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离子吸附性稀土矿我县的主要矿产资源,属国家重点保护资源。稀土生产也是我县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稀土开采是稀土矿区人为造成水土流失重要原因。矿区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稀土开采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次稀土矿山整治,打击了乱挖滥采行为,得到了制止。但由于开采稀土动土量大,植被破坏严重,流失严重,洪涝灾害加剧,矛盾纠纷上升。因此,要搞好矿区水土保持,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任务繁重,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和深度,同时,加大矿区的治理。 一、稀土矿区基本情况 县有 15个乡(镇),全县国土面积 2311km2,总人口 32 万,除镇没有稀土资源外,其余 14 个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稀土资源。 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七个乡(镇)。 矿区总面积 81.66km2。根据矿区的地质调查工作情况,基本探明各矿区的稀土储量和品位,初步查明全县稀土总量为 39 万吨。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稀土生产工艺有二种:老工艺(即最原始方法)是采用堆浸方式。新工艺采用原地浸矿方式。 目前,已批准的稀土矿点都采用新工艺开采稀土。 二、稀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现状 在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就开始稀土开采,先是由堆浸开采稀土;在 2019年后稀土开采转为原地浸矿,老工艺开采就像 “搬山运动 ”。新工艺开采也要大洞,打注液井,做配套设施等,地貌也受到破坏,还有废弃土的堆放,都会造成水土流失。矿区水土流失面积 58.79km2。 由于稀土开采时间长,水保部门在 80 年代, 90 年代稀土矿区建拦沙坝、挡土墙 400 多座。其防护功能早已处以饱和状态,有的还失去了功能,尾砂下流。 最近 34 年稀土价格受市场影响,价格疯狂上涨,乱挖滥采到处都是,一时又遍地开花,地貌植被破坏,废弃土,尾渣乱倒,无防护措施,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遇暴雨时,使山塘,河道淤积、抬高 ,农田、果树受害,矛盾纠纷增多。 稀土矿区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三、主要做法 为搞好矿区的生态环境,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按照水保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责职;加大矿山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取土,开采稀土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其次督促矿老板做好防护措施,恢复地貌植被,进行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做好因开采稀土,造成水土流失矛盾纠纷工作。再次是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广先进治理经验。 四、建议 1、进一步加强水保法规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全民的水保意识,使大家都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 2、建立长效 机制,加强稀土矿区监督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取土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制止一起。 3、对开采稀土的业主,要落实水保方案,严格执行水保 “三同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