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 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有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4 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3号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常州华伦热电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周* 联系人 郭* 通讯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景德东路87号 联系电话 150*7756 传真 - 邮政编码 213100 建设地点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景德东路87号 立项审批部门 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武发改201415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D44 占地面积(平方米) -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8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8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0 评价经费(万元) 投产日期 201 4年5月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原辅材料:见表1。 主要设施规格、数量:见表2。 煤及稻壳成分分析见表3。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年) 8400 燃油(吨/年) / 电(千瓦时/年) / 燃气(标立方米/年) / 燃煤(吨/年) / 蒸汽(吨/年) / 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主要为废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改造,无新增废水产生及排放。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6表1 3号锅炉原辅材料消耗状况 消耗量(t/a) 序号 名称 技改前 技改后 变化量 来源及运输方式 1 煤 35000 35000 0 国内,汽运 2 稻壳 30000 30000 0 国内,汽运 3 碳酸钙 2000 1300 -700 国内,汽运 4 氢氧化钙 0 720 +720 国内,汽运 5 20%氨水 0 630 +630 国内,汽运 6 水 0 8400 +8400 管道 表2 主要设施规格、数量状况 数量(单位:台) 序号 名称 备注 技改前 技改后 增量 备注 1 循环流化床锅炉 75t/h 3 3 0 3 号使用、4号停用、5 号备用 B3-3.43/0.98 1 1 0 使用 2 发电机组 B12-3.43/0.98 1 1 0 停用 3 汽轮机 B3、B12 2 2 0 B3 使用、B12 停用4 给煤机 / 6 6 0 2 台使用 5 碎煤机 / 1 1 0 / 6 制纯水系统 / 3 3 0 1 台使用 7 输送系统 / 3 3 0 1 台使用 8 静电除尘器 / 3 2 -1 剩余2 台停用 9 出渣系统 / 3 3 0 1 台使用 10 布袋除尘器 / 0 1 +1 / 11 脱硫塔 / 0 1 +1 / 12 脱氮系统 / 0 1 +1 / 13 氨水储罐 40m30 1 +1 / 表3 燃煤及稻壳成分分析一览表 名称 Car% Har% Nar% Sar% Aar% 稻壳 39.71 4.94 0.49 0.08 16.67 燃煤 42.89 3.33 0.7 0.6 20.39 表4 3号锅炉技改前后变化情况 设备名称 参数名称 单位 技改前 技改后 容量 t/h 75 75 锅炉 锅炉排烟温度 140 140 数量 台 1 1 方式 / 静电除尘 布袋除尘 除尘器 除尘效率 % 99.6 99.8 数量 台 0 1 方式 / 煤内掺碳酸钙 炉内喷碳酸钙、 炉外喷氢氧化钙+喷水 脱硫 脱硫效率 % 70 97 数量 套 0 1 方式 / / SNCR 技术 脱氮 脱氮效率 % 20 70 型号 / Y9-38No13.5 Y9-38No13.5 引风机 数量 台 2 2 7单台流量 m3/h 90500 90500 风压 kPa 3000 7500 进口烟温 140 140 高度 m 80 80 排气筒 出口直径 m 2.4 2.4 1、项目由来 常州华伦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使用过武进前黄热电厂、武进华伦热电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名称,企业注册资本为1380万元人民币,企业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景德东路 87 号。企业现有厂区共有 3 台 7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 1台锅炉(其中4号锅炉已经停止使用、5号锅炉作为备用锅炉、3号锅炉正常使用) 。技改扩建 181.2 万千瓦热水机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1994 年 7 月 18 日取得武进县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 YG75-3.82/M锅炉一台、3000KW背压机、热网管道一条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200 3年2月27 日取得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 3#、5#75 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物质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200 8年8月13 日取得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并于2009年4月30 日通过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关于该项目建成部分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为了落实国家对热电厂减排任务,改善区域空 气质量,并且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的颁布,企业拟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对厂区现有的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3号锅炉)进行提升改造,主要针对废气治理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有“煤内掺碳酸钙脱硫+静电除尘”调整为“SNCR 脱氮+炉内喷碳酸钙、炉外脱硫塔+布袋除尘” ,从而减少烟尘、SO2及NOx的排放。项目已经取得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关于该项目的备案通知(武发改201415号) ,整个技改项目预计201 4年5月安装到位,项目不需要新增用地、不新增职工。 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见表5。 表5 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设计能力 序号 工程名称(生产线或生产车间) 产品名称及规格 技改前 技改前 增量 年运行时数h 1 蒸汽生产线 蒸汽 28万吨/年 28万吨/年 0 2 供电生产线 供电 2000 万度/年 2000 万度/年 0 7200 3、公用及辅助工程 8公用及辅助工程见表6。 表6 公用及辅助工程状况 建设名称 技改前 技改后 备注 储存区 1000m21000m2, 新增1 个40m3储罐 / 储运 工程 运输 250000t/a 250650t/a 汽车运输 给水 350000t/a 358400t/a 依托原有 排水 生活污水农田灌溉 生活污水农田灌溉 / 公用 工程 供电 420 万度/a 420 万度/a 企业自己提供废气处理 煤内掺碳酸钙脱硫+静电除尘+80 米高排气筒 SNCR 脱氮+炉内喷碳酸钙、炉外脱硫塔+布袋除尘+80米高排气筒 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农田灌溉 生活污水农田灌溉 依托原有 环保 工程 固废处理 全部处理或处置 全部处理或处置 依托原有 4、生产制度、职工人数 项目原有职工116人,技改后不新增职工,采取三班制生产,8h/班,350d/a。5、厂区周围环境概况 本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景德东路87号,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东侧为常武路;南侧为鲍家塘及第二水泥厂;西侧为永安河;北侧为政平大河。详见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图。 6、厂区平面布置 项目主体为 1 座锅炉房、1 座汽机房,均位于厂区中部,仓库、煤棚及生物质棚位于厂区西侧,办公楼位于厂区南部,详见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常州华伦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使用过武进前黄热电厂、武进华伦热电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名称,企业注册资本为1380万元人民币,企业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景德东路87号。企业现有厂区共 有3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4号锅炉已经停止使用,5 号锅炉作为备用锅炉,3 号锅炉正常使用。 技改扩建 181.2 万千瓦热水机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199 4年7月18 日取得武进县环保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 YG75-3.82/M锅炉一台、3000KW背压机、热网管道一条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于2003年2月27日取得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 3#、5#75 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物质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200 8年8月13 日取得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并于 2009 年 4 月 30 日通过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关于该项目建成部分的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技改前后生产工艺一致,职工人数不变,原有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环评及验收情况。 91、污染物排放情况 (1)废水 原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的生活污水 接入镇区污水管网前暂时用作农肥,不排放。 原有项目制纯水产生的浓水进入厂区循环水系统,循环使用,不排放。 (2)废气 原有项目整个厂区年消耗燃煤为35888吨、生物质207402吨,经煤内掺碳酸钙脱硫+静电除尘处理后通过 80 米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为烟尘 81.6t/a、SO2300t/a、NOx623t/a。根据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于200 9年3月31 日对3#、5#75 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物质改造项目验收监测(2009)环监(烟气)字第(018)号。根据监测可知,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2 时段标准,即烟尘排放浓度1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400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650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1级,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于200 9年3月31日对 3#、5#7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物质改造项目验收监测(2009)环监(声)字第(071)号。根据监测可知,项目东厂界(北) 、东厂界(南)昼、夜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4)固废 原有项目固体废弃物均得到有效处理,零排放。 (5)总量指标 2009年4月30 日通过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对3#、5#7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物质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验收时未对总量进行核算,因此现有总量排放情况参照3#、5#7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生物质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总量指标,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7。 表7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一览表 种类 污染物 全厂排放量 3 号锅炉排放量 烟尘 81.6 24.3 SO2 300 112.3 废气 NOx 623 207.3 1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形、地貌、地质 常州市属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为天目山余脉,西为茅山山脉,北为宁镇山脉尾部,中部和东部为宽广的平原、圩区。境内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 武进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北纬 3 1193155、东经 1193812012。濒太湖,衔湖(西太湖) ,东邻江阴、无锡, 南接宜兴,西毗金坛、丹阳,北接常州城区、新北区。 武进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部,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稠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地形西高东低,略呈倾斜,构造上属下扬子台褶带,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 99%。平原高差不大,一般海拔(高程以吴淞零点起算)5-7m。东南东北西北边缘地带,有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 1.84%,山丘一般海拔 70-150m。平原主要为黄土和乌土;圩区主要为乌土和清泥土;山区主要为红沙土和砾石土。 地质构造处于茅山褶绉带范围内,上层地质为第四纪冲积层,厚达190米,由粘土、淤泥和砂粒组成。05m上表层,由泥土、棕黄粘土组成,有机质含量为0.090.23%,松散地分布着一些铁锰颗粒。540m 平均分布着淤泥,包括动植物化石。处于一系列粘土和淤泥层上面。40190m 由粘土、淤泥和砂粒组成的一些其它构成,地下水位一般在地面下 13m。第一承压含水层水位约在地面下 3050m,第二承压含水层约在地面下70100m,第三承压含水层在130m以下,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该区域地面沉降严重。 (2)气象气候 武进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 16.4,年平均日照 1919.92 小时,年平均霜期 125 天。武进区年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依据常州气象站1992-2011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如下: 气压:大气压力冬季1022kPa,夏季1005KPa. 气温:年平均温度为15.30C,极端最低温度-19.40C,极端最高温度39.40C,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2.40C,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20C。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 11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74.0mm,最大月降水量出现在2011年8月,684mm。风速:年平均风速为2.8m/s 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日照:冬季日照率47% 温度 当地年平均气温月变化情况见表6,年平均气 温月变化曲线见图1。从年平均气温月变化资料中可以看出常州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 29.720C) ,1月份气温最低(2.170C) 。 表8 年平均温度的变化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温度(0C) 2.17 2.99 11.34 15.89 22.32 23.74 29.72 27.29 24.47 19.64 11.88 6.34图1 年平均气温月变化曲线 (2)风速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见表7,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见图2。 表9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风速(m/s) 2.56 2.37 2.93 2.95 2.54 2.78 2.83 2.32 2.45 1.85 1.93 2.36温度(0C)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2图2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 从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统计资料中可 以看出常州市4月份平均风速最高(2.95m/s) ,10 月份平均风速最低(1.85m/s) 。 (3)风向、风频 常州气象站各风向频率、风速资料统计见表8,风向玫瑰图见图3。 表10 常州气象站各风向频率、风速资料统计表 全 年 夏 季 冬 季 风要素 风向 风频率P%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风频率P% 平均风速m/s 风频率P% 平均风速m/s N 4.5 2.9 6.7 2.6 2.4 5.6 2.8 NNE 7.2 2.9 8.1 4.8 2.6 8.7 2.8 NE 7.1 2.8 7.5 5.0 2.7 8.3 2.6 ENE 8.2 2.8 7.1 7.6 2.8 7.9 2.7 E 8.3 2.8 7.1 9.8 2.9 7.2 2.6 ESE 11.5 3.0 7.4 14.2 3.1 8.2 2.8 SE 8.9 2.9 7.5 12.0 3.0 4.6 2.5 SSE 6.7 3.0 7.2 10.9 3.0 3.2 2.4 S 2.4 2.5 5.7 3.8 2.5 1.6 1.8 SSW 2.5 2.3 5.3 4.5 2.4 1.3 1.3 SW 2.7 2.4 6.2 3.8 2.6 2.0 1.6 WSW 3.2 2.6 6.4 4.1 2.6 2.9 2.3 W 4.5 2.8 7.2 3.2 2.7 6.3 2.8 WNW 5.0 2.8 7.6 2.8 2.4 7.4 2.8 NW 4.0 2.7 6.7 2.3 1.9 6.0 2.8 NNW 5.0 2.9 7.0 3.0 2.4 6.9 2.9 风速(m/s)0.000.501.001.502.002.503.003.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3图 3 常州地区风向玫瑰图( 1992 2011) (3)水系 常州地区的河流属长江水系太湖平原水网区,北有长江,南有太湖和滆湖,京杭大运河由西向东斜贯中央,形成一个北引江水,汇流运河,南注两湖的自然水系。武进区全区水域面积约54.84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9.4%,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河流纵横密布,主干河流13条,区内河道总长2100公里,均为航道、水利双重河道,形成以京杭大运河为经,左右诸河为纬,北通长江,南连太湖、滆湖的自然水系。本项目区域内主要河流有永安河、政平大河。 (4)生态环境 本区有树木 100 多种,分属 50 余科。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树在乔木层中占优势,常绿阔叶树程亚乔木状态。落叶树种主要包括栎类、黄连木、刺楸、枫杨等,常绿树种保罗槠,青冈栎、冬青、女贞、石楠、乌饭树。 项目所在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由于人类多年的开发活动,本地区自然植被已被大部分转化为人工植被,仅有零星地段有次生植被分部。土地除工业和道路用地外,主要是农业用地,种植稻、麦、油菜和蔬菜为主,并有少量果园。其余为农田林网、 “四旁”植树、河堤沟路绿化。四旁绿化以槐、榆、朴、榉、樟、杨、柳等乡土树种为主;农林网以水杉、池杉、落羽杉等速生、耐湿树种为主。野生动物有鸟、鼠、蛇、蛙、昆虫等小动物,无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无 14珍稀物种。各种水体野生鱼、鳝、虾、蟹、螺、蚌、蚬等种类和数量大量减少,有的已绝迹,有的从优势或常见变化偶见。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本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景德东路87号。 武进区现辖镇14个、街道2个、行政村246个、社区121个,总人口102.62万,总面积为 1246.6 平方公里,区政府驻湖塘镇 。武进区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素称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武进经济迅猛发展,已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农副工商相协调,内外经贸相结合的经济格局。武进是中国明星县(市)、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名列前茅。 在联合国的支持与合作下,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将武进市新城建设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首批优先项目之一,是全国 2000 多个县(市)中唯一的社区建设示范项目,目前,这一跨世纪工程已按规划启动实施。武进区科教先进,文化发达,民风淳厚。已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和江苏省基础教育先进县(市)等称号。 2013年全区工业完成总产值4567.56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946.59元, 同比增长10.0%, 完成年进度的 96.7%; 工业增加值完成870.69亿元, 同比增长11.8%,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实现销售收入4719.63亿元, 增长1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4119.21 亿元,同比增长 15.1%,实现利税 306.52 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利润181.24亿元,同比增长10.1%。 前黄镇坐落于常州市武进区南部,东临太湖,南接宜兴,西靠西太湖,北依武进高新区。锡溧漕河、新长铁路横穿东西,232 省道贯通全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快捷便利。 前黄镇由原前黄、运村、寨桥三镇合并而成,现辖 20 个行政村和 4 个社区居委会,建有前黄(镇政府所在地) 、寨桥、坊前、运村四个集镇区,常住人口 8.5 万,其中户籍人口6.4万,全镇镇域面积102.1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常州“农业十强乡镇”、江苏省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州市食用菌之乡、武进“三产十强乡镇” ,素有“水产之乡”的美誉。2012 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规上销售8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04亿元。 从区位条件而言,前黄镇居于长江之南、西太湖之滨,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同时,前黄镇正处于一体化规划建设期,在城镇建设进程中 15较易接受高新区与西太湖新城开发的带动,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境内有新长铁路(设货运站点) 、城际铁路、南环线、常泰高速、苏锡常南部通道等区域重要对外交通干道,水运拥有太滆运河、武宜运河、锡溧漕运河等,交通便利。 坚持以“工业强镇”为经济发展重点,狠抓有效投入,壮大规模经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确保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截止 2012 年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 94 家,实现销售收入 84 亿元,占全镇工业的比重达 74.3%,其中超亿元企业 19 家,超 5 亿元企业 2 家。以机械、材料、化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正稳步发展。 区域基础设施概况 给水:生活用水由常州市自来水公司统一供给,水源取自长江。 排水: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采取就近排放原则,由铺设的雨水管分别汇集流入附近水体。近期由于区域污水管网还未建成,生活污水暂时作为农肥,远期生活污水均汇集进污水管道,进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武南河。武南污水处理厂工程总设计规模 12 万吨/日。200 9年5月19 日投产运行,一期污水处理能力 4 万吨/日,主要负责收集武进高新区及礼嘉、洛阳、前黄等周边乡镇的污水;二期污水处理能力6 万吨/日,已经履行环评手续,正在建 设过程中。厂区主要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尾水排放标准为一级A标。 供电:由常州市供电公司统一供给。 文物: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近距离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 16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 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于201 4年3月 911日对项目地附近瑞和花园现状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见下表: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 SO 2 NO2 PM10 监测结果(mg/m3) 0.035 0.032 0.146 标准(mg/m3) (日均) 0.15 0.08 0.15 由上表可知,项目地附近 SO2、NO2、PM10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现状 本项目调研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于2013.9.2、11.4对永安河前黄桥断面历史监测数据,具体监测数据见下表: 表12 地表水质量现状 监测项目 监测断面名称 CODCr NH3-N TP 石油类 永安河前黄桥断面 22.8 1.24 0.292 0.12 类标准值 30 1.5 0.3 0.5 监测结果表明,永安河前黄桥断面水 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要求。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4年3月9日、3月10 日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现场监测,项目地东厂界昼夜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余厂界昼夜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2类标准。 表13 噪声质量现状 日期 监测点号 昼间 dB(A) 夜间 dB(A) 1#(东边界) 65.1 53.9 2#(南边界) 54.6 48.8 3#(西边界) 56.8 49.3 2014.3.9 4#(北边界) 57.3 49.5 1#(东边界) 65.6 53.7 2#(南边界) 54.9 49.2 3#(西边界) 57.0 49.4 2014.3.10 4#(北边界) 57.5 49.1 2 类标准值 60 50 - 4a 类标准值 70 55 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4 表14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鲍家塘 S 105 100 人瑞和花园 SE 300 300 人沈家滩 S 350 120 人河南 E 280 50 人 公学新村 SW 330 100 人大气环境 朱郎坝 NW 195 150 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永安河 W 100 / 水环境 政平大河 E 35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鲍家塘 S 105 100 人朱郎坝 NW 195 150 人声环境 厂界周围 / 200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政平大河为永安河支流,与敏感目标的距离以技改区域为起始点。 18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根据 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 (暂行) (常政发1997172号) ,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SO2、NO2、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中二级标准,氨气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表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ug/m3)浓度单位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60 150 500 PM10 年平均 日平均 70 150 NO2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40 80 2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氨气 一次 0.2mg/m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居住区标准 2. 根据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永安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表1中的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表1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pH(无量纲) CODCr TP NH3-N 石油类 类标准限值(mg/l) 69 30 0.3 1.5 0.5 3. 本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项目地周边现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域,项目地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声功能区标准,临常武路一侧30米范围内声环境执行4a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表17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dB(A) 夜间 dB(A) 2 类 60 50 4a 类 70 55 19污染物排放标准 1.项目燃煤锅炉废气排放执 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中重点地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即烟尘排放浓度20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50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100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1级;项目氨水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氨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表 1 中标准,即厂界标准值1.5mg/m3。 2. 项目厂界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2类标准,临常武路一侧30米范围内声环境执行4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表1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时段 dB(A) 厂界外声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 4 类 70 55 20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见下表。 表19 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t/a) 种类 污染物 原有排放量 技改后项目排放量“以新带老” 削减量 技改前后变化量 废水 / / / / / 烟(粉)尘 81.6 74.0 7.6 -7.6 SO2 300 198.9 101.1 -101.1 废气 NOx 623 493.4 129.6 -129.6 固废 一般固废及危废 0 0 0 0 根据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指南及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环办201171号) , 结合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因子, 确定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因子。根据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 号,需要完善总量平衡方案的因子为:CODcr、NH3-N、SO2、NOx。 大气污染物:烟(粉)尘 74.0t/a、SO2198.9t/a、NOx493.4t/a,总量在全厂排放量内消减平衡,不新增总量。 水污染物:项目技改后没有新增废水排放,不申请总量。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理,不申请总量。 2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1)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本工程主要有发电供热系统、除尘脱硫脱氮系统、除渣系统等组成。 发电供热系统选用一台 7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煤首先经过磨煤机磨碎,然后经炉前给煤机,进入锅炉燃烧室。锅炉产生的蒸汽一部分送至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部分送至减温减压器。汽轮机残留下的蒸汽 及经减温减压器后的蒸汽通过供热网供给用户。项目锅炉采用干出灰方式,设置干灰 库,不产生冲灰水,布袋除尘下来的灰及脱硫渣经气力除灰系统送至干灰库贮存, 干灰库内的干灰可直接装车外运综合利用。煤渣经冷渣机冷却后集中装车外运作为建材资源综合利用。 CFB 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从锅炉的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烟气从脱硫塔底部进入,在降温和增湿(喷水)的条件下,烟气中的 SO2、SO3等与吸收剂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反应后的烟气携带大量的干燥固体颗 粒进入布袋除尘器,经过反应、干燥的循环灰被除尘器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由流化槽 再输送给脱硫塔,同时也向脱硫塔补充新鲜的消石灰(氢氧化钙) 。脱硫塔内化学反应如下: SO2+Ca(OH)2=CaSO3+H2O CaSO3+1/2O2=CaSO4SNCR脱氮工艺:采用炉内喷氨作为还原剂还NOx。还原剂只和烟气中的 NOx反应,不与氧反应,该技术不采用催化剂。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为 9001100 的区域,迅速热分解成NH3,与烟气中的NOx反应生成N2和水。化学反应如下: 4NH3+4NO+O2=4N2+6H2O 4NH3+2NO+2O2=3N2+6H2O 8NH3+6NO2=7N2+12H2O 项目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 99.8%;CFB 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7%;SNCR脱氮工艺,脱氮效率达到70%。 锅炉前黄变 汽轮机供气网 煤渣用户脱硫塔除尘器蒸汽减温减压器 发电机脱硫渣、灰氢氧化钙、水水烟(粉)尘、SO 2、NO x技改内容煤、生物质、碳酸钙、氨水 22项目S平衡见下表: 项目 S平衡 (单位:t/a) 出料 名称 投入 有组织废气 固废 S 187.2 5.6 181.6 项目NH3平衡见下表: 项目 NH3平衡 (单位:t/a) 出料 名称 外购 反应消耗 无组织废气 NH3 126 125.9 0.1 23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本次技改项目主要针对 3 号锅炉废气处理措施的调整,根据 3 号锅炉实际用煤量及燃煤组分分析,锅炉运营过程中废气产生量分别为烟尘 6075t/a、SO2374.4t/a、NOx259.1t/a,经“SNCR 脱氮+炉内喷碳酸钙、炉外脱硫塔+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 80米高排气筒排放(FQ-1) ,风机量为181000m3/h。 二氧化硫产生量:G20.8BS 式中:G燃煤二氧化硫产生量(吨) ; B耗煤量(吨) ; S煤中全硫分含量。 烟尘产生量:GBAdfh式中:G燃煤烟尘产生量(吨) ; B耗煤量(吨) ; dfh烟气中烟尘占灰份量的百分数。 氮氧化物产生量:G1.63B(10-6VyCNOx) 式中:G燃煤氮氧化物产生量(吨) ; B耗煤量(吨) ; 燃料氮向燃料型 NO 的转变率(%) ;普通燃烧条件下,燃煤层燃炉为2550,燃油锅炉3240,煤粉炉2025%; 燃料中氮的含量() ; Vy1千克燃料生成的烟气量(标米3/千克) ,取7.8936标米3/千克; CNOx燃烧时生成的温度温度型NO的浓度(毫克/标米3) ,通常可取70ppm,即93.8毫克/标米3。 本次技改项目采用“炉内喷碳酸钙、炉外脱硫塔”脱硫时会有粉尘产生,通过原料分析可知,粉尘产生量为 2265t/a,经“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 80 米高排气筒排放(FQ-1) ,风机量为181000m3/h。 本次技改项目采用“SNCR脱氮” ,过程中需要使用 20%氨水,企业直接外购成品储存在厂区内,厂区设置 有1个40m3储罐,可满足“SNCR脱氮”装置半个月的使用量,在氨水储存过程会有少量氨气挥发,根据同行业类比可知,氨气产生量为0.1t/a,储罐占地面积为25m2,面源高度为8m。 24项目技改后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20 技改后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污染物产生量 排放状况 工段 风量m3/h 名称 浓度mg/m3产生量t/a 拟采取的处理方式 去除率% 浓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 排放标准mg/m3排气筒设置 烟(粉)尘 5485.5 8340 99.8 11.0 1.99 16.7 20 SO2 246.3 374.4 97 7.4 1.33 11.2 50 燃煤锅炉 181000 NOx 170.4 259.1SNCR 脱氮+炉内喷碳酸钙、炉外脱硫塔+布袋除尘 70 51.1 9.25 77.7 100 1个80米高排气筒(FQ-1)氨水储存 / 氨气 / 0.1 / / / / 0.1 / 无组织排放 *本次技改后企业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 11)中重点地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2.废水 本次技改过程中没有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产生及排放,脱硫塔运营过程中需使用水,但没有废水排放,全部以水蒸气形式排入大气。 3.噪声 本项目技改过程中需要新增 2 台风机及 1 台水泵,其为脱硫塔附属装置,设备运行时的产生噪声,噪声源强约为8590dB(A)。 4.固体废物 本次技改项目固废主要为新增的布袋除尘收集脱硫渣及灰,产生量为2273t/a。 25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本次技改项目主要针对 3 号锅炉废气处理措施的调整,锅炉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SNCR 脱氮+炉内喷碳酸钙、炉外脱硫塔+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 80 米高排气筒排放(FQ-1) ,风机量为 181000m3/h,除尘效率达到 99.8%,脱硫效率达到 97%,脱氮效率达到 70 %。本项目技改采用的废气治理工艺为行业内成熟的处理工艺,浙江天马热电有限公司即采用该种治理措施处理燃煤锅 炉废气,根据该单位日常运营可知,燃煤锅炉废气经处理后均能稳定达标排放。 本次技改项目采用“SNCR脱氮” ,过程中需要使用 20%氨水,厂区设置 有1个40m3储罐,在氨水储存过程会有少量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