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2018 年 06 月 30 日 电力设备 增持(维持) 新能源 增持(维持) 黄斌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060002 研究员 billhuanghtsc 边文姣 联系人 bianwenjiaohtsc 1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多重催化加速新能源车板块行情 2018.06 2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转变思路迎接新发展 2018.06 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动能转换,云破日出2018.05 资料来源: Wind 行业拐点 或 将来临, 龙头 布局正当时 电解液行业深度报告 电解液 行业 或将面临拐点,建议布局龙头 我们 预计 短期内 电解液环节 量增价跌 , 盈利增长有限 , 但是 长期看 有 三大边际改善 : 1) 价格见底, 产能出清 , 格局 逐步清晰 ; 2) 电池高端化 带动电解液升级,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 进军海外动力 电池市场打开增量 空间。我们认为 具备成本 和技术 优势 的企业 将 最终胜出, 建议关注 添加剂、配方技术相对领先的 新宙邦 以及 成本 控制能力强的 天赐材料 。 电解液是锂电池重要材料之一 , 具备半周期 +半成长的特点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材料,其在锂电池中成本中占比约 4%-6%。电解液性能会直接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电解液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工艺控制是保证品质的关键。电解液成本中,溶质 六氟磷酸锂 成本占比最高可达 70%,因而电解液历史价格受原材料 六氟磷酸锂 价格影响大,呈现周期性。但是,我们认为 受益新能源车 高速 发展,电解液未来需求增速高, 或将 逐渐 呈现成长性。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国内锂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 153GWh,对应 电解液需求量 22.7 万吨。 成本控制能力以及 差异化 产品研发能力是 电解液企业 未来胜出的关键 电解液企业以收 加工费 为盈利 模式, 我们认为 超额利润来自 三方面 : 原材料价差 、稀缺材料的溢价,以及提供配方的服务费。 其中原材料价差体现了企业的 成本控制能力 差异, 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布局上游关键原材料,如 六氟磷酸锂 以及添加剂 。 开发新型添加剂以及配方 则是 差异化竞争 并获取溢价 的 关键 。 新型锂盐 LiFSI 作为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电池性能,预计是电解液厂商下一个争夺的重地。 市场的分歧在于电解液厂商在添加剂和配方的开发上是否有主导能力,我们认为电解液厂有望通过 一方面与 一线电池厂合作开发, 另外向二线电池企业输出 配方和添加剂来获取主动权。 国内电解液企业发展面临拐点,进军海外动力市场将打开增量空间 2017Q1 以来的电解液价格下滑主要源于 六氟磷酸锂 降价 ,而 六氟磷酸锂降价是因为产品逐渐走向同质化,供给逐渐 过剩。我们测算目前电解液价格基本接近底部,继续下行空间不大。 我们认为行业将迎来三大变化: 1)小厂商由于 成本和技术 的劣势将逐步被淘汰, 下游电池企业与 龙头 供应商的绑定关系将加速集中度提 升, 电解液行业有望实现产能快速出清; 2) 动力电池高端化带来电解液升级, 电解液厂商通过开发新的添加剂以及提供配方服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 国内电解液厂商具备规模以及性价比优势,未来进军海外市场将带来增量机会。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发展速度不达预期导致动力电池出货量不达预期, 六氟磷酸锂 降价幅度 超出预期 ,电解液洗牌时间 超出预期 。 (31)(18)(5)82117/07 17/09 17/11 18/01 18/03 18/05(%)电力设备 新能源 沪深 300行业 评级: 相关研究 一年内行业 走势图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材料 . 4 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重要原材料之一 . 4 电解液是 “半周期 +半成长 ”的精细化工品 . 5 短期看,电解液价格随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其呈现周期性 . 6 长期看,受益于新能源车发展,需求高增长使其呈现成长性 . 7 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差异化产品研发能力是未来胜出的关键 . 10 电解液以收加工费为盈利模式,超额利润来自技术溢价以及原材料价差 . 10 我们认为电解液企业能通过研发配方和新型添加剂获取技术溢价 . 10 产品逐渐同质化后,企业竞争力还看成本控制能力 . 10 企业间差异化竞争主要在于新型添加剂以及配方开发 . 12 电解液行业面临拐点,进军海外有望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 14 六氟磷酸锂产能过剩,价格短期有望见底 . 14 预计电解液产能出清在即,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 15 电池高端化带动电解液产品升级,电解液厂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 17 国内电解液厂商有望进军海外动力电池市场打开增量市场 . 17 行业有望边际改善,建议布局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龙头 . 19 新宙邦( 300037):技术和海外客户开拓领先的电解液龙头 . 19 天赐材料( 002709):绑定大客户 CATL,垂直一体化布局打造成本优势 . 19 风险提示 . 20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目录 图表 1: 电解液成分构成 . 4 图表 2: 电解液在 NCM622 电池中成本占比约 6%. 4 图表 3: 电解液在磷酸铁锂电池中成本占比约 4% . 4 图表 4: 电解液各指标对锂电池性能影响 . 5 图表 5: 电解液生产工艺技术 . 5 图表 6: 电解液生产流程 . 6 图表 7: 珠海赛纬电解液生产成本构成 . 6 图表 8: 电解液原材料成本构成测算 . 6 图表 9: 电解液历史价格走势与六氟磷酸锂基本一致 . 7 图表 10: 国内各类锂离子电池 2014-2017 年产量(单位: GWh) . 8 图表 11: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持续高增长 . 8 图表 12: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以及对应的电池需求量测算 . 9 图表 13: 国内锂电池以及对应的电解液需求量测算 . 9 图表 14: 电解液定价和盈利模式 . 10 图表 15: 各电解液厂商历史毛利率情况对比(单位: %) . 11 图表 16: 森田化工氟化氢溶剂法制晶体六氟磷酸锂工艺 . 11 图表 17: 诺邦化学溶剂法制六氟磷酸锂工艺 . 11 图表 18: 氢氟酸溶剂法制备六氟磷酸锂成本拆分 . 11 图表 19: 添加剂龙头长园华盛毛利率近几年均维持在 38%以上(单位: %) . 12 图表 20: 各类新型锂盐性能对比 . 13 图表 21: 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情况统计(单位:吨) . 14 图表 22: 国内六氟磷酸锂供需平衡(单位:万吨) . 14 图 表 23: 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 . 14 图表 24: 几家电解液企业研发投入对比 . 15 图表 25: 国内电解液厂的客户情况 . 16 图表 26: 电解液企业产能和产量情况 . 16 图表 27: 2016 年国内电解液 CR5 为 66.8% . 16 图表 28: 2017 年国内电解液 CR5 为 66.89% . 16 图表 29: 2016 年海外电池企业的电解液供应情况(单位:吨) . 17 图表 30: 海外三大电池企业的客户、出货量以及供应商情况 . 18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材料 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重要原材料之一 电解液由溶质、溶剂、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 每单位质量的电解液对应的溶质、溶剂、添加剂的量分别为 0.12, 0.85, 0.05。溶剂是电解液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碳酸二甲酯( DMC)、碳酸丙烯酯( PC)、碳酸二乙酯( DEC)、碳酸乙烯酯( EC)、碳酸甲乙酯( EMC)等; 溶质主要为六氟磷酸锂 ,其存在晶体和液态两种形式;添加剂是改善电解液性能的关键,按照用途可分为 SEI(改善石墨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性能)成膜添加剂、抗过充添加剂、阻燃添加剂、稳定添加剂、浸润添加剂、除酸除水添加剂等。 图表 1: 电解液 成分构成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电解液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 低 , 但是对性能影响重大 。 锂电池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80%左右,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 , 其中 电解液在电池系统中的成本占比为 4%-6%。电解液在正负极中间起到传导锂离子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锂电池的高电压特性、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 图表 2: 电解 液在 NCM622 电池中成本占比约 6% 图表 3: 电解液在磷酸铁锂电池中成本占比约 4%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华泰证券研究所 正极材料20%负极材料4%隔膜10%电解液6%PACK20%其他40%正极材料35%负极材料3%隔膜8%电解液4%PACK17%其他33%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图表 4: 电解液各指标对锂电池性能影响 电解液指标 指标需要特点 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电导率 高 高电导率的电解液可以使其迅速地传导锂离子提高充放电效率充放电性能好 化学稳定性 分解电压高 高工作电压是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优势的关键由于当前候选正极材料在比容量方面的瓶颈,更高电压的材料成为研究热点。高分解电压的电解液可配合高工作电压正极材料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可使用温度范围 宽 可使用温度范围宽的电解液保障了锂离子电池在高、低温度下的工作性能。 安全性 好 电解液的高燃性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主要问题。安全性好的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关键。 资料来源:珠海赛纬招股说明书,华泰证券研究所 电解液是 “半周期 +半成长 ”的精细化工品 电解液的工艺控制是保证品质的关键。 电解液属于精细化工品行业,精细化学品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产品配方、工程设计、生产中的反应机理和过程控制,这些关键技术均需要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工艺经验的积累才能有效运用,从而生产出具备稳定质量的产品。电解液的生产工序主要分为:溶剂提纯、添加剂提纯、电解液配置以及灌装四大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化检测,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图表 5: 电解液生产工艺技术 流程 主要原材料 主要设备 主要工艺技术 生产周期 溶剂提纯 溶剂 (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等 ) 卧式储罐、泵、精增塔塔釜、填料塔节、冷凝器、立式储罐、除杂塔 精馏提纯技术、除杂质技术 连续生产 添加剂提纯 添加剂 (碳酸亚乙烯酯、 1, 3-丙烷酸内醋、氟代碳酸乙烯酯和双三氟甲基碳酰亚胺锂等 ) 立式储罐、除杂塔 除杂质技术 连续生产 电解液配制 六氟磷酸锂、溶剂、添加剂 调配釜、立式储罐、称重系统、模块、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混配技术 6-8 小时 电解液灌装 电解液成品 包装桶、自动灌装机 自动灌装技术 3-4 小时 资料来源:珠海赛纬招股说明书,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 6: 电解液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珠海赛纬招股说明书,华泰证券研究所 短期看, 电解液 价格随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其呈现周期性 溶质 六氟磷酸锂 成本在电解液成本中占比高。 根据电解液厂商珠海赛纬招股说明书,电解液 成本 中 原材料占比超过 90%,人工和 制造费用 等其他约占比 10%。原材料中,由于每个配方所需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的不同,各材料成本占比不同。其中溶质 六氟磷酸锂 是成本占比最高的 , 由于价格波动,其占比变化较大 , 最高可达 70%以上。根据新宙邦 6 月21 日的投资者交流纪要 ,新宙邦 电解液原材料成本构成中, 锂盐成本占比在 30% 50%之间,溶剂占比 20% 30%之间,添加剂成本占比 10% 30%之间 。我们按照本周市场均价 测算各原材料的成本占比,与新宙邦公告的数据基本吻合。 图表 7: 珠海赛纬电解液生产成本构成 项目 占比( %) 2017 年 1-6 月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直接材料 94.80 95.08 90.81 90.35 其中 :六氟磷酸锂 72.39 70.66 37.30 35.44 直接人工 0.64 0.89 1.87 2.61 制造费用 4.56 4.03 7.32 7.03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资料来源:珠海赛纬招股说明书,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8: 电解液原材料成本构成测算 用量(吨) 单价(万 元 /吨,含税) 总价 (万 元 ) 占比 备注 溶质 0.12 11 1.32 56.45% 六氟磷酸锂 报价以市场均价为例 溶剂 0.85 0.61 0.52 22.17% 以石大胜华 DMC 报价为例 添加剂 0.05 10 0.5 21.38% 以 FEC 市场均价为例 资料来源: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 ,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历史经验看,电解液价格与 六氟磷酸锂 价格走势基本同步 , 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 我们将电解液的历史价格走势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11 年 六氟磷酸锂 国产替代化以后,产品价格出现大幅跳水,电解液价格随之下跌。 2011 年 六氟磷酸锂 主要生产商为瑞星化工( Stella)、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三家产能占全球 55%左右。由于行业集中度高的原因,电解液价格 8.5 万元 /吨、 六氟磷酸锂 价格 28 万元 /吨。 2013 年国内厂商突破 六氟磷酸锂 技术瓶颈后,依靠强大的生产能力、低廉的成本优势、稳定的市场需求,成功实现 六氟磷酸锂 国产化替代。 2013-2015 年 间,由于竞争激烈, 六氟磷酸锂 价格下滑至 8 万元 /吨,国内厂商普遍出现亏损,国内电解液价格随之降至 4.5 万元 /吨,行业整体营收惨淡。 第二阶段: 2015 年 9 月开始电解液及其上游 六氟磷酸锂 、碳酸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下量价齐升。 电池级碳酸锂从 2015 年均价 5.7 万元 /吨上升至 2016 年 4 月份 17.6 万元 /吨,同比增长 209%。 六氟磷酸锂 市场从 2015 年末冰点 10 万元 /吨上涨至 2016 年 40 万元 /吨,多地甚至出现 “有钱难买六氟磷酸锂 ”的局面。电解液受锂盐成本上涨,价格升至并维持 8 万元 /吨。 第三阶段: 2017Q2开 始 六氟磷酸锂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滑,电解液价格也随之下滑。2017Q2,在需求端未回暖的情况下,供给端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六氟磷酸锂价格急跌,从 35 万 /吨下跌至 17 万 /吨。电解液价格也跟随下跌,从 8 万 /吨降至 5.5 万 /吨。 2018Q1,六氟磷酸锂 继续降价洗牌。根据电源协会数据,本周六氟磷酸锂价格已经降至 10-12 万 /吨,而电解液均价也跟随降至 3-4 万 /吨。 图表 9: 电解液 历史 价格 走势 与 六氟磷酸锂 基本一致 资料来源: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长期看,受益于新能源车发展 , 需求高增长使其呈现成长性 国内锂离子电池中电动汽车 用动力 电池产量 增速最高 。 我们参考高工锂电 统计的 锂离子电池产量数据 , 将 锂离子电池按照用途分为储能 、 电动汽车 、 手机 、 笔记本等几类 。 2014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最大的是手机类电池,而 2015 年,电动汽车用电池产量首次超过手机类,此后一直位居产量第一位。 2014-2017 年 , 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 39%, 电动汽车用电池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16%,同期 国内的新能源车产量从 2014 年的 9.3 万辆增长到 2017 年的 81.3 万辆,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06%。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10: 国 内各类锂离子电池 2014-2017 年产量 (单位: GWh) 2014 2015 2016 2017 14-17 年均 yoy 储能 2.07 2.75 3.12 3.48 19% 电动汽车 4.40 16.93 30.80 44.37 116% 电动自行车 1.80 2.77 3.31 4.07 31% 其他数码 0.69 1.48 2.28 2.63 56% 电动工具 0.51 0.56 0.79 0.75 14% 笔记本 2.01 1.95 1.97 1.92 -1% 平板电脑 3.34 3.20 2.92 3.05 -3% 移动电源 4.10 4.61 4.95 4.65 4% 手机 10.88 11.67 14.02 14.99 11% 合计 29.79 45.92 64.15 79.91 39%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1: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持续高增长 资料来源:节能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 预计 2020 年国内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 有望 达到 22.7 万吨。 为了简化测算,我们参照高工的统计口径,将锂电池分为动力、消费、储能三个大类,动力类 主要 为电动汽车,消费类包含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手机、平板电脑等 ,然后分别测算每类电池 需求 对应的电解液需求。 按照行业经验,若考虑损耗,每 GWh 动力 、 储能 、 消费类电池对应的电解液需求 假设 为 1500 吨, 1400 吨, 1400 吨。 2017 年国内动力电池存在 明显的库存问题,但是 随 行业洗牌 ,无效产能 逐步被淘汰, 加之 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逐步弱化,动力电池企业的排产和库存水平也将更加合理。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 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而 2017 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量 为 81.4 万辆,累计 产量 约 180万辆,距离 2020 年 500 万辆还有 320 万辆的空间 。虽然国家补贴逐年退坡 ,但是 双积分政策接力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新动力 。除了政策的驱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热门车型不断推出,也将驱动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向好。 我们预计 2020 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量将达到193.6 万辆。 由于高端车型占比提升 , 单车带电量也将 提升 。 若考虑每年旧电池替换 、租赁或者 换电模式的需求量 , 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国内动力电池的需 求量将达到 104GWh。储能电池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储能的 商业模式成熟以及锂电池度电成本下降,未来发展空间大,我们假设 18-20 年年均增速 30%。从消费类电池的应用领域看,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电动工具,渗透率均较高,未来 3-5 年 增速预计平稳,我们假设 10%。综合测算下来,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国内锂电池总需求量 153GWh,对应 电解液需求量达到22.7 万吨, 18-20 年 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25%。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900,0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产量合计(辆) yoy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图表 12: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以及对应的电池需求量测算 2017 2018E 2019E 2020E EV 乘用车 产量(辆) 449544 651839 945166 1370491 yoy 81% 45% 45% 45% 单车带电量( Kwh) 28 35 40 45 电池量( Gwh) 12.74 22.81 37.81 61.67 PHEV 乘用车 产量(辆) 102073 127591 159489 199361 yoy 38% 25% 25% 25% 单车带电量( Kwh) 16 16 17 18 电池量( Gwh) 1.66 2.04 2.68 3.52 EV 客车 产量(辆) 88556 84128 84128 84128 yoy -23% -5% 0% 0% 单车带电量( Kwh) 139 175 180 185 电池量( Gwh) 12.33 14.72 15.14 15.56 PHEV 客车 产量(辆) 16378 16378 16378 16378 yoy -16% 0% 0% 0% 单车带电量( Kwh) 39 50 50 50 电池量( Gwh) 0.63 0.82 0.82 0.82 EV 专用车 产量(辆) 153514 184217 221060 265272 yoy 153% 20% 20% 20% 单车带电量( Kwh) 40 42 50 55 电池量( Gwh) 6.19 7.74 11.05 14.59 新增装机总量 产量(辆) 810065 1064153 1426222 1935631 yoy 56% 31% 34% 36% 单车带电量( Kwh) 41 45 47 50 电池量( Gwh) 33.55 48.13 67.50 96.16 存量替换量 ( Gwh) 1.5 3.0 5.0 8.0 动力电池总量 ( Gwh) 35.05 51.13 72.50 104.16 资料来源:节能网,真锂研究,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3: 国内锂电池以及对应的电解液需求量测算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 动力 4.40 16.93 30.80 44.37 51.13 72.50 104.16 电池量( GWh) 消费 23.33 26.23 30.23 32.06 35.26 38.79 42.67 储能 2.07 2.75 3.12 3.48 4.524 5.8812 7.64556 合计 29.79 45.92 64.15 79.91 90.92 117.17 154.48 动力 0.66 2.54 4.62 6.66 7.67 10.88 15.62 电解液需求(万吨 ) 消费 3.27 3.67 4.23 4.49 4.94 5.43 5.97 储能 0.31 0.41 0.47 0.52 0.68 0.88 1.15 合计 4.24 6.63 9.32 11.67 13.29 17.19 22.74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6 月 3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成本控制能力以及 差异化 产品研发能力是未来胜出的关键 电解液以收 加工费 为盈利 模式,超额利润来自技术溢价以及原材料价差 电解液基本按照 “原材料成本 +加工费 ”的方式定价。原材料成本方面,由于下游客户与电解液厂商就原材料实际成本存在信息不对称,下 游是根据原材料市场报价定价,因而电解液厂商可赚取部分原材料价差 。 部分原材料存在稀缺性还能享受溢价 ,如针对特定功能的新型添加剂。 加工费则与配方的复杂程度以及谁掌握配方相关。配方越复杂,加工难度越高,对应加工费越贵。若电池厂提供配方 ,则电解液厂商仅为代工角色。若电解液能够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配方服务 , 则电解液厂可以收取服务费 。 图表 14: 电解液定价和盈利模式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电解液企业能 通过研发 配方 和新型添加剂获取技术溢价 目前市场对电解液厂 未来的角色定位有分歧,即到底是单纯的第 三方代工企业,还是能通过参与研发配方或者添加剂形成对客户的议价能力 。 分歧的原因在于: 首先 , 目前 CATL这类龙头 电池企业由于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 能够自己开发配方然后提供给供应商。 其次 ,即使电解液厂商帮助电池厂开发配方或者添加剂,但是目前国内的专利保护不严 ,按照惯例电池厂约定只给供应商一到两年不等的独家供应时间。 我们认为,电解液厂商未来仍能有技术溢价的空间,原因在于:首先,我们认为未来电池企业格局是梯队式的,二梯队的电池企业囿于技术实力,将配方以及添加剂研发外包给供应商性价比更高。其次,即使是 一梯队 龙头电池 企业 ,也存在联合开发的需求,因为动力电池后面往高镍三元方向发展时, 配方和添加剂 更复杂 。电解液厂相对电池厂的优势是对材料本身以及工艺中 know-how 的理解 ,因此 电解液厂与电池厂合作效率更高。 产品逐渐 同质化 后,企业竞争力还 看成本控制能力 自产关键原材料 六氟磷酸锂 和添加剂是获得成本优势的重要手段 之一 。 若下游电池提供配方和添加剂,在确保规模和供应稳定性的基础上,各供应商对电池厂来说是相对同质化的,因而成本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若电解液厂商自产原材料,不仅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更有效,同时相当于保留了本属于原材料环节的利润,那 么只要该原材料是盈利的,自产比例越高,则电解液厂商的毛利率越高 。 自产 六氟磷酸锂 对电解液毛利率的提升效果可以参照天赐材料的例子。纵向比较天赐材料 2014-2017 年电解液业务的毛利率,我们发现 2016年有突增,而横向对比其他竞争对手,天赐的毛利率也要显著高 10 个 pct 左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 于 2016 年 公司 新增 1000 吨固体 六氟磷酸锂 投产, 而当年 六氟磷酸锂 的价格从 15 年的 10 万元 /吨的价格底部爬升至 35-40 万 /吨的价格高点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