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市局的要求,我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县有 18个乡镇,都设置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组织机构。从 2019年开始,逐年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到目前为止,我县 18 个乡镇的文化站已全部建成。我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都常年坚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各文化站工作人员均为文化专职工作人员。 2、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我县有一个电影公司,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一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此外,全县共有歌舞娱乐场所 21 家、网络经营单位 35 家、音像制品经营户 85 家,图书报刊 18 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 37 家、打字复印 13 家、广告设计 10 余家、棋牌 室 100 余家、文艺培训业 10余家。各文化服务场所常年开展活动,管理经营运行都很正规,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 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共建共享,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县图书馆建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在 249 个行政村建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4、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 我县有 249个行政村,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建成了 251个的农家书屋,出版物涉及农业科技类、生活类、 政经类、文化类、综合类等多方面的图书。每个农农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有 1000 余册,报纸、期刊 10 余种,电子音像制品 100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 1、县有一个专职的采茶剧团,每年送戏下乡 116 140 场。有农民业余剧团 14个,每年组织巡演 800 余场次。此外,每年市级演艺团来我县演出 18 场。每年开展送电影下乡 3976 场,开展农民综合文体活动 100 余次。 2、每年开展节庆、广场、展演等活动 10 20 场次。 (三)从事公共文化工作人员队伍状况 1、学历职称偏低 全县文化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含文化 稽查、电影) 115 人,初中以下学历 20 人,占总人数 17.4%;中专(含高中) 57 人,占 49.6%;大学(含专科和本科及第二学历)学历 38 人,占 33%。获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9 人,占总人数的 7.8%,获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32,占总人数的 27.8%;其它人员有 74 人(基本上是技术工人),占总人数的 64.3%。 2、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目前,我县文化专业技术人员中群众文化系列有 8人,文物博物系列有 3 人,图书管理系列有 5 人,艺术表演系列有 10 人,工程管理系列 11 人。熟悉图书管理、戏剧、博物等方面的人才奇缺。从统计的数据 可以看出工人编制身份人员占总人数的 68%,这些人的文化水平大多是高中以下,文化底子薄,连基本的文化服务都非常吃力,更不要说搞创作和学术研究了。 3、村级文化队伍都属业余兼职,文化程度偏低,无报酬。 (四)公共文化制度、机制、体制建设情况 1、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稽查大队、乡镇站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文工团、电影公司已转企改制。 2、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情况。县有 18个乡镇,到目前为止,已建成 4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5 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到 2019年我县 18 个乡镇的文化站将 全部建成。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兼职(负责乡镇广播电视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共 41 人,学历偏低,且多为工勤人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二、当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举措 (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推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加大五大文化工程(即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力度。一是加大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建设力度,完成 “村村通 ”建设任务 6900 户,提高了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建成了 1 个县级支中心、 18 个乡镇点和249 个村级服务点,构筑了县、乡、村的三级服务网络。建立了县图书馆网站,录入了基本信息,整合资源,并购入了几万册电子图书,以供读者网上查询、阅览。三是农村数字电影工程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四是认真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创建工作。建设了一批文化活动室和 251 个农家书屋,年内实现行政村有农家书屋。五是基本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18 个乡镇文化站均建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等活动场所,并全部投入使用。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一是开展打造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活动,重点打造文化公园、艺术广场、鉴湖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和石阳小区、城市花园社区健身活动场地示范点,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全县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的发展,每月组织开展 6 8 场各类广场演艺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文化 “三项活动 ”的各项工作方案,制度。围绕 “覆盖广、受益大、节目新 ”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题材的新作品新节目的创作力度。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保护成果显著。 近年,我县对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按照省市要求,抓好文物普查、保护工作,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改善文物存放条件,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积极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19 年主要成果有:一是东吴墓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破了我县无国保的历史;二是县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居旧址维修保护方案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并进入国家项目库;三是待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古城墙维修保护方案已经上级业务部门评审通过并进入实施阶段;四是待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彭氏大宗祠维 修保护方案已全面完成,并列入省 2019 年重点文物维修名录;五是峡江水利枢纽水淹区文物整体测绘、搬运、构件整理等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工作,按上级时间要求全面完成;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吉大庙维修保护工作已全面启动;七是加大了民间流散文物征集力度,一批精美鎏金木雕器物已入县博物馆珍藏。 (四)努力挖掘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井然有序。 近年来,我县积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和保护工作,设立保护目录清单,建设保护资料档案,数据库和代表作名录体系,切实做好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积极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选命名工作,努力做好传承人保护,广泛开展传承活动。 2019 年,组织全县文艺工作者排演大型特色采茶戏解缙闹殿,录制了光盘,并申报了全省文艺创作工程。组织人员完善解缙故事材料,已经向上级申报解缙故事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组织开展了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6月 8日,举办了以 “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 ”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免费赠送非遗相关书籍和解缙故事演讲大赛光盘给全县及乡镇各中、小 学;组织我县省级和市级各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了座谈,关切传承人身体和生活情况,并集体颁发传承人荣誉证书;组织开展了非遗项目图片展,印发了非遗日活动的宣传单和制作了市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展板,让群众更全面地知晓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了解我县的非遗,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做好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认真做好我省第四批非遗传承人的资料准备工作,将解淦、孙贵昌、李小龙、李小羊这四人已向上级申报为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 (五 )切实加强 “三馆一站 ”的免费开放工作。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 18 个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博物馆每年免费接纳参观人员 1万余人次。县文化馆每年组织举办音乐、美术、舞蹈、葫芦丝、竹笛等培训班 10 个,免费培训 600 余人次。县图书馆每年举办各类讲座、阅读活动 4 6次。各乡镇文化站每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40 80 次。 (六)发展农村文化阵地,扶持农村文化团体, 2019 年以来,我县大力发展发展农村文化陈地,农村文化陈地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发展农村文化经营中心户 20 余户,新建农民业余剧团 14 支,农民 “腰鼓队 ”4 支,农民健身操队 30 余支。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 “腰鼓队 ”、健身操队、 “太极扇 ”队、二胡、农民业余剧团、农民放映队等农村文化活动团 体 100余支。 为了让文化真正在农村 “生根发芽 ”、 “开花结果 ”,县强力推行 “三个扶持一个带动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一是政策扶持。 2019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出台了县自办文化优惠办法,明文规定凡是涉及农民自办文化的项目,一律免交各种税费。同时,对农民自办剧团或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他文化经营项目,规定可以先开办后办证。对地处偏远的乡镇,县文广新局还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办证。二是资金扶持。对农民自办剧团或文化活动室,县文广电局视开办情况、规模大小和实际成效通过 “以奖代补 ”的形式结予一定的资金扶助。三是技术扶持。对于有业余爱好的 文艺骨干,县文广电局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一至二次文艺培训。同时,对农民业余剧团和其它农民文艺团体,县文广电局还经常组织县文工团、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上门进行艺术指导,并免费为他们提供服装、剧本、道具、音响、灯光等服务。四是活动带动。通过组织开展全县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或乡镇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来带动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如:每年全县都要开展一次农民业余剧团剧目展演,同时还经常组织农民业余剧团参加省、市农民剧目展演。 2019 年 11月,水南农民业余剧团在县局的组织、策划下参加全省农民剧目展演,并获得全省一等奖的好名次, 2019 年 11 月,又代表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获得二等奖, 2019 年,获全省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三等奖。水南农民业余剧团的创办人杨天义也多次被省、市、县的新闻媒体宣传,成为全省有名的农民文化带头人,这给全县农民剧团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农民自办文化的有效扶持,农村文化出现了特色文化村。 三、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1、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有限投入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需求不相适应。文化事业投入横向比远低于卫生和教育事业投入、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又远低于城市文化事业投入是长期以来的普遍 现象。由于经费紧缺,县文化主管部门及直属专业单位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辅导,群众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等工作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2、文化队伍不稳。全县文艺创作、文艺展演、文化传承、文化经营与文化管理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青黄不接,特别是优秀的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较差、专业素养不高。一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足。二是人才年龄结构老化,中青年专业人员尤其是原创文艺人员匮乏。三是民间艺术人才队伍萎缩,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四是文化站人员素质偏低 。文化站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这是一个重要的窗口。但由于乡镇文化站人员多为退伍转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胜任文化工作策划与开展,无法承担组织乡镇文化工作的重担。五是村级文化人员基本空白。 3、重 “硬件 ”设施建设,轻 “软件 ”服务建设。虽然我县目前正在进行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但在 “建 ”与 “管 ”关系上处理的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