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附:运营期污染防治专项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 XX 市 XX 门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置技 术升级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XX 水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19 日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 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 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市 XX门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置技术升级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XX水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陈林刚 通讯地址 XX 市 XX门污水处理厂 联系电话 13976662338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XX市 XX门污水处理厂二期预留空地内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C-462 占地面积 2346.3m2 建筑 面积 总投资(万元) 3123.45 环保投资(万元) 68.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19% 评价经费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7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 背景 XX市 XX门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理技术升级改造工程位于 XX市 XX 门污水处理厂二期预留空地内。本项目处置涵盖的污泥主要为 XX门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所产生含水率在 80%84%的脱水污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 -XX水务集团(海南) 有限公司 委托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现场踏勘基础上,结合项目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导则、规范和相关技术资料,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 XXXX 门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泥处理现状 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处理工艺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使污泥达到稳定化的目的。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应生产 ,余热回收加热污泥。经稳定化处理的污泥,再通过离心机将污泥浓缩至含水率 80%以下,采取填埋方式进行最后处理。 污泥处 3 理工艺为:剩余污泥 预浓缩 厌氧消化池 后浓缩 污泥贮池 污泥浓缩脱水间 XX市 XX门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理现状 XX 门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污泥处理系统选用离心脱水机,未达到设计的处理规模,并且脱水机及配套装置故障率高。 综合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二期采用离心脱水机。 采用封闭轻启技术,运行时无气外溢,避免了臭气外泄,工作环境好。 由于采用低速螺旋挤压技术,设备的故障率低,电耗率低;环碟式脱水机不需要备用,即使出现故障,检修也非常简单。环碟式脱水机占地小,节省基建投资。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市 XX门污水处理厂原有的污泥处理工艺可将污泥浓缩至含水率 80%以下, XX门污水处理厂远期计划将浓缩污泥用于焚烧发电厂掺烧,但 80%的含水率不利于焚烧,因此,本项目拟对污泥处理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使得污泥脱水至含水率 60%以下。 4、 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概况 XX 门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约为 50104m3/d,其中一期 30104m3/d,二期20104m3/d,均采用改良型 A2O+紫外消毒工艺。现状污水处理能力合计约为 45104m3/d,脱水污泥产量为 140t/d(以含水率 80%计) 。 根据 XX 门污水处理厂一期 、二期 产泥量现状,一期 预测满负荷、提标改造后污泥产量为 90t/d,二期污泥量为 82.4t/d。 由此,未来 三 座污水处理厂达到设计处理负荷时,脱水污泥的总产量将达到 172.4t/d(以含水率 80%计)。 5、 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次工程设计规模考虑 各污水厂满负荷、 提标改造后污泥总量的处理。 即 设计污泥处理规模为: 200m3/d( 以 含水率 80%计 )。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污泥调制池 3 座,深度脱水机房 1 座,除臭设备 1 套以及配套工艺设备、土建、电气、自控、通风空调、消防、绿化、照明等。具体建设内容见 表 1。 表 1 主要建构筑物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 /尺寸 单位 数量 结构形式 1 污泥接收间 LBH=669m 座 1 钢混 2 调质池 H=6.26.0m 座 3 钢混 4 3 泵房 LBH =17813m 座 1 钢混 4 加药间、储药间 LBH =1584.5m 座 1 砖混 5 深度脱水机房 LBH=24.51714m 座 1 钢框 框架 6 污泥 棚 LBH=17146.5m 座 1 钢框 框架 7 中控室 LBH=564.0m 座 1 砖混 8 配电间 LBH=564.0m 座 1 砖混 9 值班室 LBH=5.144.0m 座 1 钢结构 4、生产原、辅料及用量 原辅材料消耗见表 2。 表 2 原辅材料消耗情况一览表 原材料 浓度 消耗量 理化性质 污泥 80%84% 石灰 0.1kg/kg 绝干泥 3.75t/d 白色粉末。无臭、无味。露置空气中无反应 ,不溶于醇 ,遇稀 醋酸 、稀 盐酸 、稀 硝酸 发生泡沸,并溶解。高温条件下分解为 氧化钙 和 二氧化碳 。 PAM( 聚丙烯酰胺 ) 10% 1.88t/d 固体产品外观为白色粉颗,液态为无色粘稠胶体状,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 , 分子能与分散于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架桥吸附,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 PAC(聚合氯化铝) 0.1% 0.113t/d 液体产品为无色、淡黄色、淡灰色或棕褐色透明或半透明液体,无沉淀。固体产品是白色、淡灰色、淡黄色或棕褐色晶粒或粉末 。 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形成矾花大,质密沉淀快,出水浊度低,脱 水性能好 5、主要生产设备 表 3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数量 单位 一 污泥接收间 1 螺杆泵 流量 Q=10m3/h,扬程 H=30m,功率P=7.5kw,一用一备 2 台 2 污泥料斗 有效容积 10m3 1 套 3 泵坑排污泵 Q=10m3/h, H=5m,功率 0.55kw 1 台 二 污泥调质池 1 污泥搅拌机 旋桨式,直径 2200mm,功率 P=22kw,变频,材质不锈钢 3 台 三 污泥深度脱水机房及污泥棚 1 深度脱水隔膜压滤机 过滤面积 800m2,功率 P=24.45kw 3 台 2 低压进料泵 流量 Q=180m3/h,扬程 H=60m,功率P=37kw,变频 3 台 3 高压进料泵 流量 Q=70m3/h,扬程 H=120m,功率 3 台 5 P=30kw 变频 4 压榨泵 流量 Q=14m3/h,扬程 H=200m,功率P=15kw,变频 3 台 5 高压柱塞清洗泵 流量 Q=15m3/h,扬程 H=600m,功率P=30kw 2 台 6 空压机 流量 Q=10m3/min 0.85MPa 功率P=60kw 一用一备 2 台 7 冷干机 流量 Q=1.1m3/min 功率 P=2kw 1 台 8 工艺储气罐 V=10m3,压力 1.0MPa 1 台 9 工艺储气罐 V=1m3,压力 1.0MPa 1 台 10 压榨水箱 V=18m3,材质 PE 1 套 11 洗布水箱 V=6m3,材质 PE 1 套 12 水平螺旋输送机 直径 500mm 长度 11 米, P=7.5kw 3 台 13 汇总螺旋输送机 直径 500mm 长度 18 米, P=15kw 1 台 14 提升螺旋输送机 直径 500mm 长度 16 米, P=11kw,安装角度小于 25 度 1 台 15 电动单粱起重机 起重量 3T 起升高度 14m, P=1.6kw 1 台 16 手动葫芦 起重量 1T,起升高度 9m 1 台 17 PAC 储罐 有效容积 5m,配液位计,箱体材质 CSR 2 个 18 PAC 投加泵 Q=15m3/h, H=20m, P=3kw 3 台 19 PAM 制备装置 制备量 6m3/h, 31.5+0.25kW 2 台 20 PAM 投加泵 Q=15m3/h, H=20m, P=2.2kw 3 台 21 PAM 在线稀释装置 PAM 制备装置厂家配 套 1 套 22 泵坑排污泵 Q=10m3/h, H=5m,功率 0.55kw 1 台 23 石灰投加系统 储存量 30t,总功率 12.26kw 1 套 四 除臭系统 1 生物除臭系统 Q=500m3/h, P=4kw 1 套 五 辅助设备 1 装载机 斗容 3m3 1 辆 6、劳动定员 维修、管理、行政等人员依托原有污水处理厂人员统一管理,依据上述情况,本工程运行定员为 15人,其中 12人为运行人员, 1人为检修人员兼安全专员, 1人为主管。 6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题: 项目位于 XX 门污水处理厂二期之内的预留空地上,项目东侧为 XX 门污水处理厂二期的二沉池,南侧为 XX 门污水处理厂一期 。 1、大气污染源: 主要是 XX门污水处理厂运输车辆 产生的尾气。 2、水污染源: 主要是 XX门污水处理厂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 3、固体废物污染源: 主要是 XX门污水处理厂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 4、噪声污染源: 主要是 XX门污水处理厂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形地貌 XX 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 -南渡江 从 XX 市中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 ;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绝大部分为海拔 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 (海拔 222.2 米, )。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 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 2、地质 建筑基地系更新世纪沉积的红色粘土质,土质中硬至硬,承载小中高(深层持力层承载力 25t/ ),为建筑基地优良的高载小区,对工业厂房的建设非常有利;水文地质:该区地下水属浅层松散岩孔隙潜水,受大降水及地表水的影响明显,粗砂、中砂层为主要的含水层,水位深 1.45-2米。 3、地震烈度:该地区属地震烈度 8.5度区。 4、气象、气候 项目所处的 XX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季风性热带季风气候区 ,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雨。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 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 11到 12 万卡。年平均气温 23.8 ,极端最高气温 38.9 ,极端最低气温 2.8 。年平均降雨量 1639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84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 85%。 3、水文 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 XX市中部而入海。 XX地区地下水一般为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温 2229 ,矿化度小于 1.0g/L 的淡水。 市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南渡江的年径流量 60.99亿立方米。 XX 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 地下水资源丰富 。 XX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3.52亿立方米,市区范围潜水 8 和承压水分布广泛。 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 800、 400 平方公里 。地下承压水主要位于雷琼盆地,含水总量厚度达200-350m。 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地下水的贮存分布受地形、构造和岩性控制。 XX地区的琼北自流盆地隐伏分布如下地下水类型: 1.松散、同结岩类孔隙承压水; 2.火山岩区储 存裂隙孔洞水; 3.滨海平原区海相砂堤、砂地、河流冲积、冲洪积层含有孔隙潜水。 9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XX 市概况 : XX 市位于海南岛北部,东与文昌相邻,南与定安接壤,西接澄迈,北濒琼州海峡。陆地面积 2304.84 平方公里。设秀英、龙华、琼山、美兰 4 个县级区,辖 23 个镇、 18 个街道办事处、 159 个居委会、 248 个村委会。常住人口 204.62 万人,户籍人口 160.44万人。 2、经济概况: 2010 年,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产业结构 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抗击强降雨洪涝灾害,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全市生产总值 617.19亿元,增长 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5.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48.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422.39亿元,分别增长 5.1%、 21.2%和 18.8%;人均生产总值 3.87万元,增长 16.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克服 10月特大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农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 61.10亿元(当年价),增长5.4%,其中种植业产值 25.92亿元,林业产值 4.41亿元,畜牧业产值 21.79亿元,渔业产值 5.65亿元,服务业产值 3.30亿元。 3、教育文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近 3.50 亿元,新建琼山中学高中部,扩建琼山华侨中学、琼山一小和海南( XX)特殊教育学校,新增学位 1 万多个,有效解决府城地区和特殊教育学位紧缺矛盾。投入 2553万元,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规范学校建设, 30 所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学校建设标准, 149 所学校被认定为市级规范学校。全市有普通高校 10 所,在校研究生 1326 人,在校本专科生 10.39万人。有普通中学 99 所、小学 332所,分别有在校生 13.24万人和 17.04 万人。 4、卫生事业: 增加医疗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推进 “ 两院两中心 ”(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市中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或主体工程完工。投入 200万元,改扩建 25家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 1000万元,新建 1家乡镇卫生院和 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全市有卫生机构 485家,其中医院 37 家,病床位 8990张,卫生技术人员 1.4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 4668 人,注册护士 6536人。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参合率 98.1%, 78.14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偿金额 9819.84万元。 10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报告环境质量状况参考 2013年 11月份 XX市环境质量状况 中 XX 市大气、声等环境的例行监测数据。 1、大气环境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标准 10 天,二级标准 20 天。全市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 粒物( PM2.5)月平均浓度分别为 8 g/m3、 15 g/m3、 57 g/m3、 31 g/m3。一氧化碳( CO) 24 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达标率 100%;臭氧( 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达标率 100%。 2、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 XX门污水处理厂二期内,周边有 XX门公园、 XX门高尔夫练球场以及各住宅小区。主要保护目标如下: 表 4 主要环境保护 目标 序号 敏感点名称 性质 环境保护目标 相对于项目 所在地方位 距项目边界 最近距离 (公里 ) 1 金手指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西南 0.3 2 良豫雅苑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西南 0.5 3 普罗旺斯假日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西南 0.5 4 省消防总队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南 0.3 5 海岸金沙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南 0.3 6 花开四季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南 0.4 7 银滩花园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东南 0.5 8 丽景苑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东南 0.6 9 海南大公馆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东南 0.7 10 荣域小区 居住 大气一级标准 东 0.6 11 XX 门公园 旅游 大气一级标准 东 0.4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噪声执行 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 3096 2008 中的 2 类标准。 表 5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摘录)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4a 70 55 4b 70 60 2、 厂区内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 二级标准, 厂区外执行一级 标准 ,标准值见表 6。 表 6 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 ( GB3095-2012)(摘录)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20 60 g/ 24 小时平均 50 150 1 小时平均 150 500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40 40 24 小时平均 80 80 1 小时平均 200 200 一氧化碳( CO) 24 小时平均 4 4 mg/ 1 小时平均 10 10 颗粒物 PM10 年平均 40 70 g/ 24 小时平均 50 150 颗粒物 PM2.5 年平均 15 35 24 小时平均 35 75 1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表 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GB12523-2011)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5 55 2、 施工期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参照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新污染源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表 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单位: mg/m3 污染物 生产工艺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颗粒物 施工作业、运输 - 周界外浓度最高为: 1.0 3、 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新扩改建二级标准。 表 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控制项目 单 位 二级新扩改建 1 氨 mg/m3 1.5 2 三甲胺 mg/m3 0.08 3 硫化氢 mg/m3 0.06 4 甲硫醇 mg/m3 0.007 5 甲硫醚 mg/m3 0.07 6 二甲二硫 mg/m3 0.06 7 二硫化碳 mg/m3 3.0 8 苯乙烯 mg/m3 5.0 9 臭气浓度 无量纲 20 总 量 控制指标 1、生活污水排入 XX门污水处理厂, COD 总量控制不再分配 。 2、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总量控制为零 。 13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1) 建筑垃圾 施工废水 生活垃圾 少量恶臭气体 施工噪声 施工扬尘 滤出液 污泥泵及各种提升 设备的噪声 ( 2)输水管道敷设流程及产污环节。 管沟开挖 管道组接 下管入沟 回填土方 复耕还林 试水投产 扬尘、噪声、 植被破坏 噪声 扬尘 清下水 规划设计 施工建设 投入使用 14 ( 3)净水工程净水工 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XX 门污水处理厂 一期、二期污泥浓缩池含水率 97.5%的污泥泵送至调质池,在调质池内对污泥进行破壁改性,调质剂采用石灰、 PAC 及 PAM;调质后污泥再进入板框压滤机房进行深度脱水处理;深度脱水处理后产生的泥饼通过螺旋输送装车外运;对深度脱水后产生的滤液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前端进行处理。系统臭气经收集后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污泥调质后深度脱水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单元 : ( 1)污泥接收单元 XX 门一、二期污水厂浓缩污泥通过泵 直接输送到调质池混合。 ( 2)污泥调质单元 为了保证污泥深度脱水效果,污泥需要进行调质处理。本系统采用 PAM、生石灰及PAC 联合作用,以保证污泥破壁改性的效果,为后续处理提供保障。 ( 3)污泥深度脱水单元 调质后的污泥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深度脱水,含水率降低至 60%。脱水机房采用隔膜滤出液 恶臭 近期 颜春岭填埋处理 15 挤压全自动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进泥含水率 97.5%左右,出泥泥饼含水率 60%50%,脱水效果较好,运行较稳定。 ( 4)臭气处理单元 采用离子除臭技术对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处理。离子除臭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气体收 集输送系统、活性氧离子发生系统和活性氧离子净化系统。 ( 5)滤液处理单元 由于单周期滤液量较大,且滤液中残存调质药剂, 需 泵送至污水处理厂前端 进行处理 。 主要污染工序: 从时间上划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可划分为: 一、施工期 整个项目净水厂构筑物、建筑物的建设以及管沟的开挖过程中所进行的场地平整、掘土、基础设施建设、地基深层处理及土石方、建筑材料运输、设备装配等施工行为,在一定时段内都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一般是属于可逆的,待施工期结束后将一并消失。 二、营运期 营运期主要有污水排放 ,固体废物排放,车辆交通、水泵等噪声等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 1、 施工期污染工序 ( 1)水环境污染工序: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 ( 2)大气环境污染工序:施工扬尘和运输原材料产生的汽车尾气、道路扬尘。 ( 3)声环境污染工序:混凝土输送泵等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及交通噪声。 ( 4)固体废物污染工序: 施工产生的废土 和生活垃圾。 2、营运期污染工序 ( 1)水污染源 由于管线严格密闭,而且在正常运输条件下,管道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净水厂从密闭的输水管运送至 XX西部地区的是地下水,不排放任何污染物,即使是管线有泄漏,其运送的地 下水对周围环境也不会产成太大的不良影响。所以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地下水 16 厂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 生产污水:主要来源于滤池反冲洗废水和浓缩间、脱水机房产生的废水,滤池反冲洗周期为 3048小时,每次用水量约为 2500m3(用水量以供水规模的 5计 );浓缩间、脱水机房产生的废水约为 20m3。 生活污水:工人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洗涤污水、厕所污水等。 ( 2)固体废弃物 生产固废:主要来源于絮凝池、沉淀池产生的污泥。 生活垃圾:主要为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瓜皮、果屑、废纸等生活垃圾。 ( 3)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不配备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进出项目区内机动车产生的汽车尾气,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 ( 4)噪声源 噪声来源主要是泵房等设备噪声,噪声声级为 85分贝。 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大 气 污 染 物 1、施工 期 粉尘 少量 少量 2、 运营期 恶臭气体 NH3: 0.0093t/a; H2S:0.0088t/a NH3: 0.00047t/a;H2S: 0.00044t/a 水 污 染 物 3、施工期 施工污水 泥砂等杂物 少量 污水经沉淀后,基本上是清水排出。 4、营运期 生活污水 COD NH3-N COD: 400mg/L, COD产生量: 0.061t/a;NH3-N: 30mg/L,产生量:0.0046t/a。 COD : 250mg/L ,COD 排放 量:0.039t/a, NH3-N:20mg/L,排放量:0.003t/a。 5、营运期生产废水 滤出液 ,泵送至 XX 门污水处理厂二期前端处理 经 XX门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后达标排放 固 体 废 物 6、 施工期施工场地 渣土、碎土、废水管路面破开产生的废混凝土等 对可再利用的废料进行回收,对产生扬尘的废物用围隔堆放,对余泥送到规定的填埋场地。 对厂区可保持清洁的卫生环境。 7、营运期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污泥 生活垃圾用垃圾袋装化方法分类收集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处理。 噪 声 8、施工期设备噪声 应严格执行监理监管制度。 9、运营期设备噪声 对水泵等设备分别采用减振、消音、隔声、吸声等措施,减少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 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建成后,建议建设单 位提高绿地率达到 30%以上,乔灌木、草地规划布置合理搭配,充分利用绿地增强滞尘、降噪功能,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18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 1、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1) 水污染源分析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和车辆、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 1、施工机械含油污水 运输车辆、作业机械的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产生一定量的油污水,由于量少,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有限。 2、施工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是管道施工时土层里的积水。这类废水排放量不大,废水中污染 物主要是 SS、 CODcr、石油类等。 3、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 2)防治措施 为减小施工期对附近水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施工期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 1)严格工程施工中的用水管理,减少用水量进而相应减少废水量;分类收集工艺废水,对生产废水采取措施处理后回用。 ( 2) 生活污水处理依托原厂 。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 1)噪声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 声,主要包括挖掘机、压路机、铲土机、混凝土振捣机、搅拌机等,以及建材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 表 6-1 为施工阶段可能使用的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量约为 3 8dB,一般不会超过10dB。 当单台施工机械作业时可视为点声源,表 6-2 为主要施工设备噪声的距离衰减情况,表中 r55 为干扰半径,是指声级衰减为 55dB(A)时所需距离。 19 表 10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 序号 施工机械 噪声源测量声级 dB( A) 声源特征 1 挖掘机 79 不 稳态源 2 压路机 73 流动不稳态源 3 铲土机 75 流动不稳态源 4 自卸卡车 70 流动不稳态源 6 静压式打桩机 80 不稳态源 7 升降机 77 流动不稳态源 表 11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 阶段 噪声源 r55 r60 r65 r70 r75 r85 土石方 挖掘机 190 120 75 40 22 打桩 静压式打桩机 190 120 75 43 23 结构 振捣器 200 110 66 37 21 电锯 190 120 75 42 25 装修 升降机 80 44 25 14 10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昼间、夜间施工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不大。 ( 2)防治措施 应尽量选用较先进的低噪声设备。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组织施工。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机械的检查、维修和保养,避免因机械故障运行而产生非正常的噪声污染。 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1)大气污染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土石方开挖、土地平整、管线铺设、弃土、建材装卸、车辆行驶等作业过程中。据有关资料显示,施工工场扬尘 20 的主要来源是运输车辆行驶而形 成,约占扬尘总量的 60%。施工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 100m 以内。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施工中的弃土、砂料、宕渣、石灰等,若堆放时被覆不当或装卸运输时散落,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100m 左右。 ( 2)防治措施 ( 1)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运输石灰、砂石料、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蓬布。 ( 2)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 扫措施予以抑制。如果只洒水清扫,可使扬尘量减少 70 80%,如清扫后洒水,抑尘效率能达 90%以上。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配套洒水车每天洒水抑尘作业 4 5 次,扬尘造成的污染距离可缩小到 50m 范围左右。 另外,石灰、黄砂等堆场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如不得不敞开堆放,应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也能起到抑尘的效果。 ( 3)应采用商品水泥以及封闭车辆运输。对于定点的商品化水泥生产单位,可以提出 “三同时 ”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污染影响,并可通过强化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的办法,确保环境空气得到保护。 4、固体废弃物影 响分析 ( 1)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土方施工开挖出的渣土、碎土、废水管路面破开产生的废混凝土等;物料运送过程的物料损耗,包括砂石、混凝土等;铺路修整阶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其中土方施工阶段为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最主要的阶段。 土石方平衡 项目的具体土石方情况如下: 本项目建设于 XX市 XX门污水处理厂二期内脱水机房预留空地,根据环评单位现场勘查,项目用地地势变化不大,项目将通过挖、填、调运土方做到土石方区内平衡。 、清理表层:根据向业主单位了解的情况,项目施工清表面积约 2000m2,表层厚度约0.3m,清表产生的土方量清表面积约 2000m2 0.3m 600m3。 21 、基础开挖: 建筑基底面积 910.5m2, 开挖深度约 1m,基础工程开挖土方量 =面积( 910.5m2) 深度( 1m) =910.5m3。基础回填方:基础回填方量按开挖土方量的 15%回填。基础回填方量 =基础开挖土方( 910.5m3) 15%= 136.58m3。 、项目调制池属半地面式,地下高度为 4m,调制池总面积为 18.6m2,开挖深度为 5m, 地下建筑工程开挖土方量占地面积( 18.6m2)深度( 5m) 93m3。 调制池回填方:调制池地基回填土方量按地下室开挖土方量的 15回填。地下室回填土方地下室开挖土方( 93m3) 15 13.95m3。 、绿化用土:项目绿化需铺上一定厚度的客土方可进行绿化,绿化面积约为 600 m2,回填客土厚度为 0.1m。回填客土方量绿化地面积( 600 m2)厚度( 0.1m) 60m3。 表 12 项目建设土石方量平衡表 序号 内容 占地面积( m2) 挖土方( 万 m3) 填方( 万 m3) 余土方(借方)( 万 m3) 1 表层清理 2000 600 +600 2 基础 910.5 910.5 136.58 +773.92 3 调制池 18.6 93 13.95 79.05 4 绿化回填 600 60 -60 5 合计 1603.5 210.53 +1392.97 备注:“”为借方,“”为余方。 工程建设过程中,管沟的开挖、管网敷设及辅助设施的建设都会有弃土、弃石、弃渣,施工开挖水土保持措施不当以及弃渣的随意堆放,一旦遇到暴雨洪水情况将会引起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施工土石平衡见表 3。 表 13 输水管道 施工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 m3 工程名称 挖方 利用方 余方量 土方 石方 土方回填 石方回 用 土方 石方 D300mm输水管 200m 300 255 45 D400mm输水管 170m 255 216.75 38.25 合计 370 555 471.75 83.25 从上表可看出,项目建设总挖方量约 2227.5m3,总回填方量约 692.05m3,弃方量 约1535.45m3。 土方平衡图见图 2。 22 图 2 土石方平衡图 ( 2)防 治措施 本评价建议,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挖出的除作为回填土外,其余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可以用于修理垫路基使用;可以用于水土保持工程使用,管沟开挖后回填多余的土严禁大量集中弃置,应均匀分散在管线中心两侧,并使管沟与周围自然地表形成平滑过渡,不得形成回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管线所经地段的原始地表存在局部凹地时,若有积水的可能,须采用管沟多余土或借土填高以防地表水汇集。废弃的钻井泥浆应集中放置,待自然干结后与开挖的土石方一并进行处理。 项目产生的弃渣量需要妥善处置。若其他项目有需要可进行协商回收利用 ,若仍有剩余土方,建设单位应向渣土主管部门( XX 市环卫局渣土所)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的运输时间、运输路线进行运输,还必须保持运输车辆车身整洁,实施密闭运输,严禁携带泥土污染路面等。或者在开挖管沟过程中充分利用表层肥土,如新建的管网边开挖边将表层肥土均匀地铺于管线沿途的绿化带或其他绿化用地上,深层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