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产业互联三问 2019 中国 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产业互联 网 系列 研究 之一 基础逻辑 |发展 指数 |产业研究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前言 2018 年,全球经济在震荡中前行,上一轮产业革命对生产 效率的 提升作用明显递减。中国 GDP 增速放缓, 原料、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使传统行业 的 利润受到压缩 。中国 GDP 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5%,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近 20 个百分 点的 增长空间 。 与此同时,中国的互联网 行业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 自 1995 年中国电信开通北京、上海两个网络接口, 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化网络,到移动应用、电商、游戏与影音视频,再到 O2O、网络直播 、移动支付 ,中国已成长为互联网超级应用大国,围绕消费领域的购物、教育、医疗、出行、娱乐、社交、生活服务等需求建立了庞大的流量分发网络与生态应用体系,深刻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 。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 逐渐减弱 ,基于流量的增长已经放缓,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片足以承载自身持续增长的新蓝海 。 产业互联网正是这一宏大背景下的新趋势。 我们看到互联网浪潮正在席卷传统行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融入到金融、制造、教育、医疗、零售、文娱、物流 等行业的生产环节中 。 在金融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大数据风控让资金精准地在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流动;在制造领域,数字化管理和智能生产让几乎任何一种需求、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的订单都能够被快速、准确地 响应 ;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学员和病患的需求可以在人工智能和网络平台的帮助下实现一对一的匹配;在零售领域,线上零售的便捷延伸到线下,无人超市已经成为可能 我们将这种融合称为产业互联网。我们多年的研究和 业界 的 认知都指向一个共识:产业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和产业环境已经成熟,新一轮的技术浪潮正在渗透到上一轮产业革命塑造的传统行业中。 在这一趋势下,艾瑞希望凭借多年的行业积累,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产业互联网是什么?产业互联网的流量逻辑是什么?产业互联网的生产逻辑 将如何 ? 通过 这篇报告,我们试图辨析产业互联网的 基础 概念 和逻辑 ,为传统行业从业者、互联网科技厂商、投资者提供行业 见解和 趋势洞察。 01 产业互联网初现 APPEAR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02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 流量逻辑 GROWTH PATTERN OF INDUSTRIAL INTERNET 03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 生产逻辑 PRODUCTION PATTERN OF INDUSTRIAL INTERNET 3 |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产业 互联网初现 Appear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2 | 产业互联网三问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1.1 产业互联网定义 互联网思维在产业端的拓展延伸 产业互联网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传统产业链各环节并进行改造重塑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生产 流程 有限打通,建立 供给侧 与需求侧的相互联结 ,实现生产的快速响应与协同 。 产业互联网 与 传统 消费 互联网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产业互联网是 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出发 进行双向建设, 而 传统消费互联网 大多 从需求侧出发 ,目的是 建立 流量最大化的服务与生态 ; 二是产业互联网建立的是 各节点间的 有限 联结, 打通 信息传导与资源流通的最优路径,而消费互联网则基于海量 内容分发与流量共享逻辑,并不特别关注 资源集约与最优配置,导致相当部分的流量信息 传递 低效且无用。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又是相互融合的, 产业互联网 发展 必须依存于 消费互联网基础, 借鉴 消费互联网成熟的运行模式 ,引入 消费端 流量 进行需求 分析洞察 , 同时基于互联网共享思维 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改造 及重构 ,推动线上与线下场景的融合,通过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构建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广泛互联 。产业互联网的内部连通及其与消费互联网的连通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绘制。 2019.8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产业互联网 初现 | 3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1.2 产业互联网 存在逻辑 不断消失的流量红利 以及技术与 场景 的持续融合 传统行业困局 2018 年,全球经济在震荡中前行,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 GDP 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5%,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劳动力驱动型、资本驱动型逐渐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型。然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仍然不足, GDP 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近 20 个百分点的差距;传统行业竞争加剧,原料、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使行业的利润不断压缩,需要结构性调整进行破局。 对传统行业来说,产业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联通、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将释放各个行业的巨大潜能。 流量红利见底 从 PC 互联网 时代 到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凭借电商、社交、游戏 、 内容等垂直领域的流量红利急速崛起。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渗透、模式创新井喷式发展与巨鳄 资本的超强运作,传统消费互联网市场已没有 太 多吸引人的“美丽故事” 曾经几元钱的线上获客成本如今飙升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网民与消费者对产品 和服务的挑剔度显著上升,市场格局越来越趋向激烈残酷的零和竞争。 对互联网科技行业来说,生产领域的复杂流程和海量生产节点,能够创造消费领域5 倍以上的潜在连接规模,是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机会。 数字与实体世界的密切沟通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深入, 信息 构成的 数字世界 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实体世界关联愈加紧密,无论是在 深度还是广度 上 都在加速渗透融合 。 一方面, 随着 O2O、电子支付、智慧出行等 C 端服务与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企业服务云端部署等 B 端应用的广泛落地,线上流量与 服务 正在与传统线下业务充分融合,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的边界 逐渐 模糊;另一方面,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 领域已经由电商、物流、生活服务、交通出行 等一般生活消费领域 逐步扩展至制造、能源、地产、政务、民生等 行业 , 传统产业高耸的门槛 正在 面临 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 的分解与重塑。4 | 产业互联网三问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纵观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进程, 消费互联网已经 打开实体世界 数字 化的 窗口 , 下一阶段互联网将深入渗透到实体生产领域 。 产业互联网 正是这一进程的产物,它的 出现能够在 消费互联网与 生产行业 之间建立进一步连接,构筑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 协同耦合关系。 互联网从数字世界向实体世界的渗透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绘制。 2019.8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5 | 2019 产业互联网 趋势洞察报告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 流量逻辑 Growth Pattern of Industrial Internet 6 | 产业互联网三问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2.1 传统互联网的流量逻辑 规模复制与注意力经济 以消费单元为连接对象 传统互联网的连接对象是 人 ,接入端是PC、手机、 Pad 等消费设备 。 2018 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8.29 亿人, 人均周上网时长为 27.6 小时。全国网民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总时间超过 32.7 亿小时,创造出巨 大的 流量 基础 。 从用途来看,这些流量主要集中在信息搜索、社交通讯、电商购物、休闲娱乐四大领域。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通过“ 免费 ”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和使用,通过 增值服务吸引用户付费 、通过 广告营销吸引广告主付费 ,从而实现 流量变现 。 被动、非理性的流量逻辑 在以个体消费单元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 人的注意和使用 是被争夺的关键资源。 因此,关注用户 体验 ,吸引用户的大量使用(甚至沉迷)、增加用户粘性、抢占流量“入口”、实现病毒式裂变传播就成为了 互联网 服务运营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选择往往是 被动而非理性 的。 2010-2018 年中国网民规模与平均周上网时长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2019.8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4.6 5.1 5.6 6.2 6.5 6.9 7.1 7.7 8.3 18.3 18.7 20.5 25.0 26.1 26.2 26.4 27.0 27.6 19.1% 12.2% 9.9%9.5%5.0% 6.1% 3.6% 8.2% 7.3%-2.1% 2.2%9.6%22.0%4.4% 0.4% 0.8% 2.3% 2.2%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网民规模(亿) 周上网时长(小时)产业互联网时代的 流量 逻辑 | 7 2019 中国产业互联网基础逻辑 2019 Basics and Logic of Industrial Internet 寡头垄断的必然 传统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基础决定了典型流量驱动的 商业模式 通过免费与补贴的方式 吸引用户使用 ,通过用户运营 实现存留 ,并利用规模经济进行 复制推广 ,最终形成封闭生态实现 流量垄断 。 对于传统互联网产品来说,一方面服务和产品具有较强的 正外部性 即用户规模越大产品的使用体验越好,另一方面产品服务一个新用户的 边际成本 几乎为零。规模较大的厂商在产品吸引力和成本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这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作用下,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几乎成为一种必然。 mUserTracker&iUserTracker-2018 年 12 月中国网络连接设备月度服务使用时长 TOP5 来源: 艾瑞 UserTracker 多平台网民行为监测数据库 。 2019.8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