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世纪最高规格的全国性卫生健康会议。,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普及健康生,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方面的战略任务。,略纳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指出“人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在国家战略层面不断提升,健,国”战略是经济的需要、改革的要求,“投资,“健康红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健康需求的提升,实,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围绕公众对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研,,为政府、行业、产业、公众提供决策参考。,引言,2015 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将建设2016 年 8 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著改善健康公平。”同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一系列的政策释放出强烈信号,人民群众健康中国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而言,实施“健康中于健康”可以促进“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同时,健康中国战略也是人民的期盼。随着施“健康中国”战略,可以更加精准对接和满为此,丁香医生联合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形成以下基于 5 万余人的调研数据报告,希望,公众健康状况,医疗健康服务诉求,公众健康素养,健康消费诉求,健康生活诉求,调研说明,第一部分现状:公众健康远未达成期望值分析:人人都有自己的健康困扰第二部分需求:知识渴求驱动信息获取方式:被动获得与主动搜索并行第三部分饮食:年轻人有更多肠胃问题睡眠:八成被调查者受睡眠问题困扰运动:知 行 间沟壑巨大, ,07131720252935,第四部分诊疗:线上问诊开始受到关注体检:健康意识更强者要求更多心理咨询:公众接受度仍不够高第五部分健康保险:80 后更有意愿且花费最多健康产品:专业机构背书具有更强吸引力附录,434547535557,目录,01,公众健康状况,个狭义的范围里没有身体疾病。但随,范围越来越大。一方面,健康这个概念,身心及生活各方面;而健康所存在的场,延展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中。,第一部分,Part,在传统的认知里,健康往往被限制在一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所“管辖”的的定义,已从器质性疾病延展为公众的景,也已经突破单一的医院医疗场景,,公众健康远未达成期望值,69.94,66.96,1990,2000,67.85,2019 国民健康白皮书现状:,其中,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疾病排名前十位分别是:颈痛、腰痛、听力损失(年龄相关和其他原因所导致的)、重度抑郁症、偏头痛、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分裂症和骨关节炎。,08,1 寿命延长了但健康水平未提升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升及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近些年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慢性病等因素的影响,健康状况却并没有跟上寿命增长的脚步。1990-2016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变化趋势期望寿命年龄100908070 59.85 62.55605040302010007,世界卫生组织在过去 30 年内,连续开展了 4 次人群健康研究,并使用健康期望寿命(HALE)来评价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下的可以存活多少岁。结果提示,在过去近 30 年的时间内,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 9.4 年;而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则仅增加8.0 年。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在不健康的情况下生活更长的时间。健康期望寿命72.88 76.3665.052006 2016,公众健康状况,PART 01,疾病排名 Top 10No.1 颈痛No.2 腰痛No.3 听力损失No.4 重度抑郁症No.5 偏头痛No.6 糖尿病No.7 缺血性卒中No.8 其他肌肉骨骼疾病No.9 精神分裂症No.10 骨关节炎,这一选项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高达9.6 分。,24%,21%,48%,51%,79%,76%,95%,95%,24%,18%,13%,9%,16%,1%,1%,90 后,67%,78%,70 前45%51%,30%,80 后 70 后20%,32%,17%,10%,20%18%12%13%,2%1%,身体健康幸福家庭心理健康享受生活,拥有财富,满意的工作良好人际关系高社会影响力,0,100%91%97%,93%,73%,27%,身体健康26%拥有财富,幸福家庭18%满意的工作,享受生活1%高社会影响力,心理健康12%良好人际关系,47%,81%10 分,2019 国民健康白皮书,11% 8%08 分 9 分数据来源:丁香医生,平均分,9.6,09,10,与此同时,公众对于健康也愈加重视。 “健康”在生活态度方面,当把身体健康与财富、工作进行比较时,93% 的公众认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事,“幸福家庭”和“心理健康”分列二三位。公众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拥有财富”和“满意的工作”。最重要的事,健康重视程度,2 健康被公众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带来提升;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和高速发展,也让公众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改变。,公众健康状况,PART 01,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年纪越大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表现出越高的重视程度;而年纪越轻对于享受生活、拥有财富和满意的工作,则表现出越高的重视程度。对于幸福家庭的追求,90 后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它年龄群体。不同年龄的人最看重什么,6.8,6.6,90 后,80 后,70 后,21% 17% 20%,6.8 6.9,6.9,6.6 6.6,90 后,80 后,70 后,23%,7.0,2019 国民健康白皮书,7.270 前,在 70 前、70 后、80 后、90 后四个年龄段的公众中,年龄越小,对于健康的自评则呈现阶梯式下降的趋势。尤其是 80 后、90 后年轻人,同时面临着职场压力和生活压力,健康自评分数均未达到 7 分。“养生”不再是属于中老年人的专用词汇,反而成为 80 后、90 后人群的流行词。朋克养生一边作死,一边自救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蹦迪时穿上秋裤,贴上暖宝宝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养胃”吃完大鱼大肉,再来一盘青菜,就会觉得很养生,26%7 分,8 分,19%910 分,11,12,平均分24%8 分,6.810%910 分,平均分,6.9,公众健康状况,PART 01,3 公众的健康自评刚到及格线尽管各年龄阶层都展现出对健康的广泛关注。但与之相对的,则是落差巨大的现实。当对自身实际健康情况进行评分时,只有 10% 的公众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可以达到 910 分; 40% 的公众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在 6 分及以下。公众中健康状况的自评平均分仅仅 6.8,刚刚超过及格线。,不同年龄的自评健康得分1098 7.076543210孜孜不倦地熬夜,勤勤恳恳地护肤熬夜加班中.敷个面膜,美美哒,健康总得分自评18% 22%05 分 6 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者衰弱,而是指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完全健康状态。因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是健康的关键维度。然而,不管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公众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都不容乐观。身体健康自评平均分 6.7,心理健康自评,20% 22% 24% 23% 11%05 分 6 分 7 分 8 分 910 分对比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自评分差值发现,公众年龄越小,二者呈现出的差异越小。90 后群体里二者并无差异,80 后群体里二者仅差 0.1 分,而在 70 前的公众里,身体健康自评分则比心理健康自评分低 0.8 分。这也间接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年纪越大,心理健康自评分数越高。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评估差异也越大。对比 90 后和 70 前的自评分差值,达到了 1.2 分。,7.870 前,8 7.4,05 分 6 分 7 分不同年龄的身心健康对比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10976543210,人人都有自己的健康困扰,0 100% 男 女,皮肤状态不好,皮肤状态不好 40% 28%,焦虑、抑郁,39%,35%,睡眠不好,焦虑、抑郁 40%,睡眠不好,39%,肠胃不好,肠胃不好 36% 34%,脱发,27%,19%,肥胖,脱发 30%,25%,肥胖,妇科问题,18%,0%,骨质关节等问题,妇科问题 24%,17%,骨质关节等问题,担心癌症风险 17% 17%,担心癌症风险,16%,性生活,10 %,呼吸方面的问题,呼吸方面的问题,8%,9%,性生活,备孕生育,8%,8%,血压血糖血脂偏高,血压血糖血脂偏高,8%,6%,心脏问题,6 %,5%,痛风,2%,1%,其他,7%,7%,90 后 Top 5,90 后 80 后 70 后 70 前,46%,No.1 皮肤状态不好,16%,骨质关节问题,40%,45%,No.2 焦虑、抑郁,41%,39%,睡眠不好,No.3 肠胃不好,36%,3% No.4 睡眠不好 39%,31%,No.5 脱发,血压血糖血脂偏高 18%,32%,肠胃不好,80 后 Top 5,25%,19%,担心癌症风险,39%,No. 1 睡眠不好,18%,38%,No. 2 焦虑、抑郁,37%,皮肤状态不好,37%,18%,No. 3 皮肤状态不好,32%,No. 4 肠胃不好,26%,脱发,15%,28%,4% No. 5 肥胖,心脏问题,9%,70 后 Top 5,38%,焦虑、抑郁,14%,25% No.1 睡眠不好 36%,28%,No.2 肠胃不好,肥胖 22%,28%,性生活,8% 12% No.3 骨质关节问题,27%,8%,No.4 焦虑、抑郁,27%,No.5 皮肤状态不好,8%,呼吸方面的问题,6%,19%,妇科问题,70 前 Top 5,5%,40%,No.1 骨质关节问题,1%,痛风,4%,36%,6% No.2 睡眠不好,备孕生育,32%,No.3 血压血糖血脂偏高,3%,25%,其他,6% No.4 肠胃不好,18%,No.5 担心癌症风险,5%,0 100 %,43%36%25%18%11%16%16%心脏问题 8%痛风 4%其他 6%,2019 国民健康白皮书,分析:1 皮肤、情绪和睡眠问题构成三大困扰 2 女性受困皮肤状态,男性受困焦虑抑郁一个侧面数据可以反映为何人们会对自己的身心 女性在皮肤状态方面受到比男性更多的困扰;而男健康状况给予不高的分数96% 的公众表示自己 性在性生活与血压血糖血脂等问题上的困扰远高存在健康相关的困扰。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 于女性。虽然常认为男性更易受脱发的影响。但数皮肤状态不好(皮炎湿疹或皮肤衰老)、焦虑抑郁、 据显示:女性在脱发上所产生的困扰比男性更加严睡眠不好。 重。健康困扰 不同性别的健康困扰38% 35%25%17%13,3 90 后要颜值,80 后要心情,70 后要睡眠在焦虑、抑郁等心理方面的问题上,年轻人的困扰明显高于中老年人,他们对于胃肠问题的担忧也高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对于骨质关节、血压血糖血脂问题的担忧高于年轻人。不同年龄的健康困扰0 100%12%28%39%36%32%41%28%14%24%46%27%31%21%4%14%45%27%14%10%10%8%19%17%1%3%14%0%5%14,公众健康状况,PART 01,02,公众健康素养,健康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其中,被,第二部分,Part,互联网信息获取门槛越来越低,公众的动获得与主动搜索行为并重。,知识渴求驱动信息获取,0%,1%,64%,69%,62%,48%,42%,50%,29%,24%,43%,16%,40%,56%,2019 国民健康白皮书,需求:,0,67%65%61%,47%47%46%42%37%34%30 %24%17%,1%1%,100%,0,100%,不同性别关注的健康知识身体锻炼、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知识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辟谣癌症等重大疾病预防治疗心理健康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预防两性健康减肥塑身国家健康政策母婴育儿美容护肤没有特别关注的其他男性关注 Top 5No. 1 身体锻炼、运动健身No. 2 饮食营养知识No. 3 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No. 4 辟谣内容No. 5 癌症等重大疾病预防,69%64%62%56%50%,男1%1%,女69%60%55%42%42%41%35%26%21%20%17%14%女性关注 Top 569% No. 1 饮食营养知识60% No. 2 身体锻炼、运动健身55% No. 3 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42% No. 4 美容护肤42% No. 5 心理健康,17,18,1 健康知识诉求覆盖生活各方面饮食营养知识、身体锻炼 / 运动健身、家庭用药安全 / 用药常识在目前“公众最关注的健康知识”类别中排名前三。关注的健康知识饮食营养知识身体锻炼、运动健身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心理健康辟谣美容护肤癌症等重大疾病预防治疗减肥塑身母婴育儿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预防两性健康国家健康政策没有特别关注的其他,2 男性关注身体锻炼,女性关注饮食营养“男性最关注的健康知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身体锻炼 / 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知识、家庭用药安全 /用药常识;“女性最关注的健康知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饮食营养知识、身体锻炼 / 运动健身、家庭用药安全 / 用药常识。,在所有的健康知识中,减肥塑形、母婴育儿、美容护肤等方面,男女关注度差异较大。,公众健康素养,PART 02,公,圈,频,视,微,信,p/,类,信,友,纸,频,视,电,健,Ap,讯,/朋,微,报,类,群,康,新,闻,资,短,视,户,外,号,享,志,p,站,体,媒,博,站,目,Ap,/杂,众,分,Ap,网,微,网,节,其,他,p,No.1 饮食营养知识 69%,65%,No.2 身体锻炼、运动健身,58%,No.3 美容护肤,58%,No.4 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62%,身体锻炼、运动健身,71%,54%,69% No.5 辟谣,饮食营养知识,67%,80 后 Top 5,30%,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预防,53%,68%,58% No.1 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家庭用药知识、用药常识,64%,No.2 饮食营养知识,58%,62%,心理健康,46% No.3 身体锻炼、运动健身,58%,No.4 母婴育儿,43%,46%,No.5 心理健康,44%,癌症等重大疾病预防治疗,42%,16%,国家健康政策,70 后 Top 5,23%,72%,No.1 身体锻炼、运动健身,46%,辟谣,21%,67%,43% No.2 饮食营养知识,减肥塑身,58%,No.3 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27%,50%,No.4 癌症等重大疾病预防治疗,41%,美容护肤,48%,No.5 心理健康,11%,22%,两性健康,9%,70 前 Top 5,58%,母婴育儿,71%,No.1 身体锻炼、运动健身,6%,71%,No.2 饮食营养知识,0%,没有特别关注的,1%,53%,No.3 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50%,0%,其他,No.4 家庭用药安全、用药常识,1%,被动获得与主动搜索并行,84% 9,6.7,66%,6.5,6.7,5.9,5.6,5.8,60%,5.4,6,5.6,5.7,6.5 4.8 6.5 6.2 5.2 5.1 4.9,5.3,5.2,5.1,4.9,40%,35%,36%,4.7,4,10%,7%,20% 16% 16% 2,1%,0,0,2019 国民健康白皮书,No.5 心理健康 43%,方式:互联网产品形态逐渐丰富,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99% 的公众会在日常生活中被动地获取各种健康信息 ; 同样的,也有 99% 的公众会主动搜索健康知识。1 社交平台成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 其中,公众对于微信公众号、健康类App/网站的信任获取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微信公众号成为一个重要 度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报纸/杂志虽然不再是主要的的信息平台。公众日常“被动获取健康信息渠道”前 信息获取方式,但在公众心中有较高的信任度。五位是:微信公众号文章、微信/朋友圈分享、微博、健康类 App/网站、电视节目。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使用比例 信任度 有用度人数占比 人数占比100% 1080% 8754.6 30% 29% 3120,公众健康素养,PART 02,3 90 后关注颜值,80 后关注家庭健康,70 前后关注慢性病90 后更愿意了解正确的健康知识,对于辟谣类内 更加旺盛;相比于年轻人,年纪更大( 80 前 )容更为偏爱,同时他们对于美容护肤的需求也高 的公众,对于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旺盛,他们更关于中老年人;80 后多处于为人父母的状态中,因 注血糖、血脂、血压、癌症等慢性病类知识。此他们对于家庭用药、母婴育儿方面的内容需求不同年龄关注的健康知识 90 后 Top 590 后 80 后 70 后 70 前0 100%65%72%64%71%24%44%68%50%48%40%50%16%18%54%30%37%14%58%25%30%15%27%15%1%1%1%0%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