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1 2018 年中国 银行业 信用风险展望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金融机构部 主要观点: 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 MPA;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控制同业融资规模。 2017 年以来, 商业银行 资产 基本保持 稳定 态势,但由于央行广义信贷考核所致,资产增速持续放缓 。 商业银行负债端稳定性较好,国有银行 仍以 存款 为主 。 各类银行资本充足率波动不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维持较高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补充资本压力较大。 2017 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虽温和回暖,但 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一定压力, 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高,整体拨备不足 。 净息差在金融监管压力下收窄,中小银行盈利增长依赖于拨备反哺利润 。 2017 年,银行业发债规模持续增加,行业整体信用水平较高且不断提升。 评级上调 银行 多数 业务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通过上市或增资扩股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 资产质量较好 、 净利润增长较快;被下调企业所在地区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贷款质 量下行、同业负债占比较高 。 普惠金融在大中型商业银行中推行较慢,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抓住了商机,但未来风险控制能力仍有待检验。 未来经济总量增速平稳,微观企业盈利修复,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银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将迎来修复。监管落地与多元化融资发展有望驱动中收边际改善,构成收入端的另一大亮点 。 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资管新规,消除套利空间,未来整体银行业依旧面临强监管和去杠杆态势,但长期来看资管新规有利于银行系资管公司发展。 行业展望: 稳定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2 一、 银 行业 2017 年信用风险回顾 2017 年延续“强监管”态势, 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 MPA; 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控制同业融资规模 。 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自 2016 年起,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 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业务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在实施 MPA 评估工作的同时,人民银行对指标构成、权重、相关参数等加以改进和完善,将原有“外债风险”指标扩充为“跨境业务风险”,并相应增加了相关分项指标,以适应资金跨境流动更频繁的趋势; 由于此次考核把表外理财纳入表内测算,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备受压力, 2017 年 3 月,宁波银行、贵阳银行和南京银行因为 MPA 考核不达标受到央行处罚。 此外 , 人民银行将于 2018 年一季度,将资产规模 5,000 亿元以上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 MPA 同业负债考核,且包括同业存单在内的同业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 银监会 为降低银行对同 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控制同业融资规模, 在 2017 年 4 月 发布的 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 20176 号) 中 明确提出需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控制同业融资规模,并再度强调重点检查同业业务多层嵌套、实行底层资产严格穿透等 。整体看,各项监管措施都是为了加强银行业管理防范系统风险发生。 表 1 2017年 出台的 主要监管政策和措施 时间 政策 /措施 1 月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 加强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 4 月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 4 月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6 月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款存款行为的通知 7 月 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12 月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 资料来源:中国 银 监会,联合评级整理 2017 年以来,商业银行 资产 基本保持 稳定 态势,但由于央行广义信贷考核信贷所致,资产增速 处于 放缓 趋势 。 商业银行负债端稳定性较好,国有银行 仍以 存款 为主 。 从资产规模上来看,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达 193.12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20%, 主要系央行广义信贷考核,商业银行为满足资本监管要求, 整体资产增速属于放缓趋势 。从增长速度来看, 城商行资产增速下降 最快 , 较 同期 下降 8.30 个百分点 , 但仍属于商业银行中资产 增速领跑前列 ,达 16.22%。 国有 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增速分别为9.16%、 6.96%和 11.25%, 商业银行资产增速 处于 放缓 趋势 。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3 图 1 银行业 资产增速(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商业银行总负债 178.91 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 11.18%。 从负债规模上看 , 国有 商业银行负债端受存款稳定性较好影响,规模持续增加,达 85.00 万 亿 元 ,占比 47.51%。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占商业银行负债总额 分别为 18.03%、 12.49%和 13.13%。随着金融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银行的负债业务面临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冲击,存款流失、负债成本攀升的挑战不断加码; 因此 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加快主动负债管理的步伐 导致 同业存单规模激增 。 但 随着 银监会下发 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加大对同业存单业务的管控 , 部分银行同业存单发行 放缓 , 截至2017 年 10 月末, 商业银行同业存单余额 8.06 万元,环比下降 3.14%。 图 2 银行 业 负债情况 (单位: 万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各类银行资本充足率波动不大, 国有 商业银行和 农商 行资本充足率维持较高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补充资本压力较大。 从 2016 年起,央行将原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 “ 升级 ” 为 “宏 观审慎评估体系 ” ( MPA),对于各家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显得更为重要性。 2017 年 以来 ,商业银行积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4 极采用发行优先股、二级资本债、普通股增发等方式来补充资本,资本充足度相对平稳。截至 2017年 9 月末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净额为 16.08 万亿元,一级资本净额为 13.52 万亿元,分别较 年初 增长 9.10%和 8.25%,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3.32%和 11.19%,分别较 2016 年底下降 0.17 和 0.06 个百分点。分银行类型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呈下降趋势,分别较 年初 下降 0.06 和 0.13 个百分点至 14.17%和 12.29%,但由于股东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自身业务的良好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仍保持在较好水平;农商行和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则保持上升趋势,尤其是农商行资本充足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为 13.37%,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06%,随着业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未来可能的新金融工具准则等外部因素 以及央行 MPA 广义信贷 对 资本的 影响,股份制银行 和城商行 补充资本的压力较大。 图 3 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情况(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2017 年 前 三季度 ,我国经济虽温和回暖,但 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一定压力, 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高,整体拨备 不 足 。 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增加,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年呈现上升态势;截至 2017 年 9 月 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余 额为 1.84 万亿元,较 年初 增 长 16.42%,不良贷款率为 1.74%, 与年初持平 ,整体不良贷款 率 有所控制 。 分银行类型来看,以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比率为 1.51%, 较年初上升 0.03 个百分点 ; 国有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不良率较年初下降 0.14 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不良率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以及消化。 2017 年以来农商行 不良贷款率 一路攀升, 9 月不良贷款率达 2.95%, 农商行业务经营受所在区域经济影响较大 ,造成借款人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恶化 ,企业经营活力不足,违约风险偏高 ; 同时 农商行急于增加 扩大资产 赶上市热潮,因此对于风控的把控有所疏忽,造成不良 率持续升高等现象 。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5 图 4 银行业 不良率情况 (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2017 年以来, 伴随不良贷款 有所控制 , 银行业拨备覆盖率 有所上升 ,截至 2017 年 9 月 底,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 180.39%,较 年初增加 3.99 个百分点;从 银行类别来看, 国有 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 12.61 和 3.03 个百分点。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拨备均有所下降,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受不良 贷款余额 攀升影响,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 21.53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低于 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 图 5 银行业拨备覆盖率情况 (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净息差在金融监管压力下收窄, 中小银行 盈利增长依赖于拨备反哺利润 2017年 19月,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水平保持增长,实现净利润 1.43万亿元,同比增长 7.40%,受益于行业 利率整体上行影响所致。 分银行类型来看,根据 25 家上市银行数据,以 城商行和 农商行利润增速最快,净利润 分别 同比增长 9.74%和 12.09%;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大型商业银行 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3.90%和 3.27%, 利润增速较慢 。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6 图 6 银行业净利润情况 (单位: 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从盈利指标来看, 截至 2017 年 9 月末 ,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为 1.02%,同比下降 0.06 个百分点;分银行类型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 、 国有 商业银行 、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均处于下滑态势, 利润增速慢于资产增速,资产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 与国有大行 依靠 利息收入 不同,中小商业银行主要靠中间业务带动收入增长。 2017 年 第三季 度,城商行净息差 较年初 下降 0.03 个百分点 。农商行由于基数较小,加之资金业务发展水平相对更低,同业负债占比小, 前三季度 净息差表现较好。 2017 年 三季度 ,农商行净息差 较年初 增加 0.15 个百分点 。 整体看,商业银行净息差在金融监管压力下收窄, 截至 2017 年 9 月 末 ,达 2.07%, 环比下降 0.17 个百分点, 中小 银行盈利增 长 主要通过减少拨备计提来实现盈利增长 ,其中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较年初有所下降 。 图 7 银行业 资产利润率 指标情况 (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数据,联合评级整理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7 二、银行业发债企业信用分析 2017 年,银行业发债规模持续增加,行业整体信用水平较高且不断提升。 根据 Wind 统计的数据, 2017 年, 共有 131 银行主体发行了 198 支债券,共募集资金 8,711.23亿元,同比增长 46.49%。其中,商业银行债 72 支,募集资金 3,907 亿元;商业银行次级债券 126支,募集资金 4,804.23 亿元。截至 2017 年底,存续期内的商业银行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共有604 只,涉及银行主体共有 250 家,其中主体信用级别为 AAA 的有 53 家(占比 21.20%),主体信用级别为 AA+的有 49 家(占比 19.60%),主体信用级别为 AA 的有 46 家(占比 18.40%),主体信用级别为 AA-的有 64 家(占比 25.60%),主体信用级别为 A+的有 37 家(占比 14.80%),主体信用级别为 A 的有 1 家(占比 0.40%)。 图 8 发债银行主体级别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Wind,联合评级整理。 根据 Wind 的统计数据,尚有存续债券的银行主体中, 2017 年全年,共有 46 家银行主体级别上调,其中 9 家银行主体级别由 AA+调整至 AAA,主体级别由 AA-调整至 AA、由 AA 调整至AA+的银行分别有 11 家和 17 家,分别有 7 家银行和 2 家银行主体级别由 A+调整至 AA-以及由A 调整至 A+,主体级别由 AA 调整至 AA+的银行占比最高,为 36.96%。 此外 , 有 6 家银行主体评级展望被调至“负面”。 整体看,中国商业银行业信用水平呈平稳向上趋势。 图 9 发债银行调级情况 资料来源: Wind,联合评级整理。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8 从主体级别上调的银行看,调级原因主要包括: 经营所在地经济发展较好,为业务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在经营所在地的金融体系中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业务 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 ;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 ;流动性比率处于行业较好水平;盈利能力处于行业较好水平;上市或者增资扩股,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股东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大。 从评级展望调至“负面”的银行看,主要原因包括: 部分银行 资本充足水平 已不满监管要求 ,且未来资本补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同业资金依赖度较高,同业负债规模及占比处于较高水平 ;资产质量下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 ; 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占比较高,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 ; 区域经济风险 较大; 盈利水平下滑。 三 、 银 行业 2018 年信用风险展望 普惠金融在大中型商业银行中推行较慢,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抓住了商机,但未来风险控制能力仍有待检验。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 2005 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中国银监会等 11 个部委于 2017 年 5 月联合印发了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等领域的普惠金融事业部 。截至 2017 年 10 月末, 5 家大型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 7 家银行已组建普惠金融事业部(服务部) 。 普惠金融最大的难点就在于 风控,中国商业银行现在整体属于资产增速缓慢,控制不良率的趋势下,对业务风险把控严格 。 由于普惠金融针对的是 小微企业以及收入的低群体,这种类似无征信的“小白”客户,对银行来说识别风险较为困难, 所以银行就直接规避风险,拒绝收益 ,因此 普惠金融 在商业银行间 推行较为缓慢。 然而 随着互联网金融 的崛起, 打破了以往固有的金融壁垒 以及 相对较高的行业门槛,提高了金融行业的覆盖面 ,使部分“小白”客户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在利用大数据的 分析 下拥有自己风险控制模型 ,对此类客户能够较好的识别风险 ,并 从中获取较高收益。 但 由于 互联网金融属于业务发展初期, 行业 未形成完整周期,未来 风险控制能力 仍有待检验。 未来 经济总量增速平稳,微观企业盈利修复,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银行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将迎来修复。 监管落地与多元化融资发展有望驱动中收边际改善,构成收入端的另一大亮点。 2017 年 ,商业 行业 持续 “去杠杆”刺激实体经济的复苏,微观企业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改善,银行业资产增速较慢,不良率也有所控制。 从规模来看, 未来 贷款率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存款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 。银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将迎来修复。 2017 年以来,已有 9 家银行发行可转债 或公布发行预案, 随着银行上市、 发行 可转债 公司债 等资金的到位,银行资本将得到较好的补充,带动各项业务推进。 2017 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 中 间 收 入业务 同比降幅已有所收窄,银监会官方表态“三三四”自查自纠阶段的结束表明银行中间业务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 中 间业务 收入 的边际负面影响基本消除。另一方面,在大资管时代以及金融脱媒、直接融资大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 间业务收入 占比提高的趋势不改,融资类表外业务、传统零售、资管业务等将共同带动 中间业务收入 逐步回归正增长。 近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使得中小银行流动性监管强化,引导银行减少同业依赖 ,巩固存贷款业务, 以防未来银行过度依赖市场资金导致系统性 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9 风险。 为促进我国银行业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文件运行, 2017 年 12 月, 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流动性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此次 流动性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新引入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匹配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三个量化指标, 主要目的引导银行减少同业依赖,巩固存贷款业务,以防未来银行过度依赖市场资金导致系统性风险。 修订后的流动性办法 (征求意见稿) 自 2018 年3 月 1 日起执行。旧版流动性管理办法,对于资产规模 2,000 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不需要进行考核,但新发布的 流动性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考核指标可能导致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流动性考核压力,尤其对农商行受冲击较大。 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 资管新规 ,消除套利空间, 未来 整体银行 业 依旧 面临强监管和去杠杆态势 ,但长期来看资管新规有利于银行系资管公司 发展 。 2017 年 11 月,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国内资管行业设定 统一 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强调降低影子银行风险,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打破刚性兑付,抑制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对于银行来说,表外理财业务发展将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但由于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占银行整体受业务比重较低,因此对银行影响 幅度有限。从长远看,利好于银行资管业务发展,尤其对银行未来 发展 银行系资管公司埋下伏笔,发展空间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