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年产 5 万 吨废棉综合利用 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纺织有限公司 (盖章) 编制日期: 2014 年 01 月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 制 说 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为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 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域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 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评 价 单 位 :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公章) 单 位 法 人 : 谷 惠 民 文 件 类 型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报 告 表 项 目 名 称 : 年产 5 万吨废棉综合利用项目 项 目 负责人 : 秦 明 坤 评 价 人 员 情 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证书号 职 责 签 字 谷惠民 环境工程 高 工 环评师 第 0005978 号 审 核 秦明坤 环境 评价 助 工 岗位 B24270013 号 填 报 霍 岩 环境 工程 助 工 岗位 B24270018 号 填 报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 5 万吨废棉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纺织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刘 兴华 联系人 林旭明 通讯地址 XX县工业园区(大明湖路南侧) 联系电话 15562758188 传真 邮政编码 274200 建设地点 XX县工业园区(大明湖路南侧)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纺织 C17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6666.7 绿化面积(平方米) 2666.7 总投资(万元) 1499 环保投资(万元) 8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5.9%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XXXX 纺织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11 年,该公司与 XX 如意印染产业集团等企业直接对接,形成化纤纺织加工及销售,籽棉、皮棉购销,棉制品、化纤制品、纺织原料及农产品进 出口一条龙产业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以及环保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此项目建设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 XXXX纺织有限公司 委托 XX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 棉、化纤纺织加工 ,根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年本)规定,项目产品、工艺和生产能力均不属于淘汰类或限制类范围,因此,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发展方向。 三、工程建设内容 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 5万吨 废棉综合利用项目 单位名称 : XXXX纺织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 XX县工业园区(大明湖路南侧) 总投资: 1499 万元 项目性质:新建 2、 建设内容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 40亩, 生产车间及仓库的建筑结构都采用门式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办公室、宿舍楼均采用砖混结构。 其主要构筑物见表 1。 主要 工艺设备见表 2。 表 1 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项目 建筑面积( m2) 建筑物占地面积( m2) 建筑层数 1 厂房 A区 车间 5000 5000 1 2 厂房 B区 车间 5000 5000 1 3 仓库一 4000 4000 1 4 仓库二 4000 4000 1 5 办公楼 2160 1080 2 6 宿舍楼 2160 1080 2 表 2 主要 工艺 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 规格 数量 (台、组) 单价 (万元) 功率( kw) 合计 (万元) 单台 小计 1 清棉机 A076 4组 20 5.5 22 80 2 梳棉机 A186F 16 15 5 88 240 3 并条 A272F 12组 10 4 48 120 4 粗纱机 A454E 10 8 3 30 80 5 细纱机 FA502 30 5 3.5 105 150 6 络筒机 1332M 13 5 2.5 32.5 65 7 滤尘机 FZSZ 5 4 3 15 20 8 打包机 ZCL-400 2 10 2 4 20 9 变压器及其它辅助设备 1 30 46 46 30 合计 390.5 805 3、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 1499 万元, 企业全部自筹。本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可实现销售收入 16359万元,利税 2822万元,利润总额 1739万元。 4、 生产班制和劳动定员 该项目劳动定员 100 人 , 其 中 , 管理人员 5 人 ,技术人员 10 人,生产人员 85人 。 全年工作 330天 ,生产车间实行三班三运转工作制 ,每班工作 8小时 。 5、原材料消耗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为 废皮辊棉 , 一年 用 废皮辊棉 为 50000 吨。 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通过国外进口 ,原料供应完全没有问题。 6、 产品方案 根据目前企业产品销售情况及市场反馈信息,本项目产品方案详见表 3。 表 3 本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产品方案 产量(吨 /年) 单价(元 /吨) 合计(万元) 1 CP24 S 筒纱 4970 27000 13419 2 CP40 S 筒纱 1130 30000 3390 合计 6100 16809 7、配套工程 项目用水 采用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可供消防,冲洗及生活用水。 供电:企业已建成一台 200KVA变压器,完全能满足企业生产及照明用电。 8、选址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 位于 XX 省 XX县工业园区(大明湖路南侧) 。该地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地势平坦,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选址于 XX省 XX县工业园区(大明湖路南侧) 。 本项目一个地段建了两个厂区,用了一个公司名字,第一个项目是 年产 3.5 万 锭纱锭纺 项目。本项目现有污染如下: 1、废气: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短绒、粉尘等进行收集除尘,确保粉尘排放满足 XX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1996-2011) 标准要求。 2、废水: 采取“雨污分流”原则设计厂区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 设施处理后尽可能的回用于本项目绿化、冲厕、洒水等,外排废水须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一 标准 中 一级 A 标准 要求。按要求规范排污口。待污水管网铺设 到位后,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由 XX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3、固废: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固废飞绒、下脚料等全部回用或外售进行综合利用,做到零排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处置。 4、噪声: 合理布局厂区, 经过对各种噪声设备采用消音、吸声、减振、局部封闭、厂区绿化处理后,再通过距离衰减,预计厂界外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 类区要求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汶、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交通及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 选址于 XX县工业园区 (大明湖路南侧) , 项目所处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2、地形、地貌 XX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略呈东高西低趋势,自然地面标高在 49.7m左右。土地肥沃。 XX 县地处 XX 省的西南部, 隶属 著名的牡丹之乡 XX 市,西靠贯穿祖国南北的大动脉京九铁路,北依新雅欧大陆桥,南临陇海铁路干线,东接京沪铁路,与日东、济菏、菏兰、宝连高速等高速公路相距 50 公里;四条省级公路贯穿境内,与县级公路相接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3、气候 、气象 该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 13.9 ,年平均降雨量 661.3m,年平均日照时数 2377.7小时,光、热、水匹配较好。 4、地质、地震 厂址地形平坦开阔 , 地面标高一般在 38 46 米之间。该地区地貌为黄河巨量冲积物填充而成的黄泛平原。地质结构属华北断块区鲁西隆起 XX单断箕状凹陷。地表至地下 346米处为第四系沉积物,第四系以下分别为新生代第三系和中生代地层。 5、 水文 XX县境内既有重组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全年可供水 3亿立方米。 XX地质属于黄河冲击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 42m,土质 以亚粘土及粘土为主。变形小,强度大,地基承载力标准为 120Kpa,稳定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1.4m 1.8m之间。 6、植被、生物多样性 由于历史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境内原始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现存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且为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主要包括农田栽培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 评价区域内无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 社会环境概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XX县隶属 XX省 XX 市,地处鲁西南 ,距济宁、江苏省的徐州、安徽省的砀山、河南省的商丘等城市仅百公里左右,处于黄河冲积平原的腹地, 辖十镇二乡和一个市级行政开发区,面积 988.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75万亩,人口 63.5万人。全县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棉繁育基地县,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全国科技先进县,淡水养殖基地县, XX省改革开放试点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XX县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大蒜、蔬菜、桑蚕、苹果、中药材等。年产粮食 6.7 亿斤,优质棉 40 万担,闻名于世的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等名贵优良品种的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年出栏生猪 30 万 头,青山羊 100 万只,黄牛20 万头,水产品 3 万多吨。树木品种多,仅桐木年采伐量就达 5 亿立方米。现已探明有开发价值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多种矿藏,水蕴藏量 3亿多立方米。 南鲁集镇总面积 65.3平方公里,辖 29个行政村, 74个自然村, 4.2万人, 7万亩耕地。东丰路、德商路两条省道在境内十字交汇,陆路交通便利。 南鲁集古称落凤集,后改为南落集,意为凤凰南飞落于此。镇驻地东南 2.5公里处的梁丘,是秦秋时齐桓公称霸中原,与诸侯国会盟之处。梁丘之上建有梁王庙,是后人为纪念梁王彭越而修。镇驻地西南 2公里处有元代兵部尚书张成 寝陵,其墓碑碑文是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属 XX省重点保护文物。 近年来,南鲁集镇已形成棉花加工、木材加工、兽药生产 “ 三大优势产业 ” 。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2亿元,新增 500万元以上企业 27家,建成 3.5万纱锭纺纱企业 1处,棉花初加工企业 20 家,建成兽药生产企业 5 家,其中鲁诺药业、畜宝兽药公司都是全市知名兽药企业。建成占地 500 亩的杨木加工基地,杨木镟皮已达到 220 家,卫生筷厂 5家。已初步形成了 10 大企业(鲁诺兽药、畜宝兽药、畜禽兽药、银河棉业、兴鲁棉业、粤顺棉业、闫堂木业、同义木业、精细化工、达驰电缆 ),五大产业(兽药加工、棉花加工、木材加工、精细化工、铁路电缆)和三大产业链(以鲁诺兽药为龙头的兽药加工产业链,以银河棉业为龙头的棉花加工产业链,以闫堂木业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产业链)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维持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该评价区无 重 大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对比城区 SO2 浓度监测值, SO2 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TSP在评价范围内有超标现象,主要是由于地面扬尘所致,项目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城区。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受纳水体 东鱼河 由于承接了上游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污染情况较为明显。评价范围内 CODcr 在各监测断面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污染类型为有机污染。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项目周围近两年地下水监测结果分析,评价范围内浅层地下水除有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氟化物和总硬度超标外,其他指标均未 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类标准要求。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内受交通噪声影响,虽噪声值时有超标现象,但评价区域总体上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类标准要求。 五、生态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良好,主要为农村生态环境,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白薯、大豆、花生、芝麻、棉花等;野生植物以白羊草、米口袋、蒿类为主,伴生蒲公英;人工饲养动物有牛、羊、驴、骡、猪、狗等。区域内无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 综上所述,从 以上 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环境容量较大,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根据 XX县 城区规划,该区域空气环境功能区被定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被定为类功能区,地下水环境被定为类功能区,声环境被定 为 3 类功能 区。 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环境空气:办公区、生活区、周围企业区; 水 环 境: 东鱼河 、周围地下水; 声 环 境:办公区、生活区。 拟建项目 所在区域内无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人文遗址。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标准; 地 表 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 地 下 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 类标准; 声 环 境: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3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 气: XX 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1.1996-2011)中的表 2 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0mg/m3); 废 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一 标准 中 一级 A标准 (即 PH 6 9, COD 50mg/L, BOD5 10 mg/L, SS 10 mg/L,NH3-N 5 mg/L)的要求。 噪 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3类标准,即: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施工期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中相关标准。 固 废: 该项目所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应执行一般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 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 分析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原 废 棉经抓棉机分检,进入混棉机进行除杂处理,除去残留短绒。在开棉机中进一步除杂,经混棉机滚压后,制成棉卷,再经梳棉机加工,初步匀化后,制成生条。再将生条预并,经精梳机并卷、精梳后,再并条,制成熟条。熟条粗纱机加捻,纺成粗纱,再经细纱机加工,纺成细纱。细纱经自动络筒机摇纱后,制成成品。 污染产生情况 1、 废 气 棉纱加工各个工序产生的飞绒、粉尘、尘屑等,尤其是在清花和梳棉两工序。 2、 废 水 本项目用水部位主要是生活用水、空调用水 。 空调用水主要用作喷淋、净化空气,使送入车间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温度,空调用水使用后除水温有所变化外,其它水质指标不产生变化,对环境影响较小,经冷却后可循环使用,不外排。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该项目劳动定员 100人, 日常生活用水量按100 L/人 天计算,排水量按用水量 80计算 ,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8m3/d(2640 m3/a),其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 BOD、 SS等。 3、 噪声 主要来源于清花机、梳棉机、并条机、络筒机等生产设备产生的设备噪声。 4、 固体废弃物 棉花加工各工序,重点清花、梳棉两工序产棉短纤维、杂质、尘土以及生活垃圾等。 若员工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0.5kg 计算,则该项目生活垃圾量为16.5t/a。 开清棉 梳 棉 并条 粗砂 细纱 络筒 入库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处理后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生产车间 飞 绒 11.1t/a 1.6 t/a 粉 尘 7.8 t/a 1.1 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350 mg/L 0.92t/a 50 mg/L 0.13t/a BOD5 220 mg/L 0.58t/a 10 mg/L 0.02t/a SS 200 mg/L 0.52t/a 10 mg/L 0.02t/a NH3-N 35 mg/L 0.092t/a 5mg/L 0.013t/a 固 体 废 弃 物 生产车间 短棉纤维 33.1t/a 0 杂物 30.5 t/a 0 尘 土 2.6 t/a 0 生活区 生活垃圾 16.5t/a 0 噪 声 清 棉 机 设备噪声 83 dB(A) 70 dB(A) 梳棉机 84 dB(A) 75 dB(A) 并条机 83 dB(A) 77 dB(A) 粗纱机 85 dB(A) 79 dB(A) 细纱机 93 dB(A) 80 dB(A) 络筒机 82 dB(A) 70 dB(A)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各类污染物产生量较小,经过适当处理,均能达标排放。同时通过做好厂区绿化工作,合理布置绿化,依此加强厂区的水土保持和环境美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期 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施工噪声、扬尘和施工队伍排放的生活污水、炊事烟气和施工固废等。 一、扬尘污染 由于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扬尘污染。 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引起,约占扬尘总量的 60%,并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m 以内。 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 5 次,可使扬尘减少 70%左右。通过类比调查,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如表 11 所示。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 4 5 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 TSP 污染距离缩小到 20 50m 范围内。 表 4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 m) 5 20 50 100 TSP小时平均浓度( mg/m3)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水 2.01 1.40 0.67 0.60 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建材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主要是受作业时风速影响,因此,禁止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此类作业,减少建材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 。 二、施工噪声影响 在不同施工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由此产生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不同施工阶段所使用的不同施工机械的非连续性作业噪声。 噪声源 施工期间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根据实际调查,其声级列于表 5。 表 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声级值 序号 施工机械 测量声级 dB(A) 测量距离( m) 1 挖路机 79 15 2 压路机 73 10 3 铲土机 75 15 4 自卸车 70 15 5 冲击式打桩机 110 22 6 钻 孔式打桩机 81 15 7 静压式打桩机 80 15 8 混凝土搅拌机 79 15 9 混凝土振捣器 80 12 在多台施工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互相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 38dB(A),一般不超过 10dB(A)。从表可以看出,超过 80dB(A)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混凝土振捣器、静压式打桩机、钻孔式灌注桩机和冲击式打桩机,其中尤以冲击式打桩机产生的噪声为最高,达 110dB(A)。 施工噪声控制要求 该项目建设期间不同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参照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标准执行 。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把单台建筑机械作业时可视为点声源,距离加倍时噪声降低 6dB(A),如果考虑空气吸收,则附加衰减 0.51dB(A)/百米,各建筑机械衰减见表 13。表中 r55 称为干扰半径,是指声级衰减为 55dB(A)时所需距离。 由表 5 可知,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噪声不会超标。但打桩的影响较大,昼间 165米,夜间则在 2 公里外达 55dB(A)。 综上所述,昼间施工噪声 50 米外达标,夜间 200 米 外达标,由于园区附近有村庄,因此施工噪声影响较大,尤其是夜间施工,因此建议 : 采用灌注桩机; 采用液压桩机;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夜间施工。 表 6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 m) 序号 施工机械 声级 dB(A) 55 60 65 70 75 85 1 挖掘机 190 120 75 40 22 2 冲击式打桩机 1950 1450 1000 700 440 165 3 混凝土振捣机 190 120 75 42 25 4 混凝土搅拌机 190 120 75 42 25 5 升降机 80 44 25 14 10 三、 施工场地水污染影响分析 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本工程建设期的主要水污染源。建设期不同阶段施工人数不尽相同,一般为几百人不等,如按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量 150 升 /人计,平均每人每天产生 BOD5 为 50g、 CODcr 为 60g,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 60%计,则施工人员按 500 人计算,施工现场每天的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发生量见表 7。 表 7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用水量 (t/d) 污水量 (t/d) BOD5(kg/d) CODcr (kg/d) 150.0 90.0 50.0 60.0 上述生活污水如直接排放,会造成局部的水体污染。应设置临时化粪池,对施工现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对水质亦不会有明显影响。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将产生一些废土、废物或易淋湿物资 (黄沙、石灰等 ),露天就近堆放水体边,遇暴雨时很容易冲刷入水体,因此,须对废土、废物采取防止其四散的措施。临水体堆放的物资,应建立临时堆放场,石子等粗粒物质放在近水体一侧,沙子等细粒物质堆放在粗粒物质内侧,且在堆场四周挖有截留沟;石灰、水泥等物质 不能露天堆放贮存;废土、废物或易失物资堆场应选在距水体 50米以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在远离水体、不易四散流失的专门地方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的裸露边坡,应当先砌护坡,同时边堆边夯实。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 、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在厂生活 人员 100 人,日常 生活用水量按 100 L/人 天计算,用水量约 10 m3/d,排水量按用水量 80计算,排水量约 8m3/d( 2640m3/a)。因此,项目总排水量约 2640m3/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Cr 350 mg/L 、 BOD5 220 mg/L、 SS 200 mg/L、 NH3-N 35mg/L 等。 COD 产生量为 0.13 t/a, NH3-N 产生量为 0.013 t/a。 由于生活污水水质较简单,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建议 采用“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处理后出水 部分 用于厂区绿化,以减少废水排放量。 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废水调节池格栅沉砂池生化池兼氧转化池接触池 取样井外排 污泥外排干化池运作肥料 建设正规的污水排污口, 生活污水通过处理后,外排废水水质能够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一 标准 中一级 A 标准 (即 PH 6 9,COD 50mg/L, BOD5 10 mg/L, SS 10 mg/L, NH3-N 5 mg/L)的要求。预计项目投产后 CODcr 的排放量为 0.13 t/a、 NH3-N 排放量为 0.013 t/a。 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总之,该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过以上处理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 二、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棉花加工各工序产生的棉短纤维、破籽、杂质、尘土等。 项目定员 100人,年 工作 330天,平均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量按 0.5kg/d计算,该项目生活垃圾量为 16.5t/a,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长期堆存;短棉纤维年产生量 33.1吨,其中地绒、飞绒、杂物大约 30.5吨,出售给其它部门做原料,尘土大约 2.6吨,可通过土地掩埋进行处理。总之,在保证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得到及时处理的前提下,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垃圾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车间生产设备,主要来源于清花机、梳棉机、并条机、络筒机等生产设备产生的设备噪声, 为确保对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 影响,建议企业采取如下措施: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应使高噪声设备及车间集中分布于厂区中部,通过建筑物的屏壁作用,可使声级值降低 5dB(A),减少对厂界外周围环境的影响, 订购低噪音设备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高效低噪声设备,低噪声设备的电能损耗相比高噪声设备要低。 对噪声源采取治理措施 采用隔声和吸音材料处理高噪声车间厂房,对办公地点采取隔声处理,保证连续工作时间内,工作环境的声级值低于 85dB(A)。该项措施可降低混合响声级 510 dB(A); 对电机等设备作减振基础,并装 隔声罩。 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局部隔离,并保证与厂界有一定的距离。 搞好厂区绿化 据资料显示,密植槐树林带可以使中频率的声音衰减 3.5dB/10m,高于 30cm 的草地可以降低 0.7 dB/10m。 合理利用距离衰减,减少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经采取各项措施处理后,预计投产后,厂区内工作和办公环境低于 65dB(A),厂界外声级值能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类区 标准要求。 根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83-2000)要求, 5万纱锭 以上的棉纺厂应执行的卫生防护距离 为 100m;经现场调查,项目周围 100m内无居住区、医院、学校等噪声敏感保护目标, 因此满足 GB18083-2000 标准中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厂界噪声值达标,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可行,卫生防护距离合理。在此,建议企业应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运转状态良好。 四、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不设锅炉,不存在燃煤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影响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从原棉到棉纱整个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飞绒与粉尘,根据经验系数计算,该项目年产飞绒 11.1t、粉尘 7.8t 左右。 为防止飞绒和粉尘对环境空气与工 人健康的影响,在建厂同时要做好除尘设计,让漂浮在车间内空气中的飞绒、粉尘反复通过除尘机组,除去漂浮在空气中的飞绒和粉尘,并随时收集过滤物。建议采用以下处理工艺 : 开棉机 梳棉机 并条机 混风箱 原盘回风过滤器 蜂窝式滤尘器 风机 细纱机 络筒机 废棉纤维压紧器 集尘风机集尘器粉尘 通过上述装置处理后的外排粉尘浓度可达到 XX 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1.1996-2011)中的表 2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0mg/m3); 能够达标排放 。 通过以上措施治理后,预计 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气对空气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施措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生产 车间 飞绒、粉尘 车间两侧设多个除尘室,让车间内空气通过除尘室上特设滤网过滤,去除漂浮在空气中的飞绒、粉尘,并随时收集过滤物。 去除率 85% 水 污 染 物 生活区 CODcr BOD5、 SS 采用“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一标准 中一级 A标准 固 体 废 弃 物 生产 车间 棉短纤维、杂质、尘土 废棉 ,杂质全部出售,尘土掩埋。 不产生二次污染 生活区 生活垃圾 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 声 生产设备均位于生产车间内,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 打纬机 等 ,经墙体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3 类标准 生态保护措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项目 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 1、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应进行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使其在环境质量可接受程度之内,以保护当地的环境质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合理绿化厂区,搞好治理和绿化,可以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结论与建议 结 论 : 1、项目概况总结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省 于 XX 县工业园区 (大明湖路南侧) , 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环境质量较好,供水供电设施齐全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适当。 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在施 工期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施工噪声、扬尘和施工队伍排放的生活污水、炊事烟气和施工固废等。对施工噪声和扬尘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后,预计不会产生扰民事件。施工期间,施工队伍要排放少量生活污水、炊事烟气和施工固废等。但由于施工期短,施工量小,且对施工队伍严格要求,坚持文明施工,预计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不大。 3、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水排放总量为 2640m3/a。 废水经 “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总之,该项目产生的废水经 过以上处理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不大。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棉花加工各工序产生的棉短纤维、破籽、杂质、尘土等。 项目定员 100人,年工作 330天,平均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量按 0.5kg/d计算,该项目生活垃圾量为 16.5t/a,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长期堆存;短棉纤维年产生量 33.1吨,其中地绒、飞绒、杂物大约 30.5吨,出售给其它部门做原料,尘土大约 2.6吨,可通过土地掩埋进行处理。总之,在保证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得到及时处理的前提下,该项目产生的 固体垃圾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飞绒与粉尘,建议采用专门的除尘工艺进行除尘,以除去漂浮在空气中的飞绒和粉尘,并及时收集过滤物,以保证滤网通畅。预计能够达到 XX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1.1996-2011)中的表 2 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0mg/m3) ,能够达标排放。 6、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拟建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车间内的生产设备,治理措施有 :选购性能好、噪声低的设备;用吸声降噪材料装修车间,安装隔声门窗;加大厂区绿化面积,形 成隔声带。预计经以上措施处理后厂界噪声值能够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3类标准要求,即: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综上所述,本项目厂界噪声值达标,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可行,卫生防护距离合理。在此,建议企业应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运转状态良好。 建 议 : 1、建设期 (1) 工程建设期间应做到标准化管理,将环境保护列入施工招标的重要条件之一。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队伍必须按标准化施工、规范建设。 (3) 施工人员的产 生的生活污水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施工产生的泥浆污水可经格栅和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泥沙后排入附近水体或雨水干管。 (4) 建筑垃圾不能随意倾倒。 (5) 在地下挖掘施工中要注意文物保护,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如古钱币、陶瓷、青铜器等应停止挖掘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决不能使文物流失。 2、运营期 (1) 合理布置绿化带,同时还应扩大物种多样性,改善环境条件。 (2) 固体废弃物应做到及时清理外运,并妥善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3) 应尽量选购性能好、噪声低的设备,以降低项目建成后对区域声环境的 影响。 (4) 本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只有全面落实本评价所提出的控制污染的措施和建议,从环保角度讲,本项目是可行的。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