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健康类资讯新趋势分析报告,重阳节是传统的敬老节日,父母的健康是儿女最重要的牵挂。在资讯过载的信息时代,长辈们容易轻信健康类谣言,根据人民网舆情监察室的调查发现,在中老年网民关注量最高的谣言中,排名第一的案例正是健康类资讯。为父母提供优质可信的内容、巧妙辟除谣言的误导和危害,是每一个子女的关切。随着短视频、短内容等新资讯形式的丰富和融入,在健康科普与辟谣的领域中,我们发现了两个核心新趋势:,趋势1: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让信息更好理解, 短视频生动、易懂、沉浸感强的特点,使得用户对辟谣内容更容易接受,适合与亲朋长辈分享,成为连接网络与现实美好生活的纽带。 与图文资讯相比,短视频的信息传播效率更高,短短15秒科普一个知识点,简明集中。, 健康类短视频演化出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真人出镜、实例测评、动画短片是爆款内容三大特点。,趋势2:人格化UGC贴近百姓生活,让信息更加流动, 专业人士生产的优质短内容使信息更加可靠与流动,解决信息不可信的痛点,提高资讯消费的质感和体验。 专业医生更擅长案例解读,故事化的分享方式贴近日常生活场景,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热点话题和资讯辟谣中,专业人士的分享更丰富、及时、生动,及时响应读者的需要。,在重阳节,让我们用更多关心回报父母的关爱,与父母一起分享真正优质的健康知识吧!,前言, 01 健康:谣言频发的第一大重灾区, 02 健康辟谣新动力:趣味化短视频与人格化UGC, 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 让信息更加流动:人格化UGC贴近百姓生活, 03 像把关食品质量一样,为父母把关健康资讯的质量,目录,01.PART ONE,健康:谣言频发的第一大灾区,健康资讯是父母最关心的资讯之一,也是谣言频发的第一大灾区,40岁以上用户更关注健康类资讯,健康类文章占全部谣言文章比重最高,18-23岁24-30岁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TGI根据用户阅读量进行计算,TGI表示用户对资讯类别关注度,TGI越高,关注度越高。谣言数据来自315资讯打假报告,数据根据谣言库统计,养生,痛风,资讯贴近需求、缺少查证意识,是长辈容易听信健康谣言的两大原因健康类资讯贴近日常生活,并且直指向中老年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朴素愿望。在“抗癌”、“治高血压”这些父母长辈最关心的健康议题上,健康类谣言往往擅长于用“标题党”式的语言博人眼球、获得流量。来自人民网舆情监察室的调查显示,在中老年网民关注量最高的谣言中,排名第一的正是“热苦瓜水、热柠檬水、热鸭梨水可以抗癌”的健康类资讯。除此以外,作为成长于报刊书籍时代的中老年用户,通常不熟悉互联网上权威资讯的获取渠道,并普遍缺少信息查证意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使得父母长辈容易听信谣言,并在家族群等亲密的社交圈子内分享,进一步扩大谣言影响。,父母最关注的热门健康知识点,中老年用户对涉嫌虚假的信息求证意愿低 当看到涉嫌虚假的信息时,选择“会求证”:,高血压穴位养生,减肥中老年网民关注量最高的谣言数据数据来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中老年网民有哪些易感谣言?用户对涉嫌虚假的信息求证意愿数据来自315资讯打假报告,数据根据4971名受访者调查统计父母最关注的热门健康知识点数据根据用户阅读与搜索行为进行统计,鼻炎糖尿病,腰间盘突出甲沟炎,戒烟,健康谣言中,这些套路最常被使用健康类内容主要围绕饮食禁忌、药物使用、健康甄别等话题。创作素材多来源于日常生活,虚假内容的创作“套路化”,呈现出五大特点。特点1:假伪食品论:关联食物和另外一个毫不相关的物体,伪造耸人听闻的联系案例:,这就是我们常吃的紫菜,全是塑料胶带做的, 将紫菜有弹性、有嚼劲归根于使用含有塑料,实际上因紫菜制作中添加了琼胶,与塑料毫无关系。,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做的一次性筷子经过加工能变成笋干,这2种食物同吃,堪比“砒霜”,牛奶和红枣需要酸性环境和高剂量的条件才会发生絮凝反应、影响吸收,正常食用并不会导致疾病。,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鸡翅激素含量高,女性常吃会卵巢囊肿,健康谣言中,这些套路最常被使用特点2:食物致病论:编造食物在正常食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忽略客观环境和剂量要求案例:,特点3:健康杀手论:臆想电器、科技类产品对人体的危害作用,缺乏事实依据案例:,地暖有辐射,可导致白血病, 无论哪种地暖利用的都是热辐射,谣言偷换了“热辐射”与“辐射”概念。,Wifi居然能杀死植物电吹风是高辐射杀手,花椒和它一起放在肚脐上,3天排湿毒治便秘,20天减掉赘肉26斤, 鼓吹AB搭配的神效,实际上以“快速减肥法”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喝苏打水可以中和胃酸男子患癌放弃化疗,尝试“全食物疗法”竟康复,健康谣言中,这些套路最常被使用特点4:神奇治疗论:夸大养生技巧带来的治疗作用,带来生活习惯的误导乃至疾病的治疗案例:,特点5:因果关系论: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身体表现特征归因为必然的疾病结论,缺乏科学验证案例:,出汗多是身体有毛病, 排汗只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与疾病并无必然联系。,手指甲纹路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长斑就是体内毒素超标,健康类话题的输出是一种知识性的输出,和资讯类创作的不同在于,难以通过寻找第一信源的方式进行真伪的辨别。健康类资讯辟谣,需要权威的资讯来源和生动的生活案例,在“润物细无声”中使父母真正接受科学的生活观念,用我们的关心回应父母的关爱。,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中老年网民有哪些易感谣言?,健康资讯辟谣需要更巧妙有效的新形式随着年龄的递增,大多数父母长辈逐渐重归家庭生活为重心,关注健康资讯,不仅是自身对养生有需求,更是希望呵护家人儿女的健康。试想当父母转发“热柠檬水可以抗癌”的时候,如果直接生硬地指出是谣言,总是显得不合时宜,处理不当更会伤害父母的感情。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健康相关的错误观念往往根深蒂固,向父母科普真正科学的健康知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内容查证难度来讲,,02.PART TWO,健康辟谣新动力:趣味化短视频与人格化UGC,(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1、生动易懂的短视频内容,更适合与众同享如何既让长辈感到尊重,又能巧妙地传递科学的辟谣信息?短视频也许能为年轻人解燃眉之急。在抖音上,生活健康类短视频播放量每月已超过百亿。相比于传统的长篇文章,短视频更生动、易懂、沉浸感强,短短15秒便能科普1个健康小知识,更适合与家人长辈分享,成为连接网络与现实美好生活的纽带。,生活健康类短视频播放趋势节节上升,突破百亿/月,数据根据抖音生活健康类粉丝在1万以上的账号的视频播放量统计,时间范围为20180501-20180930,头条辟谣老爸评测,飞碟说丁香医生,我是知识酱吃光实验室南方健康,抖音上热门健康科普类账号,(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2、短视频分类之:生活常识误区的解释与科普,我是知识酱:牙齿越白越健康吗?(点赞量13.8万),飞碟说:微波炉的这些谣言你一定听过,千万别再被坑了!(点赞量6.7万),老爸评测:绿萝真的能防甲醛吗?(点赞量7.3万),(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2、 短视频分类之:饮食健康类辟谣,吃光实验室:跟最好养的女朋友 一起吃饭,别被这些谣言吓到(点赞量63.8万),老爸评测: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点赞量25.3万),小泽医生:吃饱了喝酸奶真的能助消化吗?(点赞量4.5万),(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2、 短视频分类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科学信息传播,飞碟说:关于癌症的4大谣言,你还在信吗?(点赞量1.1万),南方健康:左右移动眼球可以提高记忆力 是真的吗?(点赞量7.2万),丁香医生:朝左侧着睡会压到心脏吗?(点赞量3.1万),(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3、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爆款内容特点分析,(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3、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爆款内容特点分析,(一)让信息更好理解:趣味化短视频适合与众同享,3、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爆款内容特点分析,张之瀛,营养师,急救医生,顾中一,贾大成,松鼠,云无心,良医济世,(二)让信息更加流动:人格化UGC贴近百姓生活在微头条和问答方面,大量专业人士的入驻也正在提升健康类信息的质量。不管是耳科、骨科、外科还是眼科,都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坐镇。他们不仅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会积极和网友们互动,回复热门话题。专业的解读、平实的案例、及时的分享,人格化的UGC内容让信息更加可靠与流动,提高知识消费的质感和体验。,1、专业信息,有据可循UGC头部健康科普类账号 共发布2689条微头条和优质问答 共产生16.6亿次阅读 共产生次766.5万次评论互动,大夫,UGC热门专业医生头条号皮肤科徐宏俊医生陈庆华大夫范志红注册营养师,(二)让信息更加流动:人格化UGC贴近百姓生活2、实例解读,贴近生活,张之瀛大夫,急救医生贾大成,#赵忠祥铁锅一用40年#,(二)让信息更加流动:人格化UGC贴近百姓生活3、快速响应,急人所需,#真相来了#,03.PART THREE,像把关食品质量一样,为父母把关健康资讯的质量,一直致力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法拦截,像把关食品质量一样,为父母把关健康资讯的质量,谣言内容,并实现了对阅读过谣言内容的用户进行辟谣内容精准推送,像把关食品质量一样,为父母把关健康资讯的质量。健康领域 谣言库积累6.3万条谣言文章数据 积极覆盖全网辟谣文章,发布辟谣文章2466篇,阅读量3826万 面向用户精准辟谣7月中旬至今7247条,反谣言技术路线图,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