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中国消费者车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使用研究报告,2018年7月,1,车机,或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是车辆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就如同电脑主机一样不可或缺。总体而言,车机承担着娱乐通讯、辅助驾驶、保证行车安全等重要功能,且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车机开始向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其功能性和交互性不断提升。,但对广大消费者而言,车机系统在优化驾驶体验、提升驾驶乐趣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困扰,例如冗余功能多,使用频率不高,功能难懂,操作不便等。如何平衡车机功能的复杂性与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是一个重要课题。此外,随着智能化车机安装率的增加,消费者也开始期待新型的上网方式、支付方式、软件升级方式等,这也应该成为主机厂、经销商及智能软硬件提供商关注的问题。为帮助汽车行业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对现有车机功能的使用评价以及消费者对车机的功能期待和使用偏好,2018年5月至6月间,易车与J.D. Power(君迪)于共同发起了“2018中国消费者车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使用体验与偏好调查”。调查分两期进行,共有3254名消费者参与调查。,关于该调查,车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娱乐和互联 舒适与便利 辅助驾驶/导航, 车载收音机/CD/MP3等 内置蓝牙电话/设备 车载视频系统 手机App远程控制 车辆健康诊断 内置App 车载语音输入, 盲点监测/警示系统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倒车影像监视系统 自动泊车系统 低速防撞预警系统 抬头显示 行车记录 导航系统, 车载管家服务 语音识别 车内灯/氛围灯 车内温度调节 座椅加热/冷却/按摩/腰部调节等本调查所涵盖的主要车机功能,2,报告目录,3,123,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对汽车行业的启示,中国消费者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1,4,内置APP,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娱乐与互联”功能中,手机App远程控制使用率最低,车载收音机/CD/MP3最不可或缺,针对“舒适与便利”、“娱乐与互联”、“辅助驾驶/导航”三大车机功能的调查发现,大多数车机功能的使用频率都不高,但使用评价相对较好。在车内装有“娱乐与互联”功能的受访车主中,27.5%从未使用过手机APP远程控制,且高达43.6%的消费者只是偶尔使用;1/4受访消费者从未使用过车载视频系统,43.3%偶尔使用。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车载收音机/CD/MP3,超过一半(51.5%)受访车主经常或每次都使,用。,14.0%,24.9%19.8%,19.7%27.5%,23.9%21.7%,34.5%,43.3%43.2%,49.1%43.6%,42.0%47.8%,36.9%,26.9%31.5%,26.1%24.5%,27.7%26.1%,14.6%,5.0%6.4%,5.2%4.5%,6.4%4.4%,车载收音机/CD/MP3,车载视频系统内置蓝牙电话/设备,车辆健康诊断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载语音输入内置APP,从不使用,偶尔,经常,每次都用,18.5%14.1%,18.8%18.8%,44.5%,43.6%42.7%,46.0%49.3%,47.8%46.2%,38.2%,35.4%40.8%,37.4%32.2%,31.1%31.7%,0.3%车载收音机/CD/MP3 1% 15.6%,0.3%车载视频系统 2%0.3%内置蓝牙电话/设备 2%,0.4%车辆健康诊断 1% 14.8%0.2%手机App远程控制 2% 16.3%,0.4%车载语音输入 2%0.4%3%,非常不好用,不好用,一般,好用,非常好用,使用体验,使用频率,5,1-1,5.4% 座椅加热/冷却/按摩/腰部调节 1%13.5%,2% 20.3%,车载管家服务 2% 16.5%,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舒适与便利”功能中,语音识别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且体验最差,27.6%27.8%,14.2%16.2%,23.5%,52.3%47.7%,39.8%48.0%,41.6%,40.0%31.0%,29.5%,28.4% 3.5%22.0%2.5%,6.1%4.7%,语音识别车载管家服务,车内温度调节车内灯/氛围灯,座椅加热/冷却/按摩/腰部调节,从不使用,偶尔,经常,每次都用,使用频率,0.6%,48.4%54.7%,47.5%47.6%,46.8%,28.8%26.7%,37.6%32.4%,37.7%,0.6%语音识别0.2%,0.4%车内温度调节 1%13.0%0.2%车内灯/氛围灯 2% 17.7%,非常不好用,不好用,一般,好用,非常好用,使用体验,在“舒适与便利”功能中,分别有近28%的车主从未使用过车载管家服务和语音识别功能,52.3%车主只是偶尔使用语音识别功能,47.7%车主只是偶尔使用车载管家服务。尽管车载管家服务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使用过该功能的车主中,体验却非常好,81.4%的受访车主认为该功能好用以及非常好用。使用体验相对较差的是“语音识别”功能,可见语音识别技术的识别率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6,1-2,导航系统,35.5%,38.4%,65.1%,28.5%,28.6%,19.3%,40.7%,32.6%,盲点监测/警示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倒车影像监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抬头显示低速防撞预警系统,行车记录,导航系统,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在车机系统中,“辅助驾驶与导航”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调查发现,受访车主对倒车影像监视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是受访车主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行车记录功能;受访车主对抬头显示、自动泊车系统的依赖程度较低。受访车主对倒车影像监视系统的使用频率最高,评价也最高,75%受访车主表示该功能好用和非常好用。使用评价最低的是自动泊车,系统,仅有59.5%受访者表示其好用和非常好用。,1.3%,2.0%,1.5%6.8%,2.2%10.3%,7.9%,24.8%,5.8% 17.9%,28.0%,27.8%28.5%,22.1%,41.5%,41.1%,39.4%,35.0%,39.3%38.8%,37.7%,33.3%,30.0%,25.8%,35.6%,24.5%,22.3%25.1%,36.3%,30.7%,2.0%盲点监测/警示系统 4.8% 21.7%,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倒车影像监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1.8%抬头显示 8.8%1.2%低速防撞预警系统 6.3%,1.2%行车记录 5.6% 19.2%,非常不好用,不好用,一般,好用,非常好用,“辅助驾驶/导航”功能中,车主最依赖倒车影像监视系统使用体验,使用频率,7,1-3,23.6%,21.2%,50.9%48.1%43.6%,43.4%54.3%,车载语音输入,内置App,车载视频系统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健康诊断,车载收音机/CD/MP3等内置蓝牙电话/设备,受访车主下次购车时一定需要的“娱乐与互联”功能,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现有的使用体验,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愿意再次拥有该功能,1-4,47.5%,39.2%43.8%48.0%,33.0%,座椅加热/冷却/按摩/腰部调节等,语音识别车内灯/氛围灯车内温度调节,车载管家服务,受访车主下次购车时一定需要的“舒适与便利”功能,28.3%,36.7%,22.0%,37.4%35.1%,67.0%,47.7%48.6%,导航系统,行车记录,倒车影像监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低速防撞预警系统抬头显示,盲点监测/警示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受访车主下次购车时一定需要的“辅助驾驶/导航”功能,*“其他”和“以上均不需要”未显示,消费者愿意再次拥有的车机功能,大多数都是目前使用评价较高、体验较好的功能。娱乐与互联功能中,内置蓝牙电话/设备的使用评价较好(83.5%表示好用和非常好用),从而愿意再次拥有该功能的比例高达54.3%。舒适与便利功能中,车内温度调节功能的使用评价最高(85.1%认为好用和非常好用),因而再次拥有该功能的意愿也最高,为48%。辅助驾驶/导航功能中,倒车影像监视系统的使用评价最高(75%表示该功能好用和非常好用),因而再次拥有该功能的比例最高,为67%。8,1.0%,18.9%19.6%,46.0%,28.1%27.1%32.0%,不需要使用不知道如何使用有同样功能但表现更好的替代品不希望造成额外费用使用难度大缺乏期待的效果其他,消费者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某些车机功能的原因,11.2%0.9%,18.5%,25.7%,46.2%,36.4%35.2%,觉得用处不大原本不需要,但包含在了打包服务中有同样功能但表现更好的替代品不值得花钱功能难懂/使用难度大无需车内使用其他,消费者下次购车时不需要某些车机功能的原因,1-5,总体而言,现有车机的功能性、实用性、操作性和经济性,共同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愿意使用或再次拥有这种功能。调查发现,消费者极少使用某些功能的原因主要包括:有同样功能但表现更好的替代品,手机导航是典型案例;不希望造车额外的花费;不需要使用;使用难度大;缺乏期待的效果等。消费者下次购车时不需要某些车机功能的原因包括:有同样功能但表现更好的替代品;用处不大;原本不需要,但包含在打包服务中;不值得花钱和功能难懂/使用难度大等。值得注意的是,不知道如何使用、使用难度大、功能难懂对车主使用某些车机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厂商需要想办法提高消费者,的使用率。除了改善功能设计以外,还可以通过销售人员的耐心介绍、在线上线下各种宣传渠道进行使用方法讲解演示等。,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功能性、实用性、操作性和经济性,缺一不可,9,1-6,车机使用频率与评价原厂标配的车机功能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原厂标配, 57.0%,自购安装(含购,于经销商处),35.8%,不知道, 6.7%其他, 0.5%,受访车主的车机原装与后装率,6.7%0.5%,32.5%,22.5%19.0%,18.7%,不清楚其他,车机品牌官方网站经销商处汽配城/汽车美容装潢店等,电商(如淘宝、京东等),受访车主自购车机的渠道,3.5%,53.6%46.4%,25.4%,其他,原车自带车机功能少想体验更好的车机功能,原车自带车机不好用,受访车主自购车机的原因,目前,受访车主所拥有的车机系统中,35.8%为后装自购,其中在经销商处安装的比例最高(32.5%)。消费者之所以自购车机安装,主要是因为目前车机所带有的功能少(53.6%)、想体验更好的功能(46.4%)以及原车自带车机不好用(25.4%)。10,中国消费者车机使用期待与偏好,2,11,0.4%,19.2%,49.9%54.0%,41.3%,其他,智能手机/车机同步镜像,娱乐与互联舒适与便利辅助驾驶/导航,受访消费者最感兴趣的车机功能,44.2%,47.4%45.7%,27.8%26.7%,36.9%,17.3%,35.1%,13.5%,6.6%,系统运行顺畅无卡顿,影像清晰像素高功能易懂且操作简便显示屏大且美观语音识别灵敏导航信息准确,娱乐功能丰富提高驾驶安全性,及时提供车辆维护保养信息网络连接稳定,网速快,受访消费者认为车机最重要的特质,2-1,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消费者最看重的三大车机特质:影像清晰像素高、功能易懂操作简便、系统运行无卡顿,从功能角度而言,消费者最看重车机的辅助驾驶/导航功能(54%),其次舒适与便利功能(49.9%)和娱乐与互联功能(41.3%)。而对于智能手机/车机同步镜像这类新诞生且知晓度不高的功能,消费者的需求较低(19.2%)。,除了实现基本功能与需求外,消费者也期望车机具备以下重要特质,如影像清晰像素高、功能易懂操作简便、运行无卡顿等。,12,原厂标配69.3%,后装自购(含购于经销商处)23.2%,无所谓7.6%,信赖原厂标配和后装自购车机的消费者比例,2-2,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消费者更信赖原车自带的车机,3.7%,13.6%,32.1%,33.6%,17.0%,1501-2000元2001-2500元2501元以上,1000元以下1001-1500元,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后装自购车机价格区间,原厂标配68.2%,后装自购(含购于经销商处)24.7%,无所谓7.1%,下次购车时倾向于选择原厂标配和后装自购车机的消费者比例,大多数(68.2%)受访消费者未来购车时希望一步到位,车机在车辆出厂时已安装好;比起自购后装车机(23.2%),他们更信赖原装车机(69.3%) 。希望后装车机售价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的消费者比例最高,共65.7%。13,1.3%,29.0%26.5%,51.7%,56.3%,75.6%,3.5%,电台浏览网页社交其他,我不需要娱乐功能音乐视频,0.5%,64.1%,50.6%54.8%,55.3%59.4%,通讯社交车辆信息导航地图其他,影音娱乐生活服务,受访消费者期待车机上装有的内置App类型,2-3,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内置App功能越多越好,娱乐功能一网打尽受访消费者希望车机具备的娱乐功能,内置App是消费者与车机的直接互动界面,各厂家和车机制造商都希望提供给消费者丰富的内置App功能。调查发现,导航地图、生活服务、影音娱乐、车辆信息和通讯社交都是消费者希望拥有的内置App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60%消费者希望车机能实现生活服务功能。娱乐功能是车机的必备功能之一,意味着消费者希望驾车不只是为了实现交通目的,也将驾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者希望通过车机的娱乐功能让驾驶生活变得轻松、有趣,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车内的音乐、视频、电台、上网等功能都有需求。但也有3.5%的消费者不需要娱乐功能。14,15.3%6.2%0.1%,41.0%,25.3%,12.0%,手机/Wifi热点(由手机或其他外部设备提供网络支持)无所谓其他,蓝牙车载wifi/SIM卡/4G(由车内设备提供网络支持),USB连接,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消费者希望手机参与完成车内服务受访消费者期望的手机和车机连接方式,车机25.1%,手机25.5%,车机和手机共同实现,45.8%,无所谓3.6%,2-4行驶过程中倾向于通过车机和手机实现车内服务的消费者比例,消费者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他们希望通过手机处理尽可能多的事务,甚至是通过手机来实现车内服务。调查显示,25.5%受访消费者希望通过手机实现车内服务,而另有45.8%消费者希望手机和车机共同实现车内服务。15,希望车内服务产生额外费用;34.2%受访者希望采用按月/季度/年支付的订阅式支付方式。,2-5,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新的时代、新的服务呼唤新的付费方式,手机/wifi热点(由手机或其他外部设备提供网络支持)36.8%,车载wifi/SIM卡/4G(由车内设备提供网络支持)62.9%,其他0.3%,受访消费者倾向的车内上网方式,6.1%0.2%,34.2%,18.2%,无所谓其他,按次支付订阅支付(如按月/季度/年),受访消费者期望的车内服务(含上网及其他服务)付费方式包含在车价中41.3%,50元以下/年24.9%,51-100元/年51.3%,101-150元/年20.7%151元/年以上3.1%,受访消费者能接受的车机包年流量费,走到哪里就希望哪里有网络,用网络游牧民来形容现代人一点都不为过。62.9%受访消费者希望汽车就是个无线网络发射器,延续他们“时刻在线”的需求。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车机流量费却不高,远低于目前的手机上网费。仅3.1%受访者能接受每年的车机流量花费超过151元。随着越来越多车内服务的涌现,消费者的付费理念发生了变化,对付费方式提出了新要求,41.3%希望将车内服务包含在车价中,而不16,4S店/商家/服务中心升级29.0%,OTA升级(远程无线升级)42.6%,都可以28.3%,2-6受访消费者期待的车机升级方式,8.1%10.6%0.3%,19.9%,40.6%,20.5%,不知道我不愿意为OTA升级付费其他,50-100元100元以上,0-50元,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远程无线升级方式受青睐受访消费者能接受的OTA升级费用(按次计算),超过四成(42.6%)消费者希望通过OTA(又名远程无线升级)方式给车机升级,省去每次都要前往4S店/商家/服务中心的麻烦。在希望通过OTA升级的消费者中,超过六成(61.1%)消费者希望每次升级的价格在100元以下,另有10.6%受访者不愿意为OTA升级付费。17,2-7,有点担心69.1%,非常担心7.6%不知道2.8%毫不担心20.4%,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车机功能越多,驾驶越不安全?受访消费者对过多的车机功能影响驾车安全的顾虑,虽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是车机承载的主要功能之一,但随着车机功能的增加、使用难度的加大,消费者对于操控车机可能导致的驾驶安全性产生了担心,分别有7.6%和69.1%的受访消费者“非常担心” 和“有点担心” 过多的车机功能会造成潜在的驾驶安全问题。18,2-8,19.9%,3.0%3.5%0.3%,33.2%,14.2%,8.2%8.5%9.2%,车载支付功能车载机器人车内自拍功能车内外360度摄像机互联网电视播放功能(类似于小米盒子和Apple TV)后备箱接收快递路线规划和躲避拥堵功能手势控制其他,车机使用偏好与期待车内外360度摄像机市场前景广阔受访消费者希望给车机增加的一个功能,高达33.2%的消费者希望安装车内外360度摄像机,以便清楚地观察车辆内部和外部情况,由此可见消费者对驾驶安全性的重视。近20%消费者希望增加路线规划和躲避拥堵功能,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现有交通效率和导航效果的不满。而车载机器人、互联网电视播放功能、车载支付功能,则体现了消费者对车内生活内涵的理解和要求已经远远超越了现有功能,而这些期待都将随着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慢慢变成现实。19,20,本调查对汽车行业的启示,3,3-1,对汽车行业的启示造车车机使用频率低的四大原因,如何各个击破?,总体而言,现有车机的实用性、功能性、操作性和经济性,共同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愿意使用或再次拥有这种功能。21,不需要/用处不大实用性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功能,而非只是将车机作为卖点宣传,一味添加新功能。消费者可能在一开始会因为追求新鲜和好玩而购买,但一旦发现这些功能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很快就会放弃使用。,有表现更好的替代品功能性厂商需不断优化车机功能的使用效果和体验,否则消费者会转向使用效果和体验更好的其他产品而放弃现有功能,尤其是车载导航。只有消费者体验好了,才会愿意再次使用并在购买下一辆车的时候继续考虑使用该功能。,不易操作操作性并非所有车主都愿意主动钻研操作方法,因此在设计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考虑如何简化操作过程。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主动担负起向购车者展示和说明车机操作方法的任务,并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渠道进行使用方法的演示。,费用问题经济性车机的使用和升级往往需要支付额外的上网流量费和升级费,而有些费用在消费者看来未必值得。厂商可以考虑将车机相关费用包含在车价中,或者采用订阅支付(如按年/季度/月)等消费者能接受的形式解决费用问题。,3-2,对汽车行业的启示车载摄像系统市场前景广阔,我们的研究中,下次购车时一定需要“倒车影像监视系统” 的消费者比例在“辅助驾驶”功能中居于首位,且高达33%的消费者希望给车机增加的一个功能是“车内外360度摄像机”。消费者对车载摄像系统的需求,表明他们希望尽可能大地扩大视野并消除盲区,以保证在驾驶时有“另一双眼睛”可帮助自己观察路况,更加安全地驾驶汽车;而当事故发生时,摄像机则可以充当监控工具,记录事故过程,为事故处理和保险提供可靠的证据来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拍摄前方或者后方已经不够了,他们希望镜头能对车内外进行全景式拍摄。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对厂商的启示包括:车载摄像系统目前主要用于倒车和停车,未来如何帮助消费者扩大视野、消除盲区,使他们驾驶时更有信心?消费者发生事故时需要保护和证明,厂商如何继续发展汽车安全系统和服务,使他们在需要时尤其是遇险时更安心?22,3-3,对汽车行业的启示车载服务,谁来买单?,随着越来越多车载服务的涌现,“谁来买单”这个问题日益凸显。车载服务的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软硬件成本(终端设备及软件)、通讯成本(即数据流量)和内容成本。哪些适合包含在车价中,哪些应该向车主收费?如果一定要由车主来买单,怎样的收费形式更容易被接受?消费者为刚性需求直接付费的意愿更高,例如救援、紧急呼叫等应急服务,而车载娱乐、车载电话等非刚需功能,直接收费则未必行得通。打包式收费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收费方式选项,即向客户打包出售其需要的服务,并为此设定比单项服务相加更为优惠的打包价。打包式收费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更便利地获得车载服务,也能使他们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更多的服务。除了车企和车主买单之外,也可考虑第三方买单的方式,精准广告、基于地理位置的推荐、车主大数据都是可以考虑的变现方式。但第三方付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不能以牺牲用车体验和引起车主反感为代价。23,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