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XX 市 XX 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 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XX 镇卫生院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部 制 XX 省环境保护厅 印 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项目名称 XX 市 XX 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镇卫生院 法人代表 马新国 联系人 陈军贵 通讯地址 XX 市 XX 镇卫生院 联 系电话 0833-5053159 传 真 0833- 5053159 邮政编码 614216 建设地点 XX 镇卫生院内原址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峨发改投资 2013156 号 建设性质 扩 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Q8520 卫生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333.33 绿地面积 (平方米 ) 533 总投资 (万元 ) 150 环保投资(万元) 25.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6.73%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 日期 2014.1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 由来 卫生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人民的公益事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起着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作用。突发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XX 镇卫生院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和全科医疗为一体的国家甲级综合性卫生院。 XX 镇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始建于 2005 年, 2007 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 1234 平方米。由于当时的房屋条件和资金有限,很多配套设备不完善、科室配置不合理,住院病房不够,已不能满足目前镇 2 区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亟需对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扩建,同时对污水处理、院容院貌进行改建。 XX 市发展和改革局以峨 发改投资 2013156 号 文转发了 XX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3 年 6 月发布的 XX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下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地市级医院建设项目 2013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文号为:川 发改投资2013712 号 ),确认了乐山市 XX 市 XX 镇卫生院扩建项目,建设内容为:上建施工、污水 垃圾等附属设施。 2013 年 12 月, XX 市发展和改革局出局了 XX 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 XX 市 XX 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号:峨 发改投资 2013261 号 )。项目总投资 150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120万元, 建成后可为 XX 镇及周边乡镇居民带来就医及日常预防保健的便利,提升卫生院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更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 253 号,该项目 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该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 此 XX 镇卫生院 委托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 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项 目参评人员对项目厂址进行现场踏勘,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内容,收集了当地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等相关资料。 现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建设项目为社会福利性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令第 40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鼓励类中第 三十六 款第 29 项产业,故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XX市 发展和改革 局 出局了 XX 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 XX 市 XX 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号:峨 发改投资 2013261 号 ),确认了该项目的建设 。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规划符合性 根据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06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2006 年本),本项目的建设不属于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范围,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 项目规模在 100 张病床以下,项目与住宅和商铺隔墙 分离,并设立单独的排水系 3 统,与住宅、商铺的排水系统分离,项目选址符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0)的选址要求 。 3、外环境相容性 XX 镇卫生院 用地属于 医疗 用地 ,位于 XX 镇建成区西北部,在友爱北路中段的一条支路上 ,交通 较为 便利,方便患者就医 。项目北面有 3 栋居民,相距 3050m,共有居民 90 户,与卫生院有绿化隔离带;项目南面 50m 有 1 栋居民楼,有居民 20 户,与卫生院有绿化隔离带;东面 20m 为 1 栋居民楼,有居民 16 户;项目西面与 XX 派出所相邻,派出所西部为农田和林地。项目区东南面 380m 为长滩河 。项目区 附近没有较大的噪声源,环境比较安静;附近没有明显的污染源,无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附近无幼儿园、游乐园等少年儿童密集场所。 因此,本项目选址于此进行建设,在外环境上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项目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2。 项目位于 XX 镇 建成区,项目的施工期将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营运期来看并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子。 综上,项目用地合法, 与区域环境相协调,与区域建设规划相容,周围无环境制约因子 ,选址合理。 四 、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 项目总平面布置设计按照现代化医院 整体设计规范和 “卫生、安静、交通 ” 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在医院现有建筑结构布局限制下尽量做到布局合理。 ( 2) 新建筑设有封闭疏散楼梯间 一 间,满足防火疏散要求。 ( 3) 新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位于项目区东部,在污水处理设备上方设置了绿化,并设置除臭设施,将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对人影响减到了最小。 综上所述,评价认为本项目布置较为合理。 五 、 XX 镇卫生院现状 1、医院概况 XX 镇卫生院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和全科医疗为一体的国家甲级综合性卫生院。 XX 镇卫生院总占 地面积 2 亩,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始建于 2005 年, 2007 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 1234 平方米。 卫生院现有在职职工 43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33 人,执业(执业助理)医师 10 4 人,执业护士 15 人;其他卫科人员 6 人。中医药人数 6 人,获得全科医师合格证 4 人,全科护士合格证 6 人。 卫生院设住院部和门诊部,开放床位 46 张。 2012 年门诊人次 36244 人次,住院人次 3565 人次,业务收入 293 万元。 现卫生院项目组成表见表 1-1。 表 1-1 现有综合楼楼层分布情况 楼层 建筑面积 m2 楼 层 内 容 1F 486 放射 科、诊断室、药房、挂号收费处、注射室 2F 467 手术室、办公室、病房( 46 张病床) 3F 281 档案室、办公室、会议室、浆洗室 2、现卫生院的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XX 镇卫生院(现卫生院)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见表 1-2。 表 1-2 主要原材料及辅料用量 类别 名称 单位 年耗量 主 (辅) 料 红花注射液 盒 906 注射用头孢 哌酮钠舒巴坦钠 支 585 注射用头孢他啶 支 585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瓶 618 阿莫西林 盒 270 林可霉素 盒 80 10%、 5%葡萄糖注射液 瓶 1825 9%氯化钠注射液 盒 2580 维生素 C 注射液 盒 215 一次性手套 双 520 一次性空针、输液管 支 656 一次性中单、小单 张 1000 消 毒 剂 碘伏 瓶 60 戊二醛 桶 28 消毒片 瓶 30 聚维酮碘 瓶 40 3、资源、能源消耗 现卫生院 主要能源及动力消耗 情况 见表 1-3。 表 1-3 主要能源动力消耗表 5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用量 来 源 1 用电设备装设容量 380/220V, 50Hz KVA 4.8 万 市政电网 2 自来水 m3/a 2600 市政自来水管网 4、卫生院现有主要医疗设备 卫生 院现有主要设备见表 1-4。 表 1-4 主要医疗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超声诊断系统 DP-8500 台 1 在用 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RT-7300 台 1 在用 3 尿液分析仪 台 1 在用 4 血液化验分析系统 台 1 在用 5 生化分析仪器 台 3 在用 6 医用诊断 X 线机 FX200 型 台 1 在用 7 心电示波及记录仪器 ECG-1200 台 1 在用 8 呼吸机 台 1 在用 9 电动迁移床 QC741 台 1 在用 10 妇产科手术器械 06C 套 1 在用 11 病床 张 46 住院、急诊用 目前, 卫生院 有 1 台 X 射线机 ,属于 类射线装置 。本次环评要求射线装置应按照 XX 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 5、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现有员工 43 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 365 天,实行 24 小时值班工作制,每班工作 8 小时。 六、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 境问题: XX 镇卫生院原医务综合楼设有内科、外科、儿科、放射科、妇产科、急诊室、药房、收费处、 B 超照射室、检验室等。卫生院现有床位 46,现有医护人员 43 人。 XX 镇卫生院 原有污染主要有废水、固废物及噪声。 1、 废水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参考数据, 根据结合 医院长期以来的运营情况, 估算住院病人平均污水量为 200L/床 d,门诊病人平 6 均污水量为 10L/人次,医护人员平均污水量为 40L/人 d, 排污系数以 0.8 计 。 全院现有 46 张病床, 2012 年门诊人次 36244 人,则医疗废 水排放量 8.15m3/d。卫生院有 专业技术人员 43 人, 则 每天用水量为 1.72 m3。未预见用水按 1.19 m3/d 计,。 由上述分析可知,全院水用量为 13.1m3/d,废水产生量为 10.48m3/d。具体情况见表 1-5。 表 1-5 原有综合楼用水情况 序号 内容 单位 数量 用水标准 用水量 ( m3/d) 排放量 ( m3/d) 备注 1 病床医疗用 水 张 46 200L/d.床 9.2 7.36 来源:自来水 去向:经 卫生院 化粪池 , 加入 消毒 液 后排入 集镇 污水管网 2 就诊病人用水(不住院) 人 次 /年 36244 10L/人次 0.99 0.79 3 医务人员用 水 人 43 40L/d 1.72 1.376 4 其他用水 - - - 1.19 0.95 以上总和的 10% 5 合计 13.10 10.48 经现场查勘,目前院内无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站及消毒设施,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仅经过 化粪 池处理后, 排入场镇污水管网,最后 排入长滩河。 根据类比分析,医院废水产生及处理后排放情况见表 1-6。 表 1-6 医疗污水污染物排放统计 污染物名称 SS CODCr BOD5 NH3-N 余氯 粪大肠菌群( MPN/L) 污水量 ( m3/a) 污水浓度平均值( mg/L) 80 250 100 30 - 1.6 108 3826.45 排放量( t/a) 0.31 0.96 0.38 0.11 - - 2、 固废 本项目现有固体废物主要有医疗垃圾 和 生活垃圾总量为 23.8t/a。 医疗垃圾产生量约为 5.4t/a, 主要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有机污染废弃物 。 卫生院一楼 现有一个专用的医疗固废物存放间,用于存放医疗垃圾 。 院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18.4t/a,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时清运送往城市垃圾场统 一处理。 7 污泥:化粪池 、沼气池产生, 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预计全年污泥产生量为 1t。 医疗固废 和化粪池 污泥送 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 处置 ,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凌云乡大山坡,经营危险废物类别 HW01(仅限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经营规模高温蒸煮 1825 吨 /年。生活垃圾送往 XX 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XX 市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 2007 年 1 月 建成,处理方式卫生填埋, 设计垃圾处理规模 200t/d,服务年限为 15 年 。现 XX 市 XX 镇卫生院 各种废物的分类处置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要求。 3、 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 为卫生院来往病人、车辆的嘈杂噪声等, 但因 XX 镇卫生院处于主路旁一条小支路上,过往车辆数量很少,且主要集中在白天,加之周围建筑物的阻隔作用,受交通噪声影响很小。 4、 废气 卫生院沼气池会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有毒有害气体,沼气池排气口位于卫生院停车场旁,来往人员较少,周边种植了植物,对有毒有害气体具有一定进化作用,经现场勘查,臭气对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5、 现存主要环境问题 由院区现有排污状况可知,目前 XX 镇卫生 院主要环境问题为: 卫生院未建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并消毒后排放,不能满足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相关标准 。 七、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地点、性质 项目名称: XX 市 XX 镇卫生院业务 用房 扩建工程项目 ; 项目业主 : XX 市 XX 镇卫生院; 项目性质: 扩建 ; 建设规模: 扩建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560 平方米 ;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院内绿化。 建设地点: XX 镇卫生院内原址 。 8 2、 建设 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扩建卫生院综合大楼 560m2, 以及配套的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卫设施以及绿化工程建设 。扩建 部分位于现综合楼西侧,扩建共 3 层,扩建后与原卫生院综合大楼连为一体,呈 L 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可能产生环境问题见表1-7 所示。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本评价不涉及含辐射的各医疗设备的环评,含辐射设备将另作环评。医院现有含辐射的各医疗设备,本次环评要求医院应按照 XX 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 表 1-7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表 类别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备注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 工程 扩建业务用房560m2 1 楼 值班室、库房 噪声 废水 弃渣 扬尘 医疗废水、医疗固废、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 新建 2 楼 理疗科、库房、病房( 12 张病床) 3 楼行政办公室、会议室。 辅助工程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11m3/d 废水、污泥 新建 医疗废物 存放间, 10m2 危废 利旧 公用工程 供水 / 利旧 供配电 / 利旧 通讯 / 利旧 绿化 植物垃圾 利旧 +扩建 办公、生活设施 办公场地 生活废水、生活垃圾 ( 1)主体工程 本项目主体建筑是扩建 卫生院综合楼业务用房,建筑共 3 层,面积 5600m2。 ( 2)辅助工程 辅助工程主要是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收集间。 医疗 废物暂存间:面积 10m2, 在现有医疗废物存放间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用于医疗废弃物的收集暂存 地埋式污水 处理站 : 规模 15m3/d,位于 项目区西侧。 9 ( 3)公用工程 绿化 景观:本项目绿地率 40%,地块基地周边沿用地范围设置绿化带,综合楼等主要建筑周边及道路两侧绿化建设。 ( 4)配套设施 1) 给水系统 给水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 , 从市政给水干管接入管径为 DN200 的给水管一根,在院 区内形成水环网。 2) 排水系统 本工程排水分为污水、雨水两个排水系统。医疗废水与生活污水管进入 卫生 院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 XX 镇污水管网 , 最后 排入 长滩河 。 3) 消防系统 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30L/S,消防水泵房设置于室外,水泵为一用一备。 4) 电气工程 采用双回路供电。院区内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设 10KV 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及柴油发电机组机房 。 由开闭所引来二路 10KV电源(来自于不同电网 35KV变电站),采用电缆穿管引入本工程 10KV 变配电房(高压配电室)。 设一 台 快速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常用功率 100KW,作为第三路电源。 3、 项目 扩 建前、后主要指标变化 项目扩建前、后主要指标变化见表 1-8。 表 1-8 扩 建前、后主要指标和建筑物变化情况 指标 改建前 项目新增 改建后 建筑面积( m2) 1234 560 1794 科室、房间设置 1 放射科、诊断室、药房、挂号收费处、注射室 , 2楼 手术室、办公室、病房( 46 张病床), 3 楼办公室 及 档案室 1 楼 值班室、库房 ,2 楼 理疗科、库房、病房 , 3 楼行政办公室、会议室。 1 放射科、诊断室、药房、挂号收费处、注射室、 值班室、库房 , 2 楼 手术室、办公室、理疗科、库房、病房,3 楼 办公 室 、会议室及 档案室 扩扩 辅助工程 医疗污水处理设施为 2个沉淀池,设备简易,处理出水不达标 埋地式二级生化消毒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处理能力 15m3/d,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表 2 标准 10 简易医疗废物 储存间 5m2 标准医疗废物储存间 5m2 标准医疗废物储存间 绿化面积 300m2 233m2 533m2 床位数 46 12 58 医疗人员数 43 10 53 门诊接待能力 36244 3756 40000 5、主要原辅材 料及能耗情况 项目 建成运行后, 所需主要原辅材料 为治疗药品和化验试剂,估计 年用量见表 1-9。 表 1-9 主要原材料及辅料用量 类别 名称 单位 年耗量 主要化学成分 主 (辅) 料 一次性手套 套 572 聚乙烯 一次性空针、输液管 张 722 一次性中单、小单 双 1100 红花注射液 支 997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支 644 注射用头孢他啶 支 644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盒 680 阿莫西林 盒 297 林可霉素 瓶 88 10%、 5%葡萄糖注射液 盒 2008 9%氯化钠注射液 盒 2838 维生素 C 注射液 瓶 237 6、能源动力消耗 拟建 项目主要能源及动力消耗情况见表 1-10。 表 1-10 主要能源动力消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用量 来源 1 电 KW.h/a 5.0 万 城市电网 2 用水 (新水 ) m3/a 5726.85 城市给水网 3 柴油 最大储存量 30L 石油公司 4 二氧化氯 t/a 20 外购 7、水平衡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间,医务管理工作人员共计 53 人,床位数 58 张,预计年门诊量将增加为 40000 人次,以此为基础计算本项目水量平衡。 11 拟建项目用水分析见表 1-11。 表 1-11 XX 市 XX 镇卫生院扩建项目 用水分析表 序号 内容 单位 数量 用水标准 用水量 ( m3/d) 排放量 ( m3/d) 备注 1 病床医疗用 水 张 58 200L/d.床 11.60 9.28 来源:自来水 去向:经 卫生院 化粪 池 , 加入 消毒 液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 就诊病人用水(不住院) 人 次 /年 40000 5L/人次 0.55 0.44 3 医务人员用 水 人 53 40L/d 2.12 1.70 4 其他用水 - - - 1.43 1.14 以上总和的 10% 5 合计 15.69 12.56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 、地理位置 XX 市是 XX 省辖县级市,位于 XX 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 XX 市距离乐山市 31 公里,距离省会成都市 158公里,其东邻乐山市中区、沙湾区,南连峨 边,西洪雅、金口河,北接夹江。 XX 镇位于 XX 市东部,距离 XX 市区 9 公里,幅员面积 48.58 平方公里。位置介于东经 10327 48 -10335 1 ,北纬 2931 26 -2935 41 。 北连符溪镇、胜利镇,东临乐山市市中区平兴乡和临江镇,南接九里镇,西与峨山镇、罗目镇相连。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二 、 地质 地貌 XX 市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 XX 盆地北东向构造带交汇处附近的“ XX 褶皱 断块区”东部,主要构造形迹有大庙向斜和马林岩断层。 1)大庙向斜:东南起于城西坝,经 739、大庙、双福向北东 20方向延伸,长约18Km,局部被第四系覆盖;核部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古 始新统名山组地层,两翼为灌口组地层,倾角 40 60,基本对称。 工程区位于该向斜西南部,后段通过该向斜核部。 2)马林岩断层:南起于西南交通大学、经铁科所、马林岩向北延伸到川主乡高河村附近,倾西,倾角 55 65,长 2 3Km,灌口组地层逆冲于名山组地层之上,为次级逆冲断层。该断层近期无活动迹象,呈相对稳定状态。 ( 2)不良地质条件 项目区内范围未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地表水及地下水体水质良好,区内原始地质环境较好,无不良地质 条件,适宜建筑。 ( 3)地震 工程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 XX 盆地北东向构造带交汇处附近的“ XX 褶皱 -断块区”东部,大庙向斜西南部,后段通过该向斜核部;马林岩断层从首段上游通过。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400 万) GB18306-2001 和 2008 年第一号修改单中查 13 得: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 ( 4)地层 工程区及附近主要出露白垩系至第四系地层,现将工程所涉及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4ml) 主要为素填土 (主要成分为块、碎石、卵砾石夹粉质粘土和建筑垃圾),厚 2 6.0m,广布于工程区。 2)第四系全部统冲洪积层( Q4al+pl) 具二元结构 ,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卵砾石及漂石组成。分布于河床及漫滩阶地。由上到下分三小层: ( 1)粉质粘土层: 灰白色、黄灰、褐红色,含水量高,可塑状,夹卵砾石。厚度 0.5 2.50m。 ( 2)稍密砂卵砾石 由卵砾石、砂及少量漂石组成,漂卵砾石主要成份由白云岩、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砂岩等坚硬物质组成,磨圆度好,球度较好,分选性较好,一般 5 30cm。其中漂石最大可达 1.0m,约 占 10 12%,卵石约占 27 31%,砾石约占 27.2%,砂为长石石英砂,约占 15%,其余为粉粒及粘粒。厚度变化大 ,前段一般 1.5 5.0m,后段一般在5m 以上。 ( 3)中密砂卵砾石 漂卵砾石成分、磨圆度、分选性与上部稍密砂卵砾石基本相似。漂石约占 10 15%,卵石占 30 35%,砾石占 25 30%,砂约占 10%,余者为粘粒。主要分布于中段及后段,厚度一般 2 6m。 3.)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 Q2fgl) 由黄褐、黄灰、灰褐色粘土夹玄武岩漂石、卵砾石:粘土约占 50 55%;卵砾石一般 2 20cm,次棱 角状,约占 20%;漂石约占 20 25%;余者为角砾。湿,可塑。在峨眉河两岸零星分布,厚度 15 30m。 4)下第三系古 始新统名山组( E1 2) 上部棕红色粉砂质泥岩,钙泥质粉砂岩;下部砖红色厚层至块状砂岩,含泥砂岩或钙质砂岩夹薄层泥岩,半成岩状。(本组相当于前人资料的灌口上组 K2g2),厚度大 14 于 147m,分布于峨眉河两岸。 5)白垩系上统灌口组( K2g) 上部以棕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泥灰岩、页岩;中部为鲜红色或土红色泥岩,页岩与同色泥质粉砂岩及钙质泥岩互层;下部以鲜棕红色粉砂质泥岩及页岩为主,夹同色钙 、泥质粉砂岩,底部为砖红色泥岩,厚 483 861m,分布于工程区。 XX 镇属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 400 470 米之间。为第四系沉积物,表层为亚砂土,下为砂卵石,再下为冰碛层。镇域内无不良地质情况。按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 XX 镇抗震设防烈度 7 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g,特征周期为 0.4s。场地内无不良地质情况,适宜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三 、水文 水系 XX 镇镇境内分布有长滩河、彭桥河两条主要河流,均属于大渡河的一级支流峨眉河水系。长滩河发源于罗目镇,流域面积 47.9 公顷,流经本镇 、灯塔村、友爱村、燕岗村、红山村、新联村和新复村后出境,境内长约 12.5 公里,流量 35.5 万米 3;彭桥河发源于峨山镇,流域面积 99.5 公顷,流经本镇彭桥村、五爱村后出境,境内长约 2.5公里,流量 43.3 万米 3。 四 、气象特征 XX 市气候垂直分布带明显,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多、日照少、湿度大、无霜期长,属气候宜人的温和地区。年平均气温 20.9,历史最高气温 38.3。由于地处 XX 麓,近地面气流滞缓,气象条件具有地面风速小、风向零乱、静风频率大的特点,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城区 春夏盛行西南气流,多西南偏西风;秋冬季多东北和西风。年平均风速 1.1 米 /秒。 XX 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7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 1000 1500 毫米之间,无霜期 312 天,年均日照时数 950 小时,日照时数偏少。全年主风向以东北和西南居多,平均风速 2.5 米 /秒。 五 、土壤与植被 XX 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垂直分带明显。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 XX 镇的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全镇共有土地面积 4857.69 公顷,其中:耕地 面积 2672.94 公顷,园地 425.56 公顷,林地 608.62 公顷,草地 0.83 公顷、工矿及建设用地 747.59 公顷(其中:农村居住地 15 520.46 公顷,城镇居住地 215.13 公顷),交通 139.63 公顷 ,水域 170.05 公顷,其它用地 92.47 公顷。 XX 镇自然植被较少,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目前 XX 镇森林覆盖率为 12.53,包括人工植被、庭院植被、行道植被、农业植被等几种类型,植物种类主要包括国外松、巨桉、小叶榕等。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 、社会经济 XX 市行政区面积 1168 平方公里,辖绥山、九里、大为、罗目、龙池、 XX、高桥、符溪、双福、乐都、胜利、峨山等 12 个镇,川主、沙溪、龙门、黄湾、普兴、新平等6 个乡。 2006 年底, XX 市总人口 43.2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4.04 万人。 XX 镇辖 3 个社区(明园社区、杨河社区、友谊社区), 19 个行政村(庙稿村、红山村、新复村、新联村、五爱村、彭桥村、拆楼村、蔡村、灯塔村、友爱村、幸福村、卷鱼村、红旗村、前进村、前锋村、优胜村、红光村、燕岗村、团结村), 191 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 48.58 平方公里。 全镇共有 16224 户,总人口 50179 人,其中农业户数 9980 户,农业人口 35208 人,镇区总户数 6244 户,总人口 14971 人。人口密度 1033 人 /平方公里。 XX 镇 实现 地区 生产总值 ( GDP) (2009 年 )达到 137484 万元,增速 18%,人均 GDP 达到 32754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 14036 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8537 万元,增速 19.11%,全社会固定资产 5169 万元。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值分别为 8869万元、 101960 万元、 26655 万元,比例为 6: 74: 19,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6585 元,增速 7.8%,占 XX 市第 15 位。 二 、教育 、 文化 和卫生事业 XX 镇有中学一所,教师 70 人,学生 666 人;小学 6 所,教师 110 人,学生 1500人;幼儿园 8 所、文化站 1 个。有火车站站前休闲广场 1 个,占地 1000 平方米,桂花大道 3 公里,约 52000 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 XX 市医疗卫生机构为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网络。 截止 2010 年底,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35 个,卫生机构有床位数 1350 余个,卫生技术人员 1500人。近年来, XX 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发展相对缓慢,医疗机构数量和卫生床位数从现代化的园区企业 16 2002 年以后几乎没有增长。卫生院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滞后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卫生医疗服务特别是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将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就医需要。 XX 镇卫生院有医务人员 43 人,病床 46 张,配有 X 光机、 B 超机、心电图机、血球仪等设备,有小型手术室一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9%,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 1769 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 1018 人,其中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718 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300 人。 三 、 交通、邮电和广 播 XX 镇交通较为方便,公路通车里程达 290.2 公里。过境路主要是峨九公路、梅燕路、胜燕路,成昆铁路从建成区边上穿过镇域,燕岗货运站就座落于镇域内。 城镇现有友爱路、红光路、燕岗路、前进路、前锋路、红旗路、棬鱼路、幸福路等 8 条集镇街道约 7 万平方米,基本上都进行了绿化,绿化树种主要为小叶榕。 19 个村已经实现在村村通。 全镇均通电话,联通、移动、电信网络覆盖全镇,住宅电话普及率 100%,有线电视普及率 100%。 四、文物保护 评价区内无重要文物保护及风景名胜, 未发现地下文物。 17 环境质量状况 (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为了了解地区环境空气环境污染现状, 本次环评采用资料复用法,借用 XX 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1 年 7 月 12 日 7 月 14 日对 XX 市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 XX 镇位的 空气环境 监测数据。 监测项目: NO2、 SO2、 TSP。 监测布点:设置 1 个监测点 监测位置:拟建项目南侧 监测频率:监测 3 天,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国标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表 3-1 空气 NO2、 SO2 监测结果表 项目 时段 7 月 12 日 7 月 13 日 7 月 14 日 NO2 (mg/m3) SO2 (mg/m3) NO2 (mg/m3) SO2 (mg/m3) NO2 (mg/m3) SO2 (mg/m3) 2:003:00 0.097 0.151 0.102 0.157 0.110 0.160 8:009:00 0.104 0.152 0.101 0.142 0.109 0.155 14:0015:00 0.111 0.144 0.103 0.151 0.103 0.143 19:0020:00 0.097 0 148 0.095 0.134 0.091 0.145 平均 0.102 0.149 0.100 0.146 0.103 0.151 标准 0.12 0.50 0.12 0.50 0.12 0.50 表 3-2 空气 TSP 监测结果表 项目 日期 TSP (mg/m3) 7 月 12 日 0.225 7 月 13 日 0.221 7 月 14 日 0.229 标准 0.30 从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看:地区环境空气 质量良好,各项监测指 18 标能达到 GB3095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二 、声学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了解地区声环境污染现状, XX 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3 年 12 月 18 日对项目所在地区声环境现状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监测方案如下: 监测项目:环境噪声。 监测布点:共设 4 个监测点,监测布点见附图。 监测频率:监测 1 天, 昼夜各 1 次。 表 3-3 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A) 日期 监测点位 昼间 等效声级 ( Ld) 夜间等效声级( Ld) 1# 48.2 40.9 2# 51.7 43.3 3# 54.2 45.0 4# 55.1 44.7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域昼等效声级均未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