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供电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法人代表 王卓 联 系 人 李展驰 通讯地址 四川省资阳市车城大道三段 456 号 联系电话 13982979715 传真 / 邮政编码 641300 建设地点 本工程位于资阳市简阳市境内 立项审 批部门 四川省电力公司 批准文号 川电发展 201376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m2) 永久占地: 6720 临时占地: 9800 绿化面积 ( m2) / 总投资 (万元) *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84.9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 产日期 2014 年 内容与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成渝铁路客运专线西起成都东客站,出龙泉,经简阳,过资阳,沿资中、内江进入重庆境内,而后经荣昌、大足、永川、璧山、大学城、沙坪坝后到达本线终点重庆站,线路正线全长约 308.6km。 成都、重庆是西南地区两个特大中心城市,以成都、重庆为中心,资阳、内江、永川等一批城市呈带状分布, 城际间人员往来频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之一。根据预测,成渝通道 2020 年、 2030 年成都至重庆间区段最大客流密度将分别达3154 万人 /年、 4482 万人 /年。依靠既有的成渝、成遂渝铁路及公路、民航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建设成渝客运专线,是解决成渝通道客运能力不足的最佳选择,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李家湾牵引站作为成渝铁路客运专线的配套工程,为其提供电力,有效确保- 2 - 了成渝客运专线的顺利开通和运行运营,是整个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成渝客运专线 李家湾牵引站 拟在 简阳市贾家镇 进行建设。作 为一级负荷,成渝客运专线李家湾牵引站采用 220kV 双电源供电,改善了运营指标,提高了运行经济性,保证了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鉴于李家湾 220kV 牵引变电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满足成渝客运专线的用电需求,提高高铁用电的电能质量及可靠性、稳定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供电工程是必要的。 二、与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规划符合性 输电线路位于资阳市简阳市境内,线路路径的选择得到了简阳市规划局的同意(附件 4), 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符合所在区域的规划。 四川省电力公司以 “川电发展 201376 号 ”文关于下达四川省电力公司 2013年 220、 110kV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确立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附件1)。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项中第 10 条: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本项目属 330kV 以下送(输)变电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电磁部分编写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四、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建设内容 ( 1)输电线路工程 本项目输电线路工程包含两个 220kV 线路工程。 线路一:三岔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 3 - 线路一起于三岔 220kV 变电站,止于李家湾牵引站,全长 1*km, 新建杆塔 32 基,塔基占地面积 2623m2。 线路二:棉丰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线路二起于棉丰 220kV 变电站,止于李家湾牵引站,全长 1*km, 新建杆塔 50 基,塔基占地面积 4098m2。 本项目输电线路均为单回塔架设设计, 导线三角形排列,导线采用双分裂 2 JL/G1A-400-48/7 钢芯铝绞线,分裂间距 400mm。本项目输电线路全线位于简阳市境内。 ( 2) 三岔 220kV 变电站 间隔扩建工程 三岔 220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四川省资阳简阳市玉成乡松林湾村,为在建变电站。三岔 220kV 变电站 的 设计规模为: 主变压器终期 3180MVA; 220kV出线终期 8 回; 110kV 出线终期 12 回; 10kV 出线终期 12 回; 10kV 无功补偿终期 348Mvar。 本期工程拟在在建变电站内扩建 1 个间隔,用于本工程线路 一 出线。 三岔 220kV 变电站于 2011 年 8 月 按终期规模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川省环境保护厅以 “ 川环审批 2011374 号 ” 文件批复,本次扩建的间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予以了评价,且在本工程出线与变电站的共同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目标, 本次环评不再对 三岔 22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进行重复评价。 ( 3)棉丰 220kV 变电站间隔 改造 工程 棉丰 220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四川省资阳简阳市简城街道办棉丰村, 已经建成运行多年。棉丰 220kV 变电站现有规 模为:主变 1150MVA+1120MVA; 220kV进出线 6 回, 110kV 进出线 7 回。 本项目棉丰 220kV 变电站间隔 改造 工程包括: 将自西北向东南第二间隔(原 220kV 桃 乡 间隔)调整为 220kV 至龙王间隔,并更换开关设备; 更换原自西北向东南第一间隔(原 220kV 龙王间隔)处断路器外所有间隔设备,用于本项目线路二出线。 本次建设是在棉丰 220kV 变电站原间隔位置上进行 设备拆除、 基础重建、设备构架改造、设备安装。本期工程不新增占地,无土建施工,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 棉丰 220kV 变电站最近一次间隔扩建 工程在 2009 年,该工程扩建 2 个 220kV间隔,间隔扩建后,棉丰 220kV 变电站 220kV 间隔已达到终期 6 回规模。建设- 4 - 单位已委托有资质单位对该工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了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批复,批准文号为 “川环审批 200978 号 ”,目前上述项目中涉及的 2 个 220kV间隔尚未竣工验收。 本次间隔改造工程不改变“ 川环审批 200978 号”批复的评价规模,改造施工仅产生少量废旧电气设备、金具等,由建设单位进行回收,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本次不再对棉丰 220kV 变电 站 间隔 改造 工程 进 行 评价。 ( 4)光缆通信工 程:沿本工程线路同塔建设 2 根 24 芯 OPGW 光缆,光缆线路总长 30.5km, 鉴于光纤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项目建设规模及基本构成见表 1-1。 2、 项目组成 表 1-1 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供电工程项目组成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输电线路工程 主体工程 项目 线路一 线路二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长度 ( km) 1* 1* 导线型号 双分裂 2 JL/G1A-400-48/7钢芯铝绞线 排列方式 三角形排列 杆塔数量(基) 32 50 占地面积( m2) 2623 4098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办公及生活设施 三岔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主体 工程 布置方式:主变及 GIS 配电装置均为室外布置 本次扩建的间隔 已在原评价报告表中进行了评价 项目 前期 本 期 本期扩建 后规模 终期 主变 ( MVA) 2180 无 2180 3180 220kV 出线(回) 4 1 5 8 110kV 出线(回) 8 0 8 12 辅助工程 在建给、排水系统、化粪池 ( 2m3) ,事故油池 ( 40m3) ,本期无 公用工程 在建站内、外道路,本期无 办公及生 在建主控楼、安全工具间、保安值班室、休息室、厕所等,本期无 - 5 - 活设施 仓储或其它 绿化地带,本期无。 棉丰220kV变电站间隔 改造 工程 主体工程 调换一个间隔; 更换一个间隔的设备; 主变及 110kV 无 改扩建 影响很小 本次 改造 的间隔 已在原评价报告表中进行了评价 辅助工程 已建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事故油池 ( 40m3),化粪池 ( 2m3) ,本期无 公用工程 已建站内、外道路,本期无 办公及生活设施 已建主控室、门卫室、安全工具间、厕所,本期无 仓储及其它 绿化地带,本期无 光缆通信工程 新建 2 根 24 芯 OPGW 光缆,光缆线路总长 30.5km 扬尘、噪声、生活污水 本项目主要设备选型见表 1-2。 表 1-2 主要设备选型 项目 设 备 型 号 三岔22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220kV 间隔设备器 采用户外 GIS,通用设备编号为 2GIS-3150/50W。内装以下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等 棉丰22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 工程 220kV SF6 断路器 选用瓷柱式单断口断路器 母线隔离开关 选用垂直伸缩式 出线隔离开关 选用双柱水平伸缩 220kV 电压互感器 采用敞开式单相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220kV 电流互感器 采用 油浸绝缘倒立式电流互感器 输电线路工程 导线 双分裂 2 JL/G1A-400-48/7钢芯铝绞线,分裂间隙 400mm 地线(光缆) 地线 一根 OPGW 光缆,一根采用 JLB40-120 铝包钢绞线 绝缘子 单 /双联 100kN、 120kN、 160kN 瓷或玻璃绝缘子串 杆塔名称 塔型 导线排列方式 基数 基础 线路一 线路二 单回 直线塔 2B1-ZMC1、2B1-ZMC2、2B1-ZMC3、2B1-ZMC4、 三角形排列 32 50 全掏挖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大板基础 转角塔 2B2-JC1、 2B2-JC2、2B2-JC3、 2B2-JC4 终端塔 2B2-DJC 本项目输电线路使用的典型杆塔见附图 4,输电线路基础型式见附图 5。 3、与项目有关的其他工程情况 本工程项目业主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而与本项目有关的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位于资阳简阳市贾家镇,该牵引站工程业主为成渝- 6 - 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牵引站建设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行环评,本次不进行评价。 4、本次环评内容 ( 1) 线路一:三岔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 ( 2) 线路二:棉丰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 五、项 目总布置及选址选线的合理性分析 1、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 1) 充分征求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路径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冰区、交通、林木、矿产、施工、运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路径方案优化,使线路走向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 2)在路径选择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大面积拆迁民房。 ( 3)原则上避开军事设施、城镇规划、大型工矿企业、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及重要通信设施,减少线路工程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4) 应尽可能避让 成都新机场(待建)要 求的电力设施不宜进入范围( 6km线)。 ( 5)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避开险恶地形、水网、不良地质地段,尽量避让林木密集覆盖区。 ( 6)尽可能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 ( 7)综合协调本线路与沿线已建、在建、拟建送电线路、公路、铁路及其它设施间的矛盾。 根据以上原则及沿线路径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2、线路路径 根据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供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结合根据两端变电站(牵引 站)的地理位置,工程特点、区域内已建电力线路、不良地质带、成都新机场要求、交通条件、房屋等因素的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优化,并经过反复比较,拟定出本工程- 7 - 唯一路经方案。 ( 1) 线路一:三岔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本线路从 220kV 三岔变 220kV 出线构架自西向东第 2 间隔起向南出线后,西行至烧房沟掉头北上,在董家沟跨越简三公路,线路跨越公路后继续北上,在马宝湾跨越 110kV 草丹 线 ,在沙坝沟跨越 110kV 丹贾 线,在赵家山越过建设中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 后 向北走线,经长岭埂,龙王庙,唐家桥等地到周家烧房附近钻 过 500kV 桃资 I、 II 回,到何湾子南面越过贾家至高明的等级公路,最后到达李家湾牵引站。 全线长 *km,线路总体走向自南向北,航空距离 10.6km,曲折系数 1.13。 ( 2) 线路二:棉丰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本线路自 220kV 棉丰变 220kV 出线构架自西北向东南第 1 间隔向西北出线后,跨越 110kV 棉草线 后前行约 800m 到江家祠出成都新机场要求的 6km 范围线(机场要求的电力设施不宜进入范围)后再转向西北方向走线。到天宫堰南边钻过 500kV 桃资 I、 II 回。线路经石堰场,干河坝等村镇到长滩井附近跨越绛溪河。 过绛溪河后线路沿绛溪河北边向西走线,经毛家坨,斑竹林等地到海螺河镇南再次跨越绛溪河,线路在绛溪河南侧向西偏北行进,经二郎庙,高滩坝等地到大湾越过建设中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线路过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后在鸡公树再次钻过 500kV 桃资 I、 II 回,到二道埝后再转向西北行进。线路从二道埝前行,依次跨越 110kV 丹贾线 ,贾家至玉成的等级公路,贾家至高明的等级公路,张家岩电站 -石桥的 35kV 线路,最后到达李家湾牵引站 。全长约 *km,线路总体走向自东南向西北,航空距离 15.5km,曲折系数 1.14。 两条线路的技术 经济情况见表 1-3。 - 8 - 表 1-3 本工程线路技术经济一览表 项目 线路一 线路二 线路概况 单回 *km,杆塔 32 基,航空直线长度 10.6km,曲折系数 1.13 单回 *km,杆塔 50 基,航空直线长度 15.5km,曲折系数 1.14 气象条件 最大风速 23.5m/s,覆冰厚度 5mm 交通条件 汽车运距 10km,人力运距 0.54km 汽车运距 10km,人力运距0.525km 房屋拆迁 m2 870 1350 林区分布及砍伐 未经过较大的集中林区,林木主要为分布在丘陵间的树木,树种以 松树为主 砍伐量约为 105 棵 砍伐量约为 187 棵 从环保角度分析: 本工程线路基本沿航空直线选取路径,尽量缩短线路距离,线路较为顺直,可减少杆塔数量,节省线路走廊,最大程度的减少 施工造成的土石方开挖及林木砍伐量。 同时,工程区域内多条公路与线路平行或交叉,可减少 施工过程中临时便道的修筑,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线路从环保角度分析,是合理的。 此外,本工程 220kV 输电线路路径还具有下列特点: 线路沿线无重要文物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 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尽可能减少与已建送电线路的交叉跨越,以降低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 线路尽量靠近和利用现有公路,以方便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有利于安全巡视; 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地质段,以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其长期可靠安全运行; 线路沿线采用高塔 跨越林木,尽量减少林木的砍伐 ; 本项目输电线路与成都新机场通讯导航台站位置无冲突,满足现有国家及民航相关场地及电磁环境 保护标准要求,并取得机场建设部门同意协议(见附件 4、附件 7); 本项目输电线路所经区域海拔高程在 400480m 之间, 线路工程设计之时已考虑成都新机场建设部门关于输电线路杆塔限高的规定(杆塔顶高程低于 507m),线路杆塔顶高度满足该规定要求; 本项目距三岔湖的直线距离为 5.45km,线路沿线不涉及风景、人文景观,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对三岔湖旅游区造成影响。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线路路径选择是合理的。 本项目输电线路已经获得简阳市规划局的同意意见 (见附件 4)。 - 9 - 3、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本项目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其它 线路时,工程设计中已按照 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规定对跨越河流、公路、农田、送电线路等保留了足够的净空。导线对地面及其他交叉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1-4。 表 1-4 220kV 输电线路导线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最小允许垂直 距离( m) 备注 1 居民区 7.5 线路处于评价范围内有居民 敏感目标的区域 2 非居民区 6.5 线路处于评价范围内无居民 敏感目标的区域 3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8.0 4 110kV 电力线路 3.0 5 500kV 电力线路 6.0(跨越导线)8.5(跨越杆塔) 6 对通信线路距离 4.0 7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顶部 4.5 8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顶部 3.5 9 不通航河流 4.0 绛溪河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了解及收集的资料统计,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的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1-5。 表 1-5 220kV 输电线路全线主要交叉跨越 序号 名称 线路一 线路二 跨(钻) 越次数 备注 跨(钻) 越次数 备注 1 500kV 电力线 1 钻 500kV 桃资 I、 II 回 2 钻 500kV 桃资 I、 II 回 2 110kV 电力线 2 跨 110kV 草丹线、丹贾线 2 跨 110kV 棉草线、丹贾线 3 电力线路( 35kV) 1 1 4 公路 4 简三公路,贾家 高明公路 5 乡村公路 5 不通航河流 3 小型河流 4 绛溪河 本项目线路一与工程区域内其他 11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存在 3 处交叉跨越,其中 1 次钻越 500kV 桃资 I、 II 回, 1 次跨越 110kV 草丹线、 1 次跨越 110kV 丹贾线;本项目线路二与工程区域内其他 11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共有 4 处交叉跨越,其中 2 次钻越 500kV 桃 资 I、 II 回, 1 次跨越 110kV 棉草线、 1 次跨越 110kV丹贾线。各个交叉跨越点的情况见表 1-6、 1-7,各个交叉跨越点的具体位置详见- 10 - 附图 3。 表 1-6 本项目输电线路钻越既有线路情况 被钻越线路名称 被钻越线路钻越点处导线高度( m) 规范要求距离( m) 本工程线路允许架设高度( m) 满足现行规范下的实际距离 被钻越线路情况 最低点 最高点 线路一 500kV 桃资 I、II 回 47 6 6.5 16 >6 正常运行 线路二 500kV 桃资 I、II 回 45 6 6.5 16 >6 正常运行 500kV 桃资 I、II 回 49 6 6.5 16 >6 正常 运行 表 1-7 本项目输电线路跨越既有线路情况 被跨越线路名称 被跨越线路跨越点 处导线高度 m) 规范要求距离 ( m) 本工程线路最低允许架设高度( m) 被跨越线路情况 线路一 110kV 丹贾线 18 3 21 正常运行 110kV 草丹线 22 3 25 正常运行 线路二 110kV 丹贾线 18 3 21 正常运行 110kV 棉草线 10 3 13 正常运行 4、 林木砍伐 本工程线路未穿越国有林区及森林保护区。线路全线 多为人工林地,局部地段林木茂密,主要树种为松树、柏树、杂树、竹子等。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项目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林木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 4.5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 3.5m 的树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 2.0m 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 4.5m 即可。 砍伐的林木主要集中在塔基位置,不砍伐施工通道。据统计,本项目输电线路砍伐树木 数量见表 1-8。 表 1-8 本项目输电线路林木砍伐数量一览表 序号 线路 名称 砍伐林木数量 松、柏等(棵) 杂树(棵) 果树(棵) 竹子(根) 合计 1 线路一 27 26 30 22 105 2 线路二 48 62 40 37 187 在满足相关设计规程和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少砍伐树木,以减轻对生- 11 - 态环境的影响。 六、项目拆迁及安置 1、拆迁情况 本项目对影响工程施工和运行安全的房屋进行拆迁处理。据统计, 220kV 三岔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工程需要拆迁 4 户居民,涉及人口约 15 人 ,拆迁房屋面积约 870m2。 220kV 棉丰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 工程需拆迁 5 户居民,涉及人口约 18 人,拆迁房屋面积约 1350m2。由 “环境影响分析 ”及 “专项报告 ”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线路工程不涉及环保拆迁。 2、安置情况 工程拆迁民房安置原则是采取后靠分散安置,由被拆迁人在本村内另行择地建房,安置点不在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建设单位将按照资阳市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七、工程占地情况 本工程输电线路由 2 个线路工程组成,永久和临时占地情况见表 1-9。 表 1-9 输电线路占地情况一览表 单位: m2 序 号 名称 杆塔数量 塔基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备注 塔基施工 牵张场 1 线路一 32 2622 3200 600 2 线路二 50 4098 5000 1000 3 合计 82 6720 8200 1600 八、运营期工作人员 输电线路运营期不需设置工作人员。 九、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输电线路工程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运输条件较好,施工区域内有多条公路可供运输,主要有简三路、贾家 高明公路、太平桥 海螺 坛罐公路及其他的乡村道路及机耕道 。线路一施工的汽车运距约 10km,人力运距约 0.54km;线路二施工的汽车运距约 10km,人力运距约 0.525km。 2、施工工序 - 12 - 输电线路施工工序为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本工程线路工程的施工周期约需 8 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20 人左右,民工40 人左右,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 十、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总静态投资为 *万元。其中棉丰 22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投资 669万元、三岔 220kV 变电站间隔 扩建 工程投资 417 万元、 220kV 三岔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工程投资 1826.57 万元、 220kV 棉丰变 -李家湾牵引站 220kV 线路工程投资 2602.32 万元。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0。 表 1-10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变电站 输电 线路 合计 棉丰 22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 三岔 22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 1 占地面积 永久 hm2 0.672 0.672 临时 塔基施工 hm2 0.820 0.820 牵张场 hm2 0.160 0.160 合计 hm2 1.652 1.652 2 挖方 m3 0 0 2481 2481 3 填方 m3 0 0 2481 2481 4 总弃 /填土量 m3 0/0 0/0 2481/2481 2481/2481 5 总建筑面积 m2 6 静态投资 万元 * * *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变电站 棉丰 220kV 变电站已建成投运,值班人员的少量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站内绿化,不外排; 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收集处理 ; 事故油经管道排入事故油池 ( 40m3) ,收集后的事故废油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没有外排。变电站在运行期间没有收到环保投诉。 本次评价在现场监测期间 ,对棉丰 220kV 变电站进行了原有污染情况监测,在棉丰 220kV 变电站站界四周设置了 4 个监测点, 经现场监测, 220kV 棉丰变- 13 - 电站站外电磁环境影响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2、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 成渝客运专线资阳李家湾牵引站为拟建牵引站,工程所在区域没有原有污染问题。 3、输电线路 本次评价在现场监测期间,对与本项目新建输电线路存在交叉跨越的原有已建并正常运行 的 110kV 以上输电线路进行了线下监测,监测内容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及噪声 。共设置了 4 个监测点位,分别设置在 110kV 棉草线( 1#2#之间)本工程拟建线路跨越处下方、 500kV 桃资 回 ( 37#38#之间)本工程拟建线路钻越处下方、 110kV 丹贾线( 51#52#之间)本工程拟建线路跨越处下方、 110kV 草丹线( 28#29#之间)本工程拟建线路跨越处下方。经现场监测,原有输电线路 与 本项目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处下方的电磁 及声 环境影响能够满足评价标准。 - 14 - 建设项目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气象、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地质 简阳市位于资阳市西北,四川盆地中部偏西边缘,踞沱江河中游,龙泉山东麓。北倚成都市的金堂县、龙泉驿区、双流县,东邻资阳市的乐至县,南接资阳市雁江区,西靠眉山市的仁寿县。北上成都 48km,南下内江 100km,踞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和国道 318、 321之要。市辖范围地跨东经 1041134至 1045336,北纬 300428至 30390,南北长 63.3km,东西宽 68.3km。 ( 1)地形、地貌 简阳市地貌以浅丘为主,其次为低山和河坝冲积平原,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8.13%。沱江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将境内丘陵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丘陵以中丘中谷、深丘中谷为主,兼有浅丘宽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海拔一般在 400m至 580m之间。西部丘陵以浅丘宽谷为主,兼有部分缓丘河坝和中丘中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 369m至 500m。西北辖有龙泉山脉中段的一部分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 7.76%,地势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为 500m至 900m,最高峰1059m。 本项目拟建线路沿线地貌为低山丘陵 ,大部分地段海拔 420-480m。 ( 2)地质、水文条件 沿线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洪积层( Q4sl+pl)、残积坡积层( Qel+sl)和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 J2s)泥岩、砂岩和灰岩组成。 拟建线路位于 3 峨眉山 -成都 -万州四川盆地分区 (坳陷 )。路径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较为平缓,路径区内无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好,不存在影响线路路径成立之地质构造问题。线路位于丘陵地区,植被发育完整,线路沿线暂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崩塌或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及 1 号、 2 号修 改单,拟建场地 50 年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0.35s。 受地层、地形及构造的影响和控制,线路沿线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次- 15 - 为沟谷地段粉质粘土中少量的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砂岩风化裂隙中,水量较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以泉、井等形式排泄。上层滞水分布于沟谷地段粉质粘土中,水量贫乏,受季节影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沟渠灌溉水的补给,沿沟谷由高到低向低洼处排泄。 本工程跨越的主要河流为绛溪河。绛溪河发源于仁寿县高家场,流经仁寿 县、成都市、简阳县,在简阳县县城公园处汇入沱江。绛溪河流域面积 900km2,河流全长 83km,河道弯曲系数 2.12,河道比降 5.42 ,流域呈扇形,水系发达。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78108m3,多年平均流量 8.81m3/s。 二、气候、气象条件 本项目工程区域位于资阳市简阳市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夏热冬冷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本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特征值见表 2-1。 表 2-1 气候条件组合表 项目 资阳市 30 年一遇 (P%=3.33),离地 10m 高 10min 平均最大风速 16.6 最多年雷暴日数 (d) 57 平均年雷暴日数 (d) 33.5 年平均气温 ( ) 17.4 极端最高气温 ( ) 40.0 极端最低气温 ( ) -4.0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947 三、植被 本项目输电线路在资阳市简阳市境内走线。线路所经区域为丘陵地形,项目沿线植被较好。主要树种有松树、柏树、杂树和竹子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柑橘、核桃等。农田区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各种蔬菜等农作物。 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 四、动物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属农业和林业生态系统 为主,生物多样性较好。在工程线路沿线,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工程区域经常出没的动物以鸡、鸭等家禽;牛、- 16 - 羊、猪等家畜为主,另外还有常见的小型野生动物,如 田鼠、野兔、 麻雀、乌鸦、蝙蝠等。 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及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布。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偏西部,幅员面积 2213.5km2,简阳市辖 25个镇和 29个乡, 2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 147.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 1.83 。 一、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概况 本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社 会经济指标见表 2-2。居民生活质量指标见表 2-3。 表 2-2 工程所经地主要国民经济指标 项 目 人口 (万人 ) 面积 (km2) 生产总值 (万元 ) 人均生产 总值 (元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 计 简阳市 147.6 2213.5 524000 1488000 617660 2629600 17815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 2012年版。 表 2-3 工程所经地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一览表 项 目 简阳市 粮食总产量(万吨) 68.54 肉类总产量(万吨) 19.4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73.9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280 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6953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 2012年版。 二、土地利用现状 简阳市土地利用结构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占地、其他占地(含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等)、未利用地等。本项目输电线路所在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三、简阳 三岔湖景区 三岔湖景区位于简阳市龙泉山东麓三岔镇,三岔湖面积 121km2,水域面积27 km2,蓄水 2.27 亿 m3,镶嵌着 113 个孤岛和 160 多个半岛,有 240km 迂 回曲折的湖岸线,湖面海拔 457m 至 462.5m,湿地面积达 3 km2,各种岛类繁多。三岔湖景区自 1983 年正式对游客开放以来已是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一。1993 年列入世界名湖录,湖周山区有幽美险峻的丹景山、张飞营、乾封庙、三峨眉、牛角寨、石洞沟和古老的摩岩石刻等人文景观。 资阳市人民政府于 2008 年以 “资府办函 200848 号 ”撤销了三岔湖市级自然- 17 - 保护区,确定了将三岔湖建设成以生态观光度假和高尚运动为主导的生态休闲、运动、文化型湖泊旅游区。 本项目距三岔湖的直线距离为 5.45km,线路沿线不涉及风景 、人文景观,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对三岔湖旅游区造成影响。 四、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 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位于成都以南的简阳市境内,距成都中心城区40km。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2009 年 6 月底完成合作区域总体规划,该规划涉及到简阳市三岔镇、新民乡、董家埂乡、丹景乡和武庙乡 “一镇四乡 ”区域。 合作区域以三岔湖为中心,总面积 90km2(包括水域面积 27 km2,陆地面积63 km2),其中起步区面积 20 km2。合作区以建设 “ 国际性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都平原城市群新型旅游城市,现代服务业新 城 ” 为目标,力争 3年基本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 5 年初具规模, 8-10 年基本完成起步区开发建设。 本项目距合作区的直线距离为 1.78km,项目的建设不会对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造成影响。 五、文物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 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及人文景点等敏感点。 六、与城镇规划的符合性 输电线路位于资阳市简阳市境内,线路路径的选择得到了简阳市规划局的同意(见附件 4)。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简阳市城镇规划的总体要求。 - 18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 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本项目投运后不涉及新增大气、水污染物的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质量无影响。因此,本次环评没有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重点针对评价区域开展了电磁环境和环境噪声的现状监测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简单调查分析。电磁环境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详见附件 5,对区域电磁环境现状分析评价见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报告,此处仅列出分析评价结果。 一、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的布置及合理性分析 本次环评现场调查期间,评价人员首先根 据设计、建设单位人员介绍本工程变电站及 输电线路布置方式以及工程区附近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然后再会同设计以及建设单位人员一起到现场进行踏勘调查,根据本工程 变电站、 输电线路路径及其外环境关系确立了具体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监测点位 。 1、棉丰 220kV 变电站 本次监测在棉丰 220kV 变电站四周 站界各布置了 1 个监测点,分别为 14#监测点。 监测点位能反映棉丰 220kV 变电站四周围墙外的电磁 及声 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合理 。 监测内容为: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 、噪声 。 2、输电线路 ( 1)背景值及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