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地下学生食堂 及附属用房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公章) 2014年1月 2 3 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地下学生食堂及附属用房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法人代表 冯洪荣 联系人 李鹏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金鱼胡同10号 联系电话 18601969561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06 建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12号(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校园内) 立项审批部门 东城区发改委 批准文号 东发改发2013111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教育 占地面积(平方米) 29331.48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133 总投资 (万元) 1024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5年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 12 号,建校于 1954 年,为完全中学,学校分为中国学生部和国际学生部,目前在校学生数共计2959人,其中:中国学生部4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021人;国际学生部2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938人,在校教职工人数为357人。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国际文凭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实验校、北京市实验教学先进单位、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北京市校园建设示范校、北京市花园式学校。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现有体育活动用房较少,现有操场过小、破旧且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食堂(仅有厨房操作间)造成学生用餐只能采用分班送餐方式,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以上学校硬件设施不能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此 5外,由于学校没有停车位,来校汽车无处停放,存在随意停放影响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的问题。 为了保证学校广大师生的用餐卫生、安全和质量,完善学校的体育教学功能,满足学校交通顺畅与美观等方面的需求,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决定启动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地下学生食堂及附属用房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地下学生食堂及附属用房建设工程为改扩建项目,本次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包括:拆除现有废弃花房、废弃锅炉房、废弃木工房、食堂(仅为厨房操作间)、礼堂、东附楼、旧教学楼和配电楼等地上建筑面积6941.3m2,翻建东门传达室建筑面积 29.9m2,保留现有新教学楼、新综合楼、外生楼、阶梯教室和体育馆等建筑面积 30845m2,新建地下食堂、体育活动用房、社团活动用房、办公用房、仓库、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建筑面积1221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72m2,地下建筑面积11639m2)。项目改扩建完成后总建筑面积43085.9 m2。 此外,项目同步实施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室外综合管线、道路、绿化及大门、围墙、旗杆旗台、雕塑、亭子、花廊、照明等工程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北京市有关规定,结合项目情况,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负责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 12 号(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校园内)。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周围环境状况 项目所在大院东侧为海晟名苑居民区(由北向南依次为 10 米处的海晟名苑14号楼和 9米处的海晟名苑 1号楼); 项目所在大院南侧为十字坡街,隔路由西向东依次为 42 米处的新中西里 1号楼、新中街和45米处的阳光都市 2号楼; 项目所在大院西侧为十字坡街,隔路从南到北依次为:22米处的北京市东城区职业技术学校、18米处的新中街 15号居民楼、北京奎文宾馆、18米处的北京 6建工集团党校培训中心、24米处的东直门派出所; 项目所在大院西北角紧邻铂晶豪庭居民楼; 项目所在大院北侧为马路,隔路由东到西依次为 18 米处的北京第一幼儿园(分园)、15米处的东城逸墅居民小区; 项目周围环境状况见附图2。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地下学生食堂及附属用房建设工程为改扩建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10240 万元,建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拆除部分、翻建部分和新建部分。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 数量 单位 总用地面积 29331.48 总建筑面积 43085.9 现有建筑面积 30874.9 其中: 拆除建筑面积 6941.3 翻建建筑面积 29.9 保留建筑面积 3084 新建建筑面积 12211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572 地下建筑面积 11639 容积率 0.8 / 建筑密度 26.31 % 绿地率 17.86 % 停车位(地下) 42 辆 学校现有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7816.2 ,项目拟拆除及保留建筑情况见表2 。 表2 学校拟拆除及保留的建筑物情况 序号 名称 层数 建筑面积 备注 1 南侧门脸房 1 177.6 拟保留用房 2 外生楼1 5 3346 3 阶梯教室 2 595.7 4 外生楼2 4 973.4 5 体育馆 2 180 .4 6 新综合 5 8248.26 7 新教学楼 5 15698.64 拟保留总建筑面积合计 30845 1 东门传达室 1 29.9 拟翻建用房 71 花房 1 18.68 拟拆除用房 2 锅炉房 1 246.81 3 食堂 1 376.57 4 礼堂 1 607.1 5 木工房 1 53.39 6 旧教学楼 23 4520.8 7 东附楼 3 750.86 8 锅炉房东侧 1 131.52 9 教工食堂北侧 1 117.28 10 大门传 室 1 35.69 11 配电楼 2 82.6 拟拆除建筑面积合计 6941.3 现有建筑总建筑面积总计 37816.2 根据上表可知,学校拟保留建筑面积为30845.00,翻建建筑面积为29.9,共计30874.9。拟拆除建筑面积6941.3。 1、拆除部分:拆除项目建设用地地上现有6941.3建筑物。 1)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拟配套拆除项目建设用地地上部分建筑,包括旧教学楼、东附楼、礼堂、食堂(仅有食堂操作间)、锅炉房(已改为换热站)、花房、木工房、锅炉房东侧等,共计6941.3。 旧教学楼拆除后,中国学生将转入学校北侧教学楼中学习,专业课利用综合楼的专业教室。 礼堂拆除后,礼堂举行活动今后将利用体育馆二层能容纳500人的报告厅解决。 食堂(仅为厨房操作间)拆除后,拟新建一座符合规范和实际使用需求的地下食堂来解决学生就餐问题。 现有锅炉房已废弃,已改为换热站,项目目前改用市政热力供热。 2)学校现有263m环形操场需拆除重建。 3)学校现有围墙约750m需拆除重建。 2、翻建部分 项目建设用地现有地上建筑:东门传达室,面积为29.9。为配合该项目的建设,需进行翻建。 3、新建部分 该项目新建建筑面积为 12211 ,包括新建地下食堂、体育活动用房、社团活动用房、办公用房、仓库、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同步实施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室外综 8合管线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及大门、围墙、旗杆旗台、雕塑、亭子、花廊、照明等的建设。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3-附图6。 3.1新建建筑 本项目在教学楼南侧地下建设食堂、体育活动用房、社团活动用房、办公用房、仓库、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设计为食堂,地下二层设计为体育活动用房、社团活动用房、办公用房、仓库、车库及设备用房。结合项目实施地上建设 200 米标准跑道及篮球场、羽毛球场及乒乓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结合地下建筑的建设,地面将建设楼梯间、电梯间等作为地下建筑的出入口。配合操场的建设,结合出入口设计一座领操台。新建地下车库设有一个汽车出入口,通过坡道到达学校南面红线处,便于社会车辆进出,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各功能用房面积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3 功能面积分配表 用房类型 楼层 房间名称 间数 建筑面积 学校三类用房 地上一层 地下出入楼梯间 5 572 地上面积合计 572 地下一层 学生餐厅 1 2463.83 教师餐厅 1 557. 3 清真餐厅 1 514. 4 更衣室 2 85.26 开水间 1 8.63 水吧 1 52.74 售餐口 1 200.89 厨房 1 453.07 粗加工 1 586.96 清真餐口 1 66.16 清真厨房 1 159.73 洗碗间、消毒间 1 224.86 后勤财务室 1 82.14 厕所 1 49 28 充值区 1 1 4.65 地 一层面积合计 5630.58 地下二层 国际部社团活动室 3 533.66 体育活动室 4 694.63 机器人实验室 1 255.84 乒乓球室 2 352.21 副库房 1 137.12 主库房 1 124.65 蔬菜库房 1 60.45 9蛋、禽库房 1 60.45 收货室 1 66.80 管理室 1 66.80 冷藏库房 1 86.7 冷冻库房 1 89.50 工具间 1 68.78 维修值班室 1 68.78 地下二层面积合计 2666. 2 三类用房面积合计 8869.00 设备用房 地下二层 弱电室 1 57.60 换热站 1 131.01 制冷机房 1 214.95 强电配电室 1 138.09 进风机房 1 138.09 消防水池 1 595.12 消防泵 1 157 57 排风机房 1 95.47 地下一层 变电所 1 138.09 设备用房面积合计 1666 人防兼地下车库 地下二层 车库(车位42个) 1 1610.63 管理室 1 65. 7 人防兼地下车库面积合计 1676 面积合计 12211 3.2垂直交通 新建地下建筑根据需要,地下食堂设置8部楼梯、2部电梯供人员出入。根据地面场地情况,在地面设置5个楼梯间。 3.3体育活动场地 设置200米标准跑道操场一处,基础采用沥青混凝土基础,塑胶地面,结构设计按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体育活动场地占地面积约为4517。 3.4大门 学校拟设置3个校门。其中一个主要入口位于学校南侧正中间位置,中国学生主要由此进入,门宽10m;另一主要入口位于正门西侧国际学生部楼前,主要供国际学生出入,门宽6.5m;消防车入口位于学校北侧教学楼前,门宽7.2m。 3.5围墙护挡 沿学校红线设置一圈围墙,总长度约为730m,高2.4m。其中靠近南侧围墙设置130m通透的铁艺栏杆。东西北侧三面设置600m钢混结构实体墙,面砖贴剁。另在西侧由于 10 学校地坪与校外市政道路存在高差,需设置挡土墙,石材质贴面,规格为长260m,高1m。 3.6旗杆旗台 领旗杆高24m,升旗平台长6m,宽4m,高0.5m。 3.7独立雕塑 在学校操场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三处设置3座雕塑。东北角以运动为题材,给人们以动感的享受,可以吸引学生及周边居民来此健身。西北角以向上为题材,激励学生积极求学进取。西南角以名人雕像为题材的励志雕塑。 3.8亭子、花廊 操场外西北角空地上设置一处亭子、一处花廊,供学生看书早读,美化环境。 3.9室外照明 建成后的操场及其它体育设施将会在学生放学后对社区进行开放。为满足校园内夜间的室外照明需要,需设置80组双管金属型金属卤化物灯。 3.10绿化 依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学校绿化率为21.91%,绿化总面积约为6108。目前学校已实施的绿化面积为677,则随着学校的整体规划进度的实施,学校剩余绿化工程将在此次建设中完成,需完成面积约为5431。 3.11道路 依据校园总平面规划,拟建设道路面积约为2285。 3.12其它 根据项目食堂建设需要,新设置4 m隔油池一座,拟设置于项目地下一层食堂操作间内。项目主要厨房设备见下表。 表4 厨房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地下一层平面图 1 六门冰箱 1880*760*1920 1 台 2 双头蒸炉 1500*800*800 2 台 3 六头煮面炉 800*800*800 2 台 4 单头煮面炉 1100*900*800 5 台 5 半坑半平扒炉 台式 3 台 6 面火炉 台式 3 台 7 双缸电炸炉 台式 2 台 8 电焗炉 台式 2 台 119 四门冰箱 1230*740*1920 6 台 10 电四眼灶 2150*1150*800 2 台 11 电大锅灶 1150*1150*800 8 台 12 电双头低汤灶 1400*700*500 3 台 13 搅拌机 B-20 1 台 14 压面机 M-60 1 台 15 和面机 50KG 1 台 16 电饼铛 45型 3 台 17 电烤箱 三层六盘 2 台 18 醒发箱 双门 1 台 19 电蒸饭车 双门 4 台 20 电大锅灶 1150*1150*800 1 台 21 电四眼灶 2150*1150*800 1 台 22 电蒸柜炉 910*910*1800 1 台 23 消毒柜 双门 2 台 24 制冰机 40KG 1 台 25 锯骨机 立式 1 台 26 切片机 立式 1 台 27 绞肉机 立式 1 台 28 土豆去皮机 立式 1 台 29 切菜机 立式 1 台 30 油烟净化器 22000风量 5 台 31 排烟风机 7# 5 台 32 消音房 7# 5 套 33 减震器 7# 5 套 34 消音器 10 节 35 防火阀 5 台 地下二层平面图 36 冷库 佛里昂制冷-16800*9200*2500 386 m 37 冷库 佛里昂制冷-8400*4600*2500 97 m 注:通过上述厨房设备清单和设计图可知。厨房操作间按照投影面积折算有40个基准灶头,设置22000风量油烟净化器和附属风机5套,合计风量110000m3/h。 四、公用工程 本项目地块周边有市政自来水、中水、排水、电力、热力、燃气等市政条件,项目可直接从周边市政引入。 1、给排水 1.1给水 给水管线接自校园现有管网,管径DN50,最低压力为0.25Mpa,接入长度约为90m 12 室内给水系统:采用枝状给水管网。室外给水管网:与市政给水管网连接成环状网。管材、附件:埋地给水管管径不大于75mm时采用热镀锌钢管,罗纹连接,作加强防腐;管径大于75mm时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接口,作正常防腐。饮用水由各楼层设置的电饮水机提供。 本项目建成后拟新增 101 个学位,教职工人数不变。采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给水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拟建项目用水情况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按学生年上课220天计算) 表5 拟建项目用水量预测 用水项目 盥洗用水 冲厕用水 餐饮用水 用水量标准 20L/人d 20L/人d 15L/人餐 每人每天用总用水量 55 L/人 项目日用水量 5.555t/ d 项目年用水量 1222.1 t/ a 由上表可知,拟建项目建成后,日用水量拟增加5.555 t/ d,年用水总量1222.1 t/ a。 1.2排水 室内排水系统:污水管线实行雨、污水分流排放。项目拟对产生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沉淀预处理后(餐饮废水先经过隔油池隔油处理),排入建筑红线南侧的市政道路下的排水管。室外雨水部分下渗,进行雨水回收利用,部分通过管网收集,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系统。雨水管接入长度为150m,管径为DN400;污水管接入长度为50m,管径为DN100。项目建设涉及现有雨水管线的拆移100m。 项目新增用水主要为学生生活用水,则项目新增排水量为学生生活污水。其排水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算,则排水量约为1000t/a。 2、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 供热采用市政热力。引进一次市政管网,在校园内设换热站,安装换热系统,采用散热器供热。热媒温度运行参数为8560,采暖热负荷按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65W/估算,总采暖热负荷为370.5kW(车库不采暖)。 本项目地下场馆制冷采用VRV空调系统,覆盖地下一层食堂范围,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按110W/估算,总冷负荷为627kW。 冷藏库房和冷冻库房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 13 3、通风系统设计 地下车库、厨房、餐厅等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厨房设事故通风系统,设厨房排油烟系统,达标排放。厕所、设备机房等房间设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其余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设机械排烟系统。排气筒高度为2.5m。 4、电气工程设计 新建部分功能为食堂、车库、配套用房等,总建筑面积为 12211 。学校现有配电室配有两台1250KVA干式变压器,满足现有建筑供电需求。本次新建项目,经专业厨房设计公司测算,需新增2台1250KVA变压器,满足新建建筑用电需求。 五、施工工期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安排为12个月,从2014年2月开始,至2015年1月完工。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分为中国学生部和国际学生部。目前在校学生数共计2959人,其中:中国学生部4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021人;国际学生部2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938人。目前在校教职工人数为357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地下车库废气和食堂(仅有食堂操作间)油烟等。 1、 现有水污染物 根据调查,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目前年用水量约为 50000t/a。用水包括食堂(仅有食堂操作间)用水、生活盥洗用水、冲厕用水、清洁用水等。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约为40000 t/a。现有项目总排水口处的排水水质见下表。 表6 现有项目污水水质 单位:mg/L 类 别 污 染 物 浓 度 CODcr BOD5 SS 氨氮 动植物油 总排口排水水质 250-350 150-230 170-250 30 15-30 排放标准 500 300 400 45 50 厨房废水经位于现有厨房操作间内的隔油池隔油处理后和其它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校区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校区总排口水污染物排放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排水的CODcr按350mg/L、氨氮按30mg/L计 14 算,则现有项目CODcr、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CODcr14t/a、氨氮1.2t/a。 2、 现有大气污染物 项目原有大气污染物为食堂(仅有食堂操作间)油烟和地下车库废气。 2.1食堂油烟:现有食堂(仅有食堂操作间)位于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大院东侧。设有炒灶3个、汤灶1个、蒸灶4个。其中炒灶部分设油烟净化器及附属风机1台,吸附式净化器及风机安装在厨房吊顶内,净化器安装时间较长,净化效率下降。油烟由食堂(仅有食堂操作间)屋顶排气筒排放。按照达标排放浓度 2mg/m3,排烟量为10000m3/h,按每天满负荷运行2小时计,年运营250天,则现有食堂处理前油烟日排放量为0.04kg/d,年排放量为10kg/a。本次建设项目完工后将拆除该建筑。食堂改至本次新建地下一层位置。 2.2地下车库: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北侧教学楼地下设有地下车库,共设置停车位40 个。车场内设有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 6 次/h,设 1 个排气口。按年使用时间 250天计算。项目地下停车场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7。 表7 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污 染 物 排 放 系 数 (g/km) 行驶 距离 (km) 地下车位数 车位使频率 每天排气小时数 排 气 量 (m3/h) 排 放 速 率 (kg/h) 排 放 浓 度 (mg/m3) 标准值 排 放 量 (kg/a) 排气口高度(m) 排 放 速 率(kg/h) 排 放 浓 度 (mg/m3) CO 1.00 0.15 40 2 4 3万 0.003 0.1 0.0764 1 3 2.5 NOX 0.068 0.00 204 0.0068 0.0033 0.6 0.204 THC 0.060 0.00018 0.006 .0438 10 0.18 3、噪声: 评价单位在接到评价任务后,于2013年12月12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由于本项目为学校,夜间不运营,故本次评价只对项目厂界昼间噪声进行了监测。 为了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经过现场踏勘,本次在拟建区平面内共设置了4个监测点,环境噪声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附图2。 表 8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值 监测点位置 东 西 南 北 昼间监测值dB(A) 52.6 53.3 52.3 52.4 执行标准dB(A) 1类:昼间55 15 由以上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监测点的昼间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类”功能区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 原有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是原有食堂的厨余垃圾、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活垃圾,以及隔油池中定期排出的油脂。年产生活垃圾40t/a,年产厨余垃圾50t/a,隔油池产生的废油脂1.0t/a。本项目年产生活垃圾总量为91t/a。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对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妥善及时处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隔油池定期清理出的油脂经收集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理。 1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原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新东城区的行政区域。 一、地形、地貌、地质 东城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北部。经首都功能核心区区划调整后,新东城区辖区面积扩大到 41.84 平方公里。北部、东部与朝阳区相连,南部同丰台区接壤,西部与西城区相接,东西最宽处5.2公里,南北最长处13.0公里。管辖17个街道办事处,205个社区。东城区的地形为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洪积冲积扇平原土层深厚,开阔平坦,平均海拔43.5米,最高47.7米,最低40.8米。 二、气候、气象 东城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太阳总辐射量,年为5222.7兆焦耳/平方米。多年平均气温为11.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6.7毫米。年最多的风向是偏北风,其次是南偏西方向的风。风向的季节性、时段性和交替变换性十分显著。 三、水文、植被 东城区内有若干人工景观河湖(包括护城河等),无较大水体流经。 东城区居于北京市中心城区,绿化率较高。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东城区社会环境简况 1、社会经济结构 根据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2月20日)数据资料,东城区积极落实各项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全区经济回暖趋势明显,主要经济领域继续向好。 2011年东城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预计达到2.25万美元。2011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20亿元,是2006年的2.19倍。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2011 年单位 GDP 能耗预计降至 0.22 吨标准煤,较 2006 17 年下降30%。 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4%,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等六个重点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64%。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48家,技术交易额近300亿元。重点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王府井升级战略稳步推进,百货大楼北厦、澳门中心、乐天银泰等5 个项目竣工,新增商业商务面积 30 万 m2。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快速发展,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开创了“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发展模式,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累计实现交易额13亿元,荣获“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 在北京市城六区内率先组建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搭建起综合服务统一平台。区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达到14家,位居全市第二。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由90家整合调整为6家,增强了区属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对外开放交流取得新进展,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国际友城达到18个。 2、主要行业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 62.32 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实现销售产值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全区GDP的2.2%。 建筑业:全区有资质等级企业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3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0.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全区GDP的2.5%。 金融业: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224.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占全区 GDP 的18.2%。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全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6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占全区GDP的13.3%。 批发和零售业: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4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占全区GDP的11.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4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全区GDP的11.8%。 房地产业:全区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区GDP的10.0%。 18 3、教育和文化卫生 3.1教育 全区共有中学51所,其中,教育部门办42所,民办、其他部门办9所;教职工7422人,其中专任教师4954人;在校学生51949 人,招生16117人,毕业17079人。小学63所,教职工4465人,其中专任教师3553人,在校学生45693人,招生7538人,毕业7723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在校学生270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85人。幼儿园51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2所,集体办9所,民办4所,其他部门自办16所,教职工197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在园幼儿11877人。 3.2文化 全区有公共图书馆2个,建筑面积1.36万m2,公共图书馆总藏数101.34万册(件),阅览座席651个,全年外借人数18.80万人次,外借图书59.21万册次。全区有文化馆2个,建筑面积1.65万m2。全区共有文艺表演团体56家。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65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8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8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9个。 3.3卫生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08个,其中,医院57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0092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5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87人,注册护士8404人。 2011年圆满完成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信息采集和持卡就医工作。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累计收缴415.9亿元,累计支付400.81亿元。全面落实居家养老(助残)“九养”办法,形成了覆盖全区的服务网络体系。建成北苑区级养老院。推行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纳入监控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71%,为27147名劳动者追讨工资5471.95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4、文物保护 东城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名胜故迹在东城区占有突出地位。全区现有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 127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处,占全市的 3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6项,占全市的27%;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项。其中有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北大红楼、故宫、国子监、孔庙、地坛、钟鼓楼、雍和宫、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中山堂、智化寺、普渡寺、东四清真寺、王府井天主教堂等名胜古迹。 19 项目附近没有文物保护单位。 二、项目所在地社会环境简况 项目所在地归属东直门街道。东直门街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部偏北、东二环路以东,因地处东直门而得名。面积 2.2 平方公里。东以春秀路、工人体育场西路为界,与朝阳区三里屯街道相接;南以潘家坡胡同、吉市口八条北侧为界,与朝阳区朝外街道交界;北以香河园北街、柳芳南里为界,与朝阳区左家庄街道、和平街街道相接;西以东直门北大街、东直门南大街、朝阳门北大街为界,与东城区东四街道、北新桥街道相邻。辖区南北最长3114米,东西最宽1080米,辖大街5条,14个居委会。 20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北京市区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5月1日5月7日监测数据,东城区东四大气监测子站监测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表9 东城区东四大气监测子站统计数据表 监测时间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空气质量 2013年5月1日 88 臭氧8小时 2 良 2013年5月2日 98 细颗粒物 2 良 2013年5月3日 108 臭氧8小时 3 轻度污染 2013年5月4日 115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3年5月5日 241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3年5月6日 75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3年5月7日 221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上述数据表明,在连续监测的7天内,其中2天的空气质量为良,2天的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3天的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体为通惠河上段,根据北京市水体功能的划分,通惠河上段水体功能类别属于类水体,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河流水质现状资料, 2013年3月通惠河上段现状水质为1类水体。 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根据2011年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立体分层监测结果显示,深层水质较好,浅层水质较差。第一含水层组水质最差,第二含水层组水质次之,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水质较好。在822眼测试井中,达标井385眼,占测试井的46.8%;超标井437眼,占测试井的53.2%。总体来 21 看,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中北部地区水质较好,南部地区水质较差;超标区主要分布在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组,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锰、硝酸盐、氨氮;第三含水层组超标指标主要为锰、氨氮;第四含水层组没有超标指标。 三、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单位在接到评价任务后,于2013年12月12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关规定: (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其性能符合 GB3785 和 GB/T17181的规定,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差不大于 0.5dB,声校准器满足GB/T15173对1级或2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2)测点选择和气象条件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选择一般户外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气象条件: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 (3)监测类型与方法 监测类型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附录B的监测方法。 (4)监测点布设和测量时间 监测点布设:为了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经过现场踏勘,结合项目周边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在项目所在区域厂界外1m处共设置了4个噪声现状监测点,监测点位置见附图2。 监测时间:项目夜间不运营,监测时间为2013年12月12日昼间14:3016:00。 (5)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本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及执行标准见下表。环境噪声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附图2。 表 10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值 监测点位置 东 西 南 北 昼间监测值dB(A) 52.6 53.3 52.3 52.4 执行标准dB(A) 1类:昼间55 由以上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监测点的昼间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类”功能区标准规定的标准限值。 2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调查,该项目将项目周边的机关单位、学校、幼儿园和居民楼的居民等敏感点作为环境保护对象。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对象见下表。 表11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方向 名称 与本项目所在大院距离 1 东 海晟名苑 14号居民楼 10米 2 东 海晟名苑 1号居民楼 9米 3 南 新中西里 1号居民楼 42米 4 南 阳光都市 2号居民楼 45米 5 西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22米 6 西 新中街 15号居民楼 18米 7 西 北京建工集团党校培训中心 18米 8 西 东直门派出所 24米 9 西北 铂晶豪庭居民楼 紧邻 10 北 东城逸墅居民楼 15米 11 北 北京第一幼儿园(分园) 18米 23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一、大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有关规定。相关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取值时 二 标准 二氧化氮 (g/Nm3)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40 80 200 二氧化硫 (g/Nm3)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60 150 500 CO (mg/Nm3) 日平均 小时平均 4 10 O3 (mg/Nm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160 200 PM10 (g/Nm3)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70 150 PM2.5 (g/Nm3)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35 75 TSP (g/Nm3)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200 300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通惠河上段是该地区主要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 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pH 69 溶解氧(DO) 3 BOD5 6 CODcr 30 石油类 0.5 氨氮 1.0 高锰酸盐指数 10 粪大肠菌群数(个/L) 20000 24 三、地下水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14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pH 6.58.5 色度 1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总硬度 450 硫酸盐 250 氨氮 0.2 高锰酸盐指数 3.0 氯化物 250 硝酸 20 四、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执行1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适用区 1类标准 55 45 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污 染 物 排 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水排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