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财政收入增速为何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宏观深度报告:财政收入增速为何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宏观深度报告:财政收入增速为何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宏观深度报告:财政收入增速为何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宏观深度报告:财政收入增速为何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宏观深度报告:财政收入增速为何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财政收入 增速 为何高于 GDP 和 居民收入增速 宏观深度 报告 2018 年 08 月 01 日 上证综指 -沪深 300 走势图 % 1M 3M 12M 上证指数 1.02 -6.68 -12.64 沪深 300 0.19 -6.37 -6.70 胡文艳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0530518070001 huwycfzq 0731-84403398 伍超明 研究助理 wucmcfzq 010-68084180 相关报告 1 策略报告:经济下行预期弱化,市场可能继续反弹 2018-07-30 2 策略报告:两融余额连降 2 个月,融资买入额环比增速下滑 -融资融券周报第 162 期 2018-07-25 3 策略报告:资管新规细则改善市场情绪,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2018-07-24 4 策略报告:综合仓位继续微降,市场区间震荡成主流预期 -财富投资者行为大数据调查第五十八期 2018-07-23 5 策略报告:两融余额连降 7 周而融资买入额连 续 两周 回 升 - 融 资融 券周 报 第 161 期 2018-07-19 投资要点 国内 财政收入 增速高于 GDP和 居民收入增速已成为一种常态 : 2018 年 上半年 全国 财政 收入增速远高于 同期 GDP 和 居民 可支配 收入增速, 而 这并非短期现象。1996-2015 年 国内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 GDP 名义增速,其中 1996-2012 年 财政收入增速亦长期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20 年 期 间 , 国内财政收入增长了 19.6倍,名义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分别增长 8.6 倍和 7.7 倍。财政 收入增速与GDP 和 居民收入增速的关系 , 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对居民收入是否形成挤占的问题, 国内 收入分配 长期 向政府部门倾斜 ,将不利于 扩大 内需 和 实现 经济 结构转型。 抽丝剥茧看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和居民收入增速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 、 国内税制结构和经济结构因素共同作用下带来的 必然结果 , 当前国内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 对商品和服务征税更重, 对 投资 征税 较轻, 而国内经济增长结构 正 加速 向消费和服务转变, 两 者 共同 推 动 财政收入 高增长; 二 、 高税负行业 不仅 税负率高,而且 税负率提升较快, 叠加 其 行业 GDP 增速远高于全国整体均值,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增速 直接原因 ; 三、 房地产 和金融市场 等虚拟经济 的 繁荣 ,导致 政府对居民收入挤占 不断 扩大,也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的 重要 原因 。 根据对 财政收入构成的测算,发现 依托于虚拟经济繁荣的“非 GDP因素”贡献约 10%的财政收入,但却是财政收入增速快于 GDP 和居民收入的核心贡献力量(本文所指的财政收入和“ 非 GDP 因素 ”贡献 的财政收入均 不包括土地出让收入,若将其纳入则 “非 GDP因素 ”将贡献约 30%的财政收入 )。 “非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 ,是指 不带来 GDP 增长的证券、土地 、 二手房 等 存量 资产交易等活动贡献的财政收入,其 本质上是在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大蛋糕 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直接由居民和企业部门划向政府 部门的 收入,划入 收入越多 ,则居民和企业剩下的 越少。 2009-2015 年 期 间, “非 GDP 因素” 贡献的财政收入占比由 8.2%提升至 10.7%; 同期 “非 GDP 因素”贡献 的 财政收入增速 长期 高于 “ GDP 因素”贡献 的 财政收入增速 ( 2011 年 除外), 也长期高于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相比之下,“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增速自 2012 年之后便已低于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和居民收入增速并非个例,国际比较 经验显示: 一 、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成熟阶段向大众消费阶段转换的过程中,财政收入增速快于 GDP和居民收入增速,而此后进入稳定同步同速阶段,如日本和韩国均呈现出此特征;二 、 典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收入分配由更注重效率向更注重公平转变, 相应税制结构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变迁, 财政收入增速由常态化超过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向同步同速变迁,如俄罗斯、巴西 、南非 和印度。 国际比较 经验对 中国 的 启示: 一 、税制结构根本上 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我国正处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 转变阶段;二、国内经济发展向大众消费阶段 转变,财政收入增速常态性地高于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将面临转变;三 、减少对消 费和服务征税、控制虚拟经济膨胀是扭转政府对居民收入挤占的重要途径 ;四 、二 手房、 二手车、旧机器设备 等 存量资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或趋势性 提升,需重视加大对居民和企业的结构性减税力度。 风险提示: 经济大幅回落、 中美贸易战争端 加剧 、 债务 信用风险爆发 -17%-12%-7%-2%3%8%13%2017-08 2017-12 2018-04上证指数 沪深 300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内容目录 1 中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名义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常态化 . 5 2 为何中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名义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常态化 . 6 2.1 国内税制结构和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带来的必然结果 . 7 2.1.1 当前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导致对消费和服务征税更重 . 7 2.1.2 经济增长向消费和服务的转变,以及当前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共同助推财政收入高增长 . 9 2.2 高税负行业的高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增速的直接原因 . 9 2.3 虚拟经济繁荣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 . 11 2.3.1 “非 GDP 因素 ”贡献的财政收入 . 12 2.3.2 “GDP因素 ”贡献的财政收入 . 13 3 “非 GDP 因素”与 “GDP 因素”对财政收入贡献的测算 . 13 3.1 “非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测算 . 13 3.1.1 证券交易印花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在 1%左右 . 13 3.1.2 与土地出让相关税金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 3%. 14 3.1.3 存量资产相关税金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 4% . 15 3.1.4 财产转让、红利收入所得税占财政收入比重约为 2% . 18 3.1.5 “非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占比达到 10% . 19 3.2 “GDP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测算 . 19 3.3 “非 GDP 因素”和 “GDP 因素”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 10%和 90%左右,前者是导致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 . 20 4 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21 4.1 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成熟阶段向大众消费阶段的转换过程中,财政收入增速快于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此后进入稳定同步同速阶段 . 22 4.2 典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验: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收入分配由更注重效率向更注重公平转变,相应税制结构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变迁,财政收入增速由常态化超过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向同步同速转变 . 25 4.3 源于国际比较带来的中国启示 . 28 4.3.1 税制结构本质上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我国正处于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转变阶段 . 28 4.3.2 国内经济发展向大众消费阶段的转变,财政收入增速常态性地高于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将面临转变 . 29 4.3.3 减少对消费和服务征税、控制虚拟经济膨胀是扭转政府对居民收入挤占的重要方式. 29 4.3.4 存量资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或趋势性提升,需重视加大对居民和企业的结构性减税力度 . 30 图表目录 图 1: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关系 . 5 图 2:国内三大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 . 6 图 3:四本财政收支决算表 收入项占比 . 7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图 4: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构成 . 7 图 5:国内不同税种占总税收的比重 . 8 图 6:国内三大产业占 GDP 比重 . 9 图 7:国内三大需求占 GDP 的 比重 . 9 图 8:行业税负率比较 . 10 图 9:税负率较高行业的 GDP 增速快于整体 . 10 图 10:国内证券市场交易规模快速扩张 . 14 图 11:国内房地产开 发投资的土地购置面积、费用及单价 . 15 图 12:上海存量房地产交易情况 . 16 图 13:各重点城市 2016 二手房和新商品房成交情况 . 18 图 14: 2011-2017 重点城市二手房和商品房总成交情况 . 18 图 15:中、美企业缴纳主要税收占总税收比重 . 20 图 16:中、 美企业所得税占总税收比重 . 20 图 17:不同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比较 . 21 图 18:美国财政收入、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关系 . 22 图 19:日本财政收入、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关系 . 22 图 20:韩国财政收入、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关系 . 23 图 21:美、日、韩人均国民收入(国际元) . 23 图 22:美、日、韩城市化率水平( %) . 23 图 23: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韩股市的泡沫 . 24 图 24: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韩房地产价格攀升 . 24 图 25:日本税制结构的演化 . 24 图 26:韩国税制结构的演化 . 24 图 27:印度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增速的关系 . 25 图 28:南非 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增速的关系 . 25 图 29:俄罗斯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增速的关系 . 25 图 30: 巴西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增速的关系 . 25 图 31: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城市化率( %) . 26 图 32: 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人均国民收入(国际元) . 26 图 33: 21 世纪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股市的上涨 . 26 图 34: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房地产价格指数 . 26 图 35:印度税制结构的演化 . 27 图 36:巴西税制结构的演化 . 27 图 37:俄罗斯各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 28 图 38:中国人均 GDP、城镇化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29 图 39:中国税制结构的演化 . 29 图 40:日、韩在完成工业化后遗产税占比不断提升 . 30 图 41:日本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占比回落 . 30 表 1:财政收支决算表的主要内容 . 6 表 2:国内主要税种的税基及纳税主体梳理 . 8 表 3:高税负行业 GDP 增速远高于整体均值 . 10 表 4:税负率提升行业维持 GDP 的高增长 .11 表 5:历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 13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表 6:证券交易印花税及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 14 表 7:国有土地转让相关的税收估算(亿元、 %) . 15 表 8:二手房交易产生的增值税 /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估算(亿元) . 16 表 9:二手房交易产生的土地增值税和契税估算(亿元) . 17 表 10:存量房地产和车船缴纳车船税和房产税估算(亿元) . 18 表 11:财产转让、红利收入所得税估算(亿元) . 18 表 12:非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估算(亿元) . 19 表 13: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估算(亿元) . 19 表 14:非 GDP 和 GDP 因素贡献的财政收入估算(亿元 ,%) . 20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1 中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名义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 常态化 2018 年 上半年 全国公共 财政收入 同比 增长 10.6%, 高于 同期 6.8%的实际 GDP 增速和 10.0%的 名义 GDP 增速 , 同时 亦 快于 同期 8.7%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反映出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 。 而 这在中国历史上 并非短期 现象, 1996-2015 年间 全国公共 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 GDP 名义增速 , 1996-2012 年 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亦长期高于 居民 可支配收入 增 速 (见图 1) 。 1996-2015 年 期间 , 国内 名义 GDP、 居民收入 的 年均 增速 分 别 为 13.0%和 12.7%,而同期 财政 收入 的 年均 增速 高 达 17.5%; 20 年间国内 财政收入 增长了 19.6 倍 , 名义 GDP 和 居民可支配收入 仅 分别 增长 8.6 倍 和 7.7 倍 ,中国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和 居民收入增速 是 一种常态 。 图 1: 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与 GDP、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 关系 资料来源: WIND, 财富证券 财政收入是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它是 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因此 ,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名义 GDP 和 居民收入增速 的 问题 ,实际 上 是 政府部门 收入 增速快于 名义 GDP 和 居民收入增速 的 问题,也是政府部门对居民 和 企业 收入 是否形成 挤占的问题。 上述现象 反映到 国民收入 最终 分配中, 则表现 为 住户 部门可支配收入 占比 减少, 政府部门 可支配 收 入占比不断提升 , 未调整 的 国家 资金流量表 对此提供了数据支撑 (见图 2) 。该表数据显示, 从 1996 年 开始 , 国内住户部门 可支配 收入占 国民总 可支配 收入的比重 由69.0%降至 2015 年 的 61.6%, 期间最低降至过 2008 年 的 57.2%; 相比之下, 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 其 占比 最低 由 14.1%提升至 最高的 19.2%, 且 该收入还 未考虑 土地出让 收入 和 国企的利润 , 若 将 该两项 纳入 , 政府 部门 收入占比及增速均 将更大。 0%5%10%15%20%25%30%35%40%45%GDP现价同比增速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图 2: 国内三大部门 可支配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财富证券 在 依托出口和投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 背景下 , 政府部门对居民财富 挤占 的 扩大 ,对经济 增长动能向消费转变 是否 存在抑制效应 ? 中国财政收入 增速长期高于 名义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 ,其背后 的 深层次 原因是什么? 财政 政策 又 该如何调整 , 既 减少政府部门对居民收入的挤占 , 又 保证 经济 的 持续 平稳增长 ? 本报告尝试对此 做出 一些 初步探索 。 2 为何中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名义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常态化 对 财政收入 超越 GDP 和 居民收入 增长 的原因 ,一直 是 近些年来 讨论的热点 话题。 但大多 研究 缺少 长周期、定量 性 的 分析,在国际 比较 方面 的 分析 则更 少 。 因此 , 我们试图从 这些方面做出 尝试和努力 。 为了分析 财政收入增速 高于 GDP 和 居民收入增速的原因 ,我们 首先 需要 明确财政收入 的内涵与 结构。 按照 我国的预决算管理 体系 , 政府 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部分。 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是基础,各预算 表 应当与之 相衔接,但 各 预算 应当 保持完整、独立 , 分别履行不同职能。 中央 和地方政府 依据预算表 开展 经济活动, 并 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最终公布对应的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决算表 、政府性基金 收支 决算表 、国有资本经营收支 决算表 和 社会保险基金 收支 决算表 (见表 1) 。 2013 年以来 ,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 占比都 在 60%以上 (见图 3) , 处于 基础性 地位 。 表 1: 财政收支 决算表 的 主要内容 收支决算表 收入科目 支出科目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 税收收入: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包括基建相关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 。 非税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入等 。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表 非税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等 37 项 。 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相关支出等 。 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表 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利润收入、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等 。 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 。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表 社会保险费收入等 。 社会保险待遇支出等 。 资料来源: 中国财政年鉴, WIND, 财富证券 考虑 到 “一般 公共预算 收支 决算表 ” 中的一般 公共 预算 收入 , 是 国际上 通用的最核心财政收入统计口径, 因此 本文的 财政收入主要 指 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 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 其中 税收收入占比 自 1993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 长期稳定在 80%以上 (见图 4), 因此税制结构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图 3: 四本财政收支决算表 收入项 占比 图 4: 全国 公共财政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 WIND, 财富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财富证券 2.1 国内 税制结构和经济结构共同作用 带来 的必然结果 2.1.1 当前 以 流转税为主的 税制结构 , 导致 对消费 和服务征税更重 长期 以来, 我国 税制结构 在 税种 上以流转税为主 , 商品 和 劳务是 主要 课税 对 象 , 纳税 主体以企业为主 ,税率上 行业 间 差异 较大 。 这 一方面 导致国内 流转税占 总税收 的比重偏高 , 2016 年底 该 比重 达到 近 50%(见图 5) ; 另一方面,国内 当前征收的主要税项多达17 种 (见表 2) , 单一最终产品或服务可能在多个环节被重复课税,而不同产品或服务在某一税种 上所负担的税率亦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 各行业 所 承担 的 总 税负分化较大 (见表 3) 。因此 , 以 流转税为主导的 税制结构 , 反映 国内 税收 对消费和服务 征税 更重, 对 投资 征税较轻的特点。 62.5% 58.9% 59.2% 62.5% 61.6%20.0% 23.8% 22.8% 17.4% 18.0%0.8% 0.8% 0.8% 1.0% 1.0%16.7% 16.4% 17.1% 19.0% 19.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占比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比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占比85.8% 85.5% 84.9% 82.0% 81.7%14.2% 14.5% 15.1% 18.0% 18.3%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税收收入占比 非税收收入占比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报告 图 5: 国内不同税种占总税收的比重 资料来源: WIND,财富证券 表 2:国内 主要税种的税基及纳税主体梳理 税种 税基 纳税人 增值税 以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消费税 应税消费品的数量或销售额(包括烟、酒及酒精、化妆品、 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小汽车、鞭炮、焰火等)。 在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资源税 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资源品 的数量或销售额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关税 进出口 货物的完税价格或数量 。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境物品的所有人 。 城市维护建设税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 。 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 。 企业所得税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其他在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所得。 在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契税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