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1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移动医疗行业 研究 :有效盈利模式浮现,千亿级市场再迎春天? 2018 年 1 月 30 日 研究员 : 杨杰琪 /18819253829 报告摘要 : 移动医疗直击多方痛点,市场空间巨大 对于患者 ,移动医疗打破就医“三长一短”和医疗资源不均困境。 对于医生, 考核制度催生庞大专业知识平台刚需 。对于医院, 移动医疗助力盘活各级医疗资源,提高经营效益 。对于付费方, 移动医疗累积大量患者信息和流量,为商保公司提供宝贵的数据来源和用户来源。 多方需求驱动下,预计2021 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 1358.1 亿元 。 患者端:商业模式丰富,盈利模式缺乏 ( 1) 移动问诊呈现“一巨头两大头”的格局 , 平安好医生一家独大, 商保为利润来源。春雨医生和好大夫在线两大头随后, 其余平台仍在探索盈利模式 。 ( 2)挂号导诊 等 医院周边服务盈利属性弱,微医抢占挂号服务龙头 ,基于庞大流量切入问诊等业务,利润来源 为商保 和药企 。 ( 3) 企业类 B2B 医药电商受制于政策 ,市场 空间小,投资价值不大。 B2C 医药电商如康爱多、健客、仁和大药房、可得网等盈利良好 ,向医疗转型开拓处方药市场 。 叮当快药和快方送药为代表的O2O 医药电商“资本 +门店 +配送”投入大 , 市场尚在培育阶段 。 ( 4)慢病管理 APP 集中在糖尿病和高血压两大疾病,目前 用户黏性低, 数据分析水平有待提高 , 对接商保难度大 。龙头企业微糖 截止至 2017 年底付费用户仅 4000 人次 。 医生端 :学术服务盈利点多 ,患者管理规模小 ( 1) 丁香系领跑 医生 学术服务,掌握核心医生资源变现模式多 。医生站专注于视频讲座,差异化发展 , 前景好。( 2) 患者管理 APP 多从移动问诊延伸而来,熟人医患空间 较 小 。 医院端: 传统 HIS 格局稳定,云端 HIS 空间大 ( 1)传统 HIS 巨头云集,竞争格局稳定 。 投资侧重关注东软、东华、卫宁 等 本土大型服务供应商 。( 2)云端 HIS 在 中小微医疗机构 市场中空间广阔 。 信生科技、领健信息等面向专科医院的云端 HIS 供应商尤其值得关注。 新三板产品 聚焦新三板 琅琊榜 调研纪要 智库晨报 新三板智库 新三板第一投研平台 电 话 : 86-020-84158805 微信 : zhikumei 广州:海珠区新港西路 135 号中大科技园 B 座 309 北京:海淀区厂洼路半壁街长昆名居首层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目录 1 移动医疗直击多方痛点,市场空间巨大 . 4 1.1 患者端:移动医疗打破就医“三长一短”和医疗资源不均困境 . 4 1.2 医生端:医生考核制度催生庞大专业知识平台刚需 . 5 1.3 医院端:移动医疗助力盘活各级医疗资源,提高经营效益 . 5 1.4 付费端: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不顺,控费成一大障碍 . 6 2 移动医疗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 7 2.1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 . 7 2.2 移动医疗行业规模增长迅猛,预计 2020 年规模破千亿 . 7 3 移动医疗各模式差异化发展,市场表现悬殊 . 8 3.1 患者端:商业模式丰富,盈利模式缺乏 . 8 ( 1)移动问诊:平安好医生一家独大,其余平台仍在探索盈利模式 . 8 ( 2)医院周边服务:挂号导诊等 盈利属性弱, 作为 流量入口开拓新业务 . 12 ( 3)医药电商: B2C 纷纷扭亏转盈, O2O 仍在培育阶段 . 13 ( 4)慢病管理:用户黏性低,对接商保难度大 . 16 3.2 医生端:学术服务盈利点多 ,患者管理规模较小 . 17 ( 1)学术服务:丁香系领跑学术服务,掌握核心医生资源变现模式多 . 17 ( 2)患者管理:多从移动问诊延伸而来,熟人医患空间小 . 19 3.3 医院端:传统 HIS 格局稳定,中小型医院云端 HIS 空间大 . 19 ( 1)传统 HIS 巨头云集,竞争格局稳定 . 19 ( 2)云端系统瞄准中小微医疗机构市场,空间广阔 . 20 4 移动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商保先行,虚实差异化发展 . 22 ( 1)商保将成为付费方重要新生力量 . 22 ( 2)移动医疗与实体医疗体系差异化发展 . 22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3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图表目录 图表 1 我国城市、农村每千人卫生资源 . 4 图表 2 我国网民对移动医疗态度调查 . 5 图表 3 我国健康险公司 2017H1 财务 情况 . 6 图表 4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 . 8 图表 5 移动问诊相关政策 . 9 图表 6 我国移动问诊 APP 竞争格局 . 10 图表 7 我国挂号 APP 竞争格局 . 13 图表 8 我国 B2C 医药电商竞争格局 . 14 图表 9 我国主要慢病管理 APP . 16 图表 10 我国医生学术服务 APP 竞争格局 . 18 图表 11 我国医生学术服务 APP 竞争格局 . 20 图表 12 我国云端 HIS 代表企业 . 21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4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8.59.2 9.710.2 10.83.4 3.6 3.8 3.9 46.9 7.47.8 8.3 8.43.1 3.4 3.5 3.73.9024681012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城市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农村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21 移动医疗直击多方痛点, 市场空间巨大 1.1 患者端: 移动医疗 打破 就医 “三长一短” 和医疗资源不均困境 门诊就医痛点多 ,移动 医疗 方便快捷 长期以来,患者就医 “三长一短”问题突出: 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 。 上海市 2017 年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52%的患者门诊等候时间在两小时以上,等候时间过长成为患者最不满意之处。 在被调查的门诊病人中, 通过 现场预约、微信 /支付宝 /APP等 移动端和互联网预约的 预约率 仅 为 29.88%,预约病人对门诊医疗服务总体满意率和医生服务满意率 远 高于门诊非预约病人。 移动医疗通过提供挂号、导诊、小病自诊、在线问诊、 医院交通 、付费 等医疗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就医效率,目前 渗透率较低,市场空间巨大。 地区医疗资源不平衡,移动医疗 突破 地域限制 与城镇居民看病费时的问题相比,农村等边远地区的医疗问题更为突出。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 2016 年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 10.8,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 4.0 人 ;城市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 8.4,农村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仅为 3.9。我国医疗资源严重倾斜于发达地区,农村等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少,好医生更少,居民们的医疗需求远远达不到满足。移动医疗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打破 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通过远程医疗、在线问诊等形式让欠发达地区居民享受一线城市丰富的医疗资源。 图表 1 我国城市、农村每千人卫生资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三板智库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5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移动医疗患者接受度高 移动医疗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在提高常见病、慢性病和复诊的就医效率以及全国医疗资源分配上优势突出。根据腾讯科技旗下的企鹅智酷于 2017 年 6 月公布的对 2411 名网民进行的移动医疗需求调研结果,对移动医疗行业持乐观或中性态度的网民占 76.3%, 意味 着近 8 成网民未来都可能成为移动医疗服务的受众。 图表 2 我国网民对移动医疗态度调查 数据来源:企鹅智酷,新三板智库 1.2 医生端: 医生考核制度催生庞大专业知识平台刚需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知识的快速更迭,医生在执业过程中需参加晋升考试、卫计委定期考核、医院组织的各类考试等。 而且,论文发表通常是医生晋升的硬性指标 之一 。 这就迫使医生 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学习 ,但医生工作繁忙, 如何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所需知识成为其一大诉求。专业知识 移动 平台将病例、药品 信息 、文献等知识系统分类, 帮助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 快速准确 获取所需 知识。 专业知识 移动 平台 还 能形成医生社群,为学术讨论交流提供专业化平台。 1.3 医院端:移动医疗助力盘活各级医疗资源,提高经营效益 三级医院大材小用,一二级医院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患者热衷 到三级医院就医,导致我们各级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最新数据 显示 , 2017 年上半年, 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 99.1%,11.70%45.80%18.80%23.70%非常看好(颠覆传统医疗模式) 只是便捷渠道(作为传统医疗方式的补充)还不确定(需要再看一下服务效果) 不看好(看病得到医院)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6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二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 86.4%,一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 61.8%。而且, 中国有接近 3 万 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占 7.69%, 但就是 这 7.69%的三级医院就占了全部门诊 49.55%的份额 和 全部住院量 43.84%的份额 。 这就意味着三级医院中许多资深医生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普通疾病治疗上,而一二级医院大病治疗水平不足,小病患者源不足。各级医院没有充分匹配相适需求,资源浪费严重。 医疗信息化推动分级诊疗和患者双向流动,提高各级医院经营效益 基层医疗资源的闲置与院间信息不互通大大降低了医疗效率和经营效益。移动医疗通过提供一个信息集合平台,一方面可以对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人实现上下级医院的双向流动,盘活各级医疗资源; 另一方面建立电子病例,提供连续性病例信息,智能匹配最优治疗资源,降低诊疗难度,提高诊疗有效性。 1.4 付费端: 商业健康保险 发展 不顺 , 控费 成一大障碍 早在 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此后又针对大病保险、税收优惠等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医保的发展。 作为社保有效补充的 健康险费用支付占比仅有 4.5%,有较大的 发展 空间 。 然而 健康险却 叫 好不叫座, 6 家主要的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太保安联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和复星联合健康)中,除了和谐健康未披露盈利情况外,其余 5 家均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 主要原因是商业健康保险缺乏良好的医疗资源共享体系,导致其缺乏足够数据支撑进行风险管理和控费管理。移动医疗通过问诊、咨询、健康管理等累积大量患者信息 和患者流量,为商保公司提供宝贵的数据来源和用户来源。 图表 3 我国健康险公司 2017H1 财务数据 健康险公司 2017H1 保费收入 (亿元) 保费收入 同比增速 2017H1 净利润 (亿元) 人保健康 165.42 -21.3% 0.48 平安健康 9.82 213% 0.54 太保安联健康 0.87 198% -0.42 昆仑健康 6.42 399% -0.42 和谐健康 359.32 -46.7% 未披露 复星联合健康 0.12 2017 年 2 月获批 -0.06 数据来源: wind,希财新金融 ,新三板智库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7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2 移动医疗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2.1 我国 移动医疗 行业的 发展历程 ( 1)萌芽期 ( 2010 年 -2013 年):百花齐放,行业四大板块 显 雏形 随着 3G 移动网络建设的日趋成熟, 2010 年移动线上咨询服务出现,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另外,随着 2009 年国家开始发放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第一批医药电商企业进军移动医疗市场。到 2013 年,互联网医疗企业数量逐渐规模化,厂商形成生态矩阵。 移动医疗行业最主要的四个产业板块基本形成,分别为移动问诊、移动挂号、医生服务以及医药电商。 ( 2)探索期( 2014 年 -2015 年):资本大量涌入, 积极摸索 盈利模式 2013 下半年开始,移动医疗风口形成,大量资本涌入,企业数量激增。但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 流量变现艰难。 2014 年 12 月,邓开伯教授在北京慈诚医疗开设工作室,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引起业界轰动。此后,多点执业逐渐成为北上广深等城市中级及以上职称执业医师的常见工作行为。长期 捆绑 移动医疗发展的核心医生资源逐渐开放,企业纷纷 抢滩 , 转型构造以医生为核心 来 带动患者、药企、器械企业等的商业模式。 ( 3)成长期( 2016 年 -): 细分龙头浮现, 线下线上资源整合成趋势 移动医疗目前已经 出现具有用户体量、资源资本优势的领先企业 ,如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丁香园等 。 而且 盈利模式 探索 初见成效, 形成 面向患者提供医疗增值服务、面向企业提供广 告投放服务与面向医药电商、民营医院进行导医导药三种主流盈利模式, 头部企业陆续实现盈利 。与此同时,分级诊疗等政策推动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互联网医院集中爆发,掀起移动医疗 线上与 线下资源 的 整合浪潮 。随着技术、医生资源等障碍的突破和资源的进一步整合,移动医疗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2 移动医疗行业规模增长迅猛,预计 2020 年规模破千亿 经过前期的摸索后, 问诊、医药电商、医生服务等 移动医疗 企业 累积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和医疗体系资源,盈利模式逐渐清晰 ,规模化效应显现。而 在慢性病管理、基因检测、养老保健、海外医疗等垂直细分领域依旧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 移动医疗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与商业保险的合作,未来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与医疗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险将成为移动医疗市场核心付费方。 已有模式的扩张,付费方的拓展和细分领域的深挖将推动行业规模持续爆发。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8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图表 4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新三板智库 3 移动医疗各模式差异化发展,市场表现 悬殊 移动医疗行业按服务主体分类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患者为服务主体,主要包括移动问诊、挂号导诊、医药电商和慢病管理;二是以医生为服务主体,主要包括学术服务和患者管理;三是以医院为服务主体,主要为各类型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各类型的成熟度和市场表现差异较大。 3.1 患者端: 商业模式丰富, 盈利模式缺乏 ( 1)移动问诊: 平安好医生一家独大,其余平台仍在 探索 盈利模式 政策东风助力移动问诊快速发展,但政策风险不容忽视 医生多点执业、电子处方和第三方网上售药许可是移动问诊快速发展的三大政策动力 。 不断放松的 医生多点执业 制度 解决了移动医疗中医生来源的 核心问题 ,为移动医疗注入血液 。 电子处方的批准和 第三方网上售药许可证的颁发扫清移动医疗药品端的 政策 障碍。 另外,分级诊疗中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推动了移动医疗的发展 , 移动医疗作为家庭医生与家庭之间的信息衔接枢纽能极大地提高家庭医生工作效率与家庭的医疗体验。 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使其一直处于高管制的状态, 尤其是移动问诊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责任划分模糊等问题,移动问诊 作为新兴医疗产业仍会有较大的政策风险。如 2017 年 5 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放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征求稿)明确规定了移动问诊服务必须由由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提供等管理规范,28.4 42.3 71.8 125.3213.9356.9574.1900.11358.12006.9050010001500200025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市场规模:亿元 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9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长期来看对行业健康发展固然有利,但短期不可避免对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图表 5 移动问诊相关政策 文件名称 发文日期 发文机关 主要内容 分级诊疗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5 年 9 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全面部署分级诊疗 : 加入了“组织实施”部分,加强组织领导,稳妥推进十点,强化宣传引导。 关于 做好 20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2016 年 4 月 卫计委 , 财政部 完善 针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差异化支付政策 , 支持参合保居民与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 ,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发中国防治慢性 病 中 长 期 规 划( 2017-2025 年)的通知 2017 年 1 月 国务院办公厅 优先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 , 积极推进高血压 、 糖尿病 、 心脑血管疾病 、 肿瘤 、 慢行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分级诊疗 。 关 于 做 实 做 好2017 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7 年 5 月 卫计委 ,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 年,以省(市、区)为单位要在 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多点执业 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 2014 年 11 月 卫计委等 5 部委 制定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政策,明确相关各方权利义务,促进医师多点执业有序规范开展。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2017 年 2 月 卫计委 提出“区域注册制度”。医师多点执业全面推开,驶入快车道。 互联网诊疗 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征求稿) 2017 年 5 月 卫计委 明确规定了移动问诊服务必须由由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提供等管理规范。 商业模式同质化, 流量变现艰难 目前绝大多数移动问诊 APP 都是以低价或免费的在线问诊服务为切入点,新三板研究报告 第 10 页 共 23 页 新三 板 专题 研 究报告 让企业 更出众 ,让 投资更省事 延伸至其他业务,以期撬动消费。诊金分成是最为直观的收入来源,但目前在线问诊的收费普遍不高,平台大多放弃抽成或抽成极少以激励医生的积极性,健康咨询方面更是以近乎免费、平台补贴医生的方式来获取流量。线上商城药品、保健品的销售提成也是移动医疗 APP 重要收入来源。但是线上问诊处方量少,不足以实现平台整体盈利;而单纯的电商销售则需投入大量的广告等费用来引流。至于为险企提供更数据服务与受保人健康管理、药企精准广告等业务模式尚没有成型的体系。总体而言,移动 问诊 仍缺乏较好的盈利模式,自主造血能力差。 平安好医生依托集团优势 成为行业独角兽 , 商保为利润来源 目前,移动问诊竞争格局呈现“一巨头 两 大头”格局,巨头为平安好医生,两 大头分别为 春雨医生和好大夫在线 。 与头部企业相比, 其余移动问诊平台活跃用户少,表现较为平庸。平安好医生 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资源优势, 获得平安保险强大的用户导流,且平台的 付费需求内部商保消化绰绰有余 。 截至 2017年底,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达 1.93 亿名、平均月活跃用户为 0.33 亿名、每日平均约 37 万次在线问诊咨询,各项数据均在业内遥遥领先 。 2016 年 平安好医生 实现营业收入 6.02 亿元, 2017 年前九个月实现营业收入 10.16 亿元,同比增长 240.4%。而且 平安好医生以“重资本”的模式切入,在平台建立之初即 自建医生团队,牢牢把握核心医生资源 。 另外, 2018 年 1 月 30 日,中国平安发布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平安好医生拟首次公开发行 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拟于 2018 年 1 月 29 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好大夫在线和春雨医生规模相当 , 仍在探索药品、诊疗端以外更有效的盈利模式 。 2016年 10 月 5 日,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意外辞世 ,对春雨医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图表 6 我国移动问诊 APP 竞争格局 APP 简介 活跃用户 /万( 2017H1) 第一梯队 平安好医生 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在 2015 年 4 月推出 ,提供家庭医生、名医问诊、健康社区、健康评测、健康习惯、健康档案六大特色服务于一体 。2016 年实现营业收入 6.02 亿元, 2017 年前九个月实现营业收入 10.16 亿元 。 1559.40 第二梯队 好大夫在线 好大夫在线创立于 2006 年 ,提供 图文咨询、电话咨询、预约转诊、远程门诊、诊后管理、家庭医生 等服务。 截至 2017 年 3 月,平台实184.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