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炭焦化仓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煤炭焦化仓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XX煤炭焦化仓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XX煤炭焦化仓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XX煤炭焦化仓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XX煤炭焦化仓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   目  名   称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100 万吨焦化仓储 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徐昌伟  联系人  焦安辉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东风路 15 号  联系电话  0467-2671961 传真   邮编  15810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火车站西侧  立项审批  部     门  XX 区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批准  文号  梨发改 20137 号  建设  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G5810 装卸搬运  占地面积  ( m2)  35000 绿化面积  ( 万 m2)  0 总投资  (万 元)  532 环保 投资  (万元)  44 环保 投资  占 总投资  比例( )  8.27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     期  2014 年 10 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的由来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 XX 天和 100 万吨 焦化 项目 以 洗精 煤为原料生产焦炭 产品 , 由于天和焦化 厂区离 铁路距离较远,因此急需 新建仓储运输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承担火车运来的洗精煤转运至天和焦化厂 和天和焦化厂产出的焦炭外运至其他省份的装车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8 年第253 号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受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委托 , XX 省风云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承担了“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100 万吨焦化 仓储 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以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审查。  2 项目基本情况  2.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  项目名称: XXXX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100万吨焦化 仓储 项目  建设地点: XX市 XX区火车站西侧  建设单位: XXXX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2.2 建设 地点及规模  本工 程位于 XX省 XX市 XX区火车站西侧 。本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1。本项目的东北侧 300m处为住宅 区 ,约 20户 , 70人 ;东侧为铁路;南侧农田;西侧临路,路旁为农田。  本项目 新建储运货场 35000m2,储运仓库 1400m2,综合楼 二层 2000m2(含办公室、职工浴池、食堂等)及其他附属设施。  2.3 项目概况及分析  本项目 主要承担 焦化厂 原料 洗精煤到达和成品焦炭转运工作。由火车运来的原料洗精煤在此卸车后用汽车转运至焦化厂,焦炭产品由汽车从焦化厂运至此后 3 转装火车后运至鞍钢。  本项目的运输路径为运输车辆 有项目所在地离开厂区后进入 Z910 乡道,经穆棱河进入河口村,离开河口村后进入碱厂社区,随后进入焦化厂,卸煤并装载焦炭后离开,具体运输路径及敏感目标分布见附图 2。  根据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运输方案,原料洗精煤分两部分运至焦化厂,一部分由 XX 本市各洗煤厂用汽车直接运至焦化厂,外市的洗精煤用火车运至本仓储后用汽运转运至焦化厂,由火车运来的洗精煤年运量为 50 万吨;焦炭全部由本仓储转运,年运量 100 万吨。  焦化厂至仓储单程运输距离为 18 km,焦化厂性质决定生产必须连续,原料和产品需要每天运进、运出,每年按 365 天计算,平均每天转运洗精煤 1370 吨、焦炭 2740 吨。  仓储共配置 10 台装载机和 14 台自卸车。装载机选用 50-L 型,自卸车选用豪沃 35 吨车型,从仓储往焦化厂运输时装精煤,返回时装焦炭。 平均每辆车每天往返 6 次  本项目 土建 主体工程 由 储运仓库 综合楼和 组成, 配套公用工程 由 公共设施、道路、给排水工程、供电设施、供热等组成。工程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3、 附图 4。  项目组成见下表 1:   4 表 1 本工程建设项目组成  工程类别   内容  主体工程  储运仓库  1400m2,一层建筑  用于 生产 车辆存放  综合楼  两层 建筑,建筑面积 2000m2,一层为浴室和 生活车辆 车库,二层为餐厅、厨房、办公室和休息室  公用工程  供水  供水水源接城市管网 , 本 项目生产不需用水, 清洗车辆和生活用水 用水量小,供水能力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供电  本项目供电 来自 XX 区供电局 ,可满足该项目生产、生活要求  供热  自建 锅炉房建筑面积为 81m2。 供热锅炉房安装 2 台DZW0.7-0.7/95/70-A 锅炉 ,一备一用 。 供热锅炉产生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为 99%)后经 30m 高排气筒排放  排水  本项目污水主要是清洗 运输车 用水、生活污水 两部 分 ,全部污水 经 化粪池处理后 , 排至 XX 区管网,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达标 排放  环保工程  废水  防渗化粪池 、隔油池  废气  本项目为仓储运输项目,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汽车尾气、扬尘、食堂油烟和燃煤型大气污染物, 本项目东北侧修建围墙和防风抑尘网 , 运输车辆进出 厂区是减速慢行并 采取遮盖措施 ,并定期用洒水车洒水降尘 。 厨房安装抽油烟机,去除效率 60%,锅炉产生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为 99%)。  噪声  采用低噪声设备、 减震 措施  固废  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 由市政部门 统一清运处理  2.4 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 目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  表 2  主要生产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装载机  厦工 50-L 10 自卸车  豪沃 35 吨  14  5 2.5 公用工程   2.5.1 给排水  本项目的 供水依托 XX 区自来水管网 , 年耗水量 1656m3/a,年排水量为 1158 m3/a。 废水主要来自 清洗废水、 职工生活废和食堂废水 , 餐饮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收集后 排入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入穆棱河。 目前 XX 区污水处理厂 土建工程已完工,预计 2014 年中旬投产运行 ,处理规模为日处理污水 0.5 万吨,采用 CWSBR 法 处理工艺 ,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 B 标准 , 本项目排水量 为 3.17m3/d,仅站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 0.06%,因此, XX 区污水处理厂 可接纳本项生活污水 。  表 3  本项目预测 年 平均给排水量一览表  用水项目  用水定额  数量  年耗水量 ( m3/a)  年排水量 ( m3/a)  生活用水  80mL/d人  16 人  467 374 120mL/d人  20 人  876 701 洗车用水  2t/周    104 83 厂区降尘  100L/次    63  不可预见 水量  以其它总用水量的 10%计  146  合计    1656 1158t 2.5.2 供电  本项目供电接城市电网,可满足本项目的供电需要。  2.5.3 供热  本项目建成后, 由本项目锅炉房供热,锅炉房内设计安装 2 台 1 吨锅炉,产生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 30 高排气筒排放。  2.6 投资估算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532 万元,全部由公司自筹。  2.7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职工人数 36 人, 三 班制 每班 8 小时, 全年工作, 住宿人数为 20 人 。   6 2.8 预计投产时间  本项目预计 2014 年 10 月 投产运行。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 程位于 XX 省 XX 市 XX 区火车站西侧 ,本项目的东北侧 300m 处为住宅楼,约 20 户;东侧为铁路;南侧 为洗煤厂;北侧为农田 ;西侧临路,路旁为农田。 拟建区占地原为空地,属于建设用地。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1 地理位置  XX 市位于 XX 省东南部,东与密山、虎林县接壤,南与穆棱县交界,西与林口县相连,北与勃利县、七台河市毗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30 23 24 -1315 30 ,北纬 44 57 12 -45 28 55 。地处三江平原南端,长白山脉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交汇地带,穆棱河上游末段。北、西、南三面环山,构成由西南向东北倾降、开阔的马蹄形盆地,穆棱河由西向南流向东北纵贯全境。海拔一般在 180600m 之间。  1.2 地质地貌  XX 市区地貌类型属以中低山的丘陵为主,还有部分山前台地、谷地和河漫滩,从东部起到南、西三面环山,东部丘陵、西北部平原平均海拔 230m 左右。该区含煤地层由中生代 XX 滴道级、城子河级及第四系地质地层组成,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大量褶曲和上逆断层,互相切割造成各种倾角和各种走向。  1.3 水文特性  XX 市境内有 4 条主要河流,均属乌苏里江水系。穆棱河为主干河流,其一级支流有忙牛河、滴道河及黄泥河子。穆棱河是 XX 省 12 条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穆棱县窝集岭,流经穆棱县、 XX 市和、鸡东、密山、虎林县,于虎林县境内注入乌苏里江,全长 834km,流域面积 18427km2,年迳流量 41.2 亿立方米。  1.4 气象  XX 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极地大陆气团和季风的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短温热多雨。由于季风交替,春秋两 季短暂,气温变化急剧,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 3.1 ,年平均风速 3.1m/s,最大 风速28.7m/s。年平均降水量为 538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311mm,全年日照 2663.5小时,全年气压平均值为 986.1Pa。 XX 市全年及主要月份方向见图 2-3-1。  本矿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 3.2, 9 无霜期 139 天、年降水量 509.6mm,雨季集中在每年 78 月份。最大冻结深度2.5m。 该地区常年盛行偏西风,其 WNW、 W 和 NW 三个风向的年出现频率总和为 40%,静风频率为 20%,夏季 盛行东北风 (NE),冬季盛行西北风,近五年平均风速 3.1m/s,最大日平均风速 3.5m/s 出现在 11 月份,最小月平均风速 2.1m/s出现在 9 月份。  1.5 生态环境  ( 1)土壤  全市土壤面积 21.19104hm2,占总面积 94.87%,分七个土壤类型, 18 个土种。暗棕壤是境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 70.5%,主要分布在 XX、麻山、滴道、城子河区和恒山区民主乡等地形坡度最大的地区;石质土占总面积 2.42%,主要分布在 XX、恒山、柳毛等区、乡的山地;白浆土占总面积 7.18%,主要分布在穆棱河 两岸的漫岗阶地和山前缓丘台地地区;草甸土占总面积 9.27%,主要分布在穆棱河两岸的漫岗阶地和支流两岸的漫岗阶地;沼泽土占总面积 0.51%,主要分布在滴道河、长青、麻山乡的季节性或长期积水的山间沟洼谷地及河流两岸的低洼地带;河淤土占总面积的 3.13,全市境内大小河流沿岸均有分布;水稻土占总面积 1.85%,主要分布在穆棱河、黄泥河子、滴道河和凤山河两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  ( 2)资源现状  XX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39种,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储量可观的石墨、硅线石、大理石 、白云岩、透辉石、钾长石、铁等多种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 XX煤田煤炭预测总储量 66亿 t,累计探明储量30.17亿 t,占东北三省的 1/4,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石墨探明储量 5.18亿 t,居亚洲之首,是全国主要的石墨出口基地之一。全市耕地面积 46246.8hm2,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 0.31hm2,盛产稻谷、大豆、蔬菜、烟草。林地面积14.2万 hm2,森林覆盖率 37,属全国最高地区之一,活立木蓄积量 1286.8万 m3。林木和林副产品资源丰富,野生植物达 450种。山野菜、食用菌产量颇丰,其中蕨菜、薇 菜是主要出口的土特产品。人参、五味子、桔梗、黄柏、黄芪等中药材总储量 600万 kg。   10 2 社会环境  2.1 区划与人口  XX市辖六区一县,即 XX区(中心区)、滴道区、恒山区、城子河区、麻山区、XX区及鸡东县。 XX市版图面积为 5477km2,其中市区 2234km2。全市总人口 196.4万人,除汉族外,还有蒙、回、满、壮、朝鲜等 16个少数民族。  2.2 经济与社会发展  XX 市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城市,市内有 XX 矿业集团及市政煤矿、洗煤、焦化等支柱企业。 “十五 ”期间煤炭工业处于解困时期, XX 矿业集团总公司确定了加 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战略,近三年来煤炭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生产加工为主体,电力、农机、化工、陶瓷、木材加工等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农村经济正朝着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正在兴起,全市拥有 57.3104hm2 耕地,盛产大豆、水稻、小麦等。  XX市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 XX市的主导产业;工业处于主导地位;工业中重工业处于主导地位;按经济类型分,非国有经济呈上升趋势;在农业中,种植业处于主导地位 。  2.3 交通运输  ( 1)铁路  有着 “中国第二大煤都 ”之 称的 XX,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修筑铁路,进行铁路运输。在新中国成立后, XX 在东北铁路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图佳线等干线铁路也都这里通过。目前 XX 火车站已经开通了往返长春、 牡丹江 、密山等地的客运列车,乘坐安全舒适。  ( 2)公路  以 201 国道 为主干,方虎公路、鸡图公路等省县各级公路组成的公路交通网络覆盖了 XX 全境,使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 3100 公里。位于兴国中路 257号的 XX 市公路客运总站是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公路客运覆盖东北三省的各个大中城市,目前开通有往返 哈尔滨 、沈阳、 佳木斯 、牡 丹江、 七台河 、双鸭山、 11 密山等地的客运班车。  ( 3)航空  XX兴凯湖机场 位于鸡东县哈达镇,是我国最东部的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 2300米、宽 45米,站坪面积 1.65万平方米,设有 2个 C类机位,高峰小时最大保障能力为 3架 C类飞机。   12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来源于 沈阳煤业( 集团 ) XX 盛隆矿业有限责任 公司 碱场煤矿 选煤厂项目的现状监测 ,由 XX 市环境监测站负责监测,监测时间为 2012年 3 月 15 日 -24 日。  ( 1)环境空气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 XX 区环境空气污染以 PM10 为主,其次为 SO2与 NO2, PM10、 SO2 与 NO2 年均值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值。项目区现状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 ,有环境容量。  ( 2)水环境  本项目 最终纳污水体为穆棱河。根据 XX 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补充标准( DB23/485-1998),穆棱河段为 III 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 高锰酸盐指数和 COD 较高,但均未超标,其主要原因是这段区域内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排入导致。 穆棱河该河段现状监测评价结果各项污染物单项指数均小于 1,这说明该河段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的相关要求。  ( 3)声环境  XX 区主要噪声源为生活噪 声,经监测昼间噪声小于 60dB( A),夜间噪声小于 50dB( 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 2 类标准。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工 程位于 XX省 XX市 XX区火车站西侧 ,本项目的东北侧 300m处为住宅楼,约 20户;东侧为铁路;南侧农田;西侧临路,路旁为农田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声环境 :保护目标主要是附近 300米范围内的居民楼,区域声环境质量应满足国家规 定的 2类标准要求;  地表水环境 :穆棱河是本项目的最终受纳水体,其水质和水体功能因本项目的建设而有所改善。  生态环境: 拟建项目区域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表 4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目标名称  方位  距离  环境要素的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  声环境  居民  NE 300m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运输沿线居民    水环境  穆棱河  N 400m GB3838-2002 III 类水体 ( 最终纳污水体 )  生态环境  农田  N、 W 200m   14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96) 二 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 2) 类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 GB18483-2001) 中的小型规模标准  大气污染物 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 2 类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二类区时段燃煤锅炉标准  总  量  控  制  1、 大气污染物  本项目建成后, 由 新建 锅炉房供热。  本项目综合楼及储运仓库均需要供热, 供热面积 3400m2,供热按燃煤量 105t 计算,烟尘产生量为 0.063t/a,二氧化硫产生量为 0.536t/a,氮氧化物产生量为 0.309t/a。  2、水环境污染物  本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和洗车废水,经化粪池沉淀,满足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 标排放,本项目总量计入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水污染物的分担量 : COD: 0.347t/a,氨氮: 0.035t/a。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 施工期工程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有:施工机械噪声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土方挖掘、残土及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和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的拌和及堆放过程中产生粉尘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  工艺流程及污染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为仓储,运输项目,非生产 性项目。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其基本工序及污染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1 本项目工艺流程(含排污节点)  2 运营 期工程分析  本项目 主要承担 焦化厂 原料 洗精煤到达和成品焦炭转运工作。由火车运来的原料洗精煤在此卸车后用汽车转运至焦化厂,焦炭产品由汽车从焦化厂运至此后转装火车后运至鞍钢。  根据 XXXX 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运输方案,原料洗精煤分两部分运至焦化厂,一部分由 XX 本市各洗煤厂用汽车直接运至焦化厂,外市的洗精煤用火车运至本仓储后用汽运转运至焦化厂,由火 车运来的洗精煤年运量为 50 万吨;焦炭全部由本仓储转运,年运量 100 万吨。  场地平 整  建筑施工  塑造绿化景观  验收、交付使用  扬尘、施工噪声  扬尘、施工噪声  建筑垃圾  生活污水   16 图 2  项目 运营期 生产工艺流程 及产污节点图  3.主要污染工序:  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为施 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本环评将分别对其进行工程污染分析。  3.1 施工期工程污染分析  3.1.1 废气  粉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分析  施工期粉尘污染一般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及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粉尘 ;  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  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  施工垃圾在其堆放过程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  本项目的粉尘主要表现在交通沿线和工地附近,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明显,使该区块及周围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 (TSP)浓度增大。一般气象条件下 , 风速 5m/s 时 , 下风向 150 米处 TSP 日均浓度约为 0.49mg/Nm3。有围墙时同等条件下,影响距离缩短 40%,即下风向 90 米处的 TSP 日均浓度为0.49mg/Nm3。  尾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分析  成品焦炭装入自卸车运输进入站台  在站台装卸载成品焦炭并装入火车  火车运输离开站台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成品煤经火车运输进入站台  在站台装卸载成品煤并装入自卸车  运输至 XX焦化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17 尾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NO2、 CO和烃类物等。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 5。  表 5  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  污染物  以汽油为燃料 (g/l) 以柴油为燃料( g/l)  小汽车  载重车  机车  CO 169.0 27.0 8.4 NO2 21.1 44.4 9.0 烃类  33.3 4.44 6.0 35 吨豪沃自卸车 其额定燃油率为 30.19 L/100km,按表 5 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测算,单车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分别为 CO: 815.13 g/100 km, NO2: 1340.44 g/100 km,烃类物: 134.0 g/100 km。  3.1.2 废水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部分。经测算,该工程施工期 产生 废水 主要是生活污水, 水量约 1.2m3/d,污水中 COD 300mg/l, NH3-N 30 mg/l。 施工污水主要为设备清洗以及建筑养护排水,悬浮物浓度 100-300mg/l,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工程,不外排 。  3.1.3 噪声  施工期噪声包括土建施工和安装、装修施工两阶段的生产噪声。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包括有:土方挖掘、基础桩基施工、土方回填、钢筋切割绑扎 和焊接、脚手架搭接、模板架设、砂石料及其他物料垂直运输等多种生产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可能对作业人员和场址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源强一般在 65-100dB(A)之间,具体噪声级见表 6、 7。  表 6   建设期主要噪声源  建设阶段  噪  声  源  场地平整  挖掘机、 推土机 、 装载机  建筑施工  起重机 、 打桩  路面施工  压路机 、 搅拌机   18 表 7  建筑施工机械噪声声级  (dB(A) 设备  名称  5m 10m 20m 30m 40m 80m 150m 200m 挖掘机  84 78 72 68.5 66 60 54.5 52 推土机  86 80 74 70.5 68 62 56.5 54 起重机  74 68 62 58.5 56 50 44.5 42 装载机  90 84 78 74.5 72 66 60.5 58 搅拌机  79 73 67 63.5 61 55 49.5 47 压路机  86 80 74 70.5 68 62 56.5 54 打桩  94 88 82 75.8 76 70 64.5 62 建筑施工多采用大型 机械 ,其噪声级较高,如 装卸机 在装卸石料等建筑材料时的声功率级可达 90dB(A)以上 ,打桩机的 的声功率级可达 94dB(A)。  3.1.4 固废  本项目拟建 场地平整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建筑垃圾,其成分有:土、渣土、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和块石等,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垃圾组成比例略有不同;另一部分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 0.5kg 计,每天约有施工人员 30 人,则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估算约为 15kg/d。  3.1.5 生态影响  本项目对生态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土方开挖、基础平整等过程会造成少量水土流失、并对土层结构有一定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等也会对地块及周围生态环境有污染影响。  3.2运营期工程污染分析  本项目投入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运输噪声、扬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  3.2.1 废水  本项目 正常运行时,员工 36 人,三班制,一班 8 小时工作,住宿 20 人,全年 生产,用水量按 住宿人员 120L/人 d 、非 住宿人员 80 计算 L/人 d ,则项目生活 19 用水量为 1343m3/a,清洗 车辆 用水量为 2m3/次,每周清理一次,则年排放清洗车间 废水 量为 104m3/a, 随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废水 产生量 按用水量的 80%计算,项目年生活污水量为 1158m3/a, 所有生活污水均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 XX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的 B 标准后排入穆棱河。 水污染物的分担量: COD: 0.347t/a,氨氮:0.035t/a。  3.2.2 废气  燃煤型污染物  本项目供热面积 3400m2 ,供热 按燃煤量 105t 计算, 锅炉为 2 台DZW0.7-0.7/95/70-A 锅炉 ,一用一备 , 产生烟尘 布 经 袋除尘器 处理后 , 通过30m 高排气筒排放, 除尘效率为 99%。 烟尘产生量为 0.063t/a,二氧化硫产生量为 0.536t/a,氮氧化物产生量为 0.309t/a, 满足 锅炉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中 二类区时段燃煤锅炉标准 烟尘、 SO2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装卸 扬尘  煤和焦炭装卸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其产生量( Q)的计算公式为:  1 . 6 1 . 2 3 0 . 2 8Q = 1 1 3 3 . 3 U wHe 式中: Q 煤炭装卸年起尘量, t/a;  U 平均 的风速, 3.1m/s;  H 落差 高度, 0.4m;  w 每种含水率, 2%;  e 常数, 2.718。  经计算, 年平均起尘量为 4.91t/a, 排放速率 为 0.156g/s。  为防止 煤和焦炭运输、储存过程 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厂区内铺设水泥路面; 定期洒水降尘 , 夏季每日洒水 3 次,每次 100mL,春季秋季每日洒水 2次,每次 100mL;装卸后及时 清理清扫 ; 做到 发现扬尘量增大立即 清扫, 并且 20 洒水 降尘 ;尽量降低装卸落差, 以控制扬尘、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 。 运输车辆 定期清洗, 进出 厂区是减速慢行, 采取遮盖措施,盖上笘布、防止遗落和风吹起尘 。 采取以上 措施后,可是固体颗粒物厂界排放浓度小于 1mg/m3,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运输扬尘  煤和焦炭运输途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其产生量( Qt)的计算公式为:  72.085.0y 5.08.65123.0Q PMV  式中: Qy 交通运输起尘量, Kg/Km a;  V 车辆行驶风速, 40Km/h;  P 每平方米灰尘覆盖率, 0.3kg/m3;  M 车辆载重, 35t/辆;  经计算,年平均起尘量为 2.79 Kg/Km a。  油烟  本项目食堂产生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处理效率为 60%,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油烟排放量较少,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3.2.3 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  主要噪声来自焦炭装卸和运输过程,噪声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见下表:  表 8  噪声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  编号  产噪源  源强  db(A) 产生  位置  处理措施  处理后噪音级 db(A) 1 自卸车  84 / 减速   50 2 装载机  90 厂区  隔声减震、远离居民   50 从上表看出,本项目噪声源必须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噪声对周围居民产生声污染及改变区域声环境现状。   21 3.2.4 固体废物  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 垃圾量为 0.025t/d。年产生活垃圾量为 9.13t。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定期统一处理。  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炉渣,产生量为 16.8t/a,外卖处理,由买家负责运输。   2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产生浓度  产生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  施工期  废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  COD 等  1.5 t/d 1.2 t/d 施工期生产  SS 集中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工程  噪声  施工机械  运输车辆  噪声  70-85dB( A)  50 dB( A)  废气  扬尘 ( 土方、料堆、运输 )  颗粒物  有风天气易造成近距离 粉 尘污染, 采用措施后,减少 污染 物 含量, 环境影响可 接受  燃油机械  尾气  CO: 815.13 g/100 km  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 施工结束后,污染结束  NO2: 1340.44 g/100 km 烃类物: 134.0 g/100 km。  固废  物料运输和使用、  各施工点  弃土、建筑垃圾  等  部分本工程回填,其他送至指定地点堆放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15kg/d 环卫处置  运  营  期  废水  生活污水  清洗废水  COD 350mg/l 0.405t/a 300mg/l 0.347t/a 氨氮  35mg/l 0.041t/a 30mg/l 0.035t/a 废气  运输、装卸  扬尘  经洒水降尘、 降低装卸高度 、运输车辆厂区内减速并且加盖苫布 后, 产生的 粉 尘污染 物 , 可被 环境接受  锅炉  烟尘  4.2t/a 0.063t/a SO2 0.536t/a 0.536t/a NOX 0.309t/a 0.309t/a 噪声  自卸车、 装载机 等  噪声  84dB 小 于 50 dB 固废  职工  生活垃圾  9.13t/a 9.13t/a 锅炉  炉渣  16.8t/a 16.8t/a 生  态  影  响  地基开挖 、设施占地 等施工造成 土地利用类型改变, 原有地表植被一定程度 遭到破坏。施工结束后,随着厂区 周边 加大对绿化的投入,原有生态将会得到恢复。 不 会区域 生态 系统的类型。   23 环境影响分析  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 Qs 按下式计算  1000 iisqVKQ  式中: Qs生活区污水排放量, t/d;  qi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 ,(取 qi=50L);   Vi生活区人数,人;  K生活区污水排放系数,一般为 0.8;  类比项目施工期最高峰有 30 人同时施工作业,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见表 9。  表 9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生活用水量  污水排放量  COD 排放量  NH3-N 排放量  1.5t/d 1.2t/d 0.36kg/d 0.036kg/d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废水,若处置不当,会对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 建设单位 应 设置临时厕所和 沉淀池。 同时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它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  污水经 初步沉淀后回用于场地压沉,施工期污水量较少且随施工期结束后消失,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产生的环境影响可接受。  1.2 大 气环境影响分析  1.2.1 粉尘  该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场地的扬尘。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由于主要 24 采用商品混凝土,则起尘的原因主要为风力起尘,即露天堆放的建材 (如黄沙、水泥等 )及裸露 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  本项目的 粉 尘主要表现在交通沿线和工地附近,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明显,使该区块及周围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 (TSP)浓度增大。粉尘的排放量大小直接与施工期的管理措施有关。  为控制上述无组织排放源对附近环境空气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以降尘、防尘:   土石方运输往来车辆采取遮盖措施,盖上笘布、防止遗落和风吹起尘;   施工现场道路加强维护、勤洒水,保持一定湿度,控制二次扬尘的产生;   限制车速,合理分流车辆,防止车辆过度集中;   科学调试,合 理堆存,减少扬尘。对需长工期堆存的物料如珍珠岩、水泥、石灰等要加遮盖物或置于料库中;  1.2.2 尾气  作业机械有载重车、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由于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根据类比工程监测,在距离现场  50m 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1 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  0.2mg/m3 和  0.13mg/m3,日平均浓度分别为  0.13mg/m3 和  0.062mg/m3,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这类废气源往往是施工过 程容易忽视的问题,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废气控制不力影响局部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环评提出以下控制要求,具体要求为:  设备运行、车辆运输应尽量避开人群活动相对集中的时段;  选用的施工设备符合有关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且要经常维护,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运输车辆尾气净化装备齐全,排放达标;  设备施工区与外环境应采取隔离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 大气污染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5 GB16297-1996,区域环境质量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 ,因此 ,本项目施工 不会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环境影响 接受。  1.3 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环境敏感目标为 项目的东北侧 300 米处的居民区,共 20 户, 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打桩机、推土机、搅拌机都是主要的噪声源 。 源强在 75-94dB,建 设期间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 由于本项目东北侧有 20 户居民居住,因此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机械放置在远离居民点的位置。  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选用施工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