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度猜新 /猜心系列报告之 2019 年石油石化行业十大猜想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行业报告 石油石化 2018 年 12 月 23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强于大市 ( 维持 ) 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 *石油石化 *生物天然气被纳 入 国 家 能 源 发 展 战 略 2018-12-17 行业年度策略报告 *石油石化 *价涨量增促油气,产业重塑利化工 2018-12-12 行业周报 *石油石化 *欧佩克 +决定减产原油 120万桶 /日 2018-12-10 行业周报 *石油石化 *俄罗斯沙特同意延长原油减产协议但减产幅度未知 2018-12-02 行业周报 *石油石化 *国际能源署:石油市场进入空前的不确定期 2018-11-26 证券分析师 陈建文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20001 0755-22625476 CHENJIANWEN002PINGAN 研究助理 刘永来 一般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18060026 LIUYONGLAI647PINGAN.CON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 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 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 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猜想一:油价中枢大概率上升 。 虽然美国原油产量增长较快,但在OPEC+减产、原油生产成本支撑较强和地缘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我们认为 2019 年的国际原油中枢大概率上升,利好上游勘探生产企业。 猜想二:国家管道公司改革方案有望通过 。 估计 三桶油的油气管道改革方案已经上报高层,我们预计 2019 年 5 月份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保供任务结束后, 方案 有望得到顺利审批,国家管道公司有望顺利成立。 猜想三:原油进口依赖度预计将达到 72%。 随着国内原油需求量的递增和国产原油产量增长乏力,预计 2019 年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度将达到 72%。 进口来源国中,俄罗斯和美国的份额预计提升,中东的份额预计略微下滑。 猜想四:天然气进口依赖度预计为 46%。 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和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不足的背景下,天然气进口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8年前三季度天然气进口量 886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7.6%。预计 2019年中国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度达到 46%左右,届时中国年度进口天然气约为 1433 亿立方米。 猜想五:国内页岩气产量高增长、煤层气产量稳增长 。 近年来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国内非常规气产量快速增长 。 预计 2019 年页岩气产量 14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25%。 2019 年 煤层气 产量 为 7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6%。 猜想六:民营大炼化投产,改变聚酯行业格局 。 民营大炼化 将于 2019年正式投产,届时 将改变国内聚酯行业的产业格局,不但解决了 PX 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而且将使国内企业占据利润丰厚的产业链上游。 猜想七:中国第一家乙烷裂解装置投产 。 新浦化学泰兴项目新建 110万吨 /年轻烃裂解,配套 65 万吨 /年聚合级乙烯 。该项目预计将于 2019年投产,届时将 打响中国乙烷裂解行业的第一枪,随着后续其他项目的陆续投产,中国乙烯行业的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猜想八:工程塑料进口依赖度有望降低 。 聚碳酸酯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品种 。 随着 国内 多个 聚碳酸酯 新建项目投产,中国聚碳酸酯多年完全依赖外资企业和进口的局面 将 被打破。 猜想九:乙醇汽油促使碳四产业转型升级 。 目前 MTBE 作为提升汽油辛烷值的主要组分,广泛用于汽油调和,但全国范围内推广乙醇汽油,MTBE 市场将受到强势冲击。此外 90%的异丁烯用来生产 MTBE,若MTBE 停止使用,大量的异丁烯将失去市场,将影响到国内整个碳四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40%-20%0%20%Dec-17 Mar-18 Jun-18 Sep-18沪深 300 石油石化证券研究报告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2 / 16 猜想十:油品升级继续推进。 中国将于 2019 年实行国 VI 汽柴油标准,除此之外柴油领域的三油并轨也将在明年实施。三油并轨并升级以后,柴油车、农用机械和柴油动力船舶排放将进一步降低。 投资建议: 展望 2019 年的石油化工行业,我们认为国际油价、体制改革、能源安全、结构调整和绿色环保是驱动行业变化的五种力量 ,建议关注 : 1)油价中枢大概率上升利好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上游企业; 2) 体制改革: 国家管道公司有望成立,届时将打破油气输送的企业壁垒,提高管道利用效率,促进天然气销售,利好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民营天然气生产商新奥 股份、广汇能源和蓝焰控股; 3) 能源安全: 油气进口 将 保持持续增长,利好两桶油和民营进口 /生产公司; 4)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明年的亮点在常规气持续增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蓝焰控股)、民营大炼化(荣盛石化、恒力股份和桐昆股份)、乙烷裂解(卫星石化)和聚碳酸酯(万华化学); 5)绿色环保:乙醇汽油和油品升级持续推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风险提示: 1)油价下跌:油价跟石油石化企业的盈利息息相关,油价的下跌将影响上游能源生产企业的盈利。 2)改革风险:油气体制改革涉及到利益的划分,存在改革不顺利的风险。 3)地缘政治风险:我国的油气进口依赖度较大,地缘政治风险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尤其是马六甲海峡,是我国的第一大原油进口通道,该地地缘政治稍有风吹草动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就有较大影响。 4)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生产不顺利: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开发生产受地质、资本和技术等因素影响。 5)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民营大炼化、乙烷裂解和工程塑料项目建设存在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6)碳四 产业转型失败:乙醇汽油的使用将使碳四产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存在碳四产业转型失败的风险。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3 / 16 正文目录 一、 猜想一:油价中枢大概率上升 . 5 二、 猜想二:国家管道公司改革方案有望通过 . 6 三、 猜想三:原 油进口依赖度预计将达到 72% . 7 四、 猜想四:天然气进口依赖度预计为 46% . 8 五、 猜想五:国内页岩气产量高增长、煤层气产量稳增长 . 8 六、 猜想六:民营大炼化投产,改变聚酯行业格局 . 9 七、 猜想七:中国第一家乙烷裂解装置投产 . 10 八、 猜想八:工程塑料进口依赖度有望降低 . 11 九、 猜想九:乙 醇汽油促使碳四产业转型升级 . 12 十、 猜想十:油品升级继续推进 . 13 十一、 投资建议 . 14 十二、 风险提示 . 15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4 / 16 图表 目录 图表 1 原油供需和库存预测(百万桶 /天) . 5 图表 2 北美地区钻机数和 WTI 价格(美元 /桶) . 5 图表 3 2011-2017 年投产的主要天然气气管道项目统计 . 6 图表 4 中国原油进口量和进口依赖度(单位:万吨) . 7 图表 5 2017 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 . 7 图表 6 中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将达到 46% . 8 图表 7 中国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单位:亿立方米)以及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比例 . 9 图表 8 聚酯产业链图 . 9 图表 9 国内乙烷裂解项目 . 10 图表 10 塑料“金字塔”示意图 . 11 图表 11 碳四产业链图 . 12 图表 12 中国油品升级大事记 . 13 图表 13 石化行业五大因素驱动行业变化 . 15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5 / 16 一、 猜想一: 油价中枢大概率上升 2018 年 初 以来,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和 OPEC 减产等因素的推动下震荡上行,于 9 月份突破 85 美元,进入 10 月后受供需面持续宽松和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急剧下跌 ,截止日前布伦特期货跌至60 美金以下, WTI 跌至 50 美金以下 。 12 月 6 日和 7 日的 OPEC 会议上, OPEC 和非 OPEC 产油国( OPEC+) 顶住了特朗普的压力 ,宣布明年 1 月起 ,OPEC+将总计减产 120 万桶 /日 , 为期 6 个月 , 其中 OPEC 组织将减产 80 万桶 /日 ,非 OPEC 国家将减产 40 万桶 /日。 OPEC+的减产有望使目前原油市场重新 趋于 平衡 , 库存水平有望回落。 图表 1 原油供需和库存预测(百万桶 /天) 资料来源: EIA、 OPEC、 IEA、 平安证券研究所 再者从原油的成本考虑, 全球原油生产成本 (盈亏平衡油价)中东地区约为 20 多美元,其余地区处于 40-60 美元区间 ,成本最高的是油砂和北极油田 , 分别为 70 和 75 美元。考虑到目前全球原油的需求为 100 百万桶 /天,因此原油的边际生产成本接近油砂的生产成本, 即 70 美元。所以不论是从平均生产成本的角度还是边际生产成本的角度,目前油价底部支撑较强。 随着原油价格的继续走低,再加上物流瓶颈,北美地区的钻机数近期开始下滑。 图表 2 北美地区钻机数和 WTI 价格(美元 /桶) 资料来源 : Baker Hughes, 平安证券研究所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6 / 16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促进原油回归平衡的动力还是非常充足的, 2019 年国际油价大概率触底反弹,油价中枢预计处于 65-70 美元区间。 二、 猜想二: 国家管道公司改革方案有望通过 2004 年,中国油气管道总里程不到 3 万公里,截止 2017 年底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累计约为 13.31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约 7.72 万公里,原油管道约 2.87 万公里(已扣减退役封存管道),成品油管道约 2.72万公里, 2004-2017年管道总里程年平均 增速为 12%以上。经过十年的加速建设与发展,覆盖全中国的油气管网初步形成,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基本完成。 管道总里程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受到国内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多元化进口策略;再者管道运输成本低、能源消耗低,后期维护费用低的特点也是其这些年快速发展的本质原因。 2011-2017 年是中国油气管网建设的高峰期,以天然气管网为例,在此期间投产了战略进口管道西气东输二线东段、中亚天然气进口管道 C 段、西气东输三线和中缅天然气管道,以及联络线和干线配套支线、 LNG 接收站外输线、海上油气田外输线和一批煤层气外输管道。由于管道建设的巨大投资和技术复杂性,该领域基本由 三桶油” (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 主导 , 其中中石油的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长度分别占全国的 68.9%、 76.2%和 43.2%(截止 2017 年底) 。 图表 3 2011-2017 年投产的主要天然气气管道项目统计 资料来源: 中石油 、 中石化、 平安证券研究所 目 前油气管网 分别 隶属于“三桶油”等能源企业旗下, 一定程度上 不利于管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多年来对管网进行改革的呼声不断, 2017 年 5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到,在中游管输领域,要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实现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我们推测 2018 年 12 月初重组“三桶油”管道业务并成立新公司的组建事项及组建方案上报至国家层面等待高层批复。此次改革方案涉及石油管道业务和天然气管道业务,其中石油管道业务又包括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由于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保供任务要到明年 5 月份才结束,因此改革方案有望于 5 月份之后获知审批结果。 根据彭博等媒体的报 道,预计此次改革: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7 / 16 首先将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旗下 干线 管道资产及员工剥离,并转移至新 成立的国家管道公司 ,再按各自管道资产的估值厘定新公司的股权比例,预计新管网公司估值约 3000 亿 -5000亿元; 此次改革步伐将以稳健为主, 省网和配气网需要在 “国网” 改革后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 ; 新管网公司获注入资产后,拟引入约 50%社会资本,包括国家投资基金及民营资本,该资金将用于扩建管网; 新管网公司 存在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 国家管道公司若成立将 成为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里程碑 , 有利于打破目前管网体系的壁垒,长远看会促进油气的输 配效率和销售的提升。同时引入一定量的民营资本有利于打破垄断,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符合目前国家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战略 。 三、 猜想三: 原油 进口 依赖度 预计将达到 72% 受 国内 炼厂新扩建、 民营炼化进口配额放开与战略储备扩张等因素影响, 2017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2 亿吨,同比增长 10.5%,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由 2000年的 25%上升到 2017 年底 69%。 2018 年前三季度中国原油产量 1.42 亿吨,原油进口量 3.36 亿吨,预计全年进口依赖度约 70%。随着国内原油需求量的递增和国产原油产量增长乏力 , 预计 2019 年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度将达到 72%。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 2017 年 俄罗斯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ESPO 原油管线每年可向中国输送 3000万吨原油,管道输送的成本最低、运输效率高,安全可靠,使得北方的炼油厂更青睐俄罗斯的原油 ,长期看来俄罗斯的份额有望继续增长 。中东 国家 仍是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 来源国 ,但受到地缘政局不稳定、 OPEC 减产、伊朗制裁等因素影响,预计 明 年 该 地区份额有所下降。 2017 年 北美占比上升了 1.8 个百分比至 2.2%, 随着页岩油产量的上升,北 美 地区占比预计 将进一步 提升 。 非洲的进口占比 近年来逐渐上升, 2017 年占比 14.2%,这与中石油 等企业 在非洲进行长期战略投资有关 ,预计未来保持增长趋势 。 图表 4 中国原油进口量和进口依赖度(单位:万吨) 图表 5 2017 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 资料来源: 发改委,统计局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 、平安证券研究所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8 / 16 四、 猜想四:天然气进口依赖度预计为 46% 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从 2008 年的 800 亿立方米快速增长到 2017 年的 2352 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速为 12.5%。其中,受煤改气及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驱动, 2017 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率达到14%, 2018 年 前三季度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2017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8.2%,相比之下国内天然气产量只有 1156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6.3%。 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和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不足的背景下,天然气进口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2年 -2017年中国天然气净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速为 20%, 2018年前三季度 天然气进口量 8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7.6%。预计 2019 年中国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度达到 46%左右,届时中国年度进口天然气约为 1433 亿立方米。 图表 6 中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将达到 46% 资料来源: 统计局、发改委、平安证券研究所 五、 猜想 五 : 国内页岩气产量高增长、煤层气产量稳增长 天然气 按照埋藏方式和经济价值分类可以分为常规气和非常规气。常规天然气是相对于非常规天然气讲的,由常规油气藏开发出的天然气,即勘探实践发现的能够用传统的油气生成理论解释的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是指那些难以用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解释,在地下的赋存状态和聚集方式与常规天然气藏具有明显差异的天然气 , 比如页岩气、煤层气、水溶气、天然气水合物、无机气、浅层生物气及致密砂岩气等 。近年来在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国内非常规气产量快速增长,尤其是页岩气和煤层气。 2017 年中国页岩气产量 91 亿立方米,主要来自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其中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产量为 60.04 亿立方米;中石油西南油气田方页岩气产量达到 25 亿立方米,其主产区为长宁 威远区块 2017 年产气 24.73 亿立方米,约占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总产量的98.9%。预计 2018 年 全年 中国页岩气产量 可达 116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28%; 2019 年页岩气产量14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25%。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9 / 16 2017 年中 国 煤层气 产量为 70.2 亿立方米,其中山西地区当年产量 46.8 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67%。预计 2018 年和 2019 年产量分别为 72.4 和 7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分别为 3.1%和 3.6%。 图表 7 中国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 (单位:亿立方米) 以及 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比例 资料来源: 国土资源部 、 发改委、 平安证券研究所 六、 猜想 六 :民营大炼化投产,改变聚酯行业格局 我国是全球最为重要的聚酯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聚酯需求从 2010 年的约 2000 万吨快速增长到2017 年的 3800 多万吨, 7 年的时间几乎翻倍 。 聚酯产能建设基本与国内需求增速保持一致,国内聚酯产能从 2010 年的 3000 万吨左右快速增长到 2017 年的 5300 多万吨 。 国内聚酯 产业对 上游原材料 PX 需求量很大,但 PX 产能的建设却远远落后需求的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民众对于自身安全与环境污染的顾虑。过去几年的 PX 项目,从 2007 年的厦门,到 2011 年大连、 2012 年宁波,再到 2013 年的彭州、昆明,以及 2015 年的漳州,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民众的反对和抗议。因此我国的 PX 产能一直发展缓慢, 2017 年甚至止步不前。 图表 8 聚酯产业链图 备注:橙色为国内聚酯行业现有业务,灰色为民营大炼化项目覆盖的业务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石油石化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10 / 16 一边是下游 PTA 和聚酯的持续扩能,一方面是 PX 产能的严重不足,造成我国的 PX 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2017 年已达到 60%。日韩等国家瞅准市场机会,纷纷建设 PX 产能出口中国市场,目前韩国 PX 约占中国总进口的 46%,日本占 18%。 同时 PX 产能的严重不足,导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造成的后果是国内的下游聚酯行业一直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聚酯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被日本韩国拿走。 这种情况是国内聚酯企业的痛点, 亟待 解决。 由于 PX 生产装置属于炼油厂芳烃联合装置的一部分,而生产 PX 的原料混合芳烃又直接来自炼油厂催化重整和乙烯厂蒸汽裂解装置,因此 荣盛石化 和 恒力石化 等 国内聚酯行业龙头,开始大规模建设 民营大炼化 , 从而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解决原料供给问题。民营大炼化项目计划 将于 2018 年年底和 2019 年陆续投产。 民营大炼化的投产将极大地改变国内聚酯行业的产业格局,不但解决了 PX 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而且将使国内企业占据利润丰厚的产业链上游,将利润从日韩手中抢回来。 七、 猜想 七 :中国第一家乙烷裂解装置投产 乙烯是需求量最大的烯烃之一, 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基础原料,乙烯工业是一个国家石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乙烯的下游衍生物应用的领域异常广泛,包括汽车、建筑、物流、农业、日用容器、服装鞋子、电力线缆、家电和医疗等等,所以其需求的增长跟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息息相关。过去十年我国的乙烯表观消费快速增长,从 2008 年的 1096 万吨增长到 2017 年的2143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 8%,大致与 GDP 平均增速同步。 中国的乙烯生产主要是以石脑油等重质原料为主, 成本 竞争力低于中东和美国的轻质原料(乙烷)制乙烯 。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页岩 气副产品乙烷的产量连年增长, 2017 年美国乙烷实际产量约在 17.11 百万桶 /天左右,除了增加对西欧和印度的乙烷出口量,中国巨大的潜在乙烷市场也是美国开始拓展的方向。 2017 年 11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企业签订了金额为 260 亿美元的乙烷购销协议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是美国向中国出口乙烷的首个贸易合同。 借此机遇,未来三年中国将有多套进口美国乙烷裂解制乙烯的项目投产,代表性的是新浦化学和卫星石化,计划于 2019 年投产的新浦化学泰兴项目将是中国首家投产的乙烷裂解项目。 图表 9 国内乙烷裂解项目 序号 项目运营商 原料来源 乙烯产能(万吨) 装置地点 预计投产时间 1 江苏新浦化学 英力士 65 泰兴 2019 年 2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塔里木油田 60 巴州库尔勒 在建 3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 长庆油田 80 陕西榆林 在建 4 浙江卫星石化 美国 250 江苏连云港 2020 年 5 天津渤化 美国 100 天津滨海新区 2020 年 6 广西投资集团 美国 100 广西钦州 2020 年 7 辽宁聚能重工集团 美国 200 锦州 2021 年 8 大连汇昆 美国 200 大连西中岛 2021 年 9 鲁清石化 120 山东寿光羊口镇 2021 年 10 南山集团 美国 200 山东龙口 - 11 山西阳煤集团 美国 150 青岛 - 12 宁波华泰 炼厂气 +外购乙烷 70 宁波大榭 - 13 烟台万华 自产 +外购丙烷 100 山东烟台 - 14 永荣集团 美国 150 福建莆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