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 前 言 1.建设 项目 概况及 背景 为了配合淠 XX 区规划的顺利实施,解决淠河综合治理滨河景观绿化工程中拆迁安置及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XX 市裕安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在淠 XX 区组织 实施了 XX 新区 安置房 一期 工程 , 目前 该工程 已投入使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 随着 中心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现有安置房数量已经不能满足 居住 要求,根据国家、省有关安置房工程项目的政策法规和 XX 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2010 年第二次全体会议纪要精神, XX 市裕安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决定 实施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 该 项目建议书已 于 2012 年 2 月 获得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批文 号 为发改投资【 2012】 14 号。 XX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也对该项目详细规划方案进行了批复,批文号为住建规【 2012】 8 号 。 XX 市 XX 安置小区扩建 工程 位于 XX 市城市西北、淠 XX 岸,位于淠 XX 区中心范围内,西侧为规划中的城市公园,东侧为 XX 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西环路,南侧为规划的商业区。 项目所在地块 北临城市干道西环路,南到 XX 纵六路,西至 XX 内环,东依XX 二环 , 占地 总面积 137200m2。 地块 呈不规则梯形,现状为农田和鱼塘,有一条 淠河排 水渠从规划区 内南北向斜向穿过, 将整个地块分割成东、西两个小地块,东部地块占地面积 99430 m2,西部地块占地面积 37770 m2。地块内部地势 较 平坦,高差在 2 米以内,适宜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本工程在东 部 地块 上 进行,西 部 地块作为备用地 。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规划中奉行 “实用、经济、高品位、有特色 ”的设计理念,将该地块建设成内部环境优美,外观形象突出,在追求整体、群体形象的同时把握小区氛围的塑造以及与 XX 安置小区一期工程的协调,达到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的新型高品位城市安置小区的要求。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 2.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98 年第 253 号令)中的有关规定,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 单位 XX市裕安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 委托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 公司 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根据 相 关工程资料,在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预测计算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旨在通过 环境影响评价,了解该项目建设 后 的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项目审批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3.协作单位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 XX 市环境保护局、 XX 市裕安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 的大力支持, 协作单位 XX 市 环境 监测中心站 亦付出了许多 辛勤劳动 , 在此谨致谢意!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 1 总 论 1.1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1.1.1 评价目的 ( 1) 对建设项目 工程 内容 进行 分析,确定 项目 建设 过程 及 交付使用后各环节中的污染源特征、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 2) 通过调查掌握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及环境空气、 地表水、 声 等 主要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分析周围环境对本项目主要 影响 因素。 ( 3) 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使用后,对评价范围内大气、声和社会经济等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预测评价周围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对本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 4) 提出控制和 减缓 污染影响的对策和建议,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的结论, 为 项目的 环保 设计和 建设过程 提供 参考 ,为 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1.2 评价指导思想 ( 1) 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达标排放 ”、 “总量控制 ”、 “清洁生产 ”的原则。 ( 2) 坚持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确保 项目 与周围景观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3) 坚持环评工作为优化设计服务,为建设单位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 4) 在保证环评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料,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开展环评工作;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 合 ”的原则,做好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工作。 ( 5) 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评价 结论明确可信。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4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 9月 1日起实施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 6月 修订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 3月;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年 4月;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 促进法, 2003 年 1 月; ( 9) 国务院令第 284 号 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年 3 月; ( 10)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 1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 号;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 (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 ( 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199961 号文:关于贯彻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通知, 1999 年 3 月;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83 号文,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自 1995 年 8 月 8 日起施行); ( 15) 安徽省第 八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安徽省 淮河 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6 年 6 月 29 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 ( 16)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0年 11 月; ( 17) 安徽省 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辐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环评函【 2012】 480 号。 ( 18)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5 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 ,皖环发【 2013】 91 号 。 1.2.2 技术依据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国家环境保护 部 ;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 4) 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国家环境保护 部 ;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 ;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 ; ( 7)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评 2006113 号文,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化的规定(试行); 1.2.3 项目依据 ( 1)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XX 市裕安区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发改审批【 2012】 14 号 ; ( 2) XX 市 住房和城乡 建设委员会 关于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详细 规划方案的批复 , 住建规 20128 号; ( 3) XX 市 环境保护局关于 确认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 4) XX 市裕安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1.2.4 相关规划 ( 1)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82030 年 ; ( 2) XX 市 水环境功能区划 , 2011 年 10 月; ( 3) XX 市 XX 安置小区扩建详细规划设计 , 2011 年 10 月 。 1.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确定 评价因子的确定见表 1.3-1。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6 表 1.3-1 环境 因子确定表 环境要素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环境 SO2、 PM10、 NO2、 TSP CO、 NO2、 HC、油烟 水环境 水温、 pH、 COD、 BOD、SS、氨氮、总磷、 石油类 COD、氨氮 COD、 氨氮 声环境 等效声级 等效声级 固体废物 地下水环境 SS 1.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1.4.1 评价工作等级 1.4.1.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废气主要是厨房油烟和汽车尾气。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较少,依据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判据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1.4.1.2 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水量为 654.3m3/d,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后接管进入 XX 市城 北 污水处理厂 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尾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 1 中一级标准 A 类后排入 淠河 。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中工作等级划分规定,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 1.4-1 水环境影响 评价等级 判 定 表 环境要素 判别依据 评价等级 地表水环境 排放量 654.3m3/d 三级 水质复杂程度 简单 纳污水体及规模 淠河 , 中 型 纳污水体水质要求 类 1.4.1.3 声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位于 XX 市 西环路 南、 XX 纵六路 以北、 XX 二 环路 以西 , 农灌渠以东, 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区标准, 沿交通干线两 侧 执行 4a 类标准。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社会 生活 噪声 和公用 设备噪声,经预测,项目建设前后环境噪声增加值小于 3dB(A),对场界外声环境影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7 响较小 ,同时,本项目建成后自身须作为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1.4.1.4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 属于 类建设项目, 所在地区地下水含水层不易污染,包气带防污染性能 较强,地下水不敏感,项目在施工期排放的污水强度小 ,且仅在施工期对地下水可能造成一定影响,项目正常运营后生活污水接管处理,对地下水无影响 。因此,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 对本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做简单分析 。 1.4.2 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 1.4-2。 表 1.4-2 评价范围表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环境空气 以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心, 主导风向为主轴, 直径或边长不小于 55 平方公里范围 ,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特点,重点评价周边 200m 范围 地表水环境 淠河橡胶坝中坝(新安大桥下游 500m 处)至城北污水处理厂污水入淠河排放口下游 3000m 声环境 项目场界 200m 范围内及附近声环境敏感点 地下水环境 小于 20km2 生态环境 项目四周 500m 其他 社会环境、居住环境质量以项目所在地周边 1km 为评价范围 1.5 评价标准 1.5.1 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标准 (1) 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 区域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数值见表 1.5-1。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8 表 1.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因子 环境质量标准( mg/m3) 依 据 小时平均 日均 年均 SO2 0.50 0.15 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 准 PM10 - 0.15 0.10 NO2 0.24 0.12 0.08 TSP - 0.30 0.20 CO 10.0 4.0 -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淠河 新安 大桥 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具体限值见表 1.5-2。 表 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 ) 项 目 水环境质量标准值 类 标准来源 pH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COD 30 BOD5 6 氨氮 1.5 总磷(以 P 计) 0.3 石油类 0.5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声环境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西环路两侧 声环境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4a 类标准。见表 1.5-3。 表 1.5-3 声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等效声级 LAeq:dB(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2 60 50 4a 70 55 1.5.2 排放标准 (1) 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项目生活污水排放执行 污水排入城市下 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 B 等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9 级接管标准 。项目污水排放标准见表 1.5-4,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 1.5-5。 表 1.5-4 污水 接管 标准限值 单位: mg/L 项目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COD 500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 中 B 等级 SS 400 氨氮 45 TP 8 表 1.5-5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限值 单位: mg/L 项目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COD 5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8918-2002) 中 A 级标准 SS 10 氨氮 5 TP 0.5 (2) 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建成后排放的废气主要为厨房燃料燃烧废气、 餐饮业油烟、居民 厨房油烟和机动车进出小区和车库时排放的汽车尾气。 施工期粉尘、 汽车尾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1.5-6。 表 1.5-6 废气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测点 浓度限 值( mg/m3) 颗粒物 1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HC 120 4.0 NOx 240 0.12 SO2 550 0.40 餐饮业油烟 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 油烟 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详见表 1.5-7。 表 1.5-7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规 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N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 60 75 85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0 (3) 噪声排放执行标准 临 城市主干道侧 噪声执行 社会生 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22337-2008) 4类标准 ; 社会生活噪声 执行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22337-2008) 2类标准 , 见表 1.5-8。 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中有关规定 ,见表 1.5-9。 表 1.5-8 噪声排放标准值 类别 昼间 dB(A) 夜间 dB(A) 2 类 60 50 4 类 70 55 依据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表 1.5-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 单位: LAeq:dB(A) 昼间 夜间 70 55 1.6 评价重点 本项目主要评价内容为: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景观生态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 根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 “以人为本 ”的特点,结合拟建工程的排污特点、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特征,本项目评价重点如下: 施工期: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为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项目投入营运后,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的影响、项目噪声源对项目区内居民的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影响等为本次环评的重 点。 1.7 评价时段 建设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本次评价时段包括 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后的入住期。 1.8 环境保护目标 本次评价范围内无历史名胜古迹和风景区等特殊敏感目标,建设项目周边概况见图 1.8-1, 评价区保护目标见表 1.8-1。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1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2 表 1.8-1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m) 规模 环境功能 大气环境 XX 学校 E 80 32 班 /300 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 XX 小区 E 80 300 户 /1000 人 声环境 XX 学校 E 80 32 班 /300 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XX 小区 E 80 300 户 /1000 人 水环境 淠河 E 2000 中型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1.9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本评价的 工作程序 见图 1.9-1。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3 图 1.9-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4 2 项目概况及 工程分析 2.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项目 概况 项目名称: XX 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 项目性质: 新建 ; 建设 单位: XX 市裕安区安置房建设管理办公室 ; 行业类别: K7210 房地产开发经营; 建设地点: XX 市城市西北、淠 XX 岸,东侧为 XX 新区安置房工程,南邻 XX纵六路,西邻 XX 内环路,北邻城市主干道西环路。 项目地理位置见 图 2.1-1; 投资总额: 30380 万 元 人民币 ,其中 环保投资 230 万,占 0.8%; 规划总用地面积 99430 平方米, 净用地面积 80143 平方米 ,拟建 20 栋住宅楼、2 栋沿街商铺。 规划总建筑面积: 189639.6 平方米 , 其中, 地上总建筑面积 155889.6平方米 , 地下总建筑面积 33750 平方米 ,住 宅面积 147484.8 平方米,商铺面积 4220平方米 , 社区配套服务用房 1660 平方米 ,复式住宅 2524 平方米, 住宅停车位 1470个,公建停车位 56 个。 总户数 1476 户 , 居住人数 5166 人( 3.5 人 /户) , 建筑密度18.10%, 容积率 2.25, 绿地率 52.4%(含河渠水面) 。 项目施工时段为 2013 年 10 月至 2016 年 10 月 。 2.1.2 项目建设 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见表 2.1-1。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5 表 2.1-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名 称 规 模 1 主体 工程 住宅楼 共建住宅楼 20 栋, 其中 多 层( 6+1F, 1#10#) 10 栋,小 高层 ( 18F,11#16#) 6 栋 ,高层( 30F, 17#20#) 4 栋 , 共有面积 60 平方米 120 平方米不等的 9 种 户型,户数 1476 户 ,建筑面积 47484平方米 商业楼 共 S1、 S2 两栋,位于 XX 纵 六路北侧,为 23 层商铺, 建筑 面积 4220 平方米 2 辅助 工程 辅助用房 包括物业管理用房、社区服务用房及公厕,位于项目区南 侧 ,共 3 层,总建筑面积 1660 平方米,其中物业管理用房 建筑面积为 760 平方米 , 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为 850 平方米 ,公厕建筑面积为 50 平方米 机动车停车位 总机动车位 1526 辆,其中地面机动车 位 294 辆、地下集中停车位 1232 辆 3 公用 工程 供 水 本项目供水由 XX 纵六路 供水管网引进小区内部,主管道管径为DN200 排 水 雨污分流 , 污水 从 XX 纵六路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污水由 XX 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接管处理 供 电 市政供电系统 引入 110kV 电网, 规划在 6#东侧 设开闭所一 座,总开闭所设置 4x31000KVA 变压器供住宅、商业、消防用电及地下车库用电 , 另设配电 房 6 座,分别位于 1#3#楼之间, 9#楼 东北、西北角 , 10#北侧, 15#东南, 19#楼西北方 的空地上 供 气 城市管道天然气, 在小区西南角 设燃气调压站 一座 电信及通讯系统 小区内设有线电视、楼宇对讲及门禁、安保监控系统等 公厕 位于项目区东南角一层,建筑面积 50 平方米 通 风 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4 环保 工程 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项目区主污水管网 一般商业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项目区主污水管网 餐饮 废水 经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项目区主污水管网 居民 油烟 各住户自行安装 油烟机 ,居民住宅楼建排烟竖井 餐饮 业油烟 安置油烟净化器, 油烟排放口远离居民住宅 降噪措施 高噪声设备专用机房、设备减震基础等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6 2.1.3 总平面布置 具体见图 2.1-2 鸟瞰图 和图 2.1-3 平面布置 。 ( 1)空间结构 规划 地块 南侧 为多层住宅 , 中间为 18 层住宅,北侧为 30 层的 高层住宅,形成 由 南 至北逐渐增高 的空间序列,商铺设置在小区的南侧,与城市规划中的南侧商业用地相呼应。结合中心绿化景观步行带,在每个组团中部设置组团中心景观区,相互通过步行道联系构造规划区统一的绿化步行带,在体现现代社区新的邻里观念、现代人文主义的同时,将整个小区的 公共空间串联起来,拓展了小区的空间层次、空间形态及视觉景深。建成后的中心绿化景观步行街将成为整个社区的中心,它在小区展示自我形象、聚集人气和创造环境品味方面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整个规划的规划结构在车行道,步行带与滨水绿带相互结合、相互穿插中体现了多方位的对比与协调;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现代人文的相互融合提升了小区的意识品味,形态上的差异与融合形成了小区清新明了、自然流畅的空间布局。 ( 2)交通系统 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分为三级。小区主干道红线为 10 米,其中车行道为 7 米,两侧各设置 1.5 米的人 行道;次干道红线为 8 米,其中车行道为 5 米,两侧各设置1.5 米的人行道;宅间道路宽度为 4 米,形成等级分明的道路体系。 在小区东、南、北共设置 3 个出入口,方便居民出行 ,满足消防需求同时为小区提供便捷交通。同时分布在绿化环境中的散步道、小路等,与小区内部的中心绿化景观带等一起构成了住区内部的相对独立、安静的步行系统。各个组团级道路自成体系,通过小区主干道相互联系,既保证了组团的宁静、安全,互相之间又有联系,体现了小区内部交通系统的独立与完善。 机动车停车方式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户均一辆配置 。在高层住宅底 部设置两个大面积的集中地下车库。在住宅的宅前屋后设置分散式的地面停车位,地面停车位的比例不超过总停车为的 15%。 规划住宅停车位 1470 个,其中地下 1232 个,占住宅总停车比的 83.8%,地上 238 个,占住宅总停车比的 16.2%。商业停车位按 120 平方米一辆配置,共设置 56 个,均为在商铺前沿街停放。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7 自行车停车采用集中布局的方式,在部分高层住宅的底部设置集中的自行车停车库。 ( 3)单体及户型平面设计 平面套型设计在满足安置需求的基础上依据总体布局灵活多变,力求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室内空间以节约能 源。平面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尽量避免住户间的视觉与声音的干扰。多层层数为 6 层,顶层设置阁楼层,高层层数为 18 层和 30 层,以 18 层住宅为主,在北侧设置 4 栋 30 层的高层,在满足安置户数需要的基础上也在城市主干道西环路上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景观效果,避免过于呆板。 户型选择方面,考虑 XX 市目前的市场主导和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从经济到标准到舒适的多种户型,面积从 60 多平方米到 120 多平方米不等,加以适当的比例搭配于各栋住宅建筑,利于各栋住宅楼的景观均好性和户型搭配均衡性。 高层住宅主力户型分为两梯三户和 两梯四户两种,户型布局紧凑,公摊较少,得房率高,既增加了土地使用效率,也满足了不同住户的需求。户型空间经济,采光通风均良好。 建筑风格的选取采用富有人文气息和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依据上位城市设计的要求,整个色调采用蓝灰色色调,其中间杂些暖色调。与整体城市设计形象相统一。 建筑外饰面材料以棕黄色真石漆、灰色涂料和蓝灰色水泥瓦为主,不同的色彩和材料通过建筑体量的变化相互穿插组合,在立面上形成层次感。细部构件如墨绿色铸铁栏杆。蓝灰色的空调百叶板,墨绿色色的塑钢窗等等,在整体的控制下精心组织,传达出浓厚的人文 情调。 2.1.4 公用工程 ( 1) 给排水系统 给水水源 建设项目给水水源由城市供水管网供应,区内沿道路设给水管,各幢楼以支管接入呈枝状配水。 供水管网竖向分高、中、低三区,分区供水。五层及五层以下为低区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 , 六层至十一层为中区采用加压供水,十二层至三十层为高区采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8 用加压供水,在地下室设生活、消防蓄水池 (箱 )及泵房。 给水水量的确定 根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本工程各给水量分别如下: 、 住宅生活用水:本小区共有住宅 1476 户,户均人口按 3.5 人计,总人数5166 人。根据建筑给 排水设计规范,本项目人均用水量按 150L/(人 d)计,则居民生活共计用水量 774.9m3/d。 、 商业用水:本项目商业面积 4220m2,用水标准按 8L/(m2d)计,则商业共计用水约 33.0m3/d。 、公共用房用水:本小区公共用房(包括社居委、物业管理 、公共厕所 等用房) 用水按 10.0m3/d。 、 消防等不可预见用水:以上述用水量的 5%计,约 33.4m3/d。 综合以上 的用水量,可知本项目的总用水量为 899.7m3/d,约328390.5m3/a。本项目用水量统计见下表: 表 2.1-2 本 项目用水量统计表 序号 用水项目 数量 用水标准 用水量 (m3/d) 1 住宅生活用水 5166 人 150L/(人 d) 774.9 2 商业用水 4220m2 8L/(m2d) 33.0 3 公共用房用水 / 10.0m3/d 10.0 5 小 计 / / 817.9 6 消防等不可预见用水 / 上述用水量的 10% 81.8 7 合 计 / / 899.7 排水系统 本工程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接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商业用房中的 餐饮 废水 采用隔油池进行预处理) ,进入 XX 市城北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淠河。 项目排水执行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中 B 等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 项目的水平衡见图 2.1-4。 项目排水 规划 见图 2.1-5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9 图 2.1-4 项目水量平衡图(单位: m3/d) ( 2) 供配电系统 负荷等级: 本工程疏散应急 照明、楼道照明、安防系统信号电源、防火卷帘门电源等消防用电设备、电梯等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用电负荷估算:对于办公、商业用电按每平米 100W 设计;住宅每平米按50W 计,取需用系数 0.65,总负荷为 7786KW 。 本工程设开闭所一座,总开闭所设置 4x1000KVA 变压器供住宅、商业、消防用电及地下车库用电。 本工程供电电压为 380/220 伏,电源取自变电所,照明和动力分别由变电所埋地引入,照明采用单路电源引入,对于消防电用采用双路电源的引入,二路电源的分别由不同变压器供电的低压配电柜引来。 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方式供电方式,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消防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均在末端自动切换。 ( 3)消防设计 室外消防 在室外生活与消防合用的给水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 150 米,火灾时由消防车前来施救。 自来水 住宅生活用水 消防等未预见用水 899.7 774.9 33 损耗 155.0 损耗 6.6 619.9 淠河 商业用水 损耗 81.8 26.4 654.3 XX 市城北污水处理厂 公共用房用水 10 损耗 2 8 化粪池 654.3 81.8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流量为 20L/S, 室外消火栓流量为 20/S, 火灾延续时间为 2h。 供水方式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不分区,负一层至十一层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由设在地下室泵房的消火栓加压泵加压供水。 系统设施 地下一 层设消防水池 1 个,消防水池水量 250 立方米 ,池内存有 2 小时的室内消火栓用水和 1 小时的喷淋用水。 地下泵房内设消火栓泵四台,高、低区均为一用一备。 屋顶设消防水箱 1 个,水量 18 立方米;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每层按确保任何部位发生火灾时,同层都有两支水柱到达灭火设置消火栓,同时在各消防电梯前室设消火栓 1 个。 室外设消火栓水泵接合器 2 套与室内消防给水管网相连。 各屋顶设试验用消火栓 1 个。 各消防箱内配消火栓加压泵直接启动按钮 1 个。 ( 4) 暖通系统 通风设计 地下汽车库按 6 次换气 /小时排风,排风口安装在一 层下风侧,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采用机械补风。 卫生间设排风机,排风本层解决。 电梯机房设排风系统和单元式空调器,在室外空气温度较高时,排风系统停止运行,由空调器降温。 设备用房设排风系统。 防排烟设计 a 地下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共用,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烟气温度达到 280 度时自动关闭并连锁关闭相对应的风机。机械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 50%。 b 面积大于 50 平方米的地下室无外窗房间、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以及由消防部门确定的或由甲方指定的特殊(或功能重要)的房间,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c 不具备 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均设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1 正压送风系统。 d 穿越机房的送回风干管上设防火阀,垂直风管与每层所接出的水平风管上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分区和重要房间的送回风管上设防火阀,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两侧设防火阀,排烟风机前的吸风总管上设常开的 280 度关闭的排烟阀, 280 度熔断关闭,同时输出电信号连锁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所有排风系统支管接入竖井前均安装 70 度防火阀。 e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区域的排风口和进风口处均设电磁式防烟防火阀,当机房进行气体灭火时,排风口、进风口均应自动关闭,保证灭火气体充 满整个房间。 f 所有通风、排烟管道及设备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体作防火分隔。所有穿越房间隔墙和管道井的孔洞,其缝隙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 g 火灾时所有与消防无关的通风、空调机全部停机,所有防排烟风机的运行状态应在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并有灯光显示。 ( 5) 供气系统 气源:居民生活用气,公建部分用气等均采用城市管道燃气,小区设燃气调压站一座。 燃气主要供应居民及公建部分用气,每户居民设双眼燃气灶, 810L/min强制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各一具。 2.1.5 商业定位 项目共设 S1、 S2 商铺 2 栋 , 23 层 ,位于 项目区南侧 ,紧邻 XX 六路 ,为 独立 商业用房,总建筑面积 4220 平方米 , 目前无详细功能划分 。 根据 XX 市类似 居住小区 状况, 拟建商铺以经营 日用百货 为主,部分用于经营排挡、早点等 餐饮 业 。 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1-3。 XX安置小区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