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K127-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QXYD049-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ZMK127-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QXYD049-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ZMK127-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QXYD049-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ZMK127-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QXYD049-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备案号 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YD 049-2017 代替 Q/XYD 049-2012 ZMK127-Z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 电控装置主机 2017-11-06 发布 2017-11-06 实施 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发布Q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I 前 言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引用标准和表述方法上贯彻了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的防爆性能符合 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 3836.2-2010爆炸性环境 第 2 部分:由隔爆外壳“ d”保护的设备和 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 第 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 “i”保护的设备的相关规定,电气性能符合 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除外)和 MT210-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并结合本产品的生产特点而制定的。 本标准是依据旧版标准进行修改的新版,修改内容具体如下: ( 1)增加了一路本安 DC12V 直流电源输出(通过程序控制 6 路继电器常开触点给电磁阀供电,但 6 路不同时输出,只限 1 路输出) ; ( 2)将电气性能中的工作电流改为输入视在功率。 本标准发布时间为 2017 年 11 月 6 日,实施时间为 2017 年 11 月 6 日。本标准代替的历次发布标准情况: Q/XYD049-2012。 本标准由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道珂。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1 ZMK127-Z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ZMK127-Z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仅适用于 ZMK127-Z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主机(以下简称“主机”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2 部分:由隔爆外壳“ d”保护的设备 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3 部分:由增安型 “ e”保护的设备 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 i”保护的设备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3 产品分类 3.1 防爆型式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防爆标志为: Ex dibI Mb。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2 3.2 型号命名 ZMK 127-Z主机 工作电压 ( AC, 单位: V) 风门控制 装置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产品应符合 MT209-1990 和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和国家指定检验单位审批的技术文件和图样制造。 4.2 环境条件 4.2.1 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 0 40 ,此时应按 GB 3836.1-2010 中 5.1.1 条附加标志“X”,或在铭牌中标注温度范围;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 95 RH( 25) ; c) 大气压力: 80 kPa 106 kPa; d) 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 e) 无强烈震动和冲击的地方。 f) 无破坏金属和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g) 无直接滴水、淋水场合。 4.2.2 主机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为: a) 高温: 60 ; b) 低温: -40 ; c) 平均相对湿度: 95 RH( 25 ) ; d) 振动: 加速度 50 m/s2; e) 冲击: 峰值加速度 500 m/s2。 4.3 外观 4.3.1 产品表面应无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层均匀、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3 4.3.2 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和其他机械损伤。 4.3.3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插接的活动部件应插接自如。 4.3.4 说明功能的符号文字及产品的所有标志应清晰端正、安装牢固。 4.3.5 隔爆接合面不得有划痕、砂眼等缺陷。 4.4 结构 4.4.1 主机外壳应设有内、外接地装置并有接地标志“ ” 。 4.4.2 主机外壳的紧固件其头部具有受到冲击保护的沉孔。 4.4.3 紧固件应采取防止因振动而松脱的措施和防锈措施 4.4.4 外壳材质: Q235 钢。 4.4.5 防爆结构应符合 GB 3836.1-2010 和 GB 3836.2-2010 标准要求。 4.5 电气性能 4.5.1 供电 a)工作电压: AC 127V; b)输入视在功率: 150 VA; 4.5.2 三路本安 DC 12V直流电源输出 4.5.2.1 第一路参数( PLC继电器控制输出) : a) 工作方式:通过程序控制 6路继电器常开触点给电磁阀供电,但 6路不同时输出,只限 1路输出; b) 输出电压范围: DC 10.0V DC 12.0V; c) 额定工作电流: 0.2 A; d) 过流保护值: 0.3 A; f) 短路电流: 100 mA; 4.5.2.2 第二路参数( PLC继电器控制输出) : a) 工作方式:通过程序控制 6路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给灯、语音模块供电,但 6路不同时输出; b) 输出电压范围: DC 10.0V DC 12.5V; c) 额定工作电流: 1 A; d) 过流保护值: 1.3A; f) 短路电流: 40 mA;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4 4.5.2.3 第三路参数: a) 工作方式:直接给发射器、接收器供电; b) 输出电压范围: DC 10.0V DC 12.5V; c) 额定工作电流: 1 A; d) 过流保护值: 1.3 A; f) 短路电流: 40 mA; 4.5.3 信号制 4.5.3.1 8 路本安电平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输入电压不小于 10V 时,对应逻辑“ 1” ;输入电压不大于0.5V 时,对应逻辑“ 0” 。 4.5.3.2 8 路本安无源接点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输入不大于 300对应逻辑“ 1” ,输入不小于 90k对应逻辑“ 0” 。 4.5.3.3 2 路预录的语音音频信号输出,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 8V 12V。 4.5.4 功能 4.5.4.1 具有本安直流电源输出功能; 4.5.4.2 具有本安电平型开关量、本安无源接点型开关量输入和语音音频信号输出功能。 4.6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在额定供电电压的 75% 110%范围内波动,主机工作应正常,电气性能应符合 4.5 规定。 4.7 工作稳定性 主机应进行不小于 2 天的通电试验,其电气性能符合 4.5 条要求。 4.8 电气安全 4.8.1 绝缘电阻符合表 1 的要求。 4.8.2 工频耐压符合表 1 的要求,电压承受时间为 1min,期间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 5mA。 表 1 试验的部位 绝缘电阻( M) 工频耐压 常态 交变湿热试验后 交流输入端与外壳 50 1.5 2000V、 50Hz、 1min 交流输入端与本安端 50 1.5 1500V、 50Hz、 1min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5 本安端子与外壳之间 10 1.0 500V、 50Hz、 1min 独立本安回路之间 10 1.0 500V、 50Hz、 1min 4.9 环境适应性 4.9.1 主机在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 2 规定条件进行的低温工作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 4.5及 4.3 的规定。 4.9.2 主机在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 2 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工作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 4.5及 4.3 的规定。 4.9.3 主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 2 规定条件进行的低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5 及 4.3 的规定。 4.9.4 主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 2 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5 及 4.3 的规定。 4.9.5 主机应能承受严酷等级 40,周期 12 天的交变湿热试验。其电气安全、电气性能、外观应符合 4.8、 4.3 及 4.5 的规定。 表 2 试验项目 温度 试验时间 h 恢复时间 h 低温工作 0 2 高温工作 +40 2 低温贮存 -40 16 2 高温贮存 +60 16 2 4.9.6 主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频率 10Hz 150Hz,加速度 50m/s2,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各振动 5 次的振动试验,试验后零部件及紧固件应无松动,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 4.5 及 4.3 的规定。 4.9.7 主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 500m/s2,脉冲持续时间 11ms,在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上连续冲击 3 次的冲击试验,试验后零部件及紧固件应无松动,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5 及 4.3 的规定。 4.9.8 包装后的主机应能承受运输试验,试验后检查包装箱应无损坏和明显变形,箱内产品的零部件及紧固件应无松动,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 4.5 及 4.3 的规定。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6 4.10 防爆要求 4.10.1 主机必须符合 GB 3836.1-2010、 GB 3836.2-2010 和 GB 3836.4-2010 的规定,并应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审查检验合格,取得检验部门发放的 “防爆检验合格证 ”。 4.10.2 主机隔爆接合面参数应符合 GB 3836.2-2010 和合格产品图纸的要求。 4.10.3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GB 3836.2-2010 附录 F.3 和 GB 3836.4-2010 中第 6 章的规定 4.10.4 主机在正常工作和规定故障状态下,其元器件、导线及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得大于 150。 4.10.5 主机外壳、引入装置应能通过 GB 3836.1-2010 中第 26.4.2 条规定的抗冲击试验,试验产生损伤不应使电气设备防爆型式失效。 4.10.6 外壳非金属部件应满足 GB 3836.1-2010 第 7 章规定,并通过 GB 3836.1-2010 第 26.8、 26.9 条规定的耐热、耐寒试验。 4.10.7 主机引入装置应能通过 GB 3836.1-2010 附录 A.3 规定的夹紧试验和 GB 3836.2-2010 附录 C.3规定的密封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 4.10.8 外壳应通过 GB 3836.2-2010 中第 15.1.3.1 条规定的 1MPa 静压试验,保持时间 10+2s,无可能影响防爆型式的永久变形或损坏 ,并且没有通过外壳壁泄露。 4.10.9 隔爆外壳应通过 GB 3836.2-2010 中 15.1 条规定的外壳耐压和 15.2 条规定的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 4.10.10 主机应能通过 GB 3836.4-2010 第 10.1 条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 4.10.11 本安参数:第一路: Uo: 12.5V, Io: 1300mA, Co: 10 F, Lo: 50 H。 第二路: Uo: 12.5V, Io: 1300mA, Co: 10 F, Lo: 50 H。 第三路: Uo: 12.0V, Io: 300mA, Co: 4.7 F, Lo: 2mH。三路输出不共地。 4.10.12 介电强度试验:输出本质安全型电源输入与输出端应能承受历时 1min 的 2500V,交流 50Hz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光耦、继电器输入与输出端应能承受历时 1min 的 1500V,交流 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 4.10.13 变压器型式试验:应通过 GB 3836.4-2010 中 10.10 规定的型式试验,变压器的绝缘材料耐热性分级为 E 级,供电端使用 0.1A 熔断丝。 4.10.14 变压器输入与输出端应能承受历时 1min 的 2500V,交流 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变压器输入输出端与铁芯或屏蔽间应能承受历时 1min的 1000V,交流 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7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环境条件 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温度: 15 35; b)湿度: 45% 75%; c)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测试用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交流供电电源: a) 电压:误差应不大于 2 %; b) 频率: 50 Hz,其误差应不大于 1 %; c) 谐波失真系数:应不大于 5 %。 直流供电电源: a) 电压:误差应不大于 2 %; b) 周期与随机偏移: 0/UU 1 %( U 为周期与随机偏移的峰到峰值, 0U 为直流供电电压额定值) 。 5.1.2 测试仪器设备一般要求 a) 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应保证所测性能对准确度的要求,其自身准确度应不大于被测参数 1/3 倍的允许误差;b) 测试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应符合所测性能的特点; c) 测试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校准) ,并合格; d) 测试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应不影响测量结果。 5.1.3 试验设备和仪表 a)数字万用表: 0.5 级; b)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 0-30) V; c)调压器: 3 KVA; d)兆欧表: 500 V; e)耐压测试仪: ( 0 3) kV, 1.2%; f)直流电流表;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Q/XYD049-2017 8 g)示波器; h)钳形表。 5.2 外观及结构检查 外观按 MT210-1990 第 5 章的规定进行;结构按 GB 3836.1-2010 、 GB 3836.2-2010 和 GB 3836.4-2010 的规定进行。 5.3 电气性能试验 5.3.1 试验线路 装置主机 1 台、红外线发射器 8 台、红外线接收器 8 台、装置执行器 2 台联机后测试。试验连接图如图 1 所示。图 1 试验连接图 5.3.2 试验步骤 5.3.2.1 供电试验 工作电压、电流用计量合格的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计算输入视在功率。 5.3.2.2 直流电源输出试验 用计量合格的数字万用表按照 4.5.2 条分别逐条测试。 5.3.2.3 信号制式试验 用计量合格的数字万用表按照 4.5.3 条分别逐条测试。 5.3.2.4 功能试验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4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