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H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QXYD052-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KXH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QXYD052-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KXH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QXYD052-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KXH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QXYD052-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YD 052-2017 代替 Q/XYD 052-2012 KXH127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 声光信号器 2017-09-15 发布 2017-09-15 实施 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发布Q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I 前 言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求及表述规则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 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以及 MT210-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抗干扰性与可靠性除外) 。 本标准的防爆要求符合 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4-2 010爆炸性环境 第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本标准代替 Q/XYD 052-2012,与Q /XYD 052-2012,主要变化如下: 企业标准版本号由 Q/XYD 052-2012变为 Q/XYD 052-2017; 引用标准删除 GB/T 2423.1-2008、G B/T 2423.2-2008、GB/T 2423.4-2008和 GB/T 2423.5-2008。 部分格式按GB/T1.1-2009的要求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道珂。 本标准自 2012 年01 月首次发布并实施,2017年09 月第二次发布并实施。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1 KXH127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KXH127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的命名类别、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仅适用于 KXH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声光信号器(以下简称“信号器”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GB/T 191-2008 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标准及抽样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 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T 287-19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 产品分类 3.1 型号命名 3.2 防爆型式及防爆标志 3.2.1 防爆型式为:矿用隔爆兼本安型; 3.2.2 防爆标志为:Ex dib I Mb。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信号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技术要求和技术文件制造。并须经国家防爆检验部门审查检验合格,取得“防爆合格证” 。 4.1.2 信号器及与其关联的设备应经通过国家授权的防爆检验机构联检。 4.2 环境条件 4.2.1 信号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大气压力: (80106kPa) ; b) 环境温度:040,此时应按 GB 3836.1-2010 中5.1.1 条附加标志“X”,或在铭牌中标注温度范围;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2 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5%(25) ; d)在具有瓦斯、煤尘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场所; e)无足以破坏金属壳体和电气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的场所; f)无剧烈冲击振动的场所; g)环境噪音: 75dB(A); h) 无滴水的场所;非采掘工作面。 4.2.2 运输、贮存条件 a) 高温:+60; b) 低温:-40; c) 振动:50 m/s2; d) 冲击:500 m/s2。 4.3 外观 4.3.1 信号器表面应有防腐的涂、镀层,涂、镀层应均匀,无剥落、变形、开裂、腐蚀及损伤。 4.3.2 信号器说明功能的符号文字及所有标志应清晰端正、安装牢固。 4.3.3 信号器金属零部件无机械损伤,应进行防锈、防蚀处理。 4.4 结构 4.4.1 信号器外壳采用 HT250 的铸件制成;信号器外壳应设有内、外接地装置和并有接地标志“ ” 。 4.4.2 信号器外壳的紧固件其头部具有受到冲击保护的沉孔。 4.4.3 信号器的隔爆腔内喷涂 1321耐弧漆,隔爆面涂 204-1 防锈油。 4.4.4 防爆结构应符合 GB 3836.1- 2010和 GB 3836 .2-2010 标准要求。 4.5 电气性能 4.5.1 供电电源: a)额定工作电压:127VAC; b)工作电流:100mA。 4.5.2 音响方式:单调。 4.5.3 音响强度:85dB(A) 。 4.5.4 红色光可视距离:不小于 20m(黑暗中无阻挡) ; 4.5.5 容量:2 台。 (指本信号器间联机) ; 4.5.6 传输距离:1500m(采用具有安标并在有效期内的 MY41.5+11.5 煤矿用移动橡套软电缆连接); 4.5.7 基本功能 a)发送声光信号(打点)功能:按下其中一台打点按钮所有联机各台应通过扬声器发声和发光二极管发光。 b)受话功能:在没有按下受话按钮时,其他台发出的信号经有线传输,经对信号放大后送给扬声器发音。 c)发话功能:按下通话按钮,通过有线传输,发送到其他各台。 4.6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当输入电压在额定电压的 75%110%范围内波动时, 信号器应能正常工作, 并应符合 4.5 条的规定。 4.7 工作稳定性 信号器应进行通电时间不少于 2d,测量时间间隔不大于 24h的工作稳定性试验,试验后应符合 4.5条的规定。 4.8 电气安全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3 4.8.1 绝缘电阻符合表 1 的要求。 4.8.2 工频耐压符合表 1 的要求,电压承受时间为 1min,期间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5mA。 表 1 试 验 部 位 绝 缘 电 阻M 工 频 耐 压 V 常 态 湿热试验后 非本安电路与外壳间 50 1.5 2000 非本安电路与本安电路间 50 1.5 1500 本安电路与外壳间 10 1.0 500 4.9 环境适应性 信号器经低温贮存、高温贮存、交变湿热、振动、冲击和运输试验后以及低温工作、高温工作,其外观和性能应符合本标准 4.3 和4.5 条的要求,交变湿热试验后还应符合本标准 4.8 的要求。试验要求见表2。 表2 项目 要求 高温工作试验 40、2h、工作状态 低温工作试验 0、2h、工作状态 高温贮存试验 60、16h、恢复 2h、非工作状态 低温贮存试验 -40、16h、恢复 2h、非工作状态 交变湿热试验 95%RH、40、周期 12d 振动试验 (10150)Hz、50m/s2、每轴向振频不低于 5 次 冲击试验 500m/s2、11ms、每轴向3次(共 18 次) 运输试验 2h 4.10 防爆要求 4.10.1 信号器应符合 GB 3836.1-2010、GB 3836.2-2010 和 G B 3836.4-2010 的规定,并应 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审查检验合格,取得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检验合格证”。 4.10.2 信号器的隔爆接合面参数应符合 GB 3836.2-2010 和合格产品图纸的要求。 4.10.3 信号器外壳、引入装置应能通过 GB 3836.1-2010 中第 26.4.2 条规定的抗冲击试验,试验产生损伤不应使电气设备防爆型式失效。 4.10.4 信号器外壳非金属部件应满足 GB 3836.1-2010 第 7 章规定, 并通过 GB 3836.1-2010 第 26.8、 26.9条规定的耐热、耐寒试验。 4.10.5 信号器引入装置应能通过 GB 3836.1-2010 附录 A.3 规定的夹紧试验和 GB 3836.2-2010 附录 C.3规定的密封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 4.10.6 信号器外壳应通过 GB 3836.2-2010 中第 15.1.3.1 条规定的 1MPa 静压试验,保持时间 10+2s,无可能影响防爆型式的永久变形或损坏,并且没有通过外壳壁泄露。 4.10.7 信号器隔爆外壳应通过 GB 3836.2-2010 中 15.1 条规定的外壳耐压和 15.2 条规定的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 4.10.8 信号器的防护性应满足 GB 4208-2008 中IP54 的要求。 4.10.9 信号器的本安电路可靠元器件和保护性元器件的电压、电流或功率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均不得大于其额定值的 2/3。 4.10.10 信号器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其外壳、导线及其元件最高表面温度不大于 150。 4.10.1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 GB 3836.2-2010 附 录 F.3和 GB 3836.4-2010 中第6章的规定。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4 4.10.12 光耦、隔离电容输入与输出端应能承受历时 1min 的1500V,交流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 4.10.13 变压器型式试验:应通过 GB 383 6.4-2010中 10.10 规定的型式试验,变压器的绝缘材料耐热性分级为 E级,供电端使用 0.03A熔断丝。 4.10.14 变压器例行试验:变压器输入与输出端应能承受历时 1min 的 2500V,交流 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变压器输入输出端与铁芯或屏蔽间应能承受历时 1min 的1000V,交流 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大于 5mA。 4.10.15 信号器应通过 GB 3836.4-2010 中第 10.1条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 4.10.16 本安参数:Uo:10 V,Io:500mA(内部使用) 。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环境条件 除环境试验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 环境温度:(1535); b) 湿度:(4575)%RH; c) 大气压力:(80106)kPa。 d) 环境噪声:65dB(A) 5.2 测量仪器 5.2.1 一般要求 测试机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应保证所测性能对准确度的要求,其自身准确度应不大被测参数 13 倍的允许误差。 测试机器和设备的性能应符合所测性能的特点。 测试机器和设备应按照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并校准合格。 测试机器和设备的配置应不影响测量结果。 5.2.2 测量仪器 a)电压表及电流表:采用四位半的数字万用表,其准确度应不小于0.5级。 b)交流调压器:电压调整范围(0750)V。 c)声级计:精度0.1dB。 d)游标卡尺: (0150)mm,0.02mm 。 e)米尺:(050)m,精度:1mm。 f)1.5km 仿真线参数:R:12.0/km、 L:0.8mH/km、C: 0.04F/km。 5.3 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法进行检查。 5.4 结构检查 按 GB 3836.1-2010 和G B 3836.2-2010标准的规定进行。 5.5 电气性能测试 5.5.1 使信号器在黑暗环境中发出光信号,在距发光部分 20m 处,用正常目力应能明辨认光色及闪烁信号。 5.5.2 在一台信号器上发出语音信号,正常听力下,在另一台上应能清晰听见。 5.5.3 将其中一台信号器挂于距地面 1.5m 的墙上,使其发出声响,将声级计的传感器置于距离发音部件正前方 1m处测量音响响度。 5.5.4 将两台信号器通过 1.5km 仿真线连接,分别接通电源,检测基本功能。 5.6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试验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5 按 MT 210-1990第 10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5.7 工作稳定性试验 信号器连续工作两天,每 24 小时测量一次电气性能,应符合 4.5 和4.6 条的规定。 5.8 绝缘电阻试验 按MT 210-1990第7章的规定进行。 5.9 工频耐压试验 按MT 210-1990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10 高温工作试验 按MT210-1990中第2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1 低温工作试验 按MT210-1990中第2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2 高温贮存试验 按MT210-1990中第24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3 低温贮存试验 按 MT210-1990 中第24 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4 交变湿热试 按 MT210-1990 中第28 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5 振动试验 按MT210-1990中第25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6 冲击试验 按MT210-1990中第26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7 运输试验 按MT 210-1990中第2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18 防爆试验 5.18.1 隔爆接合面参数检查 用计量合格的游标卡尺、千分尺、塞尺、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等逐件逐项按 GB 3836.2-2010和合格产品图纸的要求进行。 5.18.2 抗冲击试验 按 GB 3836.1-2010 中第26.4.2 条的规定进行。 5.18.3 耐热、耐寒试验 按 GB 3836.1-2010 中26.8、26.9 条规定进行。 5.18.4 引入装置夹紧、密封及机械强度试验 按 GB 3836.1-2010 附录A.3及 GB 3836.2 -2010 附录 C.3 的规定进行。 5.18.5 外壳静压试验 静压试验按 GB 3836.2-2010第 15.1.3.1 条及第 16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5.18.6 外壳耐压和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 按 GB 3836.2-2010 中15.1、15.2 条规定进行。 5.18.7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按GB 42 08-2008中IP54规定的方法进行。 5.18.8 最高表面温度试验 按GB 3836.1-2010中26.5.1条、GB 3836.2-2010中14条和GB 3836.4-2010中10.2条 的规定进行。 5.18.9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用游标卡尺按GB 3836.3-20 10中4.3、4.4及GB 38 36.4-2010中附录C的有关规定进行。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6 5.18.10 介电强度试验 按GB 3836.4-20 10中10.3规定进行。 5.18.11 变压器型式试验 按 GB 3836.4-20 10 中10.10 规定的方法进行。 5.18.12 变压器例行试验 按GB 3836.4-20 10中11.2规定的方法进行。 5.18.13 火花点燃试验 按GB 3836.4-20 10中10.1条规定的方法进行。 5.18.14 本安参数 按GB 3836.1- 2010、GB 3836.4- 2010相关规定进行,用计量合格的仪表进行测量,测量值不得超过标准中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3。 6.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进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3 型式检验 6.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b)正常生产的产品每5年1次; c)停产1年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 d)正常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有关机构提出要求时。 6.3.2 型式检验应由国家授权的质监机构进行。 6.4 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 6.4.1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6.4.2 样品采用 GB/T 10111-2008 规定的方法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6.4.3 批量不大于 50 台时,样品数量 12 台。对 A 类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对 B类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重新检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对 C 类项目,有三项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批量大于 50 台时,按照 GB/T2829-2002 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选用一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 RQL 等于 40。样品数量 n=5,合格判定数 Ac=0,不合格判定数 Re=1。对 A 类项目,有 1 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对 B、C 类项目,对照检验项目的要求检验,累计不合格产品数,按抽样方案判定产品为合格或不合格。若不合格应按 GB2829-2002 中的 5.12条规定处理。 表3 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分类 要 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1 外观检查 C 4.3 5.3 2 结构检查 A 4.4 5.4 3 电气性能试验 B 4.5 5.5 4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试验 B 4.6 5.6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7 5 工作稳定性试验 B 4.7 5.7 6 绝缘电阻试验 A 4.8.1 5.8 7 工频耐压试验 A 4.8.2 5.9 8 高温工作试验 B 4.9 5.10 9 低温工作试验 B 4.9 5.11 10 高温贮存试验 B 4.9 5.12 11 低温贮存试验 B 4.9 5.13 12 交变湿热试验 B 4.9 5.14 13 振动试验 B 4.9 5.15 14 冲击试验 B 4.9 5.16 15 运输试验 B 4.9 5.17 16 隔爆接合面参数检查 A 4.10.2 5.18.1 17 抗冲击试验 A 4.10.3 5.18.2 18 耐热、耐寒试验 A 4.10.4 5.18.3 19 引入装置夹紧、密封及机械强度试验 A 4.10.5 5.18.4 20 静压试验 A 4.10.6 5.18.5 21 耐压及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 A 4.10.7 5.18.6 22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A 4.10.8 5.18.7 23 最高表面温度试验 A 4.10.10 5.18.8 24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A 4.10.11 5.18.9 # 25 介电强度试验 A 4.10.12 5.18.10 26 变压器型式试验 A 4.10.13 5.18.11 27 变压器例行试验 A 4.10.14 5.18.12 28 火花点燃试验 A 4.10.15 5.18.13 29 本安参数 A 4.10.16 5.18.14 * 注:“”表示必须进行的项目;“”表示不必进行的项目;“”表示在常态下进行;“*”表示出厂检验只测量电压、电流,“#”表示出厂检验只测与外部连接的端子,“”表示入厂需要进行检验的项目。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的外壳明显处应设有“Ex dibMb”、“MA”和接地装置并有 符号牌, MA标志还应符合AQ 1043的规定。 7.1.2 产品外壳明显处应有铭牌,材质符合GB 3836-2010的规定,铭牌上应清楚地标明以下内容: a)产品型号、名称:KXH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通讯声光信号器; b)防爆标志: ExdibMb; c)防爆合格证编号; d)安全标志编号; e) 输入电压:127V AC; f) 出厂编号或日期; g) 厂名:泰安市鑫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Q/XYD052-2017 8 h) 右上角设有“Ex”标识; i) 环境温度。 7.1.3 产品的隔爆箱盖应设置标有“断电源后开盖”字样的警告牌。 7.1.4 包装标志 7.1.4.1 主控箱的贮运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7.1.4.2 包装箱外壁文字及标记至少有: a) 制造厂名、商标及厂址; b) 产品型号及名称; c) 件数和毛重; d) 箱体长、宽、高标志; e) 必要的贮存标志; f) “小心轻放” 、 “防潮”等标记; g) 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h) 出厂日期。 7.2 包装 7.2.1 包装应采用复合防护包装类型,保证长途运输间能防止潮气、雨水和风沙侵入。 7.2.2 包装箱内应有下列文件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说明书(按GB/T 9969-2008的规定编写); c)装箱单。 7.3 运输 运输方式不限,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防潮设施,不允许挤压、碰撞,装卸时严禁碰、掷、摔。 7.4 贮存 包装后的设备,应能在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0%的环境中贮存一年。 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备案 2018年07月07日 10点5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