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MainInfo bl inInfo Ta 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 2019 年 -2020 年里程碑事件中的风险和机遇 报告摘要: Table_Summary 2019 美国经济大危机 90 周年 : 从 1929 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前, 2008年经济危机已过去 10 年,当前全球总需求放缓,贸易争端不断。美国经济进入周期尾部, 美联储加息节奏与经济基本面背离和刺激效果减弱,美国近年来的强势增长很难成为长期趋势。 2019 中国建国 70 周年 :七十年间中国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1978 年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2001 年加入WTO,进入全球贸易产业链,是近二十年发展的基石。如今的“一带一路 ”战略,中国制造 2025 计划,将开启中国经济建设新局面。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仍在制造业升级和互联网 +,而国际环境的压力,国内杠杆、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结构性错配,是中国面临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经济转型。 2019 中美邦交 40 周年 : 中美于 1979 年 1 月 1 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 30 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如今四十年过去,中美关系俨然已进入新格局,贸易争端激战正酣。 2018 年 12 月 1 日,中国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 刚刚达成共识,同意中美贸易战不再升级。 中美谈判期内紧张度趋向释然、淡化;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仍面临诸多挑战。 2019 中苏关系正常化 30 周年 : 1989 年 5 月 15 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前,随着美国加强对中国双反调查,欧盟加紧制裁俄罗斯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俄关系日趋紧密。近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量正在快速增加,同时中俄的双边贸易也正呈现出加速“去美元化”的趋势。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正对美国的力量、影响力和利益形 成了重要挑战。 2020 朝鲜战争爆发 60 周年 :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 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现如今,自朝鲜最高领导人 借口事物繁忙推迟朝美高级别会晤之后,朝美关系或走向僵持状态。美朝在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的路径上始终存在根本性矛盾,双方究竟由谁先采取实质性行动来打破僵局,一直是制约朝核问题真正解 决的主要难题。 2020 两伊战争爆发 40 周年 : 两伊战争于 1980 年 9 月 22 日爆发。 2018年 11 月 5 日,新一轮的伊朗制裁措施出现,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大锤也终于落下。美国此次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造船、航运和银行业等,其首要目的 是大幅减少伊朗的原油出口收益,封锁外部世界针对伊朗的投资,最终重创伊朗经济。 Table_Invest Table_PicQuote Report 相关报告 “灰犀牛”系列之(五)美元篇:美元指数2019 年第二季度或突破 100 点 2018-11-14 “灰犀牛”系列之(四)中期选举续篇:“中期选举”,联储货币政策及大类资产价格 2018-11-05 “灰犀牛”系列之(三)美国房地产篇: 2019 年或是美国房价历史大顶 2018-10-24 “灰犀牛”系列之(一)美债篇: “鲍威尔之谜”?!美联储能否、会否阻止收益率曲线趋平? 2018-09-19 “灰犀牛”系列之(二)中期选举篇: 深度重磅!胜败兵家事不期,卷土重来未可知 2018-08-27 证券分析师:李勇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7090001 证券分析师:刘辰涵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7100001 010-58034582 liuchenhannesc 研究助理: 付昊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118020005 010-58034578 fuhaonesc 研究助理: 邹坤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118010025 010-58034586 zoukunnesc 证券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8-12-17 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2 / 13 目 录 1. 2019 年重要里程碑事件 . 3 1.1. 经济危机历久弥新 .3 1.2. 建国七零再创辉煌 .3 1.3. 中美邦交全新 阶段 .3 1.4. 中苏关系患难与共 .4 1.5. 经合组织作用趋显 .4 1.6. 二战回望暗潮涌动 .5 1.7. 欧元统一裂痕显现 .5 2. 2020 年重要里程碑事件 . 5 2.1. 朝鲜局势变幻莫测 .5 2.2. 两伊战争新仇旧恨 .6 2.3. 两德统一欧洲失速 .6 3. 2019-2020 海外风险事件清单 . 8 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3 / 13 1. 2019 年重要 里程碑 事件 1.1. 经济危机 历久弥新 2019 年是 1929-1933 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 90 周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 20 世纪 20 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从 1929 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 年 10 月 24 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 暴跌,成为此次大危机的导火线。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 30%以上。 1933 年危机逐渐结束。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这次经济大危机还使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走上了对内强化军事统制、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值得一提的是, 2008 年经济危机引发了民粹主义抬头,同样也主要发生在欧洲。 反观当下, 2008 年经济危机已过去 10 年,当前全球总需求放缓,贸易争端不断。美国经济进入周期尾部,美联储加息节奏与经济基本面背离和刺激 效果减弱,美国近年来的强势增长很难成为长期趋势。考虑到积极财政支撑下的短期经济攀峰效应和贸易战前期避税效应,伴随美国财政、税改刺激将于 19 年冲高回 落,叠加关税及超低失业率共同注入通胀压力,后期 GDP 增势或将放缓;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将在 19 年末进入拐点,房屋抵押信贷将大幅放缓;鉴于本次全球衰退属于“资产负债表衰退”,且私人部门借贷意愿仍偏弱,相比起货币政策的 周期,依靠财政政策的周期来判断经济景气度将更加准确,不排除美国 政府在 19 年推出税改进阶版,以及更全面的基建计划,但受困于共和党在中期大概率在众议院失势,财 政刺激将更加难行,阶段性的叠加“拐点”(财政、货币、房地产)仍在 19,20 年之交。 1.2. 建国七零 再创辉煌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949 年 10 月 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 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1978 年改革 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 2001 年 加入 WTO,进入全球贸易产业链,是中国发展基石 。 如今的“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 2025 计划,将开启中国经济建设新局面。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仍在制造业升级和互联网 +,而国际环境的压力,国内杠杆、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结构性错配,是中国面临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经济转型。 1.3. 中美邦交 全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 20 世纪 70 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1971 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 总理举行会谈。 1972 年, 尼克松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4 / 13 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20 世纪 70 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促成中美于 1979 年 1 月 1 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 30 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如今四十年过去,中美关系俨然已进入新格局,贸易争端激战正酣。 2018 年12 月 1 日,中国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 刚刚达成共识,同意中美贸易战不再升级 。 中美谈判期内紧张度趋向释然、淡化;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仍面临诸多挑战。 此前,美国 2018 年 9 月 24 日起对价值 2000 亿美元的 5745 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 10%的关税,对此中方采取反制,于同一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 5207 个税目、价值 600 亿美元的商品加征 5%-25%不等的四档关税。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修昔底德陷阱具有周期性,即战争时期会带来和平,随后再走向战争,循环往复。每一场战争中都会有新的统治力量崛起,即存在一个明显的赢家。此时再去对抗这个明显 的统治力量就不明智了,因此会有和平时期,直到新的对抗力量崛起。正在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制造 2025,都对美国世界领导地位构成巨大威胁,不难想见,中美贸易战可以暂时缓和,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大国之间争夺世界主导权的冲突不可避免。 1.4. 中苏关系 患难与共 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是中国八十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 1989 年 5 月 15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是自 1959 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邓小平与戈尔巴 乔夫于 5 月 16 日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高级会晤 终于实现,邓小平指出:“我们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他建议:“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从此开始了两国间一种新型的关系。同时, 2019 年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 20 周年,是他开启了俄罗斯的后苏联时代。 当前,随着美国加强对中国 “双反” 调查,欧盟加紧制裁俄罗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俄关系日趋紧密。近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量正在快速增加,同时中俄的双边贸易也正呈现出加速“去美元化”的趋势。中国和俄罗斯的 合作正对美国的力量、影响力和利益形成了重要挑战。 1.5. 经合组织 作用趋显 1989 年 11 月 5 日至 7 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1991 年 11 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 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APEC 的精神是为该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要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 济做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 过去三十年,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始终没有从低迷中缓过神来,同样在经历了 97 年东亚金融风暴后,泰国、印尼、韩国等曾经亚洲快速增长点也元气大伤。2018 年日本经济虽然有波动但整体低迷“钝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但始终达不到 2%的 CPI 目标,同时自然灾害、人口老龄化,制造业及其它产业都有下行的趋势,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如今,以中国为首的新兴亚洲经济集团经济规模增量无疑是未来五到十年内亚洲经济的巨大 增长点。叠加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5 / 13 千年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相继成立,纵使会面 对巨大的国际挑战,但亚洲新兴市场的崛起之势依旧不可阻挡。 1.6. 二战 回望暗潮涌动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给 20 世纪的地缘政治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19 年是北约建立 70 周年。 1949 年为了遏制苏联扩张,美国主张建立一个旨在维护北大西洋地区安全的平台,这就是北约组织。 70 年过去了,中国和北约依然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但显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北约而言,如今的俄罗斯依然是战略敌人。不 过在北约眼中,正在崛起的中国才是未来最令人担忧的对手。随着 美国 政府反全球化政策不断推进,美欧关系日益恶化,法国政府力推的“欧洲军计划”得到越来越多欧洲大国的支持,进一步使北约各国日趋分化。 当前看似和平的局势下实则暗潮涌动,俄美均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进入叙利亚 ,实际上却是为了维护各自在叙利亚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盟友 ,也是俄罗斯立足东地中海的门户和前哨 ,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是前苏联在中东遗留下来的唯一军事基地 ,也是俄罗斯目前唯一的海外海军基地。正是因为在叙利亚的重要战略利益 ,即便遭遇美国和西方阻挠 ,俄罗斯也不会轻易放弃巴沙尔政权 ,未 来俄 有可能继续加大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 打着反恐的名义,多国势力盘踞在叙利亚。外部势力将叙利亚问题当做牵制对手的一种手段。对美国而言,保持在叙军事存在有助于牵制俄罗斯;对以色列而言,争夺戈兰高地也是为了与伊朗博弈的手段;对土耳其而言,防范美国支持的库尔德人以及叙利亚难民流向土耳其成为其对叙方针的一大诉求。多方在叙博弈会引发冲突,而美国不撤军的做法更蕴含了其会支持部分利益相关方,将会对叙利亚局势产生长期影响。 1.7. 欧元统一裂痕显现 1991 年 12 月 11 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 “欧 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宣告欧盟成立。从当时的 6 个创始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展至今共 28 成员国,其中欧元区有 19 个成员国,而如今英国脱欧已基本成为定局。 2018 年 11 月 25 日欧盟除英国外的 27 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同时欧盟成员国一致警告英国议会,不会重启脱欧谈判,必须支持脱欧协议。此前英国首相 推迟了英国议会对脱欧协议的投票,在后来的不信任投票中,梅则有惊无险保住了首相地位。但考虑到政党成员的冷淡支持以及欧盟他国的强硬态度,英国脱欧大戏仍然前途叵测。 后市有四种主要发展方向:脱欧协议得到英议会顺利通过、脱欧协议遭议会否决、英无协议硬脱欧、英国最终留在欧盟。 英国政府报告称如果遵循英国首相 之前达成的协议,(在退欧的情况下)未来15 年英国的 GDP 产出将比留在欧盟的情况下少 2.1%。但如果没有协议,损失将扩大至 7.7%。在没有移民的情况下情况更糟:假设未来欧盟的净移民数量为 0 且在没有相关协议下退欧,未来 15 年英国 GDP 总值最多将下跌 10.7%。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移民问题恰恰是许多英国人在 2016 年投票退出欧盟的关键原因。无论如何,英国都将在 2019 年 3 月 29 日正式脱离欧盟,如果没有协议,将使得英国陷入法律上的僵局。也许逐渐地,高傲的不列颠人才会意识到,或许留在欧盟才是最好的选择。 2. 2020 年 重要里程碑事件 2.1. 朝鲜 局势变幻莫测 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6 / 13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7 月 7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84 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10 月 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1 年 7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 1953 年 7 月 27 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然而半岛局势一直是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不稳定因素。 现如今,自朝鲜最高领导人 借口事物繁忙推迟朝美高级别会晤之后,朝美关系或走向僵持状态。美朝在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的路径上始终存在根本性矛盾,双方究竟由谁先采取实质性行动来打破僵局,一直是制约朝核问题真正解决的主要难题。 从美国方面看,中期选举刚刚结束,释放了特朗普政府为赢得选举而借助在朝核问题上取得成绩为自己加分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他继续在朝核问题上下功夫的积极性。从朝鲜方面看,自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 济建设的新战略路线后,朝鲜先后采取了停止核导试验、与美韩等国领导人会晤等一系列行动。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朝鲜今后发展的外部环境,极大缓解了朝鲜半岛之前的紧张对峙局面。 由于国际社会始终没有解除对朝制裁,同时美国政府中的保守势力持续对朝采取极限施压政策,导致朝鲜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诸多棘手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尽早与美国在无核化谈判中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换取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成为朝鲜的当务之急。 2.2. 两伊战争 新仇旧恨 两伊战争于 1980 年 9 月 22 日爆发,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 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 1985 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7 年 7 月 23 日和 1988 年 7 月 18 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 1988 年 8 月 20 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2018 年 11 月 5 日,新一轮的伊朗制裁措施出现,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大锤也终 于落下。美国此次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造船、航运和银行业等,其首要目的是大幅减少伊朗的原油出口收益,封锁外部世界针对伊朗的投资,最终重创伊朗经济。 美国执意推进对伊“极限施压”政策,势必导致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但是并未改变美国伊朗长期对立的本质。美国所追求的是通过经济压力促使伊朗在核问题和地区政治议题上做出新的让步。在未来,美国和伊朗如何寻找合适的契机摆脱国内政治压力进行新的会面和磋商是破解两国关系僵局的唯一出路。 2.3. 两德统一 欧洲失速 1990 年夏季,在专家们的激烈争论下,东德引进西德马克,从而导致双方的经济及 货币大联盟。 1990 年 8 月,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民主德国)并入西德(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 1100 页的统一合约。同年 10 月 3 日,全德人民一同欢庆德国重新统一(继 1871 年德意志统一后第二次统一)。 两德统一 20 余年后,东西部财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日益扩大。尽管从统一到现在,德西地区一直向东部“输血”,但双方的差距却没有按计划减少,并且从 2011 年起,由于西部经济比东部增长快,两个地区的剪刀差还在加剧。 如今,曾经的欧洲经济 火车头德国临着经济失速问题。经济下滑并非是德国的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7 / 13 个别现象,而是整个欧 元区的问题。在本次衰退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欧元区政治”形态,导致欧央行放水容易,但欧洲各国财政部放水难;这延缓了欧洲私人部门从“资产负债表衰退”中复苏过来的时间,且二次探底,导致基本面大幅弱于美国;欧元区难题仍主要存在于在“核心区温,边缘区冷”及“核心区热,边缘区温”的困局之中,无法通过货币政策统一解决且必须仰赖于各国的财政发力;但边缘区财政体制乏软,基本增长乏力,导致 19-20 年期间欧元区的“财政一体化”或某种变体必须提上日程,以期“破” 局; 19 年受困于流动性的趋紧,贸易保护主义拉低的预期全球贸易及投资 增长率,欧元区若“财政”不接力“货币”,或将面临“日本化”的风险,即:低通胀,低增长;巴尔干半岛的动荡,或同西欧诸国国内的民粹主义政党遥想呼应,全球在经历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等“逆全球化”进程后,曾经引以为傲的欧洲体制,将持续面临政治层面的严肃挑战。 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8 / 13 3. 2019-2020 海外风险事 件清单 年份 月份 日 风险事件概述 备注 2019年 1 月 1 日 瑞士增值税( VAT)新规生效 2019 年上半年: 日本央行或上调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美国、欧盟、俄罗斯围绕大国地缘安全的博弈,焦点在于叙利亚局势; 朝美会谈 ,原本计划于 2018 年 11 月举办的朝美会谈被朝方以事物繁忙而推迟,焦点朝美关系是否可以缓和; 美日或开展 FTA 谈判 7 日 美国将制裁俄铝 8 日 特朗普发布美国国情咨文 23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24 日 ICE(美国洲际交易所)推出 Bakkt 比特币( USD)每日期货合约 24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22-25 日 2019 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在瑞士达沃斯召开, 年会主题为“全球化: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 29-30 日 美联 储 1 月 FOMC 议息决议 31 日 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结束 2 月 5 日 澳大利亚政策利率公布 美国最高法院将围绕人口普查国籍问题争议举行听证会; 泰国选举 7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通胀报告,可能 加息 13 日 新西兰官方现金利率公布 17 日 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产品 232 调查截止日 3 月 1 日 美国债务上限暂停期结束 7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15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19-20 日 美联储 3 月 FOMC 议息决议 21 日 英 国央行利率决议 21-22 日 欧盟峰会 29 日 英国正式脱离欧洲联盟,直布罗陀也 将同英国一起离开欧盟 31 日 乌克兰总统选举; 土耳其地方选举 4 月 7 日 3 月欧央行议息决议 日本地方选举; 印度选举 10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12-15 日 IMF 及世界银行春季峰会 25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30 日 日本明仁天皇将退位,大约两个世纪以来日本君主的第一次退位, 德仁皇太子上任新一任天皇,更改年号 5 月 1 日 美联储 5 月 FOMC 议息决议 2019 年的欧洲议会选举 2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通胀报告 6 月 4-5 日 美联储芝加哥开会 欧洲央行在 2018 年 7 月的货币政策会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9 / 13 6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议中宣布保持货币政策不变,表示将保持现有利率直至 2019 年夏季; 美联储将举办会议讨论替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问题; OPEC 会议 18-19 日 美联储 6 月 FOMC 议息决议 20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 20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28-29 日 2019 年 G20 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 7 月 25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2019 年下半年: 欧洲央行或将首次上调存款利率; 英国军队将撤出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军一直驻扎在德国 30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30-31 日 美联储 7 月 FOMC 议息决议 8 月 1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通胀报告 南非选举 25-27 日 2019 年第 45 届七国集团会议( G7)在法国新亚奎丹大区比亚里茨举行 9 月 12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欧洲央行的首次加息节点; 新一任欧盟主席发布欧洲国情咨文 19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 19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10 月 1 日 日本消费税由 8%增至 10% 欧洲取消冬夏令时转换制度,两年一次的时间调整正式告终 24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29-30 日 美联储 10 月 FOMC 议息决议 31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11 月 7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通胀报告 美年度国防报告; APEC 第 21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召开, 将关注“服务和数字经济”“区域性互联互通”“妇女与经济增长”三大主要议题 12 月 10-11 日 美联储 12 月 FOMC 议息决议 12 日 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利率决议会议, 或全面加息 19 日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 19 日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会议 年内 美联储的缩表路径有较大可能从“快加息 +慢缩表”切换为“慢加息 +快缩表” 2019 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将同比扩大 26.4%,年度增幅触及 2000 年后峰值,贸易逆差扩大反而可能进一步刺激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 欧盟对东欧和中欧结构性援助将会结束 欧洲联盟金融监管机构 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 ESMA)有望在 2019 年针对ICO 出台监管法规 2019 年预算较 2018 年度预算额增加 6000 亿日元,此外还将设臵逾 4 万亿日元的特别额度 高盛预计 2019 年美联储还将加息 4 次,至 3.25%-3.50%。由于就业情况仍然超好,美联储很可能在失业率出现回升之前保持加息步伐,预计持续至 2020 年 考虑到美国财政周期、货币周期、房地产周期将会在 2019 年进入低迷状态,美联储加息可能提前结束,而不会持续到 2020 年 欧元区经济增速将达到 1.6%,但欧洲经济面临一系列风险,最终结果或将比预债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 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0 / 13 期更为糟糕 鉴 于意大利的预算危机仍未解决,该国经济可能在明年年初陷入衰退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 2019 年在西安举办 预计南美洲国家联盟( UNASUR)将完成取消敏感产品关税的进程,从而在整个南美洲建立单一市场 欧央行 2 万亿量换宽松计划也将与 2019 年结束,欧洲一系列依靠量化宽松计划续命的国家将会受到严重冲击 沙特、伊朗、土耳其围绕地区领导权的博弈,焦点在于美国与沙特的双边关系 因伊核会议美国伊朗外交陷入僵局,两国会谈将推迟到 2020 年美国大选或是2021 年伊朗大选之后 第 176、 177 届 OPEC 会议 意大利将在 2019年欧盟选举后寻求经济事务专员一职 意大利出售资产,以帮助削减公共债务 意大利统计局:预计意大利 2019 年经济增长加快至 1.3%。 预计 2019 年意大利出口增长 3.2%,失业率为 10.2% 预计将在 2019 年解决未来由谁接手 2750 亿欧元意大利国债这个问题 欧洲稳定机制( ESM)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EFSF)将在 2019 年发债 325 亿欧元 欧洲央行拟自 2019 年开始延长 PSPP投资周期 欧洲央行将在 2019年夏阐明加息时间 德银:“反欧联盟”崛起,下一场“欧洲战争”就在 2019 年;“不高兴”的人民,将会亲手把“民粹木马”塞进欧洲议会 第十一届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日本银行举办)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考虑 2019 年 1 月份后期访问俄罗斯,并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美国副总统彭斯可能在 2019年访问印度 2020年 1 月 特朗普发布美国国情咨文; 月底,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卸任 3 月 普京发布俄罗斯国情咨文 4 月 英国数字服务税生效,税率 2% 6 月 英国脱欧完成等价评估 9 月 欧盟主席发布欧洲国情咨文 11 月 4 日 美国第 59 届总统大选 12 月 31 日 英国脱欧过渡期将到期 12 月,美年度国防报告 年内 多家机构普遍看衰美国经济,预计2020 年将面临大熊市 英国外交大臣 Hunt:提议 2020 年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