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航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公司航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XX公司航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XX公司航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XX公司航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XX公司航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 言 ( 1)项目由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铁山港岸线自彬塘至雷田,长约 25km,可作为建设 10万 20万吨级干散货码头岸线、 5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码头岸线、 5万 10 万吨级成品油或液化气码头岸线及修造船工业岸线。 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工程( ABC段)已于 2009年 12月竣工通航,该工程按 10 万吨级航道建设,航道里程长度为 16.495km,航道设计有效宽度 210m,设计底高程为 -13.0m,乘潮水位 3.56m,历时 2.5小时,通航保证率为 70%。其后,随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 海铁山港区 1#4#泊位 4个 10万吨级码头工程及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项目配套 1#2#泊位 2个 10 万吨级码头工程 的建设,以及铁山港区 5# 16#泊位 10 万吨级码头工程、中石化广西 LNG项目码头、云南产业园项目配套码头等工程的筹建,进入铁山港区的 10万吨级船舶密度将大幅度提高。考虑进出铁山港的船舶和货运量的发展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对已建成的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工程进行扩建,实施“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 ( 2)本项目工程规模 本 航道扩建 工程 是在已建二期航道的基础上,按 10万吨级 散货 船舶 乘潮保证率 90%标准进行扩建,同时考虑兼顾 满足 26.3万 m3和 26.6万 m3LNG船 等船型 安全通航的要求 , 设计基本沿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 航道 ( ABC段) 进行拓宽、浚深, 考虑铁山港西港区 5# 16#泊位码头运营需要,设计 终点 由现有二期航道终点( C 点)向里延伸至规划的 铁山港西 港区 16#泊位尽头 处 ( Z点),设计航道全长 18.7km( ABCZ段)。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疏浚工程、吹填工程、锚地、助导航及配套工程。主要采取疏浚的整治措施使航道尺度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本项目吹填区的海域使用不列入本航道项目中,由业主另行立项 并单独办理用海手续,本次评价内容仅包括航道建设营运及临时储泥坑泥沙中转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吹填区相关环境影响由其他项目另行分析,不纳入本次评价范围。 ( 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2013 年 8月 28日,受北海市路港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工作组成员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相关部门咨询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合项目排污特征及周边环境敏感点、污染源分布及相关规划情况,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获取评价海域的海水水质、海洋 生态等现状资料。 在公众参与调查方面,我单位在 2013 年 9 月 4日(即接受委托后的第6日)在广西交通 运输 厅网站公示该项目基本信息; 2013 年 9 月现场调查时初步调查沿线单位、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 2013 年 12月完成初稿得出项目初步环评结论后即在北海市政府网站进行二次公示。 2013 年 12月我单位再次进行现场公众参与调查、张贴信息公示等,充分了解民意。 ( 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及其规划环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2007 2020)、北海港总体规划 、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5)等相关规划 。项目用海范围内不涉及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等敏感区域。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施工期, 主要是航道疏浚及 储泥坑倾倒等作业 对海水水质、海洋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评价提出施工期缩短挖泥船的试喷时间、减少挖泥船溢流、 临时储泥坑围设防污帘 等措施,并对施工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补偿。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环保投资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 1.1 评价任务由来 - 1 - 1.2 评价目的 - 2 - 1.3 评价内容 - 2 - 1.4 编制依据 - 2 - 1.5 评价标准 - 4 - 1.6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 4 - 1.7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 5 - 1.8 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 - 6 - 1.9 环境敏感区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 6 - 1.10 评价时段 - 7 - 1.11 评价工作程序 - 7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9 - 2.1 项目概况 - 9 - 2.2 项目地理位置 - 9 - 2.3 航道现状 - 10 - 2.4 建设规模与设计标准 - 10 - 2.5 总体方案设计 - 12 - 2.6 主要工程量 - 17 - 2.7 投资估算与工期安排 - 18 - 2.8 施工组织 - 18 - 2.9 工程分析 - 20 - 第三章 环境概况 - 25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25 - 3.2 社会环境概况 - 31 - 3.3 海洋资源和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 32 - 3.4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 36 - 第四章 环境现状评价 - 38 - 4.1 海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38 - 4.2 沉积物现状调查与评价 - 45 - 4.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46 -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9 - 5.1 潮流场影响预测 - 59 - 5.2 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 61 - 5.3 海水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 63 - 5.4 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 - 66 - 5.5 生态影响评价 - 67 - 5.6 大气环境、声环境及固体废物影响简要评价 - 73 - 第六章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75 - 6.1 项目建设的正效应 - 75 - 6.2 施工对通航的影响 - 75 - 6.3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75 - 6.4 产业政策相符性 - 77 - 6.5 对沿线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分析 - 77 - 第七章 环境风险评价 - 78 - 7.1 评价目的 - 78 - 7.2 风险识别及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 78 - 7.3 源项分析 - 79 - 7.4 风险事故预测 - 80 - 7.5 溢油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 86 - 7.6 风险防范 - 87 - 第八章 公众参与 - 91 - 8.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91 - 8.2 公众参与 调查 - 91 - 8.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 94 - 8.4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和建议 - 97 - 第 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 98 - 9.1 施工期环保措施 - 98 - 9.2 营运期环保措施 - 101 - 9.3 环境保护措施费用估算 - 102 - 第十章 清洁生产 - 104 - 10.1 疏浚工程分析 - 104 - 10.2 吹填 施工 - 104 - 10.3 本项目清洁生产总体评价 - 104 -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05 - 11.1 项 目环境损失分析 - 105 - 1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05 -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 107 - 12.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107 - 12.2 环境监测计划 - 109 - 12.3 环境监理计划 - 109 - 12.4 环保验收 - 111 - 第十三章 评价结论 - 112 - 13.1 工程概况 - 112 - 1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113 - 13.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113 - 13.4 公众参与 - 117 - 13.5 评价总结论 - 118 -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 总平面布置方案 图 附图 3 锚地、吹填区、临时储泥坑位置图 附件: 附件 1 项目环评委托书 现有航道 拟设吹填区 铁山港区码头 铁山港区码头 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资料图片)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资料图片) 航道 所在区域 现状照片 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1 - 第一章 总 论 1.1 评价任务由来 铁山港西港 区是北海港重点发展的枢纽港区之一,未来大型深水码头主要布置在铁山港区 。 随着铁山港区大型码头泊位的建成数量日益增多,进出铁山港区的船舶数量将快速增加,该进港航道的通航任务将日益加重。为适应港口的快速发展、保证港口正常生产和船舶的安全航行,亟需加快铁山港区航道工程的建设。 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工程( ABC段)已于 2009年 12 月竣工通航, 将原有铁山港 5万吨级航道段( ABC段)扩建至 10 万吨级, 航道里程长度为 16.495km,航道设计有效宽度 210m,设计底高程为 -13.0m,乘潮水位 3.56m,历时 2.5 小时,通航保证率为 70%。其后,随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铁山港区 1# 4#泊位 4 个 10 万吨级码头工程及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项目配套 1# 2#泊位 2 个 10 万吨级码头工程的建设,以及铁山港区 5# 16#泊位 10 万吨级码头工程、中石化广西 LNG 项目码头、云南产业园项目配套码头等工程的筹建,进入铁山港区的 10 万吨级船舶密度将大幅度提高 。 考虑进出铁山港的船舶和货运量的发展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对已建成的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工程进行扩建,实施“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 本航道扩建 工程 是在已建 二期航道的基础上,按 10 万吨级 散货 船舶 乘潮保证率 90%标准进行扩建,同时考虑兼顾 满足 26.3 万 m3和 26.6 万 m3LNG 船 等船型 安全通航的要求 ,设计基本沿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 航道 ( ABC段) 进行拓宽、浚深, 考虑铁山港西港区5# 16#泊位码头运营需要,设计 终点 由现有二期航道终点( C点)向里延伸至规划的 铁山港西 港区 16#泊位尽头 处 ( Z点),设计航道全长 18.7km( ABCZ段)。 本项目建成后,铁山港区航道二期由现有的 ABC 段( 16.495km)延长至 ABCZ 段( 18.7km),全段航道等级仍为 10 万吨级 , 乘 潮水位由 3.56m 降低至 2.78m、 乘潮历时由 2.5小时延长至 3小时、 通航保证率由 70%提高至 90%; 外航道 AM 段及西航道 MB段有效宽度由 210m拓宽至 330m、设计底高程由 -13.0m浚深至 -14.7m,根据西港区各码头实际运营需求,西航道 BCZ 段有效宽度由 210m 收窄至 190m、设计底高程由 -13.0m浚深至 -14.0m。 本项目的建设,将 提高 10 万吨级散货船舶的通航保证率,并兼顾考虑满足其他类型船舶的通航安全,对提高铁山港航道利用效率、进一步开发铁山港深水岸线资源、促进第一章 总论 - 2 - 临港工业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 实意义和作用。 1.2 评价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开展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查清拟建工程沿线现有环境状况,对工程施工中和建成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及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该航道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力争把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期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1.3 评价内容 本项目的 吹填区 位于规划的啄罗作业区 LNG 码头后方 7 个物流仓储项目用海范围内,吹填区海域的使用不列入本次航道项目中,由这 7个物流仓储项目另行立项并单独办理用海手续,本项目疏浚土的吹填作业也纳入这 7个物流仓储项目建设的吹填工程中,不属于本次航道项目建设内容,因此, 本次评价内容仅包括航道建设营运及临时储泥坑泥沙中转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吹填区相关环境影响由其他项目另行分析,不纳入本次评价范围。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12 月 26 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00年 4月 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响评价法 2003年 9月 1日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 2月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 4月起施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 3月 1日起施行;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年 4月 1日起施行;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年 8月 28 日修订;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年 1月 1日起施行;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2004年 1月 1日起施行;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04年 9月 1日起实施;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2009年 1月 1日起施行; 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3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 12 月 1日起施行;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0 年 3月 20 日;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1985国务院发布, 2011年 1月 8日修订; (17)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06年 11 月 1日; (18)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2009561号; (1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11 月 18 日); (20)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 200628号, 2006年2月 14 日起施行); (21) 国务院( 2002)第 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2) 交通部 2003年 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3) 交通部公路发 2004314号文“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 (24)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广西环保局桂环字 200113号; (25) 环发 2012 7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6) 环办 20121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 (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年 10 月 1日起施行; (28)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2010年修订; (29) 广西壮族自治区航道管理条例 2002年发布; (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 (1998);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32) 关于印发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的通知,交海发 2007165号; 1.4.2 技术规范 (1)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04); (2) 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评价导则( HJ/T169-2004); (7)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 HJ422-2008); 第一章 总论 - 4 - (8) 海洋调查规范( GB/T12763-2007); (9)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SC/T9110-2007); (10)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S149-1-2007; (11)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S105-1-2011; 1.4.3 相关规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2011年 3月; (2)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 2011年 5月;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2007 2020) 2007年 6月; (4) 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 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