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区块链应用情况研究报告,2018/5/17,Contents,目,录,1,区块链发展历程,234,金融领域的应用其他领域的应用总结与展望,3,1PART 1,区块链发展历程1.0 加密货币时代(20092013)2.0 智能合约时代(20142017)3.0 大规模应用时代(2018),概念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结构,以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区块链起源于中本聪在2008年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2009年1月,中本聪开发出创始区块0和区块1,将区块0的信息加入到区块1中,实现了区块的链接,区块链由此诞生。,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结构,以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从形式上看,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记录了一定时间内各个区块节点全部的交流信息。各个区块之间通过随机散列(也称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一个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一个区块与一个区块相继链接,形成区块链。,起源,狭义区块链,广义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利用加密技术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共识算法来新增和更新数据,利用运行在区块链上的代码,即智能合约,来保证业务逻辑的自动强制执行的全新的多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特征区块链具有防篡改、去信任、去中心化、保护身份隐私性和交易公开性的特征,注:在比特币中,目前由于算力不均衡导致节点权利不均等,这也使比特币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工作量证明机制受到挑战。但区块链追求的是去中心化,暂时的中心化是技术待改进的体现。,防篡改依靠密码学原理和分布式算法,只有控制超过51%的节点,才能篡改数据隐私性和公开性比特币的加密技术(Hash碰撞)使得全部人的账单并不会显示用户名字,而只是一串唯一识别码,保证了隐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公开性,去信任机制交易的确认基于密码学原理(Hash碰撞),而非信任机制自治性与去中心化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系统中所有节点能在去信任的环境下自由交换数据。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均等,发展历程区块链的发展经历了加密货币时代、智能合约时代,将进入大规模应用时代,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08,2009 1月,中本聪开发的区块1和区块0相连,区块链诞生, 2010年,域名币(namecoin)利用区块链实现名称注册2010, 7月,开源系统以太坊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2014, 6月,EOS代币开始众筹 12月12日,比特币分叉:BTH和BTC,BTH开始支持智能合约2017,2013 12月,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启动了以太坊项目区块链1.0加密货币时代,2016 5月,去中心化自治组织“TheDAO”诞生 6月,以太坊遭遇黑客攻击,发生硬分叉:以太坊经典( ETC )、以太坊( ETH )区块链2.0智能合约时代,2018 4 月 , 天 空 链(Skycoin) 底 层 链生态正式对外发布区块链3.0大规模应用时代,标志事件,发展特点,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点对点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2009年1月,中本聪开发出创始区块0和区块1,将区块0的信息加入到区块1中,实现了区块的链接,区,在比特币协议中,比特币的获得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挖矿),算力决定影响力,出现了挖矿热潮。出现了很多山寨币,山寨币通过修改比特币源代码得到,出现“一链一币”的现象。,加密货币交易价格波动幅度极大,没有政府信用背书,且面临着政策不确定性。ICO成为区块链领域融资的主要模式,甚至超过VC投资。区块链技术主要用于各种项目的发币筹资,甚至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加密货币时代加密货币时代,区块链技术主要用于发币和支付,被比特币统治,块链由此诞生。比特币基于密码学原理进行支付,而非基于信用,通过点对点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来生成依照时间前后排列并加以记录的电子交易证明,从而解决双重支付问题,开创了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先河,统治了加密货币时代。,币种,上市时间,用途,算法,特点,比特币(Bitcoin,BTC)瑞波币(Ripple,XRP)莱特币(Litecoin,LTC)点点币(PPcoin,PPC)质数币(Primecoin,XPM),2009.012011.042011.102012.082013.07,支付支付支付支付解决数学问题,寻找质数,SHA-256Opencoin原创算法ScryptSHA-256XPM原创算法,搜寻新质数,提出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交易确认较慢:每10分钟处理一个区块预期产出2100万个比特币,随着比特币数量的增加,挖矿难度会增大基于Ripple协议,自有共识机制,可以兼容所有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全节点”开源;总量1000亿,随着瑞波币数量的增加,后期产出数量逐渐减少为避免恶意攻击,要求每个账户至少有20个瑞波币,每交易一次就销毁1/100000个瑞波币基于比特币协议,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交易确认较快:每2.5分钟处理一个区块预期产出8400万个莱特币,每一个莱特币被分成1亿个更小的单位基于比特币协议,是第一个混合工作量证明机制和权益证明(PoS)机制的加密货币创建了PoS利息体系,防止通货紧缩总量无上限,通胀率1%/年基于比特币协议,每分钟产生1个区块,每个区块包含若干个XPM的奖励(奖励数量取决于破解质数的难度)尚未有人研发出XPM的显卡挖矿程序,只能通过CPU挖掘没有总量上限,但由于大质数的计算难度高,产生速度极慢,门罗币(Monero,XMR),2014.04,电子现金,RingCT(环形加密), 基于CryptoNote协议 开源加密货币,更加注重隐私保护、去中心化、可扩展 公平发布,且不限制每日交易数量,加密货币时代加密货币的主要用途是支付,多数基于比特币协议,少数基于原创共识机制和算法市值较大的几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时代基于比特币协议的加密货币最大的优势是建立起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去信任机制,最大的弊端是PoW机制易受算力的51% 攻击优势,去中心化,每个区块记录全部节点信息,建立了PoW共识机制,防止运营者控制整个网络。公钥匿名,对身份信息加密,每次交易生成一个新的地址,保证了身份隐私性。每个区块节点可以查看全网账本,保证了交易数据透明性和公开性。大部分的加密货币总量一定,可抵制通货膨胀风险。,算力可能进行51%攻击:比特币协议中工作量证明机制有可能会被集中矿力突破,控制超过51%的节点。不具备图灵完备性,不能实现所有种类的计算。协议缺乏扩展性:如,比特币网络里仅有比特币符号,用户无法自定义另外的符号,损失了一些功能。交易速度慢:每秒约处理6笔交易。区块链需要承载上一个区块的全部信息,区块写入信息量会无限增大。价值盲、状态种类欠缺、区块链盲:不能为账户取款,额度提供精细的控制,限制了交易类型的发展。不足,标志事件,发展特点,2013年年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启动了项目。2014年7月24日起,以太坊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系统正式上线。,2016年初,以太坊的技术得到市场认可,价格开始暴涨,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以外的人进入以太坊的世界,以太币(ETH)成为这一阶段的典型货币。2016年6月,以太坊遭遇黑客攻击,发生硬分叉:以太坊经典( ETC )、以太坊( ETH )。,出现了大量建立在以太坊协议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促进了区,块链技术在发币以外的应用。DAOs的安全问题暴露出来,DAOs之间互相学习,避免技术漏洞的出现。出现了许多行业区块链联盟,如企业以太坊联盟(EEA)、IBM发起的Hyperledger、R3等。,智能合约时代智能合约时代,基于以太坊协议的区块链开始可编程,出现了大量DAOs和Dapps,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底层系统,基于权益证明机制,交易速度提高,每秒可处理约30笔交易,并且支持智能合约。众多ICO的项目纷纷通过以太坊实现,目前已经有超过200多个应用在以太坊系统上开发。,子货币金融衍生品储蓄钱包遗嘱,金融应用,身份和信誉系统去中心化存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非金融应用,为解决计算问题而进行自我强制悬赏,半金融应用,智能合约时代智能合约的三大应用:金融应用、半金融应用、非金融应用,代币权益分红项目。典型的代币权益分红项目是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平台Augur,Augur的代币REP是具有分红权的,权益写在智能合约里面不用担心没有分红权益。用户可以用数字货币进行预测和下注,依靠群众的智慧来预判事件的发展结果,有效地消除对手方风险和服务器的中心化风险,同时采用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创建出一个全球性的市场。代币(Currency)项目。此类项目内置消费场景,进行代币使用消耗。此类项目典型的有Coindash(大师跟投)、Omise.go(去中心交易市场,法币兑换)、perss.one,这些项目的代币和货币都是同一种代币。,ETH智能合约金融应用举例,智能合约时代统治智能合约时代的以太坊协议的最大优势是公有链开源,支持智能合约;最大劣势是PoS机制易被利益占有者控制优势,PoS共识机制解决了PoW共识机制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基于以太坊协议的区块链可编程,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种应用,极大拓宽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智能合约具有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的优点。去中心化的组织和代理合约不需要关心合约的每一参与方是什么类型的账户。用户的各类资产都写在智能合约里面,不用担心资产的映射问题。,基于权益证明机制的网络可能会被利益占优者控制。网络变得中心化,从而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威胁。ETH的应用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区块链扩容的速度,出现拥堵,使得每笔交易的手续费持续提高。在ETH基础上很难开发复杂的大规模应用产品。智能合约大部分都不在区块链上,而是在身份识别层和交流与数据复制上,未充分发挥区块链的优势。所有数据都和单一一个公钥联系在一起,在公布账户,公钥后,任何密码漏洞都可能造成问题。不足,标志事件,发展特点,大规模应用时代大规模应用时代关键是去中心化、安全性与效率的平衡与提高;EOS、Skycoin等新的底层协议出现 2017年6月,商用分布式操作系统EOS(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代币开始发行。发行期1年,首次公开发行2亿枚。, 2018年4月,天空链(Skycoin)底层链生态正式对外发布,创新并完善了不同于PoW和PoS的新共识机制,比特币、以太坊、EOS、NEO、BTM、Skycoin等多种底层协议共存,底层协议支持的应用开发数量将成为底层协议系统竞争成败的关键。,由于各底层协议的性能不同,不同类型的应用需要的底层协议可能不同。如,高频交易的应用对底层协议的效率要求相对较高,而低频交易的应用对底层协议的性能要求则相对较低。区块链在金融、交通与物流、慈善公益、网络社交、共享经济等各种应用场景中落地。,Obelisk,共识引入“动态观点”。 建立一个基于信任度为共识基础的网络,由社区共识决定权力的平衡,由节点之间的订阅建立验证和信任,避免51%攻击的危险,交易速度可达3000笔/秒。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开发在逐步扩大,在支付、结算等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落地。区块链的发展将要进入大规模应用时代,但安全是前提,去中心化和效率之间的平衡优化将成为各底层协议未来发展的关键。,大规模应用时代EOS采用DPoS机制,挖矿无需比拼算力;石墨烯结构高度模块化,更具可扩展性,EOS商用分布式区块链操作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区块链应用性能低,安全性差、开发难度高以及交易手续费高的问题。EOS交易无需手续费。任何团队都可以在EOS上以比较快的速度开发出所需要的Dapp,EOS框架内发生的经济活动用EOS代币完成交易。,EOS,开发目的,代币发行机制,经济逻辑,架构分析,采 用 DPoS ( Delegated Proof ofStake),在某一条区块链的所有节点中票选出21个超级节点,并从21个超级节点中随机选出一个节点产生新的区块。在这种票选机制下,21个超级节点是随机轮换的,并且21个节点中只能有一个节点可获得区块奖励,这种货币增发机制无需比拼算力。,首次发行总量10亿枚,其中创始团队拥有1亿枚,9亿枚进行公募。第一阶段(2017年6月2018年6月)投放2亿枚EOS代币,7亿代币平均分成350份,每份200万,每23小时一份。以后以每年不超过5%的增长率发放代币。,采用石墨烯结构,高度模块化,将内部节点间的分布式通信能力封装成插件(plugins),由上层的应用程序(Dapp)动态加载调用,使得应用开发者无需关注区块链底层细节,更具可扩展性。主要包括应用层、插件层、库函数层和智能合约层。,Skywire,CX,Skycoin,CXO,生态系统,语言对象系统衍生项目, 用户在Skywire可以分享自己的硬盘、内存、CX编程语言基于GO,用于打造分布式 CPU、GPU、带宽等,分享即可获得币时奖励,应用程序、视频游戏以及程序FPGA芯片。 推动“价值互联网”的真正建立。 Skywire相比现有互联网有低延迟、高性能、隐私保护等优点。目前,Skywire已经能够接Skycoin生态上的IFPS分布式内容 入用户所使用的各类APP和运行系统,并由用共享协议CXO基于CX语言。CXO将有关 户进行统一管理。未来Skywire也将自成生态,区块链的不变性和内容分发网络(CDN) 向第三方应用开放。的可扩展性结合起来,其存储和分发内 Skywire与天空链的硬件配置Skyminer配合,容功能可以避免传统区块链中存在的因 将能实现千兆带宽,可以充当区块链网络节点,容量过大导致的堵塞问题。 未来可以成为个人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区块链存储项目SPO,是在CXO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存储底层的研发。SPO创始人韩友洪透露,SPO项目将为家庭娱乐硬件产品提供全新的技术。衍生语言包CX-Game是Skycoin为游戏编程者开发的语言包。目前,已经在开发迷你游戏和更复杂的游戏原型,有30多个流媒体、视频等项目的团队加入。区块链宠物游戏Kittycash便是其中之一,类似于以太坊的CryptoKitties,但不会像后者那样堵塞网络,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和互动可玩性。,大规模应用时代Skycoin生态系统包括自己的编程语言和不可变的对象系统,为Skywire网络的应用逻辑和数据分发提供基础,三类区块链区块链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三类,公有链作为基础层服务促进技术进步,联盟链、私有链则重在商业应用,2,3,1,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所有节点共享,完全开放私有链的联盟,对特定组织开放主要权限集中在运营组织者手中,比特币以太坊EOS(柚子)NEOBTM天空链企业以太坊联盟HyperledgerR3运营商区块链研究组CBSGCoco(微软),农行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 “e链贷”招商银行跨境直连清算系统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各类区块链举例,链名称比特币链以太坊链柚子(EOS)小蚁链(NEO)比原链(Bytom,BTM)天空链(Skycoin),共识机制PoWPoSDPoSDBFT,中性记账ASIC友好型的PoWObelisk,匿名性公钥匿名,地址非匿名委任授权。多用户授权,授权匹配地址由一组公钥组成,地址匿名地址匿名,地址就是公钥哈希,速度约10分钟/块6笔/秒30笔/秒3秒/块目标百万TPS/秒515秒/块可能达1万TPS/秒3000笔/ 秒,通过调节可实现信用卡级支付速率,货币发行机制对矿工的奖励对矿工的奖励对矿工的奖励,每年增长不超过5%购买小蚁股,按持股比例分配小蚁币私募、ICO、挖矿、商业拓展、基金会预留比原币(总量21亿个)用“币时”奖励用户贡献的资源,特点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去中心化支付系统任何人都能够创建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并设立自由定义的规则代币持有者给与矿工代币奖励,代币持有者权限大于矿工;存在超级节点,牺牲了一定的去中心化。若秘钥被盗,用户可自主恢复账户实现事务去中心化、“超导交易”,开发清算型区块链,对接实体金融,支持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多元资产协议,可以实现(收益权、非上市股权、债权、数字货币等)的登记、流通、对赌和基于合约的更具复杂性的交互操作解决PoW、PoS存在的逐渐中心化问题,取得去中心化、安全、效率的平衡,公有链对比安全性、去中心化、效率之间的平衡是公有链竞争的关键六种公有链对比,区块链联盟Hyperledger联盟是跨行业的、企业级的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开放平台,Hyperledger发起于2016年,由Linux Foundation领导,是一个中立、开放的跨行业区块链技术合作平台。执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将Heperledger的使命定为商业区块链伞(Business Blockchain Umbrella)。目前, Hyperledger理事会由21个成员构成。Hyperledger已有200多名会员,成员覆盖多个行业的大、小公司,如金融、医疗、科技等。在成立之初,Hyperledger就有30名成员,并引入了两个超级账本科技开拓者Hyperledger Fabric和Hyperledger Sawtooth。Hyperledger会员,会员类型贵宾会员普通会员附属会员附属学术机构,会员数量181622710,会员举例埃森哲、Airbus、思科、百度、DAH、DTCC、英特尔、J.P.Morgan、IBM、SAP、戴姆勒、万达非凡科技小米、BOSCH、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德勤、房掌柜、H3C、Oracle、点融、中超区块链、R3、智链、华为英格兰银行、浙江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Sovrin基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云安全联盟、区块链研究协会Blockchain at Berkeley、Cambridge Center for Alternative Finance、北京大学、UCLA Blockchain Lab,注:以上会员信息为截至2018年5月11日的状态。,类型框架工具,项目名称SawtoothFabricIrohaIndyBurrowCaliperCelloComposerExplorerQuilt,简介建立、部署和运行分布式账本的模块化平台,案例有:海鲜产业供应链溯源、债券资产交易结算、数字资产交易最初由DAH和IBM建立,智能合约引擎,促进区块链产品和服务开发的模块化框架,为成员提供即插即用的服务是一种区块链平台实现方式,重在移动应用开发,建立基于链的拜占庭容错算法(Sumeragii)去中心化识别的分布式账本,为创建和使用独立数字识别提供工具、字典和可再用的元素许可式智能合约应用引擎,为模块化区块链客户提供许可式智能合约解释程序,部分是按以太坊虚拟机标准建立的区块链基准工具,提供预定义的案例,供用户测试某一具体区块链的执行表现情况区块链模块工具集,提供虚拟机、集成平台上的区块链多功能租赁服务建立区块链商业网络的工具集合和稳健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是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的程序创建用户友好型网络应用,可以对区块、交易、关联数据等存储在账本中的信息进行视图、调用、部署和查询操作通过跨账本协议(ILP)实现跨账本系统的可互操作性,ILP为每个账本中的账户提供单一账户名称空间,在账本间可进行原子互换(atomic swap),状态可用可用可用孵化中孵化中孵化中孵化中孵化中孵化中孵化中,注:Hyperledger部分项目由Linux基金会领导,部分项目由成员组织开发,以上项目信息为截至2018年5月11日的状态。,区块链联盟Hyperledger项目主要分为框架和工具两种类型,颇具前瞻性,Corda,2016年,R3推出自主研发的开源区块链分布式私人账本Corda,并纳入Hyperledger企业级项目库,试图通过Corda建立行业标准,呼吁更多的企业使用该平台研发产品。Corda运行在Java虚拟机上,开发者可以在Corda上开发CorDapps。,R3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区块链创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直接交易,以降低商业交易中因摩擦产生的成本,同时保障隐私和安全。R3始于2015年9月由9家银行发起的联盟,到2015年底,共有42家银行加入。2016年开始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放,至今已发展成为覆盖六大洲的200多家企业的联盟,企业类型包括银行、保险、科技、软件、监管机构等。,区块链联盟R3联盟的服务对象从银行业拓展至多行业,Corda是其重要的企业级开源产品,企业级隐私,作为开源软件或企业平台,Corda利用传统区块链科技元素,对其进行微调以供企业使用Corda通过仅共享与参与者有关的交易信息,将信息泄露最小化,共识互操作性,Corda的目的是使参与者在共享事实和消除费时费力的协调成本上达成共识Corda是支持金融和商业应用可互操作性网络的门户 。 Corda 将 其 称 为CorDapps,区块链联盟由于关键联盟成员的离开,R3正在从会员联盟和实验室向技术供应商过渡,术支持。21,R3在为自己的平台Corda申请专利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没有支持,反而自己申请区块链专利。2016年11月,R3联盟的创始成员高盛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退出R3联盟,不再以R3联盟成员的身份继续探索区块链技术。成员权益Corda培训:针对开发者的两天集中培训(在线或面授)参与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与其他会员接触交流的权利获得接触R3联盟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的权利,在见证多个关键成员离开后,R3表示将重新进行定位,以ETH为基础开拓具体用例,最终成为一个技术供应商。R3目前正在与外部机构合作开拓区块链用例,包括计划发行自己的基于DLT的数字货币的央行、需要在加密环境中传递数据的受信任的市场数据供应商等。应用案例为瑞士信贷、荷兰安智银行开发证券信贷方案平台,2017年完成概念测试,2018年3月初,在开发的区块链平台上完成了一笔3000万美元的证券交易。2018年3月,德意志交易所宣布,计划研发更高效的证券结算系统,由财务管理公司HQLAX和R3的Corda平台提供技,R3联盟重新定位导火索,R3联盟重新定位:区块链技术供应商,22,PART 2,2,证券/私募交易,票据与供应链金融,金融领域的应用加密货币 跨境支付/结算,问题受经济周期影响和政府信用限制,货币超发,产生资产泡沫循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受美元牵制各国货币不统一,跨境支付需多个中间商进行确认,流程长,汇兑效率低,交易会产生巨额汇兑损失证券发行与交易中,中间商费用高,证券交易确认、清算流程长,效率低私募股权交易信息不对称,投资人利益可能面临被侵蚀风险供应链上下游厂商市场信息不对称,信任机制难以建立,资产证券化程度低,资产周转效率较低;票据市场人为操作多,成本高,欺诈风险大,对策创造超主权货币,不受政府信用限制,在去中心化、去信任机制的技术应用场景中可进行支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机制,交易双方可以直接确认交易;统一使用一种加密货币,不产生汇兑损失区块链中,资产交易记录的确认基于密码学原理,具有不可篡改性,可以节省第三方确认等环节分布式账本中每个节点掌握全部的交易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供应链上下游厂商资产、交易记录可供交易双方查询,建立去中心化、去第三方的机制,提高资产周转效率;降低票据交易成本和人为操作风险,问题与对策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有助于去中心化、削弱中间商的控制权,提升金融交易效率,并降低成本金融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区块链技术可提供的对策,加密货币私人加密货币受到区域市场认可,证券交易所开始支持加密货币交易;但私人加密货币不能作为法定货币,只能被视为一种虚拟资产,比特币可用于支付购买商品,如2014年12月,Windows和Xbox商店的商品可以用比特币购买。,衍生出比特币借记卡、ATM机,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交换的平台诞生,如OKCoin支持多国法定货币与比特币和OKDollar的交易。2017年12月10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启动比特币期货交易。2018年1月17日,纳斯达克交易所上线区块链指数基金Reality Shares Advisors,纽交所旗下电子交易所上线区块链指数基金Amplify Trust ETF。,私人加密货币获得区域市场认可,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曾指出,私人加密货币可以算是一种虚拟投资资产,但不能当作支付手段。加拿大银行的高级副行长卡洛琳威尔金斯(Carolyn Wilkins)正在主持对数字货币的研究,认为数字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形式,但“它的确是一种资产,或者是一种安全保证,所以应该同等对待”。,专家观点:私人加密货币是一种虚拟资产,泰国:全面封杀比特币。2013 年 7 月 ,泰国外汇管理和政策部表示,由于缺乏适用的法律和资本管制措施,买卖比特币、用比特币买卖任何商品或服务、与泰国境外的任何人存在比特币的往来等活动在泰国都被视为非法 。中国:央行打击私人数字货币发行商,禁止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交易。法国:官员表示“建议对比特币采取谨慎态度,因为公共机构,尚未对其树立信心。历史上,所有私人货币的下场都很糟糕。比特币甚至拥有黑暗的一面数据攻击。”,美国:美国加州率先将比特币合法化。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尔尼(Mark Carney)将数字货币视为金融领域的潜在“革命”。德国:政府表示,应把比特币当作私人货币和货币单位,纳入监管,个人使用比特币一年内免税,进行商业用途要征税。韩国:正在考虑限制加密货币交易,只在合格的交易所进行交易,并对加密货币的交易征收资本利得税。,加密货币部分国家允许私人加密货币交易,部分国家完全禁止私人加密货币交易不同区域市场对私人加密货币态度和做法的对比,加密货币多国央行重视区块链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并着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国家美国,态度及研究情况2014年底,美联储发布改善支付系统的白皮书,提出要研究一种加密货币,但这种加密货币依赖的是中央总账系统和当局机关,英国德国瑞典厄瓜多尔中国土耳其荷兰日本印度,央行在2016年1月发布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超越区块链报告中提到,正在探索类似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分析区块链在传统金融业中应用的潜力。英国央行委托伦敦大学设计数字货币RSCoin,已完成数字货币测试。但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尔尼表示数字货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2016 年 3 月 1 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公开分布式账本 : 以虚拟货币背后的技术区块链为例报告,对分布式账本在跨境支付、银行转账和交易数据存储等领城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探讨央行现金的使用量已经下降,正在研究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电子克朗,用于小额支付禁止比特币,但在2015年推出法定数字货币美元经历了否定、质疑到肯定的过程。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6年1月,中国央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2017年11月,土耳其中央银行行长表示,如果设计完善,数字货币可能有助于金融稳定;数字货币将为中央银行带来新的风险,包括如何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保持价格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但数字货币仍有可能成为无现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加快支付速度,使支付体系变得更有效2015年,荷兰中央银行建立了自己的数字货币,名为DNBcoin,但仅用于内部循环使用,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运作方式。2017年,主持该项目的罗恩伦德森(Ron Berndsen)展示了区块链实验成果,并表示,在复杂金融交易的结算中运用区块链是“很自然的”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2017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表示,日本央行近期不打算发行数字货币,“向公众发行CBDC(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如同允许任何人访问央行账户,关于CBDC的讨论牵涉到中央银行的根本性问题”印度央行对数字货币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可能成为洗钱和恐怖融资的渠道。不过,印度储备银行设立了一个小组,正在研究全球央行是否支持数字货币,是否可将其用作法定货币。目前,在印度使用数字货币是违反外汇规定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具有减少发行、流通的成本,交易透明化,可以避免偷税漏税,便于管理和提高央行的控制力等特点,被各国央行重视,但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的探索需要时间。,不同国家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及研究情况,跨境支付/结算通过区块链实现法定货币的跨境支付/清算,解决跨境支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传统跨境支付/结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流程长成本高效率低,收付款行需重复执行KYC/AML程序,在执行KYC/AML程序时,常有误报风险,需要人工验证。代理行和SWIFT模式耗时长,复杂的清算传统导致了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脱节。交易后,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数据,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据世界银行数据,2015 年全世界的小额跨境汇款总额是5540 亿美元,跨境支付每年增长的速度约在 5% 左右。目前,跨境汇款的成本高昂,每个汇款人所承担的平均手续费率达7.68% 。多方参与、误报风险等导致流程长,效率自然降低,资金利用率也降低。跨境汇款一般需要23个工作日到账,影响交易的进行,同时造成大量在途资金闲置。,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避免收付款行重复执行KYC/AML程序,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收款程序;消除代理行中间人的角色,节省时间和成本。区块链上的数据可供央行查询,避免定期报送数据的协调成本和时间成本。据麦肯锡测算,全球范围内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可帮助把每笔交易的平均成本从26美元降到15美元,节省的成本中75%为中转服务费,25%为合规、差错调查和汇兑成本。避免KYC重复执行程序,消除代理行中间商角色,区块链记录客户信息,减少AML误报风险,节省时间和人工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