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图文完整版)-中国政府-2018.9-51页.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图文完整版)-中国政府-2018.9-51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图文完整版)-中国政府-2018.9-51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图文完整版)-中国政府-2018.9-51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图文完整版)-中国政府-2018.9-51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图文完整版)-中国政府-2018.9-51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 与中方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8 年 9 月 每日免费获取报告1、每日微信群内分享5+最新重磅报告;2、每日分享当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3、每周分享经济学人4、每月汇总500+份当月重磅报告(增值服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公号回复:研究报告加入“起点财经”微信群。 目 录 前言 一、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事实 三、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四、美国政府的贸易霸凌主义行为 五、美国政府不当做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危害 六、中国的立场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利益交汇点不断增多,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不仅使两国共同获益,而且惠及全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中美两国遵循双边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规则,拓展深化经贸合作,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形成了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 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丰富了商品种类,极大促进了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长期以来,两国政府本着平等、理性、相向而行的原则,先后建立了中美商贸联委会、战略经济对话、战略与经济对话、全面经济对话等沟通协调机制,双方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保障了中美经贸关系在近 40 年时间里克服各种障碍,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2017 年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在 “美国优先 ”的口号下,抛 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等国际交往基本准则,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作出一系列不实指责,利用不断加征关税等手段进行经济恫吓,试图采取极限施压方法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中国。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和世界贸易秩序大局出发,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基本原则,以最大的耐心和诚意回应美国关切,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妥善处理分歧,克服各种困难,同美国开展多轮对话磋商,提出务实解决方案,为稳定双边经贸关系作出了艰苦努力。然而,美国出尔反尔、不断发难,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在短时间内持 续升级,使两国政府和人民多年努力培养起来的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极大损害,也使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遭遇严重威胁。 为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中国政府特发布此白皮书。 一、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贸易和投资等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从中受益匪浅,美国也从中获得了广泛、巨大的经济利益,分享了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事实证明,良好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一)中美双方互为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 双边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统计数据, 2017 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5837 亿美元,是 1979 年建交时的 233 倍,是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 7 倍多。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2017 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从美国进口分别占中国出口和进口的 19%和 8%;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2017 年美国对华出口占美国出口的 8%。 美国对华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对全球出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快速 增长,中国成为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根据联合国统计, 2017 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1298.9 亿美元,较 2001 年的 191.8 亿美元增长 577%,远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 112%的出口增幅(图 1)(注 1)。 图表:图 1:美国对华货物出口增速快于美国对全球出口增速( %) 新华社发 中国是美国飞 机、农产品、汽车、集成电路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飞机和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2017 年美国出口中 57%的大豆、 25%的波音飞机、 20%的汽车、 14%的集成电路、 1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 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强。美国居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对华出口多为资本品和中间品,中国居于中低端,对美出口多为消费品和最终产品,两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双边贸易呈互补关系。 2017 年中国向美国出口前三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家具寝具灯具等,合计占比为 53.5%。中国从美国进口前三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车辆及其零附件,合计占比为 31.8%。机电产品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占重要比重,产业内贸易特征较为明显(表 1)。中国对美出口的 “高技术产品 ”,大多只是在华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包含大量关键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进口与国际转移价值。 图表:表 1: 2017 年中国对美国主要进、出口商品( HS2 位码) 新华社发 (二)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美国服务业高度发达,产业门类齐全,国际竞争力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服务需求明显扩大,双方服务 贸易快速增长。据美国方面统计, 2007 2017 年,中美服务贸易额由 249.4 亿美元扩大到 750.5 亿美元,增长了 2 倍。 2017 年,据中国商务部统计,美国是中国第二大服务贸易伙伴;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中国是美国第三大服务出口市场。 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且逆差快速扩大。据美国方面统计, 2007 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由 131.4 亿美元扩大到 576.3 亿美元,增长了 3.4 倍,而同期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出口额增长 1.8 倍,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 30 倍至402 亿美元(图 2)。 目前,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占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 20%左右。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使用费三个领域。 图表:图 2: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单位:亿美元) 新华社发 中国对美旅行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截至 2016 年,中国内地 到访美国的游客数量已连续 13 年增长,其中 12 年的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 2017 年中国游客赴美旅游、留学、就医等旅行支出合计达 510 亿美元,其中赴美游客约 300 万人次,在美旅游支出高达 330 亿美元。在教育方面,美国是中国学生出境留学第一大目的地, 2017 年中国在美留学生约 42 万人,为美国贡献约 180 亿美元收入。根据美国方面统计,中国对美国旅行服务贸易逆差从 2006 年的 4.3 亿美元扩大至 2016 年的 262 亿美元,年均增长 50.8%。 中国对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持续增加。据中国有关方面统计, 美国是中国第一大版权引进来源国, 2012 2016 年,中国自美国引进版权近 2.8 万项。中国对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从 2011 年的 34.6 亿美元增加至 2017 年的 72 亿美元, 6 年时间翻了一番(图3)。其中 2017 年中国对美支付占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总额的四分之一。 图表:图 3:中国对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情况 新华社发 (三)中美互为重要的投资伙伴 美国是中国重要外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 2017 年,美国累计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 6.8 万家,实际投资超过 830 亿美元。 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美国成为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从2003 年的 0.65 亿美元增长至 2016 年的 169.8 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 2017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约 670 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还对美国进行了大量金融投资。根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 2018 年 5 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1.18 万亿美元。 (四)中美双方均从经贸合作中明显获益 中美双方从经贸合作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了互利共赢。 中美经贸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美国等国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相互开放市场,有利于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外部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40 年的发展, 2017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4.1 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6956.8 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吸引外商投资 1363 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在华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对中国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市场竞争,提升了行业效率,带动了中国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弥补了自身 供给能力的不足,满足了各领域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丰富了消费者选择。 与此同时,美国获得了跨境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等大量商业机会,对美国经济增长、消费者福利、经济结构升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贸合作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降低了美国通胀水平。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牛津研究院联合研究估算(注 2), 2015 年美国自华进口提振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0.8 个百分点;美国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 2160 亿美元,提升美国经济增长率 1.2 个百分点;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物价水平,如 2015 年降低其消费物价水平 1 1.5 个百分点。低通货膨胀环境为美国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 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估算, 2015 年美国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支持了美国国内 260 万个就业岗位(注 3)。其中,中国对美投资遍布美国 46 个州,为美国国内创造就业岗位超过 14 万个,而且大部分为制造业岗位。 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双边贸易丰富了消费者选择,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实际购买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研究显示, 2015 年,中美贸易平均每 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 850 美元成本,相当于美国家庭收入的 1.5%(注4)。 为美国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利润。中国是一个巨大而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大量商业机会。从贸易来看,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 2017 年度美各州对华出口报告, 2017 年中国是美国 46 个州的前五大货物出口市场之一, 2016 年中国是美国所有 50 个州的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之一; 2017 年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 1 万美元以上。从投资来看,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 2015 年美国企业实现在华销售收入约 5170 亿美元 ,利润超过 360 亿美元; 2016 年销售收入约 6068 亿美元,利润超过 390 亿美元。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 2015 年在华合资企业利润合计达 74.4 亿美元。 2017 年美系乘用车在华销量达到 304 万辆,占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12.3%(注 5),仅通用汽车公司在华就有 10 家合资企业,在华产量占到其全球产量的 40%(注 6)。美国高通公司在华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的 57%,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包括香港地区)营收占其总营收的 23.6%(注 7)。 2017 年财年,苹果公司大中华地区营收占其总营收的 19.5%(注8)。截 至 2017 年 1 月, 13 家美国银行在华设有分支机构, 10 家美资保险机构在华设有保险公司。高盛、运通、美国银行、美国大都会人寿等美国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战略投资者,均取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中国境内公司到境外首发上市和再融资,总筹资额的 70%由美资投资银行担任主承销商或联席主承销商(注 9)。美国律师事务所共设立驻华代表处约 120 家。 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在与中国经贸合作中,美国跨国公司通过整合两国要素优势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苹果公司在美国设计研发手机,在中国组装生产,在全球市场销售。 根据高盛公司 2018 年的研究报告,如苹果公司将生产与组装全部移到美国,其生产成本将提高37%(注 10)。从技术合作领域看,美国企业在中国销售和投资,使这些企业能够享受中国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使其产品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注 11)。中国承接了美国企业的生产环节,使得美国能够将更多资金等要素资源投入创新和管理环节,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升级,降低了美国国内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提升了国家整体竞争力。 总体来看,中美经贸合作是一种 双赢关系,绝非零和博弈,美国企业和国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美国一部分人宣称的 “美国吃亏论 ”是站不住脚的。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事实 中美经贸交往规模庞大、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涉及主体多元,产生一些矛盾分歧在所难免。两国应以全局综合的视角看待,从维护两国战略利益和国际秩序大局出发,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妥善处理分歧,务实化解矛盾。但是,现任美国政府通过发布对华 301 调查报告等方式,对中国作出 “经济侵略 ”、 “不公平贸易 ”、 “盗窃知识产权 ”、 “国家资本主义 ”等一系列污名化指责,严重歪曲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事 实,无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和中国人民为此付出的心血汗水,这既是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不尊重,也是对美国人民真实利益的不尊重,只会导致分歧加大、摩擦升级,最终损害双方根本利益。 (一)不应仅看货物贸易差额片面评判中美经贸关系得失 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双边贸易是否平衡,需要全面深入考察,不能只看货物贸易差额。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事实上,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由 2007 年的 11.3%降至 2017 年的 1.3%。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现象更多是美国经济结构和现有比较优势格局下市场自主选择的自 然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进行结构性调整。美国无视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多方面因素,片面强调两国货物贸易不平衡现象,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中美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中美双边货物贸易不平衡现象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上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美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 1992 年之后中国转为顺差并持续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化生产普遍存在的今天,双边经贸关系内涵早已超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即双向投资中的本地销售)也应考虑进来。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而且美方净收益占优(图 4)。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 2017 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 541 亿美元,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显著优势。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 2015 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 4814 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 256 亿美 元的销售额,美国占有 4558 亿美元的优势,美国企业跨国经营优势更为突出。 2018 年 6 月德意志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估算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利益认为,从商业利益角度分析,考虑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对双边经贸交往的影响,美国实际上在中美双边贸易交往过程中获得了比中国更多的商业净利益。根据其计算,扣除各自出口中其他国家企业子公司的贡献等, 2017 年美国享有 203 亿美元的净利益(注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