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 明 区 食 品 工 业 园 横 五 支 路 道 路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污 染 防 治 对 策 及 措 施 专 题 中 环 联 ( 北 京 ) 环 境 保 护 有 限 公司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2 1. 总 论 1 . 1 地 理 位置 及 项目 实施 的必 要性 1 . 1 . 1 地 理位置 拟 建 龙 洞 堡 食 品 工 业 园 横 五 支 路 起 点 接 园 区 拟 建 盼 盼 厂 区 道 路 , 道 路 由 东 向 西 前进 , 在 K 0+ 449.113 处与拟建纵一路 、 在建横四支路终点相接 , 道路在该处由南向北 ,在 K 0+ 645.565 处由东 向西 , 在 K 0+ 941.099 处由北向南 , 终点接横五支路 K 0+ 142.5 处 ,横五支路 属于 城市 支路 , 规划红线宽度 12 m , 全长 1126.825 m , 全段 位于规划 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 区地块内 , 设计速度 2 0km / h 。 1 . 1 . 2 项 目实施 的必要性 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以北京东路和东环线两条城市主干道为对外道路 , 以横二路和龙水路园区段及延伸段作为园区主要十字骨架道路 , 再结合机场路 , 见龙洞路构成整个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的路网 。 本次拟建的横 五 支路是龙洞堡片食品轻工业园区内东西向的主要支路之一 , 为龙洞堡路食品轻工业园区路网骨架的形成奠定基础 。 拟建道路实施后将与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路网连接 , 将进一步完善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 它的修建 必将为片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 从而带动道路沿线经济的良性发展 , 加快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与经济发展 , 是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 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 也是创造良好招商引条件的需要 。 1 . 2 项 目 评价 目的 拟建项目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 工程建设与营运也将会对区域的社会环境 、 声环境 、 环境空气 、 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 通过编制本污染防治专章的目的 : 1 、 通过 本 污染 防治 专章 的 编制 给 建设 单位 和 施 工 单位 在 施工 和运 营过 程 中提 供 环保措施方面的依据 。 2 、 通 过 道 路 沿 线 评价范 围 内 社 会 环 境 和 自然环 境 的 调 查 研 究 , 针对本 工 程 的 设 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 提出相应的优化 设计 和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3 策 。 3 、 通 过 本 污 染 防 治 专章 的 编 制 给 工 程 设 计与施 工 单 位 , 提 供 优 化工程 设 计 依 据 ,以减少或减缓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 4 、 通 过 本 专 章 的 编制 为 该 项 目 施 工 期 、 营运期 环 境 管 理 提 出 实 施行动 计 划 , 同 时为沿线经济发展 、 城市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和科学依据 。 1 . 3 编 制 依 据 1 . 3 . 1 国 家有关 法律 、 法规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12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 ( 2003.9.1 )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1 1 . 3 . 1 )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8.28 )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4 )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2.28)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3 )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5.4 )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 1993.8.1 ) ; 10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 998.1 1 ) ; 1 1 ) 关于进一步加强 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 ( 交公路发 2005 441 号 ) ; 1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4 号 2007.10.28) ; 1 3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4 号 2008.8.29 ) 。 1 . 3 . 2 部 门规章 1 ) 关 于 执 行 建设 项 目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制 度有 关问 题 的 通 知 ( 国家 环境 保 护 总 局 环发 1999 107 号 ) ; 3 ) 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 中发 1997 1 1 号 ) ; 4 ) 交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交通部第 5 号令 2003 ) ; 5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 2006 28 号 )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4 6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目 ( 国家环保部 2008 第 2 号令 ) ; 7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 交通部第 9 号令 2005.7.12 ) ; 8 ) 关于公路 、 铁路 ( 含轻轨 ) 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 环发 2003 94 号 国家环保总局 ) ; 9 ) 国 家 计 委 、 国 家 环保 总 局 关 于 规 范 环境 影响 咨 询 收 费 有 关 问题 的通 知 ( 计 价格 2002 125 号 ) ; 10 ) 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 环发 20 07 184 号 ) ; 1 1 ) 关 于 加 强 城 市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监 督 管 理 工 作 的 通 知 ( 国 家 环 保 部 2008 70 号 ) ; 12) 关于公路建设中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 ( 交通部 , 2004.4.6 ) 。 1 . 3 . 3 地 方有关 法规及政策 1 )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 2009.6.1 ) ; 2 ) 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 ( 贵州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 2000.9.22 ;200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 ; 3 ) 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 ( 2008 年 12 月 ) ; 4 ) 贵阳市绿化条例修正案 ( 2005 年 6 月 ) ; 5 ) 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 1997 年 10 月 ) 。 6 ) 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 2009 年 7 月 ) ; 7 ) 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 2005 年 1 1 月 ) ; 8 ) 贵阳市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 ( 筑府发 ( 1996) 37 号 ) ; 9)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黔府办发 2012 22 号 2012 年 6 月 8 日 ) 。 1 . 3 . 4 导 则 、 规 范 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 J 2.1 201 1 ; 2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 J 2.2 2008 ; 3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 J/ T 2.3 93 ; 4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 J 610 201 1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5 5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 J 2.4 2009 ; 6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 J 19 201 1 ; 7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 J / T 1 69 2004 ; 8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J T G B 03 - 2006 , 交通部 ) ; 9 )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 J T G B 04 - 2010 ) ; 10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J T G B 01 - 2003 ) ; 1 1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J T J 013 - 95 ) ; 12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G B 50433 - 2008 ) ; 13 )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H J / T 91 - 2002 ) ; 14 ) 环境空气质量和监测技术规范 ( H J / T 9 4 - 2005 ) ; 15 )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 H J / T 90 - 2004 ) ; 16 )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试行 ) ( H J / T 192 - 2006 ) ; 1 7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 G B 50434 - 2008 ) 。 1 . 3 . 5 项 目文件 、 技术资料 1 ) 龙 洞 堡 食 品轻 工 业园 横 五 支 路 道 路 工程 可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中 国华 西 工 程 设 计建设有限公司 201 3 . 7 ) ; 2 ) 龙 洞 堡 食 品轻 工 业园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 修编 ) ( 贵 阳 市 城市 规划 设 计 研 究 院 20 1 1 . 4 ) 。 1 . 4 评 价 内容 根据拟建项目的工程特点及外业踏勘 、 调研成果 进行工程分析 , 确定本项目施工期 、营运期污染物 排放量及 排放特点 , 针对不同污染物 采取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 1 . 5 环 境 影 响因 素与 评价 因子 参照各污染因子的排放量及我国相应的控制标准 , 结合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情况 , 筛选出本工程评价因子如下表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6 表 1 . 5 - 1 本项目环境影 响因素与评价因子 环境要 素 现状评 价因 子 影响预 测因 子 环境空 气 SO2、 N O2、 PM10N O2地表水 环境 pH 、 高 锰酸 盐指 数 、 B O D5、 C O D 、 N H3- N 、 T P 、石油类 、 粪 大肠 菌群 ( 个 / L ) /声环境 等效连 续 A 声级 等效连 续 A 声级 生态 占地 、 水土 流失 、 景 观 / 1 . 6 评 价 标 准 结合项目特征 , 以及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 地面 水环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的要求 , 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价工作 。 1 . 6 . 1 水 环境评 价标准 拟建道路建设受影响的 渔梁河 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838 - 2002 ) 类标准 ; 项目 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 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 , 产生生活污水由原收集处理系统承担 ; 营运期道路本身不产生污水 , 工程所建污水管 主要为道路两侧以后的开发建设项目服务 , 雨水经 雨 水管网排入 渔 梁河 , 本项目水环境评价标准见表1. 6 - 1 。 表 1 . 6 - 1 水质评价标准 ( 摘录 ) 标 准 类 别 pH C O D ( m g / L ) 石油类 ( m g / L ) SS ( m g/ L ) B O D5 ( m g/ L ) N H3- N ( m g/ L ) 高锰酸盐指数 ( m g/ L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 B 3 8 3 8 - 2 0 0 2 ) 类 标 准 6 9 15 0.05 25* 3 0.5 4 注 : “ * ” 为 地表水资源质量 标准 ( S L 6 3 - 9 4 ) 二 级标准 。 1 . 6 . 2 环 境空气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评价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级标准 ( 见表 1. 6 - 2 ) , ;沥青烟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 B 16297 - 1996 ) ( 见表 1. 6 - 3 ) 。 表 1 . 6 - 2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 摘录 ) 单位 : m g/ m3污 染 物 名 称 T S P N O2日 平 均 0.30 0. 08 G B 3095 - 2012 中二级浓 度限 值 1 小时 平均 0. 20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7 表 1 . 6 - 3 沥青烟排放标准 ( 摘录 ) 单位 : m g/ m3污染物 生产工 艺 最高允 许排 放浓 度 ( m g/ m3) 无组织 排放 监控 浓度 限值 沥青烟 路面摊 铺 75 不得有 明显 的无 组织 排放 1 . 6 . 3 声 环境评 价标准 现状评价 , 拟建 道路区域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096 - 2008 ) 中 2 类标准 。具体划分与标准见表 1. 6 - 4 。 表 1 .6 - 4 声环境质量 标准 ( G B 3 096 - 20 08 ) 单位 : dB ( A ) 敏 感 目 标 昼 间 夜 间 类 别 道 路 红 线 外 2 0 0 范 围 内 居 民 住 宅 6 0 5 0 2 类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 , 包括土石方阶段 、 结构 工程 等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 施工期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 B 12523 - 201 1) , 标准见表 1. 6 - 5 。 表 1 . 6 - 5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 B 1 2523 - 201 1 ) 单位 : dB ( A ) 昼间 夜间 70 55 1 . 6 . 4 水土流失评价标准 水 土 流 失评 价标 准 采用路 线 经 过地 区多 年 平均水 土 流 失量 为参 照 量 , 并 按 表 1. 5 - 6分级 。 表 1 . 6 - 6 侵蚀强度 分级指标 级 别 侵 蚀 模 数 t / ( k m2年 ) 微 度 侵 蚀 ( 无 明 显 侵 蚀 ) 15, 000 1 . 7 评 价 范 围 及 评价 时段 1 . 7 . 1 评 价范围 根据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中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本评价范围见下表 1 .7 - 1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8 表 1 . 7 - 1 环境影响评价 范围 序 号 环 境 要 素 评 价 范 围 1 声 环 境 公 路 中 心 线 两 侧 各 2 0 0 m 以 内 区 域 。 2 环 境 空 气 公 路 中 心 线 两 侧 各 2 0 0 m 以 内 区 域 。 3 水 环 境 公 路 中 心 线 两 侧 各 2 0 0 m 以 内 的 河 流 , 区 域 受 纳 水 体 渔 梁 河 4 生 态 环 境 公 路 中 心 线 两 侧 各 1 0 0 m 以 内 区 域 。 5 社 会 环 境 公 路 中 心 线 两 侧 各 2 0 0 m 以 内 的 敏 感 点 ( 如 居 民 点 、 学 校 等 ) 1 . 7 . 2 评 价时段 本工程计划 201 3 年 12 月开工建设 , 201 4 年 1 0 月建成通车 , 工期约 1 0 个月 。 因此 ,本次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选择 201 3 年 12 月至 201 4 年 1 0 月进行预测评价 。 营运期选择 : 201 4 年 ( 近期 ) 、 20 18 年 ( 中期 ) 、 20 23 年 ( 远期 ) 进行预测分析 。 1 . 8 环 境 保 护目 标 根据项目特点及环境特征 , 本评价工作的环境保护目标是评价范围内的植被 、 农田 、地表水水质 , 以及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 , 城市及开发区规划等 。 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项目需拆迁 房屋约 667 m2。 故社会环境 保护目标为项目土地占用和拆迁对象 ,以及 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 。 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道路沿线植被及水土流失治理等 。 3 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为 渔梁河 水质 , 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标准 4 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道 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内 的干堡田安置区和大洞口居民点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9 2. 建 设项 目概况 2 . 1 工 程 建 设规 模 本项目属于城市支路 , 规划红线宽度 12m , 全 长 1126.825m , 全段位 于规划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地块内 , 设计速度 20km / h 。 路基宽度如下 : 2m ( 人行道 ) + 4m ( 车行道 ) + 4m ( 车行道 ) + 2m ( 人行道 ) = 12m 2 . 2 工 程 主要 技术指 标 表 2 . 2 - 1 本项目主要技术 指标 序 号 指 标名 称 设 计 采 用 技术 指标 1 道路类 别 城市 支 路 2 计算行 车速 度 ( k m / h) 20 3 路面设 计荷 载标 准 B Z Z - 100 4 机动车 道 4.5 5 最小净 高 ( m ) 人行道 2.5 6 圆曲线 不设 超高 最小 半径 ( m ) 50 7 最小平 曲线 半径 ( m ) 50 8 最小竖 曲线 半径 ( m ) 400 9 最大纵 坡 推 荐值 ( % ) 6.5 10 最小坡 长 ( m ) 60 1 1 最小纵 坡 ( % ) 0.3 12 抗震设 防 ( 度 ) 6 2 . 3 主 要 工程 数量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0 表 2 . 3 - 1 本项目主要工程 数量 工程编 号 工程名 称 单位 工程量 1 道路 、 排 水工程 km 1.13 2 高边坡及 特殊边 坡治理 m215000.00 3 挡土墙工 程 m 700.00 4 桩板墙工 程 m 102.00 5 给水工程 m 1158.00 6 煤气管道 km 1.13 7 电力工程 土建部 分 m 1158.00 8 弱电综合 通讯 m 1159.0 0 9 路灯照明 工程 盏 39.00 10 交通设施 工程 km 1.13 11 标志标线 km 1.13 12 信号灯 个 2.00 13 电子警察 个 2.00 14 消防设施 个 19.00 15 环卫设施 个 29.00 16 行道树工 程 棵 464.00 17 照明用电 设施 台 2.00 18 临时用水 、 用电 项 1.00 2 . 4 交 通 量预 测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 ,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见 表 2. 4 - 1 。 昼间系数取 0.9 , 车型比见表2. 4 - 2 。 表 2. 4 - 1 本项目交通量 预测 单位 : 小客车 ( 辆 /日 ) 路 段 里程 ( m ) 201 4 年 20 18 年 20 23 年 龙洞堡 食品 工业 园横 五 支 路 1 126. 825 171 246 349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1 表 2. 4 - 2 本项目大中 小型车比例 单位 : % 年份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201 4 近期 64.25 22.56 13.19 20 18 中期 63.54 21.87 14.59 20 23 远期 62.56 21.25 16.19 2 . 5 交 叉 工 程 表 2 .5 - 1 本项目交叉一 览表 序号 中心桩号 交叉方式 被交叉道路 1 K 0+ 1105.13 5 丁字 平 交 拟建横 五支 路 2 K 0+ 449.1 1 3 十字平 交 拟建纵 一路 、 在 建横 四支 路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2 3 .污 染防 治对 策及 措 施 3 . 1 大 气 污 染控 制对 策及 措施 3 . 1 . 1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现 状 为说明项目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引用 老 干妈云关厂区油辣椒系列产品建设项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现 状 监 测 ( 深 圳 中 科 检 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2013.01.08 2013.01.14 ) 对老干妈新厂区 、 云关村 的大气环境质量 的现状监测数据 。 监测结果显示 : ( 1 ) N O2监 测 点所 有的 小时 浓 度和 日 均浓 度的 监测 值 均达 标 。 区 域 N O2日 均浓 度 最大 值为0.0 27 m g / m3,为 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级标准值的 33.7 % ; N O2小时浓度最大值为 0.0 32 m g / m3, 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 级标准值的 16.0 % 。 ( 2 ) P M1 0 监测点所有日均浓度的监测值均达标 。 区域日均浓度最大值为 0. 1 15 m g / m3, 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级标准值的 76.7 % 。 ( 3 ) S O2 监 测 点 所 有 的 小 时 浓 度 和 日 均 浓 度 的 监 测 值 均 达 标 。 区 域 S O2日 均 浓 度 最 大 值 为0.0 37 m g / m3,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级标准值的 24.7 % ; S O2小时浓度最大值为 0.0 55 m g / m3, 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 级标准值的 1 1.0 % 。 从以上监测数据可以看出 ,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 均可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 12 ) 二级标准要求 。 3 . 1 . 2 环 境 空 气 影 响 分 析 一 、 施 工期环 境空 气 影响 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扬尘 、 粉尘 、 沥青烟 , 还有少量苯并 a 芘 。 扬尘和粉尘主要 来源于土石开挖 、 回填 , 以及材料运输和撒落和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 , 物料堆放期间在大风条件下也将产生扬尘 。 沥青烟和苯并 a 芘产生于路面 铺装阶段 。 拟建项目施工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废气 、 施工扬尘等 , 主要污染源为 TS P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3 沥青烟等 。 扬尘和粉尘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开挖 、 回填 , 以及材料运输撒落和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 , 物料堆放期间在大风条件下也将产生扬尘 。 由于拟建项目采用外购沥青砂 ,不设沥青混凝土拌和站 , 路面施工中将产生沥青烟和苯并 a 芘 。 ( 1) T S P 影响分析 T S P 污染主要来自储料 场扬尘 , 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散漏造成的扬 尘及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等 。 散体材料储料场 石灰和水泥等散体材料储料场在风力作用下也易发生扬尘 。 其扬尘基本上集中在下风向 50m 条带范围内 , 考虑到对人体和植物的有害作用 , 存放时应做好防护工作 。 通过洒水 、 蓬布遮挡等措施 , 可有效地防止风吹扬尘 。 散体材料运输 石灰和沙石等散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 , 极易引起粉尘污染 , 影响范围可达下风向 150 m ( 在下风向 150 m 处 , TS P 污染仍然可能超 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 4 倍之多 ) , 因此 , 对运输散体物质车辆必须严格管理 , 可采用加盖蓬布或将物料洒水等防护措施 。 通过采取有效 的措施后 , T S P 的排放可满足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无组织排放标准 。 ( 2) 沥青烟和苯并 a 芘 本 项 目 不 设 置 沥 青 拌 和 站 , 故 不 涉 及 沥 青 烟 和 苯 并 a 芘 的 集 中 排 放 , 仅 在 路 面 沥青 摊 铺 施 工 作 业 过 程 中 有 少 量 无 组 织 排 放 。 可 满 足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 B 16297 - 1996 ) 的无 组织排放标准 。 ( 3) 机械尾气 拟建 道 路工程施工期间车辆运输及施工机械将排放一定的废气 , 以 N O2为主 , 由于该类尾气为无组织排放 , 且废气排放量少 , 施工结束后影响消失 , 因此本项目汽车及施工机械尾气对 环境的影 响较小 。 可满 足 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 准 ( G B 16297 - 1996 ) 的无组织排放标准 。 二 、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空气环境污染物 主要为汽车尾气中的 N O2, 根据车流量 类比 ,N O2预测污染物排放情况为 : 在正常气象条件下 , 汽车尾气中 N O2在营运初期贡献的日均和高峰时期的污染浓度最大值分别为 0.01 2 m g / m3和 0.03 2 m g / m3, 营运中期各值分别为 0.02 5 m g / m3和 0.0 4 5 m g / m3, 营运远期各值分别为 0.03 6 m g / m3和 0.06 6 m g / m3。 本次评价 , 沿 线 2 处 敏 感 点 , 在正常车流量 ( 含高峰车流量 ) 情况下 , 叠加小时背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4 景 值之后 ( 0.0 32 m g / m3) , N O2的高峰期最大预测值分别为 0. 098 m g/ m3; 叠加日均背景值之后 ( 0.0 27 m g / m3) , N O2日均的最大预测值分别为 0.0 63 m g / m3, N O2浓度均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 二级值的要求 。 3 . 1 . 3 施 工 期 大 气 污 染 控 制 对 策 及 措 施 根据 3 . 1.2 的分析可知 , 正常情况下 , 拟建道路的建设不会对 当地 环境空气造成影响 , 但施工车辆的建筑材料的运输 , 对沿线的环境空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在施工场区的土石方开挖 、 物料装卸过程中 , 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防尘围栏 。 施 工物料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 , 拌和设备应进行较好的密封 , 并加装除尘装置降低粉尘和扬尘对空气环境和沿线的影响 。 ( 1 ) 在 施 工 场 地 出口放 置 防 尘 垫 , 出 施 工场运 输 车 辆 必 需 用 水 清洗车 体 和 轮 胎 。土 、 砂 、 石料运输禁止超载 , 装高不得超过车厢板 , 并盖篷布 , 严禁沿途撒落 。 ( 2 ) 施 工 现 场 应 设专人 负 责 保 洁 工 作 , 及时洒 水 清 扫 , 减 少 扬 尘 。 在 施 工 场 地 处的硬质围挡和定期进行车辆洒水 , 每个施工工区安排 1 名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的飞扬 。 洒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 一般原则每天早 ( 7 : 3 0 - 8 : 30 ) 、 中 ( 12 :00 - 13 : 00 ) 、 晚 ( 17 : 3 0 - 19 : 00 ) 上下班高峰 期各洒水一次 , 当风速大于 3 级 、 夏季晴好的天气应每隔 2 个小时洒水一次 。 ( 3 ) 加 强 对 产 生 的粉尘 和 扬 尘 的 控 制 , 附近有 环 境 空 气 敏 感 点 在施工 场 地 须 设 置符合要求的防尘围栏 ; 晴天施工的时候 , 施工的路面应经常洒水 , 使路面保持湿润 , 减少扬尘 ; 物料运输实行密闭运输 , 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等 , 以减少汽车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 , 尽量降低施工期粉尘和扬尘对空气环境和沿线住户的影响 。 ( 4 ) 施 工 过 程 中 受环境 空 气 污 染 的 最 为 严重的 是 施 工 人 员 , 施 工单位 应 着 重 对 施工人员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 , 如 缩短工作时间和发放防尘口罩等 。 ( 5 ) 施 工 单 位 必 须选用 符 合 国 家 卫 生 防 护标准 的 施 工 机 械 设 备 和运输 工 具 , 确 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 ( 6 ) 拆迁和开挖干燥土面时 , 应适当喷水 , 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 ( 7 ) 建筑垃圾 、 渣土要及时清运 ( 房屋拆迁产生的垃圾渣土要在房屋拆除后 3 天内清运完毕 ) , 集中堆放的要采取覆盖或固化措施 。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5 3 . 1 . 4 营 运 期 大 气 污 染 控 制 对 策 及 措 施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 , 本环评提出的相应防治措施有 : ( 1 ) 执行汽车排放检制 , 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 ; ( 2 ) 贵阳市有关部门加强 检查 , 单车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有关规定 ; ( 3 ) 加 大 环 境 管 理力度 , 道 路 管 理 部 门 设立环 境 管 理 机 构 , 委 托环境 监 测 单 位 定期在环评报告中规定的监测点进行环境空气监测 ; ( 4 ) 结 合 道 路 绿 化 , 在 道 路 两 侧 选 择 栽 种对一 氧 化 碳 、 氮 氧 化 物吸收 、 转 化 能 力较强的树种 。 尽量减弱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 同时也起到阻隔交通噪声传播的作用 。 3 . 2 声 环 境 污染 控制 对策 及措 施 3 . 2 . 1 声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为 山 村环境 , 为说明区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 , 本次评价 引用 在建横四支路区域声环境的监测 资料 , 说明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 , 从环境噪声监测 结果可知 , N 1 和 N 2 监测点 现状噪声监测点昼间和夜间噪声均未出现超标 , 能达到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096 - 20 08 ) 中的 2 类标准 。 评价区声环境质量较好 。 3 . 2 . 2 声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一 、 施 工期声 环境 影响分 析 本项目建设工期历时 10 个月 , 施工中将使用多种大中型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作业 。施工机械噪声的特点是 : 噪声值高 , 而且无规则 , 往往会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居民点等声环境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 , 因此 , 道路工程 施工所产生的施工机械噪声必须十分重视 。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主要根据有关资料进行类比分析 。 道路施工经常使用的机械有 运输车辆 、 筑路机 、 大型搅拌机等 , 还有其它施工机械 , 如空压机 、 汽锤等 , 但均为短期使用 。 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 a .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 , 则此时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比预测值还要大 , 鉴于实际情况较为复杂 , 很难一一用声级叠加公式进行计算 。 b. 施工噪声将对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 这种噪声影响白天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 42.5m 范围内 , 夜间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 198.7m 范围内 。 从推算 中环联 ( 北京 ) 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 6 的结果看 , 声污染最严重的施工机械是铲土机 、 装载机和平地机 。 干堡田安置区距离位于拟建道路两段 施工场地 42.5m 范围内 , 因此 , 项目施工期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 主要体现在施工机械噪声对干堡田安置区的影响 。 二 、 营 运期声 环境 影响 分析 根据拟建道路工程特点 、 沿线的环境特征 , 以及工程设计的交通量等因素 , 本评价采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 J 2.4 - 2009 ) 附录 A 中 A .2 中提出的公路 ( 道路 ) 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 。 根据对敏感点的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及各敏感点环境噪声超标情况分析结果 , 作出如下分析评价结论 : ( 1) 据预测结果统计 : 按 2 类标准 , 拟建道路 昼 间 营 运 近 期 、 中 期 、 远 期 噪 声 达 标 距 离 别 位 于 距 道 路 中心 线 1 0 m 、 1 1 m 、 2 1 m 处 ; 夜间 营 运 近 期 、 中 期 、 远 期 噪 声 达 标 距 离 别 位 于 距 道 路 中心 线 1 0 m 、 1 1 m 、 2 2 m 处 。 说 明 拟 建 道 路 投 入 营 运 昼 间 所 造 成 的 噪 声 影 响 能 够 满 足 2 标 准 要 求 。 近 期 、 中期 夜 间 所 造 成 的 噪 声 影 响 能 够 满 足 2 类 标 准 。 3 . 2 . 3 施 工 期 声 环 境 污 染 控 制 对 策 及 措 施 ( 1 ) 施 工 单 位 必 须选用 符 合 国 家 有 关 标 准的施 工 机 具 和 运 输 车 辆 , 尽 量 选 用 低 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 , 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 , 固定强噪声源应考虑加 装 隔 音 罩 ( 如发 电 车等 ) , 同 时 应 加强 各 类施 工 设 备 的 维 护和 保 养 , 保 持 其 良 好 的 运转 , 以便从根本 上降低噪声源强 。 ( 2 ) 为 保 护 施 工 人员的 健 康 , 施 工 单 位 要合理 安 排 工 作 人 员 轮 流操作 辐 射 高 强 噪声的施工机械 , 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 对距辐射高强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 , 除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 , 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 。 ( 3 ) 筑 路 机 械 施 工的噪 声 具 有 突 发 、 无 规则 、 不 连 续 、 高 强 度 等特点 。 据 调 查 ,施工现场噪声有时超出 2 类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