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银行行业 影子银行创造的存款还剩多少?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年初以来,我们从银行业务视角观察到,严监管带来的影子银行消失,导致信用和实体流动性紧缩将是经济和资本市场主要矛盾之一,并在前期深度报告从存款创造、影子银行看当前政策权衡详细阐述了我国影子银行兴起缘由和收缩情况,我们本篇报告准备详细展示影子银行存款创造测算过程和最新数据情况。 阐述了信用扩张与存款创造的关系,模拟案例见正文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信用扩张路径 有三: 1)银行表内信贷扩张 及 债券投资 ,对应存款创造 2) 银行表内影子银行,如非标投资,对应存款创造 3) 银行表外理财 和 非银资管 投资非标,对应存款转移 两种表内 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测算方式 1) 倒推法, 通过 总存款余额扣除银行 银行 体系资产端常规 扩张 渠道 , 得到表内 影子银行业务规模。 已经 在 上 篇报告中阐述较多,不再赘述 ,截至 2018年 7 月底这种 方式下测算的影子银行存款派生规模 大约 17.6 万亿 ,较 1 月底 减少 约 3.3 万亿 。 2)正 推法 。 表内 影子 业务 最终需要借助银行同业或者非银同业实现放款,可以通过银行 对 银行 净 债权(银银同业)和银行 对 非银 非 常规债 权 测算 , 我们统称为同业信用漏出。 同业 信用漏出视角下 ,截至 2018 年 7 月 底, 表内影子银行业务 规模 约 25.2 万亿 ,较 2018 年 1 月底 下降约 2.9 万亿 。 虽然 两种方式绝对差距较大,但是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且 与 监管 环境相印证,一定 程度 上增加了我们测算方式的 合理性 。 收缩惯性仍在 , 信用扩张回升 可能 不及预期 当前 , 随着监管边际缓和,政府对信贷投放鼓励愈加明显,市场对信用收缩的担忧有所缓和,开始 对信用 扩张 快速回升有 较乐观 的预期 。 但 当前表内 影子 银行业务 存量 规模仍较大,收缩速度 未见 放缓 。 我们 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坍塌 带来 的信用收缩惯性 较大 ,银行信贷和影子银行风险偏好难以匹配置换,加上银行资本的约束, 未来信用扩张回升进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 由于数据缺失导致测算偏差风险;银行资产质量下滑超预期;外部环境恶化超预期;经济下滑超预期 Table_Grade 行业 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8-08-23 Tabl e_Chart 相对市场 表现 Table_Aut hor 分析师: 倪 军 S0260518020004 021-60750604 nijungf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银行业最新观点及一周回顾20180819:两个近忧和一个远虑 2018-08-19 存款主线淡化,同业利差转折 :银行板块选股逻辑变化 2018-08-01 银行行业 :未雨绸缪,资本释放 模拟资产负债表推演债转股的影响 2018-07-02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王先爽 021-60750604 wangxianshuanggf - 1 5 %- 3 %9%21%2 0 1 7 - 0 8 2 0 1 7 - 1 2 2 0 1 8 - 0 4 2 0 1 8 - 0 8银行 沪深30 0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目录索引 1、信用扩张、存款创造和存款转移 . 4 2、影子银行存款创造测算 . 7 3、收缩惯性仍在,信用扩张回升可能不及预期 . 10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图表索引 图 1: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与存款派生示意图 . 7 图 2:两种影子银行存款派生测算对比(亿元) . 8 图 3:同业信用漏出拆解(亿元) . 9 表 1:信用扩张途径模拟 1:信贷扩张与存款创造 . 4 表 2:信用扩张途径模拟 2:表内同业投资与存款创造 . 5 表 3:信用扩张途径模拟 3:居民购买银行理财,理财投资非标与存款转移 . 6 表 4:额外存款派生视角下的表内影子银行业务测算 . 7 表 5:信用漏出视角下表内影子银行业务测算 . 8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年初以来, 我们从银行业务视角观察到, 严监管带来的影子银行消失,导致 信用和实体流动性紧缩将是经济和资本市场 主要 矛盾 之一 ,并在前期深度报告从存款创造、影子银行看当前政策权衡( 2018年 4月 18日发布)中详细阐述了我国影子银行兴起缘由和收缩情况,展示 了当时影子银行存款派生情况 ,但当时限于篇幅,我们未能详细展示影子银行存款派生的测算逻辑 。 4个月以来,随着我们 前期 观点渐被数据验证(社融和 M2增速不断下滑),不少投资者与我们探讨详细测算过程,特此,我们本篇报告准备 详细展示 影子银行存款创造测算 过程和 最新数据情况。 1、 信用扩张 、存款创造和存款转移 在展示影子银行存款创造测算逻辑之前,我们先厘清信用扩张、存款创造及存款转移的关系。 当前我国 金融体系 信用扩张路径主要如下 : 1) 银行表内信贷扩张 或 债券投资 ,对应存款创造 表 1: 信用扩张途径模拟 1:信贷扩张与存款创造 信用创造途径 1:信贷扩张对应存款创造 【原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银行给企业投放贷款 10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100 企业存款 600+1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2) 银行表内影子 银行,如非标投资,对应存款创造 表 2: 信用扩张途径模拟 2:表内同业投资与存款创造 信用创造途径 2:表内同业投资对应存款创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 同业投资 0 非银存款 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银行购买信托计划 100,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长 10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 同业投资 0+100 非银存款 0+10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信托给企业放款 100,非银存款转移为企业存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1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 同业投资 0+100 非银存款 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 银行表外理财 和 非银 资管 投资非标 ,对应存款转移 下面案例假设简化,理财资金为居民部门,不考虑银行理财资金最终放款时可能再次嵌套情况。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表 3: 信用扩张途径模拟 3:居民购买银行理财,理财投资非标与存款转移 信用创造途径 3:表外理财投资非标资产 【原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 同业投资 0 非银存款 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居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存款转移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100 同业投资 0 非银存款 0+10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银行理财投资非标,放款给企业,存款转移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企业贷款 1000 企业存款 600+100 债券投资 100 居民存款 500-100 同业投资 0 非银存款 0 准备金存款 100 净资本 200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如上文演示,当信用创造需要借助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实现的时候,即银行的表内业务或自营业务,信用创造与存款创造同步,在宏观上对应社融和 M2扩张同步。当信用创造完全在银行表外进行时,信用创造不创造存款,而是存款转移。 这背后还隐含了间接融资体系和直接融资体系对货币创造的影响。通常间接融资占比高的经济体, M2/GDP相对较高。 银行表外资管和表内同业投资属于广义影子银行, 其中银行表内的影子银行业务会创造存款和流动性,那么在严监管环境下,影子银行收缩也就会带来存款和流动性消失 ,对应实体和资本市场现金流的压力,这是金融监管对经济和资本市场形成压力的核心途径。 接下来我们将给出影子银行存款创造的测算,也是银行表内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测算。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2、影子银行存款创造测算 在前期报告从存款创造、影子银行看当前政策权衡我们给出了两 种影子银行存款创造的测算方式。 一是倒推法, 通过 总存款余额扣除 银行体系资产端常规扩张渠道,得到表内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已经在 上篇 报告中阐述较多,不再赘述,截至 2018年 7月底这种方式下测算的影子银行存款派生规模大约 17.6万亿,较 1月底减少约 3.3万亿。 图 1: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与存款派生示意图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 4: 额外存款派生视角下的表内影子银行业务测算 数据来源: Wind,中国人民银行,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是正推法。 表内影子业务最终需要借助银行同业或者非银同业实现放款,可以通过银行 对银行净债权(银银同业)和银行对非银非常规债权测算,我们统称为同业信用漏出。 大致逻辑如下 1、同业信用漏出 =银银净债权 +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非常规债权 2、银银净债权 =银行对银行债权 -银行对银行负债 -银行持有银行金融债 注 1:央行报表体系下,其他存款类机构基本可以等价为银行体系。 注 2:理论上来说,合规 会计体系下,银行对银行净债权应该为零,之所以不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为零,是因为银行体系由会计科目套利,详间前期报告。 3、银行对非银非常规债权 =银行对非银债权 -银行对非银贷款 -银行持有的非银金融机构债券 同业信用漏出视角下 ,截至 2018年 7月底,表内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约 25.2万亿,较 2018年 1月底下降约 2.9万亿。 表 5: 信用漏出视角下 表内影子银行业务测算 数据来源: Wind,中国人民银行,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2:两种影子银行存款派生测算对比(亿元)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额外存款派生 银银净债权 +银行对非银的净债权同业信用漏出 -额外存款派生 同业信用漏出 /各项存款余额(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显然,两种测算结果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数据缺失,导致测算中会有变量遗漏。比如倒推法中未考虑银行固定资产持有的存款派生作用和利润留存对存款的消灭作用,正推法中未能扣除银行表内投资货币基金后,货币基金购买同业存单对存款创造的反向抵消作用。但也要看到,两种测算结果的趋势走势一致,一定程度代表了两种测算方式可以相互印证。 由于央行数据披露限制,两种方式的完整测算只能到 2015年初,为了 追溯更长时间的数据,我们尝试对同业信用漏出视角的数据尽可能细化拆解,可以看到,目前决定表内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主要变量是银行对非银的债权,其从 2009年 1.4万亿增长到 2018年初的 29.2万亿,然后下降为当前的 26.9万亿。 一个值得关注的节点是 2014年 6月份,银银净债权开始收缩,而银行对非银债权开始快速扩张,其对应的监管背景是, 2014年 5月 16日一行三会和外管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也就是所谓的 “127号文 ”,进一步规范同业业务。 127号文一方面规范了银银同业业务,导致银银净债权收缩,同时为银行对非银的业务进行了正名,如 SPV投资算为同业投资 ,从而出现了后续两种同业不同走势。 数据趋势与监管环境相印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测算逻辑的可信度,从这一视角下,影子银行存款创造仍有较大存量规模。 图 3: 同业信用漏出拆解 (亿元) 数据来源: 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6.92 27.61 25.18 1.4 29.2 26.9 -5.010.015.020.025.030.02009-032009-072009-112010-032010-072010-112011-032011-072011-112012-032012-072012-112013-032013-072013-112014-032014-072014-112015-032015-072015-112016-032016-072016-112017-032017-072017-112018-032018-07同业信用漏出( 3=1+2) 银银净债权( 1)银行对非银非常规债权( 2=4-5-6-7) 银行对非银债权( 4)银行持有非银的债券( 5) 银行对非银的贷款( 7)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11 行业深度 |银行 3、收缩惯性仍在 ,信用扩张回升可能不及预期 当前,随着监管边际缓和,政府对信贷投放鼓励愈加明显,市场对信用收缩的担忧有所缓和,开始对信用扩张快速回升有较乐观的预期。 但从上文可以看到,当前表内影子银行业务存量规模仍较大,收缩速度未见放缓。而我们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坍塌带来的信用收缩惯性较大,银行信贷和影子银行风险偏好难以匹配置换,加上银行资本的约束,短期信用扩张快速回升较难。 当下来看, 6月底以来财政投放叠加监管缓和的流动性宽松窗口逐渐过去,但由于影子银行的收缩存在惯性,未来信用扩张回升进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板块将从反弹进入震荡调整期。 风险提示 由 于数据缺失导致测算偏差风险;银行资产质量下滑超预期;外部环境恶化超预期;经济下滑超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