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年中国产业园区研究报告,目录CONTENT,0102,产业园区榜单构建总览不同类型产业园区榜单,第一篇,产业园区榜单构建总览,产业选择随着中国各行业集聚化发展,现有产业园区种类繁多。本次榜单产业的选择主要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机器人、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和航空产业等;从战略新兴行业的整体特点看,除了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外,“绿色化发展”也是大趋势,而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因此林业产业也作为本榜单产业选择之一;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也将其作为本榜单产业选择之一。除此之外,由于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不同,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和航空产业园区的仍处于发展初期,规划建设和正在建设当中的园区较多,这类园区的榜单以“发展潜力”为考察核心,而其他相对成熟的产业园区以“综合竞争力”为考察核心。,5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1生物医药产业Biomedical,2新能源产业New Energy,3机器人产业Robot Industry,4数字创意产业Digital Creative,6大数据产业Big Data,7航空产业Aviation Industry,8林业产业Forestry,9电子商务产业E-Commerce,第二篇,细分产业园区榜单,01,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背景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TOP10榜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的特点包括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等,这一特性决定了其集聚化发展的优势;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人才、资本、研发和企业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生物医药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1775.43,2381.36,2749.77,2978.83,3299.28,3417.19,3554,4.00%,0,0.05,0.1,0.15,0.250.2,0.40.350.3,0,500,1000,1500,25002000,400035003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2-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亿元),增长率(%),小项目,小平台,小成果,小企业,聚人才,聚资本,聚研发,聚企业,大项目,大基地,成果多,影响大,企业痛点,园区作用,园区优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为了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构建了“综合发展指数体系”,从园区经营实力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具体来看,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包括园区经营实力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等3个一级指标,园区规模、入驻企业、龙头企业、配套、政策、服务平台等9个二级指标及11项三级指标。,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在数据分析项目中,数据来源不同、量纲及量纲单位不同,为了具备可比性和加权意义,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由以上原因带来的偏差。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各指标处于同一数量级,适合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每单个指标测算指数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归一化方法:分值=(该指标-min)/ (max-min),生物医药产业园TOP10榜单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武汉光谷生物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位列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五位;优秀园区应积极增强内生力和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018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注意事项:,02,新能源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背景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新能源产业园区TOP10榜单,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背景从全球和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情况看,中国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从中国能源利用结构看,新能源占比仅在20%左右,新能源利用程度仍然不够;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煤炭燃烧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总而言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接踵而来,但是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和人们正常生活能源消费总量无法下降;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综上,新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128.66,129.89,131.05,132.78,135.11,137,41.69,42.58,43,43.6,44.86,46,32.4%,32.8%,32.8%,32.8%,33.2%,33.4%,20.0%,22.0%,28.0%26.0%24.0%,32.0%30.0%,36.0%34.0%,38.0%,40.0%,0,20,6040,10080,120,140,16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3-2018年全球和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油当量),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油当量)中国占全球比重(%),煤炭,60.40%,石油,19.40%,新能源,20.20%,中国能源利用结构(%),煤炭燃烧危害:全球变暖;空气过多污染颗粒,癌症的并,发率增加;污染土壤,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势在必行。,新能源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能源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中,列举的细分产业包括核电产业、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和其他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等。,为了解我国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构建了“综合发展指数体系”,从园区新能源发展现状、分类新能源利用情况和企业发展激励因素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新能源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具体来看,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包括园区新能源发展现状、分类新能源利用情况和企业发展激励因素等3个一级指标,园区替代能源量、占园区能源消费比例、分类能源利用情况、政策、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宣传教育等7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13个。,新能源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新能源产业园区TOP10榜单根据新能源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形成新能源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三位有南京经开区新能源示范园区、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和青岛中德产业园。排名靠前园区在分类能源利用上优势较大,以南京江宁开发区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为例,其细分新能源涉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智能电网,尤其是智能电网优势。区域政策和资源是影响产业聚集的主要因素,从地区分布看,新能源产业园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展态势较好。,2018年新能源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每单个指标测算指数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归一化方法:分值=(该指标-min)/ (max-min),注意事项:,天津, 2江苏, 2山西, 1,河北, 1吉林,1山东, 1,广东, 1,安徽,1,TOP10园区地区分布,03,机器人产业园区,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机器人产业园区TOP10榜单,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均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相关,机器人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工业机器人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7亿美元,占比分别为71%、21%、8%。,23.8,33.6,39.4,52.6,69.4,87,0.10.050,0.250.20.15,0.350.3,0.4,0.45,20100,60504030,8070,90,1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3-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及预测情况,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亿美元),增长率(%),工业机器人71%,服务机器人21%,特种机器人8%,2018年机器人行业市场结构分布情况,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当前,以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合力推动形成的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特征。各地地方政府围绕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主导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园区,逐渐形成技术与资本高地,产业布局日趋合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和企业积极加入园区。截至2018年底,中国机器人产业主要园区汇总如下:,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一),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中国机器人产业主要园区汇总(续)如下:,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二),机器人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为了解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机器人产业特点构建了“综合发展指数体系”,从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集群情况和园区提供的服务等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机器人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具体来看,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包括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园区产业集群指数和园区服务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而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机器人产业产值和企业入驻两项指标综合考量,园区产业集群指数主要从园区内机器人产业链集聚情况和细分领域集中度;园区服务指数主要考察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金融服务、政策支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情况。,机器人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园区服务(20%),产业集群(20%),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60% ),2018年机器人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每单个指标测算指数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归一化方法:分值=(该指标-min)/ (max-min),注意事项:,安徽, 1,江苏, 3,河北,1河南, 1,辽宁, 1,山东, 1,重庆, 上海,11,机器人产业园TOP10地区分布,机器人产业园区TOP10榜单根据机器人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形成机器人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三位有上海机器人、安徽芜湖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南京麒麟机器人产业园。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相对最为雄厚,珠三角、京津冀地区机器人逐步发展壮大,东北地区虽具有一定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但近年来产业整体表现较为有限,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04,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园区TOP10榜单,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数字创意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细分包括数字创意技术设备制造、数字文化创意活动、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等。数字创意产业是一种融合性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交集较大,而交集部分其实是2017年原文化部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数字文化产业”。,0.30.20.10-0.1-0.2-0.3-0.4-0.5-0.6,0.4,6050403020100,70,26.10%3.81%16.162.452014,27.50%3.95%18.632.722015,30.30%4.14%22.583.082016,32.90%4.20%27.173.472017,34.98%4.22%32.313.902018E,2014-2018年中国数字和文化产业规模相关情况,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万亿元)文化占GDP比重(%),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数字经济的背后,凸显的是社会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这也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模式。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呈现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有利于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为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既是承载和传播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以园区为依托推动形成的产业聚集地,已成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特征。综合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等两大权威机构的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情况,数字/文化创意发展较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等),整理以上省市级主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下:,2018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一),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主要园区汇总(续)如下:,2018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二),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为了解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息息相关。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数字创意产业特点构建了“综合发展指数体系”。从园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城市基础、产业集群情况和园区提供的服务等四个维度来综合考察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具体来看,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包括园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城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产业集群指数和服务指数等4个一级指标。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城市基础,园区实力,数字创意园区产业集聚,园区服务,2018年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每单个指标测算指数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归一化方法:分值=(该指标-min)/ (max-min),数字创意产业园区TOP10榜单根据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形成数字创意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三分别是:中关村软件园、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园、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字创意产业园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常州和杭州。,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8万亿元。注意事项:,05,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展潜力指数体系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TOP10榜单,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08.1万辆,中国车市迎来28年首次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显出“疲态”。但是,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看,2018新能源汽车销售首次突破百万辆,达125.6万辆,增长率为61.6%。综上,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呈现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数据依然飘红,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走进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前景广阔。,1930.6,13.9%2198.4,2349.26.9%,2459.84.7%,13.9%2802.8 2887.9 2808.1,0.020-0.02-0.04,0.160.140.120.10.080.060.04,10005000,35003000250020001500,2012,2013,2014,2015,2016,3.0%2017,-2.8%2018,2012-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及增长情况,中国汽车销量(万辆),增长率(%),50.7,77.7,125.6,316.7%,341.3%,10.50,43.532.521.5,40200,1401201008060,1.82013,7.52014,33.12015,53.2%2016,53.3%2017,61.6%2018,2012-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情况,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增长率(%),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中国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地区分布汇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地区有北京、陕西、浙江、湖北、安徽、上海、广东、湖南、重庆和江西,占比高达70%以上,地区集聚性较强。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监测,汇总目前中国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主要产业)如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构建,为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构建了“发展潜力指数体系”。从促进园区发展潜力因素和促进园区企业发展因素两大维度来综合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潜力。具体来看,发展潜力指数体系包括2项一级指标,园区产能、投资、规划用地、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和园区服务等6个二级指标。,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考察园区内产业链的集聚情况,包括整车制造、核心部件(电机、电池等)生产、,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榜单TOP10,每单个指标测算指数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归一化方法:分值=(该指标-min)/ (max-min),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TOP10榜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发展潜力指数,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最具发展潜力的五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分别是: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宝能集团新能源产业园、盐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利,税:420亿元,推动就业:2万人注意事项:,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 投 资:450亿元年 产 能:40万台规划面积:7500亩总 产 值:1700亿元,06,大数据产业园区,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背景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大数据产业园区TOP10榜单,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背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市场不断扩大,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大数据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细分行业之一。从大数据产业层级来看,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融合应用层、数据服务层和基础支撑层。预计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基础支撑层仍然是大数据产业的核心环节,融合应用层是大数据产业未来迅速发展的着力点,数据服务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医疗大数据、营销大数据、交通发数据、电信大数据等应用数据服务:数据交易、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安全基础支撑:方法和工具(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资源管理平台,网络、存储和计算等硬件设施,大数据产业三大层级融合应用:政府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38000,1350,10700,融合应用数据服务基础支撑,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预测(亿元),重庆市(西部):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上海市(东部):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贵州省(西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珠江三角洲(东部):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蒙古(西部):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沈阳市(东北):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东部):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河南省(中部):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中央网信办批复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立后,各地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陆续设立大数据产业园区。以河南省为例,为加快推进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集群,河南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大数据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洛龙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等18个园区列入全省大数据产业园区。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监测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汇总截至2018年底中国109个大数据产业园区情况如下:,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一),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数据产业主要园区汇总(续)如下:,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二),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数据产业主要园区汇总(续)如下:,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三),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为了解我国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构建了“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从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园区产业发展实力和园区企业成长性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园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具体来看,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指数、园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实力、大数据产业研发指数、产业集聚情况、服务水平、政策支持6个二,级指标。,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大数据产业园区TOP10榜单,2018年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根据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形成大数据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三分别是: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贵安综保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其中,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是由海淀区政府、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建设,目前设立中关村软件园和清华科技园两个分园,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07,航空产业园区,航空产业园区发展背景航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航空产业园区TOP10榜单,航空产业园区发展背景航空产业发展水平,是科技技术、经济发展和关乎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航空装备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细分行业之一。近几年,民航和通用航空行业均快速发展。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通用航空企业,国产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机队中的比例明显提高,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协调的发展格局。,10.1%671.7,11.4%748.1,13.8%851.7,13.0%962.5,12.5%1083.1,11.6%1102.4,-20.0%-30.0%-40.0%,20.0%10.0%0.0%-10.0%,-100,500300100,1500130011009007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1-11 -50.0%,2013-2018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亿吨公里),增长率(%),52.98,2.5%,27.4%67.5,8.9%73.5,4.0%76.47,9.5%83.75,12.0%93.8,-100.0%,-40.0%-60.0%-80.0%,40.0%20.0%0.0%-20.0%,0,604020,1401201008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3-2018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间,通航飞行时间(万小时),增长率(%),航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随着近年来中国航空产业重点项目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的航空产业基础不断发展壮大,航空产业集群也开始快速成型。民航局、交通部、工信部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十三五期间,通过打造民航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核心技术产业基地、成果转化效益基地和创新人才发展基地的方式来促进中国航空业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对航空产业的市场监测,汇总国内航空产业园区(包括运营、在建、规划等状态)如下:,2018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一),航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2018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区汇总情况(二),截至2018年底,中国航空产业主要园区汇总(续)如下:,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构建,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促进通用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集聚发展,示范先行”的号召,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构建了“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从园区发展潜力、园区产业集聚指数和园区企业成长性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园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具体来看,综合发展指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航空产业园区TOP10榜单,2018年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榜单TOP10,根据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出各园区的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形成航空产业园区TOP1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三分别是: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南昌航空工业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中,沈阳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运营服务、空域航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形成“一基地双园区”的布局,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和沈北、浑南航空产业园。,08,林业产业园区,绿色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林业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林业产业园区TOP15榜单,绿色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工信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要建立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和千家绿色示范工厂,推广普及万种绿色产品,主要产业初步形成绿色供应链。其中,2017年已首批选出了24家绿色工业示范园区,2018年第二批和第三批分别选出了22和34家,合计80家。,截止2018年底中国绿色工业示范园区(一),绿色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截止2018年底中国绿色工业示范园区汇总(续)如下:,截止2018年底中国绿色工业示范园区(二),林业产业园区发展背景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的节能环保产业也对应体现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而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中国林业产值从2011年的409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33万亿元,增长了18倍,成为世界上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林业产业向社会提供基础性产品和服务,木竹材、松香、栲胶、紫胶等产品作为基础性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造纸、家具、造船、铁路和军工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5.94,6.49,7.1,7.33,9.86%,9.26%,9.40%,3.24%,-0.8,-0.6-0.7,-0.3-0.4-0.5,0-0.1-0.2,0.20.1,0,21,543,876,109,2015,2017,2015-2018年中国林业产值及其变化情况,2016中国林业产值(万亿元),2018增长率(%),传统产业 朝阳产业,基础产业 富民产业,生物产业 碳汇产业,资源可再生、产品可降解,涵盖范围广、就业容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林业产业特点,林业产业园区TOP15榜单,2018年林业产业园区规模榜单TOP15,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但另一方面,林业产业的主要行业人造板业、家具业等又被列为重点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据林产工业协会的统计是,2017年大约关闭了4000多家小型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了整个林产工业的升级,对产业而言,需要有特色的产业园区作为强大载体,来完成新旧动能转换。绿色化、园区化发展是林业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林业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对林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和资源基础均提出了一系列规划;其中,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达到预期;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从2014年开始分别认定了三批,128、166和142家,龙头企业指标已经完成87.2%;到2020年中国要创建50个产业示范园区。截至2018年底,有15家园区被认证为中国林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园区指标认定完成30%。基于园区产值规模这一维度形成林业产业园区榜单如下:,09,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背景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TOP10榜单,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背景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向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表现形式。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中确立了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0万亿元、网络零售总额10万亿元的发展指标;2017年分别已经完成指标的72.9%、71.8%。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更加注重效率、质量和创新;电子商务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化发展。,10.4,16.39,21.79,26.1,29.16,32,40,0.40.20-0.2-0.4-0.6-0.8,0.80.6,50403020100,7060,2011-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增长率,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万亿元),增长率(%),1.85,2.79,3.88,5.16,7.18,8.6,10,0.20-0.2-0.4-0.6-0.8,0.60.4,1197531-1,1513,2011-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网上零售交易规模及增长率,网上零售交易规模(万亿元),增长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中国100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汇总如下:2018年中国100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汇总情况(一),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现状,2018年中国100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汇总情况(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构建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呈现出四大特征;移动电商逐渐成长为主流电商模式;消费者选择多渠道购物成为常态;电商服务需求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电子商务正是这些技术应用范围最广的领域之一,Garter预测,2020年前后全球80%的消费交易将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为了解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发挥优秀园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电子商务产业特点构建了“综合发展指数体系”。通过汇总整理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2017和各电子商务园区官方网站及其对应省市网站新闻信息,综合从各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的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营业收入、入驻企业(国家级示范企业、省级示范企业、市级示范企业)、税收等多维度考察其发展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