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2018中国演出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9月,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89.5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经济规模469.22亿元,上升4.32%,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176.85亿元,比2016年上升5.21%;农村演出收入26.33亿元,比2016年上升8.62%;娱乐演出收入77.03亿元,比2016年上升8.43%;,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33.93亿元,比2016年上升7.48%;,经营主体配套及其他服务收入50.91亿元,比2016年降低6.66%;政府补贴收入(不含农村惠民)124.46亿元,比201年上升3.94%。,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I. 演出票房收入, 专业剧场演出9.30万场,比2016年场次上升5.48%,票房收入77.21亿元,比,2016年上升4.27%;, 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0.24万场,比2016年场次上升14.29%,票房收入,37.64亿元,比2016年上升7.91%;, 旅游演出5.74万场,比2016年场次上升8.51%,票房收入34.31亿元,比2016,年上升0.79%;, 演艺场馆娱乐演出46.76万场,比2016年场次下降3.69%,票房收入27.14亿元,,比2016年上升8.04%;,II. 农村演出收入, 农村惠民演出6.46万场,政府补贴4.17亿元;, 农村商业演出123.22万场,演出收入22.16亿元。,III. 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 演出衍生品收入2.87亿元,比2016年下降1.37%;, 演出赞助收入26.68亿元,比2016年上升7.58%;, 音乐节衍生品及其他收入4.38亿元,比2016年上升13.45%。,IV. 演出经营主体配套设施及其他服务收入, 剧场物业及配套服务收入16.86亿元,比2016年下降8.42%;, 演艺场馆票房以外其他收入29.31亿元;比2016年下降6.42%;, 舞美企业非演出活动设备租赁及服务收入4.74亿元,比2016年下降1.46%。,V. 政府补贴收入(不含农村惠民补贴), 文艺表演团体62.26亿元,比2016年上升2.06%;, 演出经纪机构2.27亿元,比2016年下降2.99%;, 专业剧场59.93亿元,比2016年上升6.26%。,VI. 赴海外演出收入, 赴海外演出收入29.87亿元,比2016年上升8.43%。国外来华演出收入47.25亿,元,比2016年上升8.17%,文化演出贸易存在较大逆差。,市场主体结构分析, 文艺表演团体 演出经纪机构 剧场,I. 文艺表演团体, 2017年全国文艺表演团体总收入215.8亿元,比2016年207.05亿元,上升3.97%。,特点和趋势: 在国家文化惠民政策支持下,文艺表演团体下基层演出和惠民演出场次持续上,升,占文艺表演团体演出总场次的 35.18%,比上年上升9.07,%。, 赴海外演出的总场次和商演占比持续上升,但商演占比仍然较低,占赴海外演出总场次的38.1 %。 各级政府和艺术基金对文艺表演团体的创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2017年新创剧目的数量比上年增长 5.1%,但具有创新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作品仍较匮乏。,II. 演出经纪机构, 2017年全国演出经纪机构总收入151.53亿元,比2016年141.76亿元,上升6.89%。,特点和趋势:, 版权收入有明显增长,演出经纪机构自有版权产品逐年增多;, 衍生品开发收入因产品缺乏创新并受盗版影响等原因未增反降;, 演出票务市场进入整顿期,演出经纪机构票务运营逐步规范;,III. 剧场, 2017年,专业剧场演出总场次9.30万场,比2016年上升5.48%,总收入153.85,比2016年上升3.22%。,特点和趋势:, 文艺表演团体自租剧场自营演出,推升了剧场的场租收入;, 政府对剧场的补贴支持力度逐年提升,一定程度缓解了剧场运营压力;, 小剧场建设和运营未得到充分重视,运营压力仍然较大;, 艺术教育逐渐成为剧场运营的有力补充。,主要产品类型市场概况分析,I. 音乐类演出III. 戏剧类演出,II. 舞蹈类演出IV. 曲艺杂技类演出,I.音乐类演出,II.舞蹈类演出,III.戏剧类演出 话剧,III.戏剧类演出 戏曲,III.戏剧类演出 儿童剧,IV.曲艺杂技类演出,演出消费市场特点分析,I. 演出市场用户画像,II. 演出市场城市发展,I. 演出市场用户画像, 观演人群以年轻、高知、女性居多,且不同地域用户品类偏好有差异, 观演人群中女性居多,占比61%,尤其是剧场类演出女性用户高达64%;, 观演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8%,剧场类占比达93%;, 观演人群以青年人为主,90%集中于18-40岁,18-30岁人群占比达55%,而演唱会人群更为年轻,18-30岁人群占比达64%,剧场对应为44%,但更多年轻人走入剧场,18-25岁观剧用户的增速达27%;,22%,14%,29%,35%,22%33%,26%30%,18%18%,10%13%,12%,8%9%,0%整体,0%剧场类,0%演唱会,2017年现场观演人群年龄分布,40岁以上35-39岁30-34岁25-29岁18-24岁18岁,I. 演出市场用户画像 - 2, 跨地域观演人群持续提升,2017年有31%用户是跨城看演出,尤其是演唱会观众中43%来自外地,而剧场类多是吸引本地用户观演,跨地域占比为19%;, 观演人群呈现地区差异,华南、华中观众更偏爱演唱会,东北观众喜好曲苑杂,坛,华北观众偏好话剧歌剧演出。,40%,14%,49%,42%,50%,35%,37%,22%43%,6%10%9%35%,9%12%22%,9%12%5%25%,12%12%6%28%,3%8%13%26%,4%8%30%,10%9%14%30%,华东,华北,西北,2017年中国分地域品类分布,演唱会,华南话剧歌剧,西南曲苑杂坛,华中音乐会,东北舞蹈芭蕾,II. 演出市场城市发展, 演出市场逐步下沉,演唱会、口碑话剧、儿童剧成为二三线城市敲门砖, 一线城市持续向二三线城市输出内容,演唱会品类以张学友巡演为代表,巡演,去到全国100多个城市,其中不乏三四线城市,引领了演唱会品类的下沉。, 剧场品类一线城市依然蓬勃发展,新剧目每年不断涌现,已具备一定口碑的剧,目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渗透,2017年剧场票房收入增速TOP10城市如下图。,141%,122%,114%,108%,91%,77%,76%,70%,65%,贵阳,青岛,南昌,长春,石家庄,苏州,合肥,济南,杭州,南宁,2017年剧场票房收入增速TOP10城市204%,备注:基于2017年剧场演出票房大于100万的城市中挑选增速TOP10城市。,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