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镇 安全饮水工程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 0 1.1 工程名称 . 0 1.2 主管单位 . 0 1.3 执行单位 . 0 1.4 工程受益范围及供水规模 . 0 1.5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 0 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1 1.7 工程实施期限 . 1 1.8 结论 . 1 1.9 工程技术特性表 . 1 第二章 总论 . 3 2.1 编制依据 . 3 2.2 编制原则 . 4 2.3 项目区基本情况 . 4 2.4 工程建设意义 . 8 2.5 工程范围及设计受益人口 . 12 第三章 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 13 3.1 水文条件 . 13 3.2 工程地质条件 . 16 第四章 总体设计 . 0 1 4.1 设计参数 . 0 4.2 供水规模 . 1 4.3 方案论证 . 6 4.4 推荐方案 . 15 第五章 具体工程设计 . 0 5.1 水源取水工程 . 0 5.2 净水厂 . 4 5.3 高位水池 . 8 5.4 输水管道 . 8 5.5 供水管网 . 9 5.6 供、配电及自动控制系统 . 21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0 6.1 工程区环境现状 . 0 6.2 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0 6.3 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1 6.4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1 6.5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2 第七章 建设计划及组织管理 . 0 7.1 建设计划 . 0 7.2 组织管理机构 . 0 7.3 管 理职责 . 1 2 7.4 管理运行机制 . 1 7.5 管理原则及要求 . 2 第八章 投资估算 . 0 8.1 估算定额依据 . 0 8.2 工程项目及投资构成 . 1 8.3 估算基础及取费标准 . 1 8.4 基础单价 . 2 8.5 估算结果 . 3 8.6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计划 . 4 第九章 经济评价 . 0 9.1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 0 9.2 基本数据 . 0 9.3 财务评价 . 1 9.4 评价结论 . 3 第十章 结 论 . 0 附表 . 0 附表 1:主要材料、设备清单 . 0 附表 2:工程投资估算表 . 0 附表 3:经济分析表 . 0 附图 . 0 附图 1.某农村供水工程平面布置图 (方案一 ) . 0 3 附图 2.某农村供水工程平面布置图 (方案二 ) . 0 附图 3.某农村供水工程净水厂平面布置图 . 0 附图 4.某农村供水工程供水工艺流程图 . 0 附图 5.某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水力计算图 (方案一 ) . 0 附图 6.某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水力计算图 (方案二 ) . 0 附件 . 0 附件 1:配套资金承诺函 . 0 附件 2:水质监测报告 . 0 附件 3:取水许可证 . 0 附件 4:征用土地协议 . 1 附件 5:供电协议 . 1 附件 6:环境影 响评价书 . 1 附件 7:资金筹措保证书 . 1 附件 8:村民意向书(另附) . 1 第一章 前言 1.1工程名称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 1.2主管单位 某省水利厅 1.3执行单位 某省某县人民政府 某省某县水利水保局 1.4工程受益范围及供水规模 本工程设计为某县西寨、清水、十里 、某山、城郊、城关 6 乡镇60 村的 149543 人提供生活饮用水,设计供水规模 8650m3/d,最高日最高时设计供水流量 720m3/h。 1.5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本供水工程包括直径 1.0m 的混凝土渗渠 120m,设计集水量14400m3/d;直径 0.5m 的混凝土引水管 10m;容积 20m3集水池 1 座;直径 2.0m 竖井式取水泵站 1 座,设计取水流量 584m3/s;净水厂 1 座,包括 500m3清水池 1 座,处理能力 320m3/h 的重力式无阀滤池 2 座;输水流量 564m3/h 加压泵站 1 座;容积 1000m3高位水池 2 座;供水总干管 1 条,长度 1.9km;干管 4 条,长度 45.08km;分干管 2 条,长度5.52km;支管 25 条,长度 21.78km;直属取水口 24 个;建成村级供 1 水管网 60 个,估算管网总长度 1499km。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 3498.988 万元,其中国家 2099.393 万元,地县配套 1224.646 万元,群众投劳及集资 174.949 万元。 1.7工程实施期限 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及建设规模,确定工程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建设总年限为 2 年。 1.8结论 本工程规模大,效益好,人均负担水费仅占农村人均 纯收入的2.44%,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工程。建议尽快批准立项,力争早日建成本供水工程,彻底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1.9工程技术特性表 序号 工 程 名 称 单位 数 量 备 注 一 供水范围及规模 供水规模 m 3/d 8650 受益总人口 人 149543 其中:乡镇 /村 个 6/60 二 渗 渠 长 度 m 120 直 径 m 1.0 出水量 m3/d 14400 600m3/h 设计取 水流量 m3/h 570 三 引水管 长 度 m 10 直 径 m 0.5 四 集水池 平面尺寸 m 2.0 2.0 池 深 m 5.0 五 取水泵站 2 额定流量 m3/h 570 12Sh-13A离心式双吸泵 扬 程 m 30 六 净水厂 占地面积 m 2 47 71 约合 5亩 建筑面积 m 2 1022.2 清水池容积 m3 500 圆形 重力式无阀滤池处理能力 m3/h 2 320 原水浊度小于 15mg/L,滤 后小于 5mg/L 变压器容量 KVA 400 七 高位水池 容 积 m3 2 1000 设计输水流量 m3/h 540 设计提水高度 m 94.9 八 加压泵站 流 量 m3/h 3 188 IS150-100-315A 三台 扬 程 m 111 九 供水管网 最大供水流量 m3/h 720 取水管 km/条 0.35/1 钢管,管径 350mm 输水管 km/条 1.0/1 钢管,管径 350mm 总干管 km/条 1.90/1 UPVC管,最大管径 500mm 干 管 km/条 45.08/4 UPVC管,最大管径 355mm 分干管 km/条 5.52/2 UPVC管,最大管径 160mm 支 管 km/条 21.78/25 UPVC管,最大管径 110mm 十 工程投资 总投资 万元 3498.988 国家投资 万元 2099.393 地县配套 万元 1224.646 群众自筹 万元 174.949 包括群众投工投劳 3 第二章 总论 2.1编制依据 (1)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供水 工程建设几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92 年 3 月。 (2)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 1991 年 5 月。 (3)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1998 年。 (4)农村给水设计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1997年。 (5)简明给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年。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计划出版社。 (7)某省定西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定西地区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995 年 10 月。 (8)某省某县统计年鉴, 2002 年。 (9)某省某县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县水利水保局, 2003 年 1 月。 (10)某灌区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定西地区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2 年 8 月。 (11)水源地洮河水质分析报告,某县卫生防疫站, 2003 年 5 月。 4 2.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农村供水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满足相关规定、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 (2)按照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厅 (局 )长会议精神以及某省水利工作会议制定的大力发展城乡 和农村供水的指示精神,达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病区改水的目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卫生饮用水,实现农村自来水供水和全部乡镇供水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确保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3)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进一步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积极体现“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精神和“十五”计划纲要精神,围绕某省 2001 2005 年农村供水发展计划,制定项目总体实施计划。 (4)结合某省某县农村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农村生活用水量标准,根 据现有工程的运行管理现状和目前农村人畜用水情况,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确定工程受益区范围,准确计算并确定水厂的供水规模。 2.3项目区基本情况 2.3.1 自然概况 某县位于某省中南部,地处甘南高原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地理位置东经 103 41 29 104 59 23,北纬 3407 34 34 45 00,北秦岭山地横贯全县。在行政区划上,南 5 与陇南地区接壤,西、北两向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接壤,东与天水市毗邻;在地理位置上属黄河一级支流的洮河流域和东部长江流域的西汉水水系。地形东西长约 118km,南北宽约 69km,南北最窄处仅 15km,境内海拔高度在 2040-3747m 之间,相对高差 1700m 左右。境内地形变化复杂,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逐渐 侵 斜,土地总面积 3587km2,实际管辖面积 3642km2。现有耕地面积 62.5635 万亩,农村人均耕地 1.50亩。境内群山连绵,地貌特征山多地少,既有高山又有川台河谷,还有山间盆地,沟壑密度 0.48km/km2。 某县境内山峦环抱,群山环绕,洮水绕城东流,草场广阔,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在环境、资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某南部一块亟待开发 的宝地。某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特定环境和局部地形及地质构造的影响,从东部温带半湿润带向西部高寒阴湿气候带过度。总体特征是:太阳辐射较强,降水稍多,雨热同期,灾害性天气居多;气温偏低且湿润,属高寒阴湿地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冬季漫长,春秋相连,无明显夏季;年平均气温5.7,平均无霜期 112d,平均日照时数 2229.6h,太阳辐射总量125.9Kcar/cm2;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96.8mm,而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 1188.2mm 以上,且降水多集中在 6、 7、 8、 9 四个月,降水量达316.3mm,占全年 降水量的 53%,并多以阴雨或暴雨形式发生,造成水土流失和暴洪灾害。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按地理位置分为山区、半山区和河谷川台区,土地总面积 3578km2。 6 2.3.2 人口与社会经济 某县隶属定西地区管辖,全县辖 20 个乡、 3 个镇, 2 个国营牧场和 1 个牧业小区,现有 379 个行政村, 2133 个生产合作社, 2002 年全县共有 99081 户, 445200 人,其中农业户 49429 户,农业人口 406918人,农业劳动力 193036 个,平均人口密度为 122 人 /km2。辖区内有回、藏、东乡、撒拉、裕固、满 6 个少数民族, 14030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3.1%,其中回族 12168 人,藏族 1810 人,东乡族 18 人,撒拉族 33人,主要分布在南部麻子川、寺沟两乡。 据某县统计年鉴( 2002)统计资料显示, 2002 年某县全县国内生产总产值 60100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31853 万元,第二产业 14424万元,第三产业 13823 万元。某县属二阴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欠发达,是国务院确定的国扶贫困县之一,全县年财政收入少而支出大,赤字严重。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且人多地少,群众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全县2002 年农业人均纯收入 1298 元。 2.3.4 水资源现状 (1)地表水 某县是一个水资源大县,但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却又是一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小县。某县境内有洮河、迭藏河、纳纳河等常年流水河流 22 条,年径流总量 42.09 亿 m3,其中洮河流经县内13 个乡 (镇 ),总长 83.5km,全县水能蕴藏量 33.5 万 kw,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7 洮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 25527km2,平均径流量 42.09 亿m3。洮河中上游地区雨量充沛,植被良好,单位面积产流量大,且径流稳定,含沙量小;洮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丘 陵沟壑区,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和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单位面积产流量逐渐减少,但产沙量逐渐增大。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207.6mm,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160t/km2。某县境内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 6.87 亿 m3,人均径流量为1543m3,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水低人高路远,水资源分布集中且无工程措施,难以规模利用,由于工程设施不到位而发生的工程型缺水大面积发生。 (2)地下水 本工程供水区域集中在洮河南北两岸的某县盆地内。某县盆地为由大柱梁山以北的洮河、迭藏河、纳纳 河等河系侵蚀、切割形成的山间盆地。由于强烈的侵蚀切割,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黄土状覆盖层很薄,因而黄土孔隙很少,密实度较大。 从地形构造来看,某县属秦岭山地,黄土覆盖层较薄,多属石质及碎屑、风化岩体堆积山体,部分地区存在泥石流以及滑坡现象。在河谷盆地地区,除沉积有一定厚度的黄土外,尚有少部分砾石及风化堆积物存在。从地下水形成条件来看,受特定地形条件影响和地质构造的限制,在河谷川台地区,主要补给来源为河道天然来水。根据定西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洮河流域砂砾石和砂卵石层夹杂泥质较少,含水层厚度差别较 大,一般在 1 17m 左右,水质较好。在洮河两岸及其支流迭藏河局部地方的上泥盆统、石炭系、上二迭统石灰岩出露地区有岩溶裂隙水和承压水存在,埋深一般大于 100m,偶 8 有泉水出露,流量小于 20L/s。全县有以洮河河谷基岩裂隙水为主的地下水 2.36 亿 m3,矿化度小于 2g/L,水质总体属重碳酸钙镁水,无工业污染,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但本工程受益区域主要集中在洮河南北两岸,地表覆盖黄土层密实度较大,地下水补给条件不良。同时,浅层地下水排泄条件通畅且基岩埋深较浅,砂砾石层厚度一般在 1 7m 左右,受补给 来源及河床切割的影响,含水层厚度大部分地区不足 3m,部分地段甚至基岩抬升出露,浅层地下水赋存条件极为不良,地下水储量有限;同时,深层地下水埋藏深厚,一般均在 100m 以下,利用难度较大。 纵上所述,虽然全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因大多数村庄和耕地坐落于台塬山坡高处,水低地高。因此,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县西川灌区,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停止使用。近几年来,在各方努力下,虽然争取到了部分资金,进行了改建,但目前仅建成了总干渠,且尚未投入使用。同时,还兴建了一定数量的集雨 节灌工程和为数不多的农村人饮解困工程,但由于农村人畜饮水欠帐太多,矛盾突出,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用不洁水的状况仍然相当普遍,人畜饮水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4工程建设意义 2.4.1 人畜饮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某省某县水资源丰富,水质条件较好。但受自然条件和现状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人畜饮水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虽然各级政府历 9 来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但饮用不良水的现状普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水资源条件相对便利的某县洮河沿岸各乡镇,处于洮河支流沟口及级阶地前缘的部分人口,生产生活用水以洮河河谷地下水为水源,且以打井 (泉 )取水的方式解决,井深一般在 5-30m 左右;级阶地后缘及级阶地上的大多数群众,只能远距离拉运洮河水解决;山区、半山区群众主要饮用卫生条件无法保障的劣质沟河山泉水或耗费大量劳动力远距离拉水解决。多年前,部分乡村虽在国家扶持下修建了一些小型简易人畜饮水工程,但因近年来连续干旱,大部分山泉干枯,小沟小河断流,致使工程报废,形成了新的人畜饮水困难区。同时,部分乡村群众饮用含氟量高于 5g/L 的泉水,致使该区成为氟病高发区,对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近几年来,由于干旱程度的进一步加剧,水井、 山泉干枯现象常常发生,水资源短缺现象进一步加剧,部分村民甚至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河谷人背、畜驮解决饮水问题,个别地方群众直接饮用天然河道水,卫生状况很差。由于没有有效的水处理措施和办法,饮用时只对浑浊的河水进行简单过滤与沉淀,与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去甚远,群众吃水问题尤为突出。一旦进入汛期,河水浑浊,水中泥沙含量很大,致使群众无法饮用。特别是中小学、乡镇机关、卫生院等人口集中的单位,经常发生水荒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多年来,本区域人畜饮水问 题一直比较严重,尤其是地方性疾病以及与水有关的水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由于农村人畜饮用不洁水而发生病害甚至中毒之事时有发生,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 10 影响了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能饮用到清洁卫生健康的水,已成为当地群众目前最为迫切的愿望,政府部门也将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投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在彻底解决当地的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同时,促进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拟建的供水工程水源取水口位于某县城西 7km 处的洮河南岸 十里乡政府所在地上游,受益区为洮河两岸 6 乡镇 60 村。受自然条件限制,区域内大多数地区群众饮水困难。因此,建设“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 ”,解决本地区的农村供水问题迫在眉睫。为了改变上述饮水现状,加快当地农村饮水卫生事业的发展,彻底改善农村群众的健康状况,近几年来,农村供水工程在当地有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通过各种途径建成了一些农村供水、改水示范样板工程和人饮解困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解决和改善了一部分农村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但是,以某县西寨、清水、十里、某山、城郊、城关 6 个乡镇为代表 的大部分乡镇地区,供水、改水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饮用毫无卫生保障的劣质水的群众所占比例仍然很大,致使某些介水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直接危害着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建设“某农村供水工程”,解决某县西寨、清水、某山、十里、城郊、城关 6 乡 (镇 )60 村的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对保证当地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进一步提高健康 11 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放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劳务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工程的建设,既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农村生 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又能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和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可以说,这项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将使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从此彻底摆脱不良水质的侵害,对增强当地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首先,从水量方面分析,该饮水安全工程控制范围内的西寨、清水、十里、某山、城郊和城关 6 个乡镇,分别处在洮河两岸河谷地带,现状人口 125043 人,设计受 益人口 149543 人,供水规模 8650m3/d,总取水量 9100m3/d,设计最大取水流量 570m3/h。洮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降水资源都比较丰富,尤其是地表水资源总量较大,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确定的供水需求。进一步分析洮河多年平均来水情况,在 90%来水频率时,枯水期最小流量为27.0m3/s,仍可满足本工程取水量要求;其次,就地表水资源水质来说,洮河某县段位于洮河中上游地带且取水口设在某县县城上游,区域内基本无工业污染,水质较好,其 PH 值为 7.6,硬度为 14 度,属微硬水,完全符合饮 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尤其是通过河床砂砾石过滤形成的河床渗透潜流水,其飘浮物及混浊度均较低,水质也较好,采用一定的净水工艺净化处理后,完全可达到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2 但近几年由于上游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汛期河水泥沙含量较大,水体浑浊,在汛期引水时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第三,从供水工程技术角度本身来看,集中供水工程的取、输、供水技术是成熟的,水质处理工艺也是相当可靠的,加之本地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十分有利于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网的布置;第四,从经济承受能力方面分析,虽然目前当地的农村经济水平并不发达,但在努力调整农村经济 结构,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且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科技意识和健康观念,具有饮用卫生水的强烈需求。从工程经济分析来看,单方水价 1.95 元,作为衣食住行主要组成部分的水费年人均支出仅占人均纯收入的 2.44%,群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建设“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 ”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工程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问题,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符合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是一项惠及桑梓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2.5工程 范围及设计受益人口 洮河南北两岸阶地构成了典型的某县盆地,该县绝大多数乡镇集中在洮河两岸阶地区域,是该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的中心。本工程设计供水范围涉及洮河南北两岸的西寨、清水、十里、某山、城郊和城关 6 个乡镇, 60 个行政村,受益区总面积约 300km2,现状人口 125043 人,其中农业人口 78921 人,非农业人口 32506 人,在校学生 13616 人。供水工程设计标准按 15 年考 13 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 12计算,达到设计年限时,设计受益总人口将达到 149543 人。 第三章 水文及工程地 质条件 3.1水文条件 3.1.1 流域概况 村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 计划向某县西寨、清水、某山、十里、城郊、城关 6 乡镇供水,取水口位于十里乡所在地上游侧洮河南岸。洮河为黄河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甘、川、青交界处海拔 4260m 的西倾山麓。干流全长 638km,流域面积 2552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53 亿m3,年平均流量 168m3/s,年输沙量 2960 万吨,平均含沙量 5.58kg/m3。 据龙王台水文站断面资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输沙率 82.6 kg/s,年输沙量 260 万吨,含沙量 0.67kg/m3,其中 6-9 月输沙量 217.5万吨,占全年输沙量的 84%,大汛期 7-8 月输沙量 127.4 万吨,占全年总输沙量的 49%。从此可以看出,本取水口断面汛期输沙量较大,水质较差。取水口断面逐月悬移质含沙量、输沙率计算结果见表 3-1。 表 3-1 取水口断面含沙量、输沙率计算结果表 单位: kg/m3、 m3/s、 kg/s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含沙量 0.02 0.03 0.07 0.027 0.10 0.39 1.19 1.15 1.17 0.17 0.038 0.03 0.67 流量 36.0 31.9 42.6 65.6 120 114 172 217 221 176 85.2 50.6 109 输沙率 0.97 1.12 3.32 19.3 52.7 47.7 207 237 304 32.3 3.50 1.71 82.6 3.1.2 多年平均径流量 洮河在某县龙王台水文站断面以上流域面积 1491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3, CV=0.3, CS=2.5CV;设计取水口在龙王台水文站上 14 游 11km 处。设计取水口以上流域总面积 13800km2,流域 面积占龙王台站控制流域面积的 92.6%,二者面积相差不超过 10%。因此,拟定水源取水口所在地径流计算可以采用面积比拟法和径流深等值线法两种方法进行计算,通过比较确定。 ( 1)面积比拟法 面积比拟法可按公式( 3-1)进行计算: -( 3-1) 式中,计Q-计算断面径流量(亿 m3) 龙Q-龙王台断面径流量(亿 m3) 计F-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 km2) 龙F-龙王台断面控制流域面积( km2) 经计算,计算断面年径流量为 34.98 亿 m3。 ( 2)径流等值线法 径流等值线法可按公式( 3-2)计算: -( 3-2) 式中, Q -计算断面径流量(亿 m3) H -计算断面控制流域平均径流深 ( mm) F -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 km2) 经计算,计算断面年径流量为 34.5 亿 m3。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十分相近,进一步说明计算方法对本流域径流计算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分析,确定取水口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34.5 亿 m3,年平均流量 109.4m3/s。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出,计算断面流域面积占洮河流域总面积的 54.1%,径流量占 65.1%。 龙龙计计 QFFQ FHQ 510 15 3.1.3 不同频率设计洪水 本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 8650 m3/d,大于 1000m3/d。根据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规定,选择地表水为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供水保证率不得低于 90%。为此,需要根据 90%频率时的天然来水情况确定取水设施的最低取水位;同时规定,取水构筑物的设计,需按 100 年一遇( P=1%)洪水位确定取水建筑物顶高程,以保证其在设计洪水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 1) P=90%时的年径流量 如前所述,本工程设计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均Q=34.5 亿 m3。不同频率来水计算以龙王台为参证站,取水口径流年内分配采用龙王台站分配比例。不同频率时的年径流量可按公式( 3-3)进行计算: 均QKQ PP -( 3-3) 式中, PQ -不同频率时的年径流量(亿 m3) 均Q-多年平均径流量(亿 m3) PK -皮尔逊型曲线模比系数 本项计算中,已知 CV=0.3, CS=2.5 CV。当 P=90%时,皮尔逊型曲线模比系数%90K=0.63,计算得%90Q=21.74 亿 m3,采用龙王台站分配比例,径流年内分配见表 3-2。 表 3-2 90%来水频率时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 单位: m3/s、亿 m3、 %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流 量 27.6 27.0 34.9 54.5 150.2 97.3 125.0 85.2 87.2 6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