基数影响,延续高位。流动性环境延续稳中趋松态势,整体偏紧、边 际趋松。受金融同业监管规范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有所上升,央行在 3个月内 2次降准,释放维护流动性平稳的政策意图。基于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环境,我们认为央行将维持货币增长缓升态势,未来 6-12 月再降准的概率也是较高的。中国经济改革已在选对了方向后重又“挂挡”,促使中国经济上台阶的可持续增长动力正在加速凝聚。经济平稳 +效益改善,将奠定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向上的基础。此种场景下,中国 A 股走好及资本市场整体的繁荣,只是时间问题!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3 2018 年 6 月 28 日 5 月高频数据分析 楼市 价格 平稳 2018 年,国家统计局就再未更新过百城房价变动情况 ,但从中原报价指数情况看,楼市价格整体上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不变,房价变动的棘轮效应明显 能上难下。从中国调控历史看,严控是停止上涨、但不下降,一旦调控放松,房价则展开报复性反弹。 去除楼市的投资功能正越来越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 5 月部分楼市出现 火热“抢房” 现象, 多地楼市重现火爆局面, 表明楼市的投资功能并未得到有效抑制 。 显然楼市的投资、投机功能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为落实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调控也在不断深入。房价居高不下,调控政策进一步由对家庭的交易约束,扩展到企业。 6 月 24 日,西安发布关于 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交易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以多次分批、分幢开盘拖延上市销售时间。同时,西安市要求,在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于在住房限购区域内已购买或新购买的商品住房,房屋产权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 2 年,或网签备案满 3 年且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方可上市交易;已购买或新购买二手住房,房屋产权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 2 年方可上市交易。 6 月 25 日,长沙市发布楼市调控新措施,在本市限购区域内购买的商品住房,需取得不动产权证 4 年后方可上市交易。暂停企业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已购买的商品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满 5 年后方可转让。并暂停企业在限购区域购买商品住房。 图 1: 百城住宅价格开始走平(当月同比, %) 从 2018 年 5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 看, 一线城市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4872961201441681922162402642883123363603844084322011-052011-092012-012012-052012-09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上海 :中原报价指数 :月 北京 :中原报价指数 :月 深圳 :中原报价指数 :月 成都 :中原报价指数 :月 天津 :中原报价指数 :月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4 2018 年 6 月 28 日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持续下降,二线城市有所上涨,三线城市涨幅继续 。 据初步测算, 70 个大中城市中, 4 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0.6%和 0.2%,分别连续 4 个月和 3个月下降,降幅比上月分 别收窄 0.4 和 0.5 个百分点。 31 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 5.4%和 4.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 0.3 和 0.2 个百分点。 35 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 6.0%和 4.3%,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 0.3和 0.2 个百分点,分别连续 4 个月和 10 个月回落。 15 个热点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跌互现 。 5 月份, 15 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 5 个,比上月减少 2 个,最大降幅为 1.1%;持平的 1 个;上涨的 9 个,增加 1 个,最高涨幅为2.1%。同比下降的城市有 8 个,比上月 减少 2 个,最大降幅为 2.8%;上涨的 7 个,增加 2 个,最高涨幅为 3.4%。 图 2: 70 城市 住宅价格 走势 延续下行 (当月同比, %) 房地产 市场: 成交 延续 低位 2018 年 6 月,楼市调控继续加码, 热点城市楼市调控出新措施 , 限制企事业单位购房 。此外,有些城市还调控了房地产交易的税费, 长沙继 25 日发布 限制企事业单位购房的楼市调控政策之后, 27 日对长沙市限购区域内存量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进行调整。市区(含望城区 、高新区)、长沙县其他个人转让住房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由 1%调整为 2%,非住房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由 1.88%调整为2%。该政策自 7 月 12 日起施行。 我们一直认为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主要存在二个方面:一是投机性比重过高;二是高房价给其它行业带来了冲击,尤其是资产泡沫持续泛滥,使得中国从事实业经营的气氛低迷,中国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受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8)(4)04812162009/05 2009/08 2009/11 2010/02 2010/05 2010/08 2010/11 2011/02 2011/05 2011/08 2011/11 2012/02 2012/05 2012/08 2012/11 2013/02 2013/05 2013/08 2013/11 2014/02 2014/05 2014/08 2014/11 2015/02 2015/05 2015/08 2015/11 2016/02 2016/05 2016/08 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2018/02 2018/05二手住宅 新建住宅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5 2018 年 6 月 28 日 到根本冲击! 由人口、经济、货币和宏观风险防控的角度综合观察,楼市 显然已 迎来长期 性 拐点 ,房地产行业繁荣周期已基本结束,因此未来成交量再上升的概率并不高。 在楼市多种政策的综合 调控 下 , 楼市的投机、投资新增需求得到有效限制,成交量明显下移 2017 年以来的成交明显下降 , 2018 年这种趋势延续 。 从各月份的成交规模变化看,楼市成交已在下降台阶的基础上企稳 ,但 成交量已下降到只有调控前的 60%左右水平。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2018 年 6 月份, 全国 30 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 延续清淡,周成交规模平均仅有 330 万方,和实施了“双限” 4 年之后的 2014年接近。从前期成交规模变化下降平台的态势看,未来成交也将延续目前的清淡态势 。 图 3: 30 个大中城市房屋成交 延续 低位 (日均 /周,万平米) 用电 显著 回升预示经济 平稳 可期 2018 年 6 月 22 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 2018 年 1-5 月份 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 1-5 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再创历史新 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当月负增长 。 1-5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2662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3.4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 1-5 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 26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 1829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68.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55.6%;第三产业用电量 418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23.2%;城乡居民生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751251752252753253754254755255756256757257758258752012-08-192012-09-242012-10-302012-12-052013-01-102013-02-152013-03-232013-04-282013-06-032013-07-092013-08-142013-09-192013-10-252013-11-302014-01-052014-02-102014-03-182014-04-232014-05-292014-07-042014-08-092014-09-142014-10-202014-11-252014-12-312015-02-052015-03-132015-04-182015-05-242015-06-292015-08-042015-09-092015-10-152015-11-202015-12-262016-01-312016-03-072016-04-122016-05-182016-06-232016-07-292016-09-032016-10-092016-11-142016-12-202017-01-252017-03-022017-04-072017-05-132017-06-182017-07-242017-08-292017-10-042017-11-092017-12-152018-01-202018-02-252018-04-022018-05-08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6 2018 年 6 月 28 日 活用电量 388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3.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14.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20.1%。 图 4: 各行业 用电增 长 同步回升 (同比, 月 ) 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当月负增长 。 1-5 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 用电量合计 756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28.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16.0%。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 181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建材行业用电量 127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7%;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 216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5%;有色金属冶炼行业231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 5 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 163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29.5%。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 37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7%;建材行 业用电量 33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6%;黑色金属行业用电量 45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8.6%;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469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6%。 。 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再创历史新高 。 1-5 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 1800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67.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54.4%。 5 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 397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71.8%。 1-5 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 1355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6%。 5 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 299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8%;制造业日均用电量 96.6 亿千瓦时 /天,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增加 9.2 亿千瓦时 /天和增加 1.4 亿千瓦时 /天。 图 5: 工业 和 行业 用电 增长 企稳 回升 (当月同比, %)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0)(15)(10)(5)0510152025302010/092011/012011/052011/092012/012012/052012/09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各行业合计 制造业 四大高耗能制造业 非高耗能制造业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7 2018 年 6 月 28 日 食用农产品价格 延续 季节性 下行 , 生产资料价格 走 稳 对决定消费品价格走势的猪肉价格, 6 月份在前期下降的基础上,自低点回升 , 其它消费品则在需求平稳作用下, 受季节性规律影响,整体呈现 稳中偏降态势 ,从而 CPI 环比呈现为略微下降,我们预计 6 月份 CPI 环比变动加大为 -0.4。 总体上看, 消费和工业 价格 都变动 平稳;消费品大类中生活用品价格延续季节性回落。伴随 气温回升,各类农副产品价格下降 明显, 消费品 价格季节性下降较多 。 从类别价格看,蔬菜 、禽、蛋、水产品等各类价格 普遍 呈现 季节性 回落 态势 。 从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具体分类指数变动情况看,各类消费品价格 呈现了显著的 季节性波动 态势,短周期商品如蔬菜 下降 最为明显,肉、禽、蛋 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 。 和以往年度相比,价格 回落 幅度 略有增加 ,大部分商品 下降 幅度 较大 。 图 6: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 延续回落态势 (各类别 /周环比, %)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长期来看的工业价格水平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以稳为主,惯(20)(15)(10)(5)0510152025302011-052011-082011-112012-022012-052012-082012-112013-022013-052013-082013-112014-022014-052014-082014-112015-022015-052015-082015-112016-022016-052016-082016-112017-022017-052017-082017-112018-022018-05工业 各行业合计 (10)(8)(6)(4)(2)02468102017-02-032017-02-102017-02-172017-02-242017-03-032017-03-102017-03-172017-03-242017-03-312017-04-072017-04-142017-04-212017-04-282017-05-052017-05-122017-05-192017-05-262017-06-022017-06-092017-06-162017-06-232017-06-302017-07-072017-07-142017-07-212017-07-282017-08-042017-08-112017-08-182017-08-252017-09-012017-09-082017-09-152017-09-222017-10-062017-10-132017-10-202017-10-272017-11-032017-11-102017-11-172017-11-242017-12-012017-12-082017-12-152017-12-222017-12-292018-01-052018-01-122018-01-192018-01-262018-02-022018-02-092018-02-232018-03-022018-03-092018-03-162018-03-232018-03-302018-04-062018-04-132018-04-202018-04-272018-05-042018-05-112018-05-182018-05-252018-06-012018-06-082018-06-152018-06-22禽 蛋 蔬菜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8 2018 年 6 月 28 日 图 7: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反弹后回落 (各类别 /周环比, %) 展望 2018 年,消费品价格方面,猪粮比 在 4 月份 跌破 6.0 的分界线后呈现了稳定态势 , 但短期 猪肉供应 仍将 稳定,价格将延续 稳中偏降态势 ,见底态势已现, CPI 绝对价格水平将主要受季节性规律影响 ;受基数变动影响, 工业品价格在大宗商品价格企稳走平后, PPI 同比价格 受大宗商品上涨末端惯性影响,短期仍将高位波动,但下半年将面临回落局面;受此影响,我国的 PPI 同比走势 将 “先平后降”,下半年或面临快速下 降 局面 。 性波动;短期看,由于石油价格受地缘政治影响,短期表现强劲,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短期以上涨为主的态势 。 从 PPI 绝对水平的变动,即环比走势看,上游大宗商品价格 短期继续上涨,导致了当期大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向上波动 。 我们 一直 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在上台阶后走稳 是中长期趋势 , 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上涨的态势不会延续, 未来工业品价格将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同比值变化主要受基数变化的影响,趋势上回落已成定局 。 我们前期就指出,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近 期的上涨,主要受地缘政治冲击引发的投机因素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 5 月下旬后,石油价格走势。就如我们预期呈现颓势,商品期货回落态势明显,市场回调迹象也已初现 。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96.0097.0098.0099.00100.00101.00102.00103.00104.002017-09-222017-10-042017-10-162017-10-282017-11-092017-11-212017-12-032017-12-152017-12-272018-01-082018-01-202018-02-012018-02-132018-02-252018-03-092018-03-212018-04-022018-04-142018-04-262018-05-082018-05-202018-06-012018-06-13能源产品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化工产品 橡胶产品 农资产品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9 2018 年 6 月 28 日 6 月份宏观数据预测 延续以往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和分析框架,我们对 6 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预测数如下: 表 1 2018 年 6 月国内重要经济数据预测 (同比增长 ) 预计公布日期 项目 本月预测 上月实际 上月预测 去年同期 6/31 PMI 51.9 51.9 51.4 51.7 7/1 财新 PMI 51.3 51.1 51.0 50.4 7/10 PPI 涨幅 % 4.4 4.1 3.9 5.5 CPI 涨幅 % 1.5 1.8 1.6 1.5 7/13 出口增速 % 10.9 12 6 11.1 16.3 进口增速 % 24.4 20 6 20.7 17.0 贸易顺差(亿美元) 250 249.2 300 413.1 7/1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当月) % 6.7 3.9 7.8 8.6 当年累计 % 6.2 6.1 7.2 8.8 7/16 工业增加值 % 7.0 6.8 7.0 7.6 当年累计 % 6.9 6.9 7.0 6.9 7/15 M2 增速 % 8.4 8.3 8.5 9.1 M1 增速 % 5.8 6.0 7.0 15.0 信贷新增(亿元) 15000 11500 14000 15400 信贷增速 12.4 12.6 12.8 12.9 7/16 消费增速 % 10.0 8.5 9.9 11.0 当年累计 % 9.6 9.5 9.8 10.4 7/16 2 季度 GDP 增速 % 上月预测: 6.9 本月调整: 6.8 当年累计 % 上月预测: 7.0 本月调整: 6.9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研究所。 经济 平稳向好格局 不变 经济稳中偏升是基本格局, 2018 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底部徘徊”状态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由于 5 月份的实际数据偏弱,市场近期的预期应该有下调, 6 月份市场对经济前景预期的短期下调波动,延长了资本市场的底部震荡时间。 我们认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分歧未来仍将存在,在预测分布中,我们属于乐观者 经济 稳中偏升是基本格局, 2018 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底部徘徊”状态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 从经济方面看,中国经济增长 2017 年就呈现了显著的见底走稳回升态势,经济增速结束了自 2012 年以来的微幅下降态势,开始走稳;工业增长回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回升;作为中国经济现阶段第一增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10 2018 年 6 月 28 日 长动力的投资,在 2017 年呈现走出下行拐点态势,企稳回升在即( 2018 年受 PPP 整理影响,短期有所回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不仅扩张重现上行,而且经营效益也呈现了改 善之势。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各种领先指标看,中国经济即将走出 2012 年以来的“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状态, 2018 年极有可能是中国经济走出底部阶段的起始之年。宏观上看,“经济回升 +效益改善”,构成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完美组合。 投资回升在即, 效益 改善 格局未变 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投资, 短期的回落造成了市场对 短期经济前景仍有担忧。 我们认为,近期投资回落是 PPP 规范造成的临时扰动。随着 PPP 项目清理结束,近两个月来,国内 PPP 项目投资开始回归正常轨道,迎来新一轮投资增长,多地相继出台新政策推进 PPP 项目发展。 日前,安徽、江苏、陕西、河南等地接连出台了新一轮促进 PPP项目发展的政策,重点推进 PPP 项目的规范管理,并为民间投资参与PPP 项目提供更大的便利。 随着 PPP 项目清理结束,近两个月来,国内 PPP 项目投资开始回归正常轨道,迎来新一轮投资增长,多地相继出台新政策推进 PPP 项目发展。日前,安徽、江苏、陕西、河南等地接连出台了新一轮促进 PPP 项目发展的政策,重点推进 PPP 项目的规范管理,并为民间投资参与 PPP 项目提供更大的便利。 我们坚持认为,投资仍然是第一增长动力,在政策已将 PPP 作为投资“抓手”明确情况下,基建投资的增长应能冲抵房地产投资的下降,投资稳中趋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过去市场担忧投资下行的主要理由是房地产投资的下降 ,以及政府基建投资的难以为续 。但从实际上看,中国地产投资回升态势已初步呈现。 基建投资在 PPP 政策下也已企稳。 图 8:中国投资增长 见底 态势 明显 ( 当季 同比, %) 数据来源: 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802002/052002/092003/012003/052003/092004/012004/052004/092005/012005/052005/092006/012006/052006/092007/012007/052007/092008/012008/052008/092009/012009/052009/092010/012010/052010/092011/012011/052011/092012/012012/052012/09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房地产开发 固定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