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柔性显示大幕 OLED产业链投资 分析报告 2019年 3月 26日内容目录 1、 OLED产业高景气,巨头纷纷加码布局 .5 1.1OLED有望成为手机主流屏幕 . 6 1.2OLED电视面板市场快速增长,价格破冰进行时 . 8 1.3VR棗低余晖 OLED屏必不可少 . 10 1.4可穿戴设备成为 OLED下一个爆发点 . 11 2、 OLED性能优越,逐步取代 LCD . 12 3、 OLED下游需求大增,产业链亟待完善 . 16 3.1上游原材料率先受益 . 16 3.2OLED设 备制造厂商被日韩垄断 . 19 3.3OLED驱动 IC有望实现高增长 . 21 3.4OLED面板市场,共享行业红利 . 22 4、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24 5、重点推荐个股 . 24 5.1 、万润股份( 002643)棗深耕精细化工, 布局 OLED材料 . 24 5.2 、濮阳惠成( 300481)棗 OLED中间体供应商 . 24 5.3 、新纶科技( 002341)棗联合苏州聚萃共建聚酰亚胺( PI)树脂及薄膜产线 . 25 5.4 、强力新材( 300429)棗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龙头,携手台湾昱镭光电进军 OLED升华材料 . 25 5.5 、双星新材( 002585)棗聚酯薄膜市场好转,新增 2亿平光学膜项目即将放量 . 25 5.6 、时代新材( 600458)棗 PI膜量产, OLED领域尚待开发 . 26 6、风险提示 . 27 图表目录 图 1:折叠和展开状态下的三星 GalaxyFold. 5 图 2: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支持 5G通信的折叠屏手机 MATEX . 5 图 3: AMOLED显示屏出货量(百万)及增长率 . 6 图 4:手机 OLED/LCD面板出货量(十亿) . 6 图 5:良品率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 7 图 6: 2017年 -2021年中小尺寸 AMOLED面板产能(百万平方米) . 8 图 7: AMOLED面板出货(百万台) . 8 图 8: OLED面板市场 . 9 图 9: LGOLED电视 . 9 图 10: VR设备延迟时间 . 10 图 11: VR市场规模 . 10 图 12:采用 OLED屏的可穿戴设备 . 11 图 13: HIS对柔性和刚性 AMOLED出货情况对比 . 12 图 14:显示技术发展史 . 12 图 15:平板显示器性能对比 . 13 图 16: LCD结构图 . 13 图 17: OLED结构图 . 13 图 18: LCD与 OLED效果对比图 . 14 图 19: PMOLED结构图 . 15 图 20: AMOLED结构图 . 15 图 21: OLED产业链 . 16 图 22: OLED材料市场规模(亿美元) . 17 图 23:各 产品对封转材料阻隔能力要求 . 18 图 24: OLED制作工艺流程图 . 19 图 25: LCD与 OLED成本结构 . 20 图 26: PMOLED静态驱动结构图 . 21 图 27: AMOLED动态驱动结构图 . 21 图 28: 2019年全球 OLED面板厂商产能结构预测 . 23 表 1: 采用 OLED屏的手机 .7 表 2: OLED与 LCD的对比 . 15 表 3: OLED各层材料 . 17 表 4: OLED阻隔膜材料 . 18 表 5:全球主要 OLED设备制造商 . 20 表 6: 各国 OLED设备专利申请量 . 21 表 7: PMOLED与 AMOLED对比 . 22 表 8:中国大陆 OLED线 . 23 投资要点: OLED主宰未来显示,巨头纷纷加码布局: 苹果公司在其成立十周 年之际,推出第一款搭载 OLED屏幕的手机 iPhoneX。在 2018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又推出 iPhoneXS系列,新款 iPhone也继续采 用 OLED屏幕。在 2019年 2月 21日,三星正式发布首款可折叠屏 手机 GalaxyFold,在随后的 2月 24日,华为也发布了全球首款支 持 5G通信的折叠屏手机 MateX,引起市场多方关注。另外在车载显示领域,后视镜要求宽泛的视角和高速实时显示, OLED超短响 应时间让它在该领域有广阔前景。 Trendforce指出,到 2020年, OLED屏幕在手机上的采用率将达到 50%。同时 LGD2017年 OLEDTV面板产量目标达到 180万片,相比 2016年产量增加一倍。而索 尼、夏普、松下、东芝也将重返 OLEDTV市场。根据 IHS数据显 示,从全球看 2016年 2019年 OLED电视可预计出货量年增长率 在 70%以上,出货额年增长率在 40%以上。 OLED性能优越,将全面取代 LCD屏幕: OLED属于自行发光元件, 相较于 LCD,可实现全黑显示、视角可达 180度、柔性可折叠,由于不需要背光模组,在功耗和成本上也更具优势。得益于技术的突 破和产量的提高,目前OLED屏幕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降低,大规模应用在即。 OLED下游需求大增,上游受益明显: OLED的产业链可以粗略分为上游:基础材料、生产设备、驱动电路,中游:面板及模组,下 游:消费 产品三个主要环节。上游材料:根据 IHSMarkit数据, 2019年, 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有望达到 50.7%。到 2020年,由于 5G的应用,将增长更快,主要发力的时间大概是 2021年 到 2023年。目前中国厂商主要提供 OLED中间体和单体粗品,代表公司是万润股份和濮阳惠成。设备制造商: LCD生产设备成本占 比为 15%18%, AMOLED则高达 40%,目前设备制造相关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韩手中,国内尚处于研发阶段。 OLED驱动 IC:伴 随着 OLED面板出货量迅速增加, OLED驱动 IC有望实现高增长, 其 中 AMOLED作为主流驱动技术具有大尺寸、高分辨率的特点。 面板厂商积极布局 OLED: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积极布局跟进 OLED产业,目前已经建成和规划了 12条小尺寸的 OLED面板线,而大尺 寸 OLED面板线也已经列入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的投资规划中,由 于液晶面板和 OLED面板在生产工艺上有 70%可以相通, AMOLED可以在液晶面板技术基础上发展,待 AMOLED技术成熟,现有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都可以改造成 AMOLED产线。因此,从长远看,中国 大陆未来OLED面板产能相当可观。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 OLED将逐步取代 LCD,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从显示效果来看, OLED具有全黑显示、视角广、柔 性可折叠等优势,随着 OLED屏幕的生产成本逐步降低,渗透率将 不断提升,看好 OLED行业的投资机会,给予“ 推荐 ” 评级。 重点推荐个股: 1) 万润股份 ( 002643) 深耕精细化工,布局 OLED材料; 2) 濮阳惠成 ( 300481) OLED中间体供应商; 3) 新纶科技( 002341) 联合苏州聚萃共建聚酰亚胺 ( PI) 树脂及薄膜产线; 4) 强力新材( 300429) 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龙头, 携手台湾昱镭光电进军 OLED升华材料; 5) 双星新材( 002585) 聚酯薄膜市场好转,新增 2亿平光学膜项目即将放量; 6) 时代新材( 600458) PI膜量产, OLED领域尚待开发。 风险提示: 1) OLED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2) 相关厂商业务进展不 及预期; 3) OLED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4)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重点公司 代码 股票 名称 2019/3/1 股价 2017 EPS 2018E 2019E 2017 PE 2018E 2019E 投资 评级 002341.SZ 新纶科技 11.81 0.34 0.36 0.55 34.74 32.81 21.47 买入 002585.SZ 双星新材 6.10 0.06 0.3 0.38 101.67 20.33 16.05 增持 002643.SZ 万润股份 11.18 0.42 0.49 0.6 26.62 22.82 18.63 买入 300429.SZ 强力新材 32.81 0.49 0.57 0.64 66.96 57.56 51.27 增持 300481.SZ 濮阳惠成 16.48 0.46 0.45 0.60 35.83 36.96 27.51 买入 600458.SH 时代新材 8.68 0.09 0.27 0.31 96.44 32.59 27.81 买入 (注:濮阳惠成和时代新材盈利预测取自万得一致预期) 1、 OLED产业高景气,巨头纷纷加码布局 2017、 2018年两年,苹果公司发布的 iPhoneX与 iPhoneXS均采用 OLED屏。并且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苹果公司可能会在 2020年的 iPhone产品线中完全放弃 LCD显示屏,转而采用可以让手机设计更加灵活的OLED显示屏。这意味着,苹果整个 iPhone生产线将会从 LCD转换到 OLED。 图 1:折叠和展开状态下的三星 GalaxyFold 在 2019年 2月 21日,三星正式发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 GalaxyFold,在随后的 2月 24日,华为也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 5G通信的折叠屏手机 MateX,引起市场多方关注。 图 2: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支持 5G通信的折叠屏手机 MATEX 与此同时,包括索尼、夏普、松下、东芝等一众日系彩电企业纷纷挺进 OLED 领域,以及三星 、 LG近期纷纷加大 OLED屏幕投资力度。 据 DSCC预计,三星将于 2019年开始试产 QD-OLED,月产能为 5,000片 8.5 代基板。如果成功,三星将在 2020年将产能翻番,并在 2021年和 2022年分别再增加 30,000片基板。根据UBIResearch数据, 2017年 AMOLED出货量达 4.4亿片(较 2016年增长 16.6%),收入达 271亿美元(较 2016年增长 62.3%)。 图 3: AMOLED显示屏出货量(百万)及增长率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4 2015 2016 2017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出货量 增长率 3.1 、 OLED有望成为手机主流屏幕 目前,中小尺寸 OLED技术相对成熟,已实现量产,其主要应用就是手机屏。 IHS预估, 2019年智慧型手机的OLED渗透率将首度超越 LCD来到 50.7%、市值约 207亿美元, 2025年 OLED的渗透率更将进一步推升至 73%。 图 4:手机 OLED/LCD面板出货量(十亿) 1.4 1.2 1 0.8 0.6 0.4 0.2 0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OLED LCD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量的提高, AMOLED成本显著下降。从初期极低的面板良率,现如今已经发展到70%上下的水准。同时,由于 AMOLED的材料成本占比比 LCD低得多, LCD的成本中材料占比接近 6成左右,但是 AMOLED的成本 中材料的占比仅为 40%45%。其他主要就是折旧、摊销和良率成本。随着早期投资的AMOLED产线部分产线的折旧的结束, AMOLED成本也会快速下降。 AMOLED在成本、轻薄以及反应速度、对比度、视角等方面具有其他显示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AMOLED逐步突破良率的瓶颈,实现量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有望加速取代 LCD。 图 5:良品率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当前许多热门机型都采用 AMOLED屏 。三星主动选择 AMOLED面板作为 Galaxy的主流模板,在小尺寸 OLED市场上利用智能手机横扫 99%市占率,除了供应自家产品外,还向 vivo、OPPO、金立、魅族、华为等国产品牌供货。 表 1: 采用 OLED屏的手机 AMOLED屏幕 代表机型 AMOLED iPhoneX、 iPhoneXS、 NOKIAN86、 NOKIAN8 SuperAMOLED 三星 I9000、三星 NexusS、三星 I8700、 NOKIALumia 800 SuperAMOLEDAdvanced 摩托罗拉 XT910、 HTCOneS、华为 P1 HDSuperAMOLED 三星 GalaxyNote、三星 GalaxyNexus、三星 GALAXY SIII SuperAMOLEDPlus 三星 I9100、诺基亚 900、 OPPOFinder 苹果公司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第一款搭载 OLED屏幕的手机 iPhoneX。在 2018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又推出 iPhoneXS系列,新款 iPhone也继续采用 OLED屏幕。苹果公司这一选择将会革新面板供应商的格局,带起全球面板厂与 手机品牌竞逐投资中小尺寸 AMOLED面板的热潮。 WitsView最新研究显示,预期在各面板厂积极扩充产能下, 2019年中小尺寸 AMOLED面板产能面积将达到 1790万平方米, 2017-2021年年平均成长率高达 32%。 图 6: 2017年 -2021年中小尺寸 AMOLED面板产能(百万平方米) 30 25 20 15 10 5 0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3.2 、 OLED电视面板市场快速增长,价格破冰进行时 2016年以来, OLED技术不断完善,良品率全面提升, 大尺寸 OLED面板已经进入市场。苹果公司在 2017年首次将柔性 AMOLED面板应用于 iPhoneX,预计新的 iPhone需求将有助于推升柔性 AMOLED面板的出货量。另外,对于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其正计划推出可折叠应用。而这一因素也将继续推动柔性 AMOLED面板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可折叠 AMOLED面板将是改变移动设备需求状况的关键因素。据 HIS预测, 2018年的 AMOLED板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4.6亿台,比 2015年 2.9亿台增加接近 60%,平均年增长率为 18.3%。 图 7: AMOLED面板出货(百万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15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 AGR18.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