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乙字第 3306 号 JHS(环 ) 2013-043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 环境影 响报告书 编制单位 :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 0 一 三 年 十二 月 国环评证乙字第 3306 号 JHS(环) 2013-043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 环境影 响报告书 ( 报批 稿) 编制单位 :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 一 三 年 十二 月 评 价 单 位 :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法 人 代 表 : 地 址: XX 市白云大道南段 301 号 电 话:( 0851) 4705131 邮 编: 550008 编 制 单 位 :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编 制 单 位 负 责 人 : 环 保 所 所 长 : 环 保 所 总 工 : 项 目 负 责 人 :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 姓名 证号 负责内容 签字 李从文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 B33060040900 总报告、工程分析、声环境专题、环境空气专题 付甫刚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 B33060110900 水环境专题、风险专题 张金生 环评上岗证 B33060014 生态、景观专题、 水土保持专题 刘 伟 环评上岗证号 B33060015 社会专题、公众参与、固体废物专题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 论 . 1 1.1 项目来源及建设意义 . 1 1.2 评价目的 . 1 1.3 编制依据 . 1 1.4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 4 1.5 评价预测时段 . 8 1.6 评价标准 . 8 1.7 评价因子 . 11 1.8 评价内容及评价工作重点 . 11 1.9 环境保护目标 . 12 1.10 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影响分析 . 19 2.1 工程基本概况 . 19 2.2 方案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 . 19 2.3 道路方案的走向 . 20 2.4 道路线路局部方案比选 . 20 2.5 交通量预测 . 22 2.6 主要工程概况 . 23 2.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3 2.8 工期安排 . 33 2.9 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 . 33 3 环境现状评价 . 40 3.1 自然环境 . 40 3.2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43 3.3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 52 3.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4 3.5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 58 3.6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64 3.7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66 3.8 景观现状调查与评价 . 69 4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71 4.1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1 4.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4 4.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与评价 . 78 4.4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 80 4.5 声环境影响评价 . 86 4.6 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评价 . 99 4.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99 4.8 景观影响分析 . 105 5 水土保持方案 . 107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 5.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 107 5.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 107 5.3 水土流失预测 . 108 5.4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 108 5.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108 6 环境风险评价 . 111 6.1 施工期环境风险评价 . 111 6.2 营运期环境风险评价 . 111 6.3 应急预案 . 114 7 公众参与 . 115 7.1 公众参与个人访谈 . 115 7.2 公众参与团体访谈 . 117 7.3 公示和媒体信息公告 . 118 7.4 公众参与调查意见处理 . 122 7.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 122 7.6 公众参与建议 . 123 8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 124 8.1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 124 8.2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 125 8.3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127 8.4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及建议 . 128 8.5 声环境保护措施 . 131 8.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35 8.7 景观环境保护措施 . 137 8.8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 138 9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控计划 . 139 9.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139 9.2 环境监测计划 . 142 9.3 工程环境监理计划 . 143 9.4 人员培训计划 . 146 9.5 环保竣工验收的建议 . 146 10 环保投资估算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48 10.1 环保投资费用估算 . 148 10.2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 149 10.3 环境影响损失分析 . 149 10.4 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 149 11 评价结论 . 151 11.1 工程建设内容 . 151 11.2 与相关规划符合性 . 151 11.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152 11.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53 11.5 水土保持 . 159 11.6 环境风险 . 159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 11.7 公众参与 . 160 11.8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 161 11.10 环保投资及经济损益分析 . 170 11.11 总结论 . 170 11.12 建议 . 171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4- 附图: 附图 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拟建项目 平纵面缩图 (含环境 现状 监测点 位 ) 附图 3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系图 附图 4 拟建项目道路沿线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 5 拟建项目道路沿线 植被分布 图 附图 6 拟建项目排水去向图 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拟建项目立项批复 附件 3 拟建项目标准确认函 附件 4 拟建项目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5 拟建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附表: 附表 1:拟建项目公众意见调查表(个人访谈) 附表 2:拟建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表(团体调查) 附表 3:拟建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表 4:拟建项目主要环保措施验收一览表 附表 5:拟建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附表 6:拟建项目环保措施一 览表 附表 7:拟建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附表 8:拟建项目公众参与调查统计表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 前 言 拟建的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是 XX 大学城 内的重要城市主干道道路,本 项目的建设将与周边高校的校区项目开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实现高校聚集区内道路与周围交通干道的连接,另一方面可解决区内各高校的主要出行交通量,形成整个高校聚集区的骨干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促进整个高校聚集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整个 XX 高校聚集区以及 XX 市的文化教育经济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 XX 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已 关于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 立项 的批复( 黔贵安管经发 2013 44 号)文件和 XX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XX 大学城 XX路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 道路规划为城市 I 级主干道,路基宽度为 40m,计算行车速度为 60 km/h,道路全长 5.43Km, 项目 总投资 91785.29 万元 。 2013 年 5 月,我院受 XX 贵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根据本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项目组成立了由生态、大气、噪声、社会及环境经济评价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组,于 5 月 上 旬先期走访了 XX 区的环保局、建设 局和国土局等单位,收集了有关技术资料,在此期间又对本项目工程沿线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实地踏勘,并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于 2013 年 7 月 中 旬编制完成了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 2013 年 8 月 26 日 XX 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 贵安新区 组织召开了 XX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 形成了专家组审查意见 。 根据环境影响 报告书 专家组审查意见, 我单位 对 报告书 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 完成 XX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 稿 ) 。 本项目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评价组得到 了 贵安新区和 XX 市 环保局、建设局和国土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 1 总 论 1.1 项目来源及建设意义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11)的规定, 2013 年 5 月 XX 贵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下称 “建设单位 ”)委托 XX 省交通科 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 “我院 ”) 承担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委托书见附件 1。 拟建的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 位于 XX 大学城范围内, 是 XX 高校聚集区内的重要城市主干道 ,其实施对 于实现 XX 高等教育聚集区总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 1.2 评价目的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通过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本工程的可行性。 ( 2)通过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预测本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 3)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或减缓工程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 4)为该项目制定施工期和营运气环境管理计划,同时为区域内城镇 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和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3.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12.29 修正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 8)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7.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4 年 9 月 20 日实施, 1998 年 4 月 29 日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199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7.1.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8.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4 号 2008.01.0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 号 2008.8 18)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 2005441 号; 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11) 20)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国务院令第 590 号令, 2011.1.19) 1.3.2 部门规章 1)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 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1999 107 号); 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第 5 号令 2003); 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 2006 28 号);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 2008.10.1); 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第 9 号令 2005.7.12); 6)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 200394 号 国家环保总局); 7)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 2007184 号); 8)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保部200870 号 )。 9)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 592 号)。 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22号)。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 11) 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 部 2012 51 号) 。 1.3.3 地方有关法规 1)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XX 省人大常委会, 2009.6.1); 2) XX 省土地管理条例( XX 省 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0.9.22;200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 XX 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 2012 22 号); 4) XX 省生态功能区划( XX 省人民政府 2005 年 5 月 10 日颁布实施); 5) XX 市生态功能区划( 2008 年 12 月); 6) XX 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1997 年 10 月); 7) XX 市绿化条例修正案( 2005 年 6 月); 8) XX 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2009 年 7 月); 9) XX 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2005 年 11 月); 11) XX 市 调整 XX 部分 地面水 水 环境功能划类; 12) XX 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办法( 2000 年第 77 号,修正); 13) XX 市城乡规划条例( XX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1.3.4 技术 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4- 1.3.5 技术 规范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B03-2006,交通部 。 2)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10 。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4 2010 。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 2004 。 5)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 6) 环境空气质量和监测技术规范 HJ/T94-2005 。 7)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HJ/T90-2004 。 8)声环境质量标 准 GB3096-2008(附录 C: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方法)。 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10)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T 192-2006 。 1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08。 12)水 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 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3-2008。 1.3.6 技术资料、规划文件 1)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3.5)。 2)委托书 3) 贵安新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2013 2030) 4)关于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 立项 的批复( 黔贵安管经发 2013 44 号) 5)拟建项目标准确认函 6)拟建项目现状监测报告 1.4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1.4.1 评价等级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以及 建设项目环境风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 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结合工程特征及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确定本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如下评价等 级。 ( 1)地面水环境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93),拟建项目施工期污水排放量 500m3/d,本项目营运期无污水排放。 拟建的道路沿线跨越河流均为思丫河,思丫河属小型河流。根据 XX 区水体功能区划及 贵安新区 环保局对本评价标准请示函的复函 ,思丫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且本项目的施工期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因此本次评价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 2)地下水 建设项目分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结合本项目建设的特征,本项目为道路工程,完成后本项目本身不排放污水,道路埋设的污水管网仅作为排放路径,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本项目不对区域地下水进行开采,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工程对地下水存在的影响隐患来自施工期的桥梁段孔桩开挖影响,故本项目属于 类建设项目。 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 根据导则,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情况见表 1.5-2。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6- 表 1.5-2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一览表 评价级别 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 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 易污染特征 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一级 弱 -强 易 -不易 敏感 大 -小 复杂 -简单 弱 易 较敏感 大 -小 复杂 -简单 不敏感 大 复杂 -简单 中 复杂 -中等 小 复杂 中 较敏感 大 -中 复杂 -简单 小 复杂 -中等 不敏感 大 复杂 中 复杂 不易 较敏感 大 复杂 -中等 中 复杂 中 易 较敏感 大 复杂 -简单 中 复杂 -中等 小 复杂 不敏感 大 复杂 中 较敏感 大 复杂 -中等 中 复杂 强 易 较敏感 大 复杂 二级 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它组合 三级 弱 不易 不敏感 中 简单 小 中等 -简单 中 易 不敏感 小 简单 中 不敏感 中 简单 小 中等 -简单 不易 较敏感 中 简单 小 中等 -简单 不敏感 大 中等 -简单 中 -小 复杂 -简单 强 易 较敏感 小 简单 不敏感 大 简单 中 中等 -简单 小 复杂 -简单 中 较敏感 中 简单 小 中等 -简单 不敏感 大 中等 -简单 中 -小 复杂 -简单 不易 较敏感 大 中等 -简单 中 -小 复杂 -简单 不敏感 大 -小 复杂 -简单 注:黑体字部分为本项目的特征 根据项目场区设勘察采样,道路场区深部地下水为岩溶水、孔隙水和基层裂隙水,地下水为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承压水。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结果,在勘察深度范围内,项目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7- 为一个工程地质层 覆盖于基岩上的第四系土 层为耕植土层及残破积粘土层,根据水文地质手册粘土渗透系数为 3.1X 10-6 cm/s,在 10-7 cm/s10-4 cm/s 之间,且分布连续、稳定,则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 项目所在区域属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雨。含水层为分布于地势低平地段的第四系人工填土、残坡积粘土以及耕植土中,无统一水位标高,分布不均匀,常呈透镜状分布,水位、水量具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丰枯季差异大,富水性弱。基岩裂隙水以岩体内部裂隙为主要排泄通道,含水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其主要补给来源为上层滞水下 渗补给,季节性特征较明显。含水层污染特征为 “不易 ”。 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水源保护区,以整个场区来看, 存在泉点 分布,则项目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没有废水排放。 综上述,通过查表 1.6-2 可知本项目地 下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 3)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的规定,工程占地面积 2km2 或工程总长度小于等于 50km,且工程所在区域为一般区域的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本项目为交通建设项目,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重要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生态敏感区,属 于一般区域,拟建项目总长 5.43 km,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总面积为 52.63hm2,因此本次生态评价定为三级。 ( 4)环境空气 依据 HJ2.2-2008,城市主干道、快速路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本项目 为城市 I 级主干道 ,因此,确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 5)声环境 依据 HJ2.4-2009,本项目位于声功能区 2 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 3dB(A)5dB(A),受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因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 6)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 术导则,本拟建项目为城市道路,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因此,本拟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本拟建项目各专题的评价等级见表 1.4-1。 XX 大学城 XX 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XX 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8- 表 1.4-1 专题评价等级及依据 专 题 依 据 评价等级 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声功能区 2 类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