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18 年 08 月 10 日,单 丹胡 申钟 惠,分析师分析师分析师,终身学习理念盛行,教育行业全面开花,终身学习理念盛行,教育行业全面开花,教育行业专题报告,2018年8月10日,教育市场规模巨大,各子行业高速发展。教育行业可细分为学前教育、K12 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主要受 3 大因素驱动:教育人口,教育经费支出和国家政策法规。当前我国除义务教育以外,各年龄阶段人口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都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受二胎政策影响,受教育人口有望持续增加。近年来国家财政和家庭可支配收入对教育的投入同步提高,分别占我国 GDP 比例达 4%和 2%。2018 年民促法修订,明确了民办教育的各项权利,为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确立了明确的规则。学前教育:高端幼儿园供不应求,早教中心蓬勃发展。虽然我国学前教育入园人数增速放缓,但随着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和消费升级,高端幼儿园供不应求。学前教育由于受到地域和师资各方面限制,扩张难度较大,单园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情况十分良好,园数成为衡量学前教育机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直营+加盟式扩张推动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学历教育:课外培训如火如荼,民办高校盈利能力强劲。基于义务教育的非营利性质,课外培训成为了众多家长的选择。龙头 K12 教育机构已经在一线城市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但二三线城市仍有较大成长空间。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成为公立高校的重要补充,由于资质、资本、师资等各方面的高壁垒,使得民办高教集团具有十分强的盈利能力。在线教育大势所趋,国际学校成为新潮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方式已经渗入到教育行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在线教育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解决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降低受教育成本。目前,在线和传统教育结合发展了众多商业模式和教育形态。投资建议:1、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建议关注幼儿园、托儿所园数较多的标的。在 K12 教育中,我们建议关注上市龙头企业和二三线区域龙头。2、在高等教育中,我们建议关注已经具有品牌效应的上市民营高校标的。3、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建议关注国家重点发展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相关职业培训标的。风险因素:1、新增人口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3、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4、国家教育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或出台对教育行业的限制政策等。,本期内容提要:,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专题报告,教育行业,目 录教育行业整体概况.2规模达到 2 万亿,仍将高速增长 .2人口和支出:推动教育行业的双轮驱动力 .4教育行业政策与法规 .8学前教育:高端幼儿园供不应求,早教中心蓬勃发展.11入园人口增速放缓,消费升级带动高端需求.11行业集中度低,直营+加盟推动扩张.15K12 教育:课外培训市场火爆,兴趣培训正兴起.15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统一命题促进机构扩张.15课外培训:双巨头引领市场,三四线城市潜力巨大.17高等教育:民办高校成重要补充,高壁垒创造高利润.19民办高校受职场认可,品牌、人才、资本构筑多重壁垒.19品牌教育集团盈利能力突出,跨区域发展是必由之路 .22职业教育:求职压力加大,各行业培训遍地开花 .23细分门类众多,求职压力助推行业发展.23资格和技能培训火热,IT 培训发展空间最大 .24在线教育大势所趋,国际学校成为新潮流 .29国际学校:留学人口低龄化下的新潮流.29在线教育:打破时间和空间壁垒,在线教育成大势所趋.32投资机会梳理.35风险因素.35表 目 录表 1:生均家庭教育年支出(元).8表 2: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9表 3:各细分领域相关政策.10表 4:高考制度改革 .11表 5:直营与加盟特点对比.15表 6:全国主要教育培训机构布局(所) .18表 7:2018-2019 年民办院校综合竞争力前 100 中上市公司旗下院校.23表 8:2012-2017 年国考报考情况.25表 9:新课标新增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关内容.28表 10:四类课程对比 .29表 11:在线教育商业模式.33表 12:在线教育盈利模式 .34,图 目 录图 1:中国教育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增速(%).2图 2:教育行业划分.3图 3:教育产业链.3图 4:中国人口总数(万人)及同比增速.4图 5:2011-2016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5图 6:2016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5图 7:我国各阶段毛入学率(%).5图 8:我国教育经费(亿元).6图 9:2016 年非财政教育经费占比.7图 10:民办教育经费(亿元)及同比增速(%).7图 11: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和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元) .7图 12: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支出(不同地区,元).8图 13: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支出(不同城市,元).8图 14:学前教育行业格局. 12图 15:2015 年-2017 年我国教育行业与学前教育领域投融资次数 . 12图 16:2017 年前三季度我国教育行业不同领域投融资次数占比. 12图 17:1968 年-2016 年我国出生人口(万人). 13图 18:我国幼儿园总数量与民办幼儿园数量及民办幼儿园占比. 13图 19:2010 年-2016 年幼儿园在园人数以及毛入园率. 14图 20:2011 年-2016 年幼儿园入园人数. 14图 21:我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14图 22:2007-2016 年 k12 学生总数(万人). 16图 23:十三五规划入学率. 16图 24:K12 课外培训市场规模(亿元). 17图 25:K12 课外培训分类. 18图 26:我国高考人数(万人)与录取率. 19图 27:我国高中毕业生数量(万人)和弃高考人数(万人)及比例. 20图 28: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招生数量(万人)及民办高校招生数(万人)占比. 21图 29:民办高等院校数量(所) . 21图 30:2016 年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要求. 22图 31:2015 年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要求. 22图 32:职业教育划分. 23图 33:我国高等教育毕业人数(万人). 24图 34:2016 年应届毕业生起薪分布(元) . 24图 35:注册会计师报考人数(万人). 25图 36:汽车销量(万辆)与新增驾驶员(万). 26图 37:IT 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27图 38:我国 IT 行业人才缺口(万人). 28图 39:2016 年各行业平均收入(元) . 28图 40:国际学校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亿元,%). 29图 41:国际学校收费分布. 29图 42:中国赴美留学总人数(人). 30,图 43:2016 年中国家庭月教育支出占比. 31图 44:2016 年中国家庭月教育支出占比(不同城市,%). 31图 45: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增速. 32图 46:在线教育各细分市场规模(亿元). 33图 47:在线教育授课模式. 34,教育行业整体概况教育行业指的是知识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行为,早期主要限定在学历教育,且以公立教育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随着教育人群的扩大,受教育的人群从幼儿到老人全面覆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行,同时国家政策对教育市场也逐步开放,教育行业正迎来全面开花的黄金发展期。规模达到 2 万亿,仍将高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公布额数据,截止 2017 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20000 亿元,达到 22000 亿元,较2016 年同比增长 12%。近 5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图 1:中国教育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增速(%),0%,25%20%15%,40%,0,10%50005%,1500010000,35%2000030%,25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市场规模,同比增速,根据教育部201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 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1.38 万所,比上年增加 2105 所,增长 0.41%;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 2.70 亿人,比上年增加 545.54 万人,增长 2.06%;专任教师 1626.89 万人,比上年增加 48.72 万人,增长 3.09%。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学校共拥有校舍建筑面积总量达 28.3 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 亿平方米,增长 4.44%;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995.29 亿元,比上年增加 479.87 亿元,增长 10.6%。教育行业可以按照多种方式划分,按不同教育目的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按不同教育机构可以分为公立教育和非公立民办教育,按不同受教育人群可以分为早教、K12 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图 2:教育行业划分,图 3:教育产业链,从教育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教育产业以教育机构为核心,教育机构是教育内容的核心生产商,教育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教育材料的提供商,包括教具、教材和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提供商,教育行业的下游包括招聘就业、留学服务等,还有为教育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机构。,人口和支出:推动教育行业的双轮驱动力,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而言,主要决定因素是受教育人口、教育支出和国家政策三大方面。,1、受教育人口,受教育人口适龄人口受教育比例。截止 2017 年底,我国总人口 13.9 亿,同比增速 0.5%。我国人口在经历了 70 年代的高速发展以后,进入 21 世纪,人口增速逐渐放缓,近 10 年人口增速稳定在 0.5%左右。,图 4:中国人口总数(万人)及同比增速,从人口结构上来看,截止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6 年,我国学龄前儿童的人口比例约为 10%,K12 适龄人口约为 15%,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约为 16%。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0-4 岁人口占比逐渐下降,但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新出生人口数增加,这一趋势有可能有所改变。,图 5:2011-2016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6:2016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100%80%60%40%20%0%,12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0-4岁,5-9岁,10-19岁,20-29岁,29-55岁,55岁以上,从受教育比例来看,由于小学+中学在我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根据教育部数据,从 2011 年开始,我国小学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连续 5 年维持在 100%以上(毛入学率=在校生数量/国家规定的适龄人口数),未来该比例将保持稳定。而从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来看,2003 年,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仅为 43.8%,而到 2017 年,高中阶段入学率已经达到 88.3%,入学率翻倍。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而从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来看,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持续上升,2016 年达到42.7%。图 7:我国各阶段毛入学率(%),2、教育支出,我国的教育支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教育经费支出,一部分是家庭教育支出。,全国教育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近 5 年(2012-2016),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接近 17 万亿元,其中,2016 年达到3888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超过 5%,其中财政教育经费占 4.22%,非财政教育经费占比 1%。,图 8:我国教育经费(亿元),从财政教育经费来看,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有一半用于义务教育,2016 年,我国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为 16583 亿元,占财政教育支出的 52.8%。2016 年,幼儿园、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教育支出分别为 0.61 万元,1.08 万元和 1.44 万元,同比增长都超过 50%。,非财政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事业收入,2016 年,来自事业收入的教育经费达到 6277 亿元,占非财政教育经费的 84%,同时,民办学校教育投入快速上升。,图 9:2016 年非财政教育经费占比,图 10:民办教育经费(亿元)及同比增速(%),家庭教育支出:受到我国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居民家庭普遍在子女的教育投入上十分重视。在我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稳步提升的情况下,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也相应得到显著提升。图 11: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和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元)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数据,2016 年下学期和 2017 年上学期,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约 19042.6 亿,占 2016 年 GDP 比重达 2.48%。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年支出为 8143 元,其中农村 3936 元,城镇 1.01 万元。城乡差异较大。,表 1:生均家庭教育年支出(元),综合,学前阶段,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农村城镇全国平均,3936101008143,315581056556,275885736583,4466110008991,122001820016900,90611140010700,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地区和城镇内部也存在差异。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西部地区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不足东北的一半,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也不足一线城市的一半。,图 12: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支出(不同地区,元),图 13: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支出(不同城市,元),教育行业政策与法规中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政策主要由法律、法律解释条例、政府政策规定和各类行业发展规划组成。1、民办教育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法确定了我国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同时明确规定以财政性经费、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组织。而对目前民办教育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实施和解释条例。,表 2: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时间199720032004201220152018,相关法规与政策社会力量办学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民办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民办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和开展营利性民办学校试点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领域;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引导民办中小学校办出特色,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有特色、高水平、高质量民办高校发展。民办学校可以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法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的管理方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由学校自主决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适用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发布的关于公办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民办学校适用国家鼓励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我国民办教育经历了由严格的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向分类登记的过程,目前民营学校可以登记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法人。依据对回报和产权的诉求,可以进一步将民办教育举办者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捐资举办者,既不要求产权也不追求回报;二是出资举办者,同样具备公益的出发点,对回报没有诉求,但追求出资产权的完整;三是投资举办者,既要求出资的产权,也追求利益回报。尽管法律规定了可以登记为营利性法人,但由于非营利性法人享有更多的税收等政策优惠,因此民办教育机构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较少。有较多的公司通过向实际控股的子公司收取服务费的方式获取办学回报。另外,在工商部门登记的经营性培训机构存在已久,不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范围内,因此政策存在一定的模糊性。2、细分领域政策法规在具体的细分领域,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从整体的政策来看,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最为严格,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则更多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在学前教育阶段,目前幼儿园的管理相对较为严格,而托儿所的政策则相对空白。,表 3:各细分领域相关政策,阶段,学前教育,时间201090 年代,政策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重要内容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任何组织和个人举办幼儿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2003,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鼓励和提倡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办园行为,保证办园的正确方,2010201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向。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制定或调整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意见,经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三部门共同报省级人民政府审定。,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20122012,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K12教育高等教育,201520021999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各地不得将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以出售、拍卖等方式进行转让,已经转让并造成公有资产流失、减损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薄弱学校、国有企业所属中小学和政府新建学校等可以进行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的改革试验,实行公有民办。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不得抽回其投入的办学资金。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载明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招生类型、学历层次、学习年限、收费项目和标准、退费办法、招生人数、证书类别和颁发办法。,3、高考制度除了对教育机构的相关管理政策,国家的招生政策,尤其是中、高考制度对于各教育机构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中考制度除全国性的指导意见,具体的招生制度多由各省自行制定,而高考制度改革则一般涉及到全国。自 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无论在科目、报考方式、考试录取方式等方式上,都进行了多项改革,而最新一次的高考重大改革源于 2014 年,本次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是将取消文理科分科、取消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加分等加分项目,本轮改革计划于 2020 年基本形成。,表 4:高考制度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