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乡主动作为,顺势而上,紧紧抓住发展的大好机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大抓农村产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从弱到强、从无序到有序、从疲软向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经济成为全乡村经济的 “助推剂 ”。 (一)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畜牧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2019 年,全乡畜禽存栏量近 7 万头(只),各类养殖大户 70 户,实现畜牧业年产值达 2500 余万元,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增收 600 余元。 (二)果蔬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我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有距离巴城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蔬菜产业,打造有机、绿色蔬菜基地建设。 积极帮扶回乡创业青年岳林在家乡组建了 “金大寨种 养殖业专业合作社 ”,以寨子包村为核心,租赁土地 2019余亩,打造以优质蔬菜、水果、水产等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生态草莓园200 亩,优质食用菌 10 万袋。蔬菜大棚 15 个, 30 余亩。完成核心园区耕作道 8公里,硬化园区公路 200米,园区蓄水池 8 个 6000 余方,新建、整治园区渠系 5000 余米。总投资 820 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 100 余人, 2019 年已实现产值 80 余万元 ,2019 年拟建成草莓园300 亩,食用菌 40万袋,种植蔬菜 300 亩,可实现产值 4000余万元。 回乡创业青年赵维国发起、并组织成立 万绿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 150 人。依托印山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主要种植莴笋、韭菜、芦笋、大葱、西红柿等品种。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 4600 余亩,产量 1.12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3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 860 余元。果蔬农产品采取传统种植模式,走无公害种植路子,结合现代农业科技,产品质量过硬,畅销城区,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 “农民种的绿色菜品 ”。金大寨专业合作社引进北京的葡萄品种,在寨子包村种植的优质葡萄,成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高品质水果。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三)工业项目实现从 无到有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我乡工业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班子不断发掘本乡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外地客商,投资 300 余万元,在天桥村兴建了纯净水生产基地。该水厂的建设,既把多余的山泉水 “变废为宝 ”,解决全村近 3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有可为 我乡距离主城区较近,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古楼山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休闲基地。近年来,我乡以鼓楼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村为依托,打造观光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 1000余元。我乡的 “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与观光园 ”项目,核心园区达2300 余亩,种植优质草莓和葡萄,打造农业产业观光体,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闲观光。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重视产业发展是根本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我乡过去产业发展虽有起步,但未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状态,在增加农民收入、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动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乡把农村产业发展列入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坚持产业先行,搞好科学规划,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乡党委的决策力量和政府的 主导作用,充分释放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下大力气走出以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回应发展需要,解决了为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二)发展定位准确是关键 产业发展定位准确与否事关我乡产业发展的成败,经过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结合实际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充分论证,村民自愿,逐渐形成了我乡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方向,以主城区为市场,围绕有机、绿色、无公害,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围绕 “传统养殖、市场竞争 ”的战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围绕地理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围绕巴山新居和聚居点建设,结合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发展个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务。发展定位准确,解决了如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三)突破发展方法是核心 把 “纸上谈兵 ”演变成产业发展的成果和农民增收的现实,是该项工作的核心。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 “走出去 ”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仅 2019 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开展小分队招商 3次,对接企业 20 余家,洽谈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等项目8 个,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 1 个,合同 协议投资 2019 万元。二是积极实施 “回引工程 ”。大力宣传近几年来我区的发展变化,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成功回引了赵卫国、梁李等在外人士 19 人,总共投资 0.8亿元,着重发展果蔬、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多措并举,有效解决了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产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我乡将再接再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抓好抓实今后的产业发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动方面下功夫 开弓没有回头箭,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倒逼全乡干部主动作为,推到乡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产业工作一线。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树立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想更多的办法、用更多的措施推动工作。发展决心不减,形成发展的更大合力,扎实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工作机制。 (二)在做大做强方面下功夫 我乡的畜牧产业、果蔬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充分调动积极性,研究和对接市场,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使之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务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认真树立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大力宣传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开放合作工作部署,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工 作,营造产业发展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