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1 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现结合我县近三年来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管理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把城乡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 “做靓城西区,提升城北区,完善老城区,保护市,联动镇 ”的城市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至 2019 年,县城区建城区面积达到 17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 17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城区绿地率达 39%,城区绿地覆盖率达 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7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13平方米,自 2019 年以来,城区人口年递增 2 万人以上,城镇化率年递增 2 个百分点,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城区功 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2 页 1、立足长远,把握中心城区发展定位。按照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9-2019 年),确定到近期 2019 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 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 20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45%;至中期 2019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 25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 26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50%;至远期 2019 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 36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 40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60%。近三年来,按照集约开发,专业集聚,功能提升,协同联动四大原则 对县域产业进行空间布局,优化结构,第一产业依托粮食、水产、禽畜、蔬菜等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科技示范园、综合养殖场、食用菌、乌鱼养殖基地、养鸽业、丰收辣椒等生产基地;第二产业以 “项目大集中、产业大集聚 ”为总体思路,推动工业项目往和工业园区集中、构建县域工业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布局以物流、商贸、职主培训、旅游业为主,在电力特色基地建设打造物流基地,以相关产业的生产资料仓储、配送、转运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区域建设生活物流基地,以发展绿色农产品及生活物流,在城西公路边建设一流的红都国际建材商贸城;在区域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在城区中心建设劳动力技能职业培训中心,形成职教园区。近三年来,全县年均新增劳动就业岗位 1 万余个,转移人口均 10万余人(其中第二产业 3万余人) 2、全速推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3 页 ( 1)中心城区建设快速推。近三年,全县实施城建重点项目 100 余个,总投资达 106 亿元, 2019年已实施 60 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72.14 万元,其中市政工程项目 12 个,总投资 6.89 亿元,功能提升项目 25个,总投资 11.67亿元,民生保障工程项目 7 个,总投资 5.69亿元,房地产项目 16 个,总投资 47.896亿元,一年来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 1.45 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 0.23 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建设用地面积 1.32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 0.5 平方公里。城区扩改的道路有外环东路、公路拓宽改造、至快速通路,大道,城北路网横二路,城北路网横三路,城北路网横四路,城西北延伸,城西横二路,干越大道改造环城东路改造等。道路建设总投资达 5.73 万元,同时,中心城区的水、电、气、公交、客运等设施不断完善和加强。 ( 2)城乡规划调控日益增强。近三年来,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规划,积极开展各类 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北片区详细规划、城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推进了中心城区供水,雨污排放、交通、电力、中小学布局、医疗卫生、城市燃气、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了 20 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镇等 11 个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城乡建设有规可循。 ( 3)全力开发建设新城区,实现新城区的有效对接。近三年,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4 页 积极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形成与城北连为一体;适度开发公路以北和城东、城南片区,拓展城北区,使初具规模的城北为城市主要拓展方向,形成北拓 南优,东西延展的城市发展格局。新区的建成使城区面积达 17 平方公里,走经营城市之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为解决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府通过融资和经营土地进行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全县建设资金投入达35亿余元, 2019 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达 16.8 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约 4.5 亿元,社会各类资金投入约 12.3 亿元,尤其三年来,通过城市融资平台,成功融资约 3 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 4)全力以赴推进小城镇建。三年来,我县以加快省、市示范镇为抓手,继续大力助推省级示范镇市级示 范镇镇和镇的城镇建设,创建了产镇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桥社庚三塘乡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立足从建设规划、供排水、道路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危房改造、生态农业等项目建设上引导制定小城镇建设发展新机制,并在用地安排、土地收储、资金调度和项目布局上实施倾斜政策,以更大力度、更强的措施,推进了小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镇建成区的街道全部实现了亮化、绿化,实现了垃圾的及时有效清除,保持了镇区环境的整洁卫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液化气代柴工程、沼气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引水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有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5 页 效改 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大力发展了村级经济,形成了500 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 150 亩的生态体验休闲园、 1000 亩食品产业园区,镇以示范镇建设为核心,打造一座与县城联动发展的人文名镇和新兴城镇;黄金埠镇正在按照 “一轴三区,三纵五横 ”空间发展格局加速推进城区建设,近三年来,已投入 4亿余元用于城市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已基本形式。镇依托公路和德昌高速带来的客流,正在加快改造扩张步伐,以力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为核心,以发展特色美食和特种水产品为支撑,打造成休闲度假、特色水产养殖为主导的 滨湖商贸重镇。同时,我们按照 “大发展大支持,小发展小支持,不发展不支持 ”的原则,激发各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把、等 11 个镇作为建设重镇,在集镇土地审批、计划立项、规划审批、项目建设等方面大力扶持,建设成边贸特色集镇或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中心集镇,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新格局。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年来,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发展不平行。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有的地方由于领导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6 页 力量集中不够,区域条件产业基 础、发展状况差异大,造成有的城镇建设发展滞后。 二是城镇发展品位不高。有的地方在城镇规划建设上脱离本地实际情况,一味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特别是缺乏具有时代气息、格调高雅宜居宜业的文化品味,使城镇对居民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城镇化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融资问题未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规范、稳定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故认为城镇建设难投入、难筹资,缺乏长远意识和全局观念,不能运用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四是城镇的法制管 理相对乏力。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管理与发展不相应,城镇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制化管理还在实践中探索,工作凸显乏力,主要表现在城镇法规制度不完善、城镇法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五是体制滞后,城镇发展政策缺乏推动力。当前城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不够配套,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7 页 的三大方面政策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其一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 “离土不离乡 ”、 “进厂不进城 ”现象普遍,有不少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务工经商多年,户籍仍在农村,农民身份仍未改变。其二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制约了人 口聚集,农村就业人员没有完全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社会保险缺乏保障,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不配套。其三现行农村政策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于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等,使农民进城动力不足,即使进城了也是 “人在城中户在乡村 ”。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 1)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努力完成从把城市资产作为公共财产到可经营资产的转变;从把城乡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市场经营的转变;从把政府部门作为出资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坚持适度负债理念,对于基础设施敢 于投入,不断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要通过前期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价值。 ( 2)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机制。制定科学的土地出让计划,按规划严格控制年度建设用地出让量及出让各类用地比例;重点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等公共开发主导的建设用地供应,有效引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 谢。 】 第 8 页 导城市发展方向;采取征收土地闲置费,依法回收土地使用权、土地置换权等,积极消化闲置土地资源。 ( 3)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 “政策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的原则,向社会及外资开放,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土地拍卖、银行贷款、发行债 券等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部或部分产权、股权出让、经营权的有偿有期限转让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参与投资经营的机会。 ( 4)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其一针对土地出让、征地、城中村改造等不同情况,在完善拆迁安置、评估补偿等政策的基础上,改进和规范拆迁安置房的安置标准和操作规范,让被拆迁户一方面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理性对待和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其二搞城乡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可以说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辛勤的 劳动和汗水,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确保并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保证医疗、教育、就业等相关福利的落实,妥善解决农民变居民的后顾之忧,尤其在对待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