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罐业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罐业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罐业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罐业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XX罐业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XX罐业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年产 3600 万个金属罐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麦氏罐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日期: 2014 年 1 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 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和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1、建设项目基本 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 3600 万个金属罐项目  建设单位  麦氏罐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麦剑峰  联系人  麦剑峰  建设地点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路南侧,常州路西侧  联系电话  13922311999 传真  - 邮政编码  223800 立项审批部门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201331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B3433 占地面积(平方米)  80081.51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402.44 总投资  (万元)  5006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7 环保投资占投资比例  0.21 评价经费(元)  0.9 预期投产日期  2015.3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  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 、 设备清单见第 2 节工程概况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 /年)  14520 燃油(吨 /年)  - 电(度 /年)  130 万  燃气(标立方米 /年)  164.76 万  燃煤(吨 /年)  - 其它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项目厂 区内实行雨污分流。无生产废水, 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排放总量为 10032t/a,餐饮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 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接管标准后排入河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4 2、建设工程概况  2.1 项目内容及概况  本项目由麦氏罐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投资 50060万元。该企业于 2013 年 10月 10 日经江苏省宿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注册地址为宿迁经济开发区发展大道西侧,法定代表人为麦剑锋,注册资本为 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为股 份有限公司。公司占地 80081.51,建筑面积 56286.80。目前年产 3600 万个金属罐项目立项审批部门为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号: 2013 31号;  2.3、项目技术 工程 指标见下表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80081.51 平方米(约 120.12 亩),拟建生产用房、综合楼、道路及绿化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 56286.80 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 50806.80 平方米,综合楼 5480.00 平方米。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编号  项目  指标  单位  1 用地面积  80081.51  平方米  2 总建筑面积  56286.80 平方米  3 剪料部车间  1458.00 平方米  4 维修部领料仓库  972.00 平方米  5 模具仓库  1944.00 平方米  6 仓库 1 3888.00 平方米  7 冲压、制罐车间  4374.00 平方米  8 半成品区  1458.00 平方米  9 包装车间  2430.00 平方米  10 仓库 2 4147.00 平方米  11 焊接车间  6318.00 平方米  12 焊接成品包装车间  1944.00 平方米  13 仓库 3 3369.30 平方米  14 卷板铁料 仓及开平  8424.00 平方米  15 印刷车间  10080.00 平方米  16 综合楼  5480.00 平方米  17 绿化面积  8000.00 平方米  18 道路面积  10000.00 平方米  19 容积率  0.7  - 20 建筑密度  48.57 % 21 绿地率  10 %  5 2.4 生产能力与规模见下表  生产能力与规模  序号  工程名称  设计能力  年运行天数  规格( mm)  1 月饼盒  若干  330 210*210*65 2 茶叶盒  若干  330 235*110*83 3 花粉 盒  若干  330 直径 80 高 175 4 包装盒  若干  330 300*160*55 5 粽子罐  若干  330 368*28*75 6 曲奇饼干  若干  330 242*242*75 总计  3600 万件 /a   2.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  本项目主要以马口铁、油墨等为原料,引进制罐自动生产线、印刷机、铣床、冲床、剪板机等生产及辅助设备。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 3600 万个金属罐的生产能力。项目分前后两期, 2018 年前印铁工序委托相关企业, 2018 年待印刷车间建成后,企业自行印刷。  金属罐马口铁 生产线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用量  1 镀锡薄钢板  吨 /年  10000 2 金属印刷油墨  吨 /年  60.96 3 焊丝  吨 /年  1.5 印刷油墨成分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百分含量( %)  1 醇酸树脂  65 2 颜料  15 2 环氧 -酚醛树脂溶剂  20 主要原辅材料成分分析:  1、马口铁: 马口铁是电镀锡薄 钢 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 SPTE,是指两面 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6 2、金属印刷油墨:为醇酸树脂,是由植物油进行改性后的聚酯树脂,按性能可分为干性和不干性两类;本项目采用的干性醇酸树脂。所制作出的印铁油墨,经高温固化,具有附着牢固,光泽高,疏水性较强,保色保光等特点。  3、环氧 -酚醛树脂溶剂:粘度( 4 号福特杯, 25), 16-18 秒,固体含量 33 1%。是一种 将乙酸乙酯、 甲苯、二甲苯 、丙酮按重量 百分组成配制成混合 有机 溶剂 。本项目使用的稀释剂产品为 无苯、环保、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液体,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2.6 主要设施、设备规一览表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1 铣床  3E 1 台  2 剪板机  J-AM16T 港式  3 台  3 剪板机  WL-2000KT 1 台  4 带升降台铆钉专用机  JAM-16T 1 台  5 带升降台铆钉专用机  JAM-25T 2 台  6 港式铆钉专用机  JAM-16T 3 台  7 港式铆钉专用机  JAM-25T 3 台  8 普通冲床  JA23-12T 1 台  9 36寸马口铁脚踏剪板机  36" 1 台  10 48寸马口铁脚踏剪板机  48" 1 台  11 16T25行程配打骨模打骨机  16T25 2 台  12 25T25行程配打骨模打骨机  25T25 1 台  13 平面磨床   1 台  14 冲床  25T 5 台  15 冲床  16T 4 台  16 冲床  8T 1 台  17 小型铆钉机  WL-2000KT 2 台  18 压力机  J23-25 5 台  19 压力机  J23-40T 4 台  20 压力机  J23-16T 3 台  21 压力机  JB-63T 2 台  22 机床  J23-16T 1 台  23 异型封罐机  中锣机  2 台  24 封罐机  GTA10 4 台  25 圆刀切板机  GTIB5 2 台  26 成园机  GT3A13 1 台  27 车床  C6240A/1000 1 台  28 封罐机  大锣机  4 台  29 压力机  J23-40T 2 台   7 30 压力机  J23-16T 1 台  31 加大中锣机  加大中锣机对角线 100-320mm 1 台  32 大锣机  大锣机对角线130-450mm 2 台  33 大锣机  大锣机对角线130-450mm 1 台  34 特大锣机   1 台  35 收缩机  SF500/300 1 台  36 细锣机  异型封罐机  1 台  37 台钻床  2QD4025# 1 台  38 冲床  16T 1 台  39 干燥机  HPL10 1 台  40 压力机  (J23L-30A) 4 台  41 压力机  (J23L-25A) 4 台  42 压力机  (J23L-16A) 6 台  43 压力机  (J23L-12A) 1 台  44 压力机  (J23L-25A) 1 台  45 压力机  (J23L-16C) 1 台  46 铆钉机  J-AM16T 港式  2 台  47 铆钉机  WL-2000KT 2 台  48 异型封罐机  大锣机对角线130-450mm 2 台  49 异型封罐机  加大中锣机对角线 100-320mm 1 台  50 异型封罐机  中锣机对角线50-270mm 2 台  51 压力机  J23-16B 普通型开式可倾  5 台  52 压力机  J23-40普通型开式可倾  3 台  53 压力机  J23-25普通型开式可倾  4 台  54 铆钉机  JAM-16T 港 式铆钉机  3 台  55 冲床  JA23-16B 1 台  56 压力机  J23-16B 普通型开式可倾  1 台  57 压力机  JC23-6.3普通型开式可倾  1 台  58 圆刀切板机  GTIB5 1 台  59 空压机、储气罐  JB-50A 1 套  60 扬力冲床  扬力 J23-16B 5 台   8 61 扬力冲床  扬力 J23-25T 6 台  62 扬力冲床  扬力 J23-40T 1 台  63 线切割机  DK7740配台式电脑  1 套  64 线切割机  DK7735配台式电脑  1 套  65 线切割机  DK7763 1 套  66 电脑锣  VNC-850 1 台  67 压力机  J23-100冲床  1 台  68 铣床  3E 1 台  69 压力机  J23-40A 15 台  70 雕铣机宝元系统  DK-650 1 台  71 电火花穿孔机  TG703F-2 1 台  72 铣床  義同 Ytong-4SA 1 台  73 车床  南方CN6240B/1500 1 台  74 日本富士印刷机  - 5 套  2.6 企业地理位置及 周边情况  麦氏罐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的 年产 3600 万个金属罐 项目位于宿迁市经济 技术 开发区, 建址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路南、常州路西,北面为蒙牛集团,路南为空地;西面为天键富通,东 50m 为金桂花园二期,东北方向 80m 金桂花园一期, 200m 处为古楚小学。(项目具体周围现状图见附件。)  2.7 人员编制情况  本项目投产后,实行岗位责任制, 330 天 /年, 3 班 /天, 8 小时 /班;劳动定员: 400 人。  2.8 公用工程  公用及辅助工程  项目  建筑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贮运工程  成品仓库  约 7516.8m2 储存成品  原料仓库  约 5832m2 各生产厂房一部分用作原料仓库, 便于生产  公用工程  供电  130 万度 /年  依附开发区统一管理  天燃气  164.76 万立方米 /年  给水  14520 吨 /年  排水  10032 吨 /年  餐饮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接管标准排入河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9 绿化  2402.44 加强厂区绿化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食堂油烟采用油烟净化设备;生产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 15m 高空排放;天燃气经 15m 高空排放  废气达标排放(一套活性吸附装置+1 根排气筒)  废水处理  化粪池、隔油池  排入 河西 污水处 理 厂  固废处置  废脚料、废活性炭、 废油桶等  设有专门的废油墨桶收集区,和废脚料由企业回收至厂家处理,废活性炭送至柯林固废燃烧  2.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   10 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3.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3.1 1 地形地貌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地质构造上,隶属华北断块区的东南缘郯庐断裂带上,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剥蚀低岗和斜坡地的岩性、岩相为基岩王氏组和宿迁组( N2S),平原地区为第四系覆盖。 宿迁经济开发区地处鲁南丘陵与 苏北平原过渡带,位于宿迁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 5公里,园区东起古黄河、民便河,西至十支渠,南至船行干渠,北徐淮路。全区现状地势平坦,地貌类型为黄泛冲击平原。地面高程一般 24 26米(黄海标高),土地肥沃。全规划区为城市建设用地。  3.1.2 气象气候状况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面高程约 21.3-22.2米。绝大部分地势平坦,为黄淮平原。地质稳定,地下无流沙层;土壤呈中性, pH在 7.0左右。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地震烈度为 9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900.6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 ES风,平均风速为 2.9 m/s,多年平均气温  14.2 。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无霜期为 230天。一般冬季在冷空气的控制下,以干燥、寒冷、晴天天气为主,盛行偏北风;夏季常在低气压的控制下,温度高、湿度大,会出现大暴雨,盛行东南风。其主要气象特征参数见表 3-1。  表 3-1  区域气象特征参数表  气象要素  数值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  14.  年平均最高气温( )  26.8 年平均最低气温( )   0.5 极端最低气温( )  -23.4 极端最高气温( )  40 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4 最大相对湿度()  89 最小相对湿度()  4  降水量  最大降雨量  mm) 1647.1 最小降雨量 (mm) 573.9 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910.6 霜  无霜期 ( d) 2   日照总时  多年平均数日照总时 (h) 2 91.6 风  平均风速 ( m/s) 2.9 最大风速 ( m/s) 7.2  11 3.1.3 水系水文  开发区位于京杭大运河西侧,古黄河、民便河穿区而过。京杭大运河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宿迁市,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市市区重要的饮用 水源,常年水流方向是沿西北向东南流淌,年平均流量约 15.3 米 /秒,年经过境水资源量 12.78 亿立方米,历史最高水位 19.41 米,最低水位 17.06 米。南水北调工程启动调水后,水流方向将改为由东南向西北流淌。  古黄河是黄河洪水泛滥冲刷而形成的,无地表径流,除降水补给外,无正常的补给方式,在宿迁市区段目前主要是接纳城区生活污水,市区排涝以及市郊区灌溉用水,其最高水位 13.7 米,最低水位 6.07 米。从 1998 年起宿迁市政府就采取了疏浚、护坡、绿化等措施,已将废弃的古黄河改造成为城区一条靓丽的风光带。  民便河穿过开 发区,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最终入洪泽湖(成子湖),其河水常年无航运功能,除汛期外无地表径流,仅具引水、排水、灌溉功能。水域面积 85.15 公顷。  3.1.4 自然资源概况  植被以杨类占优势的温暖带落叶林为主, 85以上,其它树种有刺槐、中国槐、臭椿、柳、榆、桑、泡桐等;南方亚热带树种有山杨、刺楸等;果树有李、桃、杏、苹果、梨、枣、葡萄等;灌木有紫穗槐、野蔷薇、山胡椒等;长绿灌木有小叶女贞、刚竹、淡竹、紫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南蛇藤等;草本有狗尾草、蒲公英、苍耳等。农田的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 豆、油菜、山芋、花生等作物。  3.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3.2.1 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密度  宿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钟吾子国,秦汉时为下相县。东晋年间宿豫郡和宿豫县并置。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宿豫郡存宿豫县,直至唐代代宗宝应元年因避李豫名讳改称宿迁县,沿用至今。 1987 年 12 月 15 日经国务院批准,宿迁撤县设市(县级),属淮阴市代管。又于 1996 年 7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设立地级宿迁市。  3.2.2 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概况  自 1996 年 7 月 19 日,国务院正式批 准设立地级宿迁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2 201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1506.7 亿元、增长 12.8%,人均突破 3 万元;财政总收入达 333.3 亿元、增长 20.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58.1 亿元、增长 30.7%,税收占比达 82.3%;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登上千亿台阶,分别达 1012 亿元、 1002.9亿元;实际到账外资突破 5 亿美元。重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徐宿淮盐铁路、国电二期项目顺利通过预可研审查 ,宿新高速建成通车,宿迁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取得重大突破,第六届苏北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楚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民计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 174.6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64.4%;城乡居民收入连续 9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2 全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 230 户、累计达 2022 户,完成增加值 560 亿元、增长 20.6%;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净增 120 户、累计达 360 户。洋河股份跻身 FT 全球500 强。我市荣获 “ 中国白酒之都 ” 称号。全面启动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四大支柱产业实现 销售收入 1300 亿元、增长 42%。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千亿计划,创新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450 亿元、增长 4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1 户、累计达 48 户,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370 亿元、增长 55%。大力推进服务业提速计划,完成服务业增加值 572 亿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31.5 亿元,离岸外包合同额、实际执行额领跑苏北。以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为抓手,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新增高效农业 40.7 万亩、渔业 15.4 万亩。粮食产量实现 “ 九连增 ” ,单产增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农业 龙头企业 11 户,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 个、市级 5 个,新创建市级以上农业 “ 三名 ” 商标 9 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1.03%。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质量强市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国家白酒质检中心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 152 人。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全年实施重点节能和工业循环经济项目 40 个,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6.25 万吨,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基本完成。  3.2.3 名胜古迹、历史文化  宿迁市是我国文明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有丰富 的文物遗产,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宿迁历史上人文荟萃,是西楚霸王项羽、南宋名将魏胜、清朝民族英雄杨泗洪、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者朱瑞的出生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清代大诗人袁牧等曾在这里为官。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等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境内的名胜古迹较著名的有项王故里、乾隆行宫。   13 3.3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3.3.1 规划概况及产业定位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1998 年 11 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第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3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规划 正在编制过程中,目前还没有通过审批,本环评引用 2007 年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相关内容。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规划基准年为 2006 年,期限为 2007-2020 年。  规划范围:东至古黄河、民便河,南至船行干渠,西至十支渠,北至徐淮路,用地面积 57.53km2,其余均作为开发区的远景发展用地,用地规划见附图。  二、功能定位  ( 1)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  ( 2)现代化新城区  ( 3)彰显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产业定位  在现有机械电子、纺织服装、轻工食品、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发展循环经济,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  四、开发区用地布局  开发区用地布局具体见附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一)、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1065.70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20.41%。其中一类居住用地 41.11公顷,二类居住用地 955.0 公顷,居住商业混合用地 11.63 公顷,单身公寓用地 6.79 公顷,中小学用地 51.17 公顷。  (二)公共设施用地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规划范围内公共设施分三级,即城市级、片区级和居住社区级。本区北部地区与霸王举鼎商圈共同组成城市级商业中心,同时规 划新建片区级中心2 个,居住区社级中心 5 个。   14 (三)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 2165.05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41.46%,是开发区的主导性用地。  为了提高开发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开发区的整体环境,区内将积极引导以发展一、二类工业为主,适当控制发展三类工业,严格控制有气污染的企业进驻。  根据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确定开发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电子科技、生物化学、创意产业等新型产业门类,为园区的腾飞奠定基础。规划以区内快速路、主干路为界,依托周边基础设施条件,对现状工业进行适当整合,远期在区内形成纺织服装产业园、轻工食品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生化科技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机械电子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等八个产业园园区。  工业园区内,配套建设便利中心。  (四)仓储物流用地  规划仓储物流用地 58.51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12%。  (五)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8.94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0.75%。  (六)绿地  规划城市绿地 802.02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5.36%,其中公共绿地 262.25 公顷,生产防护绿地 539.77 公顷,分别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5.02%、 10.34%。  3.3.2 基础设施规划  ( 1)给水工程  规划在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宿迁市第二自来水厂,规模 52.0 万立方米 /日,其中净水厂规模为 40 万立方米 /日,工业水厂规模为 12 万立方米 /日,水源为骆马湖。规划开发区生活用水和一般工业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开发区中工业用水量大、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生产用户供应一般工业用水,水源为宿迁市第二自来水厂。在第二水厂建设完成运营之前,企业工业用水可暂时取用河水。  ( 2)排水工程  城市污水分片收集,相对集中,规划范围内污水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河西污水 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规划范围内污水主干管道敷设于华夏大道、开发区大 15 道,并在其余道路上敷设污水支管。在管网未建成之前,各企业生产污水须自行处理、达标排放。  河西污水处理厂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东部,考虑到周边地块污水接入,以及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规划建设规模 30 万立方米 /日,分期建设。一期一步建设规模 5 万立方米 /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尾水近期排入民便河,远期通过调水排入新沂河。  ( 3)供电规划  根据规划电源主要由 220KV 宿迁变电所和市区西部新建的 220KV 宿西变和东部的220KV 卓圩变供给电能 。  ( 4)供热及燃气规划  开发区集中供热热源为位于洋北镇的中国国电宿迁热电厂。  中国国电宿迁热电厂位于宿迁洋北,现状建设规模为 2 135MW 发电机组,目前正在进行供热机组改造,一期工程改造完成后,抽汽压力为 1.59MPa,供热规模 200 吨 /小时。二期工程改造完成后供热规模可达 600 吨 /小时。  根据企业热负荷发展情况,沿宿迁经济开发区次干路及沿河敷设供热管道。国电集团宿迁热电厂主供热管线沿姑苏路、纬九路、金鸡湖路敷设。  根据江苏省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在宿迁市建设天然气门站,供应宿迁主城区及周边县市。天然气 进入门站后,经调压进入开发区管网供用户使用。开发区天然气管道采用中 -低压两级管网,确保供气安全。用气规模为管道燃气 6.2 万 m3/d。  ( 5)固废处置规划  在宿迁经济开发区北区建设危险固废处置中心,宿迁经济开发区产生的危险固废交其处置。  ( 6)道路交通规划  依据地物地貌、河流水系以及宿迁市区的路网格局,片区道路体系规划为方格网形式的路网布局。片区位于宿迁市的南部,主要的交通流向为向北和向东。按等级可以分为四级,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3.3.3 基础设施规模、建设和运行现状  ( 1)给水工程   16 开发区生活 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 ,现状来自第一自来水厂。规划建设的宿迁市第二自来水厂已于 2009 年 12 月开工建设,计划 2012 年建成通水,设计供水规模为 12 万吨 /日,一期工程 6 万吨 /日,总投资为 1.4 亿元。该工程采取“预处理 +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的工艺。  原规划给水管道以环状布置为主,规划至主、次干道路,主干道水管道为控制管道。目前,市政给水管道已进入开发区北部,人民路(威海路北)、富康路、徐淮路、世纪大道、深圳路上敷设有 DN400 给水管道,供水量可达 8000-10000 吨,可满足企业用水,人民路(威海路南)、浦东路 上敷设有 DN200 给水管道,其他支路上敷设有 DN200 以下给水管道。  ( 2)排水工程  排水管道: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原规划改变雨污合流制的排水制度,进行雨污分流制改造。原规划污水管道至主、次干道级,以主干道为控制干道,污水管道最大管径 D1400毫米,最小管径 D300 毫米,目前,开发区内大部分主干道敷设了雨污管道。  目前,项目所在地的市政污水管网基本建成。本项目的污水经金陵南路的市政污水管,进宿迁经济开发区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  ( 3)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宿迁市中心城区排水规划(污水部分, 2007-2020),本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宿迁经济开发区河西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金陵南路污水管道进河西污水处理厂。  河西污水处理厂选址位于开发区大道与民便河交叉口的东北岸,污水处理厂一期总设计规模 5 万 m3/d,占地面积 88.3 亩,分二个阶段建设,一步设计规模为 2.5 万 m3/d,采用较为成熟可靠的 SBR 法的 CAST 工艺处理工艺,一期一步工程已于 2009 年通过环保验收;二步工程主要对一期一步工程的升级改造和建设一期二步工程。升级改造拟将原 CAST 工艺改造为 A2/O 工艺,即原有 CAST 池改造为 A/O 池,在前端增设厌氧池 ,将污水处理工改造为“厌氧池 +A/O 生化池 +机械絮凝 +平流沉淀 +纤维转盘过滤 +二氧化氯消毒”工艺。一期二步工程将按照上述改造后的工艺进行建设,二步设计规模为 2.5万 m3/d。二步工程实施后,使污水厂排放标准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7 (GB18918-2002)的一级 A 标准,目前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已正常运行。  ( 4)供热与供汽  开发区集中供热热源为位于洋北镇的中国国电宿迁热电厂。该电厂现状建设规模为2 135MW 发电机组,目前正在进行供热机组改造,一期工程改造完成后,抽汽压力为1.59MPa,供 热规模 200 吨 /小时。二期工程改造完成后供热规模可达 600 吨 /小时。  根据江苏省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在宿迁市建设天然气门站,供应宿迁主城区及周边县市。天然气进入门站后,经调压进入开发区管网供用户使用。开发区天然气管道采用中 -低压两级管网,确保供气安全。用气规模为管道燃气 6.2 万 m3/d。  ( 5)供电  规划近期电源主要由 220KV 宿迁变电所和市区西部新建的 220KV 宿西变和东部的220KV 卓圩变供给电能。远期市区南部新建 220KV 梨园变也将为开发区提供充裕的电能。供电电压采用 200KV,配电电压采用 10KV,使用电压为 0.38KV。  ( 6)固废处置  生活垃圾袋装化,建设垃圾中转站,发展垃圾压缩运输。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生活垃圾由宿迁市生产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统一处理。垃圾填埋场位于宿豫区曹集镇小岭村,距市区 13 公里,厂区面积 327 亩,投资 2000 万元,日处理 600 吨。开发区暂不建设危险安全处置中心,对无法综合处理的工业废物及危险固废,经收集后集中送宿迁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宿迁市柯林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北区,年处理能力为 6000 吨,专门从事危险固废处理的单位,于 2005 年投入运营。  在宿新高速 以东,南化路以北规划建设宿迁市危险废物填埋场,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 7)道路  原规划将道路分为对外公路、主干路、次干路三个等级,区内现有 3 条主要的公路,一条为徐淮公路( S324),目前按 2 级公路标准建设。第二条是省道 S249,向南接省道S121,目前按照 2 级公路标准建设,向南可一直抵达南京,向北可至新沂,在宿迁城区与发展大道顺接。最后一条为宿迁老城区向南联系的主要公路:省道 S325,目前也是按照 18 2 级公路标准建设,向南可以抵达淮安。三条省道呈扇形向外发散,对高速公路起补充作用,目前基本满足各个方向的 交通联系需求。  目前规划范围内的城市道路网络的格局基本形成,开发区的道路网络相对完善,呈方格网布局,目前已经形成了“八横八纵”的主要道路网络格局,“八横”由北向南依次为:浦东路、深圳路、环城南路、姑苏路、金鸡湖路、苏州路、东吴路、开发区大道,“八纵”由西向东依次为:通湖大道、通达大道、振兴大道、富民大道、西环路、世纪大道、人民大道、发展大道。  3.4 环境功能划分  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整个开发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类区标准  民便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水标准  项目所在 区域执行 3 类标准,主要交通干 道 两侧执行 4 类标 准   19 4、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宿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数据和 2012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结果所述,宿迁市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略有超标。超标原因主要为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及机动车尾气,尤其是到了 10 月份,宿 迁周边地区农户焚烧秸秆,一定程度加剧了空气污染。通过加强道路洒水清扫,加强建设工地施工管理、秸秆禁烧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4.2 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2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简报所述, 2012 年民便河开发区南外环路大桥断面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水质现状呈劣 V 类,其中氨氮严重超标。水质超标主要原因,一是开发区依托河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但由于以前开发区管网敷设没有完全到位,一直以来企业均自行处理后排至民便河,区内居民生活污水均未处理 就直接外排;二是民便河沿岸农业面源化肥流失造成河段超标。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区域污水管网已基本敷设到位,将对所有投产企业废水进行接管,未开发区域污水管网必须在道路网建设时同步敷设到位,确保开发区废水实行集中处理 ,今后区域水环境质量将会有所改善。  4.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2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简报,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值。  4.4  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地无不良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  4.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m) 规模 (人 )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古楚小学  N 200 8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金桂花园  N 80 1000 金桂花园二期  E 60 1000 水环境  民便河  EN 400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声环境  古楚小学  N 80 800 声环境质量标准 20 金桂花园  N 80 1000 ( GB3096-2008) 2 类标准  金桂花园二期  E 60 1000  21 5、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单位: mg/Nm3)  污染因子  环境质量标准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 小时平均  0.50 NO2 年平均  0.08 日  均  0.12 1 小时平均  0.24 PM10 年平均   0.10 日平均  0.15 甲苯和二甲苯的环境质量标准参照 前苏联 , 为 0.6mg/Nm3 和  0.3mg/Nm3; 非 甲烷总烃根据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P244 页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美国的同类标准已废除,故我国石化部门和若干地区通常采用以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为 5mg/Nm3。但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的实测值,非甲烷总烃的环境浓度一般不超过 1.0mg/Nm3,因此在制定本标准时选用 2mg/Nm3 作为计算依据。 ”故本次环境空气现状中的非甲烷总烃取2.0mg/Nm3 作为一次值控制标准 ;丙酮的 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 高容许浓度 ”0.80mg/m( 1 小时平均和日均一个值) 。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单位: mg/L、 pH 值无量纲)  类别  pH 溶解氧  CODCr 氨氮  总磷   类  6 9 5 20 1.0 0.2 ( 3) 项目所在地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等效声级:d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