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儿童保护工作组(CPWG)是在人道救援环境中协调儿童保护的全球论坛。此工作组集合了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机构、学术界和其他组织成员,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开展更可预期的、负责而有效的儿童保护回应,这是工作组共同的努力目标。在人道救援系统中,儿童保护工作组构成了全球保护集群的一个“责任区”。cpwgI救助儿童会和Terre des Hommes各贡献一位资深工作人员来协调和管理起草过程。特别感谢这些机构和这两位工作人员:敏雅蒲谢尔和萨宾娜拉科托马拉拉。还要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400名审阅者,他们对早期版本的评论极大地改善了最低标准的内容。感谢人道救援领域的工作者和团队,他们以实际工作检验这些标准,保障它们在广泛的人道救援环境中具有相关性和适用性。我们感谢这些专业人士对最低标准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儿童保护的持续奉献。最后,我们将最诚挚的谢意献给全世界的儿童,因为他们不停在人道救援工作中启发、指引和鼓舞着我们。资助机构:救助儿童会,Terre des Hommes,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设计机构:KUKKA Studio建议引用格式: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儿童保护工作组(2012)。如欲提出反馈或建议以改进本刊物,请点击cpwg联系儿童保护工作组。CHILDFUND国际儿童兵救援组织 哥伦比亚大学丹麦难民委员会 日内瓦之声国际助残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救援委员会伊斯兰国际救援组织国际劳工组织KEEPING CHILDREN SAFE 挪威难民委员会国际计划救助儿童会SOS儿童村TERRE DES HOMMES联合国维和事务部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战地儿童救助会妇女难民委员会世界宣明会致 谢儿童保护工作组希望感谢所有合作参与制定这些最低标准的人士。特别感谢以下大多数属于儿童保护工作组的机构,它们的员工在起草标准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II路易丝 奥宾协调干事全球保护集群拉希德 哈里科夫总监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前 言 在当今世界各地的人道救援工作中,儿童很可能占受冲突或灾害影响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些女童及男童面临着多重风险,对他们的福祉、安全和未来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有些儿童被杀害,或遭受身体创伤。有些儿童与家人或照顾者分离;有些儿童被招募到武装势力或武装团体中;还有许多儿童正在遭受性暴力,或者其他形式的剥削和虐待。保护儿童免遭暴力、剥削、虐待和忽视,是所有人道救援工作者的紧急优先议题,包括儿童保护行动者,也包括广泛范围内的各领域专家。我们的工作需要步伐迅速、计划周密、行而有效。我们还需要有能力来衡量这些工作是否惠及儿童,妥善地保护他们。此外,我们需要在人道主义行动中巩固一些系统,当紧急救助行动结束后,让这些系统继续长期保护儿童。大家期待已久的机构间儿童保护最低标准有潜力提升我们儿童保护工作的质量和严谨性,成为我们作为人道救援工作者接受问责的标准。我们敦促人道主义行动的所有参与者抓住这一机遇,来执行和推进这些标准。联合国难民署III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序 言在自然灾害中,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此,如何确保儿童及受灾害影响人群能获得有质量的援助,是人道救援工作里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宣明会作为以儿童为本的国际发展机构,在救援行动中,会结合各国际指引和标准,优先考虑儿童及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以儿童整全发展为目标来设计救援项目。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慈善组织支持以及参与救援和社区重建的工作。他们也越来越关注到儿童的脆弱性和需要。我们为儿童在救援工作里能接受更多的服务而欣慰,也十分关注这些服务和回应行动的质量。国际社会现有的有一套完整的保护儿童的标准是最好的参考。为了让国内儿童保护或人道主义行动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受灾害影响地区的救援行动中,所实践和执行儿童保护工作更专业化,宣明会联合国际计划(中国)、国际美慈组织(Mercy Corps)及救助儿童会成立“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翻译小组,完成相关翻译和校对工作。在此,我们也感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乐施会、儿童乐益会(中国)、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壹基金、成都高新区赢在生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各组织机构对本书的推广及发布的支持,使此书得以结集。此外,我们又感谢各级政府、学术单位和各组织机构一直以来对宣明会的信任。2015年4月,宣明会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第三届心理健康与社会论坛研讨会”,为各国及本地的救援组织,建立了很好的平台,就共同关注紧急救援中的“儿童保护与儿童心理健康安全”展开对话,其中有关“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的分享,与会的专家及各救援组织均认同儿童保护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并希望能惠及中国。在灾害中顾及保护儿童已经是海内外政府及发展工作者的共识。不过,在救灾工作中保护儿童需要各方的配合和参与,宣明会期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儿童的福祉能够得到落实和保障!简祺伟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总干IV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2寄 语全球儿童保护工作组所制定的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被翻译为中文,是提高中国境内政府及非政府行动者人道主义响应能力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经验告诉我们,在响应灾害的不同阶段都需要特别关注受影响儿童的情况及需要。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救灾工作才可算为全面及有效。这不仅仅对于女童及男童的早期恢复不可或缺,也有利于提高儿童、儿童家庭及广泛社区的抗逆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灾难与冲突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和压力。虽然保障儿童生存是人道主义行动的首要优先事项,但是我们的行动不能止步于此。在紧急情况发生后即刻开展儿童保护需求快速评估,在人道主义救援项目中实行儿童保护,例如在受灾区域建立安全的儿童友好空间,将奠定一切重建及恢复项目的基础。国际计划作为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全球性社区发展机构,在遍布非洲、亚洲和美洲的超过50个国家开展工作,促进保障儿童权利,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机遇。在过去十年间,我们提高了自身在全球区域、亚洲区域以及中国境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的能力。通过此标准的中译及后续推广,我们将承担起与其他人道主义工作机构分享经验的责任。我怀着极为自豪的心情为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中译版撰写寄语,这是对国际计划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机构合作发挥技术贡献的认可,同时表明国际计划将与中国境内的人道主义标准。斯万库彭斯国际计划(中国)国家主管在人道主义和发展领域,儿童作为最脆弱的群体,特别在面临贫困、人道灾难和人为冲突境况下,需要更高的保护标准。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剥削、侵害、忽视是所有人道主义和发展领域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了让这一工作富有成效,人道主义和发展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代表在与儿童开展直接或间接地工作时,需要清楚他们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并可以监测他们的工作是否惠及并恰当地保护了V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儿童。 国际美慈组织相信此翻译版的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给中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在提升儿童保护相关工作质量和公信力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不仅是一个儿童工作者专业水平提升的良机,而且能对儿童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我们号召所有中国的伙伴和机构参与到人道主义和发展工作中并借此机会推动标准的实施。曾磊国际美慈组织中国主任我们非常高兴看到这本手册的中文版面世。大家都知道,在各种灾难及冲突情境下,儿童都是非常脆弱的群体,他们容易暴露于被虐待、忽视、暴力、剥削的风险中,因此更加需要我们的保护。儿童保护一直是救助儿童会全球人道主义救和发展性项目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灾难发展的前、中、后期保障儿童生存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参与的权利,一直是救助儿童会的工作重心之一。秉承这种理念,我们对包括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鲁甸地震等发生在中国的20余次灾害开展了应对行动。在响应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将人道主义援助中的儿童保护最低标准引入一线工作中的重要性,所有一线的救援工作者,包括救助儿童会工作人员及合作伙伴、社工、志愿者等,都应掌握这些最低标准,并使用这些标准来制定人道主义响应行动规划、执行、质量管理评估等,以确保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更好地保护儿童。正如该标准的联合工作组组长Minja Peuschel所说,我们亲眼目睹了日益增加的对这一最低标准的需求和使用,我们深信这些标准的应用有益于增加对世界各国儿童的责任感,并且使他们的世界远离暴力,虐待,剥削和忽视包括在紧急状态下。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为了这套手册而付出辛勤努力的每一位伙伴,也非常感谢救助儿童会参与协调和编辑的员工。毕雅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首席代表VI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4每个儿童与成年人一样拥有生存、健康、关爱等需要。作为“人”,儿童和成年人是平等的生命,在年龄、体型、地位和心智等方面,成年人占更大的优势,掌握更大的权力。很多情况下,儿童变成了物品,处于不利的境况,受到伤害和剥削,出现了虐待儿童、拐卖儿童、贩卖儿童、雇佣童工等。鉴于权力的巨大悬殊,儿童需要我们的保护,联合国儿童公约规定儿童享有受保护的基本权利。儿童保护应由家庭、社区、学校和政府共同承担。当儿童在家庭中受到伤害,家庭暂时不能承担起保护儿童的责任时,社区、学校和政府应介入,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当儿童在社会环境中遭受伤害时,超出家庭保护的能力时,社区、学校和政府要全力承担责任,同时,要致力于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让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政府、学校、社区、家庭要共同践行人道主义,落实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我想最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一个“框框”来给我们的行为打分。希望在我们全社会的努力下,我们不再需要“最低标准”来框住或衡量人们的保护行为。让我们共同营造充满爱、关怀的社会环境,儿童和平喜悦地成长着。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助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一书中文版的复印表示欢迎。此项重要文件的编撰旨在支持人道主义行动中的儿童保护工作。我们希望,本书能发挥其应有的参考价值,以保证相关行动中儿童保护工作的质量。中国的专业儿童保护人员、志愿者和相关人员必将从这些已在国际上达成共识的标准中获得启发,并结合本地知识和自身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工作的质量和力度。彭文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在过去的十年,人道主义救援开始意识到儿童的特殊需求。现在儿童保护已经成为在灾后对于儿童最主要的干预措施。这一最低VII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标准的开发和出版来源于在各国专家在这一领域的丰富经验。该标准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策略能够帮助我们在高质量的干预活动中覆盖比以往更多的儿童。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开始在人道主义援助中融入这些标准,并且希望读者能继续向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传播这些重要的信息。Nick Finney救助儿童会亚洲区项目运营总监David Brickey Bloomer救助儿童会亚洲区儿童保护顾问我的梦想是把紧急灾害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准备好供大家使用。第一步是翻译,后续则是培训和推广。假如明天有灾害发生,我希望所有的儿童都能受到保护,免受暴力的侵害。梁慧美世界宣明会东亚区救灾总监儿童在灾害中往往是脆弱人群之一,乐施会认为儿童的权利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我们一直努力确保儿童在灾害发生后获得应有的权利和保护。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提出的原则和标准,有效帮助人道救援机构在灾害中实践良好的儿童保护工作,乐施会作为此书的发布成员之一,对此标准的实施和推行表示由衷的支持。感谢负责中文版翻译的小组成员机构所付出的贡献!赵永柱乐施会基础教育项目与人道救援工作 项目经理儿童乐益会致力于用运动和游戏的力量为儿童缔造一个安全的世界。“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新的起点,即在遵循儿童最大利益、儿童参与等原则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回应儿童在紧急环境中的需求。彭颖儿童乐益会(中国)执行总监VIII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6中国扶贫基金会自2003年开始参与国内外人道主义救援,累计开展123次灾害救援行动,支出救灾款物15亿元,直接受益的538.04万人(次)中,儿童是重要的救援关注群体。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了多种关注儿童救援,以及营养、卫生清洁、陪伴和心理重建的项目探索,我们意识到人道主义救援中儿童保护最低标准推动及实践应用对于中国社会救援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朱一存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救援项目经理作为关注儿童福祉,致力于救助困境儿童、改善儿童成长环境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我们非常感谢儿童保护最低标准翻译小组,给国内带来这本重要的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以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具体标杆王林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为中国儿童保护工作提供专业和实用性的指导方针。对于提升我们的人道救援工作非常有帮助,所以我推荐大家阅读。 ”王凯壹基金儿童关怀与发展部主任儿童保护已然是当下国内建立安全社区的重要基础,如何将知识转换为技术,如何把技术落实到行为,如何把行为养成习惯,必然是儿童保护领域中伙伴需要共同探索与实践的核心事物。未来期望能有更多人投入到儿童保护当中来,更渴望政府,市场,社会的全面介入。我们依然要共同努力,携手同行,为生命志愿!刘宝宗 成都高新区赢在生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IX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