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型 锂电池材料 生产线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十二月 2 目 录 第 一 章 总 论 . 6 1.1 项目背景 . 6 1.2 项目概况 . 10 第 二 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3 2.1 项目背景 . 13 2.2 项目进展 . 18 2.3 投资的必要性 . 22 第 三 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31 3.1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调查 . 31 3.2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 41 第 四 章 厂址选择 . 45 4.1 场址建设条件 . 45 第 五 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 48 5.1 项目组成 . 48 5.2 生产技术方案 . 48 5.3 项目工程方案 . 60 第 六 章 原辅材料、燃料供应 . 62 6.1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 62 6.2 原辅材料、动力燃料价格 . 63 第 七 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 64 7.1 总图布置 . 64 7.2 场内外运输 . 66 7.3 公用辅助工程 . 67 第 八 章 节能、节水措施 . 70 8.1 编制依据 . 70 3 8.2 节能措施 . 70 8.3 能耗指标分析 . 71 8.4 节水措施 . 71 第 九 章 环境影响评价 . 72 9.1 厂址环境条件 . 72 9.2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影响 . 74 9.3 设计依据 . 76 9.4 项目环境治理措施 . 76 第 十 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79 10.1 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 79 10.2 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价 . 81 10.3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 82 10.4 结论 . 83 第 十一 章 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 . 85 11.1 劳动安全、工业卫生 . 85 11.2 消防 . 87 第 十二 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89 12.1 组织机构 . 89 12.2 人力资源配置 . 90 第 十三 章 项目实施进度 . 93 13.1 建设工期 . 93 13.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93 13.3 项目实施进度表 . 93 第 十四 章 投资估算 . 95 14.1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 95 4 14.2 资金筹措 . 96 第 十五 章 财务评价 . 98 15.1 设计生产规模及产品销售 . 98 15.2 建设资金及资金来源 . 98 15.3 财务分析 . 99 15.4 评价结论 . 101 第 十六 章 社会效益评价 . 102 第 十七 章 风险分析 . 103 17.1 市场风险分析 . 103 17.2 产量风险 . 103 17.3 资金风险 . 104 17.4 政策风险 . 104 17.5 外部条件风险 . 104 17.6 环保风险 . 104 第 十八 章 结论与建议 . 106 18.1 结论 . 106 18.2 建议 . 106 第 十九 章 附 表 . 107 1、附表 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 107 2、附表 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107 3、附表 3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 107 4、附表 4 资产 负债表 . 107 5、附表 5 流动资金估算表 . 107 6、附表 6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 107 7、附表 7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107 5 8、附表 8 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 107 9、附表 9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 107 10、附表 10 项目产品生产成本表 . 107 6 第 一 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大型锂电池材料生产线项目 。 1.1.2 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 XX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XX 大象能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是 XX 省首家和白银市唯一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XX 大象能源一期工程生产基地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注册资金 1268万元,厂区占地面积 25504.6(约合 38.25 亩)。公司现有实验楼 1 座 2740m2、标准厂房 3 幢3600m2。 公司现有员工 56 人,平均年龄 29 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82%,高级职称 4 人。公司内设计划发展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生产部、营销部、技术中 心、质检中心 7 个部门。 公司 已形成 200t/a 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生产能力,。产品经浙江汉维等锂电池生产厂家测试,产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产品主要性能参数已达到乃至超过国内同类产品,其中部分性能指标已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受到国内众多锂电池厂家普遍好评。 公司已通过 ISO9001、 2008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1 年获得白银市科技型企业称号; 2011 年承担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2012 年为 XX 省电池产业联盟成员单位; 2013 年被认定为 XX省高新技术企业。 7 1.1.3 编制依据及原 则 1、 编制依据 ( 1)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我院签订的年产 1500 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生产线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 ( 2)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一种核 -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 201210157064.3; ( 3)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掺杂包覆技术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改性锰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工艺技术方案。 2、 编制原则 ( 1) 参照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编制 XX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年产 1500 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生产线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新型高科技企业,设计充分利用企业专利技术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改性锰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工艺技术方案。 ( 3) 报告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注意听取业主单位意见,精心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推荐出最佳方案,使推荐的设计方案规模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建设周期短、投资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 4)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范围及内容为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500 吨锂电池正极材料 生产线建设 项目。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8 1、 锂离子电池具有广泛用途 锂离子电池是“二次电池”,其发展最早始于 20 世纪 60 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时期。经过近 20 年的探索,终于在 1990 年,由日本的 Sony 能源公司和意大利的 Moli 能源公司率先开发出以碳材料为负极、以 LiCoO2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自此以后,锂离子电池得到了飞速发展。进入新世纪,锂离子电池更是以其轻巧、电容量大、寿命长等优点,很快占领市场且量越来越大, 其应用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便携电源:在摄像机、随身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测量仪器、小型医疗仪器等小型轻量化电子装置及电动玩具、电动剃须刀等日用电器中已被广泛应用;储能电源:随着世界能源日趋紧张,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开发相继问世。这些清洁能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动力来源在时间上不连续,因而必须在其高峰期将所发的电能储存下来,以便低峰时使用,因此大容电量的“二次电池”便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动力电源:大容量的二次电池也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特别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运用,使电动汽 车进入市场的脚步已越来越快,由于安全性能得到了保证,动力型锂电池在航空、航天、航海中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军用电源:战争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向信息中心战的方向发展,其中哪一个阶段都少不了电源,军用电源的便携性、能量密度高低、寿命、可靠性是军事通讯设备、侦察设备、制导兵器、军用计算机所用电源必须的要求,特别是前线作战部队,由于受到大范围机动、高速推进、能利用的运载交通工具有限,主要依靠便携能源。电池作为“信息中心战”中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的动力源,也已成为部队作战能 9 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锂 离子电池除了用在军事通讯外,也用在一些武器系统中,如美国、德国、英国研制的单兵系统,日本正在建造电动潜艇中均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电源。 2、 XX 具有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的良好条件 正极材料行业是技术加资源的竞争,从电池产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特征方面看, XX 具有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的良好条件。 ( 1) 电池原料加工资源丰富。 XX 是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大省 ,动力电池(铁锂电池、锂锰电池、镍氢电池等)和 3G 移动设备电池(钴酸锂电池、钴镍锰电池等)的主原料 Li、 Co、 Ni、 Mn、 Fe 等资源丰富,为 XX 大 力发展高能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2) 电力充足。 XX 境内火电、水电、风电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价格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发展高能电池材料产业提供了充分的能源保障。 ( 3) 人力成本优势。 XX 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有大量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且与发达地区相比,用工成本较低,具有发展电池材料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3、 项目单位的基础条件较好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 500 多万元研发经费,成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罗绍华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共有固定研究技术人员 12 人,客座研究技术人员 2 人,其中博士 3 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5 人。 大象能源研发中心现拥有四个研究室、一个检验检测中心,占地面积近 500 实验室,现有 35 台(套)实验设备,锂电池正极 10 材料的研发基础条件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厂区总占地面积 39950 ( 38.25 亩)。 拥有一栋综合办公实验楼、建筑面积 2740 ,三栋标准化车间、建筑面积 3614 。 4、 本项目优势突出、特点鲜明 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年产磷酸铁锂 300 吨,已经正常生产销售,下游客户反映良好,订单充足。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 模 项目建设地点: XX 省白银市平川中区工业园。 项目完成后,企业生产改性锰酸锂达到年产 1000 吨,镍钴锰三元材料 500 吨,磷酸铁锂 300 吨,企业总产能规模达到 1800 吨。 1.2.2 主要建设条件 1、项目单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制备技术 XX 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专利“一种核 -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 201210157064.3。 2、企业已具备年产 200 吨磷酸铁锂生产能力 大象能源的产品经国内浙江汉维锂电等锂电池生产厂家对产品进行商用电池测试,结果表明,产品已达到国内同类 产品较高水平,产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其中个别性能指标已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指标。 1.2.3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 建设内容 ( 1)购置生产设备 92 台 建设 年产 1500 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 11 产线 ,其中包括 年产 1000 吨改性锰酸锂生产线 和 建设年产 500 吨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 ( 2) 改建生产车间 2400 平方米 , 原料 和 成品仓库 800 平方米。 ( 3) 厂区 电网改造,新建箱式变电站 2500kw。 2、 投资规模 项目估算总投资 1911.6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798.55万元 ,包括建筑工程费 308.81 万元,设备购置费 1138.9 万元,安装工程费 68.53 万元,其他费用 196.71 万元,预备费 85.6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13.14 万元。 1.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平均销售收入不含税为 8461.54 万元,年总成本费用 8078.67 万元 /a(不含税),利润总额 364.55 万元 /a,企业所得税 364.55 万元 /a,税后利润 273.41 万元 /a。 项目的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 22.61%,盈亏平衡点为 60.78%。 表 1-1 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投资及资金筹措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911.69 1.1 工程费用 万元 1516.24 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96.71 1.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85.6 1.4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1.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13.14 2 资金来源 2.1 资本金 万元 1911.69 12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二 成本与费用 1 总成本费用(不含税) 万元 /a 8078.67 其中:制造成本 万元 /a 7828.08 管理费用 万元 /a 169.23 折旧费用 万元 /a 250.59 销售费用 万元 /a 169.23 三 销售收入、税金、利润 1 销售收入(含税) 万元 /a 9900.00 2 销售收入(不含税) 万元 /a 8461.54 3 增值税 万元 /a 229.04 4 销售税金附加 万元 /a 18.32 5 利润总额 万元 /a 364.55 6 所得税 万元 /a 91.14 7 税后利润 万元 /a 273.41 8 盈余公积金 万元 /a 27.34 四 盈利能力 1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2.61 2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18.75 3 税后财务净现值 (I=8%) 万元 1207.71 4 税前财务净现值 (I=8%) 万元 674.88 5 税后投资回收期 a 5.08 含建设期 2 年 6 税前投资回收期 a 5.80 含建设期 2 年 7 投资利润率 % 9.98 8 投资利税率 % 13.31 9 资本金净利率 % 10.48 13 第 二 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项目背景 全球 80%的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据世界经济学界和科学界的估计到 21 世纪中叶,原油、原煤、天然气等石化资源将会采掘殆尽,能源短缺问题将会严重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研发可持续利用的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危机、确保能源安全以及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 锂离子电池绿色环保的二次 储能源,具有轻便、移动、高能量、绿色环保等优势,随着通讯基站、视听设备,工业仪器、医疗器械、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乃至电动汽车对锂电池需求量增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次数、安全性能、生产成本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是各生产厂家的必然选择。因此无论是提高能源利用效 14 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还是开发新能源,都与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3-2017 年中国 锂电池 正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全球锂电池产量快速增长, 2011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 46.4 亿个,同比增长 22.8%,到 2012 年产量超过 80 亿个,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韩国的锂电池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锂电池销售收入达到142.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6%。通过对锂电池及其需求市场以及各种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的分析, 锰酸锂 、三元材料将成为正极材料的主流,发展空间巨大。 2.1.1 国家支持 XX 新材料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 XX 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级大地改善了 XX 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为 XX 省加快发展锂电池及其材料产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0 28 号)指出“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 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 XX 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0 29 号)明确指出: XX 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 15 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并提出“ 推进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发展”。 国家新材料产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将 “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需求”确定为工程目标,并将“组织开发高效率、大容量(150mAh/g)、长寿命(大于 2000 次)、安全性能高的磷酸盐系、镍钴锰三元系、锰酸盐系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增正极材料产能45 万吨 /年”确定为目标规划的主要内容。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 年)的通知(国发 2012 22 号)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通知还明确提出:“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支持 XX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规 2011 28 号)就支持 XX 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发展 水平、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做出安排: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 16 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发展。 XX 省“ 十三五 ”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已确定以兰州、白银、天水、金昌四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金昌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白银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兰州生物产业基地、酒泉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水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积极推进 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聚集区,成为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到 2020 年,迅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能力,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和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6%。 XX 省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指出:“按照科技引领、优化布局、重点突破、应用带动、市场主导的要求,以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突出产业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力争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较强区域竞争力,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个别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意见还明确提出,到 2015 年, XX 省要基本构建特色突出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形成辐射西部省区市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生物产业和信息技 17 术产业规 模不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 800 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2%。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好、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建成一批专业化的国家级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1.2 项目发起的缘由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 XX 省第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XX 大象能源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磨练,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产品研发成果显著,市场营销稳步增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并走上良性发 展的轨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储能电池技术日臻成熟,锂电应用领域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产业增长提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求趋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不优则衰、不强则败。因此,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适度扩大产能规模,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已成为 XX 大象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振兴 XX 锂电产业的需要。 XX 省有色金属资源富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兴未艾,具有加快发展锂电产业的后发优势。加快发展锂 电产业已经成为 XX 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乃至振兴XX 经济的内生需要和迫切要求。 XX 大象能源拥有锂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技术和成熟的产业化基础,具备率先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年产 3000 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二期扩建项目,对于引 18 领和带动白银市乃至 XX 省锂电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需要。经 XX 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 XX省白银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方案中明确了“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开发电池新材料”;“利用碳酸锂、氧化钴、贮氢合金粉、六氟磷酸锂和铅、锌金属等上游材料,开 发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等一系列鼓励、支持锂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符合 XX 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符合白银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方案要求;有利于加快白银市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有利于推进和带动 XX 省新型电池材料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为促进 XX 省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做出贡献。 2.2 项目进展 本项目已完成市场调查、选址规划、物料供应、资金筹措、项目备案、环评审查等前期准备工作。 2.2.1 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国内正极材料消费。经对中国锂离子电池的消费结构调查,手机市场占 60%,笔记本电脑市场 10%,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占 13%,数码产品、 MP3/MP4、航模、蓝牙设备占 12%,其他 5%。 锂电池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中的使用量最大。随着手机向轻、薄、短、小化方向发展,对体积小而容量大电池的需求也就相应增大。要使手机最小型化,必须使电池 19 为手机省下大量的空间,只有锂电池能满足这种要求。一方面,工信部公布 2010 年我国手机产量达 10 亿台, 同比增长 35%;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复苏、 3G 业务推广加速,全球新兴经济市场对手机需求快速增长,手机锂电池的需求将会快速恢复并重新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3G 手机的功能多样化和待机需求也对锂电池的容量、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适用于高容量锂电池创造了更大的增长空间。电池作为笔记本电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那天起就引起广泛的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池的稳定性、连续使用时间、体积、充电次数和充电时间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池技术进步促进了笔记本电脑的发展。 我国电动自行车占全球总量 的 95%以上。目前锂离子电池配套的电动自行车占总量的 8%左右。绝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使用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本身的一些局限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电池回收处理、产品结构优化等问题。从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来看,“ 十三五 ”规划中提出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的协作,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共同推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使电动自行车更低碳、更环保,这是未来 5 年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基本思路。 电动工具锂电池又是一个巨大潜在市场。目前电动工具以镍镉电池为主,搭配锂电池的电动工具可以轻易突破过 去 18V 的电压设计限制,并成为电动工具产业的产品趋势。 2005 年, E-ONEMoli 与Miwaukee合作推出的 V28使用锂锰正极材料的 26650电池在电动工具业界造成震撼,正式宣告电动工具锂电时代的到来。 2007 年,全球最大的电动工具厂商 B&D 推出全球第一款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 20 动工具( DCX6401ComboKit),这款产品在上市后第二个季度,便因其 1h 高速充电、功率强大、高安全性和 2000 次以上的电池循环寿命等优点,创下 2000 万美元的销售成绩,打破了 B&G 创立以来的所有记录。 新能源汽车即采用非常规 车用燃料(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综合运用先进动力控制和驱动技术,形成技术先进、结构科学的新型汽车。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2011-2020 年)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 10 年努力,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发展能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集团。 2020 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 500 万辆,中 /重度混合 动力乘用车要占到乘用车年产销量的 50%以上,使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其他领域。由于锂电池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已经被用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着陆器和火星漫游器。今后的系列探测任务也将采用锂电池。除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际探索外,其他航天组织也在考虑将锂电池应用于航天任务中。目前锂电池在航空领域的主要作用是为发射和飞行中的校正、地面操作提供支持;同时有利于提高一次电池的功效并支持夜间作业。对于军工装备而言,目前锂电池除了用于军事通信外,还用于尖端武器,如鱼雷、潜艇、导弹等。由于锂电池具有非常 好的性能,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可促进武器的灵活性。此外,从电子手表、 CD 唱机、移动电话、 MP3、 MP4、照 21 相机、摄影机、各种遥控器、剃须刀、儿童玩具的电池到医院、宾馆、超市、电话交换机等场合和设备的应急电源等,锂电池的应用将会随着这些电器设备的普及而被更广泛应用。另外,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储能装置中也开始应用锂离子电池。 2.2.2 试验试制条件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投资 400 多万元建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和技术攻关。 公司拥有一系列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和核心技术,借以支撑本项 目成功实施并保障产品质量处于行业一流。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2 项: 1、 “多位多元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 ZL200810146486.4); 2、 “磷酸铁锂 /Li-AL-O 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536316.4); 自有核心技术 4 项: 1、 “一步煅烧法制备磷酸铁锂技术改造新工艺”; 2、 “核 -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制造方法和应用”; 3、 “改性锰酸锂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4、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公司自主研发的 “高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多位多元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 2010 年 12 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810146486.4);“磷酸铁锂 /Li-Al-O 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2 发明专利( ZL201010536316.4)。另有“高功率大容量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课题成果被 XX 省科技厅鉴定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公司科研成果荣获多项奖励: 2012 年获“中国有色金 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秦皇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白银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几年来公司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仅 2010 年至 2012 年又陆续申报发明专利 5 项,现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 2.2.3 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点: XX 省白银市平川区中区 经济开发区 2.3 投资的必要性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新材料产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 XX 省具备发展锂电产业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锂电池材料产业发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业已就绪,投资建设年产 1500 吨锂电池正极材 料项目的时机已经成熟。 资源条件较好。 XX 省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资源大省,境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