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2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二 0 一三年十月 目 录 第 1 章 总 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建设单位概况 . 3 1.3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 . 4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 1.5 问题与建议 . 7 第 2 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 8 2.1 项目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2 第 3 章 市场需求分析 . 15 3.1 项目市场供需现状及前景分析 . 15 3.2 销售策略、销售方案及销售途径 . 19 3.3市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 22 第 4 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25 4.1 建设规模与内容 . 25 4.2 产品方案 . 27 第 5 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 28 3 5.1 项目场址 . 28 5.2 建设条件 . 28 5.3 项目场址评价 . 33 第 6 章 建设方案 . 34 6.1 总体布局与产品标准 . 34 6.2技术方案 . 36 6.3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 . 47 6.4设备方案 . 47 6.5 工程建设方案 . 49 6.6公用工程方案 . 58 第 7 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 . 65 7.1 环境影响分析 . 65 7.2 环境保护措施 . 66 7.3 环境影响评价 . 68 7.4 节能与节水措施 . 68 7.5节能与节水效果分析 . 69 第 8 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70 8.1 组织机构 . 70 8.2 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 . 71 8.3项目管理 . 72 8.4技术培训 . 75 第 9 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75 9.1劳动安全因素分析 . 76 4 9.2 安全防治措施 . 76 9.3消防 . 77 第 10 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89 10.1项目建设工期 . 89 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89 10.3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表 . 89 第 11 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91 11.1 投资估算 . 91 11.2 项目总投资估算 . 93 11.3 资金筹措与使用安排 . 93 第 12 章 工程招标方案 . 97 12.1编制依据 . 97 12.2主要招标计划及招标基本情况 . 97 12.3招标基本情况 . 98 第 13 章 财务评价 . 100 13.1 财务评价依据 . 100 13.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 100 13.3销售收入估算 . 101 13.4 成本费用估算 . 101 13.5 利润总额及分配 . 102 13.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102 13.7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 103 13.8 不确定性分析 . 103 5 13.9 财务评价结论 . 104 第 14 章 社会效益分析 . 105 14.1壮大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 105 14.2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 105 14.3辐射带动基地 . 106 14.4辐射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 106 14.5 带动就业分析 . 107 14.6对比分析 . 107 第 15 章 风险评价 . 108 15.1 主要风险因素 . 108 15.2 风险防范措施 . 109 第 16 章 结论与建议 . 113 16.1研究结论 . 113 16.2 建议 . 113 附表: 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 115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估 算 表 . 115 总 成 本 估 算 表 . 116 利 润 和 利 润 分 配 表 . 117 项 目 投 资 现 金 流 量 表 . 118 6 1 第 1 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1.1.2 建设地点 :*某某 1.1.3 建设 单位 :*某某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 1.1.4 建设单位法人 代表 : 1.1.5 项目负责人 : 联系电话: 1.1.6 主要 建设条件 (1)项目 区位于 *某某 ,项目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热量资源尚丰,水热同期,且热量有效性高,适宜发展种植业。 (2)项目 区的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基 础设施较为齐全, 项目区位于台创园核心区 某某 ,是 某某 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 区位优势明显。 (3)项目 区 所在地 某某 具备良好 的 农业产业基础, 农业特色明显, 特别是 对 台农业合作开发已有一定规模,外向 型 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规模化、市场化程度 较 高,特色农业初显活力。 (4)*省 及 *政府 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和闽台农业 合作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 ,为 项目建设 创造了 良好 的 外部环境和 条件。 1.1.7 建设 规模 与内容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规划面积 120亩,拟建“ 三 区 2 一心一平台”,即:精品 花卉 苗木 示范区、种苗组培示范区、蔬菜无土栽培示范区、农业培训中心、农业信息化科技服务平台。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与内容如下: (1)建设 精品花卉 苗木 示范区 40亩, 年 产成品鲜切花、盆花 (盆景兰花为主) 50万株; (2)建设 种苗组培示范 区 40亩,年 产各类优质花卉、台湾果蔬、茶叶优质种苗 2000 万株; (3)建设 台湾蔬菜无土栽培 示范区 30亩, 年产各类优质蔬菜 250吨; (4)农业培训中心:农业培训用房 10000m2 (含生态餐厅 5000 m2 ); (5)农业信息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组培 用房 (含其它实验室)10000m2 ,炼苗室 2000m2; (6)配套 建设示范区基础设施,包括 全自动智能化温室大棚20000 m2,标准钢构大棚 30000m2 ,修筑堤岸 1031m, 机耕路 7500m,修建水渠 10550m; (7)引进 优质种苗 组培生产设备 : 购置组培生产设备 10 套,实验室 设备 5 套;其它设备:多媒体、监控系统设备 5 套,购置台式计算机 5 台、空调 20台等。 1.1.8 建设期限: 2013 年 10月 -2017 年 9 月 1.1.9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 11322.9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977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8577.8 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1194.4 3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011.5万元;基本预备费 539.2 万元。 项目总投资 11322.9 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拟定如下: (1)申请上级预算内投资补助 500万元; (2)市级财政配套资金 300万元; (3)企 业自筹 10522.9 万元。 1.1.10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 11322.9 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3.3%, 高于种植业财务基准收益率 6%, 财务净现值( ic=8)为 3506.4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8.6 年(含建设期 4 年),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 7100万元 /年,经济效益显著 。 (2)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示范 与 辐射作用, 培育出高新技术快繁珍稀花卉、高产稳产果蔬 、茶叶 品种,创立珍稀花卉、果蔬品牌,并带动科研教育、餐饮旅游、休闲娱乐、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可带动周边1000 多 户 农户从事 花卉、蔬菜 等种植生产 ,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 地方 农村经济繁荣 ,社会效益 显著 。 1.2 建设单位概况 于 2006年 5 月经 *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并列入海峡两岸( *)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 7 月 8 日,正式挂牌。 2008年 2 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当时全国两批 8 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创业园核心区 某某位于 *西南部,平均海拔 780米,因地理气候与台湾阿里山相近, 4 被台商誉为 “ 大陆阿里山 ” 。目前,创业园落户台资企业 59家,涉及台商投资个体近 500人,其中高山茶企业 48家,种植茶叶 面积 5.5万亩,占台湾高海拔茶园总量的近五分之四,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创业园核心区 某某 是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永福已发展茶叶、花卉、水果、反季节蔬菜四大特色产业,总面积 12.5万亩,其中名优花卉 2.5万亩,反季节蔬菜 4万亩,水果 0.5万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的台缘山庄荣获 *省乡村旅游四星级经营单位,成为对台交流重要平台,台缘广场一期、十里花街、樱花大道和杜鹃花公园等基本建成,正在建设海峡茶文化交流中心。 2010 年创业园被中国科学技术部授予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成员单位 ; 某某 获得 “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 等称号;永福高山茶在 2010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 2011 年上海世博会上获得 “ 三金 ” 佳绩,并成为北京 “ 故宫贡茶 ” ; “ 永福杜鹃花 ” 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央视等主流媒体及台湾有关媒体多次宣传 某某 台湾农民创业园,“ 大陆阿里山 ” 正逐渐成为海西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2011 年前来创业园参观考察的台湾同胞达 30多批次 3600人次。 1.3 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支持 *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09 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9 年; 5 (3)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 *省人民政府, 2011 年; (4)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省人民政府, 2011 年; (5)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人民政府, 2012 年; (6) *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 *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 2012 年;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人民政府, 2011 年; (8)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人民政府, 2012 年; (9) *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人民政府, 2012 年; (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人民政府, 2006年; (11) *城市总体规划, *人民政府, 2010 年; (12) 某某 永福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 2011 2030),*人民政府, 2010 年 ; (13) *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人民政府, 2011 年; (14)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政府, 2011 年; (15)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人民政府, 2011 年 ; 6 (16)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 2011版) ; (17)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 (18)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 (19)项目建设单位 的委托书及合同 ; (20)项目建设单位 提供的有关资料及 调研资料 ; (21)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1.3.2 研究范围 本报告从调查分析 *某某 农业发展 、闽台农业发展 及 某某 台湾农民创业园 现状入手,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特色及 台创园 建设 发展规划 ,重点分析 本 示范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市场需求分析、建设规模 与产品方案 、 工程 建设方案、 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项目风险分析 等内容,进而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 表 1-1 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一 览 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规划用地面积 亩 120 1.1 精品花卉苗木示范区 亩 40 1.2 种苗组培示范区 亩 40 1.3 蔬菜无土栽培示范区 亩 30 1.4 建筑及其它用地 亩 10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72000 2.1 农业培训中心 平方米 10000 框架结构 2.2 农业信息化科技服务平台 平方米 12000 框架结构 2.3 标准钢构大棚 平方米 20000 7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2.4 温室大棚 平方米 30000 全自动智能 化 3 产品方案 3.1 年产鲜切花 、盆花 万 株 50 兰花为主 3.2 年产优质种苗 万株 2000 花卉、茶叶、台湾果蔬新品种 3.3 年产无公害蔬菜 吨 250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322.9 4.1 工程费用 万元 9772.2 4.1.1 建筑工程 万元 8577.8 4.1.2 设备及安装 万元 1194.4 4.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011.5 4.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539.2 5 资金筹措 万元 11322.9 5.1 申请上级 投资补助 万元 500 5.2 市级 财政配套 万元 300 5.3 企业自筹 万元 10322.9 6 财务指标 6.1 静态指标 6.1.1 达产年年均收入 万元 7100.0 6.1.2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5495.7 6.1.3 年均净利润 万元 3709.6 6.1.4 总投资收益率 % 44.9 6.1.5 投资回收期 年 8.6 含建设期 4 年 6.1.6 盈亏平衡点 % 20.3 6.2 动态指标 6.2.1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13.3 税后, 基准收益率 6% 6.2.3 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 万元 3506.4 税后 1.5 问题 与建议 1.5.1 主要 问题 本项目主要障碍因素是 精品 花卉、 优质 种苗、果蔬 种植对技术要求高,项目涉及和带动的农户多,管理比较分散,收购的农产品数量较大,资金需要较大的规模。 1.5.2 建议 8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协调好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加强与市政供水、供电、排污等部门签订相关协议的工作,确保项目立项、设计和后续工作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项目的开发建设顺利进展。 (2)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投资 大、回收期长、风险大。与此同时,具有较大的公益性,集中体现在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因此,客观上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建议政府在用地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科技创新专项补贴、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本项目的实施,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建议在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实行投资主体多样化和股份合作制,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与滚动发展,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第 2 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 景 2.1.1 国家政策 现代农业,主要指以现代经营管理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工具,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特征的发达农业。 2007 年中央 1 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2008 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指出, 必须加 9 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2009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 201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印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2 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 为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1.2 闽台合作交流跨入新阶段 (1)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大好机遇 *某某 台湾农民创业园 于 2006年 5 月被 *省委、省政府列入海峡两岸( *)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 2006年 7 月,经 *省委、省政府批准,在 台 创园核心区 某某 挂牌成立, 2008 年 2 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 *省第二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2009 年 5 月 14 日, 国务院关于支持 *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 *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后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 ( *省人民政府, 2011 年 ) 、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 ( *人民政府,2012 年 )相继出台,为 *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加快原中 10 央苏区、 闽西老区 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 *台创园 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和领域。 这无疑为本项目的建设带来了国家(地方)政策及外资、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等支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2)项目区对台合作交流的成果和优势 台创园核心区 某某 位于 *西南部,平均海拔 780 米,因为山地气候与台湾著名茶叶产区、旅游景区阿里山相近,被台商誉为 “ 大陆阿里山 ” ,已成为 *省 乃至 大陆 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之一。台创园已入驻台资企业 59 家,其中高山茶企业 48 家,投资总额超过 5 亿元,年产值 6 亿多元 ; 核心区 某某 常住台商 500 多人,目前已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 ; 仅 2011 年,前来创业园参观考察的台湾同胞就达 30多批次 3600 人次。 2.1.3 项目区域概况 ( 1)自然地理条件 某某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某某 所在 *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接触地带,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全年平均气温 20.3 之间,无霜期 262天,年均降水量 1509毫米,全年太阳辐射为 476.83 千焦 /平方厘米 ,年均日照时数为 1801.6 小时, 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干湿季节界线分明,高山立体气候明显 ,垂直气候差异显著 ,非常适合花果苗木和蔬菜以及茶叶等各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水利资源是 某某 能源开发的一大优势,主要河流 永福溪全长 52公里,从清源村笔架山至华安县汇入九龙江,境内有吕坊溪、内洪溪、易坑溪、文星溪、下浙溪等 5 条支流汇入永福溪,水能蕴藏量为 3.5 11 万千瓦,现有上林水库、大坂水库,蓄水 2442立方米,大小水利工程 700 多处,小水电 9 座,装机容量 14100 千瓦。 某某 全镇的土地总面积为 78.7 万亩,其中 耕地面积 5.2 万亩,林地面积 61.4 万亩(其中天然林 38.7 万亩),水域面积 1.1万亩 , 森林覆盖率 74.6%。某某 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产品有花卉、蔬菜、茶叶、水果等,是全国著名的花乡、全省面积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面积最大的台资高山茶基地,为园区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 ( 2)社会经济概况 2011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10.13 亿元,财政收入 8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909 元。全镇现有 3 所中学、 1 所中心学校、 14所完小和 2 所幼儿园、 1 所卫生院、 1 个影剧院。 1998 年 被 *省建设厅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2000 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评为“中国杜鹃花之乡”, 2005 年被 *省环保局列为生态建设示范镇, 2005年, 某某 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 2006年 5 月创业园被 *省委、省政府列入海峡两岸( *)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 2008 年,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2009年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2010 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0 年被 *农学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评为“ *省明星乡镇”。 2010 年, 某某 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某某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 2020) 12 明确 提出 : “ 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 “ 茶、花、菜 ” 产业, 加大 提质 增效 力度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发展安全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可持续发展 ; 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与优势并存的高山茶和花木产业。加快转变理念,从特色资源 和 特色 产业 的比较优势向特色产业集群和 特色产 业链的竞争优势 转变 ,优化提升主导产业和主打品牌 ” 。 为贯彻落实 *某某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 2020) 相关要求 , 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对台农业交流合作, 加快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规划 在 某某 建设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项目 。项目建设对 *引进农业新品种, 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发展闽台农业合作,辐射和带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乡村旅游开发 ,促进 *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好 “ 三农 ” 问题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综上所述,在闽台农业合作进入新阶段和 *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项目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 *乃至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支持 *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13 以省、市相关实施意见的出台,为 *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了具体部署,为推进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指明 方向。 *通过借助资源、对台合作(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交通、政策等优势,建设 *省一流的,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周边地区的高起点、高标准的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是积极呼应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2 适应国家及地方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新趋势,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品种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项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当地资源特点,确定以 精品 花卉、 优质种苗 、 蔬菜为主导产业 的主要建设示范内容,既适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方针。 2.2.3 有利于借鉴和吸收台湾先进农业科技,提高示范效应 项目区 地处 *南部海拔 760米以上的博平岭山间盆地 ,与台湾自然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趋同,借助独特的人缘地缘优势,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合作,把其设施农业、精致农业、集约农业、持久农业、高效农业等新型生产 经营方式的内涵吸收过来,并引进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验,直接进入高起点的发展。不仅符合新世纪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而 14 且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区域应用科技的积累水平。这必将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为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超前的示范样榜。 2.2.4 有利于促进 *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世纪是生态农业的世纪,要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和生产无公害的健康绿色食品。因此,探索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 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项目的实施,均采用 无害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通过生物与化学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机生物复合肥料和绿色饵料的使用以及节水灌溉和水质调控等先进实用科技的应用,将使示范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食物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产系统,为当地的农业逐步朝节约、高效、保护环境和无害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2.2.5 有利于大幅度增加 地方 农民收入 本项目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状况,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这为带动 农户生产优质农产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动农户按国际标准的要求去生产和加工,使其产品尽快达到国际要求的标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形成以花卉标准化生产、 优质种苗 、 蔬菜 等农产品无公害产业化生产三 大农业技术体系,逐步达到在品种选育、种植 技术、农药使用、施肥、灌溉及产品检测等技术符合国际规范要求,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5 综上所述 ,本项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非常必要。 第 3 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 项目市场供需现状及前景分析 3.1.1 花卉市场供需现状 ( 1)国际市场 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中国由于气候地理等方面的自然环境优势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逐渐成为全球花卉中心,而许多发达国家考虑到花卉在本土的生产力成本继续上升,正寻求机会与花卉生产升本低的国家进行合作经营以降低成本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这正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花卉生产和贸易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 2)国内市场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的 2012 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为 112万公顷,比 2011年 增长 9.4%,但同比增幅下滑 2.2%;全国花卉销售约 1207.7 亿元,比 2011 年增长 13.03%,同比增幅下滑约 11%;花卉出口表现同样不佳,虽然有3.72%的增幅,但同比也呈现下滑趋势。显然,经过几年快速增长之后,因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国内居民消费开拓乏力,我国花卉产业需向更高质量的种植模式转变。 2012 年,我国鲜切花类产品(含鲜切花、鲜切叶、鲜切枝)生产一改前几年大幅增长趋势,生产扩容趋于平稳,销售端虽然实现 16 了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减小。鲜切花类总种植面积为 5.93万公顷,比 2011 年增长 2.5%,总销 售量为 213 亿枝,增幅达 13.66%,总销售额为 135.41 亿元,增长了 6.32%。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的数据显示, 2012 年全国盆栽植物类(含盆栽植物、盆景、花坛植物三大类)产销双线持续增长,其中种植面积将近 9.98 万公顷,销售额达到 267.72 亿元,分别比 2011年同类产品增长 9.96%和 11.05%;总出口额基本持平,约 1.05亿美元,比 2011年上扬 1.6%。种植面积增速仍近 10%。可见,花卉市场市场前景广阔且需求量不断上升。 表 3-1 2012 年全国花卉产品销售情况一览表 类型 销售量 种植面积 (公顷) 销售额 (万元) 出口额 (万美元) 单位 数量 一、鲜切花类 万枝 2129795.5 59381.8 1354098.4 27907.1 二、盆栽植物类 万枝 612715.9 99775.11 2677168.6 10526.2 三、观赏苗木 万枝 1425844.4 637723.4 6159261.1 4817.3 四、食用与药用花卉 万枝 142000346.1 205769.6 1018131.5 186.5 五、工业及其它用途 万枝 78419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