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周期”研究:繁荣之下的隐忧.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煤矿“事故周期”研究:繁荣之下的隐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煤矿“事故周期”研究:繁荣之下的隐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煤矿“事故周期”研究:繁荣之下的隐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煤矿“事故周期”研究:繁荣之下的隐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9 年 2 月 28 日 煤炭开采 繁荣之下的隐忧 煤矿 “事故周期”研究 行业深度 安全事故频发,矿难周期已敲响警钟 。 过去调研中不少实业人员曾表达事故发生率会随着行业景气度 修复 而上升,历史欠账可能集中爆发的忧虑。 年初以来连续发生的两起重大矿难分别位于我国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最 好的内蒙古、陕西,事故企业均为合法大型矿井,那么其他规模更小、条件更差煤矿事故 的可能性有多大 ?矿难周期的担忧是否正在成为现实? 产业结构 如不加以重视,历史欠账可能在行业景气高点集中爆发 。 根据历史统计规律,事故发生率与行业景气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2016 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回升 已连续经历了 3 年的高盈利期,但同期特大事故数量依然持续下滑。当前距离上一轮安全政策密集出台期( 2005-2010)已近 10 年 , 如果过去 20 年的统计规律依然有效,安全问题值得投资者高度重视,它或许正在成为供给的重要影响因素 。 生产安全历史欠账修补时间在 3 年以上。 从煤炭行业周期观察,供给侧改革前( 2010-2015) 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行业长期低迷,部分企业现金流严重恶化导致出现设备维护、安全投入欠账。 2016 年下半年煤炭景气度回升以来,煤企加大了“还欠账”力度, 但从两个维度看历史欠账填补力度仍旧不足。 当前煤炭行业盈利水平已接近 2012 年,但掘进机、液压支架 等辅助生产设备 , 2017 年新增数量不足 2012 年的一半。 2016 年辅助设备增量仅占 2012-2015 年降幅的 1/6 左右, 这 意味着未来在增速不变的情况下,还需要 3 年的补漏时间。 安全生产正在成为影响供给最重要因素,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路线 : 中部“两湖一江”以及东 北地区的煤炭生命成本极高,未来产能将持续收缩。新增产能将 继续 在内蒙古、陕西等区域投放,安全检查将成为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监管方向。 投资建议 : 2018 秋冬季环保限产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使得自 2016 年以来周期品特别是煤炭、钢铁品种涨价逻辑被破坏,在宏观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煤炭供给端的突发事件愈加敏感,供给研究开始由“望远镜”向“ 显微镜 ”过渡。不能用孤立、短期的方式看待年初发生的矿难 ,当前行业历史欠账的修复时间 或许 比市场预期更长,安全生产政策随时面临新一轮密集调控 。投资标的方面,陕西、内蒙古开采条件、 资源禀赋最优,国有大型矿井安全投入较大,受事故发生地限产影响较小,推荐 陕西煤业、中国神华。 风险分析: ( 1) 政策性风险:我们无法预测安检政策的持续时间与力度 。 ( 2) 事件性风险:矿难发生的时间和地方 难以预测 ,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 。 证券 代码 公司 名称 股价 (元) EPS(元) PE( X) 投资 评级 17A 18E 19E 17A 18E 19E 601225 陕西煤业 9.01 1.04 1.09 0.99 8.6 8.2 9.1 增持 601088 中国神华 20.61 2.26 2.35 2.21 9.1 8.8 9.3 增持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时间为 2019-02-27 增持(维持) 分析师 王威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7030001) 021-52523818 wangwei2016ebscn 唐宗辰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6070001) 0755-23945527 tangzongchenebscn 行业与上证指数对比图 - 4 0 %- 2 8 %- 1 5 %- 3 %10%01-1803-1805-1806-1808-1809-1811-1801-19煤炭开采 沪深 300 资料来源: Wind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聚焦 研 究背景 2 月 23 日 锡林郭勒盟矿难已造成 21 人死亡 ,这是 2019 年初以来第二起死亡人数超过 20 人的矿难事故。短期频发的安全事件必然引发政策面的安检、限产调控手段。事实上, 同样级别的矿难在 17 年就发生过 6 起以上 ,矿难周期的警钟已经敲响。 供给侧改革边际趋弱后,投资者对煤炭供给端的突发事件愈加敏感,供给研究开始由“望远镜”向“显微镜”过渡。 2012-16 年寒冬期煤炭行业累积了沉重的安全投入欠账。在过去的调研中,不少实业人员曾表达事故发生率会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复而上升,历史欠账可能集中爆发的忧虑。这种担忧会不会成为 现实?年初两起事故分别发生于我国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良好的内蒙古、陕西,事故企业均为合法大型矿井,那么其他规模更小、条件更差煤矿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 安全生产问题或许正在成为影响供给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着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路线。 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我们 统计了过去 20 年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从事故地、事故级别、开采条件、资源分布等维度,对各地潜在安全隐患做出了预测,分别研究了对股票、期货、现货市场的影响。 首次提出煤炭“生命成本”这一概念,测算了全国各省吨煤产量背后的生命代价。 首次提出“单位采煤机 配套设备”指标,测算行业低谷期煤企在安全维检方面的投入力度以及历史欠账修复时间。 研究观点 不能用孤立、短期的方式看待年初发生的矿难。我们发现事故发生率与煤炭行业景气度已经形成背离,如果过去 20 年的统计规律依然有效,安全问题值得投资者高度重视,它或许正在成为供给的重要影响因素。 虽然 2017 年安全设备投资回升,但煤企的安全欠账仍然需要 3 年左右时间修复,这段期间可能是煤 矿 事故高发期。 中部“两湖一江”以及东北地区的煤炭生命成本极高,未来产能将持续收缩。新增产能将在内蒙古、陕西等区域投放,安全检查将成为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监管方向。 投资观点 根据历史统计规律,事故发生率与行业景气度具有相关性,过去煤炭行业在安全投入的历史欠账可能导致未来 3 年煤矿进入 事故多发期。全行业整体产能收缩已经暂告段落,安全问题正在成为 影响供给的重要因素。陕西、内蒙古开采条件、资源禀赋最优,国有大型矿井安全投入较大,受事故发生地限产影响较小,推荐 陕西煤业、中国神华 。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矿难频发,生产安全将是政策重点方向 . 4 1.1、 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 下降,进步空间依然显著 . 4 1.2、 事故等级决定行政监管的执行力度 . 5 1.3、 瓦斯类事故容易引发特大矿难 . 8 1.4、 南北方特征各异,两湖一江地区“生命成本”极高 . 10 2、 煤矿事故对供给的影响几何? . 12 2.1、 以史 为鉴看矿难后的行政监管措施 . 12 2.1、 若发生煤矿事故,各地影响的煤种不同 . 14 2.2、 兼并重组后“三西”矿井规模提升,中部小矿井较多存在事故隐患 . 14 2.3、 山西洪洞爆炸事故:产量增速下降 6.5%,限产影响持续 1 月有余 . 15 2.4、 陕西榆林冒顶事故:预计影响动力煤 1%-3%产量 . 16 3、 煤矿事故后市场怎么走? . 16 3.1、 煤炭板块:事故下降期超额收益率走低,主产区弹性更大 . 16 3.2、 现货市场:产地提价难以向港口传导,二者经常出现背离 . 17 3.3、 期货市场:焦煤合约弹性更大,事件性行情持续期约 1 周 . 18 4、 矿难离我们有多远? . 19 4.1、 煤价与事故频率具有相关性,应对当前二者背离情况引起重视 . 19 4.2、 过去安全投入连续 5 年下滑,历史欠账弥补仍需 3 年时间 . 21 4.3、 二元监管体系下,地方保护主义容易抬头 . 23 5、 投资建议 . 23 5.1、 陕西煤业( 601225):先进产能即将释放,大型矿井规模优势显著 . 24 5.2、 中国神华( 601088.SH): 全产业链布局对冲周期波动, 安全生产规范行业领先 . 25 6、 风险分析 . 26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1、 矿难频发,生产安全将是政策重点方向 2019 年 1 月 12 日陕西神木 百吉矿业李家沟煤矿 发生事故,造成 21 人死亡。根据 国家应急管理部 大数据统计,榆林矿难当周传播总量超过 23000次,成为周度关注度最高事件。不到两个月时间, 2 月 23 日 内蒙古银漫矿业再次发生事故,造成 21 人死亡。 2 月 25 日,国家煤监局发布关于深刻吸取内蒙古银漫矿业公司 2 23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要求全国加强煤矿安全监督检查,严格复工复产验收。 临近两会却矿难频发,企业关停、行业安全检查等行政措施必然会引起供给侧的收缩,安全事件对供给端的影响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问题。 图 1: 内蒙古银漫矿业 事故造成 21 人死亡 图 2:陕西榆林李家沟事故造成 21 人死亡 资料来源: CCTV,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CCTV,光大证券研究所 事实上,对于煤炭生产安全问题市场已经有 2 年以上时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严重程度,这两次矿难都属于重大安全事故,而 2017 年同级别煤矿事故发生 6 起以上,但是社会关注度却远低于 这两次 矿难,安全生产的警钟已经敲响。 在煤炭行业,虽然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已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进步空间依然较大。特别重大、瓦斯类煤矿事故是重点防范与关注的对象。地域差异在于北方矿难后果更加严重,而南方频率更高。 1.1、 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进步空间依然显著 自 2002 年以来,我国煤矿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基本可分为3 个主要阶段: ( 1)高发期( 2002-2005): 2000 年前因煤炭行业不景气导致了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帐问题。 2002 年我国经济 高速 发展, 煤炭行业 进入 “黄金十年”。 过去 的中小型矿井来不及进行规模改造, 随着 井下从业人员数量增多,开采强度增大,再加上开采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及从业人员 素质在短时间内整体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以及管理上对煤炭安全的不够重视,导致煤矿事故频发 。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 2)递减期( 2006-2011): 随着 2005 年开始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等法规的颁布,政府对小型非法矿井进行了大幅度的整顿。煤矿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逐年减少,但是每年降低的幅度也在 减小。行业高盈利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短时间内矿井数量迅速增多, 事故 发生率 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 ( 3)转型期( 2012 至今):产能严重过剩叠加进口煤 冲击 使煤炭行业进入寒冬 ,再加上国家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政策实施, 大量小型矿井及安全投入力度不大的矿井开始关停, 2012 年开始煤矿事故明显减少。 图 3: 2002-2016 煤矿 事故大致分为 3 个时期 资料来源:刘艳亮 2002-2016 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张盈盈 2017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光大证券研究所 1.2、 事故等级决定行政监管的执行力度 根据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的 事故等级划分 ,我国煤炭安全事故由低到高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等级划分标 准包括死伤人数、经济损失两个维度,实际中死亡人数是认定事故性质的最主要依据。 表 1:根据严重程度,我国煤矿事故分为 4 个级别 事故严重等级 等级划分标准 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 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资料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2007-2017 期间, 全国每年矿难死亡人数(不包括一般事故) 从 1156人降至 152 人,事故发生数量从 166 降至 23 起,较大事故由于发生频率高,导致其在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高。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频率较低,一旦发生却会造成重大伤亡,例如 2009 年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死亡人数高达 72 人。 图 4:较大事故死亡人数占比较高 图 5: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死亡人数极高 资料来源:诸利一 2007-2016 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及发生规律研究, 张盈盈 2017 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 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诸利一 2007-2016 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及发生规律研究, 张盈盈 2017 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光大证券研究所 特别重大事故虽然年均发生频率不足 10 件,由于后果极为严重一旦发生就 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011 年至今,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频率大幅下降, 2014/15/17/18 年均未发生,远低于历史均值。此类 事故不论是发生 数量还是死亡人数,非国有企业均占绝对多数。 2005 年 /2010 年特别重大事故分别为 11/6 起,是两个阶段性的高点,其中一次死亡 100 人以上的事故仅 2005 年就高达 4 起 。特大事故频发必然导致行政手段的强力调控,正是在这两个年度前后出台了关于煤矿生产安全的核心政策: 2004-2005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04 2 号 )、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国务院令第 446 号 )、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 (试行 ) (安监总煤矿字 2005 133 号 ) 2006 年 : 国家提出了“瓦斯治理”和“关闭小煤矿”两个攻坚战,采取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举措 。 2010 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10 23 号 )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图 6: 2014/15/17/18 年均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图 7:特别重大事故中非国有企业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兰泽全 2001-2017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统计分析, 张盈盈 2017 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 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朱云飞 2000-2016 年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光大证券研究所 山西、河南、黑龙江特别重大事故发生数量居于前列,其中山西、河南过去由于小煤矿较多、私挖私采现象严重导致事故发生。而黑龙江则是因为开采时间久远、资源衰竭加剧了煤矿开发难度。 3 省自 2011 年以来均未发生煤矿特大事故,特别是山西、河南两省自 2007 年开始实施关闭小煤矿和煤炭资源整合及兼并重组后,事故频率大幅下降。 山西: 2001 - 2010 每年都有煤矿特大事故,且 2006 年之前更为严重(几乎每年至少 2 起 ), 2007 -2010 每年发生 1 起,保持相对稳定。 河南: 2004 -2010 年相对较多,特别是 2010 年占 3 起。 黑龙江:黑龙江 2001 -2009 年间除 2003 年和 2007 年未发生煤矿特大事故外,其他 7 年每年各 1 起。 图 8:山西、河南、黑龙江特大事故 数量较高 资料来源:兰泽全 2001-2017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统计分析,光大证券研究所 从特大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每年 3/8/12 月为阶段性的事故高发时点,煤矿特大事故在发生时间上之所以呈现出以上规律,与气候条件、生产规律、需求弹性等因素相关: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3 月是春节后复工的第一个月,节后复检措施不到位致使矿难发生; 8/12 月为全年用煤高峰期,部分企业超规模生产容易导致矿难发生,冬季气温低开采条件相对恶劣则使 12 月发生数量高于 8 月; 图 9: 3/8/12 月为阶段性的事故高发时点 资料来源:兰泽全 2001-2017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统计分析,光大证券研究所 (注:纵轴表示事故数量) 1.3、 瓦斯类事故容易引发特大矿难 根据 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 ,煤矿安全事故分为瓦斯、顶板、运输等 8 大类别。从 2002-2017 年的事故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火灾 /瓦斯事故每起平均死亡人数高达 21/5 人,在年死亡人数中顶板 /瓦斯占比为 40%/30%左右。 表 2: 煤矿安全事故共分为 8 大类别 序号 类别 定义 1 顶板 指冒顶、片邦、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2 瓦斯 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 3 机电 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4 运输 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5 放炮 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6 火灾 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7 水害 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 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 8 其它事故 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 资料来源: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光大证券研究所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0:火灾、瓦斯事故平均死亡人数较高 图 11:总死亡人数占比顶板、瓦斯事故较高 资料来源:刘艳亮 2002-2016 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刘艳亮 2002-2016 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光大证券研究所 高瓦斯 、 瓦斯突出矿井 占我国煤矿的 46%,瓦斯事故发生时常引起顶板事故、透水事故、火灾事故等次生事故,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比例极高。2007 年震惊全国的山西 洪洞 “ 12 5”特别重大 煤矿事故 ,就是低瓦斯矿井越界开采、以掘代采、通风不良导致瓦斯积聚所引发的,该事件造成 105 人死亡, 18 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4275 万元。 图 12: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大多数 资料来源:兰泽全 2001-2017 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统计分析,光大证券研究 所 2019-02-28 煤炭开采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3:煤矿瓦斯事故成因较多,容易发生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1.4、 南北方特征各异,两湖一江地区“生命成本”极高 从事故地域分布来看,四川、湖南、重庆、贵州是我国煤矿事故较多的省份,自 2002-2016 年该 4 省共发生 5 265 起煤矿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67%。四省都是南方地区,南方煤 矿地质条件复杂,如瓦斯含量高、煤层厚度变化大 ;南方多数为小型矿井,机械化水平低 ,导致事故频发。山西、黑龙江、山西三省死亡人数较多,上述地区资 源赋存条件好以大型煤矿为主,一旦发生事故伤亡也更大。 图 14:南方省份煤矿事故频率较高 图 15:山西、黑龙江、陕西事故危害较大 资料来源:刘艳亮 2002-2016 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刘艳亮 2002-2016 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光大证券研究所 我们统计了全国各省 2017 年矿难死亡人数,用各省煤炭产量除以这一数字,得到的便是吨煤 “生命成本”。该数值越低意味着生产每吨煤炭背后有更多的遇难者。湖北、湖南、江西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原因,以小煤矿为主且矿井瓦斯含量高。以湖南为例其煤炭“生命成本”为内蒙古的 225 倍。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三省已经着手大力退出煤炭领域,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